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院的沉淪

電影院的沉淪

發布時間:2023-06-30 10:36:25

Ⅰ 沉淪一部電影走不出來怎麼辦

要不你就不管它,讓時間自然而然地把它淡化,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要不你就再看一部別的作品,電視劇電影小說什麼的,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

Ⅱ 義大利經典電影

唐吉訶德外傳 (2009) 格莫拉 (2008) 初冬的日子 (2008) 神秘旅行 (2008) 觀鳥人 (2008) 哈羅德和卡瑪再遇平靜的躁動 (2008) 大牌明星 (2008) 再見 (2008) 愛的男人 (2008) 喧鬧的根源 (2008) 瘋狂之血 (2008) 喬凡娜的宗教 (2008) 無頭的女人 (2008) 干擾70 (2007) 我哥哥是唯一的兒子 (2007) 再見巴法納 (2007) 閉室22 (2007) 布依奧在身邊 (2007) 異旅情絲 (2007) 蛋糕與痛苦 (2007) 雲雀農場 (2007) 大海的盡頭 (2007) 聽見天堂 (2007) 恐怖洋館 (2007) 夜曲巴士 (2007) 奧古斯都一世 (2007) 別碰斧子 (2007) 疑雲 (2007) 第三個媽媽 (2007) 惡靈之淚 (2007) 謊言成真 (2007) 美麗的暗殺者 (2007) 影子 (2007) 諾亞方舟 (2007) 2008新畢業生 (2007) 婚禮攝影師 (2006) 騎士蒂朗:少女陰謀 (2006) 金色大門 (2006) 靈石會議 (2006) 自由啟示錄 (2006) 戀愛魔鏡 (2006) 迷睡 (2006) 瑪麗 (2006) 隱秘 (2006) 我與拿破崙 (2006) 土生土長 (2006) 心之歸屬 (2006) 被竊聽的隱私 (2006) 凱門鱷 (2006) 與他們的相遇 (2006) 家庭朋友 (2006) 屋頂上的童年時光 (2006) 消逝的星星 (2006) 心中的野獸 (2005) 情獄 (2005) 所有被忽視的孩子們 (2005) Uomo perfetto, L' (2005) 好女人 (2005) 愛情手冊 (2005) 梅麗莎 (2005) 現在和永遠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自你出生 (2005) 熱體 (2005) 航向幸福的旅程 (2005) 神聖的心 (2005) 犯罪小說 (2005) 霧都孤兒 (2005) 麥肯尼加省 (2005) 愛神 (2005) 愛你如詩美麗 (2005) 你喜歡希區柯克嗎? (2005) 超級火山:真正末日 (2005) 卡薩諾瓦 (2005) 航向真情海 (2005) 躲藏 (2005) 丈夫出租 (2004) 義大利羅曼史 (2004) 如像一般 (2004) 超越國境(第二部) (2004) 蒙多維諾 (2004) 盧安達飯店 (2004) 時空救援 (2004) ( 基因狂想曲 (2004)

義大利電影簡介:
義大利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895年,義大利攝制了最早的新聞紀錄片。1904年,在都靈建立了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導演A.安勃羅西奧、攝影師R.奧梅尼亞等人開始拍攝影片。
