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生一世電影最後怎樣一個結局
結局男主死了,女主在電話里說要永遠在一起,男主沒回應,因為大廈坍塌,男的在911事件中喪生 了。女主後來回憶小時候,說了句因為愛過 。
北京,七十年代。年幼的安然(高圓圓 飾)和趙永遠(謝霆鋒 飾)來自不同的家庭,兩人相似的遭遇卻讓他們成為了好朋友,無論春夏秋冬,永遠每天都跟在安然身後保護著她。無奈小永遠不得不跟隨自己唯一的親人南下生活,和安然分開。多年後在北京的秀水街,已是大學生的安然和在買賣服裝的永遠重遇,溫暖過彼此童年的友誼迅速轉化為熾烈的愛情。
(1)發生在電影院的愛情故事擴展閱讀
《一生一世》是由張一白擔任監制、鄒佡、張卜牛導演、謝霆鋒、高圓圓領銜主演。2014年6月上海電影節期間,影片對外放映,於2014年9月5日正式於全國電影院上映。影片橫跨北京、紐約兩大城市,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從1972年到2001年,男女主角愛情跨越了世紀,從兩小無猜到情竇初開。
電影一生一世里有謝霆鋒飾 演的趙永遠與高圓圓飾演的安然最後結局說明了兩人從一開始就錯過了!兩個小孩在院子里,姥姥不讓趙永遠出去,安然也沒看見他,這就是命!安然給趙永遠打電 話,我什麼時候能夠見到你,從今往後的每一天,准備和好了。發生911事件趙永遠掛了。
參考資料:網路——《一生一世》
2. 請大家幫忙寫篇發生在電影院里的愛情故事的短文
那天是3月18日,當她向我走來時,她的白衣白裙在風中輕舞,她的笑容在夕陽中綻放,我有一種窒息的昏迷,人面桃花,秀色無邊。
晚上放的什麼電影,我不知道,我的一顆心全部纏繞在戲的身上。戲很轉注地盯著熒幕,不時發出低低的笑聲,她笑起來很美,她笑的時候,鼻子先皺一下,然後緩緩地抬起嘴角,臉上就出現兩個動人的梨窩。
過了一會兒,戲說她很累了,然後很自然地倚在我的懷中。我擁著她美麗的肩,她的發絲輕磨著我的鼻端,我覺得我整個人在飛翔。那一瞬間,我愛極了她,我二十年的所有的快樂都抵不過這剎那的美麗。`
以後,我們經常約會,像那些戀人一樣。我們經常坐在操場上的那個最高的台階,那個台階很高,可以看到學校里來來往往的人流。戲的身上總是籠罩著淡淡的哀傷憂郁,好象有許多許多的心事。於是,我就給她講自己編的故事,逗得她哈哈大笑,或者是惹得她滿場追著打我。
那一段時間,我的生活中充滿陽光。
穿過你的黑發是我的眼睛
劃過你的生命是我的歌聲
撐起你的天空是我的身影
握住我的呼吸是你的靈魂
3. 愛情電影篇:《天堂電影院》—沒有結局也許就是最好的結局
三十年後,多多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暮氣沉沉、奄奄一息的天堂電影院,終於在眾人面前轟然倒塌。圍觀的人群里,年輕的面龐上寫滿了興奮和期待,因為他們知道,這里將有一個新的開始。而老人們的眼神里,有不舍、有哀傷,還有更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不同的人心中,會有不一樣的天堂電影院;不同的觀眾心裡,也會有不一樣的《天堂電影院》。在不一樣的人生階段觀看本片,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大概就是經典電影的魅力吧。
義大利導演托爾納托雷因拍攝了多部口碑及票房極佳的新現實主義電影而被人們所熟知,他的電影里把普通人的悲歡離合淋漓盡致表現出來。托爾納托雷不僅細心刻畫了人物的真實 情感 ,又把濃濃的藝術感融入電影之中,通過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來反映 社會 問題,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新銳力量。
1988年上映的電影《天堂電影院》是托爾納托雷自編自導的電影,被稱為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影片對於生活哲思的詮釋,獨具匠心的劇作結構,激起觀影者內心層層漣漪。托爾納托雷也憑借這部影片斬獲了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第47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世界級大獎。
單純地從電影內容入手,無法將這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我今天會從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鏡頭語言的精準表達,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價值與精彩之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方式,分享三個電影中常用表達 情感 的方式。
這部電影最令人驚訝的是導演運用了三個時空的交織,三個時空分別為主人公的童年時空、青年時空和中年時空。導演通過主人公多多的成長歷程,向觀影者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對愛情、對夢想的追求。如此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讓觀影者好奇於劇情發展的同時,想要一起去尋求最終的答案。
這樣的劇作結構常用於交代以前發生的故事。可以說,導演採用這種敘事結構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它需要仔細區分主、副時空,不然很容易讓人產生劇情凌亂之感。多多童年時空、青年時空和中年時空經歷精巧的銜接,使劇情的呈現更加完整。
那《天堂電影院》是如何細致充分地區分主時空和副時空,巧妙地擴充電影的信息量,提升這部電影的觀影價值?
