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經典治癒的電影
《觸不可及》——人性的尊重
每個人都試圖尋找能和自己心靈契合的另一個人。有可能你終其一生都無法找到他。而富翁與混混,看似天差地別的兩人,居然是彼此生活中最懂對方的人。弱化了生與死的淚點,在生命有限的時光里,寧願聽從本心的放肆,也不願像一個垂死者一樣向旁人乞求幫助,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敬意,也是心靈最大的慰藉。
2
《瑪麗和馬克思》——孤獨解葯
柏林水晶熊獎,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高獎,國際動畫影展最佳長篇...一部別處心裁的粘土動畫打動無數刁鑽嚴苛、閱盡千帆的影評人!這是一段最陰差陽錯,最大膽純真,最跌宕起伏又最催人淚下的友情。憂郁的小鎮少女&自閉的城市大叔,如果你知道他們的故事,你或許就能找到孤獨的解葯!
3
《當幸福來敲門》——鼓起捍衛夢想的勇氣
0存款,5%的實習機會,0報酬...沒有明天的定義在這里不斷被刷新,如果你想知道人類到底可以承受多少重量;人類到底可以多麼倔強;威爾斯密斯可以多麼帥!你必須看這部零差評治癒電影了!
4
《小森林夏秋篇》——事已至此,先吃飯吧
像閑適的小散文一般清新怡人,拍的不僅僅是故事,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美食、美人、美景...清新自然田園風自給自足,能把日子過得這么精緻也別有一番風味,讓人心甘情願被治癒,你需要慢慢領悟,就像青菜需要撕掉莖那樣,關於萬物的小秘密。還有姐妹版《小森林冬春篇》「不時不食」要吃時令自然生長的食物,然而時令本身即是一種調味料,就像生活里不期而遇的一切,都讓食物有了當時的意義!"事已至此,先吃飯吧!"
5
《再次出發》——事已至此,先吃飯吧
很多人因為裡面的音樂愛上它,聽聽音樂就順利成章看完了整部電影。沒有狗血的撕逼大戰,就是這么平平淡淡向平常的生活一樣,不拘謹,也不奢望,因為愛音樂走到一起,曲終人散平淡而美好。最難得的事,裡面大牌主角哦,女主為飾演過野性難馴的加勒比海盜女主——凱拉·奈特莉(KeiraKnightley),男主則是綠巨人——馬克·魯法洛(MarkRuffalo),另一大男主是紅遍全球的Maroon5主唱騷當——亞當·李維AdamLevine。超級明星每個都讓你出其不意,享受音樂故事,感受生活中有得有失的美妙。
網頁鏈接望採納ww
❷ 有高分治癒電影推薦嗎
高分治癒電影推薦有:《月升王國》、《天倫之旅》、《觸不可及》、《紐約的一個下雨天》、《白日夢想家》。
1、《月升王國》豆瓣評分8.3分
兩個生活經歷迥異的12歲少男少女,約定一起私奔到海島上。這是一部溫柔的電影,願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保有一塊童真的月升王國。
因為攝影師聯系不到,他決定鼓起勇氣去順著線索找攝影師詢問,親自踏上真正的冒險之旅,冰原、大海、火山爆發、喜馬拉雅山,最後也收獲了愛情,原來白日夢遠不及現實壯麗。
❸ 有木有什麼超暖心感人治癒的電影
有很多特別暖心,但又感人治癒的電影。1,《馴龍高手》:故事講述一個住在博克島的維京少年希卡普,他必須通過馴龍測驗,才能正式成為維京勇士。馴龍測驗即將到來,希卡普必須把握這唯一的機會,向族人和他爸爸證明他存在的價值。但是,當希卡普遇見一隻受傷的龍,並且和這只龍成為朋友之後,希卡普的世界將從此徹底改變
2,《白蛇:緣起》:該片在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基礎上有所創新,講述了白素貞在五百年前與許仙的前身阿宣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3,《飛屋環游記》:講述了一個老人曾經與老伴約定去一座坐落在遙遠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卻因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強拆自己的老屋時才決定帶著屋子一起飛向瀑布,路上與結識的小胖子羅素一起冒險的經歷。
4,《螢火之森》:故事發生在被翠綠色覆蓋的 「山神之森」,小女孩螢遊玩之中迷失了方向,遇到了帶著狐狸面具的少年銀,二人結下了奇妙的友誼。此後每一年,螢都會來到這片山林找銀,但銀的真實身份則是一旦被人類觸碰就會消失的靈物。
5,《尋夢環游記》:該片的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
6,《言葉之庭》:故事講述了以製鞋人為目標的少年秋月和神秘女子雪野的戀愛故事。
7,《羅小黑戰記》:講述了貓妖羅小黑因為家園被破壞,開始了它的流浪之旅,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無限,一人一貓展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
8,《千與千尋》: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
❹ 國產治癒系電影推薦
