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推薦和台灣歷史,文化相關的電影,可以當作論文題材寫的
電影也稱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科技與藝術。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形像、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極強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可以大量復制放映,也可以通過電影傳播一些社會娛論,一些社會不良現象。也可以讓我們學習知識,學習歷史文化。 電影也是一種信息傳播方式,通過觀賞電影,可以了解相關歷史、風土人情或者有關知識。
B. 有關台灣的論文
你在國內 利大能寫下去嗎
還是寫弊大吧
分幾個方面寫
惡質政黨的選舉操作
不良勢力對政黨的滲透
選上以後缺乏有效監督
政黨輪替造成的政策影響
C. 老師讓寫一篇台灣3000字論文(隨便寫什麼),請問怎麼寫才能湊滿這3000字啊~~~~~~~~
在網路上搜尋台灣 就會出現很多文章 然後挑你有興趣的主題 絕對能湊到3000字 你在網路就可以搜到很多關於台灣的內容 例如台灣的風景 文化 說話習慣 飲食習慣 農產品等等 還有台灣經濟發展 教育發展 台灣電影 電視發展 很多可以寫
D. 有關台灣電影的論文資料
台灣的青春偶像劇的共同特徵
1.男的超有錢,女的一般般(例:流星花園 命中註定我愛你 惡作劇之吻 青蛙王子等)
2.女的都有很多人追。(例:同上)
3.劇中必定有閩南話,占的比例不少,通常由男女主角家中長輩特別使用。
4.女的裝丑都是戴眼睛的
5.劇中男主角都是以痛恨,然後發展到愛上女主角的。期間必定有曲折,這是所有愛情片的賣點。
6.一般帶有搞笑,無厘頭成分。
E. 急急的求一篇有關台灣的論文,要求3000字
<<台灣見聞 -- 你所不知道關於台灣的N個細節>>
作者:張宏傑
到台灣的第一個早晨,是被摩托車的噪音叫醒的。拉開窗簾,不遠處是一個十字路口,數十上百輛摩托黑壓壓地停在人行道後面,騎士們都戴著安全頭盔,綠燈一亮,一擰把手,齊齊向前射去,馬達聲震耳欲聾。台北稱摩托為「機車」,其數量之多幾乎趕得上大陸的自行車,且速度極快,與其它車輛並駕齊驅,毫不謙讓。
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廣州剛剛通過「禁摩令」——「禁摩」似乎成了城市發展和進步的象徵,可是台北的摩托居然如此「猖狂」。我向同行的台灣學者、台灣大學的杜教授介紹了大陸的禁摩情況,並問台北市有沒有考慮禁掉?
杜教授很驚訝,他說,這怎麼可以,這是人民的行路權啊!機車是有很多缺點,噪音大,不安全,污染重。但是,它方便,佔道少,價格低廉。你考慮過沒有,使用機車的都是什麼人?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僅憑這一點它就不能被禁掉。因為制定公共政策,要優先考慮弱勢群體的利益。你都禁掉了,他們買不起汽車,怎麼辦?
物價的高與低:農產品價高,風景區門票低
台北的物價很貴。一「粒」普通的富士蘋果30台幣,約合人民幣7元。芒果一「粒」60元,人民幣15元。為了保護果農的利益,這個水果大省的水果可一點也不便宜。
至於其它日用商品的價格,也基本是大陸的三倍左右。一瓶純凈水25台幣,約合人民幣6元。書更是貴得離譜,我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人民幣28元,台灣版的價格是480台幣,換成人民幣是120元。
可是也有一些價格比大陸便宜,比如風景區和博物館的門票。開完會,政治大學的曾教授驅車帶我們去野柳地質公園玩。這里是一片風蝕海岸,處處是磨菇石,風景優美,景觀獨特,差可比擬為大陸的石林,票價40台幣,約合人民幣10元。
風景區和博物館,是屬於所有國民的「公共產品」,應該惠及全體國民,特別是其中的「弱勢群體」。相比之下,祖國--大陸大部分風景區和博物館的門票,對農民、下崗工人及其它城市低收入者來說,是否太高了些?