早期電影 1905年,F.奧爾伯里尼和D.桑多尼在羅馬創辦了電影製片廠,從1906年始定名為西納斯公司。其後的兩、三年間,很多小電影公司在都靈、米蘭、羅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等地紛紛建立起來。1905年,西納斯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有群眾大場面的故事片《攻陷羅馬》(導演F.奧爾伯里尼),緊接著又攝制了一批歷史題材的影片。當時義大利的電影攝制者只注重拍攝場面宏大、布景豪華,對歷史事實則不重視。1909~1910年拍攝了影片《麥克佩斯》、《安尼塔•卡里巴爾迪》、《奧賽羅》、《貝亞特麗齊•琴奇》等。1913年是義大利無聲影片最興盛時期,年產量達497部。這個時期的主要導演有M.卡塞利尼、G.德•里加羅、E.格左尼、L.麥幾、B.尼格洛尼,G.帕斯特隆納。當時,義大利電影在國外也有很大市場,在國外最獲成功的3大影片是《你往何處去?》(1912,導演E.格左尼)、《龐培城的末日》(1913,導演M.卡塞利尼)和《卡比利亞》(1914,導演G.帕斯特隆納)。影片《卡比利亞》取材於古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是當時電影藝術最重要的作品。義大利頹廢派作家G.鄧南遮參予了此片劇本的編寫工作。作曲家I.皮澤蒂也特地為影片寫了放映時樂隊演奏的樂曲。另一部重要影片《我的愛情不會死》(1913,導演M.卡塞利尼)是沙龍式情節影片的代表作。這部現代題材作品也獲得很大成功。這個時期,大規模的宣傳使一批義大利電影演員蜚聲國內外影壇。女明星成為保證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當時拍攝了很多喜劇影片,最受歡迎的喜劇演員主要是法國人,特別是由法國演員A.第特主演的喜劇風靡一時。當時大量影片內容脫離現實,但也有的導演致力於反映人民大眾的生活。這類影片大多是根據真實主義流派長篇小說拍攝而成的。較重要的影片有《消失在黑暗中》(1914,根據R.布拉喬的原作改編,導演N.馬爾托里奧),影片運用了對比蒙太奇描述了那不勒斯地方的顯貴和貧民生活的天壤之別。這類影片還有《黛萊絲•拉甘》(1915,根據E.佐拉的小說改編,導演N.馬爾托里奧)、《阿松塔•斯比納》(1915,導演G.塞倫納)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電影失去一部分國外市場,開始進入不景氣時期。這時,只有演員兼導演E.吉奧內的作品還保持著聲譽。他拍攝了浪漫主義的驚險樣式影片,其中最著名的是系列片《灰鼠》(1918)等。為了挽救日益衰退的局面,義大利電影企業家們把當時20幾家影片公司組成了一個托拉斯,即義大利電影聯合公司。但這未能恢復昔日的繁榮。1921年以後,義大利的影院上映的主要是美國電影。
墨索里尼政府曾極力利用電影作為一種宣傳手段。1935年,義大利設電影業管理局,使電影生產和影片發行都置於國家控制之下。1937年在羅馬建成了一座歐洲最大的綜合電影製片廠:電影城(有十個攝影棚)。1935年在羅馬建立了電影實驗中心,負責培養電影專業人員。影片產量也逐年增加,1942年的影片產量高達119部。但是,在法西斯統治時期,完完全全為它服務的導演為數不多,露骨地鼓吹法西斯、軍國主義思想的影片也不多,大部分導演主要拍攝古裝片、音樂片、情節片和喜劇片。這個時期有些人追求「紀錄片的客觀性」,拍攝了一些「紀錄派」影片。如《海底的人們》(1940,導演F.德•羅勃蒂斯)、《白色的船》(1941,導演羅西里尼,R.)。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些電影導演對法西斯官方電影採取消極態度,在創作中只注重對作品的形式方面的探索,人們把這類影片稱之為「書法派」電影。為了拒拍庸俗的商業性影片和迴避拍攝鼓吹法西斯思想的宣傳片,「書法派」主要致力於改編古典文學作品。他們最主要的影片有《以往的小世界》(1941,導演M.索爾達蒂)、《射擊》(1941,根據A.C.普希金的短篇小說改編,導演卡斯戴拉尼,R.)、《空想家賈柯莫》(1942,導演拉都達,A.)、《是,太太》(1942,導演F. 波喬里)和《嫉妒》(1943,導演波喬里)。
