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電影叫什麼鋼琴

台灣電影叫什麼鋼琴

發布時間:2022-08-14 03:03:56

❶ 有一部台灣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學鋼琴的盲人學生和一個愛跳舞賣奶茶女生的故事,叫什麼名字

台灣電影《逆光飛翔》

導演: 張榮吉
編劇: 李念修
主演: 張榕容 / 黃裕翔 / 李烈 / 許芳宜 / 柯淑勤 / 納豆 / 黃采儀 / 尹馨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台灣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3-06-08(中國大陸) / 2012-09-21(台灣)

❷ 有一個電影叫什麼鋼琴

奪命鋼琴 Grand Piano (2013)

導演: 尤金尼奧·米拉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主演: 伊利亞·伍德 / 約翰·庫薩克 / 凱瑞·碧許 / 塔姆欣·伊格頓 / 艾倫·里奇 /
類型: 懸疑 / 驚悚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 西班牙 /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10-25(西班牙) / 2014-03-07(美國)
片長: 90分鍾

❸ 電影《海角七號》裡面那個很銚的小女孩,就是彈琴的那個,在電梯里唱的首歌是什麼

愛你愛到不怕死(完整版)
愛情這幾年流行死啦死啦的,比如說信樂團的《死了都要愛》,活像睾丸被別人狠狠攥住之後發出的慘叫,居然還有超拔於死亡之上訴求。《愛你愛到不怕死》則是另外一種風格,標題情深如許,但是仔細聽核心句居然是:愛你愛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讓我大樂,覺得非常有流行的潛質。

《愛你愛到不怕死》是台灣電影《海角七號》里的一首插曲,電影里由一位早熟的小Loli演唱。這部片子是導演借貸拍成,誰也沒有想到現在它的票房已經超過4.3億新台幣,所以唱片公司當年根本就不看好,更沒有出電影原聲大碟。從來雪中送炭者少,錦上添花者眾。《海角七號》火爆之後,原聲大碟終於要出了,這首《愛你愛到不怕死》也會隨之放送,屆時大家可以欣賞。

這里先提供一段30秒的Loli翻唱版,128KB的媒體流,質量還不錯。聽一個很小很小的小盆友口齒不清地大唱「愛你愛到不怕死」,接下來又毅然決然地高唱「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實在是很快樂的事情。建議達人把這一段做成手機彩鈴,我都會去花兩塊錢下載一首。

Loli翻唱版《愛你愛到不怕死》

然後提供《愛你愛到不怕死》的完整版,由三個人演唱:同恩+馬思婷+楊蕎安。歌詞如下:

愛是什麼東西
如果就是種游戲
情是什麼玩意
不就是玩玩而已
Honey Darling Babe 或是叫我小親親
只要哄我高興冥王星都陪你去

愛你愛到不怕死
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
woo~~愛你愛到不怕死Babe
愛我請你讓我瘋狂一次

海角七號》紅翻天,12歲童星麥子飾演的大大,片中在電梯里哼唱「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不但讓馬如龍敬畏三分,更成為網友爭相搜尋的電影歌曲。這是作詞人嚴雲農為大大量身訂做的歌曲《愛你愛到死》,原本歌詞出現「A片」、「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被導演魏德聖「退貨」2次。麥子日前到香港宣傳坦承自己其實不會彈Keyboard,片酬也只有4萬元台幣。

「Oh?愛你愛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Oh?愛你愛到不怕死Baby。愛我請你讓我瘋狂一次。」旋律好聽、歌詞直接,作詞人嚴雲農爆料,原本歌詞更勁爆,第1版「 Oh?媽媽,不在家的我,朋友是一隻叫『發球(台語)』的狗……」被魏導嫌太A,第2版變成「Oh ~Oh Oh?愛你愛到不怕死,Baby,愛我,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魏導認為「換個姿勢」恐怕引起學校不悅,何況當時大大才11歲。麥子只負責唱,並不曉得這段往事,而且她對彈琴一竅不通,她說:「其實我沒有學過彈琴,只是演出前惡補過幾堂。」

