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票太貴三字俗語

電影票太貴三字俗語

發布時間:2025-02-23 12:09:03

㈠ 好朋友之間該不該AA

我認為應該AA

都說金錢交易是人與人之間最難處理的事情,經常有因為錢而導致的友誼破裂,解決這種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AA了,比如說和好友出去吃飯,提前說好這頓飯錢怎麼算,吃完飯就立馬進行轉賬算清楚這一頓飯錢,這也不會說影響感情,這反而是更信任彼此了。

我感覺AA這種在大學期間更為重要,大學中經常會讓好友舍友去幫忙帶飯或者列印一些資料,有時候舍友會覺得列印資料帶飯也沒花多少錢,大家都是一個宿舍的,就會不好意思直說更不會去要,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己有這種意識,去主動的給她錢或者一些小零食了,像這種就算是人情債了,處理不當日後會影響好友之間的關系。

周星馳拍的大話西遊被評為最垃圾電影

被影視批評家稱做"無厘頭鬧劇"的《大話西遊》1994年拍攝完成,1995年投放到大陸市場,觀眾反應寥寥,票房慘敗,甚至在內地被評為當年的「十大最差引進片」。在沈陽,排著長隊買電影票的觀眾進場後,不等結束就罵罵咧咧大呼上當,中途退場;在上海雖然前期看好,但是與同期上演的電影相比,票房仍然平淡,同期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票房接近600萬,《陽光燦爛的日子》為600萬,《紅番區》達到800萬,最高紀錄當屬《獅子王,》高達1000萬元。而河北省電影公司只要了《月光寶盒》,沒要《大聖娶親》。他們不看好這部影片,認為它「太鬧」,特別是《月光寶盒》,「特別沒勁」,河北省電影公司買了《月光寶盒》4個拷貝,在整個河北省的大小影院的票房成績是20多萬元,成績在普通影片中也屬平平。1996年2月,《月光寶盒》還是作為寒假影片推出。三個月後《大聖娶親》登場,可是兩部票房都只在20萬左右,甚至不少場次的觀眾是以個位數計算,有些電影公司在放映兩天後就決定用國產影片替換掉《大話西遊》,以免更多損失。當時同期放映的《風雲》票房為370萬,還有後勢強勁的《挑戰者》。

但是突然在兩年後的一天,有人無意間脫口而出:「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於是《大話西遊》就在中國高校首先是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掀起了一股強烈的旋風,大學生們買盜版VCD的熱情猶如滔滔洪水不可阻擋,在大學生集中居住的區域,幾乎每個宿舍都會隱藏著幾個水平很高的「大話迷」,由於他們不斷使用《大話西遊》中的各種「精粹對白」,互相傳播,激起了大學校園疊浪式的反響。「《大話西遊》好看」以謠言傳遞的速度,迅速在各大高校中傳開。不懂《大話西遊》,不看《大話西遊》被認為是與時代脫節,根據《大話西遊》改編的各種版本的故事也隨之而出,年輕人以其取之不盡的熱情反復欣賞著廉價盜版帶來的歡愉,看《大話西遊》成為像聽流行歌曲一樣不可缺少的業余功課。

更為有趣的是,《大話西遊》在全國電影院發行失敗後,拷貝傳到了北京電影學院,這部荒誕不經的另類版《西遊記》在這所以電影為專業的大學一上銀幕便博得滿堂喝彩,其巡迴式的結構,被演繹成反叛性格的劇中人物,另類的愛情故事,被新一代准專業人士高度贊賞,甚至《大話西遊》中的對白都被奉為青年時尚的《聖經》。

《大話西遊》的重出江湖是從1997年2月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開始的。當時正值春節,觀眾需要娛樂,而周星馳的片子又是熱鬧非凡,最適合中國人春節熱熱鬧鬧的氣氛。但沒有想到的是,電影頻道的播出培養出後起的一大批「大話迷」。其中許多人一次不落地看完了電影頻道《大話西遊》的所有重播。這部被安排在非黃金時間播出的影片卻創下了黃金時間播出的收視率。此後,《大話西遊》正式進入火爆期,整個中國大陸忽然就掀起了《大話西遊》熱,無論是褒還是貶,校園、辦公室、網路聊天室,處處都在談論《大話西遊》。對《大話西遊》這部戲仿電影的戲仿《天下無雙》推出,其相關衍生商品也隨之出現。

於是,在整個北京高校,開始有人研究起至尊寶穿梭於月光寶盒的寓意,有人四處尋找劇本。清華網站上的帖子這樣說:「清華人對《大話西遊》的痴迷程度,可謂天下獨絕。日常生活之中,反復引用,直至舉手投足,隻字片語,便能傳情達意,心領神會,然後可以接下來,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哈哈大笑,暢快不已,蔚為奇觀。」

校園外的《大話西遊》熱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傳遞著。如果說《大話西遊》在校園里的傳遞是以寢室為單位,那麼在校園外就是以辦公室為單位傳遞。《大話西遊》曾經創下過一些驚人的紀錄,許多從來不屑看港台影片的VCD族,非奧斯卡經典影片不看者,因為《大話西遊》的久負盛名而難以按捺住好奇,從此一看而不可收拾,《大話西遊》的受關注程度遠遠高於奧斯卡最佳影片。關於《大話西遊》的故事層出不窮,靠《大話西遊》開始一段感情的例子更是不乏其例。隨後有許多《大話西遊》社團或群體開始成立,他們定期復習和研究各種版本的《大話西遊》。

網路傳播:新媒體技術方式成就《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在電影資料館的記錄很少,它是通過盜版VCD、網路傳播方式率先在年輕人群體中傳播開來,經過了新形式的人際傳播、最後進入主流媒體的。

文化產業運作系統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是現代傳媒。當代社會,以聲光電為主體的現代高科技傳播媒介早已超越了時空界限,滲透到當下生活的各個領域。這些媒介將以往很難到達大眾的文化產品迅速廣泛地傳播到各個時空領域。這種廣泛傳播的文化產品一方面滿足了人們文化消費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引導、「製造」,甚至規定了這種需求,控制和規范著文化消費者的消費趣味和消費方式。《大話西遊》的先冷後熱,正是當代中國高科技傳媒(包括網路、VCD、甚至盜版VCD等)編寫的現代神話。

盜版錄像帶和盜版VCD的興起是《大話西遊》起死回生的重要原因。1996年年底,《大話西遊》的發行一改窮途末路的境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盜版VCD開始猖獗,原來愛上電影院的人突然發現只用花上電影票的一半錢就能看到最新的電影,而本來就不上電影院的自此也更不會選擇前者,盜版世界開始無孔不入。據一位號稱北京盜版界四大家族之一的大賣家透露,早在1995年,就在北京市場出現過《大話西遊》的盜版錄像帶,但銷售平平,直到1996年底VCD版本出現,當時每盤30元的高價位都沒有嚇倒《大話西遊》迷們。真正的火爆是在1997、1998年間,在這一段盜版VCD的黃金時節,《大話西遊》的銷售也屢創高峰,最高記錄一天就賣到上百張。 熱銷的場面通常發生在公司和新聞單位。這個大賣家透露,在這兩年期間,他無論拿多少《大話西遊》的盤都會被搶購一空,光他個人這些年手中賣出的《大話西遊》VCD就有兩三千張,以他的『業內專業眼光』分析,全國至少賣出十萬張以上,北京至少佔到四五萬張。」
當然我在這里不是為盜版VCD作什麼宣傳,而是透過這一現象來思考大眾文化在大眾中滲透的方式。其實,在許多國家網路發展初期,校園都是盜版盤的發散地。