為什麼台灣的窮人可以享用這些「公共產品」呢?原因很簡單,在台灣,一個人再窮,他也和那些億萬富翁一樣,擁有一張選票。
火車站的東西和外面同等價格
在野柳地質公園遊玩,印象最深的是偌大個風景區,居然沒有一個賣旅遊紀念品的攤子,也沒有一個流動小販。沒有人向你兜售紀念品,沒有人拉你照像,糾纏你騎沙地摩托車……你所看到的,只有清可見底的海水,天工造化的奇石;你能聽到的,只有天風、海濤。整個海灘安靜愜意。
三月六日,我乘火車從台北去高雄。去火車站前,我背著沉重的大包,先去超市買了水,又到街上買了「便當」(盒飯)。按照我的經驗,這些東西進了車站就要翻倍。等到了車站,我驚訝地發現,站內的物價居然一點也不比超市貴。上了車,巡迴手推車上的「便當」也和外面同價。我平生第一次知道,原來火車站里的東西,是可以和外面一樣價格的。
和氣生財
因為被摩托車吵醒,我去找招待所的管理員,一個五十多歲的很瘦的女人。她檢查了一下我的房間,發現上面有一個小窗沒有關嚴。她奮勇地踩著桌子椅子上去關好,然後不停地對我說對不起對不起。
第二天早上,她特意跑到我的房間來問昨晚休息得怎麼樣,我說很好,她冷不防地給我鞠了個九十度的躬,連聲說,謝謝您!昨天實在對不起了!
以後每天遇到我,她都會問我休息得怎麼樣,然後給我鞠上一躬,弄得我十分地不適應。
台北的大部分商家,從商場到小吃攤,在接到付款後都會向你道聲謝謝。找你零錢時,許多人都是用雙手奉還。
在台灣賓館住宿,退房的時候,是沒有「查房」這一環節的。
傳統文化保存好,傳統節日氣氛濃厚
這次去台灣,我留心的一個重點是觀察「傳統文化」在台灣的留存情況。
三月四日是元宵節,這一天,台北街頭非常熱鬧。台北市舉行了規模盛大的燈會,許多文藝團體上街表演。當天中午,我們在野柳遇到「迎神轎」活動。在地質公園參觀時,恰好遇上當地漁民舉行「開漁儀式」,十數艘漁船在海面上兜著圈子,不停燃放煙花爆竹,以祈禱今年漁業豐收。在台灣,清明、端午、中秋,都會放假一天,傳統節日的味道很濃。
台灣的「溫良恭儉讓」應該是我們傳統的一部分。在大陸,我走訪過一些原本文化發達,因交通形勢改變而衰落的小鄉鎮。比如以前的西塘、烏鎮,福建的永定,山西的小縣城。這些地方的人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待人和氣,溫文有禮。到了台灣,感覺也是如此。
1952年,從大陸潰退台島後的國民黨,把「保衛中國文化」,「實行民主憲政」,「平均社會財富」作為所謂「復興基地」建設的工作重點。其中,「保衛中國文化」,又因為掃除台灣島上日式教育文化遺存的需要而愈為台當局所重視。當然,這一切者是在「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權威政體下實施。民進黨執政後,學校教育中「中華文化」的內容有所減少,但還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我曾經專程查閱過台灣的中學教材,一、二、三冊是倫語選讀,四、五冊是孟子選讀,第六冊則是大學、中庸講讀。這一套書,基本上涵蓋了「四書」的主要內容。
電視政治
接觸時間一長,你會感覺到台灣人身上的優越感。他們的優越感,不是建立在經濟上。他們知道大陸的發展速度遠高於台灣。幾乎每一個台灣朋友在和你聊天時都會問:怎麼樣?看到電視上打嘴仗了吧!台灣人就是這樣,什麼事都可以批評。