當初導演就是喜歡她什麼都不懂,她說:「導演說就是要那樣才有天才的感覺。他說我是從50多個孩子中選出來的。」范逸臣拍《海》片僅收20萬元片酬,她說:「我是他的5分之1,不過全給媽媽。」

❹ 電影鋼琴家的結局是怎樣的

鋼琴家》是奧斯卡唯一亮點

一雙修長、優雅的藝術家的手,在鍵盤上瀟灑地起伏、流動,肖邦那令人沉醉的小夜曲,隨著電波,穿過凝重的波蘭上空,撫慰著那些被迫在眉睫的戰爭而綳緊的心。納粹德國的飛機、大炮聲越來越近,藝術家的手在倔強地飛舞著,音樂在試圖壓倒隆隆的炮火聲……但它終於被一顆炸彈淹沒、窒息了。

波蘭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y)用藝術的美麗揭開了納粹血腥屠殺的序幕。這部描寫二戰時一位波蘭猶太藝術家倖存經歷的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風靡了歐洲,震撼了美國。它被法國、英國電影協會都評為「年度最佳影片」,並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23日又贏得奧斯卡最佳、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改編等三個重要獎項。《芝加哥論壇報》評價它是「一部史詩般的傑作!」《洛杉磯時報》贊譽說,「《鋼琴家》達到了偉大的程度!」

《鋼琴家》並不是虛構作品,它是根據波蘭鋼琴家斯茲皮爾曼(Wiladyslaw Szpilman)的紀實回憶錄改編,像《辛德勒的名單》一樣,是個真實的故事。

斯茲皮爾曼的父親是小提琴家,姐姐是律師,哥哥是喜歡文學的英語教師,母親是家庭主婦,他是波蘭國家電台音樂部首席鋼琴家,在戰前的華沙已相當有名氣。這是一個典型的猶太知識份子家庭。他們也像無數的波蘭人一樣,不相信德國人會真的入侵,就像911事件之前,美國人絕不相信有人會用民航飛機撞毀兩座世貿大廈一樣,人類的天真是永恆的。

在德國已攻佔了華沙之後,斯茲皮爾曼全家還在爭論,到底把家裡那點現金藏到哪裡,姐姐說應藏到花盆裡,父親要把錢塞進提琴盒,那位酷愛文學、喜歡幻想的哥哥則堅持放在大廳餐桌上,覆蓋一張報紙,理由是最顯然的地方反而最安全。但他們絕沒有想到的是,納粹佔領波蘭後,迅速要求所有猶太人戴上標志,把50萬猶太人趕到只能住20萬人的隔離區(ghetto);不僅他們的一切財產都被沒收,而且一場種族滅絕的屠殺開始了。

這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改編獎的電影,真實地再現了斯茲皮爾曼書中記載的那些他親眼目睹的人間慘劇:在隔離區中,家家戶戶都提心吊膽,不知哪一刻會被槍殺。有一天全家正在吃晚飯,突然納粹的警車來了,手持沖鋒槍的蓋世太保沖上了隔街的樓房,他們全家擠在窗戶前,驚恐地看到,對面一家猶太人也在晚餐,納粹軍官喝令他們站起來,其中一位做輪椅的老人由於病體和驚恐,怎麼也站不起來,於是他被連人帶椅一起從窗戶扔了出去。老人和輪椅在半空中才分開,然後摔落在石頭街道上。被帶到樓外的十幾個猶太人,被喝令沿著警車的光束奔跑,在半途中,突然全部被射殺……

如此瘋狂的屠殺每天都在進行,據《鋼琴家》原書,一個瘦弱的猶太孩子,正在大街上走著,忽然遇到了蓋世太保,他由於恐懼和緊張忘記了按規矩給這幾個德國兵脫帽致禮,立刻被一槍打死。不僅如此,人們還被飢餓和疾病吞噬著。,在1941到1942年的那個冬天,在隔離區里僅是死於傷寒病者,每月就達5000人。