這個時期,一些青年電影工作者積極而自覺地反對法西斯的官方電影,他們當中很多人曾在羅馬的「電影實驗中心」執教或學習。由於沒有通過實際拍片來實現自己想法的機會,他們在電影雜志 《白與黑》和《電影》上經常發表有關電影理論和美學方面的文章,闡述自己的主張。1939~1942年發表的這些文章為後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美學原則奠定了基礎。這些青年當中很多人後來成為著名導演,如維斯康蒂,L.、德•桑蒂斯,G.、G.普希尼、A.彼特朗吉里、利薩尼,C.、安東尼奧尼,M.;有些成為著名電影藝術理論研究家,如G.阿里斯泰戈、G.威亞齊等。
法西斯統治的末期,義大利電影工作者沖破種種阻力,攝制了幾部預示新現實主義誕生的影片:《雲中四步曲》(1942,導演勃拉塞蒂,A.)、《孩子們在注視我們》(1943,導演德•西卡,V.,編劇柴伐蒂尼,C.)和《沉淪》(1943,導演維斯康蒂,L.)。這幾部影片顯現出義大利電影復興的最初跡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社會生活各方面陷於崩潰,在民主運動高漲形勢下,產生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出現是40~50年代世界藝術界的一個重要現象。新現實主義追求紀錄片的真實准確性,展示備受戰禍的義大利人民的苦難生活,表現人民對社會不公正和對資產階級冷酷的抗議,反映人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1945年,導演羅西里尼,R.拍攝了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歌頌人民群眾在反法西斯斗爭中團結精神的影片成了新現實主義的宣言書。它使新現實主義電影在國際上確立了地位。翌年,他又拍攝了同一主題思想的影片《游擊隊》,展示了戰爭年代義大利人民生活的廣闊情景。羅西里尼在攝制這部影片時,拒絕應用攝影棚、服裝、化妝和專業演員。這部影片創造的一種新穎的風格很快被其它國家效仿。導演利薩尼,C.、A.維加諾、勃拉塞蒂,A.也拍攝了反映游擊隊和地下工作者斗爭的影片。其後,新現實主義者們轉向描寫戰後生活中一些緊迫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批判性的社會剖析,例如德•桑蒂斯的《艱辛的米》(1949)、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1948)等。 新現實主義的導演們盡管創作手法和風格各異,但他們的影片有一些共同之處:對現實生活做歷史的、具體的處理,對當時生活條件進行尖銳的批評,對普通人民的苦難表示真誠的同情。新現實主義的電影語言精練、嚴謹;既拒絕法西斯統治時期那種粉飾、浮誇的程序,也擯棄好萊塢的那些陳腐的模式。影片通常採用自然實景,人物角色經常由非職業演員扮演。影片以某一真實事件為基本內容,往往取材於報紙上發表的新聞報導,決不採用虛構臆造的故事。
50年代前後,義大利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不斷發生變化,特別是反法西斯各政黨出現分裂之後,進步的義大利電影工作者的團結統一也開始解體,有些人通過作品強調自己忠實於新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並力求繼續發展這個傳統,如利薩尼,C.拍攝了《苦難情侶》(1954),德•西卡,V.拍攝了《屋頂》(1956),捷爾米,P.拍攝了《司機》(1956)。有一些人則開始放棄新現實主義。羅西里尼,R.拍攝的《上帝的流浪歌手弗蘭西斯科》(1950,又譯名《聖弗蘭西斯科》)、《斯特隆波里,上帝的土地》(1949)等影片,開始明確地表現出他的崇尚宗教信仰的主題;A.傑尼那按梵蒂岡的旨意拍攝的影片《沼澤地的上空》,只是形式上利用了許多新現實主義手法而已。費里尼,F.的闡述哲學、道德問題的影片《路》(1954)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它對新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進行了反思。