《滾蛋吧!腫 瘤 君》是由韓延執導,白百何、吳彥祖領銜主演,李媛、劉芮麟、張子萱、程伊等主演的 勵志 愛情電影,於2015年8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根據熊頓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身患 癌 症的熊頓在與病 魔 抗爭的日子裡依然笑對人生的故事。
❺ 有沒有什麼好的治癒型電影推薦
一、“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隻狗狗與主人的故事,整部電影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了一隻狗對於主人的忠誠和愛。
故事最開始就是男主角選擇去國外進口一批假葯,而這一批假葯其實正是很多病患需要的葯品,相比於國內的價格便宜很多。於是受到了很多病患的追捧,但是隨著售賣時間越來越長,男主角害怕自己被發現,於是選擇放棄這條路線。但是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朋友也不能夠吃這種葯品了,於是選擇重新賣假葯,並且價格也只是最低價,根本不掙錢。但是這樣的行為最終會被法律制裁,在他被關進監獄的路上,還有很多人為他默默送行。
❻ 有沒有什麼治癒系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推薦
治癒系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
《死亡詩社》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1997)
《雨人》 Rain Man (1988)
《人狗奇緣》 마음이... (2006)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當幸福來敲門》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2006)
《美麗人生》 La vita è bella (1997)
《天堂電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
《小鞋子》(1997) بچههای آسمان
《我是山姆》 I Am Sam (2001)
《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 (1988)
《三傻大鬧寶萊塢》 3 Idiots (2009)
《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 (2000)
治 愈 系動漫:
1. 溫 情 治 愈 類 :《夏目友人帳》《學園救援團》《少年同盟》《水果籃子》《未聞花名》《元氣少女緣結神》《白兔糖》《鄰座的怪同學》《螢火之森》
2. 小 品 治 愈 類 :《甜甜私房貓》
3. 純 愛 治 愈 類 :《Clannad》《KANON》《AIR》《Angle Beats!》《我們的存在》《好想告訴你》《交響情人夢》《NaNa》《戀愛情結》《小鳩》《一起一起這里那裡》《只要你說你愛我》《仰望半月的星空》《荒川爆笑團》《彼男彼女的故事》《悠久之翼》 《龍與虎》《偽戀》
4. 文 藝 治 愈 類 :《蟲師》《狼與香辛料》《無頭騎士異聞錄》
5. 勵 志 治 愈 類 :《銀魂》《白銀之匙》《宇宙兄弟》《花牌情緣》《輕音少女》《文學少女》
6. 黑 暗 治 愈 類 :《地獄少女》《四月一日靈異事件簿》《少年犯之七人》《黑執事》《化物語》
❼ 有沒有哪些溫情治癒系電影推薦
溫情治癒系的電影我還是看了不少的,哈哈哈,分享給各位知友和影迷們,喜歡的點個贊啊。
1.《白兔糖》,豆瓣:7.9
蘆田愛菜炒雞可愛的喲,這一部電影把大自己一輩的阿姨當成自己的孩子養還能拍得這么治癒,我還是第一次見。
2.《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豆瓣:8.8
這一部講述的是霸王龍和食草龍之間的美妙緣分和暖暖的親情之愛,粉色的「很美味」很卡哇伊哦~
3.《深夜食堂》,豆瓣:7.8
深夜放毒,饞死人不償命啊!而且還可以聽一群人訴說故事,喜怒哀樂。小林薰從不去評價顧客的過往,只是安靜地聽著他們敘述著生活的瑣碎。
4.《深夜食堂二》,豆瓣:8.0
這一部續集的主題是死亡,但卻拍得很暖心,一點也不讓人感到畏懼。
5.《海街日記》,豆瓣:8.6
講述幾個女孩共同生活的故事,平淡而清新。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即使有很多煩心事,甚至家庭變故,生活依舊是美好的。
6.《你的名字。》,豆瓣:8.4
新海誠的長片里,故事講得最好的一部。原本不相信愛情的我,看了這部,也開始春心盪漾。幾首插曲也是非常好聽,耳朵會懷孕,比如《前前前世》。
7.《海洋之歌》,豆瓣:8.7
單說畫風就是極美的一部動畫電影,愛爾蘭民謠《Song of The Sea》單曲循環一百遍。
8.《記憶中的瑪妮》,豆瓣:7.6
這一部很不像吉卜力之前的片子,或者說和宮崎駿的風格不一樣,但依然好看。在劇情的推進中,女主漸漸打開心結,結局變得美好溫馨。
9.《神偷奶爸》,豆瓣:8.5
小阿格尼斯好可愛,睡前給我個kiss,好嗎?
