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電影古本

台灣電影古本

發布時間:2022-09-12 13:23:10

A. 古本紅樓夢的古本紅樓夢版本說明

這個本子的全名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年指的是乾隆十九年(公歷1754年),那一年曹雪芹還在世。這個本子正文里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的句子。後來這個本子在社會上輾轉流傳,到晚清時候被一個叫劉詮福的官僚收藏。他很看重這個本子,但後來世事滄桑,他的藏書在舊書店出現,上世紀初被胡適買到,但那已經是個殘缺的本子了,一共只有十六回(不是從第一回到第十六回,而是只存一至八、十二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各回)。
盡管胡適一度認為《紅樓夢》價值不高,但對這個殘本還是非常珍視的。周汝昌還是個不知名的小青年的時候,在報紙上發表了關於曹雪芹生卒年看法的文章,胡適雖然不同意他的觀點,但絲毫沒有以權威自居,不是嗤之以「外行」,而是平等地與周汝昌討論。後來周汝昌知道胡適手裡有一部別人都看不到的古本,斗膽借看,沒想到胡適竟慨然借予,那就是甲戌本。周汝昌真是喜出望外,於是不但精讀,還跟哥哥周祜昌一起錄了一個副本。後來解放軍圍住北京,周汝昌就主動把書還到胡適家,胡適家裡人開門接過了書,沒幾天,胡適就被蔣介石派來的專機接到台灣去了。胡適上飛機的時候,只帶了兩部書,其中一部就是這個甲戌本。
這個甲戌本,是不是曹雪芹親筆寫下的?或者,是不是脂硯齋親筆抄錄和寫下批語的?不是。這仍然是一個「過錄本」,就是根據最原始的本子再抄錄過的本子。當然,它「過手」的次數似乎不太多,應該是很接近最原始的那個母本的。那個母本上可能有曹雪芹的親筆字跡,也可能沒有,但肯定是脂硯齋本人的筆跡。說它是甲戌本,是因為這個本子上自己寫出了「甲戌抄閱再評」的字樣,但脂硯齋的批語,卻不完全是甲戌那一年所寫的。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過錄本上,出現了甲戌年以後的年代的少量批語,有的研究者就判斷這個本子是假的。其實這個現象是很容易解釋的:甲戌年脂硯齋整理好這樣一個本子以後,一直留著,到了若干年後,還會翻看,偶然有了想法,就又寫在上面,並且寫下時間。如果脂硯齋要造假,何必留下這樣的破綻呢?而且,曹雪芹寫書和脂硯齋批書都是寂寞之極的事情,毫無名利可收,我們找不到任何造假的動機。
甲戌本雖然只存下了十六回,但它最接近原始的母本,最接近曹雪芹的原筆原意,彌足珍貴。但是,我們讀古本《紅樓夢》,不能單讀甲戌本,它缺失的太多,又不連貫。 這個本子的前八十回盡管經過改動,但仍然保持著程偉元、高鶚他們所掌握的從其他古本系列過錄來的那個本子的許多特點,因此還可以把程甲本的前八十回視為一種可資參照的古本。
現在世界上,還會不會有古本《紅樓夢》默默地存在著?我們還能不能把它們發掘出來?我在揭秘妙玉的時候,提到過一個靖應藏本,這個藏本一度浮出,卻又神秘消失,但仍留下了一張有「夕葵書屋」字樣的《石頭記》夾頁。這個古本,現在是否仍然存在於人間尚無從知曉。

B. 《禮記·大學》古本

大學[dà xué]儒家散文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全文:

《大學》注釋譯文詞句

注釋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的最終目的。大學:在古代其含義有兩種:「博學」之態;與「小學」相對的「大人之學」。古代兒童八歲上小學,主要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之類的文化課和基本的禮節。十五歲後可進入大學,開始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兩種含義雖有明顯的區別之處,但都有「博學」之意。道:本指道路,在這里指的是在學習政治、哲學時所掌握的規律和原則。

2.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彰顯、發揚之意。第二個「明」是形容詞,含有高尚、光輝的意思。

3.親民:一說是「新民」,使人棄舊圖[32]新,棄惡揚善。引導、教化人民之意。

4.止於:處在。

5.知止:明確目標所在。

6.靜:心不妄動。

7.安:所處而安。

8.慮:處事精詳。

9.得:得到成果。

10.齊其家:將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務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條,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家業繁榮的意思。

11.修其身:鍛造、修煉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12.致其知:讓自己得到知識和智慧。13.格物:研究、認識世間萬物。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壹是:全部都是之意。本:本源、根本。