這個時期,導演卡斯戴拉尼,R.的喜劇片《兩文錢的希望》(1952)、導演康曼西尼,L.的平庸的鬧劇片《麵包、愛情與幻想》(1953)被一些官方機構和右翼分子宣布為「樂觀片」,並大加吹捧,而另一些作品,如有重要意義的影片《溫別爾托•D》則被認定為「悲觀片」,由於政府對「樂觀片」給予資助,結果是產生了一個變種樣式的電影,人們把它譏諷為「玫瑰色新現實主義」。這種樣式的影片徒具新現實主義的某些表面特徵,社會批判的內容被閹割掉了。
50年代中期,新現實主義對法國、西班牙、日本、印度、拉丁美洲國家和其它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有力的影響,但在義大利,它卻陷入危機之中。但是,無論是教權主義的反動勢力,還是好萊塢的壟斷組織都沒能扼殺義大利電影藝術的發展。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漲促使很多電影專家重新回到反法西斯的民主團結的立場上來。1959年導演羅西里尼,R.拍攝了《戴拉•羅維萊將軍》,導演M.莫尼塞利拍攝了《大戰》。1960年,羅西里尼,R.又攝制了充滿反法西斯精神的影片《羅馬的夜晚》。
60年代,義大利電影呈現出新的繁榮景象。1959~1961年幾乎同時攝制了幾部舉世矚目的故事片:維斯康蒂,L.的《羅科和他的兄弟們》、費里尼,F.的《甜蜜的生活》、安東尼奧尼,M.的 《奇遇》和《夜》。當時義大利正處於資本主義暫時穩定和表面繁榮時期,這幾部影片的作者從各自不同的思想立場反映了義大利社會發展的這一新階段。《甜蜜的生活》是費里尼的反映社會問題的一部影片,揭示了羅馬資產階級生活的腐化及其精神上的空虛。這些影片在揭露和諷刺的同時,也表現出令人壓抑的孤獨寂寞。類似情況也存在於費里尼以前幾部作品裡,如影片《路》(1954)、《詐騙》(1955)、《卡比利亞之夜》(1957)以及他那部吐露內心隱秘的自傳體影片《》(1963)里。但是,資產階級家庭危險和婦女地位的主題在他的影片《朱麗葉和靈魂》(1965)里卻得到了發展。導演安東尼奧尼,M.致力於探討資產階級社會里人的異化問題,拍攝了整整一組影片:《吶喊》(1957)、《奇遇》(1960)、《夜》(1961)、《蝕》(1962)和《紅色的沙漠》(1964)。這位導演雖然對表現的內容進行了深刻的社會剖析,但有時把離群索居的悲劇做了絕對化和美化的描述。
德•西卡,V.在這一段時間里拍攝了反法西斯的影片《喬恰拉》(1960,根據作家A.莫拉維亞的小說改編)和《阿爾托納的幽禁者》(1962,根據法國存在主義作家J.P.薩特的劇本改編)。
60年代,以反法西斯為主題的第二個浪潮期間,義大利拍攝了許多比較好的影片:《1943年的長夜》(1960,導演F.凡奇尼)、《都回家去》(1960,導演康曼西尼,L.)、《那不勒斯的四天》(1962,導演N.洛依),《他們走向東方》(1964,導演德•桑蒂斯,G.)、《要嫁給軍人的姑娘們》(1965,導演V.朱爾里尼)和《未婚妻布貝》(1963,導演康曼西尼,L.)等等。維斯康蒂,L.導演了一部關於納粹分子如何攫取政權的影片《群神的滅亡》(1969)。德•西卡,V.拍攝了根據G.巴薩尼反法西斯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芬齊-孔蒂尼家的花園》(1970)和反戰的情節片《向日葵》(1969)。
