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酒干倘賣無歌詞
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地哪有家
沒有家哪有你 沒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養育我 給我溫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護我 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是你撫養我長大 陪我說第一句話
是你給我一個家 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
雖然你不能開口說一句話 卻更能明白人世間的黑白與真假
雖然你不會表達你的真情 卻付出了熱沉的生命
遠處傳來你多麼熟悉的聲音 讓我想起你多麼慈祥的心靈
什麼時候你再回到我身旁 讓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干哪淌賣嘸...... 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地哪有家 沒有家哪有你
沒有你哪有我 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酒干哪淌賣嘸......
(1)台灣經典電影搭錯車酒干倘賣無擴展閱讀
酒干倘賣無」是閩南語「有酒瓶子賣嗎」,是收酒瓶的叫賣語。那一年,台灣出品了其電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錯車》,羅大佑、李壽全等幾位日後主宰華語流行樂壇的大師級人物參與創作。一首《酒干倘賣無》曾經在祖國大陸大街小巷傳唱,捧紅了蘇芮,她近乎吶喊的演唱是華語歌壇未曾有過的一種聲音,一種力量。這首歌依然備受當代青年喜愛而成為許多人日不離口的小曲在哼著,這已經變得越來越趨向於一首單純的搖滾歌曲了,沒了催人淚下的感覺。
⑵ 酒干倘賣無,好像有一場電影的,很久以前的,求高手指點指點,叫什麼電影咧
《搭錯車》,酒干倘賣無是其主題曲。
相關介紹:
《搭錯車》是1983年香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台灣歌舞電影,由虞戡平執導,孫越、劉瑞琪、李立群等主演,1983年12月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1984年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放映。
影片以台北市信義路眷村為背景,講述了台灣退伍老兵啞叔養育養女阿美的感人故事。
(2)台灣經典電影搭錯車酒干倘賣無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一個退役的台灣老兵是個啞巴,人稱啞叔,以收購空酒瓶和撿破爛為生。1958年的一個冬日清晨,啞叔在高級住宅區的巷道里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取名阿美。
阿美高中畢業後,在某餐廳當歌手。後得到青年作曲家時君邁的幫助,提高了演唱的藝術水平,受到聽眾的稱贊。阿美與啞叔商量,啞叔十分矛盾,他既希望女兒有一番作為,又怕女兒孤身在外遇到風險。最後,為了掙錢幫助父親擺脫貧困,使其晚年得到一些幸福,阿美答應了簽約。
不想一紙合同,卻斷送了自己的自由。演出歸來,阿美已成為紅歌星,但卻身不由己,不能同年邁的父親見面。啞叔因思念愛女,卧病在床。風雨交加之夜,阿美飽含不能奉養老父的辛酸,在台上唱出了懷念的心聲。氣息奄奄的啞叔,從收音機里聽著女兒熟悉的歌聲,懷著思念、悲憤的心情,離開了人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搭錯車
⑶ 台灣老片子《搭錯車》中的經典插曲《酒干淌賣無》的命名由來
酒喝光了 瓶子賣給我
「酒干倘賣無」這句話的含義
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
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
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
一首《酒干倘賣無》曾經在祖國大陸大街小巷傳唱,時至今日,這首歌仍備受當代青年喜愛而成為許多人日不離口的小曲在哼著。我雖不是什麼歌迷,甚至也稱不上愛好者,有時卻也隨口哼哼「酒干倘賣無……」
那麼,怎麼突然想起這首歌呢?這是因為想起有關這首歌的話題:酒、干酒、酒干、倘賣、倘賣無……等等等等這些外地人聽起來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的語句,使我萌生了為《閩南語林趣話》寫篇短文的念頭。
常看報紙的朋友也許記得,幾年前,這些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的語句曾經以《酒干倘賣無》這首歌為由頭,成為我國南方某報「夜光杯」專欄用一整版、數篇文章來研究這句閩南話的話題。一整版文章中,除了對酒的解釋正確外,沒有一篇對「酒干倘賣無」這句話的本意、本義講對的。多數觀點認為「酒干」就是把酒幹了;「酒干倘」即喝剩下一點在「流淌」;「酒…賣無」是「無酒賣」的倒裝……如比這般,分析得有滋有味。我相信,略為熟知閩南話的人聽了這種分析都會為之捧腹!
