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挽救電影院

挽救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3-07-15 17:17:15

A. 《八佰》票房火爆,華誼兄弟實施「霸王條款」,激怒中小影院老闆,咋回事

華誼為中小影院設置了放映《八佰》的門檻,票房在200萬以下的影院,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額,並在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用預交給發行方指定賬戶,才可放映《八佰》。保底票房即使達不到,這個錢也要交,超出的部分再另算。也就是交所謂的押金。

2020年8月21日,管虎執導、群星參演的電影《八佰》終於正式上映了。《八佰》從8月14日開始點映,中間停了3天,從8月17日到8月20日又開始點映,一共點映了5天。

《八佰》這五天的點映總成績粗報2.34億,打破《西遊記女兒國》1.79億(點映1天,場次11.12萬)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點映期間,觀影人次近600萬,場次14.1萬場,場均人次42.5人。

什麼華誼兄弟要這么做呢?其實還是因為缺錢!全國年票房200萬以下的影院超過4000家,如果有一半影院上繳此筆保底金額,華誼兄弟可直接獲得過億現金。今年,多次有消息傳出:華誼兄弟即將破產,雖然華誼兄弟不至於破產,但確實過得很艱難。《八佰》票房或將突破30億元,但是按照正常流程,影院收到片款以後,在次月會跟所屬的院線進行結算,然後把一部分分賬款打到院線賬戶,院線再去跟片方進行結算,這個時間一般需要3-6個月。華誼兄弟等不了那麼久,所以才出此下策,卻激怒了中小影院的老闆。

B. 為什麼爆米花能成為電影院的標配

每當走進電影院,總有一股熟悉的味道讓人迷失——那就是爆米花的香味。
盡管你已經吃飽了,盡管你只是想來看一場電影......最後,還是控制不了自己走到影廳隔壁的小吃亭,對老闆來一句:一份大桶的爆米花!
那種濃郁香甜的奶油味讓你的身體背叛你的大腦,同時,你還學會自我安慰:沒關系,這貨的原料是玉米,胖不到哪裡去。
實上,爆米花不只給你帶來了卡路里和脂肪,它還給電影院帶來了不亞於電影售票的收入。
爆米花的崛起史
感覺全世界的電影院,不論大小,裡面必定會有一塊賣爆米花的規劃地。
為什麼一定是賣爆米花?這也許跟爆米花曾經是電影院的「救命恩人」有關吧。
可能是陰差陽錯,可能是時運所致,反正爆米花曾經一個不小心就挽救了電影業。
爆米花的問世
19世紀上半葉,北美捕鯨人去智利時,發現了當地流行一種有趣的吃法:將玉米置於高溫下,讓穀物受到內部強壓,澱粉原料的核心向外碰到堅硬谷殼爆炸。這就是爆米花。他們覺得這種小東西很可愛,就帶回了新英格蘭。不久,爆米花在北美流行起來。
1848年,爆米花成為家喻戶曉的小零食,還被美國字典收錄。
1885年,一個叫查理斯·奎斯特的街頭小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爆米花機,加劇了爆米花的流行程度。
爆米花問世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不過,最開始爆米花是在馬戲團、集市上販賣,早期的電影院禁止出現爆米花。
那個默片當道的時代,放映廳都把自己當作大劇院:格調要高雅,鋪著華麗的地毯,看電影是有品味的事情,怎麼能放這種市井食物進來?更重要的是,那種安靜的大廳里,誰的屁股挪一下位都能被聽到,如果誰敢吃爆米花,絕對會被鄙視到回家。
不過,這種情況慢慢有了改觀。1927年,有聲電影的出現讓電影院迎來了更多的觀眾(不識字的人和小孩都往電影院跑),這些觀眾更加看重觀影時的小零食(而不是富麗堂皇的大廳),而且,有聲電影讓吃爆米花的聲音也不會明顯了。雖然影院老闆不喜歡,可還是有觀眾偷偷帶爆米花進場。
然而,爆米花的崛起是在經濟大蕭條時代。當時,影院經營都遭遇到重重困難,有的甚至都倒閉了,老闆們心急如焚。這時有人一看旁邊的小販,生意怎麼還那麼好?於是轉念一想:反正這些人註定要吃爆米花,那我自己幹嘛不賣?
於是,就有影廳管理人開始在電影院里販賣爆米花。這一賣,不僅保證了電影院的生存成本,還大賺了一筆!從此,爆米花奠定了自己在電影界的地位。
爆米花拯救影院
R.J.麥凱納——一位運營著很多影院的管理者開始在電影院的大廳里販賣爆米花,到了1938年,他通過爆米花賺取了超過20萬美金的利潤。
還有一些院線大老闆現在旗下較小的影院里販賣爆米花,而高端電影院仍然不販賣任何零食,為保持環境的整潔。結果那些賣爆米花的影院都財源滾滾,而高端影院卻赤字不斷。
爆米花的生意經
爆米花的盈利真有那麼厲害嗎?確實是相當厲害,據說當時爆米花的收入能佔到電影院利潤的58%以上。甚至,電影界都有句名言:
找一個爆米花攤位,
圍著它蓋一座電影院吧。
直到今天,爆米花依然電影院的「靈魂伴侶」,它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跨越民族、語言、信仰的觀影食物。甚至,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沒有爆米花的觀影都不是完整的觀影了。
爆米花的兩種賣相
目前,市場中常見的爆米花有兩種賣相:蝴蝶形和蘑菇形。而電影院里的爆米花一般是蝴蝶形的,因為它們爆得更大顆,看起來非常誘人,最重要的是占空間!而蘑菇狀的爆米花比較多的是製作成糖果和零食,這樣的外形不容易碎,也方便攜帶與運輸。
而且,很多影院老闆已然把它當作影院標配之一,因為它的吸金能力簡直就能榮登電影小吃排行榜的榜首。
萬達院線曾經公布過一個讓不少觀眾都震驚的數據:2013年,該院線爆米花品項相關收入高達3.9億元,占賣品總收入72%、總收入的9.5%。
從上面這一數據,我們可以輕松得出這樣的結論:院線的賣品已成為萬達影院的重要收入及利潤指標,尤其是爆米花。
為什麼爆米花的利潤能如此嚇人?這多虧了它低廉的製做成本。據了解,大多數影院賣品方面的毛利率是85%左右,而一桶賣到二三十元的爆米花,成本也僅需3元左右。同時,爆米花食物的季節性不明顯(不像雪糕),製作也簡單(薯片、薯條類的零食還需要油炸)。
此外,爆米花還能帶動可樂銷量的上漲。當觀眾吃爆米花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口渴的感覺,所以一般人會順帶買上可樂,而一些影院會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作為「套餐出售」。
不得不說,流傳了一百多年還能一直深受大家喜愛的爆米花,真的是一樣有「深度」的零食。估計只要玉米在,爆米花就能穩坐電影零食界的扛霸子之位。

