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紹三部心目中好的電影。謝謝
1.兵人(未來世界的戰士,一出生就經過嚴格篩選,沒有所謂的個人身分、性格,他們和社會家庭完全隔離,並且從小就被植入晶片,只奉唯一原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些精選的未來戰士必須遵守美國軍方所謂的「生存守則」: 絕對服從命令、不能質疑長官、要有必勝決心、武力戰勝知識、消滅所有敵人、必須趕盡殺絕、不能手下留情、心軟等於死亡。陶德(Kurt Russell)是一名打過多場銀河系大戰的頂尖士兵,他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軍事洗禮,生存的意義只為作戰。經過多次慘烈戰役,他仍然屹立不倒,可說是達爾文「物競天擇」下的最佳見證。但 ......從未戰敗的陶德,終於也將面臨末日的降臨。 日新月異的科技訓練出一批全新的未來戰士,他們的作戰技巧精良純熟;他們的體能午人可比;他們殺敵手法更是心狠手辣。為了測試下一代戰士優秀的作戰能力,政府舉行了一場競技比賽,讓陶德和其他兩名士兵和 607號新戰蔏�鰨↗ason Scott Lee)一搏高下,果然新的魔鬼訓練方式,讓凱恩攻無不克,兩名士兵慘死,只有陶德逃過一命,但卻也傷痕累累、奄奄一息。戰敗的他於是被政府當作廢料,丟棄到一個遙遠的星球上,那裡全是因為科技進步而被遺忘的人與物。該星球上的居民悉心替他療傷,而他也開始學習日常生活上的一切事物,慢慢發掘出自己的人性,並且知道除了沖鋒陷陣、奮勇殺敵之外,生命還有許多美好的體驗。沒想到這時, 607號戰士奉政府之命,率領士兵前來摧毀這個星球。陶德被迫再度作戰,於是拋開與星球居民間彼此的隔閡與歧異,他們團結一心,在陶德的率領下,為家園的存活背水而戰。大製片傑利溫楚柏曾製作過膾炙人口的科幻片《銀翼殺手》和現代的西部片經典《殺無赦》,於是在讀到《兵人》劇本後,決定把此片融合這兩種電影類型。並找來知名動作男星寇特羅素擔任男主角演出。在劇本描述的未來世界裡,每一個人的職業在出生後就已經被安排妥當,不管是科學家、教師或是士兵......。被選為士兵的嬰兒從小就被訓練成沒有人性的感情的戰斗機器,但是當先進科技培育出更強大的戰士,他們就像破銅爛鐵一樣被丟棄。製片溫楚柏表示,「寇特是這角色的不二人選,他的年紀、身高各方面都和兵人相符,而且他是個很棒的演員。此角從一個被訓練成殺人機器的士兵,變成有血有肉的好漢子,這之間感情轉折是非常具挑戰性的。」但對寇特羅素而言,他那一身強健的肌肉才是演出此片的最大挑戰。寇特在片子開拍前的一年半,就實行密集的健身計畫,並且配合嚴格的健康餐,每天固定 5小時的運動量,包括打拳、跑步、爬山等。而傑森史考特更是為此片增重15磅,使自己在片中看起來更壯碩龐大。對兩位演員而言,拍攝「兵人」就如同進入魔鬼訓練營般,向自己的體力極限挑戰。)
2.霍元甲
(主演:李連傑 中村獅童 孫儷 楊紫瓊 鄒兆龍 董勇
霍元甲自小醉心武術,但其父不想孩子成為一介武夫,遂不讓他習武。元甲與玩伴農敬蓀偷偷抄錄霍家拳譜天天苦練,終以稚嫩的霍家拳打敗小惡霸,自此信心大增。憑著對武術的悟性及熱情,武藝根基日益深厚,後來成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師。但卻因鋒芒太露好勝心強,性格變得浮躁傲慢,人也越來越好勇鬥狠。
元甲徒弟被天津另一高手秦爺重創,他不問原由闖入秦爺的壽宴,威逼秦爺當場簽生死狀與他比武。最終,雖然元甲得勝,但卻因此賠上了他一生最愛的兩個人――母親及女兒的性命!大錯一手鑄成,痛不欲生的霍元甲神志昏亂,遂遠走他方。隱姓埋名棲身於一個偏遠的村落,並得村民孫婆婆及失明少女月慈照顧收留。與世無爭的農村生活,溫厚善良的村民令萬念俱灰的元甲漸忘傷痛及仇恨,生命正慢慢復甦。
一天,村中小孩阿貴被隔壁的暹邏村人欺負,元甲為救阿貴,終於顯露身手與暹邏村的泰拳高手北查進行較量。經此一戰,他開始重拾對武術的意識及思考,創出流傳後世的迷縱拳,並決定返回天津。為自己及中國武術重新找回方向。
其時國內武師紛紛敗於西洋大力士奧比音手下,對方更揚言要橫掃東亞病夫,元甲於是趕往上海挑戰奧比音,並以自創的迷縱拳打敗巨人。外國商會代表擔心元甲會挑動民族情緒對抗外國勢力,便策劃一場四大外國高手挑戰霍元甲的比賽以挫其銳氣。元甲知道是時候發揮「自強不息」的精武精神,故不理好友農勁蓀的反對接受挑戰。比賽當日,他連續擊敗英國拳王、西班牙劍客與普魯士長矛高手。最後日本高手田中安野上場,這是列強策動這一場世紀之戰的最後一粒棋子,也是最厲害的殺著,但見擂台上兩人屏息對峙,台下四方鴉雀無聲,千萬個拳頭緊握著,千萬雙眼睛只盯著
同一個方向……
一九一○年九月十四日,沒有人可以忘記這一天。 )
2月5日上傳的,到現在觀看人數居然達到872人次!!!!
3.地球之危(2005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大片之一)
『貳』 哪些影視劇比原著還要好看
《琅琊榜》里改編的最好的就是霓凰與林殊哥哥的感情,沒有了聶鐸當第三者,兩人的至死不渝讓觀眾看得既感動,又心疼。「長亭相認」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一場戲,霓凰聲聲呼喚林殊哥哥,深情款款,令人動容。長蘇說:「我本該一直照顧你的,我原本以為我能夠一直照顧你的。」,聽得我好心疼。
還有「金陵鳴冤」那一段,小說里寫得很一般,反正我完全體會不到那種感覺。電視劇卻是盪氣回腸,看得人熱血沸騰,久久難忘。從蒞陽長公主宣讀謝玉手書,到蒙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再到霓凰、言侯請命,群臣附議。再往後景琰向父皇逼宮,長蘇敘述林燮對梁帝的忠心耿耿,並質問他為何不願翻案?一字一句,激盪人心,聽得我淚眼朦朧,也為梁帝的無情無義感到心寒。後來梁帝單獨召見長蘇那一段,看得我有感動,有心痛,有憤怒,也有無奈。梁帝下跪卻讓從頭到尾都對他恨之入骨的我落淚了,瞬間覺得他可恨又可憐。祁王已逝,林燮與七萬赤焰忠魂永葬梅嶺,這遲來的「懺悔」,又能改變什麼呢?(唉!為什麼每次寫著寫著就離題了呢?不管了,反正我也捨不得改。)
很多網友都在說「靖蘇相認」的情節,其實我也承認原著里的「梅石楠」和「榛子酥」這兩段寫的真是好,非常感人,我是真的看哭了,心裡是揪著疼。但我又覺得劇版的設定也很好,夏江的步步緊逼,讓我攥緊雙手,緊張地不得了。我自己感覺各有千秋,都很喜歡。
最後一句,佛牙沒拍出來,真可惜!