①主時空:多多的童年時空和青年時空,寫實的方式講述過去的經歷
電影的開篇雖然以多多的中年時空進行展開,但這是為了避免電影的敘事過程混亂,因此選擇了距離現在時空較近的中年時期作為敘事軸,從而引出影片中的其他時空,更容易使觀影者的 情感 被劇情發展所代入。
主時空主要分為多多的童年時空和青年時空兩個部分。童年時空里講述較多的是多多的快樂時光和美好回憶,而青年時空里卻添加了很多充滿憂傷的時光,因為這時的多多遇到了此生的摯愛,可彼此深愛的他們卻不能相守,這鑄就了多多三十年的孤獨。
在主時空里,導演講述故事的方式,像是一杯濃香四溢的咖啡,讓觀影者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在多多的回憶里,隨著多多一起歡笑,一起悲傷。
《天堂電影院》劇照
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不再堅持最後一天,也不知道,堅持完一百天後,公主會否答應士兵的求愛。一個沒有結局的愛情故事,正對應著本片感情線路的發展。不是不能愛,而是愛沒有結局!
言歸正傳,《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時長有173分鍾。這也是我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才知道的。我可能看的是刪減版,大約兩個小時。本片是1988年在義大利上映,後來得到很多獎項,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獎等非常重量級獎項。
《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都堪稱影史上的經典,影迷的必修課。
出生在西西里島的托納多雷用這三部電影, 構築出連接過去與當下的時空長廊,讓人穿梭其中,尋覓記憶深處的故鄉與 情感 印記 。所以,「時空三部曲」又被稱為「尋找三部曲」,或「回家三部曲」。
1988年上映的《天堂電影院》,是三部曲的起點,也是讓托納多雷名聲大噪的經典之作。
這是一部有關電影的電影,卻也牽出每個人的兒時記憶與鄉愁。
《天堂電影院》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但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獲得了戛納評審團大獎。豆瓣上,《天堂電影院》有9.2的高分。
這是一部不會過時的電影,即便今天看起,你也會被它朴實而充沛的力量所打動。因為,每個成年人的心中,或許都有一座「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劇照
男主角多多是義大利一個小村莊的小男孩。很調皮的一個孩子。非常喜歡看電影。也正是喜歡看電影,結識了戲院放映員艾費多,一老一少形成忘年之交。
同時,古靈精怪的多多也給生活帶來帶了許多的樂趣。他幾乎每天都要來看電影,向艾費多學習使用電影放映機。
在一次舉辦露天電影時,不慎發生火災。艾費多在這場大火里傷了眼睛,失明了。多多為此擔任了小鎮里的放映師。
《天堂電影院》的劇情始於多多的中年時空,中間貫穿了童年、青年、中年,最終又回到了中年。在這個過程中,對中年時空的講述相對較少,更多的是著力描寫出童年的純真與青年的青澀。
在這樣的敘事結構下,導演告別了好萊塢五光十色的絢麗技巧,用最朴實無華的語言去打動觀影者,觸動每個人的心弦,我想這正是這部電影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主時空故事的清晰呈現,讓這部電影的劇情更加耐人尋味,吸引人們去尋找過去時光疑問的答案。
《天堂電影院》中無論是具有寫意的鏡頭語言,還是鏡頭間採用對比的呈現方法,無一不為這部電影營造了引人入勝的觀影情境。讓這個電影故事充滿了真實的魅力,劇情的發展更為流暢具體。
在我看來,正是這些鏡頭語言的補充,才將電影中普通人的故事放大,讓觀影者隨之感悟與思考,在多多的人生經歷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哲思。在電影里導演希望向觀眾傳達一些正向的能量,而這些需要觀影者用心發現。
《天堂電影院》劇照
這些年來,又反反復復把《天堂電影院》看了好多遍。感動仍舊是感動,但內心的感覺,到底是不同了。
多年後,在深夜被電話鈴聲驚醒的多多,知道了阿爾弗雷多去世的消息。已成為著名導演的中年多多,從來不缺鮮花和掌聲,當然也不會缺少女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生贏家。
但是,他真的幸福嗎?