大家知道,研究任何一種語言首先要熟悉這種語言。同理,研究閩南話而不熟悉閩南話怎麼行呢?「酒干倘賣無」原本是閩南和台灣沿街叫買、叫賣的一句生意話,當時由於各地街頭巷尾都在唱《酒干倘賣無》這首歌,一些文人在覺得新鮮之餘動了側隱之心而對這句在台灣和閩南很平常的話展開了研究,他們並不知道這類「街巷語言」真要研究,是取之不盡,道之不絕,難研究透的。再說,研究閩南每句話都應首先熟悉、了解它的使用環境、語詞結構,否則肯定會鬧出笑話。比如你如果真夠條件研究「酒干倘賣無」這句歌詞,那你起碼應根據其原本可以准確斷開、組合、衍生的詞語有:酒、酒干、干酒、幹了;倘、毋倘、有倘、無倘;倘賣、倘賣無、無倘賣、有倘賣、賣多少、很好賣、賣無了、無賣了……等等。有意思吧?一句「酒干倘賣無」短短五個字,一下子可以分解成這么多的詞和片語。這又說明,研究閩南話還要有相當數量的閩南語詞積累,才能准確分解出更多閩南語片語合並弄清它的真意。
將正確的語詞分斷出來後,再來研究它的本意、本義。在閩南話中,「酒」即人們日常飲用的各種酒的總稱;「酒干」是什麼呢?這是外地人最不了解的閩南名詞——空酒瓶子;「干酒」是閩南話的倒裝「把酒幹了」的提議或氛圍;「倘」的本義是可以;「毋倘」是肯定詞不可以、不應該;「有倘」是設問,有沒有什麼可以……怎麼樣;「無倘」也是肯定詞,無什麼可以……怎麼樣;「有倘買」是肯定句,有什麼可以買;「有倘賣」也是肯定句,有什麼可以賣;「買無」是買不到;「賣無」根據語氣分意思:語氣輕是賣完了、賣了啦。語氣重了是設問「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至此,「酒干倘賣無」這句話的本意、本義就推出來了,即「有沒有空酒瓶子賣?」的意思。
「酒干倘賣無」這句話的關鍵詞是「空酒瓶子」,中心意思理解了,怎麼斷句意思都會對。如喊成「有空酒瓶子賣嗎?」也對。那麼,怎麼回答「酒干倘賣無」呢?可以是「有」、「有倘賣」、「賣無啦」、「賣了啦」、「無倘賣羅」……等等,也對准了中心意思。還有一點要注意,「賣無」是設問,如答成「賣無啦」,這個語氣詞「啦」又成了關鍵詞「賣完了」的意思。
由此可見,閩南方言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有嚴謹的邏輯意思,而其中也不乏一句之師,一字之師可供效法。
⑷ 酒干倘賣無的故事
《酒干倘賣無》是1983年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搭錯車》講述了一個退伍老兵啞叔與棄嬰的故事。退伍老兵以撿拾破爛為生。1958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啞叔在高級住宅區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取名阿美。此後,啞叔又當爹又當娘,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在艱辛貧困的日子中掙扎,憑借著微薄的收入將阿美撫養成人。
在青年作曲家時君邁的幫助下,阿美成了一名紅歌星。不料阿美成名之後,竟然遺忘了啞叔對她的恩情。在一次演唱會上,時君邁在阿美家附近的時候想去看看阿美的父親,走到阿美父親的窗前,鄰居給時君邁講述了阿美父親從小用《酒干倘賣無》的小號聲來逗阿美歡樂,時君邁得到了靈感,沒有見阿美的父親,而是立馬回到家裡,為了喚醒阿美,為她寫了一首歌,就是這首《酒干倘賣無》。
時君邁在演唱會前幾天把歌寄到了她手裡。阿美看了歌詞,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學唱那首歌,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湧向眼前。阿美沒有遵從經紀人的安排,演唱了這首《酒干倘賣無》,雖然觸怒了經紀公司,卻堅定地表明了她對自己過去人生的歉疚和懺悔,痛悔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搭錯了車。
(4)台灣經典電影搭錯車酒干倘賣無擴展閱讀:
酒干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台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里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干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