『叄』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動作片是哪部為什麼
是《我的少女時代》
這不是一部多麼獨具創新的電影,它的橋段只是將平凡的校園日常揉以了戲劇性的基因,傾訴著一個在青蔥歲月中愛與被愛的故事,但正是這樣的《我的少女時代》,卻令那逝去的青春變的仿若觸手可及,百轉千回中再度邂逅了那個淳樸若朝陽般的美好時代。
以時代為名的《我的少女時代》,它不僅屬於林真心,不僅屬於那一個特定時代的人群,它屬於每一個經歷過青春成長的我們,光陰荏苒,日月如梭,純朴的青春永遠是最好的光影映畫。文/夢里詩書
『肆』 關於愛情的有名電影
1. 有名的關於愛情的詩句
有名的關於愛情的詩句 1.有哪些關於愛情的著名詩句
古代關於愛情的著名詩句有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_卓文君《白頭吟》中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元好問《摸魚兒》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佚名《擊鼓》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樂婉《卜運算元·答施》的「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晏殊《玉樓春·春恨》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秦觀《八六子·倚危亭》的「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的「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等。
2.古代最著名的幾首關於愛情的詩句是
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鳳棲梧》 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4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鳳求凰·琴歌》 6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鄭愁予《賦別》 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白《三五七言》 8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9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 10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 11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婦吟》 12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13嗟余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14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啟超《台灣竹枝詞》 15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徐幹《室思》 16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 1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18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千秋歲》 19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張仲素《燕子樓》 25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2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27獸爐瀋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 28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冠《蝶戀花》 30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蘇軾《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唐風·綢繆》 32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33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34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廷式《蝶戀花》 35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李商隱《無題》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38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歐陽修《玉樓春》 39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詩經·周南·關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 4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42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運算元》 43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45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46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結發為夫妻》 48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 49一場寂寞憑誰訴。
算前言,總輕負。-柳永《晝夜樂》 50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長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記》 52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范成大《車遙遙篇》 53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戴叔倫《相思曲》 54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 55誠知此恨人人有,貧*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56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顧敻《訴衷情》 57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樂婉《卜運算元》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楊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戀花》 63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玉樓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終身誤》 65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周邦彥《玉樓春》 66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豆詞》 67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
3.有名的愛情詩句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二、《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三、《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六、《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雁邱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八、《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九、《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十、《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4.經典愛情詩句大全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 卓文君《白頭吟》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 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夜雨寄北》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 李之儀《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李之儀《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 呂本中《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 李白《怨情》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 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 王維《相思》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 陳陶《隴西行四首·其二》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 李白《長相思·其一》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李之儀《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 晏殊《玉樓春·春恨》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 蘇武《留別妻》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 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 卓文君《白頭吟》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王昌齡《閨怨》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李白《清平調·其三》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張九齡《望月懷遠》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自君之出矣,寶鏡為誰明?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
—— 辛弘智《自君之出矣》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 蘇武《留別妻》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 宋祁《玉樓春·春景》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 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 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 武則天《如意娘》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 曹丕《燕歌行》紅燭背,綉簾垂,夢長君不知。 —— 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 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 嚴蕊《卜運算元·不是愛風塵》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 曹植《明月上高樓》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 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 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別後不知君遠近。 —— 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 俞彥《長相思·折花枝》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 王昌齡《閨怨》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 杜甫《月夜》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 樂婉《卜運算元·答施》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 曹丕《燕歌行》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 李清照《點絳唇·閨思》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 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相思已是不曾閑,又那得、工夫咒你。 —— 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 王昌齡《西宮秋怨》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 —— 秋瑾《菩薩蠻·寄女伴》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長相思·一重山》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 李白《春思》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 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
—— 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相思了無益,悔當初相見。 —— 朱彝尊《憶少年·飛花時節》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多情人更惜。
—— 司空圖《酒泉子·買得杏花》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圞月。 —— 納蘭性德《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 曹植《明月上高樓》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 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琵琶弦上說相思。
——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5.著名愛情詩句和詩句賞析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詩詞賞析:
這是蘇東坡的愛妾王朝雲死後,有一天他夢見亡妾之後寫的感懷詩。樸素真摯的深情,沉痛的生離死別,每讀一次就更為其中的深情所感動。陰陽相隔,重逢只能期於夢中,蘇東坡用了十年都舍棄不下的,是那種相濡以沫的親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沒有了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失去了伴侶後孤單相吊的寂寞。「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在夢里能夠看見的,也全是逝去親人往日生活里的瑣碎片斷。因為在那些瑣碎里,凝結著化不去的親情。在紅塵中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執子之手是一種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種境界,生死相許也是一種境界。在這世上有一種最為凝重、最為渾厚的愛叫相依為命。那是天長日久的滲透,是一種融入了彼此之間生命中的溫暖。
6.著名的愛情詩句或段落,
當然是徐志摩先生的了 再別康橋 作者: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在夢的輕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甜美是夢里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她的負心,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在夢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黯淡是夢里的光輝。 變與不變 樹上的葉子說:「這來又變樣兒了, 你看,有的是抽心爛, 有的是卷邊焦!」「可不是,」答話的是我自己的心: 它也在冷酷的西風里褪色,凋零。
這時候連翩的明星爬上了樹尖; 「看這兒,」 它們彷彿說:「有沒有改變?」 「看這兒,」無形中又發動了一個聲音, 「還不是一樣鮮明?」---插話的是我的魂靈。 雪花的快樂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里探望---飛揚,飛揚,飛揚, ---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 息 雷雨暫時收斂了; 雙龍似的雙虹, 顯現在霧靄中, 夭矯,鮮艷,生動,--- 好兆!明天準是好天了。