與盜版同步,《大話西遊》是與我國互聯網的興起同步發展的。可以說,是互聯網在中國高校的高速發展,網路傳播的新媒體技術的馴熟傳播催生了「大話一代」。網站的火爆帶動了《大話西遊》的火爆,《大話西遊》又為最初的BBS提供了合宜的話題。

自從1991年網路誕生以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網民數量的高速增長,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無限的機遇,也為《大話西遊》的火爆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加上網路BBC、OICQ聊天網、網路評論等附屬平台推波助瀾的宣傳,《大話西遊》風起雲涌就成為一種必然。《大話西遊》在高校的風行,在時間上恰好與高校網路的建設和高校網民的形成有同步關系,也與高校一代網民的網路交流技術的提升和網路消費慣習的形成有關。

網站的興起帶動了《大話西遊》的熱浪湧起。許多青年學生受到網上「風雲」的影響去找《大話西遊》,而更多的「大話迷」是在看完《大話西遊》想到網上去討論,去一吐為快。這是中國最早一批校園網民,也就當然地成了《大話西遊》迷。這些人年輕、沖動、能迅速接受新鮮事物,又有一點青春反叛色彩。新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空空如也,缺乏內容;新建的聊天室、BBS也需要共同的話題,於是,《大話西遊》應時而出,為無數的綉球同時擊中,成了新一代校園網民的「新寵」。

1998-1999年是《大話西遊》網上討論的高峰期,你只要隨便輸入《大話西遊》幾個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四五十個《大話西遊》的專門網站。當然許多網站內容相近,多為《大話西遊》故事簡介、故事新編、對白與故事的活學活用、「大話迷」論壇等。

大眾文化培養了它自己的消費群體。這個群體反過來會有更多的需求,這種需求又會帶動大眾文化市場。《大話西遊》將許多學生培養成了適合這種品位的人,反過來,他們又要求更多的類似產品。如果社會沒有提供,他們就自己製造。後來的《大話西遊》成了網路社區成員的一個共同的創作源泉。他們「創立」了《大話西遊》「股東大會版」,甚至創立了《大話西遊》「考研版」,帶動了一大批「大話口水文學」的蓬勃發展。

經典的解構: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

依託於現代電子媒介的大眾文化必然是跨國的、全球的、世界的,又是本土的、民族的、地緣的和社群的。作為公共空間,它是不同意識形態匯集、交流、溝通、共享、對立、沖突的公共場域,又是社群特別是弱勢群體和邊緣話語的表達場域。當代"文化研究"一直致力於關注社會中弱勢群體的利益,批判、解構精英主義的文化概念,重新審視文化轉型期大眾弱勢群體在不平等社會現實中的地位變遷。這樣,文化研究就發展出了一種嘗試重新發現與評價被忽視邊緣群體的文化的研究機制。由此決定了文化研究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它堅持審美現代性的批判意識和分析方式,不追逐所謂永恆、中立的形而上價值關懷,相反它更關注充滿壓抑、壓迫和對立的生活實踐,關注現實語境,對晚期資本主義文化制度形態進行了嚴肅的不妥協的批判。在英國伯明翰文化研究的初期,這種立場表現為對於工人階級文化的歷史與形式的關注,而後來的大眾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研究、後殖民主義研究等等也都堅持了這一從邊緣顛覆中心的立場與策略。可以說,對於文化與權力的關系的關注以及對於支配性權勢集團及其文化意識形態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是大眾文化研究保持其持久生命力的原動力。傳統的經典《西遊記》在這里被解構了。過去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現在被演繹成了既是它又不是它的另一個故事。原先的經典被再編了一通故事,戲說中有戲謔、荒誕和噱頭,也有對某種既成規范的挑戰、反叛和批判,有一種加入時尚(反叛的時尚)的先鋒感,還有有一種惡作劇的快感。

也許,把《大話西遊》說成顛覆、解構、戲仿、後現代主義,對於《大話西遊》的導演劉鎮偉和主演周星馳來說是過於深奧了。他們是基於自己對喜劇的理解來尋找合適的主題的。他並不如某些先鋒電影人那樣,對形式甚至電影本體的突破有自覺的追求。周星馳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只是個演員」,他說他所想的只是逗樂觀眾。對周星馳來說,無厘頭的目的就是搞笑。 用周星馳本人的話來說:「我就是個拍電影的,這是我的生意。我當然希望大家也喜歡,但很多人用很高深的理論來評價,老實說,這些我都不太懂。」他拍攝《大話西遊》,只是因為想講一個愛情故事,「《西遊記》本身太精彩了,《西遊記》這個名字太棒了……在商業號召力上是很值得去拍的」,但是,如果按原小說拍,有很多特技,很難拍,而他「又很想去拍,所以就把它改編一下,改成一個我們能力能夠做到的愛情故事。」這就是《大話西遊》最初構想的由來,它對傳統的所謂「顛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技術和資金能力的局限造成的。

但是,劉鎮偉和周星馳又的確是從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前理解開始他的《大話》運作的。不同於內地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它是商業製作的;不同於國內傳統的藝術的認識教育功能,它是純粹為了消費者娛樂的;不同於對於古典名著的嚴肅的正劇定位,它是戲謔的無厘頭搞笑版;不同於傳統主流意識形態的宏大主題,它實際上著力表現的是一些邊緣群體或曰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青年導演賈樟柯說:「我想我們年輕一代的導演可能都比較容易受到他(周星馳)的影響……無厘頭電影關注和表現的常常是一些小人物,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的是艱難與困境,而無厘頭喜劇就是一種自嘲和自我安慰的感覺。要生活下去,不能傷感下去,這是他們的掙扎和自我拯救,這也是他們在無奈感與無力感里唯一能做的事情。」[i]

因此,無厘頭在特定的歷史時刻,確實具有了對於當代電影的、藝術傳統觀念的、傳統意識形態的顛覆、解構、戲仿功能,甚至具有某種後現代色彩,盡管這是周星馳所始料不及的。

後現代的主導風格就是反諷或戲仿:一種刻意的混雜,戲謔的模仿。它被當作新發明的手段而四處運用。後現代是現代主義和現代文化因面臨自身視象化策略的失敗而引起的危機,它是後現代性的文化所帶來的文本危機、經典危機、程式危機,甚至原有視覺機制的危機的產物。《大話西遊》用一種娛樂搞笑的市場化大眾文化意識來質疑、戲仿過去過度政治化的,純藝術的電影理念和電影功能觀。在《大話西遊》中,除了愛情沒被完全解構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被解構或者已經被解構了,像時空關系、人神關系、師徒關系、生死關系等等。在這部影片中,師父不像師父,而是一個羅羅嗦嗦、可笑無力的"政治老太太",一個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斷說教的"饒舌婦";徒弟不像徒弟,竟敢教訓師父,踢師父,甚至因為不堪忍受師父的羅嗦而把他送給仇敵牛魔王……這種反邏輯、反傳統的做法,嘲笑和摧毀了權威,同時也嘲笑了道德的虛偽。《大話西遊》在玩世不恭和調侃中,消解了青年學生們一直信奉的通過長期教育獲得的理想、價值和追求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大眾文化無疑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它通過市場蔓延,有時候顯示出了相當強大的力量,甚至使某些長期灌輸和教育的理念一朝瓦解。