C. 高分急求幾部好看電影.最好知道在那下載..!

一球成名 1 2部

D. 為什麼現在香港幾乎沒什麼電影了,也不出明星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前香港電影是很賺錢的,現在賺不了錢了。

香港自《無間道》後再沒有優質的作品,原因是其主要市場為台灣,日韓,東南亞市場及大陸地區。香港幾百萬人的市場是養不起電影工業的。隨著美國大片的入侵,原來的市場基本被佔領。再加上大陸經濟的騰飛,香港電影人才紛紛北上,導致香港電影的沒落。另外,大陸電影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現香港沒有邵式,嘉禾等製作中心,等於沒有電影製片廠,有點跟大陸一樣,過去多少個老製片廠己不復存在演員老的老死的死,還好留下不少經典傑作,香港也一樣,那些拍片秀女們盡都老,有的這些年就去世了,剩下部分人到大陸來拍片,如今影業不景氣,讓一些個人拍片給頂了,拍好片難得,盡拍一些垃圾沒人看的片,熬費物資白當洖工夫,拍片不行導演差勁,演員不行,找些小品,相聲演員,小品不說拍片,從中掙錢,丈著有名望拍些沒人看片。

因為沒落了。

別把什麼政審,制度拿來說。1980~1995年香港電影輝煌的時候就沒這些嗎?

第一,香港電影死於抄襲與惡意競爭。

第二,香港電影死於全球化。

第三,香港電影死於人才凋零。

輝煌時期,香港負擔著特殊地位,形成鏈接內地與西方的窗口,所以自1970年代開始,香港電影開始展露頭角,比如李小龍為代表的功夫片。

80年代初,洪金寶開創的靈幻功夫片:

林正英的僵屍道長:

乃至陳曉東的倩女幽魂:

吳宇森的英雄本色:

同時,香港黑 社會 大量滲透電影圈,綁架演員,壓縮控製片酬,洗錢等行為極其泛濫,嚴重威脅到演員和製片人利益,1992年1月15日,香港電影演員導演等等300多人公開遊行,抗議黑 社會 暴行。

陳欣健李修賢是組織者:

以前,香港電影有大量黑 社會 資金,現在黑 社會 資金來源斷絕,台灣所謂十大片商進入,玩起了片花制度。

什麼叫片花?