斯茲皮爾曼全家在隔離區近三年之後,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一起,被集中到火車站;沒有誰知道下一步的命運是什麼,雖然毒氣室的說法已有流傳,但人們仍不相信。鋼琴家的哥哥居然還在看牛津版的莎士比亞。在烈日暴曬和驚恐等待中,一個想乘機發財的孩子竟兜售糖果,斯茲皮爾曼的父親湊了全家人身上所有的錢買了一塊糖果,把它切成六份,每人一塊,這成了全家「最後的晚餐」。

鐵罐車終於來了,在納粹槍托的毆打下,擁擠的人群被塞進了運載牲畜的車箱。在上火車的一瞬間,一個被納粹僱用的猶太人突然把斯茲皮爾曼從人群拉出來。斯茲皮爾曼掙扎著要回父母兄妹身邊,他高喊著:「爸爸……」但那個實在是憐惜這位全波蘭知名的藝術家,死死地按住他,喝令他快點逃離,保住自己的命。斯茲皮爾曼在書中寫道:「父親向我走了幾步,猶豫一下,站住了。他臉色蒼白,嘴唇發抖。他試圖微笑一下,但是無奈地、痛苦地舉起了手,向我揮動著告別,猶如我要走向生命,而他則在墳墓邊向我致意。」父親和全家就這樣永遠地從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失去家人之後,鋼琴家被強迫在隔離區做苦工,那雙彈鋼琴的纖細的手,要去挖土、砌牆,做雜役。有時在結束勞役收工的路上,看押他們的納粹士兵隨意從隊伍里拉出幾個人,然後用手槍一個一個地把頭顱打開花。驚恐的猶太人還在大街上被強迫跳舞、唱歌,供納粹娛樂。他們讓拄著拐杖的瘸子跳,讓最胖的和最瘦的、最高和最矮的、老人和孩子配對。他們在拚命地跳,因為只要倒下,就會被欣賞這種惡作劇的德國兵打死。

當50萬隔離區里的猶太人被一批批拉去奧斯維辛,最後只剩6萬人時,斯茲皮爾曼被波蘭地下音樂家反抗組織營救了出來,躲藏到一個公寓里。這個空盪的房間里竟有一架鋼琴,已在隔離區里渡過三年,第一次見到樂器的鋼琴家欣喜若狂,但他不敢彈奏,怕有人發現他藏在這里。坐在鋼琴前,他遏住自己的慾望,只是默憶樂譜,做模擬演奏,讓起伏的雙手,在鍵盤上空揮出無聲的音符,飛翔在想像的自由世界……

在做苦工的時刻,在廢墟搜尋食物的日子裡,鋼琴家從沒忘記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雙手。正是這種有一天還要彈琴、還要回到音樂世界的信念,使他堅強地活下去。在朋友無法送來食物的日子裡,他曾靠一條麵包,維持了整整10天的生命。後來他躲到殘牆斷瓦、四處濃煙、幾近空城的一個樓區。從殘存的碗櫃中,他尋找任何可充飢的東西,曾靠用過的浴池水,維系生命。在那個被毀滅的樓區中,他是唯一的像鬼魂一樣存在的生命。

在經歷過無數次險情,全都奇跡般地躲過滅頂之災,終於熬到蘇聯紅軍進攻波蘭的1944年底時,有一天,鋼琴家正在全神貫注地試圖打開一個發現的罐頭,忽然聽到聲響,一轉身,一個德國軍官站在面前。他頓時覺得一切全完了。在追問下,他承認是猶太人,是個鋼琴家。這個德國軍官把他帶到一個有鋼琴的半倒塌公寓里,讓他彈一段。他用那雙被戰爭摧殘得已僵硬的手,再次流暢地奏出肖邦的小夜曲。