10.《龍貓》,豆瓣:9.1
最舒服的事莫過於躺在龍貓身上睡大覺,最奇妙的經歷莫過於坐一次龍貓公交車。
11.《忠犬八公的故事》,豆瓣:9.2
我等你回來,直到我死去。
12.《廊橋遺夢》,豆瓣:8.6
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婚外情。「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
13.《七號房的禮物》,豆瓣:8.7
韓國的親情電影總是催人淚下,父愛感人。
14.《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豆瓣:8.7
歐維是一個講原則的怪老頭,感動我的是他和索尼婭之間的愛情,特別美好。
15.《帕丁頓熊》,豆瓣:7,6
這一部很治癒。帕丁頓,是我見過的影史上最會賣萌的小熊,去年出了第二部,口碑比第一部還好。
16.《戀愛假期》,豆瓣:7.6
失戀後的甜品,聖誕觀影必備,很溫暖。
17.《西葫蘆的生活》,豆瓣:8.3
溫情的成人動畫,誰說沒人愛,我們都記著呢。
18.《觸不可及》,豆瓣:9.1
真正的知音是超越種族超越圈子的,很溫暖的一部法國喜劇。
19.《東京教父》,豆瓣:8.8
畫風很陰郁,故事很溫情,這是一個東京流浪人收養街邊嬰兒的故事。
20.《遺願清單》,豆瓣:8.5
喜歡冒險和旅行的影迷們不可錯過的一部電影,人生需要一個這樣的願望單子。
❽ 有什麼很治癒的電影
很治癒的電影:
《觸不可及》
《刺蝟的優雅》
《美麗人生》
《土撥鼠之日》
《我不是葯神》
❾ 10部治癒系好電影推薦給你
圖|來源網路
國慶長假已經結束,也許你在國慶期間已經看了好幾部大片,不過以下這幾部電影非常經典,也推薦給你,有時間可以看看,說不定哪天可以治癒你。
《帕丁頓熊》有1和2兩部,第一部講的是一隻來自秘魯的小熊,在家鄉遭遇地震之後,受露西嬸嬸之託來到倫敦生活,被布朗一家收養,之後發生了一系列奇特又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講的是帕丁頓熊在露西嬸嬸100歲生日前夕,想工作賺錢為她買來倫敦風景畫冊,最後畫冊卻被壞人偷走,含冤入獄,在監獄里發生的一連串有趣故事。
盡管善良的布朗一家非常喜愛帕丁頓熊,但初來乍到,小熊也會受到各種歧視和不解:
比如第一部中不喜歡動物的老鄰居,一直想趕他離開;
還有想用動物活體做標本的變態女博物館長,利用各種方法殺害他;
比如第二部中栽贓嫁禍他偷竊的鄰居,最後使他冤枉入獄;
還有監獄中做飯難吃到想吐的監獄廚師,想把他揍扁;
……
但不管別人怎麼對他,帕丁頓熊總是相信露西嬸嬸告訴他的那句話:善良的人總是會有好報的。
抱著這樣的信念,他善待溫莎花園街區的每一個人,即使剛開始他們不理解,也為他們做善事。慢慢的原本冷漠的溫莎花園變的友愛,溫暖,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只小熊。
而在監獄,帕丁頓熊也用他的友善對待這些被社會遺棄的人,他待人真誠,卻也有自己的原則,在受到冒犯的時候會不卑不亢的用「熊瞪」表達自己的不滿,最終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把冰冷的監獄變成了溫暖的集體宿舍。
「如果你善待他人,世界就會變得美好」。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質,多去挖掘人性中好的一面,這個世界的溫暖也會多一點。
影片講述的是一隻叫貝利的狗狗被小男孩伊森和媽媽救下,從此跟他們生活在一起。
這只貝利似乎比人還通人性,在陪伴小男孩伊森成長中,他知道比伊森的父母還洞悉他的內心世界,知道他的喜怒哀樂。
遇到喜歡的女孩子,貝利會用他的方式鼓勵伊森主動出擊;遇到挫折低落時,貝利也會鼓勵伊森樂觀的面對人生,甚至找來已經分手的女友共同陪伴伊森走出人生暗淡的時期。
然而狗和人一樣,也有終老病死,貝利離開人世後靈魂卻依然存在。盡管之後貝利重新轉世變成了一隻警犬、又有一世成為了一隻柯基、還有聖伯納犬,但他的靈魂一直清晰的記得,他要尋找伊森,那個他心中永遠的主人。
