㈠ 有關日本鬼子侵略台灣或者講述了再台灣暴行方面的電影有哪些
《台灣1895》 《梅花》
㈡ 有沒有台灣拍的抗日戰爭電影或電視劇
1、《梅花》
電影介紹:
《梅花》是一部由劉家昌執導,張艾嘉,谷名倫,柯俊雄等主演的戰爭電影。影片於1976年上映發行。
講述了在中日戰爭末期的台灣,一個小混混(柯俊雄飾),在目睹全鎮人奮力協助中國政府對抗日軍後,大徹大悟,決心做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最後以身殉國。
㈢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台灣拍得戰爭片,最好的肯定是《賽德克·巴萊》,首先作為中國的一個省,台灣經歷的現代戰爭太少,本身就限制了他們戰爭片的拍攝。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盪氣回腸的史詩級戰爭片,導演魏德聖此前最有名的電影是《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光籌劃就有十二年之久,參與演出的演員超過2萬人。
那麼,《賽德克·巴萊》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部電影分上下兩部,上部叫《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下部叫《賽德克·巴萊:彩虹橋》,大陸上映的時候合二為一。個人感覺上部最好看,第二部有些拖沓,大陸上映版挺好,時間短了,節奏更加明快。
㈣ 關於甲午戰爭的電視劇和電影
1,《鐵甲艦上的男人們》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是由中央電視台、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鼎石影業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片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由齊星編劇並執導,徐佳、李乃文、趙春羊領銜主演的近代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為背景,通過描繪一群生活和戰斗在「定遠」艦上的普通水兵,反映出中華民族在大敵當前的危難時刻所表現出的無所畏懼、捨生取義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操。
2,《台灣1895》
《台灣1895》是由韓剛執導,李雪健、潘虹、劉德凱、常戎等主演的戰爭歷史劇 ,於2008年11月6日央視一套、台灣緯來衛視同步播出。
該劇講述了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清廷在1895年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前後宮廷和社會演變的歷史故事。
3,《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是由馮小寧自編自導,陸毅、夏雨、楊立新、孫海英、龔潔主演的歷史、戰爭電影。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從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講述了甲午年間我們的先輩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跡。
4,《一八九五》
《一八九五》,台灣客家語電影。1895年,甲午戰爭清政府失利,台灣割讓給日本。初夏,日軍登陸,准備接收台灣。台灣士紳紛紛召募義軍備戰。《一八九五》描述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軍登陸後,客家人奮起抗日的過程。
5,《甲午風雲》
《甲午風雲》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人主演。該片於1962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葯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
㈤ 台灣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片(電影)有哪些
1937年7月7日,一聲槍響震驚中國。從此,不屈的中華民族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但是,「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也覬覦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會後,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滿蒙積極政策」(世稱《田中奏摺》),瘋狂地宣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摺》提出的對外侵略總戰略是:第一期奪取台灣,第二期奪取朝鮮,第三期奪取滿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這樣一步步地走向侵華之路。
1853年,美國軍艦兵臨城下,日本幕府次年結束了持續200餘年的鎖國政策。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將目光瞄向海外,提出向歐美學習,走「富
國強兵」之路。這時日本國內的主導思想是:亞洲比西歐落後,應當將亞洲置於「先進」的日本支配之下。日本妄想將其國內的「等級制度」出口到亞太甚至世界范圍內。而此時的中國清朝政府正處在內外交困的時期。歷史發展到此時,日本侵華就成為必然的結果。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
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台灣,殘酷殺戮高山族同胞。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給日本(由於不希望日本在戰爭中獲益過多,俄、法、德出面干涉。清政府雖收回遼東半島,但支付了3000萬兩白銀償金。)戰後,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開始躋身列強行列。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又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發動日俄戰爭。戰後,日本將朝鮮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時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連、旅順的統治權掌握到自己手中,經營「南滿鐵路」,開始侵入中國東北。日本成為亞洲惟一的帝國主義國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乘機向德國宣戰,並迫使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還得到在中國修路、開礦等許多權利。日本侵略步伐更快了。