身邊的伴侶,沒有一個能夠撫慰多多的靈魂;事業的成功,似乎也不能填補多多內心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前半段是明媚、溫暖的,而後半段,是冷色調的。因為,多多離他的故鄉,離他的心靈歸宿,越來越遠了。
也許,多多想要的生活不是這樣的呢?也許,他想要的只是和艾蓮娜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呢?也許,就是當一輩子演員也沒什麼不好呢?
多多成了著名的導演,但或許,阿爾弗雷多才是多多人生的總導演。很多年後,多多才知道,是阿爾弗雷多親手拆散了他和艾蓮娜,盡管,這是為他好。回過頭來看,多多人生最關鍵的那幾步,都是被阿爾弗雷多「剪輯」好的。
人到中年、滿頭白發的多多會責怪阿爾弗雷多嗎?他會後悔當年的人生選擇嗎?我不知道,我覺得多多自己也不知道。
在靜靜的放映廳里,我看著《天堂電影院》,淚在不知不覺中落了下來。三十年算不算太久,我不知道,但這樣的等待讓我動容,我本來是准備笑著看完整場電影的,卻在退場時淚流滿面。
或許,每個人都會害怕等待的落空,就像《天堂電影院》里的老放映師艾弗達講的那個故事一樣,一位發誓用100天的等待來換回一位公主的愛情的男子卻在等待後的第99夜悄然離去,「因為他害怕當第100天來臨時,聽到的是公主拒絕的聲音。」他害怕接受這樣的結局,所以他選擇了離去。與其讓希望徹底破滅,還不如讓自己存有一絲幻想。
與艾弗達講的故事中的男子相反,影片中的主人公多多從來也沒有放棄過等待與追求,他一直在積極地等待和追求著屬於自己的愛情,無論是最初的相遇還是錯失後的苦苦尋找……即使是三十年的久別。
三十年後,已成了著名導演的多多,重返家鄉見到容貌酷似艾琳娜的女孩子時,那難以言述的詫異、激動和心痛洶涌而至,出現在眼前的彷彿三十年前攝影機中的艾琳娜的形象。酒杯自手間遽然而落,一地晶瑩的碎片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終於見面了,在寧靜的海邊,艾琳娜彷彿有所預知般地來到了多多的面前,他們在 汽車 里寂寞地相擁。「你還是那麼漂亮。」多多說。這忽然讓我想起了葉芝最著名的一首詩《當你年老的時候》中的兩句「多少人愛你年輕歡暢時的容顏,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臉上蒼老了的痛苦的縐紋,愛你那朝聖者般純潔明凈的靈魂。」我想這才是世間真正的愛情,超越了時間的遙遙無期,超越了空間的層層阻隔,也超越了生命的無常和冷漠,這是一種任何歲月、任何破壞、也無法抹去的永恆的印記。
影片的結尾是一盤在多多童年時禁放的鏡頭剪輯的放映帶,當一個個快樂或悲傷或感懷或調侃或憂郁或深情的接吻鏡頭在屏幕上紛至沓來時,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已經放過了的情節:我想起了小時候好奇地爭著要被剪鏡頭膠片的多多,我想起了初遇時那拿著攝像機拍著艾琳娜一顰一笑的多多,我想起了單戀時在雨中苦苦等待著艾琳娜能打開窗子給他一個微笑的多多,我想起了熱戀時看到艾琳娜在大雨滂沱中趕到他身邊時興奮的多多,我想起了因找不到艾琳娜而在艾琳娜家門口狂呼著艾琳娜名字的多多,我想起了悲喜交加時酒杯自手間滑落的多多,我想起了重逢時再次凝視艾琳娜說「你還是那麼漂亮」的多多--我終於理解了片末在只為他一個人放映影片的影院里哭泣的多多。
《天堂電影院》講述的不僅僅是電影發展的 歷史 ,也不僅僅是多多的 情感 歷程,它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成長。從天真無邪走向浪漫理想,再歷經理想實現或者破滅,從童年走向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從離開家人到重返故鄉,我們都在漂泊中尋找停靠,停靠過後又開始漂泊。有希望的產生,也有希望被打破,不變的只是這簡單、反復的循環。
《天堂電影院》里的多多, 電影就是他的人生之夢 。
孩童時的多多眼中,投射出光影的放映口,會變成獅子張開的大口,有著神秘與未知的力量。