《大話西遊》為代表的大眾文化確實如部分電影評論家所言是"媚俗"的。媚俗是任何大眾文化的產品都具備的特徵。這是大眾文化的本質決定了的。既然大眾為"俗"(這里的"俗"只具備與"高雅文化"相比較的意義,不是平常意義上帶貶義的"俗"),大眾文化要迎合大眾就必然媚俗,投"俗"所好。於是,《大話西遊》中,首先解構的就是混淆雅俗文化的界限,賦予"俗"以一種內涵,然後在"俗"的新世界裡流連忘返,在這里,意義、神聖、超越等概念被淡化了。用一些人的話來講就是,《大話西遊》真正地平民化了、"俗"化了。
一些持媚俗觀點的人,表現出對大眾文化的強烈否定態度。這與早期法蘭克福學派對待大眾文化的態度一樣,認為大眾文化具有商品化的趨向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徵。他們認為,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的生產和大眾也被納入根據市場價值進行交換的商品運行軌道,文化藝術淪為商品;而且大眾文化這種商品化、標准化、單面化、操縱性、控制性的特徵,壓抑了人的主體意識,也壓抑了人創造性和想像力的自由發揮。但對於《大話西遊》迷們來說,《大話西遊》卻是人的創造性和想像力發揮的極至。無論是從電影的內容,還是形式,包括對白都含有年輕一代的不受約束,自由張揚的個性特徵。

無疑,當今的大眾文化已不具有社會階層的屬性,而只代表一種文化態度。大眾文化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是以都市大眾為消費對象,通過大眾傳媒的服從市場需求的一種商業化製作,具有無深度、模式化的、易復制的等的諸多特點。大眾文化只代表著一種文化態度,這一點是它與傳統的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不同的。精英文化孜孜於終極關懷與未來構想,更注重一種理想境界的嚮往與構造。從這一點上來看,精英文化無疑是可敬的,但遙不可及的烏托邦品性又讓現實世界的人生疑。而且,人類社會血火交織的歷史,特別是近代大規模的戰爭悲劇表明,不論理性烏托邦還是技術烏托邦都不能拯救人類,未來並不僅是善的誘惑,技術也並不一定能夠為人類帶來美好的明天,一個最觸目驚心的事實是:"正是在美好未來的名義下,在美妙動人的音樂聲中,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德國法西斯從容不迫地進行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和最殘暴的殺戮。"
大眾文化則只是滿足於個人膚淺的文化消費,藉助於高效的現代傳播媒介,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式無可比擬的廣泛性、平等性和參與性。快樂是大眾文化的最高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種輕松愉悅。因此,所有會給它的讀者帶來痛苦的因素都被剔除,所有令大眾感到沉重和壓抑的東西都會被排斥,這實際上是它具有所謂解構功能的一個主要原因:它是因為它的排他性選擇自然帶來了解構的「副產品」。

話語方式變革:「無厘頭」與後現代語言顛覆

說到《大話西遊》,不可不說它的語言。《大話西遊》的一個重要成功是它的無厘頭語言所引起的日常話語方式的變革。大話,成了晚生代的文化選擇。這部電影中的許多對白今天已經成了許多大學生特別是大話迷的口頭禪,成為「大話一族」相互交往的通行證。

「無厘頭」是指廣東俗語,帶有某種貶義,意為一個人做事說話沒中心,沒規程,沒頭腦,說話辦事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令人難以理解。」一種無厘頭語言,居然長時期風靡校園與大話一族之間,可見它的影響力之大。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雖然許多大眾文化產品像電影、通俗小說、電視劇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但其語言影響到日常現實生活,甚至成為某種在特定范圍內「通行」的語言模式的,卻為數不多。《大話西遊》就是這種創造了一種話語模式的作品。在一段時間里,它廣泛地影響到一些青年的語言習慣,甚至以這種話語方式構成了所謂的「大話一代」。

作為「經典」的《大話》的精彩對話比比皆是。請聽:
「豬啊!――」
「我Kao! I服了You!」
「需要嗎?不需要嗎?」
「歐你媽個頭呀,歐,我已經說了不行了,你還在放放放,完全不理會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你……」
「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話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像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
「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嗎?你說句話啊,我只是想在臨死之前多交一個朋友而已啊。所以說做妖就象做人一樣,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了,是人妖。人和妖精都是媽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媽的,妖是妖他媽的……你媽貴姓啊?」 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技巧,實際上是一種腦筋急轉彎式的「包袱」,所有的喜劇效果在最後一個多此一舉的提問中達到高潮,喜劇效果引起的是一種荒誕感。

97年之後,年輕的大學生之間對這些句子在大學校園里不絕於耳,無論是他們熟識的朋友和同學們的聚會、聚餐和閑聊,還是素不相識的人們偶然相遇,《大話西遊》的台詞都是相互認同的暗號或牌照。 當時的不少大學生能夠整段整段背誦《大話》的所有台詞,可以相互接龍而毫無半點差錯。2000年,當周星馳來到北大做演講時,不少大話迷仍然能大段大段地背誦《大話》台詞,從而使已經淡忘台詞的周星馳本人都大為驚詫,並頗為尷尬。

「大話迷」多為九五年以後的大學生,他們生長於文革後,更多是在商業化浪潮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青春期被各種撲面而來的物質所充塞,他們對「人文關懷」、「人文精神」之類的大詞有先天的隔閡,他們承載不動過多的社會意義和歷史記憶,他們是反叛的,但他們更為現實,他們往往只關心那些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註:參見文化研究網 任曉雯:《大話西遊》與「文革後一代」的主體性建構。)

校園時尚與「悟空的愛情」

大眾文化的離經叛道是不能超出大眾的接受限度的。有人說,在《大話西遊》中,導演劉鎮偉將一切都解構了。惟獨沒有解構得了愛情。導演試圖將人世的神聖與英雄形象嘲弄一番,沒想到,在愛情面前遭到了狼狽不堪的失敗。網上普遍的觀點是,「《大話西遊》其實就應該叫做"悟空的愛情"。《西遊記》寫了悟空的出生、學藝、奮斗以及被馴化。就是說是關於悟空的正史。而《大話西遊》則寫悟空的愛情,是關於悟空的野史。《西遊記》的悟空是宣傳片,《大話西遊》的悟空是生活片。正是出於這種將神聖事物生活化的企圖,導演才敢於進行大膽的演繹。對此,清華網民的帖子充滿深情:「《大話西遊》本質上是一部轟轟烈烈的愛情悲劇。與尋常不同,它又揉和了神話、武打、搞笑諸因素,因而別具一格。這樁愛情的主人公既不是總經理,也不是大學生,而是孫悟空,這位中國土生土長最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他的反叛性格和英雄氣質,古往今來早已被無數次演繹過,而唯獨悟空的愛情卻一直被遺忘了。《大話西遊》完成了這個開創性的嫁接。『英雄救美』這古老的話題,如今終於在孫悟空身上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劇性的結尾是人們所始料未及的,但也正是它給這部影片添上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話西遊》以其「愛你一萬年」(這也成了後來劉德華專輯的主打歌曲曲名)的煽情,騙倒或俘虜了一代人。