60年代裡,表現工人的題材仍然為義大利電影藝術家所關注。導演M.莫尼塞利以喜劇樣式拍攝了有關義大利工人第一次罷工的影片《同志們》(1963),導演U.格列戈萊蒂拍攝了嘲笑資本主義剝削方法的科學幻想式諷刺喜劇片《奧米克倫》(1963)。塔維亞尼兄弟和V.奧爾西尼執導了影片《一個將被燒死的人》(1962)。電影藝術家們對揭露黑手黨罪行的題材也頗感興趣,如V.德•塞塔的《奧爾戈索洛的匪徒》(1961)、拉都達,A.的《黑手黨人》(1962)、佩特里,E.的《各取應得》(1967)。這時義大利也出現了政論性電影。導演羅西,F.採用紀錄手法攝制了剖析黑手黨問題的尖銳的社會批判影片《薩爾瓦托雷•裘連諾》(1961)和雜文式影片《掠奪城市的手》(或譯《伸向城市的手》,1963)。很多導演致力於把文學作品搬上銀幕。如維斯康蒂,L.的《金錢豹》(1963)和《在威尼斯之死》(1971)、V.朱爾里尼的《家庭記事》(1962)、F.馬塞利的《冷漠的人們》(1963)等。
這個時期一些新導演嶄露頭角。在義大利電影佔有特殊位置的導演兼作家帕索里尼,P.P.於1961年拍攝了他的處女作《乞丐》,翌年拍攝了《羅馬媽媽》。他的影片雖然存在著過多的自然主義描寫,但是准確地反映了羅馬城郊流氓無產者的可怕的生活。在影片《馬太福音書》(1965)里,P.帕索里尼表達了試圖使共產主義和基督教理想相調和的意圖。其後,他又轉向專門拍攝改編世界古典名著的影片。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1967)、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1969)、G.薄伽丘的《十日談》(1971)、G.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972)及《一千零一夜》(1974)。他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薩洛,或者薩托姆的 120天》(1975),揭露了法西斯統治的罪惡,但同時渲染了病態的色情和暴虐狂。
這個年代裡,社會喜劇片中較受歡迎的是義大利式喜劇片,這種樣式影片將喜劇和悲劇兩種成分相結合,力求表現現代的重大問題。很多著名導演拍攝的「義大利式喜劇片」受到觀眾的好評。如德•西卡,V.的《昨天,今天,明天》(1963)、《義大利式的結婚》(1964),捷爾米,P.的《義大利式的離婚》(1961)、《被誘騙被遺棄的女人》(1964)、《女士們和先生們》(1966)、《不道德的人》(1967)、《六翼天使》(1968);D.利齊的《艱難的生活》(1961)、《爭先恐後》(1962)和《進軍羅馬》(1962)、《「聖一月」行動計劃》(1966);L.藏巴的《大街上的調度員》(1960)、《保險局醫生》(1968)等。
60年代中期,導演S.萊翁內拍攝的「義大利西部片」獲得了聲譽。如影片《為了多餘的幾塊錢》(1964)、《好人,粗暴漢和無賴》(1966)、《從前在西部某地》(1968)等。
60年代下半期,義大利出現了一批稱之為「叛逆電影」的影片。青年導演M.貝洛契奧的影片《怒不可遏》是代表作品,它以離奇的形式表現了青年對資產階級生活習俗、家庭倫理的極端個人主義的反抗。屬於「叛逆電影」的還應提到塔維亞尼兄弟執導的幾部影片:《打倒者們》(1967)、《在天蠍坐標記下》(1969)。在西班牙培養成長的導演費雷里,M.的作品也有一定影響。他的《蜂後》(1963)、《猿猴女人》(1964)、《迪林傑死了》(1969)、《接見》(1971)等影片運用諷刺和怪誕手法表現了反教權主義的社會批判的內容,嘲諷了資產階級家庭關系和虛情假義。
70年代,在義大利電影中,出現一個被稱之為政治電影的派別,它們在反法西斯主義,社會批判的激情和在藝術原則方面接近新現實主義。在義大利國內外贏得了評論界的注意和觀眾的贊許。如F.凡奇尼的影片《馬梯奧蒂謀殺案》(1973),貝爾托盧奇,B.的影片《蜘蛛的戰略》(1970,電視片)、《國教教徒》(1971)和《二十世紀》(1976),C.利滋尼的《聖巴比倫廣場,下午8點鍾,無法理解的謀殺案》(1976),G.蒙塔爾多的《阿妮絲和死》(1976)等都是以反法西斯為主題的。喜劇樣式的政治影片有M.莫尼塞利的《我們要上校》(1973)、斯科拉,E.的《我們曾如此相愛》(1975)和心理描寫片《不平常的一天》(1977)。這個時期的一些具有反殖民主義和國際主義意義的影片有《代號「惡魔」行動計劃》(1979,義大利與西班牙合拍,導演G.