16.末:與「本」相對,末節之意。

17.厚者薄:該厚待的卻怠慢。18.薄者厚:該怠慢的反倒厚待。

19.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未有之也」。是說還不曾有過這樣的做法或是事情。

20.誠其意:指意念真誠。

21.毋:不要。

22. 惡(wù)惡(è)臭 :指的是討厭惡臭的氣味。

23. 好(hào)好(hǎo)色 :喜愛容貌出眾的女子。

24.謙:心滿意足的樣子。

25.慎其獨:在獨處時要慎重。

26.閑居:單獨在家中,獨處。

27.厭然:遮遮掩掩、躲避之意。

28.掩:隱藏之意。著:彰顯出來。

29.益:益處,好處。

30.中:內心。

31.外:指外表。

32.嚴:嚴峻,令人敬畏。

33.潤屋:裝飾住所。

34.潤身:修煉自己。

35. 心廣體胖(pán) :心胸寬廣,身體舒適。胖:舒適之意。

36.《詩》:此指《詩經·衛風·淇澳》。

37.淇:古代的水名,在今河南北部。澳(yù):水曲之處。

38.菉(lù):通「綠」。猗(yī)猗:美麗茂盛。

39.斐:文雅。

40.切、磋:對骨角進行切割磋光。

41.琢、磨:雕琢打磨玉石。這里用來比喻研究學問,修養品德。

42.瑟:庄嚴。僴(xiàn),威嚴。

43.赫兮喧兮:顯赫的樣子。

44.喧:又作「諼」,忘卻之意。

45.道:說、談論。

46.恂(xún)栗:驚恐、畏懼之意。47.《詩》:此指《詩經·周頌·烈文》。

48. 於戲 (wū hū):感嘆詞。

49.前王: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50.賢其賢:尊重有賢德的人。親其親:親近親人。51.樂其樂:安享他的快樂。52.此以:所以。沒世:過世之意。沒,通「歿」。53.《康誥》:《尚書·周書》中的一篇。五經之一的《尚書》是記錄古代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著作,全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大部分。54.克:能夠。55.《大甲》:即《太甲》,是《尚書·商書》中的一篇。56.顧:顧念之意。諟(shì):此。明命:坦盪正義的稟性。57.《帝典》:即《堯典》,是《尚書·虞書》中的一篇。58.克明峻德:《堯典》原句為「克明俊德」。俊,與「峻」通,是崇高之意。59.自明:自己去發揚光明的德性。60.湯:歷史上的商湯。盤銘:刻在金屬器皿警示語言或是箴言。這里的金屬器皿指的是商湯的洗澡盆。61.茍:假如。新:本義指洗澡時除去身上污濁的東西,清潔身體,在這里是精神層面的棄舊革新。62.作:激發。新民:使民新的意思,棄舊從新,棄惡從善。63.《詩》:此指《詩經·大雅·文王》。64.周:周朝。舊邦:舊有的國家。65.其命:在這里指周朝所秉承的天命。維:助詞,無意義。66.是故:因此。極:完善、極致。67.《詩》此指《詩經·商頌·玄鳥》。68.畿(jī):指都城和周邊地區。69.止:停止、棲息,在這里是居住之意。70.《詩》此指《詩經·小雅·綿蠻》。71.緡(mín)蠻:鳥叫聲。

作品名稱大學

作者曾子

創作年代春秋末期

作品出處《禮記》

文學體裁散文

歷史沿革

成書年代《大學》出自《禮記》,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禮記》原名《小戴禮記》,又名《小戴記》,由漢宣帝時人戴聖根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編而成。據斷代史學家班固在「《記》百三十一篇」下自注雲「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他認為《禮記》各篇的成書年代主要分布在戰國初期至西漢初期這段時間。

《大學》與四書關系清代人崔述認為:「凡文之體,因乎其時……《大學》之文繁而盡,又多排語,計其時當在戰國。」(《洙泗考信錄·全錄》)綜合而論,《大學》的成書時代大體在孔子、曾子之後,孟子、荀子之前的戰國前期,即公元前5世紀左右,系出於曾氏之儒一派的純儒家作品」。即《大學》的成書年代應是在戰國初期,其作者應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現在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戰國初期曾參所作。[3][4]歷代概況《大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漢唐時期宋代以前,《大學》一直從屬於《禮記》。盡管《大學》沒有從《禮記》中獨立出來,但是,西漢的董仲舒、東漢的鄭玄、唐代的孔穎達和韓愈,他們對《大學》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影響了《大學》的學術地位。⑴董仲舒對《大學》的貢獻主要在於將儒家經學由民間思想提升到國家意識形態的高度,開啟了儒學成為官學、顯學和國學的始點。⑵鄭玄將西漢後期流傳的各種《禮記》抄本,相互校對,並作註解,使得《禮記》大行於世,並流傳至今。他的著作《三禮注》中《禮記·大學》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大學》研究著述。

