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為什麼要拍愛情電影

為什麼要拍愛情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24 01:28:02

⑴ 為什麼中國女導演喜歡拍愛情片

「男人或許會為了信仰而放棄愛情,而女人的信仰就是愛情。」《北西》系列導演薛曉路對拍攝愛情片的原因總結。

黃真真

情感更細膩,更相信愛情

相對於男導演來說,女導演拍攝愛情片有著情感細膩、追求浪漫這一女性天然優勢。「男人或許會為了信仰而放棄愛情,而女人的信仰就是愛情。」

很多女導演都以浪漫風情為主體,以詩意化的風光風情為影像,將愛情來作為影片宣洩細膩情感的突破口。在對待愛情的細膩呈現上,女導演們都有著個性鮮明的表達方式。

2009年的《非常完美》令金依萌成為名聲鵲起的女導演,4年後她執導的《一夜驚喜》票房1.7億,她認為自己拍愛情片的最大優勢是女人是為了愛而生的。「作為女性電影工作者,我認為女人是為了愛而生的,愛與被愛是人生最重要的意義。一部電影能夠把導演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通過角色展現出來,而女性也是愛情片最主要的受眾。」

黃真真的早期電影如《女人那話兒》、《六樓後座》等多是大膽尖利,到後期《被偷走的那五年》、《閨蜜》到《消失的愛人》,在對愛情的表達上,鏡頭語言慢慢趨於柔和細膩。作為「真」系列三部的終結篇的《消失的愛人》在選材上十分大膽,將視角對准中國電影很少探尋的「靈魂」領域,並巧妙細膩地和愛情結合在一起,愛情混搭懸疑的影片類型頗為獨特。

編劇出身的薛曉路導演,用《北京遇上西雅圖》系列共近13億票房創造了多項愛情片紀錄。在拍攝現場,薛曉路是公認的女強人,行事雷厲風行,在對片中情感處理上卻溫婉細膩。她將古詩融入對話,世人皆知納蘭「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美好,卻鮮知隨後「等閑變卻故人心」的悲涼。以信箋和詩文為心中至真至善的情感畫句,如同那句影迷精妙評論,「零碎的線索和應景的詩詞彈奏出難言的感動,年歲醞釀的炙熱醇厚情感讓我淚奔了幾次」。

更想用愛情片為女權正名

客觀條件所限,新生代女導演無論在工作機會還是面對商業化市場應對上,她們一直面臨著來自「第五代」導演和同時代男導演的雙重壓力,身份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位置。在作品中她們往往通過視角獨特或是表達細膩的方式來將愛情信仰化,在行事風格上,也多會用女強人的身份來向世俗和男權彰顯自己的存在。

通過李玉導演的《蘋果》、《二次曝光》和《萬物生長》,可以看出,李玉擅長以獨特的創作眼光洞悉女性自我,關注女性題材,其系列作品具有鮮明的女權主義和強烈的個人風格烙印。作品在展示兩性感情糾葛主題時,男性比女性有著更多的缺陷,但她並沒有把這些人作為敵人來對待。她認為這些男人都是本色的,可愛的。2015年4月,《萬物生長》在好萊塢超級商業大片《速度與激情7》還在熱映不利情況下,拿下1.4億票房。影片製片人方勵表示:《萬物生長》沒給中國電影丟臉,李玉導演是條漢子,不懼以作品和好萊塢大片硬碰硬驗證成色,而這一點是國內一些大牌男導演也不敢嘗試的。

因為作品中對女性性權利的關注及表達引人注目,黃真真被大眾貼上「女權」標簽。對此,黃真真表示要看女權的意思是什麼再說,「比方說女權是最大的,女人應該比男性大的那種,那我就不是。我非常愛男人。我覺得這個世界女人沒有男人就沒趣了。但我覺得女人生存是一定不要靠男人,女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夢想、目標。如果你是個精彩的女人,肯定有好多男人在等著你。」

■ 訪談

我們采訪了張一白,他導演了《匆匆那年》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多部愛情片,從徐靜蕾執導的《杜拉拉升職記》到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張一白都參與了電影的監制工作。

1 投資方為何選擇女導演拍攝愛情片?

