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院老闆爆米花

電影院老闆爆米花

發布時間:2024-04-11 04:25:44

⑴ 誰發明了在影院賣爆米花

這是歷來已久的一個傳統,一個生活習慣。文章(故事)如下:

19世紀上半葉,北美捕鯨人去智利時,發現了當地流行一種有趣的吃法:將玉米置於高溫下,讓穀物受到內部強壓,澱粉原料的核心向外碰到堅硬谷殼爆炸。這就是爆米花。他們覺得這種小東西很可愛,就帶回了新英格蘭。不久,爆米花在北美流行起來,1848年,它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小零食,還被美國字典收錄。幾十年後,蒸汽爆米花機的發明加劇了這種零食的流行程度。爆米花開始能脫離廚房被大批量生產,能流動販賣,人們可以方便地在室外看運動會、馬戲和參加集市時購買,加上誘人的香味,它很快成為路邊小販首選。大街上隨處可見,各種娛樂場所更是賣的紅紅火火,除了一個地方——電影院

那時有聲電影還沒有問世,無聲電影早期用的字母限制了觀眾的文化水平,電影院也都致力保持這種上流的品味,擔心爆米花會弄臟地毯,也不希望那些修養好的顧客受到吃爆米花時發出的聲音干擾。1927年,電影進入有聲時代,那些文化並不高的人也能來觀看了。到1930年,美國每周去看電影的人達到了9千萬之多,電影的聲音已經可以蓋過吃零食的聲音了。但這些還不足以讓電影院採取行動,不過至少他們對要不要開放觀眾帶零食進來已經遲疑不決。

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給電影業和爆米花帶來了一次很好的合作機會。為了找到一個便宜的地方消遣,人們都湧向電影院。只要包里有5到10美分,就能享受到爆米花這項「奢侈品」,這在絕大多數人的接受范圍之內。更重要的是,玉米的成本很低,10美元一大包的爆米花玉米粒能用很久。當時的街頭小販把握了這個商機,開始在電影院外面擺攤售賣爆米花,因為買的人多,早期的電影院在衣帽間外邊還專門掛著標識,要求觀眾寄存衣帽和爆米花。爆米花就這樣成為了最早的影院中偷偷摸摸攜帶的食物。

盡管仍然想維持影院的外觀,也沒有建造合適的通風設備。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觀眾攜爆米花入場,電影院老闆終於覺得這個商機不可忽視,他們開始把大廳租借給小販,允許他們售賣爆米花。雖然位置更多是像是在影院前的街道上,小販們也樂意,這反而可以拓寬生意——既可賣給觀眾也可賣給街上的人。後來,劇院經理逐漸意識到,若省去中間商,直接出售爆米花,他們可能會獲得更多利潤。於是,很多影院開始自設爆米花機,但也有影院仍然拒絕引入,覺得爆米花機會降低他們的檔次。20世紀30年代中葉,電影院生意開始走下坡,很多影院開始虧損。但只有那些轉向賣爆米花和其他零食的影劇院倖免於倒閉。這使得很多影院轉變了態度,開始自己販賣零食。

二戰使爆米花和電影院的關系更密切了。糖類出口國菲律賓等切斷了對美國的貨源,糖原料開始短缺,實行定額配給。這使得存在競爭關系的零食糖果和碳酸飲料也跟著短缺。爆米花開始獨秀一枝。到1945年時,它和電影的關系已經非常牢固:美國消費的半數以上爆米花是在電影院中。在電影開場前或放映中,電影院為他們的特許經營商店大做廣告,吸引觀眾去大廳買零食。

20世紀60年代電視出現了,人們開始選擇在家看電影,而爆米花在家裡吃的不多,主要因為不易製作:需要有爆米花機、油、黃油、食鹽和其他材料。爆米花銷量開始持續下降。這時,一項新產品問世了——EZ Pop,只需將其放到爐子上就可自動製作。爆米花變得簡單易制,在家裡也開始流行起來。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波爐的普及,爆米花更加興盛。這樣,即使在家中,傳統的爆米花和電影或娛樂之間的聯系被延續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電影院文化逐漸傳入其他國家,「看電影吃爆米花」的習慣也一起打包出口。發展到後來,人們想到電影院已經能很自然的就想到爆米花,看電影吃爆米花也已經成為一件約定俗成的儀式性事件:人類有著這樣的習慣,一旦適應了將某種特定食品與某類環境聯系起來後,就會一直不停地吃著它。

於是,在幾乎任何一個影院,你都能看到爆米花。

來自互聯網:顧純 網易探索頻道編輯

望滿意~

⑵ 為什麼爆米花能成為電影院的專屬寵兒

電影院中觀影的人常常都會抱著一桶爆米花,不知道大家有木有想過,為什麼是爆米花而不是其他零食呢?