令他驚訝的是,那個德國軍官既沒槍斃他,也沒有帶走他,反而幫他在廢墟般的一個閣樓中找到更安全的藏身處,並幾次給他送來食物。當蘇聯紅軍逼近華沙,那位德國軍官最後一次來看他時,不僅給他帶來食物、報紙,還把自己的軍大衣留給他禦寒,因那時華沙已進入嚴寒。斯茲皮爾曼不知怎樣感激這位德國軍官,只有告訴了自己名字和在波蘭電台工作的信息,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回報。

最初從電影中看到這個情節,以為是改編時增加了一個人性閃光的結尾,就像雨果在《悲慘世界》中虛構的那個最後人性復歸一樣;這是藝術家對人類的一種希冀和理想。但隨後讀了《鋼琴家》的原著才得知,這不僅完全不是藝術虛構,而且原書比電影描述的更加詳細、感人:當鋼琴家幾乎無法相信這個軍官的善意,問他是不是德國人時,他回答說,「是。我為發生的這一切感到恥辱。」然後他們握手告別。後來他每一次送食品來的時候都鼓勵鋼琴家「要堅持住」。在最後一次,鋼琴家問他:「我在這里能躲過(蘇聯紅軍來後)街上的戰火嗎?」德國軍官回答道:「如果你和我都熬過了這地獄般的五年,那就是上帝的意願讓我們活下去。」他不僅帶來了很多食品,留下軍大衣,還帶來一條鴨絨被。

這位德國軍官不僅救過這位鋼琴家,還救過其他猶太人。他後來被蘇聯紅軍俘獲,關進蘇聯集中營。他在被關押時給妻子寫過信,提到幾位他救過的猶太人名字,其中就有斯茲皮爾曼。但由於德國軍官被關在蘇聯,雖然鋼琴家找到波蘭最高官員,懇求幫助尋找這位德國軍官,但波蘭當局說他們無法干預被關到蘇聯的德國人。

這真是一個荒誕的人間慘劇:在經歷了將近六年、九死一生的磨難之後,最後由於這位德國軍官的幫助,鋼琴家得到倖存。但這位德國軍官卻在被關進集中營六年多後,由於幫助了猶太人而被折磨致死。因為他說救過猶太人,激怒了蘇聯人,認為他撒彌天大謊,反而把他摧殘死了。

在這之後,鋼琴家才和德國軍官的妻子聯繫上。在新版的《鋼琴家》一書中,列了幾頁這位德國軍官在戰爭期間寄給妻子的戰時日記。如果說電影「鋼琴家」是近幾年來我看到的最好電影之一的話,《鋼琴家》一書同樣是近年來我讀到的最令人感動的書之一,而這本書中最讓人震撼的是這個德國軍官的日記,他當年的思考簡直超過許多今天的所謂知識人。他不僅反對納粹,同時早就對發生在蘇聯的紅色暴政有清晰的認識。我在這里僅摘錄幾個片斷:

「這里正進行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性的屠殺……法國的斷頭台,蘇聯# #的秘密都無法與之相比。……這是一個政權教給那些本來不會傷害別人的平民這樣去做的。我們所有人都在犯罪……我們不能被饒恕。謊言是所有邪惡之最。所有惡行都由謊言開始。我們一直被灌輸謊言。公眾一直被欺騙,沒有一張報紙不說謊……工人們都跟著納粹走了,教會沉默不語,中產階級嚇得不敢有任何錶示,知識份子同樣。在過去十年來,任何個人都無法自由表達任何意願。對那些謊言製造者必須以武力制服。」

這位真實的德國人的故事,更使我堅信,人絕不是以種族分類,無論在哪個種族中都有人性的美麗和人性的邪惡。斯茲皮爾曼的這部紀實作品早在1945年戰爭一結束就寫出了,並在次年出版,但書很快被波蘭當局查禁。因為他的書不僅寫了納粹的殘忍,同樣描寫了烏克蘭人、立陶宛人做納粹幫凶的殘暴;還有那些向納粹出賣猶太人的波蘭敗類。同時也抨擊了猶太人本身:那些被納粹僱用的猶太人「在穿上警服、戴上警帽、拿起警棍的那一瞬間,他們的天性立刻變了,馬上煥發出蓋世太保精神。」這樣的內容當然不被# # #的波蘭當局容忍。