張一白:「女性導演在感情的理解和處理上是很細膩的,這是和男性導演不一樣的。大多數男性到成年後對愛情的相信度是減弱的,對愛情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更趨於世俗和社會性,女性在成熟的過程中對情感的理解和感情的相信,在當今的社會形勢下,為了愛情可以做到一切的愛情觀上,女性導演有她獨特的一面。電影中的愛情總是需要大家去相信的,如果不相信這個電影就拍不好。從創作層面來說,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愛情片的主要市場和受眾、觀眾是在日常生活、情感生活中渴望相信愛情的人,這是女性成長的重要主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女導演拍愛情片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的使然,相信愛情本身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2 相對於男性導演占據市場,女導演的優勢有哪些?這些導演似乎都在拍愛情片,如何看待這類市場現狀?

張一白:「《後來的我們》林見清和小小分手的理由處理細節上,能夠觀察到劉若英在愛情戲的處理上有自己很細膩的獨到一面。上映後我們了解到很多女性對分手的理解,男性觀眾更多需要邏輯的解釋,女性觀眾更多卻是一種情緒的感受。女性導演在處理這類題材還會走到哪一步是我們值得期待和觀望的,這一切的產生都是基於觀眾的需求,會影響我們的創作。八年前我還做了另外一位女導演的監制——徐靜蕾的《杜拉拉升職記》。在那個時候,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出來,女導演對愛情和職場的理解,確實有她極具女性特點的強勢和獨立的一面。女導演對愛情題材的關注點這些年也是一直在變化中的。很多年前的話題關注於事業和愛情關系中的糾結,如何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又兼顧情感的需求。」

3 對女導演拍攝愛情片有何看法,會給市場帶來哪些信心?

張一白:「總的來說,就是創作者要相信愛情本身和相信情感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拍好一部愛情片。這對不管是男性導演或者女性導演都是很重要的,但實際上成年男性是不相信這些的,他們對這些話題是不感興趣的。」

■ 訪談

宣傳方如何營銷女導演的愛情片?

近年來,不少女導演執導的青春愛情片能夠從票房大軍中脫穎而出,不少影片都跟該片處於的檔期優勢有關,例如《致青春》瞄準了暑期檔,《後來的我們》占據五一檔的火熱……除了檔期因素,還有宣傳方打出來的招牌和宣傳營銷手段,例如徐靜蕾執導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就採用吳亦凡等青春偶像的粉絲效應,《誰的青春不迷茫》也有小說書迷作為電影受眾基礎,這些都給電影的票房收益保駕護航。舉一個特殊的例子,《後來的我們》無疑是一部女性受眾十分明顯的情感電影。前期營銷階段片方就發布「最恨青春」、「好好吃飯」的預告,當時也引起了很多話題,並創下過億的視頻點擊率。後來又找了歌手陳奕迅獻唱主題曲,進一步契合電影話題,以歌曲來給電影博得關注。

票房分析師羅天文認為,女導演執導的愛情片能夠集體崛起,首先他們選擇的題材都比較接地氣和符合觀眾觀影氛圍,這很重要,「例如《致青春》著眼於上世紀90年代的大學校園生活,這很容易給人共鳴,票房比較成功的愛情片故事十分本土化,接近現實生活,觀眾也能從這些電影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旦引發情感共鳴就容易爆發觀影熱潮。而在這些故事和體驗中,女性導演的角度更契合觀眾視角。」

在張一白看來,他認為還是要相信情感的力量。「做一個愛情片,為什麼要找女性導演來拍是因為他們相信情感的力量,所以說整個電影的創作、製作到宣傳,就貫穿一句相信情感的力量,當我們遇到任何困難無所適從的時候都在鼓勵大家相信情感,電影本身和宣傳物料本身都建立在要直擊人心,直達人心的動人之處,這也是票房高企的原因。」