㈢ 課外和小夥伴們搜集幾個相聲

《打燈謎》
甲 聽說您對打燈謎很有研究。
乙 談不上有研究,我喜歡。
甲 打燈謎您可不行。您要是跟我比,你是王奶奶和玉奶奶——
乙 這話怎麼講?
甲 您差一點兒?
乙 我怎麼差一點兒?
甲 王字和玉字不是差一點兒嗎?
乙 噢,我差哪一點兒呀。
甲 哎,您別生氣。
乙 你不要驕傲,要談起打燈謎來,您是馮奶奶和馬奶奶——您差兩點兒!
甲 那你是王奶奶跟汪太太——您差五點兒。
乙 王和玉差三點兒呀。
甲 太太還有兩點哪!
乙 嘿!他這兒湊點兒哪!
甲 這回咱倆打回燈謎,您先說一個我猜。
乙 好!你要是猜著,我給你一張電影票。
甲 好吧,我要是猜不著,我拿您一張電影票。
乙 乾脆,我給你一張電影票吧。
甲 那也成!
乙 什麼也成?猜著為贏,猜不著為輸。
甲 好,您說吧。
乙 「千里隨身不戀家,不貪酒飯不貪茶,水火刀全不怕,日落西山不見它。」
甲 說呀。
乙 完了。
甲 這太簡單了。
乙 簡單,你猜呀。
甲 您這是駱駝。
乙 怎麼會是駱駝哪?駱駝千里隨身不戀家?
甲 啊。人拉駱駝走一千里一萬里。人想家,駱駝不想。您多咱見走著走著駱駝不走了,說:「你們去吧,我回家看看,我想小駱駝啦!」
乙 沒聽說過。
甲 千里隨身不戀家。
乙 那「不貪酒飯不貪茶」哪?
甲 拉駱駝的到地方喝酒吃飯,駱駝喝涼水、吃草料,你看哪有駱駝叭那兒沏壺茶,來半斤酒,炒四個菜。
乙 沒見過。「水火刀槍都不怕」?
甲 是呀,水火刀槍駱駝不怕!……這是傻駱駝!
乙 像話嗎?您猜得不對。
甲 不對,電影我就看半場吧!
乙 不行,猜不著你輸了。
甲 你這謎底得合乎情理。
乙 那當然了。
甲 您這是……
乙 人影。
甲 人影怎麼「千里隨身不戀家」。
乙 人走一千里、一萬里,人想家,人影不想家,總跟人走,走到哪兒跟到哪兒。
甲 有不跟著的時候沒有?
乙 沒有。
甲 陰天。
乙 ……不算。
甲 您這里還帶不算?「不貪酒飯不貪茶」哪?
乙 人吃人喝,人影就比劃比劃。
甲 「水火刀槍全不怕」?
乙 人怕水火刀槍,人影不怕。
甲 可我要把您腦袋砍下來,人影也少一腦袋。
乙 你砍我腦袋干嗎?
甲 「日落西山不見它」?
乙 有意思就在這句上。
甲 怎麼哪?
乙 你看太陽一落,人影兒就不見了。
甲 月亮又出來了?
乙 …………
甲 在電燈底下。
乙 全不算!沒你這么刨根兒問底兒的!
甲 好,我認輸!這回我說一個你猜。
乙 可以。
甲 「一到碗上不下來。」
乙 我猜著了,這是鳥兒。
甲 鳥兒怎麼「一到碗上不下來」?
乙 白天飛一天,晚上回窩啦!
甲 開槍哪?
乙 那樣下來了。對!蒼蠅。
甲 蒼蠅怎麼「一到碗上不下來」。
乙 白天到處飛,晚上落棚頂上了。
甲 你拿扇子轟它!
乙 別轟哇。猜著了,臭蟲!
甲 臭蟲?
乙 啊,白天它在窩里爬著,一到晚上……下來了。
甲 我說的「下不來」!
乙 我猜不著了。
甲 認輸了?
乙 你說吧。
甲 這是鋦盆兒鋦碗兒用的鋦子。
乙 鋦子怎麼一到晚上不下來。
甲 你看哪,它一到茶碗上,就不下來了。
乙 茶碗哪,咱猜早晚的晚,他說茶碗。成心繞人。你說好的!
甲 你聽這個:你摸得著我的,我摸得著你的,就是自己摸不著自己的。
乙 啊!這是鼻子。
甲 鼻子怎麼「你摸得著我的」?
乙 我能摸著你的鼻子。
甲 那「我摸得著你的」哪?
乙 你能摸著我的鼻子呀!
甲 自己摸不著自己的?
乙 我這鼻子我自己就摸……呦,我摸得著呀!
甲 我說的是「摸不著」。
乙 我猜不著了。
甲 告訴你,這是胳膊肘兒。
乙 胳膊肘兒?怎麼「我摸得著你的」?
甲 你看哪,我摸得著你的,你摸得著我的。
乙 就是自己摸不著自己的?
甲 他自 己怎麼摸自己的呀?夠不著啊!
乙 對!
甲 怎麼樣?
乙 不怎麼樣!你說一個四、六、八句的。聽著有意思、有回味的。
甲 行!說個四、六、八句的:「一個人兒做得,兩人做不得:人人都能做,不能看著做。」
乙 這猜著了。
甲 這是什麼?
乙 一人兒坐的那小凳兒。
甲 那怎麼「一個人兒坐得」?
乙 這凳子只能坐一個人嘛!
甲 「倆人坐不得」?
乙 這登子不下倆人哪!
甲 擠著點兒哪?
乙 擠著點兒?凳子壞了!只能坐一個人。
甲 「人人都能做,不能看著做?」
乙 這凳子誰都可以坐的。
甲 「就是沒看見過坐」的?
乙 這……全看著過!噢,猜這不對?
甲 我說這是睡覺做夢!
乙 做夢,怎麼會「一個人兒做得」?
甲 一個人兒睡著了,做夢。
乙 「兩個人兒做不得」?
甲 有兩人商量做夢的?「二哥,沒事吧?咱倆人做夢玩兒!」
乙 沒聽說過!
甲 「倆人做不得」。
乙 「人人都能做,不能看著做?」
甲 誰沒做過夢啊?
乙 「就是沒看過做的」?
甲 誰看見過做夢的?
乙 沒有。
甲 你看見過?你回家,看你媽睡覺呢,你在旁邊兒看著:「呦,我媽睡覺了,做夢哪,夢見跟和尚打起來了!」
乙 沒有!
甲 夢是心頭想啊。
乙 你媽才想和尚哪!這不算。
甲 好,乾脆,我說一個扣字兒的。你好好猜猜。
乙 可以。
甲 「半夜叫門問聲誰。」七個字,扣一個字。猜著我給您買一條香煙。
乙 這有意思。「半夜叫門問聲誰」,半夜有人叫門,篤篤篤,「誰呀?」「我!」這字念我。
甲 不念我。
乙 我也別說念我,你也別說不念我。咱倆人表演表演。
甲 打燈謎表演什麼呀?
乙 省得你矯情啊!半夜你來叫門,我問:「誰呀?」你一說「我」就算輸了。
甲 我要不說我呢?
乙 算你贏了。
甲 好。
乙 這就是我的家!
甲 您就住在這兒?
乙 這是打個比方,這是門。
甲 行了。我去找XXX,這不知道他在哪兒住。「呦,你在門口站著哪!」
乙 沒事,半夜我在門口站著干嗎?我得叫門。
甲 好,叫門,篤篤篤!篤篤篤!篤篤篤!沒在家。
乙 在家呢?
甲 在家你不說話?
乙 你得叫門呢?
甲 叫門也不念「我」!篤篤篤!「XXX!」
乙 誰呀?
甲 「出來瞧!」
乙 「出來瞧」像話嗎?
甲 你出來了。
乙 沒有,往出誆啊!你得說「我」。
甲 說「我」就輸了。
乙 怕輸別玩兒呀。
甲 篤篤篤!「XXX!」
乙 「誰……」
甲 「張老師告訴,在中心公園南邊見面,不見不散!」
乙 回來!你干嗎來了?
甲 別人帶的信兒!
乙 那不成。重來!
甲 這本來不念「我」嘛。那非叫人說「我」呀!篤篤篤!「XXX!」
乙 「誰呀?」
甲 「明兒見!」
乙 「明兒見?」像話嗎?明兒見,今天來干什麼?
甲 訂個約會兒不成啊?
(甲、乙邊說,邊換位置)
乙 重來!
甲 您才回來?
乙 家裡等我來了?出去!
甲 急什麼?
乙 是「我」你不說「我」?耍賴呀?
甲 干嗎這么臉紅脖子粗的?這為玩兒急得這模樣兒!
乙 你得說「我」。
甲 說「我」不認輸?
乙 那不是東西。
甲 好,說「我」不認輸,那是耍賴。
乙 重來!
甲 篤篤篤!「誰呀?」
乙 「我!」
甲 你輸了!
乙 倒叫門哪!