什麼!又是一陣打雷, --- 在雲外,在天外, 又是一片暗淡, 不見了鮮虹彩,--- 希望,不曾站穩,又毀了。 為要尋一顆明星 我騎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向著黑夜裡加鞭; --- 向著黑夜裡加鞭, 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我沖入這黑綿綿的昏夜, 為要尋一顆明星;--- 為要尋一顆明星, 我沖入這黑茫茫的荒野。 累壞了,累壞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還不出現;--- 那明星還不出現, 累壞了,累壞了馬鞍上的身手。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著一隻牲口, 黑夜裡倒著一具屍首。---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滬杭車中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影, 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艷色的田野,艷色的秋景,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 催催催!是車輪還是光陰?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半夜深巷琵琵 又被它從睡夢中驚醒,深夜裡的琵琶! 是誰的悲思, 是誰的手指,像一陣凄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 在這夜深深時, 在這睡昏昏時,挑動著緊促的弦索, 亂彈著宮商角徵, 和著這深夜,荒街, 柳梢頭有殘月掛, 阿,半輪的殘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他頭戴一頂開花帽, 身上帶著鐵鏈條,在光陰的道上瘋了似的跳,瘋了似的笑, 完了,他說,吹糊你的燈,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 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 半夜深巷琵琵 又被它從睡夢中驚醒,深夜裡的琵琶! 是誰的悲思, 是誰的手指,像一陣凄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 在這夜深深時, 在這睡昏昏時,挑動著緊促的弦索, 亂彈著宮商角徵, 和著這深夜,荒街, 柳梢頭有殘月掛, 阿,半輪的殘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他頭戴一頂開花帽, 身上帶著鐵鏈條,在光陰的道上瘋了似的跳,瘋了似的笑, 完了,他說,吹糊你的燈,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 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殘 詩 怨誰?怨誰?這不是青天里打雷? 關著:鎖上; 趕明兒瓷花磚上堆灰!別瞧這白石台階光滑, 趕明兒,唉, 石縫里長草,石板上青青的全是莓! 那廊下的青玉缸里養著魚真鳳尾, 可還有誰給換水, 誰給撈草,誰給喂!要不了三五天准翻著白肚鼓著眼, 不浮著死,也就讓冰分兒壓一個扁! 頂可憐是那幾個紅嘴綠毛的鸚哥,讓娘娘教得頂乖, 會跟著洞簫唱歌,真嬌養慣,餵食一遲,就叫人名兒罵, 現在,您叫去!就剩空院子給您答話。
7.求中國的關於愛情的古詩詞 要非常經典的 越多越好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優哉游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溪,
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唐.李白 三七五言詩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唐.白居易 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首詩太長了,就挑選了最有名的四句。)
唐.韓羽 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唐.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唐.元稹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呂洞賓 梧桐影
明月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唐.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旋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王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元稹 會真記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扶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唐.白居易 寄遠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
兩腋不生翅,二筆滿空頭。
坐看新落葉,行上最高樓。
晚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
唐.李商隱 暮秋獨游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唐.崔護 題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五代.李煜 更漏子.金雀釵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裊寒,覺來更漏殘。
五代.顧瓊 訴衷情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
怨孤裊。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晏殊 玉樓春
綠楊芳平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鍾,花低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宋.朱淑真 山查子
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宋.晏幾道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宋.李之儀 卜運算元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幾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宋.秦觀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8.關於愛情的古詩詞名句
1、詩句: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出自:宋代李之儀的《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釋義:只願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會辜負了我一番痴戀情意。
2、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出自:宋代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
釋義: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3、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釋義: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4、詩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出自:唐代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
釋義: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5、詩句: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出自:宋代秦觀的《八六子·倚危亭》
釋義:當年在夜月里,我們共同醉入一簾幽夢,溫柔的春風吹拂著你我。
『伍』 張國榮經典電影台詞有那些
張國榮經典電影台詞:
1、哭,我為了感動誰,笑,又為了碰著誰。 ——《路過蜻蜓》
2、雖然我很喜歡她,但始終沒有告訴她,因為我知道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 ——《東邪西毒》
3、男裝、女裝、化妝、不化妝、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胭脂扣》
4、我想虞姬即使自刎於劍下,那一刻,她亦是幸福的,對望的眸中,她看到生死相許的來世。所以無怨,也無遲疑。 ——《霸王別姬》
5、劉德華:我在上海擁有的一切,分你一半。張國榮:我對上海只不過是一個過客,我做完要做的事,就會離開。 ——《新上海灘》
6、一個人再也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東邪西毒》
7、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贏了,直到有一天看著鏡子,才知道自己輸了,在我最美好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人都不在我身邊。 ——《東邪西毒》
8、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霸王別姬》
9、你要我跳下去,你要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一直以來,我都沒有開心過,一直以來,我都不可以接受別的女孩,因為你。 ——《異度空間》 10、知不知道飲酒和飲水有什麼區別?酒越飲越暖,水越喝越寒,你越想忘記一個人時,其實你越會記得他。 ——《東邪西毒》
11、你沒聽說過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 ——《縱橫四海》
12、牽手來,空手去。 ——《玻璃之情》
13、人縱有萬般能耐,終也敵不過天命。 ——《霸王別姬》
14、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飛去。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 ——《阿飛正傳》
15、丹平,你會永遠愛我嗎? 一輩子。(國) ——《夜半歌聲》
16、很多人想知道沙漠的那邊是什麼,其實沙漠的那邊是另外一個沙漠。 ——《東邪西毒》
17、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辦法是先去拒絕別人。 ——《阿飛正傳》
18、1960年4月16日下午三時之前的一分鍾,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鍾,從現在開始,我們便是一分鍾的朋友。 ——《阿飛正傳》
19、一個人再也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東邪西毒》
20、做人,要麼要,要麼不要。如果你真的不能沒有他,那你告訴他你不能沒有他呀!不然的話,從這一分鍾開始就當作不認識這個人。 ——《阿飛正傳》
21、我鍾意一朵花,不一定要把它摘下來;我喜歡一片雲,不一定要得到它;我喜歡風,也不一定要讓它停下來。 ——《縱橫四海》
22、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道我鍾意你。——《金枝玉葉》
23、人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後每一日都是個新開始,你說多好。 ——《東邪西毒》
張國榮(LeslieCheung,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本名張發宗,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出身於香港的著名歌手、演員、唱片及電影監制、大中華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是19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之一。曾擔任唱片監制、演唱會藝術總監和排舞師、配樂、電影編劇、電影導演和電影監制。
1978年開始參演電視劇,在《我家的女人》中展現細膩的表演風格。80年代後期將事業重心移至影壇,成功詮釋了寧采臣、旭仔、程蝶衣、歐陽鋒等不同類型的角色。1991年憑借《阿飛正傳》當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1993年主演的《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史上首部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電影,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他亦憑此片受到國際影壇的廣泛關注,獲得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1993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1998年成為首位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的亞洲男演員 ;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
2003年4月1日晚上6時43分,張國榮抑鬱症發作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二十四樓墜樓,緊急送往瑪麗醫院,經醫生檢驗入院前已死亡(18時45分),瑪麗醫院於19點06分宣告搶救無效,終年46歲。
『陸』 求歷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獲獎名單
歷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獲獎名單(1962—2018)
2018年(第55屆)
獲獎
張藝謀 Yimou Zhang
影 Shadow
2017年(第54屆)
獲獎
文晏 Vivian Qu 文晏 Vivian Qu
嘉年華 Angels Wear White
2016年(第53屆)
獲獎
馮小剛 Xiaogang Feng
我不是潘金蓮 I Am Not Madame Bovary
2015年(第52屆)
獲獎
侯孝賢 Hsiao-hsien Hou
刺客聶隱娘 The Assassin
2014年(第51屆)
獲獎
許鞍華 Ann Hui
黃金時代 The Golden Era
2013年(第50屆)
獲獎
蔡明亮 Ming-liang Tsai
郊遊 Stray Dogs
2012年(第49屆)
獲獎
杜琪峰 Johnnie To
奪命金 Life Without Principle
2011年(第48屆)
獲獎
許鞍華 Ann Hui
桃姐 A Simple Life
2010年(第47屆)
獲獎
鍾孟宏 Mong-Hong Chung
第四張畫 The Fourth Portrait
2009年(第46屆)
獲獎
戴立忍 Leon Dai
不能沒有你 No Puedo Vivir Sin Ti
2008年(第45屆)
獲獎
陳可辛 Peter Chan
投名狀 The Warlords
2007年(第44屆)
獲獎
李安 Ang Lee
色戒
2006年(第43屆)
獲獎
陳可辛 Peter Chan
如果·愛 Perhaps Love
2005年(第42屆)
獲獎
周星馳 Stephen Chow
功夫 Kung Fu Hustle
2004年(第41屆)
獲獎
杜琪峰 Johnnie To
大事件 Breaking News
2003年(第40屆)
獲獎
麥兆輝 Alan Mak,劉偉強 Andrew Lau
無間道 Infernal Affairs
2002年(第39屆)
獲獎
陳果 Fruit Chan
香港有個好萊塢 Hollywood Hong-Kong
2001年(第38屆)
獲獎
關錦鵬 Stanley Kwan
藍宇 Lan yu
2000年(第37屆)
獲獎
杜琪峰 Johnnie To
槍火 The Mission
1999年(第36屆)
獲獎
許鞍華 Ann Hui
千言萬語 Ordinary Heroes
1998年(第35屆)
獲獎
陳沖 Joan Chen
天浴
1997年(第34屆)
獲獎
陳果 Fruit Chan
香港製造 Made in Hong Kong
1996年(第33屆)
獲獎
姜文 Wen Jiang
陽光燦爛的日子 In the Heat of the Sun
1995年(第32屆)
獲獎
侯孝賢 Hsiao-hsien Hou
好男好女 Good Men, Good Women
1994年(第31屆)
獲獎
蔡明亮 Ming-liang Tsai
愛情萬歲 Vive L'Amour
1993年(第30屆)
獲獎
李安 Ang Lee
喜宴 The Wedding Banquet
1992年(第29屆)
獲獎
王童 T'ung Wang
無言的山丘 Hill of No Return
1991年(第28屆)
獲獎
王家衛 Kar Wai Wong
阿飛正傳 Days of Being Wild(feature film)
1990年(第27屆)
獲獎
嚴浩 Ho Yim
滾滾紅塵 Red Dust
1989年(第26屆)
獲獎
侯孝賢 Hsiao-hsien Hou
悲情城市 City of Sadness
1988年(第25屆)
獲獎
羅啟銳 Alex Law
七小福 Painted Faces
1987年(第24屆)
獲獎
王童 T'ung Wang
稻草人 Straw man
1986年(第23屆)
獲獎
吳宇森 John Woo
英雄本色 A Better Tomorrow
1985年(第22屆)
獲獎
張毅 Yi Zhang
我這樣過了一生 Kuei-mei, a Woman
1984年(第21屆)
獲獎
麥當雄 Johnny Mak
省港旗兵 Long Arm of the Law
1983年(第20屆)
獲獎
陳坤厚 Chen Kunhou
小畢的故事 Growing Up
1982年(第19屆)
獲獎
章國明 Alex Cheung Siuhing
邊緣人 Man on the Brink
1981年(第18屆)
獲獎
徐克 Hark Tsui
鬼馬智多星 All the Wrong Clues
1980年(第17屆)
獲獎
王菊金 Wong Guk-Gam
六朝怪談 The legend of the six dynasty
1979年(第16屆)
獲獎
胡金銓 King Hu
山中傳奇 Legend of the Mountain
1978年(第15屆)
獲獎
李行 Hsing Lee
汪洋中的一條船 He Never Gives Up
1977年(第14屆)
獲獎
張曾澤 Tseng-chai Chang
筧橋英烈傳 Heroes of the Eastern Skies
1976年(第13屆)
獲獎
張佩成 Pei-Shing Chang
狼牙口 The Venturer
1975年(第12屆)
獲獎
劉藝 Liu James
長情萬縷 Long Way from Home
1973年(第11屆)
獲獎
程剛 Kang Cheng
十四女英豪 The 14 Amazons
1972年(第10屆)
獲獎
李行 Hsing Lee
秋決 Qiu Jue
1971年(第9屆)
獲獎
丁善璽 Shan-si Ting
落鷹峽 The ammunition hunters
1970年(第8屆)
獲獎
張曾澤 Tseng-chai Chang
路客與刀客 Lu ke yu ke
1969年(第7屆)
獲獎
白景瑞 Ching-Zue Bai
新娘與我 The Bride and I
1968年(第6屆)
獲獎
白景瑞 Ching-Zue Bai
寂寞的十七歲 Lonely Seventeen
1967年(第5屆)
獲獎
李嘉 Li Jia 李嘉 Li Jia
我女若蘭 Orchids and My Love
1966年(第4屆)
獲獎
李翰祥 Han Hsiang Li
西施 Hsi shih
1965年(第3屆)
獲獎
李行 Hsing Lee
養鴨人家 Beautiful Duckling
1963年(第2屆)
獲獎
李翰祥 Han Hsiang Li
梁山伯與祝英台 The Love Eterne
1962年(第1屆)
獲獎
陶秦 Qin Tao
『柒』 台灣盛產青春偶像劇,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台灣電影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揭曉心中的謎底。
5、《卧虎藏龍》
豆瓣8.0分,將近20萬人標記。李安導演帶領中國電影走出國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比起表面的刀光劍影,人心的情感和慾望才是李安要表現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無法化解的內心掙扎,李安卻表達得風度翩翩、意境圓融。最好的武俠片之一。
台詞:江湖裡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里藏凶,人情里何嘗不是?