歌曲《酒干倘賣無》是閩南語,但是有兩個錯別字。閩南語中保留很多古漢語的成分,有很多字如果不懂古漢語,根本寫不出來,比如歌名中的「干」和「倘」,就是錯別字。「『干』正確的應該是『瓨』(音同祥),這個字出現在2000年前司馬遷的《史記》里,就是酒瓶子的意思;『倘』應為『當』,《古詩十九首》里就有這樣的用法」,由於許多人不了解,所以便音譯成「干」和「倘」。
⑸ 「酒干倘賣無」的歌詞是什麼意思啊
《酒干倘賣無》是1983年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這首歌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電影的主要劇情:
退伍老兵以撿拾破爛為生。1958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啞叔在高級住宅區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取名阿美。此後,啞叔又當爹又當娘,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在艱辛貧困的日子中掙扎,憑借著微薄的收入將阿美撫養成人。
在青年作曲家時君邁的幫助下,阿美成了一名紅歌星。不料阿美成名之後,竟然遺忘了啞叔對她的恩情。
在一次演唱會上,時君邁在阿美家附近的時候想去看看阿美的父親。
時君邁走到阿美父親的窗前,鄰居給時君邁講述了阿美父親從小用《酒干倘賣無》的小號聲來逗阿美歡樂,時君邁得到了靈感,沒有見阿美的父親,而是立馬回到家裡,為了喚醒阿美,為她寫了一首歌,就是這首《酒干倘賣無》。
時君邁在演唱會前幾天把歌寄到了她手裡。阿美看了歌詞,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學唱那首歌,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湧向眼前。
阿美沒有遵從經紀人的安排,演唱了這首《酒干倘賣無》,雖然觸怒了經紀公司,卻堅定地表明了她對自己過去人生的歉疚和懺悔,痛悔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搭錯了車。
酒干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台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里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干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
《酒干倘賣無》歌曲MV
MV所表現的場景是電影《搭錯車》情景的再現,開頭是一些雜七雜八堆著像座山般的酒瓶,一個跛腳的老人靠收集一些空酒瓶養活著自己,老人有些聾啞,不會說話,孤單的一個人。
後來,老人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女孩成名之後不關心老人了,男朋友為她寫了一首《酒干倘賣無》,女孩終於良心發現跑去醫院看父親,父親微笑著閉上了雙眼,畫面靜止在女孩撕心裂肺般的痛哭聲中。
⑹ 《酒干倘賣無》這首歌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酒干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台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被無數人動情的廣為傳唱。「酒干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
這首歌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跛腳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養活自己,老人有些聾啞,不會說話,孤單的一個人,生活夠苦的了。
有一天他在街上撿到一個孩子,他欣喜異常,認為是上天賜給他唯一的禮物。
老人將孩子帶回家,用辛苦收來的空酒瓶,換錢買廉價的奶粉,讓那個小女孩活了下來,女孩在6歲的時候撿了一條小狗,取名旺才。
小狗,聾啞老人,小女孩相依為命地生活在一起,小女孩的童年就在那一堆如山的空酒瓶中成長。
天生的好嗓子讓她成為聾啞人的傳話機,在每個清晨女孩牽著老人,拄著拐杖。
女孩大聲的喊著: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
再後來,小女孩長大了,戀愛了,她愛上了一個作詞家。
年青的作詞家一窮二白,但很愛她,帶她走進了藝術天地,為她寫了很多歌,對老人也非常好,每次來都會幫老人運酒瓶,和老人比劃著說話,逗旺才......
