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高曉松的《如果有來生》
《如果有來生》是一首被譽為世外桃源代表作的歌曲,由音樂製作人高曉松為《如果有來生
》填詞,如詠詩般地刻畫出如詩畫的絕美歌詞,營造世外桃源的幻想意境。
歌詞內容描寫憧憬簡單的大草原生活,與愛人遠離塵世的日子。
創作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在一個涼爽的秋夜,譚維維坐在郊外安靜的酒吧里,向高曉松談到愛情這個話題時靜靜述說的內心感悟。同時憑借著清新美好的青春氣息,由牛奶@咖啡主創成員格非擔綱作曲,為這段不染煙塵的情懷配上了充滿畫面感的音樂。
作為製作人的高曉松也特別用心,他要求譚維維演唱這首歌時放下所有技巧、忘記現實、為內心而唱。這讓一直對自己的唱功頗為自信,錄歌速度超快的譚維維一時間難以適應,整首歌反復進棚三天才算完工,算是創了譚維維錄歌史上的一個小小記錄。最終譚維維在歌聲中緩緩地道出自己的內心世界,描繪嚮往中的美麗世界。
2. 跪求 那時花開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那時花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IuHl1oy58fYVfgBGuo5BGA
作品相關簡介:
《那時花開》是由高曉松編導的愛情電影,由周迅、朴樹、夏雨等人主演,於2002年5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同讀一個大學的音樂人高舉、張揚和女孩歡子之間的愛情故事。
3. 電影《那些花兒》,主要情節、台詞是
電影名字是《那時花開》
喜洋洋文化發展公司出品
主演:
周迅、朴樹、夏雨、田震
導演:高曉松
音樂:張亞東
歌曲:老狼、鄭鈞、朴樹
電影中,高曉松用王家衛似的獨白說出了這樣一句話———電影比愛情來得真實。《那時花開》的結構是自由的。描繪這個世界的真實是科學的責任,而講述印象中的「真實」則是藝術的靈魂。
影片前半部分是對大學時代的回憶,因為愛和友誼,三個年輕人生活在自己烏托邦式的理想里,回憶主要以高舉的視點展開,也許有些不真實,也許歡樂並非那樣短暫,也許等待並不那樣漫長,但那些激情、眷戀、友誼和惆悵,那些曾有過的誓言和心願都是每一個曾經經過大學生活的人刻骨銘心的。
影片的後半部是全片的高潮,可以理解成張揚心中的歲月幻想,也可以理解成高舉和歡子腦中的戲夢人生。隨心所欲的結構導致了一種隨心所欲的非真實性,開放性的結構讓觀眾自己去理解這一切的真實性,但就像前面所說,真實性並不是這部電影所要討論的問題,我們關心的是,面對如風而逝的愛與青春,三個人不同的生活狀態。
---------------------------------
青春是美好的,回憶經過有選擇的刪改也是美好的。回憶中的青春是支離破碎的,刻意追求的片面美好是蒼白的,無邏輯的,經不起推敲的。但誰又能拒絕美好的回憶呢?盡管它並不完全真實......
高小嵩在他的第一部電影<<那時花開>>里展示了他的青春,他的回憶。
故事很簡單,張揚和高舉同時愛上從望遠鏡里看到的新生歡子,兩人約定無論誰追到這個女孩,另一個人將在星期六擁有她。張揚贏了,三個人無憂無慮的過著他們美好的校園生活。高舉每周六都拉著歡子的手去看電影,三個人用DV紀錄著他們生活中美好的點點滴滴。
元旦的前一天,高舉冒著傾盆大雨翻進了女生宿舍,隨後到來的張揚看到瘋狂擁吻的二人後悄然離去...
又是一個元旦,三個人結伴去郊遊,張揚和歡子迷了路,一走就是一年。再後來張揚和歡子結了婚,不久他們又離了婚,張揚說如果歡子走出這個門他就永遠不出這個門,並給了歡子一張卡.三個人起誓從此永不相認...
後來,歡子當了攝影模特.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趕走了正在廣場拍照的歡子,閑逛的高舉撿到了歡子慌亂之中丟下的錢包及錢包里張揚的那張卡.通過電話聊天,歡子認識了改名叫高樂的高舉,再後來他們結婚了,在做婚前檢查時歡子告訴高舉自己懷孕了,而孩子不是高舉的.沉默之後兩人決定自殺,因為歡子默許了高舉的假名,兩人都違背了誓言,都該死...
一切都是那麼完美、那麼理想化、那麼想當然...
歡子身上有大學女生典型的矯情,張揚是一個愛玩深沉的大男孩,高舉則和<<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馬小軍一樣是個不可貨缺的第三人.
