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關於國寶的電影
有劉德華啊
㈡ 一部保護國寶的電影
看看是不是這個:
古玩
導演:鄭大聖
清末,北京最有名的古玩店"至真堂"收藏著一尊周王鼎。一天,隆爺告之父親老隆爺另有一隻周王鼎也找到了,這消息給病中的老隆爺帶來了安慰。壽宴上,一對寶鼎招來眾人的稱贊,"寶珍齋"老闆金爺上前指出一隻鼎為贗品,老隆爺氣急之中一病不起。
民國,袁公子限期要買一張展子虔的畫,這下難壞了隆爺。京城某貝勒爺家有一張展子虔的畫,金爺得到消息,向貝勒爺表示不惜重金也要獲得此畫,貝勒爺動心。貝勒爺小妾秀秘密約隆,原來早年隆家有恩與秀,隆、秀定下一計。
葉秋山擁有鑒定古董和仿造古畫的絕技。日本人黑山一直跟隨葉學藝,黑山學成後開起了古玩店,大肆高價為日本收購古董。黑山以把老師葉秋山收藏的古字畫拿到日本印刷出版為名,將字畫據為已有。葉秋山一氣躲進西山。
古玩大會,金爺拿出展子虔的畫,表示要與隆家的周王鼎交換,隆也拿出相同的畫,指出金手中贗畫的破綻,金在隆手中栽了一大跟頭。隆給吳總長送來佛頭,在場的金識破偽造的佛頭,隆對吳炸真佛頭發怒,金嘲笑隆保護佛頭的舉動。
抗日戰爭爆發,黑山開始變臉,為了搶奪隆父家的鼎,禁止隆爺出城,為此還打死了隆爺的朋友卷包。
大年初夕,金爺提著鼎找到隆爺,告明原委,金爺一直收藏著另一隻鼎,這些年來一直想將其湊成一對。此時,黑山帶著日本兵闖進來,聲稱為日本國借鼎一用,隆爺以祭奠祖先為名沒讓黑山帶走鼎。隆、金二人經過巧妙設計把一對鼎裝在棺材裡,以厚葬卷包為名,企圖把鼎運出城。在城門口,遭到黑山的攔截,當日本兵打開棺材時,一聲巨響,隆、金悲痛地看著一對鼎被炸毀,後悲壯赴死。後人傳說,當年被炸毀的是一對假鼎,隆爺和金爺是以死保護國寶的英雄。
參考資料: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59112/?i=2
視頻: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3025526
㈢ 國寶級電影《盤絲洞》神奇身世,民國爆款影片為何流落挪威
2012年初的一天,挪威國家圖書館電影修復員Tina正在電影資料館里整理館藏電影,她意外發現了一部封面上寫著挪威語「蜘蛛」的電影拷貝。這個拷貝已經在這個倉庫里沉睡了八十多年,由於其材質是極易溶解的早期硝酸基膠片,經過這么多年已經瀕臨「死亡」。
Tina意識到,如果再不搶救這個拷貝,再過幾個月它可能就真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雖然不知道這部電影是否經典,但無論如何這裡面存有八十多年前的畫面,因此Tina決定盡快修復《蜘蛛》。
此時,Tina只知道這部電影來自遙遠的中國,是極其罕見的挪威從中國引進的影片,關鍵那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她尚未意識到,她在搶救的是一部已經失傳的中國電影。
由於《盤絲洞》的火爆,很多同行紛紛效仿拍攝西遊題材,一時間電影院里到處都是《西遊記》電影。但杜宇也沒能免俗,他在1929年拍攝了《續盤絲洞》,根據資料記載,這部電影的腦洞更大,是講關於蜈蚣精和蜘蛛精穿越到一千年以後在上海發生的故事,堪稱我國穿越電影的鼻祖。
可惜的是,這部《續盤絲洞》的拷貝到現在依然沒有被發現。
如今,這部國寶級的《盤絲洞》已經可以在網路上觀看了,你還等什麼。
㈣ 民國時期保護國寶的電影電影
是不是夢斷樓蘭?
㈤ 好像是個搶國寶的電影!
