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發行大陸版與港台版有什麼區別在線等,拒絕sb
大陸是審查制度,香港是分級制度
詳細如下
審片委員會隸屬國家廣電總局,執掌著中國大陸上映的所有電影的生殺大權。也就是說,一部電影只有通過審片委員會的審查,被認為適合播放,才會投放院線。如果被認為不合格、不適宜播放的電影,則被駁回修改、重新剪輯,或者直接被槍斃。
據內部人士透露,審片委員會成員僅36人,背景來自各行各業,如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老牌電影導演、全國婦聯宣傳部文化處處長、大學教授、國家宗教事務局辦公廳綜合信息處處長等。這36人審核電影能否上映的標准主要涉及意識形態與官方政策基調。具體的標准則是廣電總局的「十類禁止九類應刪」,羅列如下:
十類禁止
(一) 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 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 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 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 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 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 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 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 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九類應刪剪
(一)曲解中華文明和中國歷史,嚴重違背歷史史實;曲解他國歷史,不尊重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貶損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重要歷史人物形象;篡改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
(二)惡意貶損人民軍隊、武裝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
(三)夾雜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內容,展現淫亂、強奸、賣淫、嫖娼、性行為、性變態、同性戀、自慰等情節及男女性器官等其他隱秘部位;夾雜骯臟低俗的台詞、歌曲、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等;
(四)夾雜兇殺、暴力、恐怖、鬼怪、靈異等內容,顛倒真假、善惡、美醜的價值取向,混淆正義與非正義的基本性質;刻意表現違法犯罪囂張氣焰,具體展示犯罪行為細節,暴露特殊偵查手段;有強烈刺激性的兇殺、血腥、暴力、吸毒、賭博等情節;有虐待俘虜、刑訊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節;有過度驚嚇恐怖的畫面、台詞、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
(五)宣揚消極、頹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刻意渲染、誇大民族愚昧落後或社會陰暗面的;
(六)鼓吹宗教極端主義,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間,信教與不信教群眾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傷害群眾感情的;
(七)宣揚破壞生態環境,虐待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的;
(八)過分表現酗酒、吸煙及其他陋習的;
(九)有違相關法律、法規精神的。
如果看得足夠仔細,你會發現,十類禁止標准,只有一條針對影片的技術和質量問題,其它全部是針對影片的思想和內容的。至於九類應刪減的,范圍之廣幾乎涉及電影的方方面面,從拍攝內容、對象,到拍攝手法、影片價值觀,甚至音樂、台詞均會管到。「十類禁止九類應刪」與其說是明確的審片標准,不如說是一個模糊的綱領性文件,具體執行完全看個人發揮。這便是審查制度的荒誕之處,即沒有人知道應該按什麼標准來審查。因此,如果一部電影需要被禁播,理由總是會找到的,而且很充分。
香港是分級制度
香港電影的分級制度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兒童不宜觀看;
其中第Ⅱ級又分為A、B
第ⅡA級:兒童不宜——在內容和處理手法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可能使用輕微不良用語和少量裸體、性暴力及恐怖內容,建議有家長指導;