原來這都是電影院的套路,你都中招了嗎?

⑶ 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據說是爆米花

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據說是爆米花, 因為它的成本只有可怕的「萬分之八」 。

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在電影院你買的那一桶36元的爆米花,成本大約是0.03元,3毛錢。

但是, 如果你現在手上有一筆錢,想要做點什麼,會考慮租一個攤位賣爆米花嗎?

一定不會 ,因為賣爆米花雖然米,糖的成本低,但你擺一個攤位,怎麼也要一個人看著,攤位費、人工費,還要時不時發發傳單,做做小廣告。

但是這個區域的愛吃爆米花的消費者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缺了把消費者攏住的環境。而 電影院的爆米花生意就可以做的很好,因為有了這個環境,也就是門檻。

上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發明,影院迎來了第一個繁榮時期。

那時候去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高大上的消費,電影院也基本都不容許自帶食物進場。但是,在電影最繁榮的美國市場,隨著產業工人群體收入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進入影院,這些人非常熱衷於邊看電影邊吃點爆米花,由此吸引了相當多的爆米花小販自發地來到電影院門口做生意。

電影院的老闆們意識到,這些人的生意是電影院帶來的,於是,他們開始向這些小販收攤位費。這在經濟學上,是典型的外部性內部化的過程。電影院吸引來人流,看電影的人願意消費爆米花,由此帶來了額外的租值,電影院向小販收取攤位費,就是和小販一起分享這部分租值。

小販也沒有意見,因為電影院門口是賣爆米花的黃金席位,不在這里賣,也不會有這么多生意。

再後來,一些電影院發現,如果自己經營爆米花,收入會更多。由此,在市場上形成了兩種電影院,一種是自己賣爆米花的,另外一種是不賣爆米花的。

上世紀30年代末,伴隨著華爾街股市的崩盤,美國進入到大蕭條時代,電影院的生意開始一落千丈。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那些自營爆米花的電影院倖存了下來,而那些不賣爆米花的電影院要麼倒閉,要麼紛紛效仿,從那以後,電影院和爆米花開始了將近百年如漆似膠的關系。

到1945年,美國的電影院線,吃掉了全國一半的爆米花,而爆米花等零食帶來的利潤,更是佔到電影院線利潤的40%甚至更高。電影院和爆米花,再也難以分開。

新聞報道,萬達院線2014年營業收入53.39億元,其中票房收入雖然高達41.05億元,但毛利率僅為19.58%。而包括爆米花在內的商品銷售收入卻約6.31億元,毛利率卻高達68.85%。另有數據顯示,2017年,萬達電影爆米花等非票房收益佔比達39%。

與萬達影院情況類似,橫店影視2017年營業收入25.18億元,實現凈利潤3.31億元。其中,以爆米花零食、飲料和電影周邊衍生品為主的商品收入達2.47億元,利潤1.86億元。

再舉一個開飯店的例子,假如有一個廚師A想要自己創業,開飯館,投資20萬,裝修門面,買一些必要的東西,錢很快就賺回來了。

可是沒多久,A發現,就在自己的飯館不遠處,又開了一家飯館,生意雖然不如他,但還是有很明顯影響的,因為,這條街上的客人就這么多,養活一家飯館剛剛好,活的挺滋潤,但是有了第二家,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你20萬能開一家,我也可以。

門檻還是太低。因此 前面的擺攤賣爆米花,即使有足夠的消費者愛吃爆米花,生意也會越來越難做,直到生存不下去。

討論到這,可以仔細想想,身邊那些越來越難做的生意,絕大多數問題是不是都出在門檻上。

那既然門檻非常重要,又該如何建立呢?

