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粵語,但對於星爺的電影,我更喜歡國語版。喜劇和其他的東西不一樣,粵語歌聽起來很悅耳,因為粵語的音調要多一些,粵語的武打片很帶感,因為配上粵語要更顯霸氣,但喜劇不一樣。我看過星爺電影的國語版和粵語版,個人更喜歡國語版。雖然國語版相較粵語版少了很多的笑點,但對於一個不懂粵語的人來說,就算知道那是個笑點,你也笑不出來,我深有感觸。很多會粵語的朋友可能更喜歡粵語版,覺得粵語版有更多笑料。可惜語言對於喜劇的阻礙實在是太大了,我無法透過粵語將笑點心領神會。
2. 電影親愛的給人的啟發
從進電影院十幾分鍾後,就開始落淚。
電影中黃渤演的一個叫「田文軍」中年男人,一個網吧的老闆兼賣雜貨,不知道影片是不是在廣東某個小縣城拍的,黃渤開的雜貨店外全是蜘蛛網的電線,網吧里打網游的少年飆著廣東話,不知怎麼的就打起來了。
混亂之中,黃渤的孩子「鵬鵬」跟著幾個胡同的小孩子,一起去街邊看小朋友溜冰,然後,鵬鵬看到開著車一閃而過的媽媽,然後,就情不自禁地跟著車子跑出了巷子,跑出了熟悉的弄堂。
倒車鏡里,鵬鵬的「媽媽」魯曉娟,由郝蕾扮演。是與黃渤離了婚的前妻,她看完孩子把孩子送到爸爸的家裡,這一送,就離之千萬里。鵬鵬被人販子拐走了,接下來就是殘酷而漫長的尋親路……
之前,看過陳可辛拍的《中國合夥人》,這是一部國產片子裡面口碑不錯的電影,我也喜歡。陳可辛有一個本事就是把現實生活的真實故事,拍成電影情節,且毫不突兀,也不亂騸情。他還有一個本事,在處理電影里的小細節時令觀眾淚流滿面。比如像《中國合夥人》,影片的最後響起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這首歌曾經伴著我們多少的憧憬,伴著多少小鎮青年嚮往外面的世界。
而成長總要付出代價,如同《親愛的》影片中那個窩囊的黃渤,那個從陝西黃土高坡來到深圳討生活的普通男人,長相其貌不揚,甚至講不好普通話的西北「土鱉」,離婚了,帶著一個娃兒,他說他要認命,而老婆離開他和娃兒不認命,不安於平淡日子。可是,因為孩子被拐走了,曾經不甘於平淡日子的郝蕾從此開啟了更不安寧的生活。
片子有幾個細節,讓人看了有種欲哭無淚的哀傷。
黃渤背著一袋子錢,前往湖北。明知道可能是一個騙局,但是他看到了孩子背影的相片,就冒險前往了。在一個雜貨市場的接洽地,黃渤看到一個身穿黃色衣服小孩子的背影,他試著叫著孩子「鵬鵬」的名字,可是孩子沒反應,他又扔了一塊小石子,孩子轉過臉來,果然被人騙了。隨後,他被幾個強壯的中年男子狂追,追到一座鐵路橋上,鐵軌下面就是滔滔江水,黃渤被那個幾個騙子追上了,他拿出防身的匕首揮舞著,整個身子掛在鐵橋外面,他狂喊這是娃兒的救命錢,然後一縱身跳下鐵橋,那橋的高度起碼有整整二十米……
一個父親,為了尋找丟失的孩子,還要被一群假稱說幫他找到孩子的壞人追打。為了錢,人有時候失去了人性,不顧一切。
陳可辛在《親愛的》這部片子有幾個可圈可點的地方。
在影片的下半場,黃渤加入了一個「尋親團」,這是一個因為各種原因把孩子弄丟了家庭隊伍。在失去孩子後,有的媽媽和爸爸近乎神經質地開始了瘋狂的尋找。而黃渤加入他們的隊伍之後,居然,通過一個線索知道孩子被賣到了安徽。
在安徽某個小村子裡,黃渤見到了自己丟失了四年的孩子「鵬鵬」。當他和郝蕾把孩子從農婦「李紅琴」手中搶回。趙薇扮演的「李紅琴」,一個婦女在農村守著幾畝薄田,帶著兩個孩子。她說,這兩個孩子是她的男人從深圳「撿」回來的,而她就這樣相信了男人所說的話,死心塌地帶著兩個孩子,並給予了孩子所有的母愛。
矛盾和糾纏就此展開。「李紅琴」的男人死了,結果卻被查出是拐賣孩子的人販子,而黃渤演的「田文軍」與趙薇演的「李紅琴」開始了奪子之戰。
趙薇演的農婦真的很傳神,那眼泡大大的無助,那腳下穿著一雙涼鞋,卻套了一雙花襪子。特別是那安徽口音的方言,趙薇本身就是安徽人,這方言講得很地道,卻讓她更貼近了扮演的角色。
如果陳可辛只是講一個尋親的故事,講一個丟孩子,找到孩子的故事,一個花好月圓大團圓的故事。那這個電影就太普通了。陳可辛把電影中人性的兩面解剖開來,除了人性的拷問,更多的是讓人對人性的思考。
導演陳可辛說,他希望能從電影中傳遞出去的力量:「不是很黑很白的講事情,人生很多時候就不是黑白,站在自己角度都是被害者。感情不能代替,不管血緣是誰的。站在任何角度是很難理解,所謂血緣比親情重要。但親情建立起來了,大家有了幾年的緣分,就割捨不下了。」
所以,當看到趙薇抱著另一個孩子,她男人從深圳「撿」因來的女兒「楊吉紅」從派出所狂奔出來,還操起傢伙襲警,因此,坐了半年的牢,倒令人同情起她來。
從監獄里出來的「李紅琴」面臨著死了男人,一下子兩個孩子也從身邊被奪走,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留住女兒,「兒子」鵬鵬已經被證實是男人老楊拐賣回來的,而且通過DNA驗證,是黃渤丟失的孩子。她要不回鵬鵬了。