那時他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像艾費多大叔一樣的電影放映員。當這個夢想在少年時便已實現,未來卻又滿是迷茫。
多多經歷了長大成人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讓他 在不斷地失去中變得成熟 。
在不識愁滋味的年齡,多多就失去了戰死沙場的父親,與媽媽和妹妹相依為命。幸好他還有天堂電影院和艾費多大叔。
艾費多又在一場大火中失去了雙眼,電影院也經歷了第一次的毀壞。
這次失去卻讓多多成為了新的電影放映員,這不過是他人生的一個小小起點。
多多又迎來了自己的初戀,與銀行家女兒的這段地位懸殊的愛情註定徒留傷悲與遺憾。
亦師亦友亦父的艾費多,給多多講了一個關於士兵追求公主的故事。公主讓士兵連續100天守在她的床下就能以身相許,士兵卻在第99天起身而去。
多多效仿故事追求到了自己心儀的姑娘,卻在服兵役後失去女友才懂得故事的真正含義:如果士兵等到100天公主卻毀約,那士兵將心碎無比,前一晚離開卻能讓公主永世難忘。
這便是人生註定的遺憾。 只有失去才會感悟道理,只有離開才有新的生機 。
只會放電影在小鎮困頓一生的艾費多,不希望多多活成他的樣子。他像把幼崽養大的野獸,要將多多「驅逐」。
他告訴多多:「 出去闖盪吧,永遠不要回來,不要打電話,不要寫信。我不要在這里跟你談話,我要聽別人談論你 」。
多多由此告別了母親,遠離了家鄉,登上了遠去的列車,向曾經在電影里見到的廣闊世界進發,一去不回。
多多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將初戀的苦澀埋藏心中,不再眷戀故鄉與親情,飛向更遙遠的天空。沒有忘卻的就是自己心中關於電影的夢,終於成為電影大師。
功成名就的多多獨自在城市裡生活,多多的媽媽說,每次打電話都有不同的女人接,但感受不到她們的愛。多多再沒能找到他最珍視的愛情。
逝去的還有時光。
等多多再度回到家鄉,參加的是艾費多的葬禮。一並離去的,還有伴隨了他童年的天堂電影院。他抬頭望向曾經最熟悉的地方,眼中滿是不舍與嘆息。
每個人的人生都在得與失中磨礪,就像那些被艾費多剪掉的接吻鏡頭,只有剪掉它們才能讓電影放映,讓更多的人看到。
而被剪掉的鏡頭只能燃成灰燼,或者珍藏於某人的心中。
03 有關鄉愁的一切:童年、初戀、友情、親情
豆瓣上,一位豆友在《天堂電影院》下如此評論:
「每個人的童年,每個人的家鄉,每個人的初戀,是最後綿綿長長一直伴隨到死,滲透到了血液里靈魂里的記憶和感覺」 。
導演托納多雷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島,他的作品裡總有著西西里情結。《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都將故事的發生地放在了西西里。
某種意義上,《海上鋼琴師》里1900至死都不下去的那艘豪華郵輪,也是一座移動的孤島。
托納多雷將他的鄉愁融入進他的電影,多多就像是他本人的化身 。
天堂電影院里有多多的童年記憶,有他美好苦澀的初戀情人,有艾費多大叔這樣的忘年交。
在電影的導演剪輯版中,還有多多與母親之間親情的描述。母親看似對多多苛刻嚴厲,但她每天晚上都要等到多多放映回來,看到他睡去才偷偷下去鎖上門。自從多多走後,她已經30年沒鎖過門,乾脆把鎖拿了下來。
對多多最重要的人,非艾費多莫屬。
多多會坐在艾費多的自行車上享受鄉村小路的溫暖陽光,會在艾費多的指導下學習電影放映,會在沒什麼文化的艾費多考試時給他打小抄,會跟艾費多一起給沒票的人在廣場放露天電影,更會在大火中奮不顧身地救下艾費多的命。
艾費多也把多多當成了自己的兒子,教他道理,給他指點迷津。
他不想聰明好學的多多像自己一樣,一生的時光都耗在方寸間的放映室,耗在恬靜卻封閉的小鎮。
他要讓讓多多去更廣闊的天地施展拳腳,甚至犧牲了多多的初戀,他自己也至死再未見多多一面。
如此深沉的愛,永遠留在了多多的鄉愁里。
在多多的鄉愁里,也永遠無法釋懷自己的初戀艾蓮娜。