門檻高低是動態變化的,如果一直專注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給自己建立門檻。 讓那些同行沒有辦法來抄襲,沒法抄襲自然就跟不上你,那麼你的利潤就多了。

比如產品及背後的供應鏈, 這背後又有幾種策略,第一個就是產品的技術含量比較高,產品在不斷地引領創新,同行很難趕得上你的創新速度。第二種策略,產品線豐富,用豐富的產品線來滿足同一類客戶,這樣對手比較難趕上。第三,建立良好的供應商關系,這種合作關系同行很難追得上。

比如品牌, 尤其對於競爭激烈的行業,建立品牌尤為重要。品牌怎麼去建立?這中間最核心的是能夠抓得住一個細分的目標客戶,針對於這個細分的目標客戶開發產品,制定推廣策略,讓這個細分的客戶對你的認同度比較高。做品牌,千萬不要去滿足所有客戶,因為試圖滿足所有客戶的產品,不會是消費者心目中的好產品。

比如回頭客, 有的行業天生沒有回頭客,但是有的行業就天生的吃回頭客,比如說食品。三隻松鼠為什麼有這么大的競爭力,就是因為食品這個品類,是擁有非常多回頭客的品牌,三隻松鼠早期的時候,通過大量的廣告投入,獲得了一批忠實的用戶。

比如管理, 20人以下團隊基本沒有用。但是二十人以上的團隊的話,管理的價值就會非常的大,良好的管理,是可以使得團隊的效率變得非常的高,你通過五個人能幹別的團隊十個人乾的事情,你對於在優秀的五個人只要付出150%的工資,相對成本其實還是更低的。超過100人以上的公司,往往他的競爭力就是通過管理來實現的。

比如視覺, 包括使用的色彩,模特,燈光,攝影技巧,設計等等消費者看到的部分。如果是線下生意,店鋪的裝修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門檻,而在互聯網上品質感就是要通過視覺來進行呈現,好的圖片能夠表現產品的內涵,產品的品質,一個真正好的視覺合作方案公司,也是一個很高的門檻。

總結,

我們為什麼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

除了經濟低迷大環境以外,主要在於門檻。甚至誇張點說,對於那些沒有門檻意識的生意人來說,即使經濟形勢不錯,被市場淘汰也只是早晚的事。

門檻越低的生意,越難賺錢。

⑷ 誰發明了在電影院賣爆米花

20世紀20年代,電影院開始在全美興起,和其他許多新鮮事物一起,打開了一個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門。買上一張電影票,就可以走過鍍金拱門,走上一段恢弘的樓梯,在水晶吊燈照耀下找到你的絲絨座椅。吃東西本來並不包含在這種體驗之內,《「爆」文化:爆米花在美國的社會發展史》(Popped Culture: A Social History of Popcorn in America)的作者安德魯·F·史密斯(Andrew F. Smith)說。影院主人擔心觀眾會把爆米花和花生灑在紅地毯上。他們豎起標志,不鼓勵觀眾把從影院外的小販那裡買到的食品帶入影院,影院自己也不出售零食。

看電影的同時吃爆米花,幾乎成了一種標配

密蘇里州堪薩斯城一個名叫茱莉亞·布拉登(Julia Braden)的寡婦說服影院讓她入內,成為獲得了這種稀有特許權的人之一。她說服林伍德影院讓她在大廳設攤位,最終建立起一個爆米花帝國。到1931年,她在大約四家電影院擁有攤位,每年能賺1.44萬美元以上,相當於如今的33.6萬美元。她的事業甚至在大蕭條期間還在發展,與此同時,數以千計的豪華影院宣告倒閉。
史密斯說,是誰初次在影院賣爆米花,如今已不可考。幾十年來,小販們都是在劇院、馬戲場和運動場附近停下車子,販賣各種零食。但布拉登那批人似乎是首批獲得與影院相關的特許經營權的人,他們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戰略:通過爆米花而不是電影票賺錢。這種策略如今還在生效。影院通過特許經營獲得的利潤最高可達影院收入的85%。
20世紀30年代中期,一個名叫R·J·麥坎納(R. J. McKenna)的影院經理在西部經營著連鎖影院,他把握住了這個創意。一個在麥坎納的某家影院外賣爆米花的老人賺的錢攢起來足夠買一棟房子、一個農場和一個商店。麥坎納在影院大廳里裝了一台爆米花機,以此贏利,1938年賺的錢達到20萬美元。有這么多錢源源湧入,誰還在乎會不會把地毯弄臟?麥坎納降低了電影票價,吸引更多人來特許經營的攤位買東西。到20世紀40年代,大多數影院都效仿他的做法,很快黃油融化的香味就傳遍了一座座影院大廳。當時的一個創業者提出了這樣一條建議:「找一個好的爆米花攤位,再圍繞它蓋一個影院。」
爆米花之星
馬克斯·羅賓斯(Max Robbins)是奧格校友種子協會(Ag Alumni Seed)的研究顧問,專門培育和測試用於爆米花的爆裂種玉米種植。
新品種有什麼特色呢?我們使用經典育種方法,其中我們想達到的一項重要目標就是爆裂幅度,也就是玉米粒裂開後能有多大。
為什麼大小那麼重要呢?人們都喜歡顆粒飽滿的玉米。米花應該膨大誘人。順便說一句,米花裂開有兩種形狀:蝴蝶狀和蘑菇狀。蝴蝶狀的米花就是影院里買到那種米花,或者在家自製的米花。如果買了製作焦糖米花的玉米,那就會看到我們所謂蘑菇狀的米花了。
你們是怎樣測試新品種的米花的?我們使用和影院里的爆米花差不多的機器,不過影院里賣爆米花的人都是把米花掃進一個盒子,我們這里,米花是落進底部一個帶刻度的圓筒狀容器。這樣我們就可以計算顆粒爆裂後的量。
所以你們肯定吃了不少爆米花啦。來探訪的人都會拿走大包米花,有些人拿它們喂雞。