『捌』 求台灣的經典電影
歷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金馬獎】(1962)
最佳劇情片:《星星月亮太陽》
優等劇情片:《一萬四千個證人》,《楊貴妃》,《宜室宜家》
最佳紀錄片:《今日金門》
獲獎助金影片:《趙氏孤兒》, 《脂粉間諜網》 , 《慈母千秋》
最佳導演:陶秦《千嬌百媚》
最佳編劇:秦亦孚《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男主角:王引《手槍》
最佳女主角:尤敏《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男配角:矮仔財《宜室宜家》
最佳女配角:唐寶雲《台風》
最佳童星:費立《金喇叭》
最佳彩色攝影:黃明《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黑白攝影:華惠英《宜室宜家》
最佳音樂:姚敏《千嬌百媚》
最佳剪輯:姜興隆《楊貴妃》
最佳錄音:鄺護《楊貴妃》
最佳紀錄片策劃:戴彭齡《今日金門》
第二屆【金馬獎】(1963)
最佳劇情片:《梁山伯與祝英台》
優等劇情片:《黑夜到黎明》,《武則天》,《小女兒》
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吳鳳
最佳紀錄片:《台灣漁業》
獲獎助金影片:《白雲故鄉》,《梁紅玉》
最佳導演:李翰祥《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編劇:葛瑞芬《為誰辛苦為誰忙》
最佳男主角:唐菁《黑夜到黎明》
最佳女主角: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男配角:馬驥《白雲故鄉》
最佳女配角:杜鵑《巫山春回》
最佳童星:羅宛琳《街頭巷尾》
最佳黑白攝影:何鹿影《荷花》
最佳音樂:周藍萍《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剪輯:姜興隆《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演員特別獎:凌波《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紀錄片攝影:陳玉帛《台灣漁業》
第三屆【金馬獎】(1965)
最佳劇情片:《養鴨人家》
優等劇情片:《深宮怨》,《人之初》,《血濺紅牡丹》
優等紀錄片:《石門水庫》,《武昌演習》
最佳藝術設計特別獎:《春江花月夜》
獲獎助金影片:《八十八號情報員》,《最後的裁判》
最佳導演:李行《養鴨人家》
最佳編劇:汪榴照《諜海四壯士》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養鴨人家》
最佳女主角:李麗華《故都春夢》
最佳男配角:井淼《故都春夢》
最佳女配角:王萊《人之初》
最佳童星:小龍《最後的裁判》
最佳彩色攝影:賴成英《養鴨人家》
最佳黑白攝影:王劍寒《一毛錢》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曹年龍《狀元及第》
最佳音樂:顧嘉輝《萬花迎春》,駱明道《情人石》
最佳剪輯:王朝曦《深宮怨》
最佳錄音:孫冰韻《深宮怨》
最佳紀錄片策劃:祈和熙,端木愃《春江花月夜》
第四屆【金馬獎】(1966)
最佳劇情片:《西施》
優等劇情片:《啞女情深》,《金玉奴》
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獎:《大地兒女》
最佳紀錄片:《成功嶺之歌》
優等紀錄片:《重慶演習》,《澄清湖》
獲獎助金影片:《鳳凰》
最佳導演:李翰祥《西施》
最佳編劇:胡金銓《大地兒女》
最佳男主角:趙雷《西施》
最佳女主角:歸亞蕾《煙雨蒙蒙》
最佳男配角:吳家驤《金玉奴》
最佳女配角:盧碧雲《煙雨蒙蒙》
最佳童星:謝玲玲《婉君表妹》
最佳彩色攝影:王劍寒《西施》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顧毅《西施》
最佳音樂:左宏元《啞女情深》
最佳剪輯:姜興隆《大地兒女》
最佳錄音 洪瑞庭《啞女情深》
演技特別獎:王莫愁《啞女情深》
最佳紀錄片攝影:祁和熙《澄清湖》
最佳紀錄片策劃:貢敏《成功嶺之歌》
第五屆【金馬獎】(1967)
最佳劇情片:《我女若蘭》
優等劇情片:《藍與黑》,《何日君再來》,《蘇小妹》
最佳導演:李嘉《我女若蘭》
最佳編劇:秦亦孚《蘇小妹》
最佳男主角:歐威
最佳女主角:江青
最佳男配角:崔福生《貞節牌坊》
最佳女配角:於倩《藍與黑》
最佳童星:謝玲玲《我女若蘭》
最佳彩色攝影:林文錦《我女若蘭》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翁文燈《我女若蘭》
最佳音樂(非歌劇):顧嘉輝《何日君再來》
最佳剪輯:汪晉臣《我女若蘭》
最佳錄音:殷變平《蘇小妹》
第六屆【金馬獎】(1968)
最佳劇情片:《路》
優等劇情片:《烽火萬里情》,《龍門客棧》,《太太萬歲》
最佳男主角:崔福生《路》
最佳女主角:凌波《烽火萬里情》
最佳男配角:井淼《烽火萬里情》
最佳女配角:歐陽莎菲《烽火萬里情》
最佳童星:嘉嘉《多少柔情多少淚》
最佳彩色攝影:林贊庭《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黑白攝影:余如季《白鷺人家》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李季《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音樂:王福齡《烽火萬里情》
最佳剪輯:沈業康《寂寞的十七歲》
最佳錄音:洪瑞庭《寂寞的十七歲》
第七屆【金馬獎】(1969)
最佳劇情片:《小鎮春回》
最佳紀錄片:《張大千的畫》
最佳導演:白景瑞《新娘與我》
最佳編劇:吳桓《小鎮春回》
最佳男主角:楊群《揚子江風雲》
最佳女主角:李麗華《揚子江風雲》
最佳男配角:孫越《揚子江風雲》
最佳女配角:張冰玉《小鎮春回》
最佳童星:吳鳳鳳《小情人逃亡》
最佳彩色攝影:鄭潔《小鎮春回》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葉英晉,張國雄《月滿西樓》
最佳音樂(非歌劇):周藍萍《水上人家》
最佳剪輯:汪晉臣《新娘與我》
最佳錄音:王永華《珊珊》
最佳紀錄片策劃:楊文淦《龍井鄉》
特別獎:童月娟
第八屆【金馬獎】(1970)
最佳劇情片:《家在台北》
優等劇情片:《歌聲魅影》,《高山青》,《路客與刀客》,《新不了情》
最佳導演:張曾澤《路客與刀客》
最佳編劇:魯稚子《歌聲魅影》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高山青》
最佳女主角:歸亞蕾《家在台北》
最佳男配角:儀銘《歌聲魅影》
最佳女配角:夏台鳳《歌聲魅影》
最佳童星:俞健生《不敢跟你講》
最佳彩色攝影:賴成英《群星會》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高山嵐《幸運草》
最佳音樂(非歌劇):周藍萍《路客與刀客》
最佳剪輯:汪晉臣《家在台北》
最佳錄音:洪瑞庭《群星會》
優秀演技特別獎:胡燕妮
第九屆【金馬獎】(1971)
最佳劇情片:《緹縈》
優等劇情片:《落鷹峽》,《母與女》,《庭院深深》,《精忠報國》,《十二金牌》
最佳技術特別獎:《再見阿郎》
最佳導演:丁善璽《落鷹峽》
最佳編劇:李翰祥《緹縈》
最佳男主角:王引《緹縈》
最佳女主角:盧燕《董夫人》
最佳男配角:王戎《庭院深深》
最佳女配角:陳莎莉《落鷹峽》
最佳童星:游龍《精忠報國》
最佳彩色攝影:範金玉《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攝影:祁和熙《董夫人》
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梁延興《緹縈》
最佳黑白影片美術設計:包天鳴《董夫人》
最佳音樂(非歌劇):夏祖輝《緹縈》
最佳剪輯:郭延鴻《獨臂刀》
最佳錄音:林丁貴《落鷹峽》
最佳紀錄片攝影:祁和熙《太極拳》
最富創意特別獎:唐書璇《董夫人》
最佳演員特別獎:金峰《啞巴與新娘》
最有希望新女星:徐楓《龍城十日》
最有希望新男星:邱陽《三朵花》
第十屆【金馬獎】(1972)
最佳劇情片:《秋決》
優等劇情片:《還君明珠雙淚垂》,《精武門》,《真假千金》,《萬事如意》,《水滸傳》
最佳導演:李行《秋決》
最佳編劇:張永祥《還君明珠雙淚垂》
最佳男主角:歐威《秋決》
最佳女主角:翁倩玉《真假千金》
最佳男配角:魏蘇《大地春雷》
最佳女配角:傅碧輝《秋決》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賴成英《秋決》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上林《俠女下集》
最佳剪輯:張耀宗《(精武門》
最佳錄音:洪瑞庭《大地春雷》
最佳技藝特別獎:李小龍《精武門》
第十一屆【金馬獎】(1973)
最佳劇情片:《忍》
優等劇情片:《十四女英豪》,《猛龍過江》, 《突破國際死亡線》,《愛的天地》,《天
倫樂》
宣揚中國文字特別獎:《中國文字演變》
優秀演技特別獎:嘉凌《忍》
優秀演員特別獎:狄龍《刺馬》
最佳導演:程剛《十四女英豪》
最佳編劇:鳳鳴編劇小組《忍》
最佳男主角:楊群《忍》
最佳女主角: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
最佳童星:湯志偉《天倫樂》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愛的天地》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鄒志良《彩雲飛》
最佳音樂(非歌劇):劉家昌《愛的天地》
最佳剪輯:張耀宗《猛龍過江》
最佳錄音:王永華《十四女英豪》
第十二屆【金馬獎】(1975)
最佳劇情片:《吾土吾民》
最佳導演:劉藝《長情萬縷》
最佳編劇:張永祥《吾土吾民》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長情萬縷》
最佳女主角:盧燕《傾國傾城》
最佳男配角:儀銘《雲深不知處》
最佳女配角:蕭芳芳《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景森《傾國傾城》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溫隆信《雲深不知處》
最佳剪輯:張耀宗《直搗黃龍》
最佳錄音:王永華《少林五祖》
最佳攝影:余如季《木琴心聲》