台大教授說:「台灣政治對社會的影響力其實是很有限的,比如,政治是管不到大學的。政府只負責給大學拔款,別的,什麼都管不著。在台灣,一流的人才都不在政界,而是在商界和學界。其實,一個正常的社會,學者只要做好學問,商人只要做好生意,其它的都不用他關心。」他的聲音里透著某種自豪。
在其它場合,台灣人都是那麼「溫良恭儉讓」,女人說話嗲兮兮,男人有點娘娘腔,文明得有些「文弱」。只有在有關政治的論壇上,火葯味十足。
台灣的電視乏善可陳。那些濫得不行的綜藝類節目對大陸人來講一點也不新鮮。因此每晚只好鎖定在政治類的節目上,聽台灣人在電視上唇槍舌劍。
好在這樣的節目不少。在台灣的那幾天,正好趕上「中正紀念堂」改名。四五個頻道長篇大論地討論這個話題。請的來賓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是反對改名的,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支持。反對派呈一面倒的壓倒之勢,對在坐的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極盡嘻怒笑罵之能事。這位副執行長連話都搶不到,十分可憐。好容易搶到發言機會,他說,要把「蔣廟」改掉,是因為這是一座像征「威權政治」的建築,建築理念充滿專制精神。
旁邊的一位民意代表馬上攔住說:「胡說!現在的「總統府」不也是威權政治的建築嗎?要知道,那是日本總督府啊,為什麼陳水扁還住在那裡……」
那個戴眼鏡的民進黨說:「所有這些威權時期的建築,都應該改名。因此,黨內的主流意見,是遷都,遷到中南部去……」
民意代表又打斷他:「純粹放屁!遷都?遷到中南部?這明顯是為了選舉。中南部是你們的票倉,你們提出這個建議,不過是為了討中南部的好……」
看台灣的政治類節目,一言以敝之,就是「百無禁忌」,談什麼都可以,怎麼談都可以。
為什麼不統一:大陸不民主
從台北開車出來,不到半小時,就來到了台灣海峽。大海波濤不定,海風挾來濃重的海腥味。曾教授指著西北方向說,那裡就是福建。極目遠眺,似乎可以看到些什麼,當然,這一定是錯覺。
從台北出發,只需要四個小時,就到了台灣最南端。站到高雄港邊,眼前仍然是一片無邊無際動盪不定的浩瀚蒼茫。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你不由得會產生一種無可名狀的孤獨感。這片紡綞狀的島嶼,太狹小,太孤單。
每一個大陸人和台灣人坐到一起,不可避免地談到一個話題:「統一,還是分裂」。
輔仁大學的一位學者,自稱站在「理性」的立場上,對「大陸觀點」和「民進黨觀點」各打五十大板。他說,統一還是分裂,要從「利益」這個角度出發。大陸人往往認為,統一是先天地不需論證地「好」。民進黨人則認為,「獨立」代表了「正義」、「真理」、「進步」。台灣人考慮問題是現實的。讓他們選擇統一還是分裂,他們只會有一個考慮標准,那就是對自己有沒有利。統一了,大陸的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社會資源,將更方便、更順暢地為台灣人所用,兩岸交往成本也會大大降低。唯一的阻礙,是政治。台灣人的政治理念和大陸差別太大了。台灣人認為,民主政治才是可以信賴的,其它政治類型的不穩定性太多。
在高雄,我和那位支持民進黨的司機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出乎我的意料,他的看法居然與輔大的教授基本一致。他說,用屁股想都會知道,大陸那麼大,如果政治再民主了,對台灣當然有吸引力,為什麼不統一?畢竟,我們的祖宗都是從大陸來的啊!