⑶孔穎達解讀《大學》,重點強調「誠意」的關鍵性作用。他將《大學》文本分為兩大段,為朱熹將《大學》分為經、傳兩部分做好了鋪墊。⑷韓愈把「仁義」定為「道」的根本,並以《大學》為依據,提出了「正心一誠意一修身一齊家一治國一平天下」的儒家道德的修煉路徑。他在《原道》中引用《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來證明和張揚儒家道統,並把《大學》《孟子》《易經》視做同等重要的「經書」,提高了《大學》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3]宋代時期⑴程顥、程頤將《詩》《書》《禮》《易》《春秋》稱作「大經」,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稱作「小經」,並繼續尊崇儒家經學的正統地位,認為「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⑵朱熹將《大學》從《禮記》中抽取出來,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把它們編在一起,做《四書章句集注》,經此,《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並被確立「四書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後,《大學》成為科舉考試科目的欽定科目。[3][5]元明清時期⑴元仁宗於皇慶二年(1313年)十一月頒布「考試程序」,明確規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作為科舉用書。⑵明代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規定鄉試、會試頭場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經文做題目,故大多讀書人往往傾注一生,研讀四書五經和八股文,使《大學》在儒家學說中的地位更加顯赫。⑶清代鼓吹復興漢學,《大學》地位依然重要。[3]現當代⑴台灣將《大學》列入普通高中必修課綱。⑵《大學》成為部分高校相關專業本科生必修課[6][7]。⑶《大學》成為部分高校相關專業博士生必修課[8]。⑷《大學》學習形式呈現多樣化,國學經典地位依然穩固[9][10][11][12]。歷代版本《禮記》注釋本(最古老)漢熹平石經本魏正始石經本程顥改本程頤改本朱熹《大學章句》本(最通行)王柏改本季本改本高攀龍改本崔銑改本葛寅亮改本[13][14]

C. 不破萬作的電影

新宿泥棒日記(1969年)
はなれ瞽女おりん(1977年)-小杉役
淚橋(1983年)-高橋次郎役
瀬戸內少年野球団(1984年)-青年団長役
極道の妻たち(1986年) - 半田署刑事・A 役
男はつらいよ 幸福の青い鳥(1986年) - キューシュー 役
ちょうちん(1987年)-かま八役
マルサの女2(1987年) - チビ政 役
社葬(1989年)-印刷工場の主任役
あげまん(1990年) - 夢の首斬役人 役
ミンボーの女(1992年) - 伊場木の子分 役
空がこんなに青いわけがない(1993年)-高見沢役
怖がる人々(1994年)-トラック運転手役
みんな~やってるか!(1995年) - ヤクザ 役
天使のウィンク 日光猿軍団(1995年)-磯貝役
となりのボブ・マーリィ(1995年)-宗教の勧誘の男役
超市之女(1996年) - くず肉業者 役
受監護的女人(1997年) - 先輩刑事 役
明日街角(1997年)-村田役
新宿少年探偵団(1998年) - 古本屋の主人 役
アイ・ラヴ・ユー(1999年) - 森田雄功 役
天國までの百マイル(2001年)-経理部長役
新・雪國(2001年)-池山役
ココニイルコト(2001年)-土屋誠役
赤い橋の下のぬるい水(2002年) - ゲン 役
コンセント CONCENT(2002年) -葬儀屋 役
夜を賭けて(2002年)-船田純希役
嗤う伊右衛門(2003年)-秋山長右衛門役
六月蛇(2003年)
赤月(2003年)-池田役
完全なる飼育 赤い殺意(2004年)
ニワトリはハダシだ(2004年) - 亀岡正平 役
Breath Less (2005年)-下田役
蟬時雨(2005年) - 木戸 役
THE 有頂天酒店(2006年)
20世紀少年第1章(2008年)
銀色之雨(2009年)
FLOWERS(2010年)