第十三屆【金馬獎】(1976)
最佳劇情片:《梅花》
優等劇情片:《滴滴血淚滴滴情》,《碧雲天》,《狼牙口》,《八道樓子》, 《刺客》
最佳導演:張佩成《狼牙口》
最佳編劇:鄧育昆《梅花》
最佳男主角:常楓《香花與毒草》
最佳女主角:徐楓《刺客》
最佳男配角:郎雄《狼牙口》
最佳女配角:張艾嘉《碧雲》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梅花》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王童《楓葉情》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劉家昌《梅花》
最佳剪輯:張耀宗《(密宗聖手》
最佳錄音:忻江盛《梅花》
最具表現時代意義特別獎:香花與毒草
第十四屆【金馬獎】(1977)
最佳劇情片:《梘橋英烈傳》
優等劇情片:《人在天涯》, 《秋霞》,《乾隆下江南》,《追球追求》,《千刀萬里追》
最佳卡通:《未雨綢繆》
最佳導演:張曾澤《梘橋英烈傳》
最佳編劇:何曉鍾《梘橋英烈傳》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人在天涯》
最佳女主角:陳秋霞《秋霞》
最佳男配角:白鷹《千刀萬里追》
最佳女配角:胡茵夢《人在天涯》
最佳童星:鄔裕康《艷陽三月天》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鴻鍾《梘橋英烈傳》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陳景森《乾隆下江南》
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顧嘉輝《秋霞》
最佳剪輯:王其洋《梘橋英烈傳》
最佳錄音:祈江盛《梅花》
最佳卡通影片編導:黃木村《未雨綢繆》
第十五屆【金馬獎】(1978)
最佳劇情片:《汪洋中的一條船》
優等劇情片:《蒂蒂日記》,《煙水寒》,《鄉野奇談》, 《賣身契》,《手足情深》
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多情劍客無情劍》
最佳劇情片導演:李行《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編劇:張永祥《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秦漢《汪洋中的一條船》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恬妞《蒂蒂日記》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歸亞蕾《蒂蒂日記》
最佳劇情片童星:黃一龍《鄉野奇談》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陳景森《金玉良緣紅樓夢》
最佳劇情片音樂:黃茂山《鄉野奇談》
最佳劇情片剪輯:張耀宗《賣身契》
最佳劇情片錄音:林焜祈《煙水寒》
最佳劇情片攝影:陳坤厚《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十六屆【金馬獎】(1979)
最佳劇情片:《小城故事》
優等劇情片:《山中傳奇》, 《成功嶺上》, 《歡顏》, 《春寒,《香火》
最佳紀錄片:《怒潮澎拜》
優等卡通片獎:《幸福掌握在您手上
最佳劇情片導演:胡金銓《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張永祥《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李翰祥《乾隆下揚州》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林鳳嬌《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韓蘇《歡顏》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沈時華《一個女工的故事》
最佳劇情片童星:歐弟《小城故事》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胡金銓《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攝影:俊傑《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配樂:吳大江《山中傳奇》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沈呂白,李泰祥《歡顏》
最佳劇情片剪輯:姜興隆《冷血十三鷹》
最佳劇情片錄音:周少龍《山中傳奇》 最佳紀錄片策劃:洪老典《北港牛墟》
第十七屆【金馬獎】(1980)
最佳劇情片:《早安台北》
優等劇情片:《碧血黃花》,《鄉野人》,《金榜浪子吳祥輝》,《六朝怪談》,《瘋劫》
最佳紀錄片:《古厝-中國傳統的建築》
優等紀錄片:《國劇藝術》,《坐骨連體男嬰分割手術》
優等卡通片:《三國演義》
優良策劃特別獎:《古寧頭大戰》
最佳劇情片導演:王菊金《六朝怪談》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宋項如《侯鳥之愛》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劉正謙《賭國仇城》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王冠雄《茉莉花》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徐楓《源》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向雲鵬《鄉野人 》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邵佩玲《茉莉花》
最佳劇情片童星:林小樓《鄉野人》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鍾志文《瘋劫》
最佳劇情片攝影:張季平《源》
最佳劇情片剪接:余燦峰《瘋劫》
最佳劇情片錄音:忻江盛《古寧頭大戰》
最佳紀錄片策劃:李樹屏《國劇藝術》
最佳紀錄片攝影:張照堂《古厝-中國傳統的建築》
第十八屆【金馬獎】(1981)
最佳劇情片:《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記錄片:《海洋牧場之開發》
最佳卡通片:《老夫子》
最佳劇情片導演:徐克《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吳念真《同班同學》
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張永祥《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譚詠麟《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張艾嘉《我的爺爺》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王珏《皇天後土》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王萊《小葫蘆》
最佳劇情片童星:鄭傳文《原鄉人》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陳景森《徐老虎與白寡婦》
最佳劇情片攝影:黃仲標《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服裝設計:李燕萍《徐老虎與白寡婦》
最佳劇情片原作音樂:李泰祥《名劍風流》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翁清溪《原鄉人》
最佳劇情片剪輯:周國忠《夜來香》
最佳劇情片錄音:鄺護《愛殺》
最具時代意義特別獎:《皇天後土》
第十九屆【金馬獎】(1982)
最佳劇情片:《辛亥雙十》
最佳記錄片:《朱銘的斧里乾坤》
最佳劇情片導演:章國明《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張鍵《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艾迪《邊緣人》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汪萍《武松》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谷峰《武松》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葉德嫻《汽水加牛奶》
最佳劇情片童星:周品君《在那河畔青草青》
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黃銳民《再生人》
最佳劇情片攝影:林鴻鍾《苦戀》
最佳劇情片服裝設計:劉季友,李燕萍《武松》
最佳劇情片原著音樂:駱明道《辛亥雙十》
最佳劇情片改編音樂:關維鵬《彩雲曲》
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成明,趙寧,琳妮《辛亥雙十》
最佳劇情片剪輯:江煌雄《人肉戰車》
最佳劇情片錄音:宇宙錄音室《再生人》
第二十屆【金馬獎】(1983)
最佳劇情片:《小畢的故事》
最佳紀錄片:《夏爾降坡公路》
最佳卡通片:《四神奇》
最佳導演:陳坤厚《小畢的故事》
最佳原著劇本:蔡繼光,許默《男與女》
最佳改編劇本:朱天文,侯孝賢,丁亞民,許淑真《小畢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孫越《搭錯車》
最佳女主角: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最佳男配角:谷峰《待罪的女孩》
最佳女配角:英英《看海的日子》
最佳童星:石安妮《魔輪》
最佳美術設計:張季平《大輪回》
最佳攝影:宋立平《今年的湖畔會很冷》
最佳服裝設計:胡金銓,配王童《天下第一》
最佳原著音樂:陳志遠,李壽全《搭錯車》
最佳電影插曲:李壽全《搭錯車》
最佳剪輯:周道淳,林善良《大輪回》
最佳錄音:高富國《搭錯車》
第廿一屆【金馬獎】(1984)
最佳劇情片:《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最佳紀錄片:《四季如春的台北》