F. 台灣電影的理論專著
陳飛寶編,1988,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台灣電影導演協會,2000,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陳儒修,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羅頗誠譯。台北:萬象圖書。
Chen, Ru-shou Robert. 1993. Dispersion, Ambivalence and Hybridity: A Cultural-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lm Experience in Taiwan in the 1980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川瀨健一,2002,台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李常傳譯。台北:南天書局。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小組,1994,台語片時代(一)。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電影資料館「本國電影史」研究小組編,1996,歷史的腳蹤:台影五十年。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研究計劃,1994,電影歲月縱橫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書局。
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政策電影研究。台北:萬象書局。
黃仁、王唯編著,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
黃秀如,1991,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雄屏編著,1990,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
焦雄屏,1991,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
焦雄屏,1993,改變歷史的五年:國聯電影研究。台北:萬象圖書。
焦雄屏編著,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出版。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書局出版社。
李泳泉,1998,台灣電影閱覽。台北:玉山社。
林贊庭編著,2003,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 1945-1970。台北:文建會。
劉現成, 1994。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部。
歐淑敏,2004,日治時期台灣電影的政教功能。台灣師范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Rodriguez, Hector. 1995. The Cinema i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Ph.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三澤真美惠,1999,殖民地下的「新天堂樂園」:日據時期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衛。
Wu, I-fen. 2002. Taiwanese New Wave Cinema: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h.D. diss., University of Essex.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台灣電影資料館。
葉龍彥,1997,台北西門町電影史 1896-19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電影資料館。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
