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電影的人一定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有些畫面上的物體有非常顯著的立體形象:人像彷彿從背景上脫離開來,而且凸出得使人幾乎忘記了幕布的存在,彷彿台上有真實的景物和活的演員一般。
這種立體形象,許多人以為是由於影片性質的關系,這是不正確的;正確的原因是因為看的人坐的位置。電影片雖然是用焦距極短的鏡箱拍出的,但是它放映到銀幕上卻用極大的倍數──大約100倍──給放大了,因此可以用兩隻眼睛在很遠的距離上(10厘米×100=1000厘米=10米)來看。我們在電影里看到最大限度的立體形象,是在當我們看銀幕的視角跟拍制影片時候鏡箱「看」演員的視角相同的時候。那時候在我們面前的就會是跟原來景物一樣的形象。
那麼,怎樣求出跟這個視角相合的距離呢?這就應該把座位選擇在正對畫面的中央,還要跟銀幕保持這樣一個距離,這個距離跟銀幕上畫面寬度的比,就等於鏡頭焦距跟影片寬度的比。
拍制影片用的鏡箱,一般要根據所拍的對象而不同,分別採用的焦距為35毫米、50毫米、75毫米或100毫米。影片的標准寬度是24毫米。那麼,舉例來說,對於75毫米的焦距,得到:
所求的距離/畫面的寬度=焦距/影片寬度=75/24≈3
這樣,要知道在這情形下的好座位跟銀幕的距離,只要把畫面的寬度乘3就可以。例如映在銀幕上的畫面寬6步,那麼最好的座位應該是在銀幕前18步的地方。
㈡ 電影院放映機到屏幕距離怎麼計算
這樣計算:銀幕寬度比片門寬度=放映距離比鏡頭焦距(片門就是放映機壓片板上片窗的寬度)現在不知道你的放映鏡頭的焦距,你可以看看鏡頭上的焦距後,再計算。如果不是正好,只有更換鏡頭或銀幕或者調整放映距離都可以解決。
㈢ 電影院屏幕尺寸是怎麼樣的
電影院屏幕尺寸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大小,因為這與影院的面積、放映機與銀幕的距離等有關。
屏幕大小更多的是根據放映廳的具體尺寸確定。按放射俯角不大於6°的角度限制下確定屏幕的中心高度,再匹配放映廳的寬度和高度確定屏幕的寬度、高度。
銀幕尺寸的需求:
1、視點:
設計視點是指銀幕畫面下緣中點至首排觀眾座椅地面的垂直距離。銀幕架下方的黑幕框上緣,應與視點水平重合。
這里著重強調的是設計視點的定義,因為有的影院首排觀眾地面與銀幕架地面相差幾個台階甚至更高,無論相差多少,視點的垂直高度都要以銀幕畫面下緣中點與首排觀眾座椅地面為准,銀幕架製作時要特別注意此點。
2、最大視距:
第一排中心座位觀眾眼點(多以椅背代替)至設計視點的水平距離。
3、最大仰視角:
首排中心座位觀眾觀看銀幕畫面上緣中心點的視線與視平線形成的夾角。
根據視點與工藝設計給出的畫面高度以及最近視距等技術指標,製作安裝的銀幕架,都能符合放映工藝設計的仰視角的規范要求,關鍵是銀幕架上方黑幕框下緣的定位要准確,也就是在確定視點與最近視距以後,按照工藝設計的畫幅高度准確定位,否則,仰視角容易偏離。
㈣ 誰知道電影院的電影屏幕的尺寸
屏幕大小更多的是根據放映廳的具體尺寸確定。
例如
中國電影博物館(高21米,寬27米,屏幕面積567平方米)
廣東東莞萬達影城(高22米,寬28米,屏幕面積616平方米)
上海和平影都(高15米,寬20米,屏幕面積300平方米)
北京華星影城雙安店(高18米,寬26米,屏幕面積468平方米)
北京石景山萬達影城(高12.6米,寬21.3米,屏幕面積268平方米)
長春萬達歐亞影城(高13.4米,寬21.8米,屏幕面積292平方米)
長沙萬達影城(高16.5米,寬22.5米,屏幕面積371平方米)
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
