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悲情城市和台灣電影

悲情城市和台灣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10 07:29:26

⑴ 杜篤之的悲情城市

不過隨著台灣新電影運動的發展,後期錄音還是逐漸顯示出其弊端,原因固然包括這種錄音技術先天的缺陷,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喜歡用群眾演員,這大大提高了對現場聲音還原性的要求,如果使用配音員,那麼配音員格式化的聲音與語氣同群眾演員的口語化的言說方式會存在較大差異,這會導致片中人物情感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真實,杜篤之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1986年,在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中,杜篤之開始了現場錄音的嘗試,按照他本人的回憶,台灣電影史上的同期錄音,就是從侯孝賢拍阿公李天祿的聲音時開始的。
在侯孝賢的另一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悲情城市》中,杜篤之將錄音室搬到現場,開創了台灣電影同期錄音的時代。《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完全採用同期錄音方式進行的台灣電影,它的巨大成功與杜篤之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之後,侯孝賢一擲千金,購買價值100多萬台幣的全套錄音設備贈與杜篤之,鼓勵他繼續進行錄音工作。侯孝賢給杜篤之帶來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為了同一個事業而奮斗的精神,一種對功利心的鄙夷,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信任、扶持,使杜篤之深受感動,它們逐漸內化為其日後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准則。

⑵ 台灣電影《悲情城市》改編自什麼

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的

⑶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史回顧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創辦於 1962 年,是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不僅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獎項,也有「華語電影界奧斯卡金像獎」的美譽,為華語電影業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同時與「金鍾獎」和「金曲獎」並稱為台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歷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金馬獎至今已舉辦五十四屆,參賽作者主要是華語發音或華人製作的影片。

⑷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台灣電影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台灣電影

1、一一(2000)

豆瓣評分:8.9

導演:楊德昌

主演:吳念真/李凱莉/金燕玲/張洋洋/蕭淑慎

類型:劇情/愛情/家庭

侯孝賢曾說:「我覺得總有一天電影應該拍成這個樣子:平易,非常簡單,所有的人都能看。但是看得深的人可以看得很深,非常深邃。」這部片子是關於島民的故事,即使不甚了解台灣的那段歷史也能從中感受到小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悲涼,進而感慨的是人於時間長河中的悲涼。

⑸ 一個犯罪類型電影每作案一次就把車埋了

「有兩個女的被一夥犯罪份子抓到一個車庫里強奸了(有點露)」,該電影名字為為《悲情城市》。

《悲情城市》簡介: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是一部1989年發行,由侯孝賢執導的反映台灣歷史爭議「二二八事件」的電影。影片先行參加義大利威尼斯影展並榮獲最佳影片「金獅獎」的殊榮,成為首部在世界級三大影展內榮獲首獎的台灣電影,據信這是影片未遭禁演或刪剪的理由。

《悲情城市》劇情介紹:
當代台灣社會的灰色寓言,都會浮世風景中喑啞的安魂曲。一部時代轉換與個人命運緊緊相扣的台灣史詩。
台灣基隆一戶林姓人家有四個兒子。父親年邁,老大文雄主持家務。文雄因有女無子,另娶小妾。老二被日本人征調南洋當軍醫,一去不返,妻子守了活寡。老三文良被徵到上海,為日軍作翻譯,年輕的妻子留在家中。四弟文清自幼聾啞。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被日本占據的台灣回歸祖國 ,群情歡騰。不久,老大的小妾生下了兒子。台灣光復後,從大陸來了接收大員、國民黨、地痞流氓、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的人士等等。老三回來後因問題,被打得精神失常。老四和好朋友、小學教師吳寬容,經常與一群社會主義青年聚談,議論欠薪、失業、貪污、軍人蠻橫無理等社會問題。