女孩的善睞明眸皓齒紅唇,他在陽台下風雨無阻地守候,放映室里甜蜜的初吻,久別的相思,重逢的喜悅,無疾而終的苦澀。
導演剪輯版中,有講述多多回到家鄉後與艾蓮娜的重逢。艾蓮娜嫁給了多多兒時的玩伴,就是跟在黑板前答不上題、幫多多運送膠片的那個小孩。
其實,剪輯版的這段交代,反而破壞了初戀應有的意境。
初戀更值得懷念,無需刻意的祭奠。遠去的就讓他遠去,留存在記憶中的才最美好 。
就像多多在家中重新放出年輕時偷拍的艾蓮娜影像,洋溢著青春的美麗臉龐在膠片上定格成永恆。
電影里有一個露宿在小鎮廣場上的瘋子。他總是說,這片廣場屬於自己。對於小鎮上的人來說,那片廣場就是他們永遠的故鄉。多多也一樣。
多多榮歸故里,在破敗的天堂電影里踟躕,回望著自己的青春年少,到處都是自己曾經的影子。
每個人都會有獨屬於自己的兒時記憶,記憶里都是家鄉。 每個人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天堂電影院」,一處承載著兒時夢想和生活印記的「天堂」 。
很多人也跟多多一樣,「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更有的人,再沒機會回到他熟悉的家鄉,它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兒時的「天堂」也不知所蹤。甚至有的人,連這份「面目全非」都無緣再見,故鄉永遠留在了記憶中的遠方。
電影結尾,多多回到城市,打開艾費多留給他的禮物。那是30多年前,艾費多剪掉的接吻鏡頭。在銀幕前,多多看著這些接吻集錦,彷彿穿越時光,眼中閃爍著驚喜與悸動的光芒,心中再次泛起漣漪。
這一幕極具觸動力。 電影的膠片就像我們腦海深處的記憶片段,往日重現,卻物是人非 。
04 結語
不得不說,《天堂電影院》是那種能走進人心中的電影。它用朴實無華的電影語言,簡單溫情的故事,觸動到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多多的飾演者,孩童的可愛機靈,青年的英俊深情,成年的滄桑沉穩,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雅克·貝漢飾演的成年多多,戲份和台詞都不多,卻把那份歷經世事還要剋制內心波瀾的感覺詮釋得入木三分。
多年以後,雅克·貝漢又在另一部異曲同工的經典電影中,飾演了主人公的成年時候,這部電影就是上映於2004年的《放牛班的春天》。
4. 年度高口碑愛情電影《花束般的戀愛》熱映中,為何能好評口碑刷屏呢
年度愛情電影《花束般的戀愛》能夠獲得好評和高口碑的原因是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而且這種故事太過於美好,所以能夠引起很多人的嚮往。其次是因為《花束般的戀愛》這部電影沒有太多的宣傳,而且它的內容和細節把控得很好。
總而言之,年度高口碑愛情電影《花束般的戀愛》能夠獲得這么多好評,首先是因為《花束般的戀愛》給了很多觀眾的驚喜。因為這部電影中沒有任何一個大家認識的演員,但是卻給大家呈現了一個既平凡又真實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讓很多人開始感同身受。
5. 24號在電影頻道看到一部微電影,地點是發生在鳳凰古城的一個愛情故事,女主角是聾子,求片名。
電影頻道2012-07-24日節目表* 00:46電視電影父子神探之千年咒
02:31電視電影父子神探之目擊者
04:08愛電影(205期)
04:51電影俠客行中國香港
06:25電影地雷戰
07:43光影星播客
07:51電影流金歲月代理市長
09:40光影星播客
09:48中國電影報道(205期)
10:11動畫片賽爾號
11:34光影星播客
11:48電影畫皮
13:32光影星播客
13:43譯製片迷魂陷阱丹麥
15:22光影星播客
15:30電影地道戰
17:16光影星播客
17:24紀錄片世界紀錄電影長廊動物世界《永恆的邊疆》(下)澳大利亞
17:49世界電影之旅之資訊快車(206期)
17:56中國電影報道(206期)
18:23愛電影(206期)
