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院格局

電影院格局

發布時間:2023-11-15 17:23:23

① 2018年電影產業鏈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上游環節競爭白熱化

電影產業鏈上游是製片環節,主要包括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構成。目前,電影製片環節准入門檻不高,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規定,電影行業製片領域涉及的監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電影製片製作資格准入許可、電影攝制行政許可、電影內容審查許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國內製片方的競爭十分激烈,每年生產的電影數量持續增長。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4年,我國電影產量為758部,到2018年電影產量已超過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

電影產業鏈中游是發行環節,主要是根據影片獲取公映許可證和上映檔期的情況,組織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銷售等工作。不過影片類型的不同,使國內發行領域的機構存在差異。

其中國產電影的發行可以由國內任意發行公司完成,而進口電影只有中國電影、華夏電影兩家公司具有引進和發行權。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營公司引進之後,再向中影或者華夏申請配額指標並支付一定費用。

這導致國產電影發行市場競爭激烈,既有博納影業、五洲電影發行等為基於院線資源優勢的終端主導型公司,也有光線傳媒、新麗傳媒等為以優質內容生產為核心的傳統發行公司,以及貓眼電影、阿里影業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發行公司。

電影產業鏈下游是院線(影院)環節,是電影行業中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目前,國內院線與其下屬影院的關系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聯結、另一種是簽約加盟。

由於院線有牌照準入壁壘,因此近年來國內院線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競爭格局基本清晰,以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數字等為代表的前十院線梯隊成為我國院線市場商業化運作的主導力量。

產業鏈整合趨勢明顯

當前,國內電影行業全產業鏈布局或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整合或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了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以強化盈利能力和對產業鏈各資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發揮各產業環節的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國內電影行業中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開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內容製作、中游的宣傳發行、下游的院線影院終端放映和衍生品產業投資之中,使得整個電影產業鏈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

此外,影視公司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越來越多,電影製片、電影宣傳發行、電影衍生品和投放終端逐步互聯網化。近兩年,互聯網公司也通過兼並、合作,滲入到製片、發行、放映各方面,從多角度、寬領域介入到了電影產業鏈。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平台的領先優勢,協同現有業務布局和戰略方向,為平台的活躍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供給,增加盈利。

更多數據參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電影票價格不是固定的為何不同地區價格也會不一樣


不可否認,很多小城市特別是小縣城,基本上只有一家電影院,最多兩家電影院,處於名副其實的壟斷格局,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權。這決定了電影院在票價上享有絕對的定價權。對觀眾而言,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花錢買票,要麼只能不進影院看電影。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城市、小縣城的人口規模有限,特別是願意購買電影票、進入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特別小,每場觀眾數量少——甚至在周末,觀眾也不時可以享受到「包場待遇」。像生活在小縣城的筆者,一年下來,很少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10個人的情況,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20個人的情況,觀眾數量基本上只是個位數。這決定了電影院要維持經營,要生存下去,在觀眾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提高票價的辦法,別無選擇。

換句話說,人氣不足,票價來湊,小城市、小縣城的電影院沒有辦法走所謂的「薄利多銷」的營銷模式,只能走「暴利少銷」的辦法。而在春節期間,青年人普遍返鄉過年,直接增加了願意買票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這就讓電影院產生了靠短短的春節幾天「狠宰」心理,選擇「坐地起價」,達到靠春節幾天的暴利攤平平時的虧損或者低利潤的目的。

當然,電影院經營者、電影投資商必須認識到,電影票價、電影票銷量、電影院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需要平衡。如果電影票價定得過高,人們買不起,或者令觀眾產生這是電影院「搶錢」的心理,將會導致電影票銷量大幅下滑,可能並不能給電影院帶來利潤,也不利於我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反之,給電影票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則有可能帶來銷量上升,增加電影院上座率,反過來能夠給電影院帶來利潤。

③ 中國電影已經改變了世界電影的格局了嗎

票房再創新高,觀眾對國產影片的認同感和喜愛度越來越高

2018年春節長假期間,全國電影票房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總票房達5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6.9%。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

如果說票房只是衡量產業發展的一個數字指標,還不足以說明整個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那麼,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提供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數據則可以看出,2018年春節檔期滿意度得分為83.4分,是迄今為止春節檔調查中的最高分。不僅觀眾對國產影片的認同感和喜愛度越來越高,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影的科學綜合評價體系已經建立,並且日益豐滿,進而為新的電影創作提供指引。