然而有一天,女孩成名了,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房子,汽車,周圍追求的人......女孩還是很愛男孩,勸他和她一起住進大別墅,不要回酒瓶屋了,因為又聾又啞的父親,讓她覺得羞辱!
男孩不願意,仍和老人來往,後來女孩越來越忙,名氣越來越大,生活完全由經濟人安排。老人想念女兒,央求男孩帶他去找女兒,但是還沒進演唱會的大門就被哄出來了......
再後來女孩也煩了,丟給老頭一筆錢讓他不要再打擾,老人擦幹了含淚的眼睛,沒要女孩的一分錢,走時還留下女孩一直愛吃的一小袋松子!
男孩看不過去了,找女孩理論,女孩心裡聽不進任何勸言,因為兩人地位懸殊,最終只能分手。但老人終因思念女孩終於病倒了,男孩只好央求女孩,希望她能回家看看老人,女孩沒聽他的!
就在這時,男孩打聽到女孩唱歌的地方,他告訴了老人,老人掙扎著要去看女兒最後一面。不料走在路上,一輛卡車飛馳過來,眼看就要撞著老人了,老狗旺才猛地拱向了老人,旺才就這樣死了。
男孩知道後決定為女孩寫最後一首歌,他連夜趕,頂著長期的貧困和思念,在他身體快不行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歌,讓人送給了那個女孩。
男孩寫完歌詞後也離開了人世間,演唱會上女孩不情願地打開紙條,
⑺ 蘇芮《酒干倘賣無》,當年讓無數人流淚,這首歌是什麼意思呢
蘇芮這首流行了35年的歌曲,當年讓無數人流淚,它的意義何在?
蘇芮的一首《酒干倘賣無》流行至今,而且每每吟唱都會讓人不自覺的落淚,想起了一些往事,之前,她受邀來到了央視中秋晚會的舞台上,讓大家再次見識到了她的唱功,蘇芮不愧是80年代的天後級歌手,時隔多年寶刀未老,當年憑借一首《酒干倘賣無》風靡全國,那蘇芮這首流行了35年的歌曲,當年讓無數人流淚,它的意義何在?
成為當紅歌星的她,卻必須向外隱藏自己的身世,不能與養父相認,直至養父病危,阿美也全然不知,而在一場大型演唱會即將舉行的時候,曾經的男友時君邁,託人給她送來了他創作的歌——《酒干倘賣無》,看著歌詞她回憶起了曾經和養父在一起的一幕幕,不自覺的留下了眼淚。
所以她決定將此曲當做演唱會的亞洲曲目,但是沒想到在演唱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養父傳來了噩耗,當她感到醫院的時候,也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最後阿美含淚登上了舞台,深情的唱出了《酒干倘賣無》這首歌。
其實這首歌表達的意思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還有就是子欲孝而親不待,這也是人生中莫大的悲哀,讓人悔恨不已,父母在世短短幾十年,不要等不在的時候在想起你的孝心。一曲《酒干倘賣無》曾讓無數人流淚,但這5個字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⑻ 酒干倘賣無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搭錯車》。
《搭錯車》改編自台灣同名電影,是由高希希執導,李雪健、殷桃、李琳等人主演的情感倫理劇。該劇講述了廢品收購站啞巴職工孫力與養女阿美之間的故事。
劇情簡介
四十歲的啞巴孫力碰到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年輕美貌的返城姑娘劉之蘭嫁給了他。當知道劉之蘭肚子里懷著別人的孩子,喜劇頓時成了悲劇。