18:49光影星播客
19:00電影星空
20:41光影星播客
20:51電影功夫之王
22:38光影星播客
22:49譯製片原聲影院最後一站(字幕)美國
6. 電影《一生一世》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一生一世》是由張一白擔任監制、鄒佡、張卜牛導演、謝霆鋒、高圓圓領銜主演。2014年6月上海電影節期間,影片對外放映,於2014年9月5日正式於全國電影院上映。
歲月流轉,數年之後,趙永遠和安然已各安天命,但命運讓他們再次相遇在紐約。平靜的假象被擊得粉碎,兩人意識到心底 的一絲牽掛承受了深愛,從凌亂糾葛到難舍難分,他們發現依然無法割捨對彼此的感情。但誰又有勇氣改變命運的安排?誰又能想到接下來又有什麼事情發生在他們之間。
7. 經典九部愛情電影你最喜歡哪部
1.《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描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該片於1997年上映,是一部愛情災難電影。
該片全球票房超過18億美元,是1997年至2010年間票房最高的電影,並獲得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11項大獎,堪稱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
永遠忘不了,當年《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時的瘋狂場面,人們手持幾十元的高價電影票(在當時,這個價格貴得離譜。),急切地湧向影院,就為了一看片中的災難場面和愛情悲劇,然後,瞪著紅腫的雙眼走出電影院,徹夜難眠。
像《泰坦尼克號》這樣獲得一致好評的電影少之又少,我還沒有見過哪個人不是哭著看完這部電影的。
在我心目中,《泰坦尼克號》一直是最經典的愛情電影之一,它不止讓我在電影院里模糊了雙眼,也讓我的眼淚在電腦前一流再流。
《泰坦尼克號》上未必真的有傑克和露絲,但我卻如此執著地相信這個愛情故事,相信在泰坦尼克號上,曾經有那樣的兩個人,一見鍾情,一朝永別。
《泰坦尼克號》,廿年寒暑,奇跡不滅。
插曲《我心依舊》,大街小巷至今仍在傳唱。
2.《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是根據小說《飄》改編的一部愛情史詩電影。
電影通過一幕幕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以及細膩逼真的人物形象,用詩一般的語言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該電影於1939年在美國首映,引起轟動,並迅速風靡全球,在藝術和商業上都獲得極大的成功和轟動,成為了電影史上的不朽名作。
歷經數十載,經久不衰。因為經典,所以經典!
1940年的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獨得包括最佳影片獎等十項大獎,並在1998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中,排名第四。
扮演男女主人公的演員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更是因此而留在了許多影迷的心中。
記得初看是在90年代,當時是沖著它的名聲去的,先看的書,再看的電影。電影近4個小時的長度,卻未給人一種漫長的感覺。
片中再現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宏大的歷史場面,演員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以近乎完美的演技,把一段愛情故事演繹得入木三分。克拉克·蓋博曾是多少男生心目中的偶像,費雯麗又是多少女生夢想中的女神啊!