2017年全國559.11億元票房中,國產電影票房為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中國電影多題材、多類型、多樣化的創作格局更加鞏固。影片《戰狼Ⅱ》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

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國產電影可以在本土市場占據主要份額的國家,可以說,中國電影已經改變了世界電影的格局。

④ 七部影片扎堆上映,防疫要求會影響春節檔格局嗎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電影院再一次被敲響了警鍾。競爭激烈的春節檔開始變得充滿了不確定性。2021年,預計將有七部電影同時上映,其中包括去年春節檔緊急撤出的《唐人街探案3》、《熊出沒》,還有今年補位的《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人潮洶涌》、《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


三、疫情防控仍重要

2020年疫情對中國票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業內對於今年的春節檔普遍持不太看好,根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的最新通知,今年的春節檔各單位要嚴格執行《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春節期間對於來觀影的人次以及購票方式都要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安全。春節檔總體規模會隨著疫情防控的大小而有所變化。此外,返鄉潮也會對三線及以下城市影院的票房收入帶來一定的沖擊,當然前提是我們需要做好防疫工作。2021年春節檔的電影票房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總體規模大概率會呈現出下滑的態勢,樂觀預計票房可達45億,疫情對於今年的春節檔依然是有重大阻礙的,需要我們積極面對。

⑤ 談談第五代導演對中國電影格局的影響

我想說,既然能夠被稱為「第五代」導演,
說明他們本身已經具備相當高度的專業水準,新思維,以及年輕化的優勢,
一部電影不是憑導演優秀二字就可以大功告成的,我們無可否認,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
由許許多多的因素構成,

就中國內地演員素質,如《生化危機5》的李冰冰,
及《環形使者》中的許晴般外表光鮮靚麗,表演卻陳辭匱乏,
內地電影劇本的選材,內容與質量的拙劣,以及國家對於電影業界喜愛過多干預和限制,
鼓勵宣揚頌歌頌德的特殊體制,都決定了無法令這些有才能的人有所發揮,

不難想像,串聯,整理及綜合起這些所有畸形因素,
描繪和勾勒出的,只能是一部做作而蹩腳的電影,,

不管是第幾代人,
電影的製作都需要電影人全身心的,忘我的投入,
若由於外因而有所顧忌,保留,或抹煞心靈深處的初衷,
便成就不出真正純粹的藝術,
這大概是我們內地電影始終無緣問鼎世界級榮譽及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無法就你所舉出的
具體的三部電影給予評論,
就中國社會體制的特殊性來說,
你的「第五代」導演們,在可預見的將來,
從根本上,無法真正徹底改變和影響中國電影格局,
因這格局與政治體制與形式主義早已根深蒂固,混為一潭,
只依個人根本無力改變,

就上一代中國電影人而言,他們的確可算後起之秀,
但眼下,仍然也只能持續作為這個特殊社會體制的衍生體,
毫無突破的,繼續苟延生存下去

PS.
聽說《變形金剛4》製片方已經考慮准備揮師整支劇組前往中國內地進行拍攝製作,
這消息對於內地電影人來說,不可謂是個學習借鑒的絕好機會,
真心希望通過與諸如派拉蒙,夢工廠等世界一流老牌電影企業的不斷接觸,
能真正對中國電影未來的格局和走向,
有所啟迪,和影響