D. 79年版電影《畫皮》恐怖片 誰有資源

你要的不是1979年的,而是60年代香港導演鮑方導演的電影畫皮。
電影開頭,是一位老先生騎著毛驢,夜訪蒲松齡,飲酒之時對蒲松齡和他的書童說了一個叫畫皮的故事。整部電影古樸考究,極有聊齋古本插圖的感覺。片子里沒有血腥的鏡頭,但是導演的用光手法和女主角的眼神詮釋出的畫皮陰狠之氣,讓觀者無不毛骨悚然。
片子不好下,這里是比較清晰的版本的鏈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636_pk-H-Y/

E. 四大名著介紹

【釋義】
第一個將通俗小說排名的是金聖嘆,按他的說法他當時計劃評點六部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和《西廂記》。後清康熙年間毛宗崗父子委託金聖嘆之名將修訂的三國名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他們托金聖嘆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時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它的提出亦當是書商們的商業手段,再後紅樓代替金瓶梅成為「明清四大奇書」,四大奇書至此定型。「四大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因此,現在「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但又有人考證,「四大奇書」的說法應在明末清初就確立了。李漁曾在為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可見,至晚明馮夢龍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李漁承其說,且以「第一奇書」冠三國而出版,則大概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且流行開來了。 但無論怎樣,「四大奇書」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這一點應該確定。四大名著對往後的文學發展有了很大的貢獻。
現在四大名著公認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精闢點評: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毛澤東說過:「生子當如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編輯本段]【《三國演義》】
鏈接:http://ke..com/view/2372.htm
作者:(元末明初)羅貫中
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
回數:共一百二十回
介紹:根據陳壽《三國志》,以及范曄《後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和一些民間傳說寫成。現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則。清初毛宗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為現在通行的120回本。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於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斗爭。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曲折、結構宏大。
元末明初,我國的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尤其是章回體小說步入日臻完善的階段。中國的第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深、成就最高、氣魄最大的章回體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即《三國志通俗演義》,就是通過生活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傑出的小說大家——羅貫中的椽筆誕生並風行於世的。他在我國的文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時,為世界文學的寶庫,也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編輯本段]【《水滸傳》】
又名:《忠義水滸傳》、《江湖豪客傳》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明高儒《百川書志》著錄其所見本,前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認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續文獻通考》認為是羅貫中所作。
水滸傳介紹:作者在《宣和遺事》及相關話本、故事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全書以描寫農民戰爭為主要題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故事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版本:水滸傳在流傳中,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本子。現在所見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後,有「征遼」和鎮壓方臘起義等情節;120回本又插增了鎮壓田虎、王慶的情節。後金聖嘆將此書刪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後的事,稱為70回(實為71回)。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彥端,號耐庵。籍貫: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祖籍泰州海陵縣,住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