1931年,日軍製造「九一八事變」。是夜,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借口炮轟沈陽,至1932年2月,中國東北地區淪入日軍之手。隨後日軍將侵略目標瞄向華北,步步進逼。1932年,日軍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侵佔熱河省,並迫使中方代表簽署《塘沽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出長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裝地帶」,為日軍打開通向華北的大門。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製造「七七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駐軍奮起反擊。事後,中共通電全國,號召團結抗日。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宣布准備抗戰。「七七事變」後,日軍先後在華北、華中和華南發動全面進攻。中國從此形成兩個戰場———國民黨數十萬軍隊主要在日軍進攻的正面作戰,是為正面戰場;在日佔區,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開辟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主戰場。
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軍進攻上海,淞滬戰役開始。11月12日,上海淪陷。日本軍部和政府以為佔領南京就可使中國屈服,因此動用20萬軍隊進攻南京。
1938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軍屠殺中國平民和士兵30萬人以上(史稱「南京大屠殺」)。面對日本侵略,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長沙保衛戰等顯示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敵後軍民則開展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廣泛的游擊戰爭,鉗制與消耗日軍,並在1940年進行了「百團大戰」。兩黨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戰,令日軍雖佔領大片中國國土,但無力對中國實行全面進攻,無法實現征服中國的目的。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和廣州,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向相持階段。1943年下半年後,中國軍隊逐漸轉入局部反攻。
1945年8月8日,蘇聯宣布對日作戰,隨後出兵中國東北。6日和9日,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
參考資料:紀念抗戰60周年
㈥ 電影太平輪簡介
《太平輪》是由小馬奔騰、游族影業[1] 、樂視影業、中影、華誼兄弟聯合出品的集戰爭、愛情、災難多位元素於一體的影片,由章子怡、金城武、宋慧喬、黃曉明、佟大為、長澤雅美等主演。[2]
電影以上世紀40年代的紛亂時局為背景,講述了三對戀人跨越時代的愛情故事。影片上部《太平輪(上)》於2014年12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1945年夏,國軍將軍雷義方(黃曉明飾)在平原戰場率兵大敗日軍。國軍通訊兵佟大慶(佟大為飾)俘獲了台灣籍日軍軍醫嚴澤坤(金城武飾)。日軍投降之後,三人各行其道。雷義方回到了上海,認識了豪門千金周蘊芬(宋慧喬飾)。兩人一見鍾情,不久成婚。但隨即,內戰爆發了。
嚴澤坤在抗戰後回到台灣,卻發現曾經的戀人日本女孩雅子(長澤雅美飾)已經被遣返回日本。佟大慶則愛上了白天做護士照顧傷兵,晚上在街頭招客的妓女於真(章子怡飾),兩人原本各取所需照了張「結婚照」,沒想到真的成了一對苦戀的情侶。
國共一場大戰,國民黨軍全面潰敗。眾人都想登上太平輪,離開上海去台灣。這艘船成了最後的希望。沒想到,意外的沉船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船上近千人絕大多數都在海難中遇難。
㈦ 《賽德克巴萊》誰是為靈魂而戰的台灣抗日英雄
影片著力刻畫了日本殖民者的形象,警察頭子小島源治就是個典型。他表面上似乎對原住民很友善,實際是日本殖民政策的總代表,他有著深藏在骨子裡的邪惡,偏偏又懂得謀略。在霧社暴動中,他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更是挑動中國人殺中國人,成功鼓動道澤人對抗莫那魯道。
有一場戲,表現了小島源治面對即將暴動的道澤部族,面對無數把即將復仇的彎刀,他突然向地上一跪,把外套一脫,把上衣領子撕開,色厲內荏地大喊:「你們想干什麼?你們想想我平時對你們怎麼樣?殺了我吧!同歸於盡吧!我們有飛機大炮,你們有嗎?莫那魯道在上次狩獵時是怎麼羞辱你們部落的?難道你們忘了嗎?誰是你們的敵人,難道你們不想報仇嗎?」好一番威逼利誘、挑撥離間的言辭!「堡壘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小島源治的自我表演,恰恰打中了道澤部落的要害!正是由於日本侵略者的挑撥離間,威逼利誘,挑起了不同部落之間的爭斗,有效地分化瓦解了台灣人民的力量,最後導致了霧社起義的失敗。其實,某些中國人的不團結、貪婪和自私,正是日本侵略者加以利用的制勝法寶。打敗中國人的不是日本人,而正是中國人自己。
影片極力打造了賽德克族的浴血抗戰,尤其是正麵塑造了義軍領袖莫那魯道的英雄形象,面對日寇,舉起彎刀,那種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充滿了正能量。也表現了廣大台胞的民族氣節,他們殺出了中國人的骨氣、血氣和志氣,他們是為靈魂而戰的熱血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