斯茲皮爾曼的書直到三年前才被重新發現。1999年底被譯成英文後,立即成為暢銷書,進入倫敦自傳作品前五名,登上《洛杉磯時報》暢銷榜,並獲「全球猶太人文學獎」。也是浩劫倖存者的猶太波蘭斯基去年把它搬上銀幕之後,《鋼琴家》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

《洛杉磯時報》書評家富蘭克(Michael Frank)說,「它是傳記文學的偉大貢獻,是永恆的歷史和人類價值的記錄。」《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斯茲皮爾曼的回憶錄是一個清晰的聲音,升起在這種聲音消失的世界。我們幸運地有他這位見證人。」影評家說,「音樂是他的激情,而倖存成了他的傑作。」

雖然《鋼琴家》今年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但我絲毫不懷疑,它會像《辛德勒的名單》、《人生是美麗的》一樣,被列入世界經典影片的行列。

影片開始時,是1939年9月納粹進攻華沙,斯茲皮爾曼彈奏的肖邦小夜曲成為波蘭電台播出的最後一支樂曲。影片結尾時,是1945年波蘭獲得自由後,波蘭電台播出倖存的斯茲皮爾曼彈奏的6年前被迫中斷的同一支樂曲(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那雙被磚頭磨出老繭的手,那雙扒開冒煙殘牆的手,那雙被嚴寒凍僵的手,那雙捧起漂著死蚊蟲的水送向嘴邊的手,那雙從德國軍官手裡接過麵包果醬的手,再次奏起肖邦那輕柔、美麗的小夜曲——它是音符取代子彈,文明戰勝邪惡的宣言……

2003年3月24日於紐約

作者註:

中國大陸把「The Pianist」譯為「鋼琴師」並不確切,無論意譯還是直譯,都應譯為「鋼琴家」;正如不能把小提琴家譯成小提琴師一樣(「師」好像有修理鋼琴的意思)。而台灣把它譯為「戰地琴人」則更荒唐離譜,「琴人」好像是生造名詞,而「戰地」兩字完全是強加的,原文根本沒有這個意思。而且以戰地記者等習慣說法,「戰地」兩字給人以隨軍作戰、報道的印象,而實際上這位鋼琴家和毫無關系,只是浩劫的倖存者。

❺ 台灣一部男主人公弱視有媽媽和妹妹,鋼琴彈得很好,女主人公打工幫媽媽還卡債愛跳舞的電影叫什麼

有印象,好像是叫《逆光飛翔》

❻ 被稱為人生必看電影的《鋼琴家》,是否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於 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❼ 海角七號中的一首鋼琴曲叫做1945,是什麼含義