最佳導演:麥當雄《省港旗兵》
最佳原著劇本:念真《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最佳改編劇本:侯孝賢,廖輝英《油麻菜子》
最佳男主角:李修賢《公僕》
最佳女主角:楊惠姍《小逃犯》
最佳男配角:常楓《頤園飄香》
最佳女配角:陳秋燕《油麻菜子》
最佳童星:林鼎峰《玉卿嫂》
最佳攝影:黃仲標《花城》
最佳剪輯:張耀宗《省港旗兵》
最佳錄音:王榮芳《玉卿嫂》
最佳美術設計:陳景森,鄺廣賢《唐朝豪放女》
最佳服裝設計:王榕生《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最佳原著音樂:張弘毅《玉卿嫂》
最佳電影插曲:陳志遠,慎芝《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第廿二屆【金馬獎】(1985)
最佳劇情片:《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導演: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原著劇本:朱天文,侯孝賢《童年往事》
最佳改編劇本:張毅,蕭颯《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等待黎明》
最佳女主角: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最佳男配角:陳博正《超級市民》
最佳女配角:唐如韞《童年往事》
最佳攝影:陳坤厚《結婚》
最佳剪輯:蔣國權《NG慢半拍》
最佳錄音:杜篤之《超級市民》
最佳美術設計:王童,古田金,林崇文《策馬入林》
最佳服裝設計:王童,顏昭世《策馬入林》
最佳原著音樂:陳揚《結婚》
最佳改編音樂:張弘毅《國四英雄傳》
最佳電影插曲:李壽全,張大春《超級市民》
第廿三屆【金馬獎】(1986)
最佳劇情片:《恐怖分子》
最佳紀錄片:光啟社《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紀錄片導演:李道明《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導演:吳宇森《英雄本色》
最佳原著劇本:小野《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最佳改編劇本:吳念真《父子關系》
最佳男主角:狄龍《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最愛》
最佳男配角:秦沛《天天星期七》
最佳女配角:繆騫人《最愛》
最佳攝影:黃永恆《英雄本色》
最佳剪輯:黃銘林《飛躍羚羊》
最佳錄音:新藝公司《英雄本色》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最愛》
最佳服裝設計:張叔平《夢中人》
最佳音樂:左宏元,史擷詠《唐山過台灣》
最佳電影插曲:史擷詠《唐山過台灣》
第廿四屆【金馬獎】(1987)
最佳劇情片:《稻草人》
最佳紀錄片:《惜墨》(台制出品)
最佳導演:王童《稻草人》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流氓大亨》
最佳女主角:梅艷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午馬《倩女幽魂》
最佳女配角:林珊如《期待你長大》
最佳原著劇本:王小棣,宋紘《稻草人》
最佳改編劇本:阮繼志《胭脂扣》
最佳攝影:黃仲標《胭脂扣》
最佳剪輯:新藝剪輯組《倩女幽魂》
最佳美術設計:馬光榮《胭脂扣》
最佳服裝設計:陳顧方《倩女幽魂》
最佳原著音樂:張弘毅《尼羅河女兒》
最佳電影插曲:陳揚,吳念真《桂花巷》
第廿五屆【金馬獎】(1988)
最佳劇情片:《七小福》
最佳紀錄片:《暮鼓晨鍾》
最佳導演:羅啟銳《七小福》
最佳原著劇本:羅啟銳,張婉婷《七小福》
最佳男主角:萬梓良《大頭仔》
最佳女主角:鄭裕玲《月亮星星太陽》
最佳男配角:周星馳《霹靂先鋒》
最佳女配角:王萊《海峽兩岸》
最佳攝影:鍾志文《七小福》
最佳剪輯:余純,鄺志良《七小福》
最佳美術設計:黃銳民《警察故事續集》
最佳服裝設計:王耀年《傾城之戀》
最佳原著音樂:盧冠廷《七小福》
最佳電影插曲:王文清《黃色故事》
最佳紀錄片導演:林作庸《深山猶有讀書聲》
特別獎:《陰間響馬》
第廿六屆【金馬獎】(1989)
最佳劇情片:《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導演:侯孝賢《悲情城市》
最佳原著劇本:邱戴安平《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陳松勇《悲情城市》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配角:張世《香蕉天堂》
最佳女配角:李淑楨《魯冰花》
最佳攝影:黃仲標《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剪輯:王獻箎,鄒長根《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美術設計:張季平,栗通,陳耀圻,李寶琳《晚春情事》
最佳服裝設計:朴若木《三個女人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樂:陳揚《魯冰花》
最佳電影插曲:陳揚《魯冰花》
第廿七屆【金馬獎】(1990)
最佳劇情片:《滾滾紅塵》
紀實報導片:《紅樹林的故鄉》
最佳導演:嚴浩《滾滾紅塵》
最佳原著劇本:吳念真《客途秋恨》
最佳改編劇本:小野《刀瘟》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女主角:林青霞《滾滾紅塵》
最佳男配角:張學友《笑傲江湖》
最佳女配角:張曼玉《滾滾紅塵》
最佳攝影:潘恆生《滾滾紅塵》
最佳剪輯:金馬《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錄音:沈聖德《愛在他鄉的季節》
最佳美術設計:張西美,廖鳳平《滾滾紅塵》
最佳電影音樂:史擷詠《滾滾紅塵》
最佳電影插曲:黃霑《笑傲江湖》
第廿八屆【金馬獎】(1991)
最佳劇情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最佳導演:王家衛《阿飛正傳》
最佳原著劇本: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最佳男主角:郎雄《推手》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關海山《五億探長雷洛傳》
最佳女配角:王萊《推手》
最佳攝影:潘恆生《阮玲玉》
最佳剪輯:譚家明,奚傑偉《阿飛正傳》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阿飛正傳》
最佳造型設計:張叔平《阿飛正傳》
最佳電影插曲:倫永亮《何日君再來》
最佳電影音樂:黃霑,戴樂民《武狀元黃飛鴻》
最佳錄音:陳偉雄《阿飛正傳》
最佳紀實報導片:《帝雉時代》,《玉山九千英尺-台灣鳥類開拓史末章》
動畫創意特別獎:《薛西弗斯的一天》
第廿九屆【金馬獎】(1992)
終身成就特別獎:何基明
最佳劇情片:《無言的山丘》
最佳導演:王童《無言的山丘》
最佳原著劇本:吳念真《無言的山丘》
最佳改編劇本:賴聲川《暗戀桃花源》
最佳男主角:成龍《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最佳女主角:陳令智《浮世戀曲》
最佳男配角:顧寶明《暗戀桃花源》
最佳女配角:顧美華《浮世戀曲》
最佳攝影:李德成《霧都情仇》
最佳剪輯:張耀宗,張嘉輝《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最佳美術設計:李富雄《無言的山丘》
最佳造型設計:李富雄《無言的山丘》
最佳動作指導:程小東,元彬《新龍門客棧》
最佳電影音樂:黃舒駿《青少年哪吒》
最佳電影歌曲:黃霑《黃飛鴻之II男兒當自強》
最佳錄音:杜篤之,楊靜安《少年耶,安啦》
最佳紀實報導片:《小鷿鷈》
評審特別獎:《學仙記》
第三十屆【金馬獎】(1993)
終身成就特別獎:黃卓漢
最佳劇情片:《喜宴》
最佳紀錄片:《喜宴》
最佳導演:李安《喜宴》
最佳原著劇本:馮光遠,李安《喜宴》
最佳改編劇本:胡大為,鄧碧燕,林紀陶,於仁泰《白發魔女傳》
最佳男主角:成龍《重案組》
最佳女主角:吳家麗《赤裸的誘惑》
最佳男配角:郎雄《喜宴》
最佳女配角:歸亞蕾《喜宴》
最佳攝影:李屏《戲夢人生》
最佳剪輯:張耀宗《重案組》
最佳美術設計:葉錦添,李偉明,楊
『玖』 張國榮電影經典對白
張國榮在電影中的經典對白
一個人再也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
——東邪西毒
我叫JIM,我是通天大盜,明天看報紙吧!
——縱橫四海
不要叫我阿傑,叫我阿SIR!
——英雄本色
一個紙團飛過來.......... "喂!小姐,我認識你嗎?"
——戀戰沖繩
"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其實任何人都是可以有毒的--只要他試過乜叫妒忌......"
——東邪西毒
很多人想知道沙漠的那邊是什麽, 其實沙漠的那邊是另外一個沙漠。
——東邪西毒
你要我跳下去,你要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一直以來,我都沒有開心過,一直以來,我都
不可以接受別的女孩,因為你。
--異度空間
「黎耀輝,不如我們由頭再來過……」
——春光乍泄
"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辦法是先去拒絕別人。"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去。 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
"1960年4月16日下午三時之前的一分鍾,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鍾,從現在開始,我們便
是一分鍾的朋友。"
——阿飛正傳
我答應過不比你早死,我會遵守我的諾言,可是你只給我兩個月的時間,
我怎麽夠呢?我要三十年,四十年,永遠!我還有很多事情沒跟你做,現在甚至連你走了我都不知道,這太
不公平了!太不公平了!
——殺之戀
嗨!你去哪兒了?我等你好久了..........