蘇州城閶門外,懷胥橋北施家巷有一戶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這一支傳到施耐庵的父親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個男丁。一位老秀才給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彥端,意思是這孩子長大了,定是位行為端正的才子。這個襁褓中的彥端,就是後來寫出千古名著《水滸》的施耐庵。施耐庵7歲時,家裡貧窮,無法上學。但他聰明好學,經常借書看,請鄰居教,有時還到學府去旁聽。就這樣,他讀了《大學》、《論語》、《詩》、《禮》等許多書。13歲時,已能在大庭廣眾之中,對答如流,下筆琳琅。一次,鄰居老人病故,約請在滸墅關教私塾的季秀才來寫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時趕到,別人就提議讓彥端試試。耐庵少年氣盛,欲顯其才,也不推讓,走過來一揮而就。後來,季秀才看了這篇兼有稚氣和才氣的祭文,稱贊不已。主動提出,帶施耐庵到滸墅關去讀書,並且不收學費。後來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滸墅關讀書,十分刻苦,他不僅熟讀諸子百家,而且各種書都去瀏覽。當時刊行的《大宋宣和遺事》,講晁蓋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楊志賣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興趣,他常常在課余閱讀。還同小夥伴們一起舞刀弄棒,練習武藝。那時,蘇州城裡經常說唱些如《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同樂院燕青搏魚》、《李逵負荊》等話本和雜劇,施耐庵有時也去消遣,對這些「仗義英雄」、「擎天好漢」流露出敬佩之情。
[編輯本段]【《西遊記》】
作者:(明)吳承恩
又名:《美猴王》
回數:共一百回
介紹:西遊記以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的故事和有關話本及雜劇(元末明初楊訥作)基礎上創作而成。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活了將近80歲。
[編輯本段]【《紅樓夢》】
又名:《石頭記》《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 《情僧錄》 《大觀瑣錄》 《金玉緣》 《情界銓》
作者:(清)曹雪芹
紅樓夢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由高鶚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寫、修改過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傳。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偉元將前八十回及後四十回續稿以活字排印,從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動。
介紹:紅樓夢寫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清乾隆時代,內容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寫了封建官僚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別是賈家的衰落過程,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說明了封建王朝必將衰落的歷史命運。作品語言優美生動,善於刻畫人物,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尤三姐等個性鮮明的人物。本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曹雪芹,中國清代小說家,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其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祖父曹寅,父輩的曹顒和曹頫相繼擔任江寧織造達60餘年之久,頗受康熙帝寵信。曹雪芹在富貴榮華中長大。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牽連,曹家遭受多次打擊,曹頫被革職入獄,家產抄沒,舉家遷回北京,家道從此日漸衰微。這一轉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更清醒地認識了封建社會制度的實質。從此他生活一貧如洗他能詩會畫,擅長寫作,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小說《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披閱10載,增刪5次,寫出了這部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巔峰的文學巨著。《紅樓夢》以其豐富的內容,曲折的情節,深刻的思想認識,精湛的藝術手法成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於過度憂傷和悲痛,到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貧病無醫而逝世(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兩種說法),入葬費用由好友資助。
[編輯本段]【開篇詞】
《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紅樓夢》: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水滸傳》: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後帝,分真偽,占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西遊記》: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道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編輯本段]【各種續書】
1、《紅樓夢》的續書:《後紅樓夢》、 《栔續紅樓夢》、《綺樓重夢》、《紅樓續夢》、《蜃樓情夢》、 《新紅樓夢》、《紅樓復夢》、《續紅樓夢》、《續紅樓夢新編》、《增補紅樓夢》、《增紅樓夢》、《紅樓圓夢》、《繪圖金陵十二釵後傳》、《紅樓夢補》、《補紅樓夢》、《紅樓幻夢》、《幻夢奇緣》、《紅樓夢影》、《續紅樓夢》、 《太虛幻境》、《新石頭記》、《紅樓殘夢》、《紅樓余夢》、《紅樓真夢》、 《石頭補記》、《紅樓夢別本》、《木石緣》《寶黛因緣》、《新續紅樓夢》、《紅樓三夢》、《紅樓夢醒》、《鬼紅樓》、 《紅樓四夢》、《紅樓後夢》、 《紅樓再夢》、《紅樓重夢》、《紅樓續夢》、《再續紅樓夢》、《三續紅樓夢》、 《紅樓補夢》、《疑紅樓夢》、《大紅樓夢》、《風月夢》、《紅樓翻夢》、《繼又雲所見抄本紅樓夢》、《端方藏抄本紅樓夢》、《三六橋藏本紅樓夢》、《陳弢庵所見舊時真本紅樓夢》、《戴誠甫所見舊時真本紅樓夢》、 《紅樓夢新補》……
2、《水滸傳》的續書:《結水滸傳》(《盪寇志》)俞萬春、《水滸後傳》陳忱、《後水滸傳》青蓮室主人、《續水滸傳》冷佛、《水滸外傳》劉盛亞、《水滸中傳》姜鴻飛、《殘水滸》程善之、《水滸別傳》張恨水、《水滸新傳》張恨水、《戲續水滸新傳》嘉魚、《水滸新傳》楮同慶、《古本水滸傳》梅寄鶴、《新水滸》陸士鄂、《新水滸》西泠冬青……
3、《西遊記》的續書:《續西遊記》、《西遊補》、《後西遊記》、《新西遊記》、《西遊記續集》……
4、《三國演義》的續書:《續三國演義》、《反三國志演義》……