直到第四世,他終於找到了已經步入中年的伊森。盡管伊森已經年邁,但那個熟悉的農場,伊森身上熟悉的味道都讓貝利興奮不已。
起初伊森並不知道眼前這只一路追隨他的狗就是貝利的轉世,但他們小時候「默契」的接球方式,還有伊森叫他「你是不是狗老大?」時候,貝利積極的回應,突然讓伊森明白,原來眼前的狗就是貝利,他一直沒有離開過。
整部電影雖然是講人和寵物的感情,但其實一直圍繞著一個主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影片的最後,貝利道出了這個意義:
當了幾輩子狗,我終於明白了,首先要開心,只要有可能,就竭盡全力去幫助別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只要活在當下。
其實從影片的角度來說,狗比人更通透,正如貝利: 「有時候我覺得思考生命的意義完全是浪費時間,倒不如好好享受生活,別管它什麼意義。」
開心,有愛,活在當下,這就夠了。
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
影片的男主角詹姆斯(真人叫布朗),年幼時父母離異。由於頻繁更換城市,小時候詹姆斯經常遭遇校園霸凌,後來索性退學。
無法融入父母生活的詹姆斯選擇了長達10年的流浪生活。他酷愛音樂,靠街頭彈吉他賣藝謀生,但不幸染上毒癮,從此就像一具行屍走肉。
在生活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他的戒毒醫生為他申請了一間救濟房,並告訴他也許這是他此生最後的一次機會了。
或許命運女神還不想放棄他,就在詹姆斯入駐當晚,一隻胖乎乎的橘貓從窗口溜進了房間。
起初詹姆斯覺得這是哪家走丟的小貓,第二天把他放走了。但神奇的是,不管把他放到哪裡,這只小貓依然會回到詹姆斯的家裡,於是給這只貓起名:鮑勃。
鮑勃有些受傷,在掏出僅有的積蓄為鮑勃買葯後,詹姆斯發現自己再也沒有錢活下去了。
從那一刻開始,詹姆斯振作了起來,為一隻貓的生活負責,他重新開始靠彈吉他賣藝,這次是帶上一隻貓鮑勃。
意想不到的是,帶著鮑勃的演繹,街頭越來越多的人停下腳步看詹姆斯唱歌,越來越多的人向他投灑硬幣,還有一位老奶奶定期給小貓禮物,因為她曾經也養過一隻可愛的小貓。
期間詹姆斯帶著鮑勃遊走在大街小巷,賺到了足夠的生活費,也賺到了重拾正常人生活的底氣。後來他戒掉了毒癮,重新開始了新生活。
「詹姆斯和鮑勃組合」的演唱視頻被很多路人傳到網上,這些視頻在網上的點擊量突破了500萬。
一位作家正巧看到了他們的視頻,並聯繫上了詹姆斯,把他的故事寫成了暢銷書《流浪貓鮑勃》。
影片的最後詹姆斯說:這只貓就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就像一束光,在他黑暗無望的世界裡帶來了一線希望。
其實影片中,還有很多人幫助了詹姆斯,那位戒毒醫生、詹姆斯的鄰居、給貓送禮物的老奶奶、還有那位作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千萬不要小瞧自己,多給別人一個機會,也許能改變他的一生。
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即使沒有看過,也聽到過。影片講的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富翁和一位平凡的汽車工人,因為突如其來的疾病,不得不住進同一間病房。
汽車工卡特回想年輕時,自己能進入社區大學已經是人生的「高光時刻」,但當時因為家境貧窮和懷孕的妻子,自己不得不在深造和生活中做出選擇。
他覺得當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汽車修理工,為了家庭為了生存,一干就是40多年,而且一手把自己的3個小孩培養成了:稅務律師、工程師、小提琴手。
得知宣判癌症後,才不得不停下手頭的工作,但上有老下有小,停下來,生活會怎麼樣?