高小嵩用膠片臆造了一段美好的青春.疾駛在校園里的橘黃色三人自行車;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愛情游戲,拉拉手的星期六和那些令人做嘔的外國文藝電影;發了財去鄉下教書的諾言;沿著長城一直走的郊遊;遠郊小站的假面舞會;幻想中那如畫風景的郊外,那草叢中的的單人床,床邊那掛滿玩偶、紙鶴和風鈴的枯樹......
青春是美好的,難忘的.然而,青春也是無奈的在各種場合里我們都不得不跟那些註定成為我們成長當中的過客的人在一起,而那些人往往是我們所不喜歡甚至討厭的,所以高小嵩用玩偶代替了他們.
青春是充滿激情和想像力的,而命運在現實當中又總愛和我開著大大小小的玩笑--當你飽含熱情且充滿憧憬的跳入一片自以為可以自由翱翔而且看似廣闊無垠的大海是,何曾想到那隻是別人的魚缸呢?...
4. 從公知到公敵高曉松到底得罪了誰
高曉松,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從小接受著最高級的教育。
大學時考上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由於個人愛好,後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
年輕時組建樂隊、寫歌、出唱片,一步步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人、詞曲創作者、製作人、導演、脫口秀節目主持人。
然而曾經的公知典範,流量大V,為何會變得人人喊打?從公知到公敵,他到底得罪了誰呢?
其實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
5. 高曉松主持過哪些節目
高曉松主持過《奇葩說》、《最強大腦》、《漢字英雄》、《中國夢之聲》、《陳辰全明星》、《曉說》。
高曉松以其犀利的風格自成一派,而這種直言不諱在說話達人秀《奇葩說》中也發揮到了極致。
6. 高曉松的這句話: 成長是憧憬和懷念的天平,當它傾斜得頹然倒下時,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該用怎樣的
《青春無悔》里說:成長是憧憬與懷念的天平,當它傾斜得頹然倒下時,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該用怎樣的聲音去安慰。
意思是說青春不要後悔,但會有遺憾,在以後的日子回首時 卻不知該如何去安慰當時的青春
7. 高曉松事件是怎麼回事
高曉松並沒有出現什麼大事:
高曉松(1969年11月14日),出生於北京,音樂人、導演、作家、主持人,九三學社成員,「校園民謠」的代表人物。
1991年,退學清華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
1994年,出版校園民謠合輯,正式進入音樂圈。
1996年,推出首張合輯高曉松作品集青春無悔,引起巨大反響;同年,創辦「麥田音樂」獨立品牌,後發展成唱片公司太合麥田。
1999年,自編自導電影處女作那時花開。
2002年,自編自導並作曲電影我心飛翔,該片獲得法國里昂電影節最高獎,美國雪城電影節評委會獎。
2009年開始,時常擔任快樂女聲等各大選秀比賽評委,為人熟知。
2012年,主持脫口秀欄目曉說,爆紅網路。
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音樂集團,高曉松加盟阿里音樂,出任董事長。
8. 高曉松作品
1、1994年出版《校園民謠》合輯
2、1996年推出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
3、1999年自編自導愛情電影《那時花開》
4、2002年自編自導並作曲電影《我心飛翔》,該片獲得法國里昂電影節最高獎和美國雪城電影節評委會獎。
5、2011年9月9日自編自導電影《大武生》上映。
6、2012年3月主持脫口秀欄目《曉說》開始播出。
(8)高曉松說愛情電影擴展閱讀:
1969年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童年生活在上海。1982年至1988年就讀於北京四中。
1988年高曉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住宿被分配在26號樓614室的下鋪。
1990年他在校外和來自各個高校的蔣濤、戴濤、趙偉、老狼等人組建「青銅器樂隊」。
暑假他和老狼忽然收到海南島一家歌廳的邀請前去駐唱,返回時因路費不足,高曉松輾轉來到當時廈門大學的「校中村」東邊社暫住了大半年時間,包括《同桌的你》《麥克》《白衣飄飄的年代》《青春無悔》在內的許多校園民謠都在這個時期完成初稿。
1991年大三那年高曉松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加上那時出現高校學子退學熱潮,因此決定從清華退學。從清華大學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電影。
1992年投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落榜,後入亞洲電視藝術中心任實習編導及編導,期間拍攝大量廣告片及為老狼、林依輪、朱樺、何靜等歌手拍攝多部MTV。為中國電視劇藝術中心編劇上下集電視劇《心祭》。
1993年夏天清華大學88級無線電專業畢業(當時學制5年),高曉松同寢室上鋪的兄弟鍾衛東給他打了個電話,接完電話他跑進廁所,出來後寫了一首歌曲《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9. 同桌的你故事簡介 同桌的你電影簡介
1、《同桌的你》影片主要講述了周小梔和林一這一對同桌從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畢業十年後的青蔥記憶和甜蜜戀情。
2、《同桌的你》是2014年郭帆執導的青春愛情電影,由周冬雨、林更新等聯袂主演,影片的靈感來源於1994年高曉松創作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該片於2014年4月25日在中國大陸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