⑵ 中國電影為什麼以愛情為主是市場原因嗎

有以下原因:
1、從觀眾角度來說,中國接受最高的是動作片,其次就是愛情片,再其次是喜劇、玄幻等。
從票房來說,最高的是動作片,其次是喜劇,再次是玄幻、愛情等
所以,無論是觀眾角度,還是票房角度,愛情是不可或缺的主題
2、從投資來說,動作片、玄幻片一億起步,做的好一點,至少2億以上。而愛情片則最大投資就是演員的工資了。如果是主演當導演又投資,則又可以省很多錢。
所以愛情片投資都不大,一般動作片一億元起步的話;那麼愛情片三千萬就到頂了。
3、從收益來說,電影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如果三千萬投資,則一億元票房肯定賺錢了(另外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而好一點的劇本和演員,這個要求不難達到;所以中國電影以愛情為主要電影品種

⑶ 中國導演為什麼喜歡拍古裝愛情片呢

中國導演喜歡拍古裝愛情片,主要是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古裝劇的歷史時間比較長,所能拍攝的范圍更體裁也會更多一些。

⑷ 為什麼韓國這么喜歡拍愛情片呢

剛好我是研究韓國電影的,但不是愛情電影的,請包涵。
說道韓國電影,樓主應該會覺得他們拍的大多都是現代愛情片吧。因為韓國一直是一個歷史並不長久而且比較受儒家束搏的國家,直到日本人打開了韓國的封建大門。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韓國從古自今只換過兩個朝代,所以並不會向我們中國那樣有龐大的歷史題材。韓國電影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走向興旺。自2001年《我的野蠻女友》在韓國上映,喜劇愛情電影在韓國成為了主導地位,因此差不多所有的韓國電影都會涉及愛情題材,第二,90後的社會主導,20世紀是90後的年代,當然韓國的製片商也不會錯過這樣的商機,為了吸引大量的90後觀眾(特別是中國的90後),所以得隨著90後的主流,也就是早戀,所以你懂了,中國的90後為何如此喜歡韓劇了吧。

比較好的韓國愛情片

姐姐走了---穿越時空改變自己初戀時的決定,她能做到

我的野蠻女友---風靡一時,重溫經典

因為愛你,所以沒關系---他喜歡上了闖進男廁所的女生

香草---智障少女初戀故事

假如愛有天意---我的野蠻女友郭在容執導,孫藝珍愛情代表作

真的愛你---愛可以戰勝一切,韓國版《真愛至上》

如果太陽從西邊出來---一種離奇的平淡美

我腦中的橡皮擦---孫藝珍主演,連續三周票房冠軍

那年夏天---韓國第一偶像李秉憲回歸純愛路線愛情片

跨躍彩虹---淡淡花香,悠悠情愫,尋找心中的彩虹

機器人之戀---朴贊郁轉型作品,另類黑色童話

愛將逝---一部很值得一看的浪漫愛情白皮書

瘋狂初戀---孫藝珍、車太賢主演爆笑青春喜劇

七音符---08年韓國最新愛情片

插班師姐---暴力女孩重返校園,笑料迭出的韓式喜劇

美女也煩惱---韓國愛情喜劇,200磅醜女大翻身

八面玲瓏的申小姐---快看美麗申小姐如何購買男人

假面---隱藏在連鎖殺人案背後的韓國同性愛故事

雛菊---用生命的勇氣去承受

幸福---領跑韓國票房,許秦豪最新愛情片

初雪---李俊基、宮崎葵主演,日韓合拍唯美純愛電影

⑸ 為什麼愛情主題的電影很流行

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都是以愛情為主線?我想這是很多人沒想過的問題,其實國內這種現狀主要資本方的責任,不賺錢誰會干?其次觀眾也有問題,拍好的給你你不看,掙不到錢誰會拍呢?所以不管什麼電影電視劇都會搞點愛情戲在裡面。



藝術受資本的干預,就拿《我不是潘金蓮》來說,給你排片你才有票房,不給你排片你就沒有票房。所以導演難,演員難,資本難,導致觀眾更難。

3.市場

現在的市場講究一個大成本,動不動耗資多少億。市場講究大製作,像《長城》這部電影,好萊塢都救不了你。張涵予,馬特達蒙,劉德華,威廉達福也救不了爛劇本。要這么大有什麼用?都是爛片大不大的有什麼區別。就是搞點噱頭騙觀眾去看,你看這部電影,要演員有演員,要導演有導演,要錢有錢,就是爛,你說怪誰?