《海角七號》整片靈魂配樂《1945時代的宿命》作者--駱集益--獨家專訪 哈哈,這個專訪真的是獨家啊!因為現在媒體都是一面倒地訪問魏導和男女主角,不會有人想去訪問幕後的工作人員。沒關系,我來! 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 《海角七號》的音樂總監是我弟呂聖斐和一個好朋友駱集益。看電影時,我深深被情書口白的配樂感動。之後問了我弟,才知道這是駱集益作曲的,並不是我弟。我就想打電話給小駱向他致意。 結果我媽先出手,哈哈。一個60歲的媽媽,看了《海角七號》,也變成影迷,整天聽著音樂套票送的CD,後來就忍不住打電話給駱集益,表達一個曲迷的感動。我跟我媽要了小駱的手機,然後前天打電話給他,告訴他我對他的曲子的熱愛。他說他很感動我打電話給他,能獲得我的肯定他真的很高興,然後就聊了一些參與這部電影音樂製作過程中的點滴。 今天凌晨1點多,小駱又打電話來找我聊天,我才知道之前我那通電話,對他來說竟然如此重要。 原來,電影大紅之後,他看電影官網上的討論,很少看到對他嘔心瀝血之作的回應,大多都是講范逸臣唱的《國境之南》和《無樂不作》(這兩首歌是我弟編曲的,還有大大唱的《愛你愛到死》曲子是我弟寫的),所以感到有點小悶。直到我表達了對這曲子的熱愛,並告訴他我看過《海角七號》的所有朋友,都深深被這曲子感動,他才知道原來大家是很喜歡這首曲子的,心情變得很陽光。當然,我也因此感到相當高興。 今天的長聊,小駱也告訴我這首曲子是如何誕生的。當初魏導告訴他日本教師和老友子的故事時,他感到非常感動。作曲時,就一邊看著電影畫面,在昏暗的燈光下,把自己想像成那在船上的日本教師,去感受那心酸與不舍。最後,終於做出自己也感動到的曲子。真的是嘔心瀝血之作呀!難怪聽到會讓人起雞皮疙瘩~~ 自從脫離音樂圈、回到科技業的本行之後,就和昔日音樂圈的朋友很少聯絡了。這次因為《海角七號》,讓我和老朋友又有了交集。一邊聽著小駱的《1945》這首曲子,一邊想著十多年前,我、我弟、小駱三人幾乎每天晚上,窩在小駱的窩談著音樂夢、看電影的青春時光,心裡頭暖暖的,C'est la vie...... 幕後工作者總是寂寞的,比起站在舞台享受著燈光與掌聲的表演者,幕後的辛苦很難讓外界體會。所以,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是要對他們表示感謝,讓他們獲得更多能量,來為世界創造出更美好的事物。 2008/10/8 00:45 am.後記: 昨天下午去看了第四次的《海角七號》,所有的笑點都預先知道了,所以也就不再覺得那麼好笑,但是卻仍然被《1945》的感人旋律感動到頭皮發麻、全身雞皮,真是有魔力的曲子啊! 回到家之後,突然腦中浮出一個畫面,是我在國家音樂廳聽著交響樂團與平台鋼琴演奏出《1945》的場景。對啊!如果《1945》能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那聽起來一定比在電影院的更震撼。那真是台灣電影配樂之光啊! 呵,我要趕快去逼迫駱大師,看能不能把他的作品改編成氣勢更磅礴的交響樂作品。 各位看倌,如果你也覺得這是好主意,要不要來一起要呼喊一下啊? 我要《1945》交響樂!(敲碗) 我要《1945》交響樂!(敲碗) 我要《1945》交響樂!(敲碗) 我要《1945》交響樂!(敲碗) 那個野玫瑰,好像也沒有人提到原作曲者是Franz Schubert...小學 音樂課本應該都有介紹『藝術歌曲之王』吧!還有,兩位編曲者把野 玫瑰的和聲改編成那樣,應該是故意的啰!表示這首歌曲的『旋律』 深入世界各國,融合成各種風格。。。 歪妹at October 4, 2008 08:04 AM comment 《野玫瑰》在《海角七號》里,有很深的涵義吧,因為從電影一開始茂柏的哼哼唱唱與月琴的隨意彈奏,就為電影最後演唱會感人的高潮留下伏筆。我覺得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在他這篇《殘酷的海角七號,鄉民不解的野玫瑰》( http://blog.eroach.net/index.php?load=read&id=181) 中,或許看出了魏導的用心。 兩位編曲者,一定是和魏導深入溝通之後,因應劇情的需求來編這首曲子。當這首曲子後段的兒童合唱與如泣如訴的弦樂,隨著老友子年輕時令人心碎的回憶畫面,在戲院繚繞時,我想一定有很多人流下眼淚吧,至少我有...... Blog Owner at October 4, 2008 07:12 PM Reply 從八月底看完海角七號後到現在,我發現自己無時不刻都在哼1945(當然是在心裡哼啦).它 是我聽過最優 美的電影音樂,真的. 聽說原聲帶有收錄這一首,不過填了詞,由范逸臣主唱,我覺得好失望.不是范逸臣不好,而是駱 老師的原作, 就已經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了,實在不需要配上任何的文字啊. 如果駱老師有出個人專輯的話,請版主一定要告訴大家喔. 一部片子的成功,本來就是很多很多的因素組合而成,不管是劇本、導演、演 員、音樂、口白、道具等等……缺一不可。而「1945」這首曲子與其說是整部片 「靈魂配樂」,不如說是整部片子的「靈魂主樂」,即使只是單純的聆聽音樂, 依然可以在腦海浮面,因為,這首曲子本身就很棒的故事了!謝謝你,駱老師給 了我們這么棒的音樂。 預告片里1945的曲調讓我們產生了「這部片不看不行」的念頭, 看完電影後,又再去沖了音樂套票, 即使在家裡已經聽了那麼多次,昨天再進電影院時, 還是在海與夕陽與音樂與口白的催化下不斷冒起雞皮疙瘩。 仙劍的音樂我也很喜愛,十幾年來不斷重復聆聽,沒有膩過, 知道作曲者是同一人時真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Q-Q 駱老師真的很棒很棒!>/////////< 昨天下午去看了第四次的《海角七號》,所有的笑點都預先知道了, 所以也就不再覺得那麼好笑,但是卻仍然被《1945》的感人旋律感 動到頭皮發麻、全身雞皮,真是有魔力的曲子啊! 回到家之後,突然腦中浮出一個畫面,是我在國家音樂廳聽著交響樂 團與平台鋼琴演奏出《1945》的場景。對啊!如果《1945》能在國 家音樂廳演出,那聽起來一定比在電影院的更震撼。那真是台灣電影 配樂之光啊! 呵,我要趕快去逼迫駱大師,看能不能把他的作品改編成氣勢更磅礴 的交響樂作品。 我是光看到這首曲名叫"1945",就讓人有很大的感傷, 就像是蕭泰然老師作曲的 "1947 序曲",或 11 月的一部電影 "1895", 用年代取名,通常比一般曲名來得震撼, 請問版主哪裡可以找到1945原曲呢?不好意思這問題會不會有些笨! escudo74 at October 8, 2008 02:40 AM comment 即將出版的《海角七號》原聲帶CD,現在確定會加入1945純音樂版了啦~~