⑸ 電影院爆米花配方做法

電影院爆米花配方一

材料:爆米花專用玉米粒60g、玉米油/黃油8g、黃油20g 、水40g、白砂糖45g

做法:

1、鍋內放入玉米油或者黃油,這一步主要是避免糊鍋以及將爆米花爆香,有油整個爆米激碼花會很香,這里放的是黃油;

2、倒入玉米粒,將油和玉米粒攪拌均勻;

3、蓋上鍋蓋,大火,雀拆等到有玉米粒逐漸爆開的時候,轉小火,不時拿起鍋子晃動使其受熱均勻,避免糊鍋,全程注意鍋內情況,避免糊鍋。沒動靜時,出鍋備用;

4、鍋內倒入糖和水,水和糖稍稍攪拌一下讓她們混合,之後千萬不要攪拌了,讓其慢慢熬煮,熬到這種焦糖色即可;

5、這個時候放入黃油後就可以攪拌了,全程小火,黃油融化後就可以關火了;

6、倒入爆米花,攪拌均勻,因為焦糖會把爆米花粘在一起,出鍋前用手扳開。

電影院爆米花配方二

材料:玉米粒(球形爆米花專用) 80克、植物油55克、細砂糖80克、水40克、黃油20克

做法:

1、鍋內倒入55克植物油、等油7成熱時加入玉米粒翻炒;

2、等玉米粒爆出兩三顆的時候,蓋上鍋蓋,開最大火加熱;

3、每10秒左右搖晃一下鍋,避免爆米花過度受熱會焦掉;

4、鍋內沒什麼聲音後再打開鍋蓋,稍許翻拌一下,等沒有水汽後倒入烤盤中,散熱冷卻,備用;

5、鍋內再倒入細砂糖、水,開中大火,熬成淺焦糖色後開小火,加入黃油,翻炒至融化;

6、熬成淺咖啡色後關火,再倒入第4步的爆米花頃鉛棗,翻炒均勻後,盛出來放至不燙手後,掰成小粒即可。

電影院爆米花配方三

材料:爆裂玉米粒.100g、椰子油 / 精煉玉米油20g

做法:

1、鍋中放椰子油,中火加熱,油化開之後放入兩三粒乾燥玉米用以試油溫;

2、約3分鍾後,試溫的玉米粒爆開,一次性倒入剩下玉米粒,晃動鍋子使其均勻平鋪。蓋上蓋子,將鍋離火30秒;

3、將鍋放回火上,蓋上鍋蓋,繼續加熱;

4、玉米很快開始爆炸,保持中火加熱,記住時不時前後晃動一下鍋子,翻動玉米粒,使每一顆玉米都均勻受熱;