一次,大家情緒激昂,慷慨高歌《流亡三部曲》,老三因受歌聲刺激,精神得以恢復正常。後老三與黑社會分子混在一起,從事偽鈔生意,時常互相仇殺。小妾的哥哥亦勾結流氓進行走私活動。老大反對仇殺及走私,但又要維護兄弟情義和家庭利益,使事情更為復雜。流氓勾結上層官府,以罪逮捕老三。老大多方奔波,終使老三獲釋,但他的瘋病卻復發。啞巴老四腳踏實地,從事照相業務,與吳寬容在礦區當護士的妹妹寬美結為夫妻。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百姓奮起反對國民黨統治的腐敗,國民黨當局大肆鎮壓。不久,一些為台灣前途而奮斗的志士在活動中走風失事,老四被捕。老大在聲色場中死於流氓的槍擊。老四的妻子茹苦含辛,撫養著呀呀學語的幼兒。

⑹ 台灣有哪些好看的文藝片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揭曉心中的謎底。

5、《藍色大門》

豆瓣8.3分,超28萬人標記。19歲的陳柏霖和19歲的桂綸鎂迸發出來了不一樣的故事。

像張士豪那樣的男生是每個女生都喜歡過的吧,高高帥帥的,打籃球,騎山地車,笑起來很陽光,但那時候一般都不會有勇氣去爭取的啊,等到已經長成大人已經滿懷勇氣了的現在,那樣的男生就沒有了。

⑺ 跪求《悲情城市1989》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陳松勇主演的

鏈接:

提取碼: 88t3
《悲情城市》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吳念真 Nien-Jen Wu、朱天文
主演: 陳松勇、李天祿、高捷、辛樹芬、陳淑芳、梁朝偉、太保、梅芳、林照雄、金士傑、柯素雲、吳義芳
類型: 劇情、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台灣
語言: 閩南語、漢語普通話、日語、上海話、粵語
上映日期: 1989-10-21(中國台灣)、1989-12-21(中國香港)、1989-09-12(威尼斯電影節)
片長: 157分鍾
又名: A City of Sadness、A Cidade da Dor
普通人的命運在轟轟烈烈的時代面前總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個人,如果勇敢地站出來想阻止時代洪流,多少像奮力撲向風車的唐吉坷德,往往只能當殉道者,而更多時候,個人甚至連選擇當旁觀者的權利也沒有。可是普通人的悲劇,無疑能照出歷史的荒謬與殘忍。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台灣光復,基隆一戶林姓人家眼見也要過上好日子,但人算不如天算,林家大小波折從此不斷。「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家中的四兄弟更是只剩下老老實實開有一家照相館的聾啞人老四林文清(梁朝偉)。然而悲劇並沒到此終止,因為和進步人士有聯系,林文清也沒能逃脫被逮捕的命運,到此,林家男子只剩林文清和吳寬美(辛樹芬)的幼兒——他尚呆在襁褓中咿呀咿呀地學語。

⑻ 侯孝賢,楊德昌和李安在台灣電影誰的地位高

論三者在台灣電影誰的地位高?就好像對比西施,貂蟬,或者王昭君誰更美麗,真心無聊且極具主觀性以及不確定性。中國人尤其是梁山好漢奪位成功以來,是要排個位次的。那就給大家白話白話吧。
藝術性,沒法比,三者都很藝術,在藝術精英眼裡,藝術美不是只有春花,還有秋月。所以在文藝界三者地位可謂「仁者見仁」,難分高下,並且藝術本身就不能量化。
力量性,優秀電影是有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力量的。《悲情城市》,《牯嶺街》,兩個立場反映台灣社會生活,所以侯楊二人促進台灣社會族群彼此認識,和解與融合,這點上李安電影就沒有這樣的力量,但是其《斷背山》反映出來的東西,改變了世界社會(除了極其保守社會)對同性戀的包容以及同性婚姻平權的進程。簡言之,前兩者電影的力量有一定地域限制,但是李安沒有這個困境。
流行性,我們動不動就想對比地位高下,其實是對比的流行程度。藝術本身不能被量化,但是藝術卻能轉化成比較可以被量化的東西。比如票房,粉絲數量,得獎數,導演酬勞等等。如果從這點看,李安無疑是台灣乃至華人電影執牛耳者,其次在本土意識抬頭的台灣島內,當然是《悲情城市》的侯孝賢,最後才是人緣一般的楊德昌,最最主要的是前兩者依然健在,依然活躍在電影圈,所以還在創造流行,後者駕鶴西去,不會再有新作品出現,影響力也會日漸淡薄。
所以,李第一,並且無人可以撼動其地位,候第二,台灣電影「國師」般存在,楊第三,台灣電影過去的傳奇。