台灣片商是想賺錢,只看電影中大牌明星多不多,以前香港明星片酬適當,一個大明星配幾個普通二線三線,片酬加起來不過三四百萬,導演還能構築劇情。

此後,明星片酬暴漲,無論一線二線,導演只能用更多錢找更多明星,現在片酬都超過兩千萬,負面影響就是,電影實際拍攝投資急劇減少,劇本粗糙重復,等於只賣大明星的臉。

香港電影的國際開拓者鄒文懷:

同時,電影火爆,更多的電影院出現。

1980年代,香港電影院大約50家。到了最多時達到6家院線150家,本來就狹窄的香港電影市場,出現惡性競爭。

潘迪生:

以前,院線少,上映質量能保證,粗製濫造的電影只能賣錄像帶,走東南亞與台灣市場收回成本。現在電影院多了,大量原本排不上的粗劣電影在惡性競爭下也能公開上映,觀眾大呼上當,後果就是電影口碑下跌。電影收益減少,只能繼續縮減投資,增加軟廣告,質量越發降低。

此時,具備代表性的兩大好萊塢電影進入香港,所以這就有後來說的,香港電影敗於1993(侏羅紀),亡於1997(泰坦尼克號)的說法。

台灣片商退出,東南亞經濟危機重創亞洲市場,誰都在謹慎投資電影。而香港本地兩個電視台根本無法養活原來9萬電影從業人員,只能分流,少部分留守,部分去台灣和大陸,一部分轉行。

香港電影自1992年的巔峰極速衰亡。

沒有好萊塢的大筆投資與數字化,也沒有本地市場支持甚至從業人員都失去了。

因為香港的電影大部分都是打砸搶和黑 社會 ,內陸受香港電影的影響多少年來出現了多少黑 社會 。影視媒體的影響,左右了 社會 的發展方向。香港的喜劇片還是非常好看的,至今內陸電影無法超越。

改開前,香港是大陸的窗口。這么多年過去了,一個小小的香港,不可能不被大陸湮沒。

原因很簡單,像一些向、劉、成、周、洪等等明星大佬完全控制了香港 娛樂 圈,這些人自己演不動了,還不想失去影響力,所以根本不想捧新人,所以幾十年下去了,香港 娛樂 圈還是這些老面孔,那能外出什麼好作品

香港文化衰落了。
中國以前因為文革的原因,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單調,對香港武俠片強烈需要,帶來視覺和心理上的刺激。現在呢,老百姓對文化需求出現多元化,武俠片打砸片份量輕了。歐美日韓片佔有相當大市場。從文化上看,香港已經不是窗口,只剩下金融和轉口貿易。
以前香港成衣也很歷害的,現在也不行了。
最可悲的是香港創新力嚴重不足,而且出現內斗和內耗。從經濟上看,幾大家族壟斷地產和商業,大部分平民面對高房價無可奈何。階層已經固化,利益格局已經成熟,港人優越感曰漸衰微。
沒有產業支持,巨星就沒有土壤。

電影結尾處字幕:「隨著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時,我們有否已淡忘了光輝的過去?不知今夕何夕……」

香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近些年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後遺症正在這座城市愈演愈烈,城市壓力過大導致 社會 問題增加。

在彭浩翔的電影中展示了當代香港的一則恐怖寓言:如果你要生存在這個瘋狂的樓市,你就必須變得更加瘋狂。

人都是被 社會 現實逼瘋的,主角鄭麗嫦的連環兇殺是有形的殺戮,而樓市的飆升和業主的哄抬則是種無形的殺戮。

怪咖彭浩翔用B級片的套路來發泄了廣大房奴們的憤怒,但思想上卻折射出樓價暴漲大潮中個體的彷徨與無能為力。

《維多利亞一號》:一個瘋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須變得比它更瘋狂

這座城市正在老去,

這個地方的規則和秩序正在被丟棄,

這個時代的 歷史 正在消亡,如同記憶中的香港電影一樣……

編輯於 2016-10-11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275

評論

SydneyCarton

先說結論:

作為一個特殊文化意義上的「香港電影」這個概念,已經死掉了,基本是對 歷史 的追溯與概括,基本談不上再有較大的更新。這個概念截止期沒有明確界線。在我看來,9-7隻能算ICU,而且更多顯現出來的是「果」而非「因」,《無間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電影」這一概念的最終輓歌。關於這一點,我在(如何評價《無間道》三部曲?) 下有具體闡述。