5、爆開速度變慢時關火,用余溫就能爆開剩下的。打開鍋蓋,蒸汽散出,倒入大碗里放涼就會變得鬆脆可口。

⑹ 為什麼電影院大都銷售爆米花

看電影吃爆米花是一種純正的美式習俗,所以這里回答的實際上是為什麼美國人看電影要吃爆米花。這種習俗和看電影行為的結合,有一定歷史原因。吃爆米花一直是美國人休閑娛樂時的主要零食,至少從20世紀初開始,看體育比賽、雜耍節目、去游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爆米花。但在最開始,它並沒有和看電影緊密聯系在一起。1905年鎳幣劇院興起,使得看電影成為一種空前流行的娛樂活動,同時使各種真人綜藝雜耍邊緣化。在這個時候,賣爆米花還只是鎳幣劇院周邊的一些攤販自發行為。1910年代中期開始,豪華電影宮(movie palace)取代鎳幣劇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場所。當時電影從業人員的心理是盡可能提升電影的地位,使之高尚化、上流化,從而和底層民眾的娛樂形式區別開來。最高檔電影宮的目標是要媲美歐洲的歌劇院,誰會在看歌劇的時候吃爆米花這種平民食品呢?所以電影宮的老闆都反對爆米花及各種零食。此外至少還有兩點原因:一、零食利潤不足觀;二、會污染影廳環境,清潔困難,鎳幣劇院中的滿地垃圾讓人心有餘悸。即便是這樣,大多數電影觀眾並不覺得看電影吃零食是很丟人的事情,絕大多數電影院門口都有賣零食的攤販,很多觀眾會買好帶進去。50年代後汽車影院興起,觀眾在自己車上吃起來更加自由,影院的周圍出現小型餐吧,賣的就不僅是爆米花和可樂了,還包括熱狗、冰激凌、奶昔、三明治、咖啡、漢堡、薯條、披薩……60年代之後,零食經營越來越系統化和專業化,已經無可置疑地成為電影院利潤來源的一根支柱。

⑺ 現在很多電影院門口都會賣爆米花,這種風俗是怎麼傳開的呢

從美國經濟危機來,電影院沒人看開不下去瞭然後之後低票價+賣爆米花來攬客,結果生意大好,然後這個傳統就流傳下來了。

電影院是禁止銷售爆米花的,因為他有難聞的氣味和比不便於打掃的缺點,那時候多是糖果。而後來爆米花的製作改良,成本也變得低廉並且在觀看電影時吃著爆米花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慢慢被世人接受。


(7)電影院老闆爆米花擴展閱讀:

1910年代中期開始,豪華電影宮(movie palace)取代鎳幣劇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場所。當時電影從業人員的心理是盡可能提升電影的地位,使之高尚化、上流化,從而和底層民眾的娛樂形式區別開來。

最高檔電影宮的目標是要媲美歐洲的歌劇院,誰會在看歌劇的時候吃爆米花這種平民食品。所以電影宮的老闆都反對爆米花及各種零食。此外至少還有兩點原因:

一、零食利潤不足觀;