另一位身價上百億的富翁科爾,自稱是公共健康方面的專家。戲劇性的是,他上一秒還在為節省醫院經營成本設置一房兩床的做法被質疑,面對質疑他高舉支票說:「我開的是醫院不是療養院。」下一秒自己就住進了自己的醫院與汽修工卡特共處一室。
身份地位和財富如此懸殊,起初科爾希望動用自己的關系換一間病房。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終於想通,決心與這位命運安排的夥伴一起完成一張遺願清單,讓此生不留遺憾。
兩位老人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周遊了大半個世界:千米高空跳傘、登頂金字塔、行走沙哈拉沙漠、游覽泰姬陵、領略雪山、裸泡溫泉……
在旅途中兩位老人進行了靈魂對話,共同探討人生價值,當卡特找到了人生真諦時,他選擇結束旅行,回家。
最終離世的時候,卡特平靜而又安寧,他應該很慶幸人生的最後時刻沒有隻躺在病床上,而是游歷千山萬水,感受此生從未感受過的風景,獲得了心靈上的救贖,也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大部分人直到人生的最後旅程才會去思考此生的意義,希望沒有遺憾,但之前為這個不留遺憾的付出似乎少之又少,希望通過電影,每個人可以把自己長期以來覺得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列上自己的議事日程,不要留有遺憾。
正如電影里說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用愛來評價。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沒有意義。 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
一個因為偷竊被捕入獄的無業黑人,為了獲得保釋必須要得到一個工作簽名;一個是社會名流,開瑪莎拉蒂,住城堡,社會地位高,卻因一次跳傘意外癱瘓的富豪。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卻成為了終身知己。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意外癱瘓的富豪菲利普需要招聘一名全天候的護理工,面試了很多人,始終沒找到滿意人選。
正在這時一位保釋出獄的黑人德瑞斯走進了他的公寓,聲稱自己並不是想要當一個老人的護理工,只是需要一個簽名而已。
舉止魯莽,說話粗魯的德瑞斯,差點被富豪的女管家趕出去,但卻被富豪一眼相中,讓他來挑戰這份高薪工作。
喂飯,幫忙洗澡,換尿袋和插尿管,甚至還要幫忙排便。剛開始德瑞斯搞的一團糟,他想立刻辭職。
但進監獄後,他兒子不再理他,他也付不起前妻的撫養費,更是居無定所,被前妻剝奪探視兒子的權利後,德爾不得不再次找到富豪。
一次深夜的人生探討,讓兩個人的距離感一下子拉進了。德爾的父親就是個盜竊犯,他在監獄見到兒子的那刻居然說「這才是你的歸宿」這種話,處於社會底層的德爾從未被尊重。而菲利普也因為跳傘痛失愛妻一直無法原諒自己,活在痛苦中。
從此,德瑞斯開始認真對待這份工作,也認真對待這位富豪,別人看中的是他的錢,德瑞斯卻把他當朋友一樣。
最終富豪激發了德瑞斯對生活的熱情,將德瑞斯無意中畫的畫賣出了11000歐元,並告訴他這是正當的勞動所得。
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尊重,德瑞斯不僅和前妻孩子重歸於好,最終還成為了一名汽車修理工。
而富豪也原諒了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再次找回了人生的意義。
摒除種族、社會地位、年齡的界限,平等對待他人,給人機會的同時也是給自己機會。
這是一部很老的影片,但卻非常勵志。
一個出生在煤礦小鎮的男孩Homer,盡管學習成績非常不好,但他卻因為20世紀60年代美蘇爭霸時發射的第一顆衛星深受觸動,萌生了想要製造火箭的想法。
但要知道Homer的父親是一座煤礦的負責人,他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能接替他的工作,要知道在這個小鎮上,采礦是唯一可以謀生的手段。他並不支持Homer造火箭。