F. 紅樓夢古本有多少種

版本

《紅樓夢》的版本,可分為兩個系統:一是僅流傳八十回的脂評抄本系統;一是經程偉元、高鶚整理補綴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統。脂評系統的本子,現存十個版本,其祖本都是曹雪芹生前傳抄出來的,所以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原著的本來面貌;程高系統的本子,基本上只有兩種:程甲本和程乙本。據當今主流紅學家稱:它們前八十回依據的也是脂評系統的本子,已經過了整理者較多的改動;不過這也沒有獲得普遍的共識,仍有相當的紅學家和愛好者認為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一個整體;或者認為程高本和八十回本是同時代的不同抄本;當然也有人認為程高本早於胭評本,學術上還存在很多爭議。

程甲本(1791):程偉元、高鶚於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程乙本(1792):程偉元、高鶚於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對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甲戌本: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存1—8,13—16,25—28,共16回,分裝為4冊,4回一冊。第一回有其它各本沒有的一句話: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故得名。甲戌,1754年。此本有一千多條批語,被稱為「脂批」。

己卯本: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存1回—20回,31回—40回,55回(後半),56,57,58,59回(前半),61—63,65,66,68回—70回。在31回—40回這一冊的目錄頁上,有「己卯冬月定本」六個字,故稱己卯本。己卯,1759年。

庚辰本: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存78回,1—80,缺64,67回。裝成8冊。10回一冊。後四冊目錄頁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樣,故名。庚辰,1760年。

蒙府本:名石頭記,發現於清代一蒙古王府,故名。專用抄紙原抄部分74回,他人白紙抄補成120回。

戚本(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頭記,有戚蓼生序,故名。80回。

楊本:又稱夢稿本、楊藏本、全抄本。因系楊繼振原藏,故名。題「蘭墅太史手定紅樓夢稿」。

舒序本:又稱己酉本、脂舒本,題「紅樓夢」。存1-40回。有舒元煒1789年(己酉)序,故名。

俄藏本:現存俄羅斯彼得堡東方研究所。存78回,缺5,6回。沒有總書名。除少數幾回名紅樓夢外,各回皆名石頭記。不只一處,它本文字皆誤,而此本正確。最好一例是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為: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與第一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可謂極工之對。雖未必為雪芹原筆,然它本較之此本均遜色良多。已有影印本。

甲辰本:又稱夢覺本、夢序本、脂夢本,題「紅樓夢」。有夢覺主人序。80回。

鄭藏本:存23,24回。曾為鄭振鐸收藏,故名。

以上10個本又稱脂本,以有脂硯齋評語故. 這些抄本現在都出版了影印本(上海本南京本除外)。

諸本關系

這些本子的關系,是一個有趣的研究課題。有一位論者認為,這些本子都出自曹雪芹的同一個傳世稿本。諸本間的差異,是在傳抄中形成的,雪芹並沒有多個稿本傳世。他以共同異文版本群統計表加上其它一些論據,論證了諸抄本都是配抄本(包括己卯本和庚辰本),因而,版本關系的研究不能以「本」為單位,應當以「回」為單位。有時,還要深入到一回的內部。
程偉元和高鶚於乾隆帝五十六年(1791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紅樓夢》,為 「程甲本」、「程甲本」。前80回的底本也是一個紅樓夢抄本,但刪去了幾乎全部批語(也可能一開始就沒有批語)。其後40回一般認為是程偉元和高鶚所續,但也有人認為續書者另有其人,程高只是整理者。自此時起至清末,「程甲本」被大量翻印出版,成為當時流傳最廣的版本。程偉元和高鶚於次年(1792年)又出版了「程乙本」。「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礎上修訂的,對前80回作了大量的篡改。此本在清代影響不大,至民國方由胡適提倡而成其後數十年主流,至今台灣出版的《紅樓夢》仍以此本為主。