第Ⅱ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眾應預期影片內容不適合成分的程度較第ⅡA級強烈;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俗用語及性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性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
第Ⅲ級:只准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三級片既有***,也有暴力片,**三級片的比例佔多數,因而一般人在提到三級片時常常專指***)。
香港I級、IIA級、IIB級電影對未成年人只有勸喻義務、沒有強制權利,而III級片(限制級)的年齡限制則會嚴格按照法例強制執行,否則便是違法行為。2003年內送檢分級的影片有1555部(2002年則有1944部),其中689部列為第I級影片(12部經刪剪),362部列為第IIA級影片(全部未經刪剪),335部列為第IIB級影片(八部經刪剪),169部列為第III級影片(21部經刪剪)。電影預告片、教育影片和文化影片也須送檢,但無須分級。年內,這類影片共有3309部獲准上映。
大陸近年在香港上映的大片的分級情況——都是IIB
《十面埋伏》因「有些暴力場面及含蓄**描寫」 為IIB級別
《無極》因「有些暴力場面及**描寫」為IIB級別
《滿城盡帶黃金甲》因「有暴力和**描寫」為IIB級別
《夜宴》因「有些強烈暴力場面和裸露鏡頭」 為IIB級別
Ⅱ 什麼是電影一區版 還有什麼其它版本 有和區別
DVD的區域碼:美國的消費電子製造商協會CEMA,和握有最多影像資源的美國電影協會MPAA,強制要求各DVD廠商加裝「防拷貝系統」,同時要在DVD光碟上標注不同的區位碼,這樣,只有符合區位碼條件限制度地區才能播放相應當DVD盤同時也限制了DVD向錄像機等設備的轉錄。
美國電影協會之所以堅持使用區位碼,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每部電影在世界各地上映時間不同,為避免電影未上演DVD-Video卻先行上市的利益損失,才以區位碼加以控制,讓一地區的電影上映後,再推出已加碼的DVD。為此,美國電影協會將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個地區:
第一區:美國、加拿大;
第二區:日本、歐洲、埃及、南非、中東;
第三區: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南韓、東南亞;
第四區:澳洲、紐西蘭、中南美洲、南太平洋島嶼;
第五區:俄羅斯、蒙古、印度、中亞、東歐、北韓、北非、西北亞一帶等;
第六區:中國(除台、港地區)。
那麼,是不是所有電影公司出版的DVD影片都具有區域限制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有美國八大電影公司(華納WarnerBros、哥倫比亞Colombia、20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派拉蒙Paramount、環球Universal、聯合United Artist、米高梅MGM、迪斯尼Disney)出版的DVD影片才有這樣的限制,也就是說,除了這八大電影公司之外的電影公司出版的DVD影片都沒有區域限制,一般稱為自由區域碼(Free Region Code)或稱全區。
如果有區域碼,那就只能看那個區域的DVD.
Ⅲ 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有哪些顯著區別
台灣電影最大的特點幾乎每部都哭哭啼啼,好像台灣的演員不會哭就不會演戲似的。香港電影寫實性比較高,將社會的黑暗面拍的觸目驚心。
Ⅳ 香港台灣的電影和大陸的電影有什麼區別
香港的電影,很本色.大陸的,,,,,因為限制太多.要通過很多審核.就拿,門徒,來說,香港的結尾是吳彥祖穿的是警服.大陸的是平常衣服.代表什麼?那個角色是不能公開的身份.香港的可以給予一個名正言順.大陸......
Ⅳ 內地香港台灣電影的異同
個人意見:香港電影起步較早,五、六十年代是百花齊放的時代,明星雲集,有趣的是,那時候銀幕陰盛陽衰,林黛、白燕一批女星照耀了香港的夜空。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到了七、八十年代,情況就反了過來,陽剛之氣充斥影壇,周潤發、成龍、周星馳,一顆顆巨星相繼涌現。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九十年代後期,香港電影一蹶不振,這與當時政治、經濟原因不無關系。九七回歸,各行各業的港人都持觀望態度,一些人才也流失了;另外,經歷了金融風暴和全球經濟萎縮打擊的香港影市尚未恢復元氣。
<br> 內地電影起步晚,但在近十年來呈現繁榮的景象,並且逐步走向商業化。內地電影發展仍然十分緩慢,劇本大都靠歷史題材改編,靈活運用能力不夠,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不足等等。根本原因我認為是體制問題,中國人口眾多,但市場潛力沒有被挖掘出來,政府政策阻礙了電影市場化進程。
<br> 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內地電影,香港電影故事情節低俗,很多都是照搬照抄好萊塢大片,少有深刻的作品。內地電影雖多是小製作,但是故事深刻,意味雋永。演員的表演更加細膩感人。