這個概念死掉,不是說它不再做電影了,或者說在電影界地位不重要了。這么多年的積淀擺著,而且背後還有依舊龐大的 娛樂 業,香港仍然是一處電影重鎮。而香港的電影人依舊會在華語電影中佔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為首的銀河、許鞍華、林超賢等導演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並且也不時推出佳作。但這些都無法挽救香港電影這個概念的死亡。為什麼?聽我慢慢道來。

舊時中國的電影首都應該是上海,但得益於大陸變局,正如納粹肆虐使歐洲藝術家逃往北美,不少電影人也前往香港。來的除了人才,更有資本,這些使得香港部分繼承了舊上海電影工業的衣缽。而香港雖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當長的階段里,相對的自由度都比海峽兩岸的政權更為寬松。這些都促使香港電影產業興起。

後來我們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別看邵氏家大業大,旗下也是明星無數,其實邵氏拍片比較省錢,跟現在這種燒錢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員、導演都是邵氏員工,靠工資過活的,管你人前多麼風光,邵跑跑不多給你一個子兒你一點辦法沒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來的,比如整天吐槽老闆摳門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業垂直壟斷型企業,片場影院一把抓,有片場,拍片場地布景等花費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產業聯動,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時觀眾對視覺工藝要求還不是特別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現在看起來「粗製濫造」的片子,一樣有市場。就算票房相對低一點有啥關系,成本這么低,回本壓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時在東南亞市場還頗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賣一賣,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

那麼為什麼香港片會在東南亞一帶有市場?流行文化比較接近是一個方面。這還是要回到前面說的香港的相對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業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時既沒有海峽兩岸的鄭智負擔,又會主動而有的放矢地針對市民階層的口味開掘 娛樂 。以邵氏片為例,你們以後後來王晶、周星馳的無厘頭沒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俠片,才知道什麼叫腦洞大開、節操洗地。這種以模糊而游動的道德標准為底線,在界限內肆無忌憚的「勇敢」,是其他各方萬萬不及的。這種口味取向也為後面埋下了伏筆。

或許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會以邵氏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長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裡可能地位會更高。為什麼?這里要提到的就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了。邵氏雖然雄霸多年,但畢竟還是高度功利的商業指向,大片場經營更是把指標卡得死死的,所以,雖不能說邵氏對香港電影的拍攝語言革新沒貢獻,但是相較它的江湖地位,相對而言,貢獻有限。而香港電影新浪潮則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壯派影人帶來的香港電影語言的狂飆突進。譚家明、許鞍華、徐克等電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態在電影形式和內容上大舉開拓。這次狂飆突進不僅是藝術上的,更是將一些當時看來前衛的手法與內容推而廣之,使得香港電影更加肆無忌憚。前面說到邵氏片雖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觀其實仍是保守和傳統的,電影拍攝方法還是相對守舊的,而經過新浪潮的沖擊,香港電影拍攝上玩得更high,內容上也越來越挑戰傳統底線。(順便說一句,徐克的《蝶變》我覺得一般,但《第一類型危險》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後補了一些新浪潮的課,新浪潮在中間帶來的美學變化很明顯,這也帶動了觀眾觀賞口味的變化。而隨著新浪潮而來的不止是電影形式與內容之變,更是市場競爭的加劇。邵氏作為一個老片場,多少在這場狂飆突進里有些守成了。本來鄒文懷、何冠昌分出來的嘉禾就幾乎可以分庭抗禮,80年代後一干其他公司興起,邵氏卻仍堅持著片場產品。作品質量和新穎程度和這些新貴比,明顯有所不及。

而在這場激烈競爭中,大量中小公司涌現出來,融資、拍片方式更加靈活,內容上更無拘束。香港電影在亞太市場真正達到高峰。到這時,「香港電影」這個動態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歸納一下,大致有幾個特徵:

第一,肯定不用講,香港片商投資,或以香港製作班底為主。

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為主,融合有英國的歐美式中產階級文化、廣東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間文化,並對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繼承,呈現出來的是雜糅狀態。

第三,以商業利益的追逐為終極目標,為達到此目標,底線可以無限放低。

這里的「放低」是中性含義,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無限低俗,像有一階段邵氏片無論必要與否每片必有裸鏡,如果這還不算難以接受,我們也可以拿好萊塢做個對比,同樣是狂熱追逐商業利益,在美國的清教傳統之下,《人肉叉燒包》、《烏鼠機密檔案》中直接表現對兒童的虐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主流影片中出現的。但香港電影對此的容忍度比較高。

而在另一方面,這個「放低」可以理解為,為了贏得最大 娛樂 效果,香港電影可以怪招頻出,無名山村裡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親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這些固然會引起爭議,但也使得香港電影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創作活力。後來常說的「無厘頭」就是這種風格的部分總結。