孫力經人介紹與胡玉琴互生好感,談婚論嫁時,劉之蘭的嫂子來了,希望孫力將寄養在她那裡的阿美接走。胡玉琴不能接受,與孫力分手了。
孫力義無反顧收下了之蘭的女兒,然而當他要把阿美交到新的收養人手中時,孩子一聲「爸」,使他不惜一切要養大這個苦命女孩。
(8)台灣經典電影搭錯車酒干倘賣無擴展閱讀:
結局介紹
石軍生離開了阿美,留下一首他很早以前就寫下的歌——《父親》。蘇民生十分惱火,把樂譜扣留了下來。唱片公司的鄭老闆收買了蘇民生的秘書,把合同掉包了。
在簽約的記者會上,為了報復甦民生,阿美姍姍來遲。等簽字以後,蘇民生才發現合同被掉包,一切都跟自己沒有什麼關系了。
去美國前,劉之蘭勸阿美原諒蘇民生,無論做為一名歌手還是女兒。在機場,蘇民生把《父親》的樂譜還給了阿美。
一年後阿美從美國回來,首場演唱會的主題是《父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阿美和劉之蘭來到李玉琴長眠的公墓。白雪覆蓋的墓園里,孫力一邊聽著阿美的歌一邊緩緩地揮動著掃把。
⑼ 搭錯車與酒干倘賣無
1983年,台灣電影《搭錯車》曾經轟動整個華語影壇。改編自同名電影的電視劇《搭錯車》將背景換作北京,在故事情節、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了拓展,講述了廢品收購站啞巴職工孫力如何養育養女阿美,如何陷入與阿美親生父母糾葛的感人故事,反映了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內地平民的生活和情感狀態。
著名演員李雪健在劇中扮演啞叔孫力一角。眼下,該劇正在川台熱播,在蓉城掀起了一股懷舊和煽情旋風
以平民視角著稱的導演高希希近來風頭強勁,由他執導的《結婚十年》《與愛同生》《歷史的天空》和《幸福像花兒一樣》風格迥異,但部部都叫得響,他本人目前已成為炙手可熱的導演。說起被他尊稱為「大哥」的李雪健,高希希表示,兩人已通過《搭錯車》的合作成為「黃金搭檔」。
記者剛談到有經典電影《搭錯車》在前,高希希立刻反駁:「它們完全是兩回事。電影講述的是台灣退伍老兵養育養女的故事,而電視劇講述的是廢品收購站職工啞巴孫力養育養女阿美的故事,夾雜著孫力和阿美親生父母的一些糾葛。應該說,電視劇《搭錯車》在情節設置、人物塑造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新設計,是一部帶有明顯時代風貌的現實作品。」記者追問,當年電影《搭錯車》曾引起轟動,被視作「哭戲」的代表,《搭錯車》是不是也會創造出「眼淚橫飛」的效果?對此,高希希十分自信:「電視劇同樣非常感人,而且電視劇的內容更豐富、情節更曲折。不過,我們的感人並不是生硬地賺取觀眾的眼淚,為了哭而製造哭,而是故事發展到那個程度,感情積累到那個程度的自然結果,演員的感情表達都要求合情合理。」
盡管高希希極力強調電視劇和電影是兩碼事,但細心的觀眾已發現,劇中仍使用了電影里的經典歌曲《酒干倘賣無》《是否》《一樣的月光》等作為插曲。對此,高希希解釋:「開始我想全部重新創作,因為我覺得電影中的那些歌流傳太廣,已經打上了時代烙印,容易讓觀眾產生時間上的錯覺。但後來我發現,這些歌其實可以與劇情緊密地結合起來,加上它們流傳廣泛,易讓人產生親近感,於是就原樣照搬。不過,同時我們也邀請作曲家王黎光創作了《父親,你是安靜的》和《永遠的愛》等新歌,由江美琪和趙薇演唱,這些都貼切地表現了故事的主題,效果非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