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眾不同
1、私人影院:一個包廂少則1人,多至8人,窩在小包廂大皮椅里,點播電影。房間里也可以進行唱歌、玩游戲,一個綜合的娛樂體,同時也保證了觀影的私密性。
年輕群體普遍性格獨特、鮮明,不拘泥於世俗、追求新鮮、追求新奇的娛樂體驗,也不斷促使著市場做出改變,而私人影吧模式就是在這種市場需求下,應運而生,全方位符合年輕群體所需要的娛樂消費體驗。
2、電影院: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院的規模按觀眾廳的容量可分為: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個廳以上;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個廳;中型701座~1200座或5~7個廳;小型700座以下或4個廳。
二、觀看方式不同
1、私人影院:觀眾可以按影片類型、流行程度、年份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查找,選到中意影片後只要按一下按鈕,電腦就會自動「下單」,然後就可以帶上零食,在包廂里坐等電影開始了。
2、電影院:觀眾根據個人喜好購買電影票,然後進入電影院,觀看電影。
三、起源時間不同
1、私人影院: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憑借《爸爸去哪兒》半月7億票房,3月《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3天2億票房,展示出中國電影市場火熱。
隨著Blu-ray等技術的完善,迷你影吧、私人影院逐漸興起,一個獨立放映包廂搭配私人定製服務,既解決年輕人對觀影私密性需求,也解決電影愛好者們對點播心儀電影的要求。
2、電影院:解放後,國家成立了各省、市電影公司,實行國家統一拍攝、統一發行、統一放映,實行電影公司制度。2002年,中國開放電影發行、拍攝、放映,中國電影實行院線制,影院可自由選擇院線加盟來取得影片來源。
❷ 電影院和影院有什麼區別
影院和院線在電影產業裡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具體區別如下:
1、影院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公共場所。電影院線制是以若幹家影院為依託,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由一個電影發行主體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
2、影院屬於產業的下游,電影發行屬於產業中游,院線則是連接中游下游的紐帶。從概念上來說,影院就是我們每次看電影的地方,院線則相對更為抽象一些。它是由若干個電影院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組建而成。也就是說,一個院線,旗下一定會有襪辯慧電影院,而一家電影院卻不一定隸屬於某條院線。
(2)線院電影院擴展閱讀
影院和院線的收入結構很大程度上是一樣的,都是票房分賬收入加非票房收入,而且票房收入都是佔大頭,不過具體每一塊裡面的具體構成不一樣。
早在影院加盟院線的時候,雙方便會敲定分賬比例,而院線的票房分賬收入卻有兩個來源:不僅有下面的影院,還有上游的電影發行商——在具體某一部電影簽訂電影宣發合同的時候,院線告答也會和發行商敲定影片的分賬比例。影片放映結束後,院線再根據合同規定向發行商和影院分別分賬。
至於非票房收入,影院的此項收入包含餐飲、廣告(貼片廣告、場地廣告)和爆米花、飲料等賣品以及衍生品的售賣。
其中廣告收入是由院線和電影發行商商談好的,通過院線向旗下的影院投放宣傳廣告,投放電影宣傳廣告的形式、數量、具體投放場所和費用都由院線敲定,院線收取灶則一定費用之後再和旗下加盟的影院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