二、會污染影廳環境,清潔困難,鎳幣劇院中的滿地垃圾讓人心有餘悸。

⑻ 為什麼爆米花能成為電影院的標配

每當走進電影院,總有一股熟悉的味道讓人迷失——那就是爆米花的香味。
盡管你已經吃飽了,盡管你只是想來看一場電影......最後,還是控制不了自己走到影廳隔壁的小吃亭,對老闆來一句:一份大桶的爆米花!
那種濃郁香甜的奶油味讓你的身體背叛你的大腦,同時,你還學會自我安慰:沒關系,這貨的原料是玉米,胖不到哪裡去。
實上,爆米花不只給你帶來了卡路里和脂肪,它還給電影院帶來了不亞於電影售票的收入。
爆米花的崛起史
感覺全世界的電影院,不論大小,裡面必定會有一塊賣爆米花的規劃地。
為什麼一定是賣爆米花?這也許跟爆米花曾經是電影院的「救命恩人」有關吧。
可能是陰差陽錯,可能是時運所致,反正爆米花曾經一個不小心就挽救了電影業。
爆米花的問世
19世紀上半葉,北美捕鯨人去智利時,發現了當地流行一種有趣的吃法:將玉米置於高溫下,讓穀物受到內部強壓,澱粉原料的核心向外碰到堅硬谷殼爆炸。這就是爆米花。他們覺得這種小東西很可愛,就帶回了新英格蘭。不久,爆米花在北美流行起來。
1848年,爆米花成為家喻戶曉的小零食,還被美國字典收錄。
1885年,一個叫查理斯·奎斯特的街頭小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爆米花機,加劇了爆米花的流行程度。
爆米花問世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不過,最開始爆米花是在馬戲團、集市上販賣,早期的電影院禁止出現爆米花。
那個默片當道的時代,放映廳都把自己當作大劇院:格調要高雅,鋪著華麗的地毯,看電影是有品味的事情,怎麼能放這種市井食物進來?更重要的是,那種安靜的大廳里,誰的屁股挪一下位都能被聽到,如果誰敢吃爆米花,絕對會被鄙視到回家。
不過,這種情況慢慢有了改觀。1927年,有聲電影的出現讓電影院迎來了更多的觀眾(不識字的人和小孩都往電影院跑),這些觀眾更加看重觀影時的小零食(而不是富麗堂皇的大廳),而且,有聲電影讓吃爆米花的聲音也不會明顯了。雖然影院老闆不喜歡,可還是有觀眾偷偷帶爆米花進場。
然而,爆米花的崛起是在經濟大蕭條時代。當時,影院經營都遭遇到重重困難,有的甚至都倒閉了,老闆們心急如焚。這時有人一看旁邊的小販,生意怎麼還那麼好?於是轉念一想:反正這些人註定要吃爆米花,那我自己幹嘛不賣?
於是,就有影廳管理人開始在電影院里販賣爆米花。這一賣,不僅保證了電影院的生存成本,還大賺了一筆!從此,爆米花奠定了自己在電影界的地位。
爆米花拯救影院
R.J.麥凱納——一位運營著很多影院的管理者開始在電影院的大廳里販賣爆米花,到了1938年,他通過爆米花賺取了超過20萬美金的利潤。
還有一些院線大老闆現在旗下較小的影院里販賣爆米花,而高端電影院仍然不販賣任何零食,為保持環境的整潔。結果那些賣爆米花的影院都財源滾滾,而高端影院卻赤字不斷。
爆米花的生意經
爆米花的盈利真有那麼厲害嗎?確實是相當厲害,據說當時爆米花的收入能佔到電影院利潤的58%以上。甚至,電影界都有句名言:
找一個爆米花攤位,
圍著它蓋一座電影院吧。
直到今天,爆米花依然電影院的「靈魂伴侶」,它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跨越民族、語言、信仰的觀影食物。甚至,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沒有爆米花的觀影都不是完整的觀影了。
爆米花的兩種賣相
目前,市場中常見的爆米花有兩種賣相:蝴蝶形和蘑菇形。而電影院里的爆米花一般是蝴蝶形的,因為它們爆得更大顆,看起來非常誘人,最重要的是占空間!而蘑菇狀的爆米花比較多的是製作成糖果和零食,這樣的外形不容易碎,也方便攜帶與運輸。
而且,很多影院老闆已然把它當作影院標配之一,因為它的吸金能力簡直就能榮登電影小吃排行榜的榜首。
萬達院線曾經公布過一個讓不少觀眾都震驚的數據:2013年,該院線爆米花品項相關收入高達3.9億元,占賣品總收入72%、總收入的9.5%。
從上面這一數據,我們可以輕松得出這樣的結論:院線的賣品已成為萬達影院的重要收入及利潤指標,尤其是爆米花。
為什麼爆米花的利潤能如此嚇人?這多虧了它低廉的製做成本。據了解,大多數影院賣品方面的毛利率是85%左右,而一桶賣到二三十元的爆米花,成本也僅需3元左右。同時,爆米花食物的季節性不明顯(不像雪糕),製作也簡單(薯片、薯條類的零食還需要油炸)。
此外,爆米花還能帶動可樂銷量的上漲。當觀眾吃爆米花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口渴的感覺,所以一般人會順帶買上可樂,而一些影院會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作為「套餐出售」。
不得不說,流傳了一百多年還能一直深受大家喜愛的爆米花,真的是一樣有「深度」的零食。估計只要玉米在,爆米花就能穩坐電影零食界的扛霸子之位。

閱讀全文

與電影院老闆爆米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太平橋百盛電影院招聘 瀏覽:421
經典老電影大全中國版 瀏覽:871
小品電影大全播放 瀏覽:46
賽羅奧特曼了的奧特曼大電影 瀏覽:5
女生宿舍電影情節圖片 瀏覽:405
電影外星人駕到大結局 瀏覽:700
寫了浪漫的愛情的電影 瀏覽:308
現代歷史電影大全下載 瀏覽:801
海綿寶寶大電影之出水大冒險 瀏覽:312
一部狙擊手偽裝在雪地的電影 瀏覽:661
姜家大院電影完整版 瀏覽:546
有大腥猩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81
電影英語廣告ppt下載網站有哪些內容 瀏覽:564
十部頂級英文動漫電影 瀏覽:763
孤獨伴侶電影完整版 瀏覽:624
耶穌小時候的電影名字大全 瀏覽:640
關於刀客電影大全 瀏覽:984
troy電影觀後感 瀏覽:479
愛情告白電影 瀏覽:327
漢中電影院優惠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