為了找到證據,「李紅琴」去了工地,找到跟老楊一起打工的民工「青山兄弟」,這個「兄弟」怕惹麻煩不肯為「趙紅琴」作證,說孩子是老楊生前在深圳工地上撿來的。而後,趙紅琴以肉體換取了「青山兄弟」的作證。
本以為有了證據就能把福利院的孩子領回來,沒想到鵬鵬的媽媽「魯曉娟」卻為和她爭女兒。原因是鵬鵬喜歡妹妹,她有更好的條件可以讓鵬鵬和妹妹更好的生活……
趙薇見不到女兒,深夜跑到福利院窗外的空調架子上,隔著玻璃與女兒見面,那孩子聲聲呼喚著「媽媽!媽媽!」
媽媽只能隔著玻璃哭著叫著孩子的名字,這是一個人販子老婆遭遇的生活,一個養著別人孩子的母親,卻也痛徹心扉……
趙薇想看看兒子鵬鵬,卻被黃渤直接拒絕了。可是,當「李紅琴」對黃渤說出:「孩子吃桃子過敏,別給他吃桃子」的話時。
黃渤舉著肩上的孩子,擦了一把淚,向著小巷深處走去。
影片最後,很戲劇而又具有諷刺意味。
而「李紅琴」本打算住在佟大為扮演的律師家裡當保姆,繼續這場奪子之戰時,因為體檢卻意外知道自己懷孕了!
她曾經是因為自己不會生孩子,才把男人老楊從深圳工地撿回來的孩子,巴心巴肺的疼愛著,傾盡一個母親的所有的愛養著。
她以為自己不會生孩子,男人老楊這么說,她就真以為自己不會生小傢伙……
這看似好笑的情節,在中國農村卻真實地發生了。
一個女人把男人當成了天,男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而她在男人死後,除了要扛起一個人販子老婆的名聲,還要面臨著與別人來搶奪「孩子」的境遇……
影片的最後定格,趙薇演的「李紅琴」蹲在醫院的走廊里痛哭,她的哭泣聲里……讓人想到,人活在世上,到底要什麼?
除了金錢,我們還需要親情,愛情和友情。同時還需要我們正在丟失,也正在尋找的道德與羞恥感……
P.S.
最後想在這里講一個主創張譯分享的幕後故事,也算是順應影片的主題,為幫助失孤父母,拯救被拐賣兒童做出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張譯飾演的「韓德忠」在《親愛的》中是一個十足的悲情人物,他積極幫助其他家長尋找孩子,卻始終沒能找到自己下落不明的寶貝兒子。這個人物的原型在與張譯見面時向他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能不能把他兒子的照片和真實的聯系方式用在電影當中。聽聞此事,劇組立刻欣然答應了他,也就是說,我們最終在大銀幕上看到的,實際上是一位正親身經歷著不幸的父親歇斯底里的呼喊。
所以,如果你決定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請多留意一下張譯手中的那張照片吧。
2014年9月28日
忙碌了整整兩周,平潭時報創刊三周年的活動,終於結束了。下午睡了一覺,發現錢包里有四張馬上就要過期的電影票,這是報社發的福利票。
晚上就跟著閨蜜們去看電影,沒想到一進電影院就開始哭,沒想到同看電影的80後和90後們居然笑場,特別坐我旁邊的一對情侶,那個女的特別矯情地一直笑,我忍不住換了一個位置,不想坐在這樣的「二貨」旁邊。
看完電影回來,情緒低落,母親這個角色,真是一個難以演繹和駕馭的角色。生活如戲,戲如人生,看別人的故事上場,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辛苦地扮演著各類角色。
於家庭里是妻子?女兒?母親?媳婦?
於單位里是記者?編輯?寫者?
於社會是好同事?好朋友?壞朋友?
凡此種種……我們都難演繹,卻還是要努力地扮演著各類角色……
3. 腦筋急轉彎:關羽,張飛,劉備,趙雲去看電影,到了電影院,只買到三張票,請問誰不能進去看
關羽的那張票(飛在廣東話里就是票,至於是怎麼來的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來自電影院的菲林,買電影票後來發展成為買飛,還有一種是來自英文fee,中文的諧音就是飛,付費就是飛)留給(用廣東話讀出來同粵語留俾差不多,意思就是留給)趙雲。所以整句話的意思就是關羽的那張電影票留給了趙雲。解釋的夠詳細了吧。
4. 哪些電影別人認為神作,你覺得十分一般的
唯一一次覺得某一部電影被吹上神壇的便屬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當時電影上映的時候,各大媒體、影評人、觀眾紛紛誇贊,但事實上這是一部很水的電影。
票房超級高,炒作無下限,內容爛到爆,也就音樂激情點,很多人當mtv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