⑥ 近幾年的電影發展形式

第一,中國電影的票房和影片質量。大家都知道,無論從影片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非常大的提高,這不僅是國內,我們的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票房也在逐年增加。周處長介紹了國內市場情況,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國際發行方面的一些情況。我們的電影在改革開放以前在國外基本上沒有票房,因為我們的電影不能進入商業院線,我們的電影主要是作為文化交流用的,我們稱它為「鐵盒子大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產大片也陸續進入國際市場,也有較好的市場收益,其中,影片《英雄》在北美有7億人民幣的票房。所以說,我們的國產影片在國際上也獲得了認可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外,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上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際電影節上如今也備受歡迎,中影集團進出口分公司對此深有感觸,我們所擺的展台,中國電影的代表,都感受到了這一點,國際買家都在關注著中國電影。當然跟美國相比,我們的數量和質量上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對中國自身來說,中國電影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國際上也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及國際電影行業對我們的青睞,這是數量和質量。
第二,電影市場的發育。剛才周處長在講話中已經提到我們的市場發育得很快,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也說明了我們電影產業的發展基礎很低。我們前不久跟房地產業協會聯合舉辦了《中國電影業和房地產業跨界高峰論壇》,按說,從經濟的盤子上這兩個行業不能坐在一起,房地產特別是商業地產他們每年給國家交的稅都是數以千億計的,我們電影業的產值才60億人民幣。但是我們這兩個行業都是民生關注的,一個是物質關注,一個是精神關注。大家都關注房地產是房子是普通百姓必須的,必然關心房價、租價漲不漲之類的問題。大家也關注電影,包括農民,休閑之餘需要放鬆,必然會關心近期有沒有新電影上映,好看不好看,哪個導演導的,哪個明星演的等等之類的問題。所以,從經濟盤子來說兩行業雖不匹配,但從社會文明、社會影響來看,兩行業當屬門當戶對。現在,電影院的租金越來越高,歸結為房地產行業的原因的話,那就是說房地產的價格升高提升了電影院的租金價格,歸結為電影行業的原因的話,那就是是電影投資人、影院的經營者相互競爭出現的一個局面。為了維護市場健康發展,適時地就市場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這個班為什麼叫「研討班」呢?除了老師講以外,我們也安排了互動,明年我們也有計劃,召集有關專家就市場出現的問題舉辦各類研討會,力爭提出解決市場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前瞻性的建議。這是從市場的發育看。
第三,電影市場的投資熱情。中國電影迅猛發展,使得業內外資金的投資熱情高漲,過去國有投資數額是非常小的,所以電影業發展了50年也沒有太大的發展。如今,電影業已走向市場經濟,中國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但電影的改革實際上是從93年開始的,比如說實行院線制,比如說允許民營投資、允許外商投資、放開出品人等等,這些大的變動是原來所沒有的。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沒有把它作為商品來經營,一直把它作為宣傳工具來使用的。所以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機構的改革,我們人的意識、觀念也要革新,我們要讓電影為國家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我們的電影能不能成為國家的經濟支柱,這都是擺在我們電影人面前的大事,所以我們要研討。這是從市場的投資看。
第四,產業新技術發展。以前的電影採用的是模擬技術,數字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膠片技術、膠片電影已經開始制約中國電影的發展了。電影是一個喜新厭舊的領域,得先睹為快,一般說來,一部新影片上映一個月後基本就下線了。所以,經常有專家建議搞一個藝術院線,把那些有價值影片的在藝術院線里的影院持續放映,理論上是對的,但是要作為商業運行效率是極低的,這在國外也少有成功的案例。據我了解,目前最成功的有兩部電影,一個是中國影片《廬山戀》,它的場次已經進入了世界吉尼斯記錄;另外一部是英國電影《飄》,已連著放了好幾年了。這種作為藝術片能不能拿出來做,可行不可行,這些都是我們不斷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兒童電影院,我們提了50年了,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研究出兒童電影院到底怎麼樣解決。還有大學生院線,大學都有電影廳,包括北大那樣的名牌大學,誰去給它裝修,誰去給它管理,北京是全國大學最多的城市,這些年一直在做,如何利用好大學電影廳這些陣地,這都是我們要關注、要研究的問題。
數字技術為這些領域帶來了發展機遇,可以說,中國電影產業新的動力就是數字技術。為什麼採用數字技術?我個人認為膠片比數字好看,層次豐富,色彩比較適中,看起來比較舒服,那麼為什麼還要採用數字技術呢?首先,數字技術是趨勢,其次是數字電影給電影的經營管理提供了太多的方便,比如從製作上看,過去做一個特技是很難的,一旦做不好就出現穿幫、不真實,但數字技術可以做得天衣無縫。