<<反正話>>
甲: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

乙:對

甲:相聲演員講究的是說學逗唱,這相聲演員啊!最擅長說長笑話,短笑話,俏皮話,反正話。

乙:這是相聲演員的基本功啊

甲:相聲 演員啊,腦子得聰明。靈機一動馬上通過嘴就要說出來,

乙:對對對對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是啊

甲:像您這個

乙:我特別合適

甲:什麼合適啊,這嘴唇,像鞋低子似的!

乙:有那麼厚嘴唇子嗎?

甲:像你這嘴說相聲不合適,

乙:誰不合適啊,告訴你,腦袋聰明

甲:是啊

乙:嘴皮子利落,

甲:你啊

乙:說什麼都行!

甲:你別吹,我當著個位老師和同許我來考考你,咱們來一段反正話

乙:什麼叫做反正話呢?

甲:就是我說一句話,你把這句話翻過來再說一遍,能說上來就算你聰明!

乙:咱們可以試試

甲:說來就來,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麼這么笨啊,我說我的桌子,你就要說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們開始。從頭說到腳!看你反映怎麼樣啊!

乙:沒問題!

甲:我腦袋

乙:我呆腦,我呆頭呆腦的啊!

甲:我腦門子,

乙:我沒腦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沒眼!

甲:我眼珠

乙:我豬眼,不像話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樑子

乙:我量鼻子, 我量他干嗎啊!

甲:我嘴!

乙:。。。。。。 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麼啊!

乙:這一個字的怎麼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說字兒多的

甲:哦,字多一點,好了!我嘴裡有牙

乙:我牙里有嘴,我成妖怪了!你換的詞兒行不行啊,

甲:不說這個啊?咱們報一回小說人物!

乙:哪不小說呢?

甲:咱們就報一回《西遊記》里得人名。

乙:您來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豬八戒

乙:我是戒八豬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麼又成三個和尚了!

甲:我是孫猴子

乙:我是猴孫子!你說點好的!

甲:點好的,咱倆逛逛花園,報報花名

乙:逛花園?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園之前我有一個要求,

乙:什麼要求!

甲:速度要比剛才快一點另外要帶上動作。

乙:帶動作我會啊,是這樣嗎(參照甲,像戀人一樣在舞台上走一圈)

甲:什麼啊!我是說在逛花園的時候要用這兩個手指頭指著自己的鼻子,得美一點,得這樣(動作),會嗎?

乙:沒問題,我這人最會美了!

甲:那咱們現在開始啊

乙:好

甲:我逛花園

乙:我花園逛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葯花

乙:我是花芍葯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 ...

《對春聯》
甲 做一個相聲演員也不容易,首先說得有文化。

乙 那是呀!你看我們天天都在學習嘛!

甲 你念過書嗎?

乙 我念過兩天。

甲 什麼學校畢業?

乙 嗐!我念的還是過去那個經書哪。

甲 「五經」、「四書」、「十三經」啊。

乙 是呀!

甲 那些書我也念過,什麼「三字文」、「百家經」、「千家姓」……不是……三眼井兒(北京地名)。

乙 還三里河兒哪!

甲 對啦!三里河兒(北京地名)。

乙 什麼呀?「三百文」「百千姓」……我也亂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甲 對啦!你說念完這幾部書念什麼?

乙 念念《大學》。

甲 念完大雪念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

乙 叫你在這兒背歷書哪!

甲 你不是說念大雪嗎?

乙 我說念《大學》。

甲 對……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嘛!念完《大學》念什麼?

乙 《中庸》。

甲 念完中用念不中用,等你念到廢物點心就算畢業啦。

乙 那我就沒用啦。我說念《中庸》。

甲 念完《中庸》念《論語》、《孟子》、《禮記》、《春秋》。

乙 對了。

甲 這些書光念不行,得會講,不會講就不能開筆做文章。比如你吟個詩,對個春聯,都要從書中尋章摘句才行。

乙 那倒是。

甲 你看我這個人沒了事兒最喜歡對春聯,最近在家中我搜集到幾副絕對兒。

乙 絕對兒?

甲 就是有上聯沒下聯,誰也對不上來,我走過多少個地方,訪問過多少個大文豪,結果一個對上來的也沒有,這幾副絕對兒太好了,我准備登報。

乙 登報干嗎?

甲 徵求下聯兒。

乙 你這絕對兒是什麼詞句呀?

甲 怎麼?你打算對呀!

乙 我不是打算對,我想聽聽。

甲 大文豪都沒對上來,就閣下您聽了有什麼用啊?

乙 你可不能那麼說,絕對兒碰巧了對得才妙呢!

甲 好,我說一說你聽聽,你可別胡對呀!

乙 當然啦。

甲 不明白就問我。

乙 當然向你請教。

甲 第一副,「買賣興隆通四海。」

乙 完啦!

甲 啊。

乙 我當什麼絕對兒呢?(故意假謙虛)我給你對對行嗎?

甲 我這兒正找不著下聯呢?

乙 可我對得也不一定恰當。

甲 沒關系你對吧!

乙 你那上聯是什麼?

甲 「買賣興隆通四海。」

乙 我給你對「財源茂盛達三江。」

甲 哎呀,高才。

乙 這也不是我的高才,過去我們家對過兒煤鋪就貼這么一副對聯兒。

甲 好,你再聽這第二副,「根深葉茂。」

乙 「本固枝榮。」

甲 嗯。「開市大吉。」

乙 「萬事亨通。」

甲 你聽最後這一副。

乙 你說。

甲 「忠厚傳家久。」

乙 「詩書繼世長。」

甲 (無可奈何)我完啦。

乙 就這個呀,這叫什麼絕對兒哪?滿都是對子本兒上的。

甲 這是開玩笑,我真喜歡對春聯。

乙 對春聯的規矩你懂嗎?

甲 那我懂,對春聯講究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清。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雷隱隱,霧蒙蒙,開市大吉對萬事亨通。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蘇東坡有一句話:「天下無語不成對。」

乙 當什麼講。

甲 任何一句話都可以做對聯,只要你對得恰當巧妙,那再好也沒有了。

乙 是是!

