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經典的四級電影
四級電影是指在中國大陸的電影審查制度中,被評定為第四級(即最高級別)的電影,通常因為涉及暴力、色情、恐怖等元素而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電影審查制度的不斷調整和變化,具體的分級標准可能會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四級電影:
《色·戒》:由李安導演,這部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段禁忌愛情故事。影片中涉及了性愛場景和暴力情節,因此在上映時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盡管如此,《色·戒》仍然憑借其深刻的主題和出色的表演贏得了多個國際電影獎項的肯定。
《無間道》系列:這是香港著名導演劉偉強和麥兆輝執導的一部警匪動作片。影片以復雜的劇情和精彩的表演著稱,其中涉及了黑幫、警察、卧底等多個元素。雖然影片並未直接展現過於暴力或色情的場面,但由於其黑幫題材和緊張的劇情氛圍,仍然被評定為四級電影。
《胭脂扣》:由關錦鵬執導,這部電影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香港的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影片中的情感糾葛和悲劇色彩讓人印象深刻,同時也有一些涉及性愛和暴力的情節。盡管如此,《胭脂扣》仍然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主題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這些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因為它們具有出色的製作水平和演員表演,更因為它們通過不同的主題和故事,探討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社會的多元性。同時,它們也引發了觀眾對於道德、倫理、愛情等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四級電影涉及的內容較為敏感和復雜,觀眾在觀看時應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些作品。
2. 請問電影分級我還聽說過四級、五級、六級,是這樣嗎
應該沒有這種說法,有四級片的說法,但那不過是大家對於象日本所拍AV女優電影這類比港台的三級片電影還要』開放』的電影的戲稱罷了,不是正規分級。
美國電影分級制度
G 適合所有年齡段
PG 不適合兒童觀看
PG-13 13歲以下慎看
R 17歲以下要有父母陪同
台灣分為四級:
普遍級(簡稱「普」級):一般觀眾皆可觀賞。
保護級(簡稱「護」級):未滿6歲之兒童不得觀賞,6歲以上12歲未滿之兒童須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輔導觀賞。
輔導級(簡稱「輔」級):未滿12歲之兒童不得觀賞,12歲以上18歲未滿之少年需父母或師長注意輔導觀賞。
限制級(簡稱「限」級):未滿18歲之人不得觀賞。
香港電影分級制度是香港的電影分級制度,依照香港法例第392章《電影檢查條例》於1988年11月10日制定,分級主要依據觀眾年齡限制劃分為Ⅰ、Ⅱ、Ⅲ三級;自1995年起因《電影檢查條例》修訂,所以將第Ⅱ級再細分為ⅡA及ⅡB兩個級別,所以部份人會稱此電影分級制度為香港電影三級制。
3. 電影分級制亞洲
在亞洲地區,電影分級制度各具特色,以確保內容適宜各年齡段觀眾。台灣的電影分級有四級:普遍級(普)適合所有觀眾,保護級(護)要求6歲以下兒童需成年人陪伴,輔導級(輔)12歲以下兒童需監護人指導,限制級(限)18歲以下禁止觀看。1999年和2004年,電視節目和出版物也採用了類似的分級方法。
香港的電影分級包括I級適合所有人,II級分為IIA和IIB,IIA建議有家長指導,IIB不適合青少年和兒童,III級限18歲以上。日本1998年開始的四級制中,一般級不限年齡,PG-12需成人陪同,R-15和R-18則有年齡限制。韓國的媒體分級則分為適合所有觀眾、12歲以上兒童、15歲以上兒童、18歲以上成人及限制類,後者有嚴格限制。
新加坡的電影評級起初有3級,現為5級,G級適合所有,PG需要成人協助,NC16、M18和R21有年齡限制,且R21電影不許在商店銷售。馬來西亞電影分級分為U(適合所有人)、PG13(13歲以下禁止觀看)、18(18歲以下禁止觀看,內容更成人化)等,18SG、18SX、18PA和18PL則有不同限制。伊朗的電影審查制度以質量分級為主,A級可高規格播放,C級則限制嚴格。
電影片分級是提供給看電影之人士一部電影對於孩童和成人的適合性的概念。在一些地方,電影分級制度可能具強制拒絕未成年人看某些電影的法律效力;在其他地方,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電影院仍執行電影片分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