——星月童話
你現在知道高手在你背後的壓力了吧
——槍王
虞姬為什麽要死? 從一而終啊!
——霸王別姬
輕松一點D:
生孩子很痛的嘛!
——家有喜事
「聽說您在八大胡同打出名來了」
「咳,這武大郎遇上西門慶,不打,不打能成嗎?」
「這麽說,還有個潘金蓮了」
「這是什麽話」
「你想聽什麽話?」
——霸王別姬(注意LESLIE的表情,太絕了!)
「丹平,你會永遠愛我嗎?」
「一輩子。」(國)
「一生一世。」(粵)
——夜半歌聲
我只想告訴你,我對這種事,真的沒有偏見……
——金枝玉葉
以後太容易的事別找我!(張)
怎麽講?(周)
太容易顯得我低能!(張)
——縱橫四海
「我跟你說的是女人,女人是要人疼的、要人愛的。」
「你沒聽說過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
——縱橫四海
"太陽出來了,一隻鷹飛向天空"
——紅色戀人
『拾』 介紹電影
中文片名
藍色大門
英文片名
Blue Gate Crossing
更多中文片名
藍色夏戀
更多外文片名
Lanse da men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片長
Canada:85 min / USA:85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台灣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級別
Australia:PG Switzerland:10
演職員表
導演
易智言 Chin-yen Yee
編劇
易智言 Chin-yen Yee
演員
桂綸鎂 Lun-mei Guey .....Meng Kerou
陳柏霖 Wilson Chen .....Zhang Shihao
Shu-hui Liang .....Lin Yuezhen
Joanna Chou .....Mrs. Meng
製作人
焦雄屏 Peggy Chiao .....procer
徐小明 Hsiao-ming Hsu .....procer
王童 T'ung Wang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Chris Hou
攝影
Hsiang Chienn
剪輯
廖慶松 Ching-Song Liao
藝術指導
Shao-yu Hsia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吉光電影公司 Arc Light Films [台灣]
Pyramide Proctions [法國]
發行公司
BuyIndies.com Inc. [美國] ..... (USA)
Peccadillo Pictures Ltd. [英國] ..... (2004) (UK) (DVD)
Strand Releasing [美國] ..... (2003)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Teodora Film [義大利] ..... (2003)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Tri-m Pictures Inc. [日本] ..... (2003)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上映日期
加拿大
Canada
2002年9月8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台灣
Taiwan
2002年9月27日
法國
France
2003年1月8日
泰國
Thailand
2003年1月10日 ..... (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3年3月1日 ..... (Adelaid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義大利
Italy
2003年3月21日
土耳其
Turkey
2003年4月12日 ..... (Istanbul Film Festival)
瑞士
Switzerland
2003年5月15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美國
USA
2003年6月14日 .....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
2003年7月26日 ..... (Tokyo)
愛爾蘭
Ireland
2003年8月3日 ..... (Dublin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比利時
Belgium
2003年8月2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3年9月9日 ..... (Film by the Sea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3年10月3日 ..... (Milwaukee LGBT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美國
USA
2003年11月21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英國
UK
2004年7月2日
巴西
Brazil
2004年10月1日 ..... (limited)
劇情介紹
阿孟是十七歲的高中女生,她常常感嘆自己已不再是「天空任鳥飛,海闊縱魚躍」的青少年了。無法再天空海闊,該當是心中藏了許多的秘密吧!一天,她把這些秘密全數老實地告訴了也十七歲的小士。
小士與阿孟不同,無牽無掛無心機,整日泡在游泳池中,享受水波柔軟地捧托。他最大的心願是游泳比賽冠軍和做阿孟的男朋友。直到那天,他無預警地聽著阿孟向他揭露這份她始終深埋在心底的秘密……
究竟是什麼樣的秘密,讓阿孟和小士這兩個十七歲的大孩子,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是什麼樣的秘密,使得尚不懂哲學是何物的小朋友,卻不得不面對生命存在的課題。
於是,他們不再是男女朋友了,也不是普通朋友。他們成為一種若即若離的糾纏。糾纏久了,疲倦了……
他們預約將來,也許三年後,於一扇藍色大門前再見。
影片評價
可以說,自2000年以來,台灣電影帶給人們最大的感動,就是易智言的《藍色大門》(2003)。故事秉承了一種久違了的清新質地,為成人世界帶來了一番耐人尋味的「青春物語」。我們對於學生時代的大部分記憶,似乎都是些有關於青春期來臨之際的萌動與愛念。老師背後那塗滿了字跡的黑板,在你的眼前隨時都會衍化成一張張的信箋,那上面有你郵遞出去愛情憧憬,也有被丟棄回來的痛楚與酸澀,你在那張虛幻的頁面上哭泣與嗤笑,每一點一滴的虛幻遐思,都被一層淡藍色的憂郁給凝結住了。藍色大門實際上就是憂郁的門,是你我共同佇立過卻又遲遲猶豫著不敢推開的門檣,這是一個你無須知道情節的故事。影片讓人重回那個埋藏了無數秘密的純情時代,永恆的記憶里,任時間它隨著那剎那的陽光偷偷閃過,就好像當年你我共同為之迷醉的那首詩。
《藍色大門》並不同以往的青春萌動影片,在面對異性和同性時,少女的心思是在迷茫之中的。當然,這里也有一些富家子弟不視愁滋味,而貧家少女卻另有情懷。影片從男生角度來看,就是一部簡單的青春萌動,幻想愛情的電影,但在女生微妙的表露之中,影片脫離了青春愛情,轉向了對人生的困惑和成熟。不經意間,影片似乎變的有些深刻了。
青春總是愛幻想的。男生帶有男生的幻想,但表白出來卻是簡單至極。女生看起來無憂無慮,但在內心裡卻是充滿困惑。女生究竟會選擇什麼性取向?在未來的承諾中,藍色大門代表著什麼?其實他們是沒有考量的。然而,影片最後只能讓人感慨,青春啊就是青春。
鋼琴師
開放分類: 電影
譯 名 鋼琴師
片 名 The Pianist
年 代 2002
國 家 荷蘭/英國/法國/德國
類 別 劇情 / 戰爭 / 音樂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8.5/10 (33,465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253474/
文件格式 DVD-RMVB
視頻尺寸 704 x 368 (1.91:1)
文件大小 3CD 645MB
片 長 2:28:51
導 演 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主 演 艾德林 布羅迪 (Adrien Brody) ...... Wladyslaw Szpilman
托馬斯 克萊徹曼 (Thomas Kretschmann) ...... Captain Wilm Hosenfeld
弗蘭克 芬利 (Frank Finlay) ...... Father
Maureen Lipman ...... Mother
Emilia Fox ...... Dorota
Ed Stoppard ...... Henryk
Julia Rayner ...... Regina
Jessica Kate Meyer ...... Halina
Michal Zebrowski ...... Jurek
影片簡介:
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關於影片: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於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文片名
法國中尉的女人
原片名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片長
127 分鍾
國家/地區
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UK:15 Finland:S Sweden:11 USA:R West Germany:12 Norway:16 UK:12 Argentina:16 Iceland:12 UK:AA
演職員表
導演
卡洛爾·賴茲 Karel Reisz
編劇
約翰·福爾斯 John Fowles .....(novel)
Harold Pinter .....(screenplay)
演員
梅麗爾·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Sarah/Anna
傑里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Charles Henry Smithson/Mike
Hilton McRae .....Sam
Emily Morgan .....Mary
Charlotte Mitchell .....Mrs. Tranter
Lynsey Baxter .....Ernestina