⑼ 悲情城市的影片評價

《悲情城市》是以「自然法則」出入,是以知識分子展現為現象,描述「自然法則底下人們的活動」。(作家阿城評)
《悲情城市》借著台灣「二·二八事件」前後,將一個地方大家族的興衰事跡揮灑成一部時代轉換與個人命運緊緊相扣的台灣史詩。全片在多線敘事、眾多人物關系的網脈中,不帶乖張暴戾地訴說著歷史。(《中國青年報》評)
描寫台灣「二·二八」起義的《悲情城市》,通過一個家族的興衰,折射出歷史的嬗變。這個大家庭最後七零八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林文清與寬美的愛情,也成了這個大時代下的一場悲劇。(新浪娛樂評)
《悲情城市》描寫國民政府治理台灣初期,以一個基隆林氏家族的興衰故事,側寫出時代變遷與政權輪替的過程中,難以迴避的族群沖突與身分認同問題。影片勇於突破禁忌,在解嚴之際便大膽碰觸敏感的「二二八」議題,以宏大的歷史格局再創台灣電影新頁。(新浪娛樂評)

⑽ 你心目中的侯孝賢電影三佳分別是哪三部

侯孝賢是台灣新電影運動(1982-1987)的代表人物之一,還有楊德昌、曾壯祥、萬仁等。他們的作品有《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小畢的故事》《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

台灣新電影運動興起的原因有:
1、電影業的不景氣,中影改組;
2、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影響;
3、新的電影觀念(作者論、藝術電影)等美學標準的輸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等;
4、新的人才的涌現(獨立製品相對自由為侯孝賢、陳坤厚等本土人才的出現提供了機會,留學歐美的青年歸來如萬仁、楊德昌、柯一正)
5、台灣社會的轉型:70年代末國民黨權威統治的松動,台灣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

之所以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史詩般宏大的影片,是因為侯孝賢不再只是把創作投視於自身的記憶,而投向了整個民族國家的記憶,這是大師級導演的水準。就像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有《活著》、陳凱歌有《霸王別姬》、田壯壯有《藍風箏》,這些同樣都是把視線投向了社會的。

不再拘謹於小我,而是通過小我投射到整個社會。

一個導演能有這樣的勇氣,有這樣的擔當,能夠直面國家民族的歷史,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題主所說的主流電影界評價最高的原因吧。

閱讀全文

與悲情城市和台灣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胖子演的外星人電影 瀏覽:48
笑傲江湖電影開頭音樂叫什麼名字 瀏覽:748
男生推薦女生看什麼電影好 瀏覽:698
葉問4電影粵語完整 瀏覽:713
歐美暴行電影大全 瀏覽:546
同性戀電影戀愛泰國 瀏覽:49
黃渤電影完整的 瀏覽:239
煙花這個電影的圖片 瀏覽:916
有個下電影的網站叫6v 瀏覽:889
最新的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316
童子護寶電影大全 瀏覽:281
大咖電影6 瀏覽:705
電影極度恐慌第二個結局 瀏覽:293
電影演員周麗娜說去香港了 瀏覽:58
專業粵語經典電影 瀏覽:820
法國電影的士 瀏覽:183
鹹蛋超人完整電影 瀏覽:523
兩個人看同一部電影的軟體 瀏覽:572
影院app電影大全下載 瀏覽:9
成龍電影龍卷風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