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綉春刀2》丨這部偏文藝的武俠片,終究還是知識分子的狂歡
上周五就已經去電影院看了《綉春刀2》,在前一天還重新溫故了第一部。兩部其實在風格和敘事上都大同小異,但不過不得不說,導演路陽能把武俠片拍出這種調調,的確頗讓人驚喜。
電影好看嗎?
好看!
哪部好看?
都好看!
其實影評看完的那晚就想好怎麼寫了,想誇的無非是影片中出彩的視效、音效、服飾、美工、表演等等,雖然算不上完美,但在同類國產片中的確是出類拔萃。
導演能夠在多線性敘事下做到各要素都面面俱到,的確實屬難得,就連備受抨擊的楊冪演技也沒辦法拉低這部電影的整體評價。
但後來我翻了下朋友圈,發現這篇想褒獎的影評不會寫了。
因為我看到有兩位朋友對這部電影都發出了這樣的評價: 《綉春刀》哪裡好看了?全程都在犯困,真不知道這么高評分怎麼來的……
看吧,這是一位普通觀眾的觀影心聲。但我想這不止一個人的想法,會是很多觀眾從電影院出來的感覺。
為何會這樣呢?
其實重要的一點: 這是一部偏文藝的武俠片,終究還是部分人的狂歡。
在討論這部影片之前,我不妨先找幾部類似風格的電影。(當然我這里所說的風格,是指偏向於文藝武俠片。)
《 箭士柳白猿 》和《 師父 》,兩部導演徐浩峰都在講逝去的江湖,只是徐導講江湖的套路很純粹,他不在影片中加入任何商業化的元素,所以拍出的是風格化原汁原味的江湖。
當功夫融入商業,誇張的武打場面和虛假的特技必然會稀釋了功夫的內涵 ,但導演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師父》市場票房5000多萬,而《箭士柳白猿》更慘,僅有500多萬票房入賬。而在這兩部影片同期的《卧虎藏龍2:青冥寶劍》和《葉問3》,雖然在圈內口碑不佳,票房卻一路飄紅,《卧虎藏龍2:青冥寶劍》甚至獲得了兩億五千多萬的票房成績。
《 一代宗師 》耳熟能詳,大名鼎鼎的王家衛作品。這也是一部偏文藝的武俠片,當然以「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風格,將武俠片拍出禪味、拍出文藝氣息不足為奇。《一代宗師》好嗎?當然好!不然怎麼可能拿那麼多獎呢?
但這部片子也不見得所有人都喜歡。去年我和朋友在家打算看這位大導演的《一代宗師》,他預想的應該是一部很燃很刺激的武俠片, 結果王家衛繁縟的台詞和文藝的畫面讓他特別失望,於是看了十幾分鍾就被強行換片了。
換成什麼?換成了《投名狀》。
《 投名狀 》這部影片其實和《綉春刀》的故事非常像,同樣是講的江湖仕途中三兄弟的故事。只不過《投名狀》是更偏向市場的商業片,陳可辛在電影中更多地融入能夠激發觀眾情緒劇情內容,將兄弟情、男女情和信義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不避血腥,黃沙狼煙,血肉橫飛,直接的刺眼和驚心,商業和文藝並舉,看完讓人大呼過癮。
《投名狀》當時的票房接近三億的票房,在2008年這樣的國產電影票房成績已經非常出色了。
列舉了這么多,其實只想說明一點: 《綉春刀》其實也是偏向於文藝的武俠片,他會被大部分「電影知識分子」所喜愛。 所以我們看到圈內毫不吝嗇對其的褒獎,包括年度最佳國產片、最好的國產武俠片等等。
但它不一定能夠讓所有普通觀眾都能夠像看《投名狀》《錦衣衛》那樣亢奮,充其量只是圈內人的狂歡。
當然這部影片其實也加入了商業元素,楊冪的參演就是最大的商業號召力。
《綉春刀》當然是一部好電影,而且是難得一見的好電影,我也喜歡!但它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歡的電影,而且也不是普通觀眾到電影院必看的電影。
所以當影評人對它過度的褒獎,標榜它是必須到電影院看的電影,感覺過於誇張。
很多人在走進電影院之前都會去看一下這部電影的評價到底如何,當然客觀來說,如果評論基數夠大,一定程度上網路的評分是足夠給觀眾以選片參考的。
但目前影評人占據了電影好壞的大部分主導權,他們以個人的喜好和對電影的認識過度地去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造成了普通觀眾喪失了選片的主動權。
所以也就有了前面說的「《綉春刀》哪裡好看了?」這樣的現象。
試問一句,如果你正在約一位平時不怎麼看電影的妹子去看電影,你會選擇《綉春刀》還是同期的《悟空傳》和《父子雄兵》?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後者,除非《綉春刀》的放映時間正好是你趕到電影院的時間。如果這個妹子還是選擇了《綉春刀》,那說明她真的只是想快點結束和你在一起的時間……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而已。
在傳播學中,有一個著名的「 沉默的螺旋理論 」,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並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其實對電影的評論也是如此,當一部影片的評價開始就非常差,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對這部影片的負面聲音,大家會掘地三尺地去找出電影的缺點和不足,挖空心思地想盡嘩眾取寵的方式去表達對這部影片的負面評價。 比如:《長城》。
反之,當一部影片開始的評價就非常高,而且大部分影評人都在褒獎這部影片,那贊美的推文也會泛濫。而一些看完這部影片後覺得一般的人,當發現大多數人都覺得電影很好時,他們也會選擇給出好評,或者沉默不發表評論,這就形成了螺旋的現象。我覺得《綉春刀》就有一點這樣的現象。
當然,必須承認這樣的說法的確有點偏激。真正適合大眾口味,任何人都覺得好的電影是存在的,比如《摔跤吧爸爸》和《血戰鋼鋸嶺》。
講了這么多,其實只想說, 我們不能憑個人想法和興趣過分極端地去評價一部影片,給大眾造成誤導。
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本來就有差異,而且對藝術電影的評價往往都更高。但市場需求面對的是大部分的普通觀眾,如果我們只憑藝術去誘導觀眾進入電影院為一部自己不喜歡、看完覺得很無聊的影片買單,這樣的做法和誘導消費有何區別?
在評價一部電影的時候,最起碼必須告訴觀眾,這部電影可能適合什麼人群,而不是一味的只說它好。 對吧?
如果已經不在院線上映的影片倒還好,對觀眾來說,在網上找來看一部不喜歡的電影,最多浪費了兩個小時時間。
但要走進電影院,浪費時間還浪費錢,畢竟一部電影票的價錢大幾十塊錢呢!
更說不定,人家想追妹子的,結果被影評誤導看了一部昏昏欲睡的藝術電影,追妹子的機會黃了,那是耽誤了人一輩子的事情啊!
⑵ 如何評價電影《綉春刀·修羅戰場》
路陽導演的《綉春刀2:修羅戰場》上映了,還記得三年前《綉春刀》帶給我們的驚喜:張震、王千源、李東學三人飾演的錦衣衛,刻畫三個小人物在明末時期為命運掙扎的故事。
閹黨橫行暗無天日的世道,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出出精彩帥氣的打鬥,讓人重歸武俠時代。
當然,張震也再次圈了不少迷妹。
精美的服化道,各種有趣的武器,對於日式漫畫的借鑒和參考,外景和打鬥戲視覺上讓人更多享受,給新時代的武俠片注入了新鮮元素,又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在一片續作口碑下滑的局面里,《綉春刀2》還能保持原來的口碑,甚至還有上揚,也說明觀眾對於這種尊重觀眾認真拍電影態度的認可。
畢竟,觀眾都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