葉龍彥,2003,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
Yeh, Yueh-yu. 1996. A National Score: Popular Music and Taiwanese Cinem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張昌彥、李道明主編,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電影資料館。
「中華民國」電影年國際推廣組策劃,1993,台灣電影精選,區桂芝執行 編輯。台北:萬象圖書公司。
G. 急要一篇從海角七號看台灣文化的論文。1000字以上,謝謝!
這難度真大
H. 關於台灣的論文
解構族群的魔咒 – 馬英九的時代
再六個鍾頭馬英九可能就會以超越10%以上的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的總統。 謝蘇配的得票率應該是介於39%到45%之間。 在歷史走到此刻的當下,我們台灣人民參與這場政治嘉年華之餘,對這次大選的意涵,台灣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知道有多少?
從蔣經國過世到現在,在超過二十年的時程中,先是國民黨李登輝在朝、民進黨在野,然後是陳水扁僥幸當權主導,李登輝指導的「台灣團結聯盟」配合,曲摺合作推動的「本土化運動」,把台灣政局從上世紀中葉國共內戰後,兩岸政權互爭「中國法統地位「的格局,逐步走向實質分治、與中國(大陸)切割的現狀,2006 年之後,跛鴨的阿扁再刻意操弄各項(法理)台獨激進作為,沖撞兩岸緊綳的敏感神經,以轉移人民對其家族和親信貪腐弊案積累的民憤。
即使國民黨這次再度掌權後,不論喜歡與否,台灣經過四次總統大選,各個政黨政見競合揚棄後,在可預見的未來,堅持在普選的民主體制和司法獨立基礎上,台灣人民不接受外來政權統治的政治氛圍(約略吻合李前總統的主張),已逐漸大致形成台灣的主流民意,對未來台海兩岸關系的發展有著相當的影響。
1895年甲午戰爭後,清廷被迫把台灣割讓給日本。 當時居台灣多數人口的漢族,以閩南人和客家人為主,處於落後傳統農業社會的台灣,平民少有識字者,能說北京官話(普通話)的人絕少,兩大語族和各族原住民間各操不同語言,不能互相溝通。
日人殖民政權剿撫台灣各族反抗勢力的同時,大力推動所謂的「國語化運動「(此地的「國語」指的是「日本話」),並進行著眼於將台灣變成日本南進跳板的強制性小學(公學校)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等等各種現代化建設,配合多批次日本人移居台灣的殖民政策,日語成為所有台灣人通用語言,台灣開始具有現代社會的雛形。 經過日本數十年殖民統治,1945年台灣人民已是一個大幅度受日本文化影響,以漢民族為主體、異於中國文化的地區。
國民政府1945年來台灣接收時,面對的是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嚴厲搜刮以支援戰事、美國為了摧毀日本有生力量,連番持續轟炸台灣各地,造成戰後台灣民生凋敝、經濟殘破、基礎設施毀壞嚴重,整個社會的穩定性面臨嚴峻挑戰。
1940 年代前後,先是選征自願台灣人從軍,然後是在台灣強迫徵兵拉夫,戰爭結束後,幾十萬從日本佔領各地復原的台灣原日本軍人,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謀生出路,加上多數不能被納入國府官僚體制的原高層士紳階級,和一大批受日本中高等教育、沒有出路的知識份子,形成社會不穩定的重大變數。
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有許多的因素,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當時被接收的台灣,混有較先進日本文化和已經初步現代化的體制,國民黨政權的組成(體制)反而是主體仍是較落後傳統(封建)農業社會的產物,統治者(隔海來接收的國府)與被統治者(台灣在地人)之間因此在各個層面都有明顯嚴重的矛盾。
前行政院院長俞國華曾經脫口譬喻二二八事件的發生,類似滿清入關統治漢人改朝換代的歷史,約略解說了當時台灣統治者(少數外省權貴)與被絕大多數被統治者間矛盾的復雜性。
1947年三月初蔣介石從大陸緊急派兵來鎮壓動亂後的台灣,殺戮株連過廣,造成不少台灣人到現在還能在法理台獨基本教義派煽動下,簡單接受」來台的大陸人就是來欺負台灣人」 ,就是「騎在台灣人頭上外來政權」的深刻印象。