而一開始Homer從爆竹中取出火葯放到了手電筒里,他以為可以飛得很高,但是卻炸飛家裡的籬笆牆。盡管失敗,Homer沒有死心。
後來,他和三個同學一起步行八英里到了一個不屬於公司的地方實驗。經過多次試驗,成功地發射了一枚。不過,好景不長,發生了一場森林大火。警方認為這場大火是由他們的火箭引起的。四個人因為年齡較小沒有進監獄,但工具和材料被沒收,不能再做火箭了。
之後,Homer一家禍不單行,礦上出了礦難,他的父親受傷了,不能繼續工作掙錢。Homer就只好按捺住火箭的事,退學下礦工作。
後來在老師的鼓勵下,Homer開始正兒八經地研究《導彈設計原理》,學習數學,根據書中的射程公式計算,發現他們的火箭根本射不到起火點。
Homer和他的朋友在實地測量後,找到了他們的火箭殘骸,也找到了引起火災的元兇--航空照明彈,這不僅證明了他們的清白,也獲得了學校的支持。
電影的結局是男主人公Homer參加了全國科學大賽,並獲得第一名,拿到了大學獎學金,順利讀了大學。最終成為了一名NASA工程師,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
電影雖然劇情有些老套,但從一名學渣到火箭工程師,男主人公Homer沒有因為父親的反對,被冤枉、受到嘲笑、家庭變故而放棄夢想。 反而沖破阻礙堅持夢想,這樣的故事給人力量。
憨豆系列電影大家都不陌生,但這部黃金周真的挺適合這次的十一黃金周。
影片依然延續憨豆先生搞笑無厘頭的風格。
這次厭倦了倫敦陰雨天氣的憨豆先生,夢想能在法國南部的沙灘上美美地度上一假。正所謂傻人有傻福,假期前夕,憨豆先生突然中了彩票的頭等獎,獎品是免費前往戛納電影節,還有2000歐元獎金和一台攝像機。
原本打算帶著這台中獎得來的攝像機好好享受自己的黃金假期,沒想到途中偶遇俄羅斯知名導演,還誤打誤撞的帶走了導演的兒子斯捷潘,差點成了通緝犯。
影片的最後,憨豆先生自然是順利進入了戛納,不僅把斯捷潘送到了他爸爸的身邊,還幫助半紅不紫的好萊塢女星莎賓娜出名。
其實憨豆先生給人的感覺一直是傻乎乎和無厘頭,就像他開車永遠只會橫沖直撞,走路也永遠是車讓他。
他的世界看得的永遠是一條直線,盡管憨豆先生的生活中總是意外和狀況,但他從來沒有逃避過,也從來沒有沮喪過,總是踏著困難和挫折,沖著這個目標去。
就像影片中他會為了一張飄走的車票,從小鎮、集市一路追到養雞場,也會沖著海灘,不管前面有什麼障礙,一直朝前走,絲毫沒有猶豫。
比起讓人想打瞌睡的大導演的藝術呈現,憨豆先生用他的DV記錄下這些淳樸的鏡頭,卻在戛納電影節大受歡迎。
去偽存真的東西最能打動人,名利金錢會蒙住人的眼睛,而純真的東西也許正是我們心中追尋的那個天堂。
這部影片是著名喜劇演員本·斯蒂勒自導自演的影片。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出演過《拜見岳父大人》、《博物館奇妙夜》系列,還為《馬達加斯加》配過音。
影片講述了主角沃特.密提在一家名為《生活》的雜志社工作了16年,每天的工作就是洗印膠片,重復的工作簡單又枯燥,這造就他內向的性格,甚至無法跟心儀的同事謝莉爾開口搭訕。
但表面死板的沃特其實是個夢想家,他時常面對現實幻想著自己的英雄事跡:
在坐車時,他幻想自己成為救火英雄,卻錯過了班車;
上班期間,他幻想自己與愛慕的謝莉爾勇闖北極,卻遭到上司的愚弄;
與上司一起坐電梯的時候,他也幻想和自己的上司大戰,爭奪彈力男孩,卻遭到上司無情的嘲笑
……
在幻想的世界裡,沃特是自己心目中的蓋世英雄,但在現實中,他卻是別人眼中的笑柄。
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生活》雜志面臨被收購,他們即將要做最後一期雜志,而沃特負責雜志的封面,老闆希望最後一期雜志能爆紅。
一位與雜志長期合作的攝影師肖恩希望用自己的25號照片做雜志的封面,他認為這張照片能表達這家雜志社的精髓。
作為這么多年的合作夥伴,攝影師也在沃特生日當天寄給他一個錢包作為生日禮物,表示合作愉快的感謝。
當沃特發現25號照片並沒有在照片盒子里,而雜志馬上就要印刷了,於是他打算去找攝影師親自要到這張25號照片,於是踏上了真正的冒險之旅,冰原、大海、喜馬拉雅山……。