第四,盡皆狂歡,如果不是喜劇,至少也會有喜劇因素。這一階段香港電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鴻》,94年的《暴雨驕陽》都是不乏 社會 反思和道德勸誡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場次,只要編導想要,只需一秒鍾,統統變喜劇。這一點對我影響蠻大的。

第五,這是波德維爾提到過的,原話不記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電影呈現出高度量產的狀態,這些影片平均來看,並非完全的爛作,細看每一部要麼在技法上要麼在內容上都會有些想法,但總體製作會因為趕時間而顯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現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狀態。

這話既可以理解為急功近利,也可以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香港電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學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僅受過速成培訓,甚至速成培訓都未經歷直接在片場拜師學藝摸爬滾打練出來的。這樣出身的班底,雖然很少能提出什麼理論,但手活兒極熟練,個別混得不錯的,腦子都很靈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數。所以雖然速度快,但東西都還挺有個樣子,甚至裡面不乏亮點。

這五點大致就是我對「香港電影」在藝術呈現上的定義,它的成因可以從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脈絡看出。

那麼,香港電影是怎麼衰落的?為什麼會衰落?

有人粗製濫造太多,有人說黑幫控制,有人說97回歸,有人說大經濟環境不佳……都有道理。

歸結一下,時代變了。

其實我們回過頭看看它成功的過程可以看出來,香港電影能成功是一個諸多原因促成的產物。

幸運地站在海峽兩岸之外,既沒有太大鄭智壓力和負擔,又吸收了人才和資金。

本土文化、鄭智氛圍都很寬松,而且對商業有著強烈的追逐意識。

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後期,事兒都變了。

1、影片的普遍製片成本提升,單靠本埠市場支撐不住,而大陸市場尚未成形,更談不上開放。

2、粗製濫造太多導致影片淤積,資金回籠成問題,本土經濟不景氣,台灣片商也在撤資,缺乏金主。

3、周邊重要電影市場,比如韓國,自身的電影產業發展迅猛,而且還設了國產片保護。

4、自身電影人才瞅准機會早早抽身,但造星斷檔,青黃不接,周潤發、成龍、李連傑(這個算出口轉內銷吧)紛紛投身好萊塢,,帶來的空缺很能被填補。

5、上面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導致原有片場師徒傳承製實際破產——師父自己都吃不飽呢,所以帶來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斷檔。別的不說,香港原來世界最強的電影崗位——武術指導,你有見到多少新面孔嗎?

香港電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辦法救市啊,這才有了《無間道》的應運而生。但大家看這個系列可以看出來,片子是非常不錯,但原來意義上的「香港電影」在這個系列中基本盪然無存了。而且它這一個系列成功了,但並沒有因此拯救香港電影,只是帶來的是隨後一小段時間的跟風——題材、拍攝形式上統統跟風。中間雖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沒有一部能達到《無間道》的成功,而在這個過程中,香港電影自身的特質基本喪失了。

香港電影人怎麼辦呢?他們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國大陸,這個正逐漸開放並興起的新市場。90年代合拍片還只是部分試水,到了這時候香港電影人已經是成批湧入大陸了。有一個段子,一個朋友去見文雋,剛好一個香港編劇找文。編劇問他:文生,導演協會已經開了普通話培訓班,什麼時候編劇協會也開一個?文雋有點尷尬,把那編劇敷衍幾句打發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來大陸排片不同,時代不一樣了,大陸人不再是那個又土又窮的表姐,土或許還是土,但窮——至少對於金主們來說,是一點都不窮了。

大量香港電影人在大陸獲得了工作機會。我在這里要強調一下,這不是說大陸是香港電影人的救世主,其實就是個工作機會。大陸畢竟熟諳商業電影拍攝法的人才還不夠多,這時候很需要擁有大量經驗的香港人參與。而即使讓香港人來操盤,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你要在大陸拍片,並且要在大陸公映,你就得面對嚴苛的大陸%^&(大家都懂的)。更何況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陸觀眾又有相當的區別,本來就不是最佳創作狀態,又在高度限制下開工,這樣狀態下出來的作品,你覺得還能叫「香港電影」么?

更何況大陸電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長,漸漸的,投資方發現,與其讓香港人來拍,不如試試大陸自己的導演,他們可能更了解大陸人的口味。從影片藝術水平上來講,不好說是耶非耶,但從商業成績來看,香港人的「優勢」也在逐漸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較成功已經成名的大導演,像陳可辛,從《如果·愛》開始,一直拍到《中國合夥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業和口碑上贏得了大陸的認可。陳可辛這種文化接受力很強且血統多元一早就倡導「亞洲電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覺得其他人會更好多少么?