也許,每個女孩子心中都有一個阿希禮,只有經過時間的打磨才發現,真愛原來是巴特勒。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這是女主人公斯嘉麗在影片最後所說的一句話,也是整部作品的經典語句之一。
3.《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由《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上下兩部組成,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
影片於1995年上映。
上部負責搞笑,下部負責悲情。
《大話西遊》是不可復制的經典,也是周星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粗狂的西北曠野,斑駁廢舊的古城堡,影片中一幅幅光怪陸離的畫面,將觀眾帶進了那個奇幻而瑰麗的西遊世界。
《大話西遊》最初在電影院放映時,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在北京,《大話西遊》曾被當作發行失敗的案例,有的電影公司在放映兩天後就決定以國產影片換掉《大話西遊》,以免造成更多的損失。
直到1997年後,才開始在內地高校和網路上流傳並迅速走紅,風靡一時,經久不衰,影響范圍很廣。
該片在眾多無厘頭影片中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周星馳的巔峰之作!
羅家英演的唐僧特搞笑,竟能把一個啰里啰嗦的小配角唐僧同志,演成了經典角色,在片中的表現直追周星馳,有才啊!
他演唱的歌曲《only you》,唱得那樣地難聽,那樣地惡心,一不小心竟也成了經典,每次聽完我都哈哈大笑,至今搞不懂為什麼!
經典台詞:
1."那個人樣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條狗。"
大話西遊的最後一句對白你還記得嗎?其實這一句,就是整個電影的主題:一個男人的無奈。
2.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如果上天能給我一次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3.紫霞仙子:「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雲彩來娶我,我只猜中了前頭,可是我卻猜不中這結局……」
每次看《大話西遊》時,開始總是笑,最後總是哭,據說喜劇的最高境界是笑著笑著就哭了,而《大話西遊》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每次都會被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的愛情悲劇深度感染,心痛不已。
這是我們全家三口都愛看的電影。我和太太看的是愛情,我兒子看的是什麼?小小年紀不懂愛情吧?
為什麼這樣一部在當年並不火的電影,能隨著時間的沉澱,被越來越多的人咀嚼出心酸和回甘呢?
如果你在看《大話西遊》的時候,笑得腹背抽筋,齜牙咧嘴,那麼你很有幽默感。
如果你在看完了《大話西遊》,忽然發現臉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有了淚水,你總算看懂了《大話西遊》的第一層了。
如果你在看完了《大話西遊》,笑也笑過了,淚也流過了,忽然怔在那裡,覺得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看懂第二層了。
如果你看完了《大話西遊》,默默的坐在那裡,你感到無處可去,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悲哀和無奈,那麼,你看懂第三層了。
4.《羅馬假日》
《羅馬假日》講述了歐洲某公國的一位公主,與一位美國記者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該片於1953年上映。
由於影片成本被控制在100萬美元以下,意味著女主角只能用片酬低的新人。
當時初出茅廬的赫本接到試鏡電話,開始只是抱著敷衍的心情前來,沒想到無心插柳,成就了電影史上最傳奇的一次試鏡。
作為電影史上愛情文藝片的典範,《羅馬假日》情節簡單,片中也無大的製作場面,卻成了最歷久不衰的好萊塢愛情喜劇電影之一。