另一方面,事變後很多台灣知識份子把希望寄託於正在大陸崛起的共產黨,地下黨在台灣勢力迅速成長,當時台灣農村還是普遍存在地主剝削佃農的情形,地下黨在台灣農村地區獲得相當的支援力量。
國民黨主張的三民主義明確規定了「平均地權」(土地改革)的主張,但是中國自古以來窮困的農民家庭很難供養子弟讀書識字,歷代絕大多數統治官僚階層,也就很自然地出身於地主富農和資本家們的家庭,這些既得利益階級為了自己親族利益,極力抗拒推動土改,1927年國共合作北伐有成後,蔣介石下令清黨基本上就是要保護少數富人的既得利益。
1949年開始為了消除地下黨的支持力量,退據台灣的國民黨統治階層,所擁有的土地都在大陸,此時開始進行土改是革台灣地主的命,不再會傷害自己的利益,逐漸順利地推行了「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的土改政策,地下黨得以獲得支持的基礎不復存在。土改因此在兩岸都得以實施,這是歷史的反諷。。。
日據五十年後,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實行國語化(普通話)運動,清除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是必須執行的政策。但是處於剛發生二二八事件後,國府既不能成功綏撫創傷,還把清理日據時期文化上的作為,刻意擴大到對地方方言的壓制,採取了各種強制性懲罰手段,是國民黨治台早期的另一敗筆,造成多數現在年齡在五十歲左右和以上年齡層的台灣在地人,尤其是閩南語族人口,到現在都難以拋棄的心理陰影。
李遠哲支持謝長廷的一個理由,是說馬英九五十多年來都不學閩南語,臨到選舉才學,潛意識中許多閩南語族台灣人在這方面的情結,確實是兩蔣時代施政錯誤遺留下來的可怕後果。
台灣在土改後,政治上繼續壓制台灣本土精英,刻意掩蓋二二八事件的真相,繼之以「白色恐怖」鉗制人民思想,類似「數萬個台灣母親在暗夜中飲泣「的白色恐怖陰影烙印在數以百萬計台灣人民的腦海裏(包含李遠哲先生高中時代同學關懷時事被情治單位抓捕,造成幾十年來對國民黨的嫌惡)。
經濟上採取市場經濟路線的兩蔣時代,確實讓台灣經濟有飛躍的發展。 不過在經濟翻騰、民生經濟顯著改善的同時,「二二八事件」和延續近五十年的白色恐怖造成的問題,如同股市快速上漲後,遺留下來需要補上的「跳空缺口」。
兩蔣時代不願誠懇地去面對問題,並予以撫平,使得台灣人把對國民黨的憤恨和疏離堆砌成非常深沉的「跳空缺口」,民怨在高強度壓力鍋內(國府持續的獨裁統治)長期積累,又無處發泄的情況下,一旦票票等值的普選體制實施後,後遺症就顯現出來了。
日據時代台灣人深受「次等公民」長期的歧視,國府來台接收曾經被多數台灣人民歡迎。但是在看到接收軍政人員的貪腐無能、素質普遍低於原日本殖民統治階層的景象後,語言文化上的隔閡,及失業情況嚴重、殘破民生經濟的現實困境下,國民黨政權迅速被看成是類似西班牙人,荷蘭人,和日本人,另一個當年來佔領、剝削台灣人民的外來政權。
為了穩固國民黨政權的統治,經過安全單位過濾後,相對可靠的外省人被安插到各個公職,轉業的軍官占據情治單位乃至於各個行政機關的中高層職位,各級軍公教單位的中高層外省籍官員遠超過相對應人口比例。
不少日據時代就屈居底層職位的台籍公務員(包含員警),再度淪為升遷無望(或者有限)的弱勢群體,事業上的失意讓他們新仇舊恨交集,受這群人影響的親友們自然就成為,除了受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迫害人群的親友外,台灣深綠陣營的重要支持者。
李登輝掌權後,台灣人首次自己成為這片土地上的管理者,國民黨本土化運動在李登輝著手解決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遺留的「跳空缺口」後,讓國民黨有脫離被稱為「外來政權」罵名的契機。
然而,嚴重的省籍矛盾蓄積經年,無法在短短十餘年間消融,台灣大體解決歷史傷痕的歷程仍舊需要一段時間,怕要到2020年左右(1947年對國府殘酷鎮壓有印象的台灣孩子那代人過世後)。
台灣在地人李登輝當權期間曾經疏解了一部分怨氣,但是2000年李登輝下台後,這個沒有成功填補的缺口再度現形,讓這八年來台灣的民主化道路走的格外崎嶇。
如同市場機制是現代經濟體制運作必須的平台一般,經由全民普選參與的民主體制是全球現代政治架構的平台,但是這些平台的建立由於不同歷史文化和地域差異的變數,必須有一定的條件配合,才可能順利成形。台灣當前政局的混沌動盪,是因為在歷史傷痕沒有適當撫平以前,就全面啟動普選機制。不過,平實說來,幸好蔣經國過世後是由台灣在地人李登輝繼任(當時若是林洋港繼位的話也許更好),相當程度緩沖了當年緊張的情勢。