此外,數字技術具有四大功能,一個是特技與合成,把小場面做成大場面。過去像千軍萬馬這種場面必須有千軍萬馬的實物在,現在用不著了,幾百人甚至幾十個人中景、遠景拍完合成,就能產生千軍萬馬的效果。還有一個就是切換的功能,不同的場景給它換了,不同的服裝給它換了,或者人頭什麼的都可以調換,清晰度不夠可以修正,這樣就可以節省許多製作和拍攝成本;而膠片很難做到這些,拍完了馬上就得看,不行就得重拍,膠片是很昂貴的,用數字技術拍的話,如果這一條不過就再來一條,其成本是比較低的。最後一個就是它的修復功能,就是我們中國電影資料館現在進行的國家級工程,所有過去的膠片電影通過數字技術修復,數字技術可以把新片做舊,舊片做新。除了資料片以外,另外在電影拍攝當中,如果你要拍一個很古老的場景,如果是膠片技術,那得需要很好的場面調度,包括燈光、道具等等,現在不用了,數字技術提供了很多的製作上的便利。簡單地說,藝術家想到的場面,數字技術都能夠幫他實現。再有一個功能就是體現在放映上,原來都是跑片放電影,而數字拷貝,如果不考慮時差的話,全世界的觀眾可以同時觀看同一部電影。現在有一種新的說法,就是「影視的河流在技術上,電影越來越像電視了」。我們通過衛星傳輸接收影片,直接儲存到伺服器裡面進行播放。特別在農村,現在農村建了近百個節目接收站,農村電影院線公司通過衛星接收影片。
因此,之所以說中國電影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從國產影片的數量、質量;二是市場的發育;第三個是新技術的採用。如果沒有數字技術做支撐,影片的質量再提高、數量再增加、投資熱情再高,我們的發展也不會有後勁。因為50年的發展經驗證明了,中國電影沒有獲得快速的發展,除了社會等因素外,技術落後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
據《人民日報》說法,中國電影進入了「黃金發展機遇期」,我們說是「快速發展機遇期」,我也同意周處長講的,中國電影的社會輿論很好,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比如說電影院發展速度很快,這種速度能保持多久?像北京、上海、深圳等這些大城市新建的大電影院硬體環境設施跟世界相比已沒有什麼距離,但如何提高影院的服務水平和放映質量,如何能夠讓消費者感覺到這里的視聽感覺是別的地方所享受不到的,與此同時,中小城市影院投資建設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研究和探討。
前不久,趙部長召集了一個研討會,討論我們應該怎樣評估並發展我們的市場?會上我們提出,建設電影院必須有政府支持,有政策導向,不能單純的只靠市場競爭來建電影院,因為它跟其他的商品比,跟超市比,電影院是不合算的。之所以一些商業房地產商在購物中心建設電影院,是看到了電影院所帶來的附加效益,它能夠帶來人氣,增加人流量,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慾望。
所以,我們在看到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存在的各種問題,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組織各種各樣培訓班、研討班的主要原因。我們目前正處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階段,還不是太成熟,電影制、發、放的方式怎麼樣,利益分配結構合理不合理,過去5%是用在製片,因為沒有人想拍電影,我們就拿這個鼓勵、支持他。後來改革開放製片放開了,寬鬆了,影片數量也隨之就多起來了。今年預計會超450部,再加上電視電影500多部,再加短片影片產量在700部左右。我們的影片產量僅次於印度、美國。但是,每年進影院的也就在百部左右,就目前銀幕規模來說,也只能容納120部—150部之間,所以,我們下一步調整追求的不是影片的數量,而是影片的質量。
為什麼要建立市場?顯而易見,沒有市場再多的片子都沒有用。我記得幾年前的一個研討會上,一位美國專家和我講過這樣的話:嚴格的說中國沒有電影市場。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你們農村不收錢,就幾個大城市收錢。我們今年票房有望超過60億,幾千塊銀幕的放映規模,這告訴我們中國市場潛力很大,但逆向思維又讓我們捫心自問,為什麼中國的市場潛力挖掘不出來?現在我們規定了製片方分配不能少於43%,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參考值,實際上還得以發行和院線影院方協商結果為准。為什麼要制定利潤分配比例?就是要保證國產片製片方再生產的資金,否則的話國產影片沒人拍了。不論是從國產電影工業的發展還是社會進步來說,絕不能這樣!我們要做大電影產業,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必須要面對並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數字電影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發行模式跟過去膠片影片發行是不一樣的。膠片時代,我們需要很多的人發片子、監片子,現在不用了,我們網上都可以監控,那麼這些人何去何從,這都需要研究。
二、電影後產品的營銷是電影產業的重要的一部分。同美國大電影產業相比,我們電影後產品的營銷是很差的,美國的後產品營銷佔了很大的比例,電影產業總值中的70%是開發影片後產品所得,票房只佔到30%左右,而我們的票房佔到一半以上,電影後產品市場拓展是急需研究的。
三、電影版權保護。影片盜版現象非常普遍,網上侵權現象尤為嚴重。12月11日上映的《三槍拍案驚奇》,網上已經有了,據說第一天上映,第二天就已經在網上有了,這就直接侵犯了我們電影的製作權,直接影響了我們票房的總效益。