《國寶迷蹤》
《鏢行天下前傳之至尊國寶》
㈥ 找老電影,一部關於保護國寶的電影,應該是一群山裡的少數民族孩子偷著從家裡跑出來,保護國寶還是什麼的
我建議你去找另一部經典老電影藍盾保險箱
㈦ 美國國寶級電影25部有哪25部
1989年起,美國國會圖書館每年都遴選一批珍貴的美國電影妥善收藏。2005年年底,國會圖書館館員比林頓又從1000多部由大眾提名的電影中精選出了25部電影,將國會圖書館現在的電影總收藏增至425部。比林頓說:「悲哀的是,我們對電影的熱情遠遠超過了保護電影的決心。」比林頓透露,拍攝於上世紀50年代之前的電影中有一半沒有保存至今,而上世紀20年代製作的電影80%至90%早已消失。這次入選的影片中距離現在年代最近的是1996年的《玩具總動員》——史上第一部電腦三維動畫長片,最老的則是1906年記錄舊金山地震和後續大火的歷史影像資料。
這25部新收藏是:《娃娃臉》(1933年)《布法羅洪水:一個人的行動》(1975年) 《攝影師》(1928年)《波弗特海教堂,1940年5月》(1940年)《鐵窗蝶血》(1967年)《開放的美國學府》(1982年)《法國販毒網》(1971年)《巨人》(1956年)《h2o》(1929年)《舉手》(1926年)《籃球夢》(1994年)《厄舍古屋》(1960年)《春風秋雨》(1934年)《傑弗里斯一約翰遜世界拳王爭霸賽》(1910年)《一個美國人的練成》(1920年)《34街奇跡》(1947年)《媽媽和爸爸》(1944年)《歡樂音樂妙無窮》(1962年)《新聞的力量》(1928年)《陽光下成長》(1961年)《洛基恐怖秀》(1975年)《舊金山地震大火,1906年4月18日》(1906年)《騙中騙》(1973年)《燃燒的時刻》(1966年)《玩具總動員》(1995年)
㈧ 國寶的演員表
一改往日歷史題材劇的「媚俗」傾向,採用頗具風格化的日記體敘事結構。
在這一年中,各電視台熱播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主要以武俠劇、宮廷劇特別是清宮戲為主。很多屬於「國粹」的東西,能弘揚民族精神的作品,被一些不嚴肅的戲說,最終擠向了「媚俗」的行列。電視連續劇《國寶》將嚴格以再現為基礎,追求朴實自然的格調,渲染壯美磅礴的氛圍,主題具有極強的嚴肅性和審美傾向;同時日記體敘事風格又是展現南遷行進過程和確立人物性格的最佳手段,是歷史劇創作的一大突破。 兩岸明星實力打造。
主演趙文瑄——范思成是登峰造極之作
趙文瑄在大陸的短短幾年間,可謂是一帆風順,成為台灣在大陸少有的炙手可熱的明星藝人。《孫中山》應該是他在成名後,兩岸三地觀眾朋友、創作者對他表演事業的最大褒賞與肯定。幾部接近主旋律的電視劇播出後,趙文瑄似乎已不僅僅是一個明星藝人,而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化工作者。這也是他又一次與中央台重要歷史題材電視劇《國寶》結緣的主要原因。《國寶》劇中他扮演了一個留英的博士,歸國才子名叫范思成。他以純熟的演技,層次分明、令人信服地刻畫出角色的內心世界,塑造了一位血肉豐滿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得到專家的一致肯定和贊賞,並認為這是他從藝以來最為精彩的表演。對此趙文瑄自己也有頗多感觸「在讀劇本的時候我就被這個人物吸引住了,從他身上可以看到我自己個性中的很多東西,與其說我在演,不如說是在表達。這樣一個值得精雕細刻的人物對我來說絕對是機緣巧合,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我下了很大的功夫,范思成可以說是我登峰造極的作品。」據介紹,僅是為了再現留學英倫的范思成的倫敦音,原本英語就十分出色的趙文瑄特意請英國朋友專程前來輔導他的發音。
主演劉文治——「不想做英雄,只期望不當罪人」
《國寶》劇為兩個「孫中山」安排了同台的機會。與趙文瑄一樣,同樣扮演過孫中山的劉文治,在本劇中塑造了故宮博物院的院長寧致遠。幾十萬件古物是他承載的超負荷的責任,他不想做英雄,只期望不當罪人。在為《國寶》劇召開的一次看片會上,趙文瑄非常禮貌的稱呼著劉老師,並笑著說同劉老師見面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親切感,而且一直就很想和他合作。據趙透露,兩人在南京拍戲期間還結伴去游覽了中山陵。劉文治也表示自己同趙文瑄的合作非常愉快,很多場戲二人發揮的都很好。看來這兩個「孫中山」首次合作,就已默契如故了。
主演陳剛——「承受著大義滅親之痛」
青年演員陳剛,出道時間雖不長,卻先後出演十幾部影視劇。這個土生土長的內地演員的發展速度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在《國寶》劇中他扮演了一位後勤總管,名叫余任道。一個少年老成,背負沉重,面對自己親舅舅的陰暗行徑使他第一次叛逆了自己,承受著大義滅親之痛。 強大的製作班底,構成的「強強聯合」。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自然也少不了大家對編劇、導演、主題歌的關注。《國寶》劇的編劇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電影《一聲嘆息》和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我這一輩子》、《離婚》的著名編劇馬軍驤。由於一直以來沒有相關影視作品和名著巨篇講述故宮文物南遷這段歷史。作為首次被正式搬上熒屏的影視作品《國寶》,可見在形式內容編排上,馬軍驤編劇勢必下了一翻苦功夫。對於自己的這部作品,他還是表現出了很強的自信,他說:「觀眾看電視劇就像吃菜一樣,有的觀眾喜歡吃流質的食物,有的觀眾胃口堅強一點,喜歡吃比較難嚼的食物,《國寶》就屬於後者,只要觀眾看進去了,肯定會喜歡的」。本劇的導演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曾執導過《三國演義》《水滸傳》《台灣海峽》等影視劇,並以擅長把握宏大題材的著名導演張紹林。他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一級導演,被業界稱為「拚命三郎」,做事風格嚴謹、朴實,作品緊貼時代與現實生活,充滿昂揚的激情。為同《國寶》劇氣勢磅礴的場面、驚心動魄的情節相配合,製片方還特意邀請了中國著名作曲家肖白來助陣,請了世界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來演唱。真可謂是強強聯合,精心打造。
據專家透露,《國寶》劇是多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題材,也是長時間來對歷史題材創作的一大突破,更是央視近幾年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的播出效應是非常轟動的,收視率極有可能突破預想,成為熒屏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