甲 譬如有這么兩句俗語就是一副對聯。

乙 哪兩句?

甲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就是上聯。

乙 下聯呢?

甲 「上樑不正底梁歪。」哎!你聽這兩句雖然不夠工整(搖頭),可是很好玩。(讀玩念重音,表達出文謅謅的)

乙 咱們兩人聯聯句怎麼樣?

甲 可以呀。

乙 我出個上聯兒。

甲 我對個下聯兒。

乙 譬如我說「上」。

甲 我對「下 」,有上就有下嘛!

乙 我說「天」。

甲 我對「地」。「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雷隱隱,霧蒙蒙,開市大吉,萬事亨通。」

乙 「言」。

甲 我對「醋」。(甲把「言」誤為「鹽」了)

乙 醋?

甲 啊!油鹽醬醋,五味調和,你那是鹹的,我這是酸的。

乙 「好」。

甲 我對「歹」,好好歹歹得清楚。

乙 「事」。

甲 我對「炮」。(甲把「事」誤為「士」了)

乙 炮!那對得上嗎?

甲 你支土我撥炮,你跳馬我出車。

乙 咱們這兒下象棋來啦!

甲 聯句有什麼啊!

乙 這五個字湊在一塊兒是對子的上聯:「上天言好事。」

甲 那我給你對:「回宮降吉祥。」

乙 你等等,你剛才不是這么對的。我說「上」。

甲 我對「下」。

乙 我對「天」。

甲 我對「地」。

乙 我說「言」。

甲 我對「醋」。

乙 我說「好」。

甲 我對「歹」。

乙 我說「事」。

甲 我對「炮」。

乙 我就是:「上天言好事。」

甲 我這是:「下地醋歹炮。」

乙 你這當什麼講啊?

甲 誰叫你不一塊兒說啦?你要說「上天言好事」,當然給你對「回宮降吉祥」。你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我可不給你對「下地醋歹炮」嗎?

乙 這還怨我啦。

甲 當然啦。

乙 好,你聽這兩個字的:「筆筒。」

甲 在桌上放的筆筒。

乙 對啦。

甲 我給你對:「箭囊。」

乙 就是裝寶劍的那個。

甲 不!那是劍匣,我說的是拉弓射箭的那個皮囊子。

乙 我這筆筒是文的。

甲 我這箭囊是武的,一文一武咱們二位文武全才。

乙 我可不敢當,再聽這個:「羊肉。」

甲 我給你對「蘿卜(luo bo)」

乙 那對得上嗎?

甲 羊肉氽蘿卜燜干飯……

乙 這位沒吃什麼哪!「綢緞。」

甲 「蘿卜。」

乙 蘿……我們這是綢緞你也對蘿卜?

甲 啊!綢緞包蘿卜。

乙 沒聽說,我那是穿的綢子和緞子。

甲 是呀!我說的也是穿的,綾羅綢緞的羅,呢絨布匹的布。「羅布。」

乙 噢!羅布聽不出來就是蘿卜,再聽這個:「鍾鼓。」

甲 「蘿卜。」

乙 我說是撞的鍾打的鼓。

甲 我是敲的鑼打的鈸,「鑼鈸。」

乙 行了行了!你再聽這個。

甲 (順口而出)蘿卜。

乙 我還沒說呢?

甲 我先說下擱著。

乙 急性子。「馬牙棗。」

甲 「大蘿卜。」

乙 我這是仨字的啦。

甲 我這也仨字。「大蘿卜。」

乙 我要四個字呢。你」好大蘿卜「,我五個字,你」好大個蘿卜「,你這筐蘿卜全賣給我啦?不行。重對。

甲 你剛說的什麼?

乙 「馬牙棗。」

甲 我給你對:「羊角蔥。」

乙 我這兒有「馬牙」。

甲 我這兒有「羊角」。

乙 「棗」。

甲 「蔥」。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馬吃馬牙棗。」

甲 「羊啃羊角蔥。」

乙 我這兒吃。

甲 我這兒啃。

乙 好哇!我這馬牙棗是八月當令。

甲 我這羊角蔥是二月當令。二八月春秋題,「雖不中不遠矣!」

乙 你就別犯酸了。

甲 怎麼樣?

乙 行!聽這個:「山羊上山。」兩頭兒山。

甲 我給你對:「水牛下水。」兩頭兒水。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甲 碰腳啦?

乙 不!犄角。

甲 「水牛下水水沒(mo)水牛腰。」沒腰啦。

乙 我還能加字。

甲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學羊叫)咩呀!」

乙 這是怎麼回事兒?

乙 碰疼啦。

甲 「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學牛叫)哞兒!」

乙 (學羊叫)咩呀!咩呀!

甲 (學牛叫)哞兒!哞兒!

乙 咱們到屠宰場啦。

甲 誰叫你叫喚來著?

乙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甲 「五台山後五層台,台、台、台。」(學打小鑼聲音)

乙 他又開戲啦。「大大媽大模大樣騎大馬。」

甲 「老姥姥老夫老妻趕老羊。」

乙 「姥姥喝酪,酪落(lao)姥姥撈酪。」

甲 「舅舅架鳩,鳩飛舅舅揪鳩。」

乙 「媽媽騎馬,馬慢媽媽罵馬。」

甲 「妞妞轟牛,牛擰(ning)妞妞擰(ning)牛。」

乙 啊!繞口令也來啦。

甲 你說什麼我給你對什麼。

乙 我說「南」。

甲 我對「北」。

乙 我說「東」。

甲 我對「西」。

乙 我說「上」。

甲 我對「下」。

乙 你聽這個:「北雁南飛雙翅東西分上下」

甲 你怎麼都給占上啦。

乙 這叫抻練抻練你。

甲 好!你聽下聯:「前車後轍兩輪左右走高低。」

乙 你對得上嗎?

甲 當然對得上。

乙 「北雁南飛。」

甲 「前車後轍。」

乙 「雙翅東西。」

甲 「兩輪左右。」

乙 「分上下。」

甲 「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雖不中不遠矣」!

乙 嘿!這份兒酸哪。

甲 這叫氣氣你。

乙 咱們不定誰氣誰哪,聽這個:「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基淺。」

甲 嗬!我給你對:「林內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乙 好!你再聽這個:「空樹藏孔,孔進空樹空樹孔,孔出空樹空樹空。」

甲 什麼呀,亂七八糟的?

乙 這是個孔子的典故,又是個對子上聯兒。

甲 還有這么一個典故哪!

乙 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天走到某處,忽然天降大雨,上不著村,下不著店,沒處躲,可巧道旁有一棵樹裡面是空的,孔子一想這里可以藏藏躲躲,這就叫空樹藏孔。

甲 孔進空樹呢?

乙 孔子進了空樹啦,孔進空樹。

甲 空樹孔?

乙 空樹裡面有孔子,空樹孔。

甲 孔出空樹?

乙 雨過天晴,孔子由空樹裡面出來啦,孔出空樹。

甲 空樹空?

乙 空樹裡面就沒有孔子啦,這就叫:「空樹藏孔,孔進空樹,空樹孔,孔出空樹空樹空。」(做喘不上氣來的樣子)我差點兒沒放炮。

甲 聽我的:「柔(rou)、叭噠、當、嘩啦、撲騰騰、哎喲喲、嗖嗖嗖、吱吱吱。」

乙 我說你這是什麼呀?