沃特最後找到了攝影師,卻被告知,25號照片其實就在他送的那個錢包裡面,原來自己一直追逐的東西就在他身邊,但沃特卻把他扔進了垃圾桶。幸運的是母親撿回了兒子的東西,並在沃特回家後把錢包還給了他。
經歷了大千世界,沃特的世界觀都有所改變,眼前的這張25號照片已經顯得不重要了,他把照片交給了16年來一直嘲弄他的上司,然後辭職。
最終《生活》雜志最後一期出版,封面不是25號照片,而是一張沃特認真工作的照片,標題是:最終刊,獻給造就本雜志的人。
我們內心總是希望此生能造就一些非凡的成就,但不敢表露心聲,還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害怕哪天跨出舒適圈一步,會引發不安全感和內心的恐慌。
其實,每個為生活奮斗的人都值得被尊敬,你的工作經歷也遠比你想像的更有價值。與其做一個白日夢想家,不如拿出勇氣把夢想變成現實。
正如錢包上的那句話: 認識世界,克服困難,洞悉所有,貼近生活,尋找真愛,感受彼此,這就是生活的意義。
這部電影,也許會讓我們關注到這群人——妥瑞氏綜合症患者,俗稱抽動症。
電影的男主人公科恩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這種疾病導致他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抽動脖子,還會發出奇怪的聲音。
這些奇怪的行為讓他成為周圍人冷嘲熱諷的對象,學校老師經常批評他作怪,連他的父親也一度嫌棄他的各種行為。
和《阿甘正傳》的阿甘同樣幸運的是,科恩有個好媽媽,在他被老師趕出課堂,勸退回家時,只有他媽媽堅信他不是故意的。媽媽帶他去圖書館找答案,終於發現原來他兒子得了一種病,叫妥瑞氏症。
但令他們母子絕望的是,這種病根本治不好,盡管無法醫治,科恩的媽媽卻始終相信科恩是個正常人,有權利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在一所新學校,科恩第一次找到了自信。原因就是新學校的校長在了解到真相後,給了科恩一個機會,向大家解釋自己患病的真實情況。校長的尊重在科恩心裡種下了當一名教師的夢想。
大學畢業後,因為妥瑞氏症,去各個學校面試時總會遭到拒絕。幾十次面試碰壁,各種的驚訝、介意、憐憫、無能為力如洪水般把他擊垮。科恩開始垂頭喪氣,覺得老天爺對自己不公平。
繼母的一番話敲醒了他:「你有教學的天分,不是因為克服了妥瑞氏症的障礙,而是因為妥瑞氏症。」
這么多年他一心想要打敗妥瑞氏症,但從未想過正是妥瑞氏症讓他成為了今天的自己,妥瑞氏症對他來說不是敵人,而是一個朋友。
科恩終於釋懷,接納了自己,接納了妥瑞氏症,也找到了一所願意接受自己的學校,在他正式任職的第一年,就獲得了年度最佳新進老師獎。
與其說這是一部堅持追逐夢想的電影,倒不如說這部電影教會我們如何接納自己的不足,與自己的問題和解。
要知道,所有的問題都是你的內在,當你與內在和解,世界就是你的。
最後推薦的這部關於中國女排精神的電影,正好十一黃金檔正在熱映,建議大家走進電影院看看。
從1953年到2019年,中國女排拿下了第10個三大賽冠軍,中國女排的影響力真正的走向了世界。
經歷了40年的大起大落,中國女排已經猶如一顆鑽石般被磨礪出耀眼的光芒,在2019年國慶檔電影中《我和我的祖國》同樣把中國女排奪冠作為重要的一段展現給世人。
就像2016年裡約奧運會奪冠後,郎平回答記者「女排精神是什麼」的那段話: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
使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中國女排是時代的記憶,也是激勵中國人的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❿ 有哪些溫暖治癒的電影推薦
推薦國產優秀動畫電影大魚,很好看的一部電影,很溫馨治癒。
劇情講述了子豪生活在海邊小鎮歸港,過著靠海吃飯的日子。一日,他偶遇神秘的女孩小藝,並開始照顧小藝生活。子豪父親所在的遠洋號,捕魚船歸來船員卻全體失蹤。
最後經歷喪父之痛的子豪在小藝的照顧下走出了陰霾,兩人也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