台灣在2000年政黨第一次輪替後,民進黨依靠起家的招牌「清廉,勤政,愛台灣」,被陳水扁和家人親信輕易踐踏破壞,2006年以來相關丑聞不斷,失去了號召力的民進黨,反向成為賣力填補這個嚴重跳空缺口的鋪墊者。
馬英九目前能夠開拓傳統國民黨支持者以外的空間,主要是能夠換位思考,以受害者家屬的角度體會問題所在,誠懇面對過去國民黨的錯誤,伴隨著民進黨八年執政失敗的現實,清廉和相對年輕外形的馬英九,打破了台灣舊有政治格局的框架。當前馬先生的支持者中,有很多討厭國民黨,但是支持馬英九的選民,這是很吊詭卻真實的特殊現象。
大陸優惠引進外資政策和廉價勞動力上的磁吸作用,從1990年代初期就逐步將台灣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大批轉移到大陸沿海各地,近二十年來逐步形成的結果,已經把相關產業鏈完整復制在大陸當地,產業空洞化讓台灣百萬計的勞工和白領階級失業,中下層人口生計無著落。從去年起外資在大陸經營低附加價值的勞力密集產業,又大披再度從大陸轉移到越南,孟加拉 。。等地。
平實說來,這是在國民黨李登輝時代後期就已經開始出現的問題,阿扁不幸坐在民怨的火山口上,加上不當鎖國心態的大陸政策,讓問題惡化加速,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下,優勝劣敗是鐵則,這不能完全怪罪於民進黨無能。不過在責任政治的游戲規則下,這就成了執政黨的選舉包袱,明顯地在野的國民黨成為這兩三年來選舉的得利方,馬英九這次參選也受惠於此。
類似南非黑人政府情況,黑人多數統治是普選的必然結果,台灣閩南語族人口佔70%,目前其中約略一半以上人口經常是綠營選舉時的堅定支持者,在台灣領導人層面(總統大選)的選舉上,先天不足是外省第一代,第二代政治人物必須克服的難題。
當年美國甘乃迪總統年輕英俊的外表,吸引了多數年輕人和婦女選票,相對於謝長廷外形,馬英九具有著類似的優勢,2000年和2004年連戰與陳水扁的對壘,就是相反的對比。普選的現實是,參與競選的各造都需要在鎂光燈和放大鏡下,把自己成功地推銷給選民以獲取支持,相對清廉的操守也是重要跨越族群支持者的要件,這些是有利於馬先生的地方。
馬英九這個外省第一代(出生在香港)能夠勝選的話,將是台灣族群融合的里程碑,台灣人民不再輕易聽從政客操縱族群矛盾,恣意記恨外省人、真正接受國民黨不再是外來政權的伊始,也是統獨兩極鍾擺效應回歸中道的轉折時刻,長期來說有利於兩岸間的和平共處。
不論是台灣法理台獨主張,還是大陸文革時期的群眾運動,都有被動員的底層群眾一旦被領導者「催眠」,「洗腦」後,就會被群眾盲動的可怕力量往前推行不能停止下來的情況。即使階段性目的達成,領導階層想要轉向理性務實路線而喊停時,此刻的領導人還是有可能被群眾運動所煽動起來的龐大慣性力量所碾壓,民進黨先前領導人許信良、施明德或者林義雄都有類似的遭遇。
血緣或歷史文化的關聯性不是一個國家能否獨立的關鍵。 台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個以漢人為主體島嶼的命運。 中國如同歷史上崛起的近代大國一般,海運是國際經貿活動最便利的運輸途徑,努力成為海權強國以保護海運通道,是維系國家利益要件。
不同於美國和俄羅斯,中國是個一洋國家,只面對著太平洋。台灣處於中國船艦自由出入太平洋的關鍵位置,一系列由阿留申群島、日本群島、台灣和菲律賓群島,形成的島鏈是阻止中國成為海洋大國的障礙。中國為了保有島鏈樞紐地位的重大國家利益,任何領導人都不可能讓台灣脫離中國而去,這是台灣人無法迴避的現實。
勞動成本無法留住讓台灣昔日曾經輝煌的各種低附加價值的勞力密集產業、本身市場容量又不能維規模的經濟,台灣經濟發展停滯在尷尬處境。除了少數與光電、電子和電腦相關的產業外,多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足,台灣經濟發展與產業外移造成的大批中下層失業人口,必須依靠觀光旅遊這類服務業的就業機會來支撐失業的缺口。 吸引有經濟能力的大陸觀光客來台消費,無疑地將成為最速效舒緩台灣經濟困境的手段。
全球一體化和區域整合一體化的趨勢,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思想。 主張台灣本體論的(包含綠營)智囊們絞盡腦汁設計的南進、前進中南美,或者投資印度次大陸(仍在進行)。。的策略,多年來還是沒有辦法改變台灣經濟發展的瓶頸,大批失業的中下層人民依舊難以維生。
不談藍綠陣營個自提出的包裝精美、各有算計和名目的兩岸財經政策,事實上就是兩岸共同市場的主張。台灣除了擁抱同文同種的大陸融入這個大中華經濟共同體外,獲取諸如大陸富裕人民來台旅遊消費、投資。。等等無阻礙進入台灣,以創造台灣底層人民就業機會,也沒有更佳的選擇了。