甲 你那是什麼呀?

乙 我這是列國典故。

甲 我這是本人實事。

乙 典故可以對實事,可是你那有多少字啦?

甲 你那多少字啊?

乙 我這是十八言。

甲 咱們數數。

乙 「空樹藏孔,孔進空樹空樹孔,孔出空樹空樹空。」十八個字兒。你呢?

甲 我這也十八個呀。

乙 我聽著有三十多啦。

甲 不信你數著,「柔、叭噠、當、嘩啦、撲騰騰、哎喲喲、嗖嗖嗖、吱吱吱」。

乙 也十八個字,可是當什麼講啊?

甲 那年北京打仗,我正在床上躺著哪,就聽柔……飛過來一個槍子兒。

乙 叭噠?

甲 撞牆上啦,叭噠。

乙 當?

甲 落院里一個炮彈,當。

乙 嘩啦?

甲 房塌啦,嘩啦。

乙 撲騰騰?

甲 我由床上掉下去啦,撲騰騰。

乙 哎喲喲?

甲 碰了我腰了,哎喲喲。

乙 嗖嗖嗖?

甲 當時掉了三根頭發。

乙 吱吱吱哪?

甲 壓死仨老鼠。

乙 嘿!

㈣ 用簡練寫作文

1. 寫作文怎麼做到語言簡練

簡練,就是語言簡潔精練,言簡意賅,就是做到惜字如金,能夠用三個字表達清楚的,決不用四個字、五個字;明了,就是表達明白,讓人一看就懂。語言簡練、明了,這是作文最起碼的要求。因為只有做到這一點,寫出的文章才會很好地表情達意,別人才容易讀懂,才愛讀。語言簡練、明了,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美國第 28 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是著名的演說家。有人問他:「您准備一份十分鍾的講稿,得花多長時間?」威爾遜答:「兩個星期。」人又問:「准備一份一個小時的講稿呢?」他答:「一個星期。」人又問:「准備兩個小時的講稿呢?」他答:「不用准備,馬上就講。」威爾遜的話表明:語言精練、明了的程度越高,花費的思考時間就越長。從這個角度講,語言簡練、明了,又是我們錘煉語言的最高追求目標。

怎樣才能做到把語言寫簡練、明了呢?

首先,就是作文時不說廢話,即不說與中心思想、主要內容無關的話。這一點,前面在講「依據中心裁剪材料」時已提到。

第二,就是作文時不說啰嗦話,即不說沒有必要重復的話。語言啰嗦,不但會「淹沒」中心思想,而且會引起讀者厭煩。

怎樣才能做到語言不啰嗦呢?具體講,要注意以下兩點:

(1)防止語言重復。即能用一句話說明白的,就決不用兩句、三句。例如: ①這次跳繩比賽真令人失望,令人遺憾,令人難忘。 ②我坐在魚缸旁。我睜大眼睛。我聚精會神地看金魚怎樣吃食。 ③大掃除開始了。我和李華負責拔教室牆根的雜草。我和李華勁頭十足地幹了起來。李華在拔一棵根扎得很深的野草時,因為李華用力太猛,仰面朝天摔在泥地上。李華從地上爬起來。李華渾身是泥,好像一隻泥猴。我和李華同時大笑起來。 ④媽媽見我回來,不放心地問:「你把車票退掉了嗎?」我說:「我把車票已經退了。」我拍拍胸脯,自豪地說:「您看,這是退車票的錢。」媽媽說:「把退車票的錢給我吧!」我說:「給您。」媽媽接過了錢。 例1,粗略一看,似乎是運用了反復的手法,「令人」一詞間隔出現了三次。但細一推敲,「失望」、「遺憾」、「難忘」三個詞羅列了對這次跳繩比賽的三種大同小異的心理,犯了語意重復的毛病,應刪去兩個。 例2的毛病是句子中做動作的人重復。同一個人或物連續做幾個動作,可以用一句話來表達。做動作的人或物(主語)只需要在句首出現一次,後面的可以省略。因此,這三句話可以改為:我坐在魚缸旁,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看金魚怎樣吃食。 例3的毛病是沒有恰當使用人稱代詞。文中只有「我」和「李華」兩個人,用「他」代表「李華」,用「我們」代表「我和李華」,有的地方還可以省略做動作的人物,這樣就簡明了。這段話可以改為: 大掃除開始了。我和李華負責拔教室牆根的雜草。我們勁頭十足地幹了起來。李華在拔一棵根扎得很深的野草時,因為用力太猛,仰面朝天摔在泥地上。他從地上爬起來,渾身是泥,好像一隻泥猴。我倆同時大笑起來。 例4的毛病是對話啰嗦。在描寫人物對話時,可以使用省略句。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把不言而喻的部分省略,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這段話可以改為: 媽媽見我回來,不放心地問:「退票啦?」「退了!」我拍拍胸脯,自豪地說,「您看,這是退的錢!」「把錢給我吧!」「給您。」媽媽接過了錢。

(2)防止詞語堆砌。要敢於用詞,追求語言生動形象,這是沒錯的;但是不能一味地去堆積華麗的詞藻。能用一個詞表達明白的,就決不能用兩個詞,三個詞。詞藻堆疊,反而會弄巧成拙,讓人莫名其妙。例如: ①他興高采烈地跑來,高高興興地說:「今晚的電影票買到了!」 ②你看,櫃台里那一塊塊璀璨奪目、銀光四射、晶瑩耀眼的國產手錶,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例1中,「興高采烈地」與「高高興興地」意思重復,應刪去一個。例2堆砌了不少漂亮的詞語,它們都是表示光亮耀眼的意思,因此選中一個「璀璨奪目」也就可以了。

2. 向人介紹一本書寫出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一篇作文400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一本好書會帶給我們豐富的知識和無盡的快樂! 朋友們你喜歡看書嗎?我想向你推薦你一本書----《愛的教育》。 這是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家_亞米契斯的一部代表作《愛的教育》。

直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這本書的扉頁上的那段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

就是這句話使我用心讀完了這本書。 書中主要寫安利柯成長的故事,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口吻敘寫了主人公一年的所歷,所聞,所見,所感,抒發了鄉國之感,師生之誼,親子之愛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友愛之情。

通過一個個平常又滿蘊人情味的生活條件,把愛和美注入讀者的心田。作者用日記的形式來寫作,但每月又有一篇較長的,結構完整的「每月故事」。

這些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並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同時也帶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小博士」代洛西,「小英雄」洛貝諦,愛幫助人的卡隆,可憐的奈利,衣著華麗的瓦梯尼……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

通過樸素的描寫和精彩的語言,使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一本好書會帶給我們豐富的知識和無盡的快樂! 朋友們你喜歡看書嗎?我想向你推薦你一本書----《愛的教育》。 這是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家_亞米契斯的一部代表作《愛的教育》。

直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這本書的扉頁上的那段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

就是這句話使我用心讀完了這本書。 書中主要寫安利柯成長的故事,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口吻敘寫了主人公一年的所歷,所聞,所見,所感,抒發了鄉國之感,師生之誼,親子之愛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友愛之情。

通過一個個平常又滿蘊人情味的生活條件,把愛和美注入讀者的心田。作者用日記的形式來寫作,但每月又有一篇較長的,結構完整的「每月故事」。

這些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並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同時也帶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小博士」代洛西,「小英雄」洛貝諦,愛幫助人的卡隆,可憐的奈利,衣著華麗的瓦梯尼……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