雖然大陸電影產業問題非常之多,但有資本的力量,並且也確實有一些有見識有能力的企業與製作人在推動,「香港電影」這個概念逐漸消亡了,而標志著大陸、香港、台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塊電影重鎮,仍然有杜琪峰、許鞍華等作者,並且也不時會有個別新人涌現,但這些成就已經是大「華語電影」的成就了。無論從地域人才的參與,還是電影內容的接近,呈現出來的分別是電影作者的分別,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別了。

消亡說起來令人傷感,但只要還有大批熱愛電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創作,仍不時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電影」還是「華語電影」呢?

本文純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電影研究者,只是個港片影迷,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掛一漏萬,權當拋磚引玉。見笑,見笑~

喜歡香港老一帶的藝人,他們敬業自律,不像內地的一些人有點名自以為是,牛哄哄,還有的唱一兩首歌就覺得自己是大師

E. 電影院會淘汰嗎

肯定不會,你看看歐美的情況,中國只是盜版盛行,不過大趨勢,肯定會重新崛起的,只是時間問題

F. 05-08你覺得最經典的電影,介紹一哈。

黃金羅盤
片名:The Golden Compass

譯名:黑暗物質:黃金羅盤/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金羅盤

導演:克里斯·韋茨Chris Weitz

主演: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

類型:動作/奇幻/驚悚/劇情/冒險

片長:113分鍾

和大多數魔幻題材作品一樣,本片跳出了現實世界的架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搭建了一個全新的魔幻世界
觀。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讓影片看上去更合邏輯,因為整個大背景都給你換了,還能怕出什麼紕漏?這無異於一種集裁判和選手於一身的流氓參賽模式。另外這樣做也更能引人入勝。對於大體系的題材來說新興的魔力世界觀更是同題材多邊產品(游戲、漫畫等)的開發基礎。不過麻煩的是對於觀眾來說要想暢通無阻的欣賞影片都得有點預備知識。所以在具體介紹劇情之前筆者還是先簡單提幾句整個影片的魔幻世界觀。

魔幻片的世界觀總的說來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這樣的介紹似乎頗為找打,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概括了,就這一句。具體說來,當然每部影片都有它各自的不同。而本片的獨特之處主要有兩點:

一、與現實世界平行的魔幻空間。這點和《哈利·波特》頗為相象,都是以現實的世界為基礎進行進一步的虛構。不同的是現實世界在《哈利·波特》中通過火車站與魔法世界連接著,而本片中現實的元素只是在地理、地名及人情風物上有所體現。

二、靈魂宿主。這是本片尤為重要的一個概念。在《黑暗物質》的世界體系中,每個人的靈魂和軀體是分開的——靈魂具體現形為一種小動物陪伴在人的身邊。每個人因其性格、心志、秉性的不同而擁有著不同的宿主動物。對於小孩子來說,宿主動物也許會隨著成長而不斷改變,當他們逐漸成年,宿主動物也就會隨之慢慢定型。

了解了故事背景,下面就進入劇情。

勞拉是個居住在喬丹大學的小女生,和一群高深的學者居住在一起並沒有抹殺她好奇和活潑的天性。勞拉每天不停穿梭於大街小巷,和各色人物談天說地。不過命中註定她並不是一個平凡的市井女孩,與生俱來的使命旅程終於在她一次偶然偷聽後開啟了。資深學者所說的存在於Artic平原的奇妙黑暗物質引起了勞拉極大的興趣,她決定一探究竟,於是冒險的征程就此開始……

G. 萬達電影計劃2022年發展輕資產影院50家,是否能拯救萬達現在的困境

5月25日,萬達電影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王會武在萬達電影2021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2年萬達電影計劃自建影院40-50家,自建影院數量較去年有所減少,發展輕資產影院50-70家,通過輕重並舉的發展策略提高市場份額,沒想到,萬達企業也有這樣的局面,真的是疫情害死人啊,我們討論一下萬達現在的困境要如何才是環節呢?