<br> 對於台灣電影不甚了解。引用一位台灣導演的話:楊德昌:整個華語電影范疇內,台灣電影都是比較「導演個人主義」。這跟香港的公司制差別很大。內地的話,剛好是兩者結合,像王小帥、陸川他們的電影導演色彩濃郁,但他們同時也在走公司制的運作。而台灣之所以容易出現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是因為在台灣做電影,你必須一個人能夠扛下包括資金、劇本籌備在內的所有事項。其實,提到台灣電影就想到我和侯孝賢,如果從積極的意義看,未必是件壞事,可以激勵那些年輕的電影導演,讓他們盡早趕上來,把我們的位置取代。
Ⅵ 台灣電影,香港電影,內地電影的區別(80年代以後的,同時代之間的比較)
終極一家
Ⅶ 藍光電影碟的美版、德版、港版什麼的什麼意思
1.根據發行地區不同,電影碟的版本也不同,美版是北美洲地區發行的版本,英語;德版是德國發行的版本,德語;港版是香港發行的版本,國/粵語。
2.根據各個地區法律的不同,電影碟所包含的內容也略有不同,有的有刪節,有的會加花絮在電影碟中。
3.還有一種以數字編號為地區代號的說法。以下為引用:
【這是DVD區域碼的劃分方式。在DVD誕生之初,美國的電影業者生怕盜版以及影片在全球上映時間不同等因素,損害業界的利益,所以要求在DVD生產時用區域碼加以控制。
目前全球共分為下列六區:
第一區:美國、加拿大、東太平洋島嶼區。
第二區:日本、歐洲、西亞、阿拉伯半島、埃及、南非、格陵蘭。
第三區:台灣、韓國、東亞地區。
第四區:中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南太平洋島嶼。
第五區:非洲、印度半島、中亞、蒙古、原蘇聯地區。
第六區:中國內地。
所以「一區碟」基本是美國、加拿大生產的DVD,而「二區碟」基本是指日本、歐洲生產的DVD。其實內地的消費者基本沒有分區的顧慮,因為目前我們能買到的DVD機都是全區的,不存在無法播放的情況。之所以大夥還在談論「一區」、「二區」,是因為不同地區生產出來的DVD質量(或部分內容)上存在的區別,比如同樣一部影片,也許「一區」的畫質比「二區」要好,而「二區」的音質比「一區」的棒,「三區」的原版字幕更有保障等等。
所謂分區制度,就是把全球劃分為六個區域,每個區域生產的dvd機和dvd碟片只都帶有本區域的特殊碼,只有使用本區域內的dvd機才能解讀dvd碟片。就像對暗號一樣,對的上來的才能播放。
之所以分區,主要是因為同一部電影在全球各地上映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防止電影還沒有上映就已經出現dvd的現象。這個強制性規定保護了電影的版權。
按照道理中國六區只能生產帶有六區解碼的dvd機,只能解六區的碼。但是中國人的智慧是無窮滴~!各個盜版商早已參透解碼的秘密,在生產盜版碟的時候把各區的加密碼全部抹掉,於是中國大陸的dvd機就能播放全球任何一個區域的dvd碟片。
引用於:http://group.mtime.com/tangshan/discussion/848531/ 】
Ⅷ 巔峰期的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哪個水平更高
香港電影吧,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在上世界90年代,當時的文化輸出也是相當厲害的,香港電影不僅是在國內地位高,在日韓的文化輸出方面也是相當厲害的,當時韓國誰還不知道張曼玉王祖賢啊,由此就能看出來,當時的香港電影是真的厲害,那一群港星基本上是拍一部火一部,很多電影放到現在都很經典。
但是最近幾年,香港電影的水平下滑很多,基本沒有什麼好作品出現了,還是重復十幾年前的套路,武俠搞笑也沒有了新意,觀眾不買賬,票房和口碑都很慘淡。但是台灣電影和電視劇最近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線中,台灣的影視業正在發展,我還挺期待的。
Ⅸ 香港影視和台灣影視在風格和類型上有哪些不同
香港電影是形成工業化的,而台灣電影由於以前的政治外加其他原因,沒有形成工業化。用台灣導演的話說就是,台灣電影已死。
台灣電影在侯孝賢楊德昌等人的影響下,變的不夠市場,甚至可以說有些畸形。
Ⅹ 港台電影和大陸電影的區別詳細答案- 一定要詳細。
三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香港電影比較注重商業化,娛樂性是第一要素,基本上從60年代邵氏公司以來都是如此。
台灣電影蔣介石期間比較多愛國主義電影,跟我們的主旋律差不多,還有瓊瑤片比較泛濫,80年代新電影後,出現了很多藝術價值很高的電影,這些電影通常不考慮商業元素,是華語電影的珍貴財富,台灣的商業片比較落後,近年來則多流行青春片,算是台灣特長的商業電影類型了
大陸電影在建國初期有些不錯的經典,後來隨著政治形式,大家也都知道,這期間基本沒什麼值得流傳後世的佳作,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算是大陸電影的黃金時期,雖然特別經典的電影不多,但是百花齊放,各種佳作層出不窮,整體素質恐怕是兩岸三地在1949年以後的最高峰,這期間政治風氣比較寬松,尺度也較大。90年代開始是名導演的時代,雖然出現了一些非常經典的作品,但是總體素質開始逐年下降,導演們的膽魄也是越來越小
近年來香港電影基本和內地電影融合,出現大量不倫不類的電影,應該算是華語電影史上最齷齪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