市場還講究票房號召力,只要你有號召力就行。所以流量明星才有了活路,你這要放在20年前,這些流量明星爹媽都會和他斷絕關系,什麼玩意。

演員地位太高了,錢讓演員拿走了,靠什麼拍出好電影?香港電影不是吹噓演員的作用嘛,香港電影不就沒了。你說片方老闆潛規則也就罷了,男一就能潛規則女二,你說這是多畸形的環境。

⑹ 為什麼會有愛情電影

人類的需求,除非你不需要愛情,對愛情沒有嚮往

⑺ 為什麼很多電視劇和電影都要以愛情為主題

因為愛情是永恆的主題,你看所有的影視作品,除非是史詩級的作品,都會有愛情主線穿插其中,就算不是主題也會有大量的描寫,這樣也是吸引年輕觀眾的眼球

⑻ 為什麼國產電影都要加上感情戲

我覺得人都是有感情的,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而且人們看電影的時候,感情是一個很大的看點,所以有時候不得讓人們認為感情戲也會給這部作品加分。取得一個很好的票房數。

還有就是觀眾主要就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達到自己直觀的感情,通過理解電影中人物此刻的情緒,通過眼睛,面部,聲音,肢體來傳達出內心的情感,從而感染觀眾,從電影中體會愛情的偉大和人性的光芒,同時也會激勵和指引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少走彎路,更加從容地面對自己的情感。

所以我覺得國產劇要加上感情戲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要抓住觀眾的心,有個很好的賣點,畢竟收益才是最大的利益。

⑼ 為什麼中國大部分電影都喜歡插段愛情戲

近幾年,業內普遍認為「文藝愛情片沒市場」,受眾萎縮,但四月末上映的《後來的我們》憑借亮眼的成績創造了五一檔最強黑馬戰績,至截稿前,本片創下了13.3億的票房成績,劉若英也一舉超過了薛曉路、趙薇等多名女性導演,成為當前華語電影票房最高的女導演,並且第一次將女導演群體的票房水準推向了10億元級別。

通過觀察中國電影市場可以發現,如今國內大多數女導演拍攝的作品類型都以愛情片為主,數據上更是證明很多票房口碑不錯的愛情片也都由女導演執導。

新京報獨家專訪幾位女性導演及業內專業人士,共同探討中國影視女導演拍攝愛情片的現狀,揭露這些電影背後的數字奧秘和創作背景。

⑽ 國產為什麼老是拍愛情電影,你愛我我愛你愛你老母啊

聽你這么一說,感覺還真是這樣的呢。
看外國的吧,中國的電影總是把愛情拍來拍去,不知所雲。
我倒喜歡看香港的警匪片。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拍愛情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友梨奈電影院 瀏覽:507
電影什麼大冒險 瀏覽:839
結局大反轉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38
大年初一萬達電影票多少錢 瀏覽:992
第十四屆長春電影節大連場 瀏覽:699
為什麼電影票一直掉色 瀏覽:156
2016年印度神偷電影大全 瀏覽:497
一部太空救援的電影 瀏覽:449
2021大年初一看電影 瀏覽:513
電影不要放開我的手完整版 瀏覽:953
看電影做什麼位置最好 瀏覽:525
怎麼找英文原版電影網站 瀏覽:219
人間中毒韓國電影完整 瀏覽:95
粵語經典電影大全集 瀏覽:795
一部關於母親救孩子的美國電影叫什麼 瀏覽:763
一部只有女生能看懂的電影 瀏覽:339
艷陽天電影1974演員表 瀏覽:827
一部控制孩子偷東西的電影 瀏覽:348
羅馬尼亞老電影復仇結局是 瀏覽:772
電影秘密商店結局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