H. 影視展覽發展現狀

眾所周知,在眾多的藝術門類中,像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戲劇等,都是在蒙昧時代或者文明時代的初期已經出現。然後,在經過一段漫長的歲月長河裡,人類便再也沒有出現新的藝術形式或種類。

直到20世紀上半葉,電影,這門新的藝術形式才步入人們的視野,從1895—1907的早期電影開始,以魯米埃爾兄弟和梅里愛為代表的初期導演開始了一系列的電影製作,他們技術上推求標准化,藝術上講求構圖技巧等,都是在電影形成期所做的重要貢獻,但是當時的科技都具有局限性,所以使得電影過於真實,拍攝角度固定,域別無變化,而且時間很短。中國在這一時期,也就是1905年出現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一、世界電影產業的發展

1、1908—1926年,電影產業進入了發展期,出現了經典好萊塢電影,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法國印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電影,還有前蘇聯蒙太奇學派電影等,其中大家一定認識卓別林吧,身為喜劇大師的卓別林可以說是好萊塢無聲電影經典中的經典,記得小時候在電視上我還有看過他的《淘金記》、《大獨裁者》、《摩登時代》等等,黑白的畫面風格中就是因為有了他動情的演繹才有熒幕外眾多觀眾的笑聲,還有冷麵笑星基頓等,電影介紹海報也出現了彩色形式。中國在1923—1927年間也開始了對於電影的探索時期20世紀20年代,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整體上處於上升態勢。作為一種娛樂產業,電影也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這一態勢的影響。因此,當《孤兒救祖記》一炮走紅,在經濟效益和社銷攜會收益都取得驕人成績之時,商人的投資熱情開始轉向電影,從而掀起了中國電影發展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1923--1925年間,全國各地共開設175家電影公司,其中上海有141家。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公司僅僅空掛一個招牌,實際上無悄斗慎所作為:有的缺乏辦公司的實力,以借用或拼湊器材及人才的方式進行拍攝。如專事拍戲裝片的大中國影片公司(1925)和專拍滑稽片的開心公司(1925)等。

2、1927—1945年,電影事業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成熟,啟敬這一階段好萊塢經典電影出現了有聲的電影,這是一個影視業上的重大突破。而且電影出現了多種類型:兒童片,科幻片,恐怖片,西部片,歌舞片,犯罪片,喜劇片,戰爭片,愛情片,倫理片,驚險片,災難片等。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3、1942—1951年,世界電影進入了新發展期,如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它追求生活真實,要求表現義大利人民飽經戰爭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難,譴責社會中的不公正。特徵是:記錄性,實景拍攝,長鏡頭的運用,非職業演員的運用,結構形式簡單直觀,地方方言的運用。代表作就有:《擦皮鞋》,《羅馬11時》。1959—1964年,法國出現了「新浪潮」運動,1962—1984年又出現了新德國電影運動。總而言之,歐洲現代主義電影的特點就是:1、反對傳統情結,體現人本主義;2、強調表現作者「自我」,體現唯我主義;3、強調表現內心,體現非理性主義。

但是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產業蓬勃時期在抗戰炮火聲中戛然而止。以前蘇聯為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任務。1949年2月,經過短期的籌備,在建國前夕的4月上旬,電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隸屬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袁牧之任局長。電影局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立國家電影製片廠。

這個時期先後建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北平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三大國營電影企業在歷史轉折之際,為新中國電影事業走出了第一步。在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規劃中,發行、放映同樣位置顯著,實現國有化的一體制既是最初方案,又是最終目標。因而,各地影片經理公司的建立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由關外推進到中原,在時間表上,與國營製片廠的創建可以說做到了兩翼並進。據統計,舊中國有678家電影院,半數以上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廣州、武漢、沈陽等大城市,中、小城市數量很少。

二、中國電影的發展

1954年6月至9月,電影局及所屬各製片廠的領導幹部共9人組成赴蘇訪問團,經過長達3個月的考察,回國後向中共中央上報了《電影工作者赴蘇訪問團工作報告》。1955年中央批准了該《報告》,各電影廠(部門)便相繼開始了大規模體制建設和調整,以前蘇聯為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任務。1959年共完成82部故事片,產量下降而藝術質量上升,優秀和比較優秀的影片達到近30部,佔全年總數的1/3強,這一年在新中國電影的發展歷史上被稱之為「難忘的一九五九年」。新中國電影的17年歷程有多種劃分的方法,就電影事業的發展而言,可分為兩大重要時期:從1949年開國到1957年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為起步、初創、建設的階段;1957年以後,經過1959年的「十年獻禮」高潮,到1965年「文化部整風」及1966年的「文革」,為穩定、發展、轉變的階段。中國電影在經歷了這17年的打造後,已經擁有了一份龐大的產業,家底堅實而雄厚。

中國電影第三次產業時期在時間和形式上與前兩次有所不同。「文革」後百廢待興,新時期的改革開放不久挽救了瀕於崩潰的電影經濟,也使中國電影迎來又一次復興。但幾十年來形成的產業痼疾困擾著電影的發展,電視及多種娛樂方式的沖擊更使電影業的經營每況愈下,改革勢在必行。隨著中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影業開始重新審視市場的作用和力量。上世紀90年代的一連串的「突破」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促成了體制的變遷,這一切都是在推動市場化進程的力量下進行的。因此,這一次產業期的到來較前兩次而言,在意識上體現出了更多自覺。

三、世界電影產業的新格局

進入80年代以來,我們看到,日本的索尼買下了美國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哥倫比亞電影電視公司和韓國的三星公司(一個大型的獨立製作公司)。日本的Matsushita收購了美國的MCA.