影院分代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單廳、單體的老式電影院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後,位於商業街內,以多廳和數字影院為代表。但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圈業態。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電影院已經真正成為現代商業的一個業態,形式上,在數字影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能播放包括3D電影在內的各自電影,並有較為完備的附屬配套設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開始出現在美國,以電影城為主體的微型商業綜合體出現,這是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與一身的電影新體驗。
影院_網路
㈤ 電影院熒幕的標准尺寸是多少
電影銀幕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大小,因為這與影院的面積、放映機與銀幕的距離等有關。一般來說,銀幕都是按照4:3的比例做成的。
以下有一些關於銀幕的資料,也許對你有些幫助。
銀幕對電影欣賞經歷產生幾個方面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在電影畫面質量方面:亮度,彩色還原和對比度並通過潛在銀幕中的瑕疵分散注意力。銀幕還能對銀幕後揚聲器系統的聲學性能特別是高頻損失方面產生影響畫面理想的亮度水平通過參照全世界公認的SMPTE標准來確定。該標准規定,從中心位置觀看時,銀幕中心亮度要達到16尺朗伯(每平方厘米55燭光)銀幕四角最低亮度為12尺朗伯。
觀眾所見的銀幕亮度取決於數個因素:放映燈發出的光,放映燈光從反光鏡穿過鏡頭和放映窗玻璃到銀幕間的光損失和從銀幕來的反射光。現代電影院放映機使用氙燈(相對於舊式碳精燈技術)有各種不同功率, 根據銀幕尺寸的大小不同,大多數多廳影院的氙燈功率為2.0千瓦到7.0千瓦,燈功率越大光輸出就越大,但氙燈的成本也越高耗電量也越大。
銀幕是反射回觀眾光亮度的主要因素。白塑幕使光散射,並將大多數光反射到天花板和邊牆上因此被損失了。被稱為「增益」的銀幕將更多的光直接返回觀眾。銀幕的增益水平與反射回的光量有關,其測量按照參照標准進行(具有光反射值為1的碳化鎂板)。商業白塑幕的反射率各有不同,但通常具有根據參照標準的0.8-1.0反射率。」增益」銀幕可具有2或更高的增益水平,但用於影院的銀幕則根據影廳銀幕的大小通常最佳為1.4-1.8。超過11米寬的銀幕使用增益銀幕通常會有所收益,銀幕寬度超過14米時最好使用高增益(1.8)的銀幕。增益超過1.8的高增益銀幕會產生」熱點」(即畫面中心看上去過亮)。
現在有些影院正在使用數字放映作為35毫米膠片放映的選項。最新型的數字放映機可輸出高達17000流明的亮度。在數字放映中光輸出有可能達不到傳統放映機的亮度,因此銀幕寬度大於 10米時使用增益銀幕會有所收益。
白塑幕通常安裝在平直銀幕架上.然而為了使光的反射和影廳各部分的觀看角度達到最佳,增益幕最好安裝在弧形銀幕架上。由於白塑幕使光散射,若使用弧形幕架會產生對比度的損失因此不推薦使用。增益銀幕的弧形的弧度取決於諸多因素,但通常採用20:1的弦高比。 所有銀幕的可見亮度隨著觀看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總體來說在給定功率的放映燈條件下所有增益銀幕都提供了比白塑幕亮度更高的畫面。
㈥ 普通電影院的銀幕大小有多大跟 IMAX 的相比呢
普通銀幕的尺寸應該差異較大。30 至 90 英尺寬 乘以 10 至 30 英尺高。更精確的答案包括 22 英尺 乘以52 英尺
㈦ 電影院建築層高有什麼要求
要根據人數、檔次、有無兩層看台,一般要8米至12米。
根據具體情況的請參照詳見《數字立體聲電影院的技術標准》(GY/T183-52002)和《電影院星級評定標准》(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