即使日本或美國都不可能在當前國際局勢下,讓台灣沒有阻礙地加入他們個別的經濟體中,這是任何有足夠常識的人都了解的情況。 兩岸在各項相關的課題上,如何找出雙贏的最佳利益組合,顯然有待努力。
回顧我們過去沉重的歷史包袱,和當前面臨的種種挑戰,在既有的各種制約條件下,新任台灣總統承載著人民非常高的期望,果真未來四年中,勇腳馬不能滿足人民迫切改善生活的需要,「跛腳馬」怕將是另一次政黨輪替的被犧牲者。
新總統必須盡快擬訂出充分有效的對策,帶領台灣人民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出困境。 坦白說,沒有辦法取得大陸政策傾斜的配合,肯定是個難以達成的任務。
走過大選激情後的台灣人民,該是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台灣的處境的時候了
I. 誰可以給我一篇港台電影的賞析論文
《猛龍》畫虎不成反類犬
一天到晚看的都是《大長今》、《人魚小姐》、《慾望城市》、《佐羅傳奇》,人們是怎麼了?原來是走向國際化了,我們也是國際人了。要改革、要新技術、要老樹開新花,《猛龍》中黑社會的「有志"青年們在吶喊著,黑社會也要國際化,段氏兄弟表情嚴肅,正襟危坐如是說,不然香港黑社會是沒有出路的。於是他們吸引了大量的外援,不同國籍、不同派別的幫會,龐大地、有系統地匯集替他們工作。在他們手上,香港變成了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
《猛龍》內容上最國際化的元素莫過於其暴力美學的運用。此片的監制是好萊塢重磅級人物史提芬·西格,他的那套暴力美學讓觀眾記憶深刻。相應此片的國際化道路,《猛龍》的動作設計帶有西方色彩就不足為奇。暴力是這部電影最為搶眼的元素——槍戰、大刀橫過,還有把血淋淋的人頭拎在手裡,的確非常搶眼。無數人曾夢想自己馳騁沙場,其實何嘗不是期冀滿地的鮮血以及刀劍橫過他人所帶來的快感。但是很明顯的一件事情是,我們不能過度宣揚暴力,更不能濫用這種令人渾身毛發直豎的手段來吸引影迷的眼睛。《猛龍》裡面出現的血腥場面估計會讓很多很多的女生發出高強度的尖叫。
影片開始時有一點《無間道》的影子,一個個人物的閃回,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只是很多東西過於刻意於是看完電影以後,很多人就會發現電影走了一條警匪片常常陷於的誤區。為什麼阿樂沒有死掉?因為我們常常不忍心讓正義敗於邪惡,因而這種刻意的成分就更加強烈。如同以前的《沖出亞馬遜》,我很難以忍受那種為了表現人物的品質而刻意拔高的行為。當然,《猛龍》似乎是略勝一籌的,除了角色的百折不撓和百打不死之外,似乎讓人找不出別的毛病。
其實當中國電影開始走向國際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可能會喪失一些東西。中國的電影文化是中國自己的,不是好萊塢的。說實話,《猛龍》的劇情實在難以與其所宣揚的暴力美學相媲美。邏輯先不提,單是許多橋段為打而打,就不能讓觀眾體會到其趣味性。故事情節也是老套:幾個年輕隊員組合團隊,起先不能抵擋經驗老到的雇傭兵,最終因配合默契而戰勝敵手。敵人中的頭目異常兇狠,但還是對一位女子起了愛心……這些劇情相信影迷們都能閉眼寫出。
J. 寫"台灣偶像劇的影響"論文
台灣的歷史觀和大陸不一樣,他們認可的好作品我們這邊不承認,所以過不來,例如曾經獲得金馬獎的《曹操,一代梟雄曹操〉就沒在大陸出現過。內陸本來也沒有多少好的影視作品,大多是粗製濫造,少數在台灣流行,例如非主流電影《天浴》、《陽光燦爛的日子》、《盲井》以及主流片子《可可西里》都獲得過金馬獎,《康熙微服私訪記》也曾經有很高的收視率。
近日不少台灣偶像劇被批評過分暴力,對青少年造成影響,由周渝民和徐熙媛主演的《戰神》都是其中之一。劇中男女主角心理不平衡,仔仔的演的角色會跳樓自殺,大S則被後父強暴。華視方面指《戰神》是改自日本漫畫,相信劇情不會影響到時下的青少年,偶像劇只是模仿人生,並不是領導人生,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自《戰神》推出後,收視都算不俗,寫真集也於日前推出,仔仔和大S將會在9月舉行一場寫真集的簽名會,順道為新劇做宣傳。
日前到上海出席糖果廣告記者會的仔仔,有傳他的酬勞高達6千8百萬台幣(港幣1千7百萬),仔仔聞言反問記者∶「告訴我,你從哪裡聽來的?」不過仔仔指F4四人的廣告酬勞都不錯,但絕對不會是傳聞所指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