通過樸素的描寫和精彩的語言,使我知道愛是無私的也是無價的,愛是用任何東西都換不回來的,愛是人世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愛是人人都需要的! 如果你看見這本書你一定要認真的品味品味!要記住那句話:「世界充滿愛」。

3. 寫漫畫的作文用簡練的語言寫下來300字

我是個普通的啄木鳥,跟森林裡所有的啄木鳥一樣,每天替生了蟲的樹木看玻這可是個很重要的工作,如果蟲子蛀了樹,樹會枯死,樹都枯死了,就沒了森林,沒了森林,就沒了我的家,也就沒了猴子和兔子的家,所有生活在這里的動物,沒了家。

今天也像往常一樣,我在林子里低低的飛著,「轟鹵這是什麼聲音?突然發現有一棵樹倒了下去!奇怪,明明沒有打雷!我趕緊飛過去。-這里可以寫看到了人在砍樹的情景,我想思路已經提供了,還是讓孩子自己練練筆。。。這一段就寫砍樹。

我眼睜睜看著一棵棵樹那麼倒下去,心裡痛得快要哭出來,我大聲對那個在砍樹的人說:停下吧求求你!然而他似乎根本聽不到。老啄木鳥告訴我說,人是砍了樹去做柴作房子。我想,那是不是有蟲的樹就不適合用了呢?於是拼著最大的膽量,飛到那個人的肩頭,用盡我的力氣,我喊:這根木頭一定有蟲!!!媽媽教我不要撒謊,但我覺得,這一次,撒謊也許能讓他停下來。媽媽對不起::

求求你們,放過我們的樹林吧,他們生蟲了,不適合你們用,求求你們放過這一棵樹吧!!

基本結構就是這樣了,字數我沒計算,思路。

覺得好可要給分呵,敲字也不容易埃

不難看出,這幅漫畫揭示了現代社會一些父母對子女缺乏真正的愛護,暗示著溺愛的過錯。可以想像出這位孩子以後的習性,那該是何等的遭糕!這樣的孩子,從小對生活有了依賴心,從小父母將他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包辦了,等他長大以後走上社會,沒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生存能力將很差,不會有很大的作為。他就像動物園里的動物們,整天無憂無慮,吃了玩,玩了睡,如果有一天,人們把它們放入大自然,它們將經歷不了大自然的考驗,生存的機會將十分渺茫。如果它們從小生活在大自然中,經歷過各種逆境,有了足夠的生存經驗和能力,它們將會對大自然的生活十分適應。我們村有個叫段葉的同學,讀三年級了。他的父母十分溺愛他,連上學都用摩托車接送,因此,他從小就不會騎自行車。一次,他父親去街上有事,一天一夜沒回家。第二天,他起床准備去學校,可不見爸爸的影子,硬是要媽媽背他上學,他媽媽怕兒子受屈受累,只好依著他。不用說,那天上學遲到了很久。其實,騎自行車上學沒什麼不好,既可以鍛煉身體

4. 向人介紹一本書寫出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一篇作文400字

朋友們你喜歡看書嗎?我想向你推薦你一本書----《愛的教育》.x09 x09 這是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亞米契斯的一部代表作《愛的教育》.直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這本書的扉頁上的那段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就是這句話使我用心讀完了這本書.x09 x09 書中主要寫安利柯成長的故事,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口吻敘寫了主人公一年的所歷,所聞,所見,所感,抒發了鄉國之感,師生之誼,親子之愛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友愛之情.通過一個個平常又滿蘊人情味的生活條件,把愛和美注入讀者的心田.作者用日記的形式來寫作,但每月又有一篇較長的,結構完整的「每月故事」.這些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並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同時也帶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小博士」代洛西,「小英雄」洛貝諦,愛幫助人的卡隆,可憐的奈利,衣著華麗的瓦梯尼……x09 x09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通過樸素的描寫和精彩的語言,使我知道愛是無私的也是無價的,愛是用任何東西都換不回來的,愛是人世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愛是人人都需要的!x09 x09 如果你看見這本書你一定要認真的品味品味!要記住那句話:「世界充滿愛」.。

5. 優美細膩的句子,可以用於寫作文的,寫景、寫人、寫心裡

舉目望向蔚藍色的天空,陽光里有說不盡的美好。

轉身,逆光。在那個夏天來臨之前,溫暖細碎地灑滿了一地。

無關風花雪月,你若安好,我便晴天。

輕輕翻閱發黃的書卷,斑駁往事,於腦海浮現。

外面下著小雨,望著玻璃窗,靜靜的回憶著……

看著窗外細雨綿綿,天空被氤氳籠上了一層憂郁。

濃霧層層彌漫、漾開,熏染出一個平靜祥和的夜。

幾盞雅緻的吊燈可調明暗,泛著柔和的桔黃色的光。

夏日的微光鋪灑而來,衍生出種種溫馨的小情緒,洗凈憂愁,帶走悲傷。

6. 語言簡練的新聞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唯多讀多寫,別無它法.

系統地講,要寫好作文必須有四個方面的准備——

1有語言、思維、語感三方面的積累有東西寫

4想方設法隨時隨地多練習(平時說話也是作文呀 多練,作文也是熟能生巧

具體地講,你應當掌握一定的作文學法,包括:

1、大量讀寫,加強作文積累

剪報作文:不動筆墨不讀書語言語感思維案例:「情理之中與意料之外」《怪事不怪》十則

2、學寫新聞,養成作文習慣

方法:學寫新聞(一句話——一段話——一大段話)——百字新事訓練

作用:強化寫作「真、新、簡、暢」的基本要求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文體求精,更多精力放在寫好上,如小詩、對聯等

案例:文學社活動新聞報道

3、學會4X,掌握思維方法

——想,發散思維,聯想三法則

——選,寫與不寫,先寫與後寫,詳寫與略寫

——寫,一氣呵成

——修,語感法,冷靜法

要先練後導,以不限制思維

案例:「跑的體驗」

4、學以致用,在運用中學習

尋找一切機會練習、發表,破解作文「動力」障礙

——書信、日記

——活動公告、新聞報道、廣播稿

——畢業留言、短消息——答題也是作文(生物題:就學校花壇改建發表看法)

7. 怎麼輕松寫作文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

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

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

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

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

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

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

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

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

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

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

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

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

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

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

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

閱讀全文

與電影票太貴三字俗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屠殺電影 瀏覽:396
適合單人配的英文動畫電影 瀏覽:55
馬來西亞電影大全 瀏覽:604
孔明韓國演員演的電影 瀏覽:307
外國男男電影大全圖片欣賞 瀏覽:143
剪輯電影賬號名字 瀏覽:782
成龍在監獄的電影國語版 瀏覽:57
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 瀏覽:626
一毒電影觀後感 瀏覽:451
孫紅雷富豪扮窮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02
特種兵女兒的孩子大電影 瀏覽:238
台灣電影憤怒的玫瑰電影 瀏覽:707
趙麗穎戛納電影節 瀏覽:788
武漢群光廣場電影院 瀏覽:671
泰國電影非洲人打女鬼潮州話 瀏覽:771
殺戮部隊電影完整版俄國 瀏覽:281
電影墊底聯盟演員表 瀏覽:447
中文間諜同盟電影在線看 瀏覽:161
陷阱2015完整版韓國電影 瀏覽:115
一部電影講一個偷盜大鑽石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