G. 《紅樓夢》有幾個古本

我這個很詳細,不過字很多,很費眼的,抱歉了。

《紅樓夢》研究之進入對《紅樓夢》早期鈔本的研究,是本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的事。一九二○年,魯迅寫《中國小說史略》的時候,所用《紅樓夢》引文,皆取戚蓼生序本而舍程高木活字本,於此可見,魯迅當時已重鈔本而輕程高本。一九二七年,胡適購得「甲戌本」,翌年二月,發表《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一文。此為紅學史上研究《紅樓夢》鈔本的第一篇專論,也是《紅樓夢》鈔本研究的開始。於此前後,《紅樓夢》的鈔本陸續有所發現,至今已得以下十二種。(以其發現之先後為序):
一、戚蓼生序《石頭記》簡稱戚序本,八十回,一九一二年上海有正書局石印,其底本前四十回已發現,今藏上海圖書館①。
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簡稱甲戌本,殘存十六回,一九二七年胡適收藏,原為大興劉銓福藏。此本現存美國康乃爾大學圖書館②。
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已卯本)簡稱已卯本,殘存三十八回,後又得三回又兩個半回,現共有四十一回又兩個半回。原為董康所藏,後歸陶洙,現由北京圖書館入藏。新發現的三回又兩個半回,則仍由原發現單位歷史博物館收藏③。
四、《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簡稱庚辰本,七十八回,一九三二年由徐星曙購得,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④。
五、戚蓼生序《石頭記》(南京圖書館藏本)簡稱戚寧本,八十回,南京圖書館舊藏。
六、夢覺主人序《紅樓夢》簡稱甲辰本,八十回,一九五三年發現於山西,現藏北京圖書館。
七、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簡稱夢稿本,一百二十回,一九五九年春發現,現藏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⑤。
八、蒙古王府藏《石頭記》簡稱蒙府本,原八十回,鈔配成一百二十回,一九六○年發現,現藏北京圖書館。
九、舒元煒序《紅樓夢》簡稱舒序本,殘存四十回,吳曉鈴舊藏,朱南銑有影鈔本,藏北京圖書館⑥。
十、鄭振鐸藏鈔本《紅樓夢》簡稱鄭藏本,殘存二十三、二十四兩回,鄭振鐸舊藏,現藏北京圖書館。
十一、楊州靖氏藏鈔本《石頭記》簡稱靖藏本,八十回,靖應鵾舊藏,已佚。
十二、列寧格勒東方學研究所藏鈔本《石頭記》簡稱列藏本,八十回,缺五、六兩回,實存七十八回,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舊藏⑦。又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書屋木活字本《新鐫全部綉像紅樓夢》,世稱程甲本者,其底本亦系脂本系統之早期鈔本,合此,則《紅樓夢》不同之早期鈔本,實已可算得十三種。除靖本已佚,只存脂批遺蛻外,其餘十二種,或則吉光片羽,或則趙氏完璧,要皆為研究《紅樓夢》鈔本之珍貴資料,不可或缺者。己徃研究《紅樓夢》的鈔本,都是單獨地、孤立地對各本作研究,從未將這些鈔本聯系起來作排比式的研究。這是因為一方面這些本子都分散收藏在各人手裡或在圖書館里,不可能由一個人或幾個人把它們集中起來作研究;另方面,也是因為當時對版本的研究,還很初步,還未發現這些版本之間的內在聯系。一九七七年七月,我寫了《論庚辰本》一書,開始把己卯、庚辰兩個本子排比起來研究。獲得了很多新的發現。我在研究這兩個鈔本的時候,實際上又突破了僅僅在這兩個鈔本之間的排比對照,而是查閱了以上所能查閱到的除靖本、列藏本外的各種本子,特別是還對照了木活字本系統的程甲本和程乙本。實踐啟發我,研究《紅樓夢》的早期鈔本,必須把它們聯系起來,作周密的排比考察以揭示它門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再作各別的深入的研究,以辨明各個鈔本的獨特性。只有這樣從宏觀到微觀或從微觀到宏觀地全面考察,才有可能對這些鈔本作出科學的接近客觀真實的正確判斷。
在我寫《論庚辰本》之前的兩年,我與本所及所外的同人開始從事《紅樓夢》的校注工作,為了做好正文的校勘。我們也認真查閱了各本的異文,這也促使我認識到對《紅樓夢》鈔本作認真的排比匯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九七七年七月,我的《論庚辰本》寫成,也就是我完成了對《紅樓夢》的早期抄本「己卯本」和「庚辰本」的研究。在這一研究過程中,我真切地認識到了這兩個鈔本的無比珍貴性和重要性,我剔除了蒙在這兩個鈔本上的重重塵垢,什麼「庚辰本」是四個本子拼湊而成的啊,什麼「庚辰秋月定本」「己卯冬月定本」等題詞是垢,這意如上去的何,等等等等,這統統是對這兩個鈔本的不實之詞,是大大有損於這兩個本子的光輝的。我在《論庚辰本》的結束部分里,指出了:應該充分評價「庚辰本」,「庚辰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後的一個本子,這個鈔本是僅次於作者手稿的一個鈔本。我對「庚辰本」的這些主要的結論,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重視。
就是在上述的基礎上,我們決定以「庚辰本」為底本,來開始這項工程艱巨的匯校工作。在作了較為充分的准備工作以後,這項工程終於在一九七九年開始了。
鑒於當時我們拿來作匯校的本子,除靖本已佚,列藏本尚未見到外(按:列藏本今已匯校入本書),共有十一個本子之多(包括程甲本,其中鄭振鐸藏本只有兩回)。如按舊式校勘作記的辦法,則徃徃在一個有異文的句子或詞語上,需要某本作某、某本作某地羅列一大串校記,如果有更多的本子有異文的話,則這種羅列的行列更為冗長,這對運用這些校記的人來說是很不方便且易羼誤的。我們為了克服這種缺陷,經過反復研究斟酌,決定用排列的方式來進行匯校,因此製成了現在使用的這種表格式的匯校專用稿紙。每一直行代表一種本子,首行是「庚辰本」原行,用影印本剪貼,其他各本順序排列,均與首行作橫向對照。凡屬相同的文字,一概留空用符號表明,凡屬異文,均一律書寫標出。具體細則,均詳見凡例。經用此種方式匯校後,各本異文。皆可一目瞭然,而且各本間的相互因襲承傳關系,亦可昭然若揭。其中歧出之異文,則另用附頁錄出。我們以此匯校方式徵之同行,咸皆贊許,因即決定依此格式進行。竊以為此或亦校勘工作之一創試也。頃檢視全帙,不僅於各本之異文一目瞭然,洞若觀火,且亦兼備工具書之作用。凡欲查某本某回某句之異文,皆可一索即得,無復繁難矣。此書精裝五冊,附錄一卷,都一千萬字左右。全書匯校,由馮統一君任其事,予則訂定體例,隨時商略去取。憶自己未至今,倏忽七易寒暑,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而其中甘苦,亦已備嘗之矣。此書卷帙浩繁,欲謀出版,困難良多,幸文化藝術出版社諸領導慨然鼎助,終使此書得以問世,則不僅匯校者感激無既,使雪芹地下有知,亦當欣然浮白也。
一九八七年七月,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四年,序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