再看,多媒體領域的世界大亨澳大利亞的默多克,是怎樣擁有一個最為多樣化的國際性傳媒帝國的:1994年他所擁有的新聞集團收購了美國的20世紀福克斯,同時還掌握了福克斯電影製片廠、福克斯網、英國天空廣播(歐洲主要的直接衛星廣播之一)、電視指南和哈普柯林斯出版社的大部分所有權。此外,他還擁有能轉播幾個衛星電視頻道、BBC、MTV、電影以及針對亞洲和中東大部分地區觀眾的兩個中文頻道的星電視(StarTV)。其新聞帝國包括《倫敦時報》、《陽光報》和《世界新聞》。另外,他還正將他的衛星頻道從英國空中廣播、星電視(Star TV)和福克斯擴張到歐洲、拉丁美洲和亞洲。

再看,2005年6月,美國膠片和圖像處理巨頭伊斯門·柯達公司與歐洲數字投影機供應商巴寇(Barco)公司又達成戰略聯盟,向世界各地的數字影院運營商提供數字影院系統,聲稱將為客戶提供簡單化的打包出售,全球化的服務網路和統一升級服務,以便使兩家在未來新的數字革命中求得共同發展。

等等這些都讓我們看到,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國際間跨國影視集團兼並、重組、整合、擴張的趨勢日益加劇,不僅好萊塢的所有權被全球化所逐步取代,而且當今國際影視傳媒業也越來越全球化的發展趨向。

「現在我們往往以這樣的方式來生產電影,採用法國導演、法國製片,好萊塢明星配置、好萊塢技術方法進行合作,在法國或義大利等國拍攝,法國融資。《第五元素》、《聖女貞德》等都是合作拍的,取得了很好的票房。」

四、總結

總之,在全球化進程中,各國在探索保護和發展本民族電影產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行動策略中,不僅有各自不同的具體保護措施,還更多地採取了合作拍片、優勢互補、協同作戰的雙贏共享發展策略。

「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孫中山語)我們如何在全球化進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保持個性,又借鑒他國長處,把中國的發展納入世界軌道,在與世界整體進程的互動與交流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才是應思考的首要課題

I. 《獨行月球》票房破5億,電影市場要就此復甦了嗎

《獨行月球》票房破5億,成績非常客觀,電影市場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通過一部又一部電影的票房提高,電影市場也在慢慢復甦。但是獨行月球能夠有這么高的票房,主要還是因為沈騰和馬麗的組合,再加上開心麻花這個招牌,讓更多的人願意去電影院支持,所以獨行月球的成功只能算是個例,電影市場要想復甦還是需要多方的努力。不過當下電影市場確實處在一個比較不利的階段,而且電影題材也是越來越狹窄,要想挽救整個電影市場,不僅是需要大量影片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需要有更加新鮮的編劇與題材出現,才能夠拯救國內電影市場,重新回到巔峰。

閱讀全文

與挽救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吹糖人電影叫什麼 瀏覽:131
年輕電影導演的艱辛 瀏覽:198
比利時導演的電影下海 瀏覽:94
a類電影節最佳獎項 瀏覽:143
最新英文電影名稱 瀏覽:313
法國與英國的戰爭電影 瀏覽:810
台灣三十而立電影賀飛 瀏覽:543
1992電影的結局 瀏覽:657
看電影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193
我常常去看電影的英文翻譯 瀏覽:774
英文介紹好萊塢電影特色 瀏覽:183
中文字幕密碼疑雲電影高清在線播放 瀏覽:654
電影小圖標圖片大全圖片大全下載不了 瀏覽:40
英語電影觀後感英語長篇 瀏覽:217
legend電影音樂 瀏覽:980
歐美愛情電影恐怖 瀏覽:924
賽文演的最好看的電影名字 瀏覽:683
毛片電影網站你懂得 瀏覽:690
風雲第一部電影 瀏覽:428
電影大全愛情動畫電影大全2015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