Jean Faulds .....Cook
Peter Vaughan .....Mr. Freeman
Colin Jeavons .....Vicar
Liz Smith .....Mrs. Fairley
Patience Collier .....Mrs. Poulteney
John Barrett .....Dairyman
Leo McKern .....Dr. Grogan
Arabella Weir .....Girl on undercliff
Ben Forster .....Boy on undercliff
Catherine Willmer .....Dr. Grogan's housekeeper
Anthony Langdon .....Asylum keeper
Edward Duke .....Nathaniel
理查德·格雷弗斯 Richard Griffiths .....Sir Tom
製作人
Leon Clore .....procer
Geoffrey Helman .....associate procer
Tom Maschler .....associate proc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Juniper Films [英國]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聯美電影公司 United Artists [美國] ..... (Argentina) (video)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其它公司
Cinefex Ltd. ..... titles
Lee Lighting Ltd. [英國] .....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Mayflower Recording Ltd. [英國] ..... adr recording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81年9月18日 ..... (limited)
挪威
Norway
1981年12月1日
芬蘭
Finland
1982年1月1日
瑞典
Sweden
1982年3月12日
劇情介紹
1979年,一個電影攝制組來到英國南部濱海小鎮萊姆,拍攝影片《法國中尉的女人》。
這部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一位愛好地質考察的年輕紳士查爾斯從倫敦來到萊姆鎮,探訪已與他訂婚的富商之女弗里曼。一天,查爾斯在和未婚妻外出散步之際,突然發現防波堤盡頭站著一個黑衣女人,痴痴地望著大海。查爾斯從未婚妻那裡得知這位女子名叫薩拉。
在片中扮演查爾斯和薩拉的演員分別是邁克和安娜,不知是否處於拍戲的需要,在拍攝之餘,他們過著情侶一般的生活。
薩拉出身貧寒,她受過教育,愛好繪畫,但她的社會地位不允許她施展她的藝術才華,也不允許她有愛和思考的自由。像她這種地位的女人,要麼嫁給農夫生兒育女,要麼流落大城市當妓女。薩拉抗拒命運的安排,愛過一個遭遇海難的法國中尉,但當她發現那個中尉不值得她愛時又毅然斷絕了與他的來往。她隻身來到萊姆鎮,孤傲沉默的她經常一個人獃獃地凝視著大海。然而,在這個封建保守的村鎮里,人們都以為她還在想念那個拋棄了她的風流法國佬,並因此輕蔑地稱她為「法國中尉的女人」。
教區牧師介紹薩拉到波坦尼夫人家擔任伴隨,夫人要求薩拉徹底忘掉那個法國中尉,並且不準再眺望大海。
薩拉在夫人家感到更加壓抑和孤獨,她瞞著夫人,還是經常在海濱漫步,她一次又一次地與在海濱採集標本的查爾斯相遇。查爾斯對她的命運充滿同情。
查爾斯很快就要和弗里曼舉行婚禮了,但他已經痴迷於薩拉身上的那種非同一般的氣質,他決心要幫助薩拉擺脫目前的處境。他建議薩拉離開這個令人窒息的小鎮,到倫敦去,但卻遭到薩拉的拒絕。對於薩拉的言行,查爾斯感到迷惑不解,但他已經陷入對薩拉的感情之中,不能自拔。他向格羅根醫生尋求幫助,格羅根認為薩拉患有「隱性憂鬱症」。
性格奇特的薩拉曾經對人世絕望,立意在孤獨中接受厄運的擺弄,在心靈自由中獲得安慰,但查爾斯的出現卻使她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
當薩拉因故意藐視波坦尼夫人的教誨而遭辭退時,人們傳聞薩拉失蹤了,只有查爾斯收到薩拉的一張紙條,上面透露了薩拉的隱身之處。
查爾斯沒有聽從格羅根醫生把薩拉送往精神病院治療的建議,反而勸說薩拉前往埃克塞特,並讓他的律師送給她所需的生活費用。
查爾斯乘車來到埃克塞特找薩拉,兩人情不自禁地墜入愛河。查爾斯吃驚地發現薩拉原來還是處女,她一直在默默地忍受著人們對她的污衊和誤解。薩拉真摯而奇特的感情使查爾斯很激動,他決心要好好珍惜這份情感。
查爾斯回到萊姆鎮,提出和弗里曼解除婚約。弗里曼的父親讓律師起草了一份侮辱人格的認罪書,要查爾斯在認罪書上簽名,作為解除婚約的條件,而這份東西隨時都會登報。查爾斯毅然在認罪書上簽了名,然後揚長而去。然而當查爾斯回來找薩拉時,她已經離開旅館不知去向了。
查爾斯花了三年時間尋找薩拉,終於收到他的律師發自溫德米爾的電報,得知薩拉已經在一個建築師家裡找到了家庭教師的工作,主人對她很友善,還鼓勵她自由地繪畫。查爾斯和薩拉終於重逢了,查爾斯責備她不該甩下他三年杳無音信,薩拉則請求查爾斯寬恕她的追求給他造成的痛苦。查爾斯終於原諒了薩拉,他們在燦爛的陽光下擁抱在一起。
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現代的改編
《法國中尉的女人》改編自約翰·福爾斯的同名小說,是英國電影中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通常,作為一部非原創的改編電影,影片的迷離動人多應歸功於原著小說本身的魅力,但本片不同於其他的改編電影,導演卡洛爾·賴茲通過現代意識解構了這個維多利亞時代的故事,於是產生了一個時空交錯的「片中片」。原著小說中的故事是單線發展,而在影片中,故事的背後,關於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故事則還有另外一條線索,因此展現出來的是,同樣的人,同樣的相互愛慕,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活背景,一對戀人最終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
影片的明線是那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故事,在影片中是以一個正在被拍攝的電影的狀態而存在的。故事裡,貴族少爺查理從想幫助一個被人稱作「法國中尉的女人」的神秘女子莎拉,到無可救葯的愛上她,開始走向一條他從未想過的道路——反抗這個時代禁錮他的教條和束縛。當查理終於不顧一切的與莎拉結合之後驚人的發現自己竟是莎拉的第一個男人,於是莎拉的形象從原本為追求愛情的自由而不惜被世俗嘲諷變成了純粹的為一種自由理念而自甘深陷不為他人所理解的墮落。當查理放棄了與富家小姐的婚約,甚至被迫接受辱人的條件去尋找莎拉時,卻是人去樓空。影片在此時,有了一個小轉折,重心開始移向電影外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
這條暗線一直作為鋪墊式的線索存在著,在明線故事進行中,總是插入飾演莎拉的女演員安娜和飾演查理的男演員邁克之間調情和做愛的場景,隨著他們演繹的故事的發展,兩人之間的情感也深陷復雜的糾葛。影片最終故事的重心又回到莎拉和查理的愛情故事上來,在影片拍攝的最後一個外景地「溫徳米爾」,莎拉和查理重聚,在相互傾訴了怨憤和思念之後,他們原諒了彼此,選擇了新生活的開始,兩人劃著船,從黑暗的橋洞下穿過,劃向幸福的更深處。而與之對應的銀幕之外,安娜放棄了邁克,最後選擇了原來的生活。
在原著小說中有三個不同的結尾,而導演賴茲則運用影像以兩個不同的時空對感情取捨的反差來體現一個頗具時代感的諷刺:在維多利亞那樣用思想的桎梏束縛人自由追求的時代里,無助而堅毅的莎拉為了愛情選擇了反抗,而理性至上自由萬歲的現代,安娜卻最終掙不脫世俗的鏈條,選擇了平靜的逃避。莎拉,這個謎一般的女子,在影片中亦正亦邪,她的穿著言行都體現著導演的精心賦意,用黑衣隔絕世俗的壓迫,用望海表現對自由的嚮往,用樹陰下的那段獨白表達對教條的反抗,她作為一個獨立姿態的人,不是查理的情人,也不是需要憐憫的人,她是在完成了自己生命的真正追求之後才和查理在一起的,她有著自己的能力和權利,因此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性,是那個時代不同的女人。
關於導演:跳出原著
小說《法國中尉的女人》以「仿寫」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感傷的故事,以當代的視角去反思那個時代,小說本身具有元敘述的色彩,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工整的故事。而1981年卡洛爾·賴茲對該小說的改編,首先從結構上進行了特別的改動,設計的「戲中戲」結構將劇中人物進行了時代和身份的反觀,賦予了電影更豐富的內涵。
除了改變結構之外,電影還大刀闊斧地砍削了小說敘事的枝蔓,將因眾多「離題」議論而顯得散漫的故事梳理得井井有條,緊湊完整,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但也同時削減了小說本身獨特的吸引力和神秘感,敘事的神秘氛圍在電影中只有通過黑色的風衣、風雨交加的天氣、人物蒼白中透出絲絲血色的面頰和古怪的微笑來表現。另外,電影還改變了小說中一個重要的潛在循環結構的指向,並通過畫面設計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篡改。這些改動的結果壓平了小說本身反思的張力,使影片比之小說更加「通俗易懂」。不過,導演機靈地將自己對小說的改編轉變為表現一個劇組如何將小說搬上銀幕,以及這次表演過程如何與演員的情感生活互動,融入了現代視角對小說原著的新闡釋。
精彩花絮
·這部經典的影片除了它的「片中片」的敘事技巧之外,斯特里普一襲黑衣從白浪激飛的海堤上回頭的鏡頭成為電影史的經典,令人激魂盪魄,歷久難忘。
·在一九八二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在美國電影《金色池塘》和英國電影《火戰車》的夾殺下,同樣卓越的《法國中尉的女人》被犧牲了。
·電影快拍完了,邁克因要和安娜分手而感到痛苦,故設法讓妻子出面邀請攝制組人員吃飯。他乘此機會懇求安娜和他作一次嚴肅的談話,而安娜卻只說了一個字「溫德米爾」,這是影片最後一場外景的地名。
·最後一個鏡頭拍完了,攝制組全體人員在花園里舉行聯歡會。邁克匆匆趕往安娜的化妝間,卻發現人去樓空,他只能獨自品嘗激情之後的孤獨。
《見龍卸甲》《立春》《功夫之王》都是新電影
我覺得很多賀歲片也可以的你可以去搜索。關鍵字——賀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