❽ 台灣一部電影,講關於樂隊的

莫非是 《海角七號》

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失意樂團主唱阿嘉、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這幾個不相乾的人,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並在三天後表演,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

❾ 求2006或者2007年台灣的愛情電影,只記得裡面的男主角會彈鋼琴。。

不能說的秘密 周傑倫 演的

❿ 《不能說的秘密》電影中的鋼琴曲都叫什麼啊,有沒有完整版本的

http://www.haoting.com/special/msp_6013.htm
這里有這個電影的原聲碟在線試聽

裡面的曲子都有名字,想下載的話按照名字在酷我音樂盒上下載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叫什麼鋼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河奧特曼格鬥中文版大電影 瀏覽:921
我和我的主國電影小學生觀後感 瀏覽:398
口袋音樂電影沙龍是什麼 瀏覽:879
邊境毒品電影大全 瀏覽:30
2018法國電影野性下載 瀏覽:282
有一部外國越獄的電影好看 瀏覽:395
求一篇電影觀後感 瀏覽:377
搞笑電影純音樂素材 瀏覽:500
粵語電影罵人經典語句 瀏覽:418
始動電影演員表 瀏覽:954
搜索成龍的電影在線播放 瀏覽:721
災難大電影荷蘭男孩 瀏覽:907
南極二哈電影音樂 瀏覽:437
電影院一氧化碳怎麼來的 瀏覽:293
百度網盤中英字幕電影網站 瀏覽:172
美國電影中的鳥圖片 瀏覽:250
粵語真人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427
法國電影愛3d圖解 瀏覽:440
一部電影交一個朋友才能有錢 瀏覽:443
周星馳搞笑配音電影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