四、電影市場監督。前一段時間因影片《阿童木》媒體爆出票房「注水」現象,這說明電影市場管理還不夠嚴格,我們怎麼樣監管?目前我們採用的是聘用一大批市場監票人員,這其實是最原始的做法,不能老讓人下去盯著,盯也盯不住。近期,協會將出台《電影發行放映行業規范准則和自律公約》,協會要大力倡導誠信經營、科學管理,倡導電影企業經營者顧全大局,要有責任意識,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可持續性發展的觀念,共同維護我們來之不易的電影的繁榮發展的態勢。
五、行業自律管理體系。發達國家是靠行業管理的,不是靠政府,政府是出規則、出規矩;管理靠行業,那麼行業管什麼?跟政府怎麼樣銜接?政府管哪些?行業管哪些?當然我們中國電影還不可能一下子過渡到行業管理,這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
六、影院放映質量的監督。就此問題我利用各種場合強調放映質量,一部影片經過編劇、導演、攝影、演員、技術及製片等人員的辛勤勞動製作出來的,如果影院放映質量不好,座位不舒服、音響不好,這就相當於向消費者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我們通常會認為,五星級影院代表五星級的服務,放映質量一流,但是我在這兒講一下,現在有些五星級電影院也靠不住,為什麼呢?像換燈泡這樣最簡單的問題,我們規定燈泡一個月換一次,但有的影院半年都不換,你以為是家裡的燈泡嗎?暗了細節就看不見了。這樣的問題誰管?我們協會現在也沒有這樣的人力、財力去查、去監督。但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呼籲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要對消費者負責,保證影片的放映質量。
最後,我想和大家在這里再探討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電影發展的科學研究。我們希望大學、研究機構、社會團體,也包括我們的發行放映部門要關注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和動向,加強並提高科學研究能力。近期,電影局要出台一個關於電影院方面的國家指導辦法,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就是怎麼樣能夠保證大城市的社區百姓看電影更方便,此外,還有中小城市怎麼辦?校園影院怎麼辦?農村怎麼辦?總不能老讓農民觀眾看0.8K的,它還能不能進步,還能不能到1.3 K,到2K,甚至 4K。按照國際標准2K,就是你能看出2千條線,你要分不出線那是一片了,就是清晰度太差了。現在中國大城市用這個標准,在社區和中小城市是1.3 K,但我個人認為,1.3 K是過渡產品,因為美國不供1.3 K的節目,僅靠供國產片可能回收資金會有困難,就逼著你做2 K的,這是中國特殊的情況,美國都是2K。我個人認為目前中國數字電影放映格局是很科學的,條件好的就看2K的,條件稍差一點的就看1.3K的。現在又推出了4K, 「我是4K的啦」,這是商業炒作,本質上不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拍攝上是用2K的。如果是4K的,必須從開始拍攝就用4K的攝影機,中間製作到最後都是4K的設備,這一天最終會到來的。前天,我從哈爾濱回來,哈爾濱今年的機械放映減少了60%,我估計明年就要完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中國在力推數字影院的建設,國家又出台鼓勵政策,所以必然會激勵電影投資人投資數字電影院,這又必然會加快數字電影的發展速度。
總之,我的意思想跟大家說一下,我們為什麼先後組織這么多的學習班,有技術的,有管理的,有研討會性質的。下一步要和外經貿大學辦一個EMBA班,專門為影視行業培養高級管理人士班,除了講通用管理理論外,還要請行業的專家講課,為什麼這么做?我覺得提高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素質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另外,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也很多,應該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培訓班、研討會來研究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政府做決策,幫助專家研究我們給他們提供素材,這樣以保證我們中國電影健康、快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電影院格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馬寶莉大電影女孩國第六季 瀏覽:6
電影愛國者的觀後感 瀏覽:541
電影大五義 瀏覽:848
電影覺醒結局是什麼意思 瀏覽:158
變成孔雀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60
韓國電影王國觀後感 瀏覽:81
法國電影和貓有關 瀏覽:825
小馬利亞大電影之第一季全集 瀏覽:169
他們准備去電影院英文翻譯 瀏覽:786
適合四個人的英文電影配音 瀏覽:181
韓國電影中文字母gong 瀏覽:598
新傾國傾城電影完整版國語 瀏覽:506
日本一部電影鯊魚拉船 瀏覽:176
荒島驚魂電影中文 瀏覽:228
富婆的代駕司機電影中文字 瀏覽:483
芳子哪個電影的主角 瀏覽:815
周卡電影主角 瀏覽:274
李晨與楊穎演過的電影大全 瀏覽:86
帶浣熊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72
十大經典槍戰電影推薦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