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限極大理州巍山縣四方街有專賣店
我做2年不做了數字嫁我
❷ 請問雲南省巍山縣有電影院嗎
以前有,不過現在不放電影了!!現在都搞文藝活動,節目演出用!!
❸ 我的戶口所在地是大理州巍山縣,申請慢性病補助是要回當地辦理嗎
在戶口所在地的醫保中心辦理。
政務便民服務中心也可以辦理和咨詢。
❹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中醫院可不可以微信支付
現在醫院差不多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的
❺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好玩嗎
很好玩,那個巍山古城最好玩,吃的又多,
❻ 小米電視郵寄到大理州巍山縣永建鎮永利村要多少錢
這個得問快遞了 不同快遞 價格也是不同的 最好是用物流打木架 這樣有保障 大屏快遞不太安全 話說小米電視還是不錯的 我的電視裝上了當貝應用市場 上面全都是電視應用 需要什麼直接下載就可以了 裝機必備 電視應用管家更好的管理電視應用 一鍵加速清理 讓電視不再卡頓 試試看
❼ 雲南大理有幾個少數民族
大理州有13個世居民族,分別是:漢、白、彝、回、傈僳、苗、納西、壯、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民族。有8個人口較少民族,分別是傈僳、苗、傣、阿昌、壯、藏、布朗、拉祜等民族。
一、白族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二、彝族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
三、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
四、納西族
納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為雲南特有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其餘分布在雲南其他縣市和四川鹽源、鹽邊、木里等縣,也有少數分布在西藏芒康縣。
五、傈僳族
僳族屬於蒙古人種南亞類型,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文字分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7)大理州巍山縣電影院擴展閱讀
1、宗教信仰
(1)大理白族的宗教信仰體現為本主崇拜。據查,本主崇拜的宗教信仰形成於南詔時期,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內容也越發豐富。
(2)本主崇拜是一種多神崇拜,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是幾個或幾十個村寨共同信奉一個本主神。
(3)本主信仰不同於佛教的修來生,也不同於道教的化神仙,它只是對現世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一種期盼。「以死勤事者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悍大患則祀之」是本主崇拜的總原則。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宗教表現,至今不衰。
2、民族服飾
白族服飾
(1)白族服飾在色彩上大多為紅白相間,採用對比鮮明、明亮的色塊反襯出色調的協調。女子服飾艷麗、樸素,上身衣裝以及頭飾較為復雜,下身裙飾比較簡單、樸素,而且,年輕姑娘的服飾較為艷麗,年長女子的服飾崇尚淡雅。
(2)年輕姑娘好梳辮子,頭飾疊成長條形蓋於頭上,紅色的繩子繞辮挽上,形成上為龍馬角,下為龍鳳尾的格局,左側一條纓穗垂於耳畔,隨風飄揚。「蒼山綠,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紅,風擺楊柳枝,白雪映霞紅」正是對白族服飾的真實寫照。
3、民族舞蹈
(1)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間舞蹈的特色代表。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為山竹所制,竹間穿有一串三枚或兩串六枚的銅錢。舞蹈時,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撥動鞭的兩端,並用鞭輕打身體各關節。
(2)霸王鞭發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配合這音樂的節奏,更加優美動聽。霸王鞭舞有上百種舞鞭方法,舞蹈動作連貫,輕盈矯健,而且常常能與其他舞種相合拍,組成多種動作,形成「一條龍」、「四梅花」等隊形圖案。
(3)霸王鞭舞老少皆宜,並且人越多氣氛越熱烈。民族節日期間,每每於各白族村寨之中欣賞到如此趣意盎然,動作美觀、輕靈的舞蹈。
4、傳統節日
(1)耍海會
又稱:撈屍節
時間:上關、喜洲一帶始於農歷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關一帶始於農歷八月初八。
介紹:翌日,白族民眾身著盛裝,匯聚於洱海之畔,乘坐綵船泛遊洱海、唱山歌、對調子,情形不亞於春節。大理、下關地區還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活動,節日往往持續三至五天。
(2)繞三靈
時間:夏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介紹:白族關於繞三靈還專門有句俗語:「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園。」這是說繞三靈的節日活動得進行三天。二十三日過節時,人們聚集到蒼山五台峰下的聖源寺,祈禱賽歌;
(3)三月街
又稱:觀音市
時間: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介紹:當日,蜂擁而至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蒼山腳下。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既是物資交流的盛會,又是賽馬、滇戲、花燈等各種文藝體育表演的中心,熱鬧非凡,盛況空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理
❽ 大理州巍山縣有幾個鄉鎮
截至2018年,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下轄4個鎮:南詔鎮、廟街鎮、大倉鎮、永建鎮;6個鄉:巍寶山鄉、馬鞍山鄉、紫金鄉、五印鄉、牛街鄉、青華鄉。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處東經99°55′-100°25′、北緯24°56′-25°32′之間。縣境東與彌渡縣毗鄰,西與漾濞彝族自治縣和保山地區昌寧縣、臨滄地區鳳慶縣隔漾濞江相望,南與南澗彝族自治縣接壤,北與大理市相連。
(8)大理州巍山縣電影院擴展閱讀
巍山縣歷史沿革
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滇國設置益州郡,將勢力伸入哀牢國,在哀牢東部、今巍山設邪龍縣。邪龍縣劃歸益州郡管轄。
西晉滅蜀漢後,巍山亦屬雲南郡邪龍縣;西晉之後,北方紛爭,巍山土目不再臣服任何政權。
公元1254年,元朝滅大理國。巍山屬元朝大理萬戶府。
公元1382年,明朝佔領「勐卯弄」(平緬宣慰司)蒙舍地、置蒙化州,任當地土目左禾為土知州。巍山屬蒙化州。
清朝,沿襲明朝制度,直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6年11月成立巍山彝族自治縣,1958年10月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