我與周汝昌、李侃同志於一九八五年十二月應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的邀請,赴莫斯科、列寧格勒考察鑒定列寧格勒藏鈔本《石頭記》,並與蘇方簽訂出版協議,現此書已由我中華書局影印出版,並已匯校入本書,至此,則迄今所見存之乾隆鈔本《石頭記》,皆匯校入本書矣。一九八七年六月十日夜十二時,其庸附記。
註:
① 有正書局印本題為《國初鈔本原本紅樓夢》,初印本為「大字本」,保存了原本行款,每頁單面九行,行二十字。其後,又印行了一種小字本,每面十五行,行三十字,裝十二冊。現此兩種印本均不易得。一九七五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據大字本重印了此書。
② 此本於一九六一年五月,由台灣中央印製廠第一次影印出版,缐裝兩冊,並有胡適序文,扉頁由胡適手書「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兩句,並署「甲戌本曹雪芹自題詩」,後加蓋「胡適之印」一楷體陰文章。書末有胡適長跋。一九六二年六月,此書重印一次。一九七五年十一月,此書第二次重印,並於卷首附印武進庄少甫畫劉寬夫春雨樓藏書圖及胡適所書題記,精裝一冊。一九六二年六月,我中華書局編輯所上海曾據台灣初印本原樣影印,缐裝二冊。一九七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據一九六二年本重印,並刪去胡適的文字、印鑒及庄少甫的圖。一九八五年一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此書,並恢復了胡適初印本的原貌,恢復了胡適的序跋和印鑒。
③ 一九八○年六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原大絹面缐裝出版,由馮其庸整理,卷首有馮其庸長序。一九八一年七月,此書出版大三十二開精裝本及平裝本,糾正了初印本上的若於錯誤,並加印了馮其庸的跋文,附錄了己卯本經陶洙補鈔的原樣數頁。
④ 此書於一九五五年由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據原本重新製版影印,分兩種版本,一種照原大原式缐裝八冊一函,另一種縮印平裝本分訂四冊。
⑤ 此書於一九六三年由我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按原大影印出版,缐裝。一九八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製版影印,改為十六開精裝,合訂一冊。
⑥ 此書已收入「古本小說叢刊」,即由我中華書局出版。
⑦ 此書已於一九八六年由我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與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編定,由我中華書局影印出版。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古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暮光同城1電影免費觀看完整 瀏覽:528
成龍電影在非洲的 瀏覽:881
江一燕所有電影大全 瀏覽:384
法國電影寶拉x未刪減版 瀏覽:343
日暮電影完整版觀看 瀏覽:550
楊洋國際電影節獲獎視頻 瀏覽:274
電影院屬於文化市場嗎 瀏覽:780
外國電影頭像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936
電影風暴里曹楠的結局 瀏覽:374
電影致愛小唯結局 瀏覽:134
新成龍歷險記電影 瀏覽:167
電影經典哭圖片 瀏覽:173
中日演員合作的愛情電影 瀏覽:433
樂高恐龍大電影第三季 瀏覽:336
大富豪電影院女同電影 瀏覽:192
周星馳鬥地主大電影 瀏覽:72
電影解說視頻常用音樂 瀏覽:189
文藝類電影英文單詞 瀏覽:735
法國電影巡演迅雷 瀏覽:466
無處安身電影完整版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