片中奧黛麗·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對手戲火花四射,是對謙謙君子和窈窕淑女之間童話愛情的最完美詮釋,令人動容。
格利高里·派克曾說:《羅馬假日》是赫本的電影,我只是配角。
如今女神這個稱呼已被用爛,但20世紀堪稱「天使」的女演員卻只有奧黛麗·赫本一人。年輕時的赫本有一種纖塵不染的童真之美。
1993年赫本離世時,同時代的女星伊麗莎白·泰勒說:「天使回天國去了」。
是一生一世還是一日的愛情,能更足以詮釋愛的真摯?可能很多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但電影《羅馬假日》無疑呈現了剎那芳華間一天里對愛最美的形態,再難有一部電影能將如此短暫的愛情給人以洞徹心靈的動容,一日也能是永恆摯愛!光影留存住了那永遠的紳士和公主。
倘若有人問我,如果人一生只能看一部關於初戀的電影,我會選哪部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羅馬假日》,當然是《羅馬假日》。」
5.《我的野蠻女友》
《我的野蠻女友》講述了既美麗又野蠻的女主人公,與大學生牽牛之間發生的有趣而又浪漫的愛情故事。
這是一部韓國愛情電影,於2001年上映。由車太賢和全智賢主演。
經典台詞:
如果她打你,一定要裝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就要裝得沒事。
你是否相信,無論是分手,或是在一起,都是上天註定的。註定在一起的,就算是分開了,最後也會相聚。
簡單明了的情節,清新明快的節奏,笑料層出不窮,使觀眾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觀看中,絲毫不覺得乏味。
該片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塑造了一個在以前影片中少有的「野蠻女友」角色,「女人打男人」也成了該片的最大噱頭。
全智賢的外表清麗脫俗,是眾多男人一眼就會相中的理想女友,但她一開口卻完全與外表兩回事,野蠻又霸道。
這部電影曾經讓女漢紙這種生物秒變女神,其中的經典橋段,至今還不斷地被各種影視作品模仿使用。
當年有多少人看過這部電影,就有多少人愛上全智賢。全智賢憑借這一部片子,成為無數男同胞心中的最美女神。
直到現在,一看到全智賢如天仙般美麗的面容,我都忍不住想成為片子中的男主角,被她虐上一虐,那該多幸福啊!
8. 電影《有一點心動》定檔,該電影的劇情是怎樣的
愛情電影《有一點動心》定檔由陳嘉上執導的愛情喜劇電影《有一點動心》正式官宣定檔,該電影由任素汐和言承旭主演,還有曹楊、夏沫僑、連凱、柳岩、戚薇、湯加文、張琛、那威、李勤勤等優秀演員聯袂出演,將於5月20日在各大影院上映。520有“我愛你”的意思,是情侶間互相表白的好日子,電影名又是“有一點動心”,所以選在這一天上映變得更加充滿意義,再加上情歌王子張信哲動人的歌聲,相信一定能夠營造出浪漫的戀愛氛圍。言承旭憑借《流星花園》中“道明寺”一角而紅遍大江南北,他飾演的霸道少爺深入人心,多年沒拍電影的他這次將挑梁主演,相信一定會給大家帶來驚喜。任素汐以話劇演員出身,出演《驢得水》、《無名之輩》、《半個喜劇》等多部高票房電影作品,演技也是無可挑剔。這部電影是任素汐和言承旭的首次合作,至於“完美男友”周啟文與“職場女強人”陳然將如何擦出心動火花?就要到電影院揭曉答案了。
9. 電影一生一世講的什麼
講的北京的七十年代。年幼的安然(高圓圓 飾)和趙永遠(謝霆鋒 飾)來自不同的家庭,兩人相似的遭遇卻讓他們成為了好朋友,無論春夏秋冬,永遠每天都跟在安然身後保護著她。無奈小永遠不得不跟隨自己唯一的親人南下生活,和安然分開。多年後在北京的秀水街,已是大學生的安然和在買賣服裝的永遠重遇,溫暖過彼此童年的友誼迅速轉化為熾烈的愛情,只是造化弄人,兩人經過多次的磨難最終以趙永遠的離去而結局,不過安然的話可以詮釋整個電影:只要愛過就是一生一世
10. 有哪些可以從頭哭到尾的感人電影
最容易讓人哭的電影一定是與愛情有關,想愛卻不能愛的浪漫故事總是那麼悲傷又吸引人。這里推薦兩部愛情電影。
第一部,《情書》。日本著名導演岩井俊二的作品,講述的是渡邊博子在未婚夫去世三年後依然無法平息自己內心的悲傷,一個偶爾的機會在畢業薄上找到了未婚夫藤井樹以前的住址,給這個已經消失的地方寫了一封信,卻意外得到回信。原來,在未婚夫藤井樹的班級里有一個同名的女孩,兩個女孩就這樣產生了聯系。渡邊博子通過女孩了解到了未婚夫少年的模樣,也將一段深情漸漸釋懷,而女孩藤井樹也了解到了原來一個男孩在少年時這樣愛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