蓬戴科爾沃)、《右邊坐著的人》(1968,導演V.朱爾里尼)、《薩柯和萬塞蒂》(1971,導演G.蒙塔爾多)。這一時期表現工人題材的影片也有新的提高,如《工人階級上天堂》(1971,導演佩特里,E.);揭露國家機關貪污受賄,揭露法官、警察、檢察機關與黑手黨互相勾結的電影也佔有重要位置,其中,一些新的政治偵探片在國內外獲得成功,如導演達米阿尼,D.的《警察局長的自白》(1971)、《我害怕》(1977)、《跪著的人》(1979),佩特里,E.的《對一個絕對無可懷疑的公民的調查》(1967)和《托多•莫多》(1976),羅西,F.的《馬台依事件》(1973)和《尊貴的屍體》(1976),L.藏巴的《尊敬的人們》(1975)等。
此外,反映義大利農村生活中尖銳社會問題的影片有《一家之主的父親》(1977,導演塔維亞尼兄弟)、《木屐樹》(1978,導演E.奧爾密)、根據作家C.萊維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基督停留在埃博利》(1979,導演羅西,F.)等。著名的義大利導演們也拍攝了一些「政治電影」,如維斯康蒂,L.攝制了《室內裝飾的全家像》(1974),影片強烈地譴責了法西斯陰謀者,同時也激烈地指責了左翼極端分子。德•西卡,V.與柴伐蒂尼,C.聯合拍攝了兩部剖析社會問題的影片《我們叫他安德烈》(1972)和《暫短的休假》(1973);費里尼,F.拍攝了《羅馬》(1972)和《阿馬爾柯德》(1973),這位藝術家在這兩部影片里第一次鮮明地表現了反教權主義和反法西斯的主題思想。安東尼奧尼,M.的創作也發生了急劇的轉變。他在英國拍攝了有關青年問題的影片《放大》(1966)之後,在國內導演了《職業:記者》(1975),這部影片里既有他經常表現的主題和題材,也反映了反殖民主義的思想。導演V.朱爾里尼拍攝了《塔爾塔爾沙漠》(1976,根據D.布恰蒂的原作改編),影片的反軍國主義傾向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政治電影」在發展中,嚴肅成分和娛樂成分互相滲透的傾向,使電影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引起尖銳爭論的電影作品。如費雷里,M.的《饕餮》(1973),L.卡瓦尼的《夜間守門人》(1974)。這些電影雖然表現了反資產階級和反法西斯的意向,但同時卻也存在著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隨著各種不同樣式互相滲透和新的樣式的出現,60年代電影創作中的許多現象、流派和樣式,也逐漸在義大利電影中消失。
從70年代中期開始,義大利在政治、思想和經濟各方面出現的普遍不穩定,使電影工作者中的一些人對社會、人的信仰喪失了信心,這反映在他們創作的一些影片里,如費雷里,M.導演的《最後一個女人》(1976)和《再見,色慾之徒》(1978),費里尼,F.的《樂隊在排練》(1978),康曼西尼,L.的《堵塞》(197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生產的影片中屬於這類的影片有斯科拉,E.的《露台》(1979),貝爾托盧奇,B.的《一個可笑的人的悲劇》(1981),費里尼,F.的《女人城》(1980)和《船行駛了》(1983),羅西,F.的《三兄弟》(1981),塔維亞尼兄弟的《聖洛倫索之夜》(1981),安東尼奧尼,M.的《一個女人的辨認》(1982)。 當代電影狀況 義大利電影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景氣,原因很多,諸如國產電影得不到國家支持、美國資本越來越多地滲入義大利電影生產和影片發行系統、電視的競爭等等。此外,很多主要導演,如維斯康蒂、羅西里尼,德•西卡、捷爾米、帕索里尼等人相繼逝世。1978~1979年,製片生產規模壓縮了,影院數也減少了。觀眾1975年為5.1億多人次,1978年減少到3.1億多人次。外國影片佔全國發行量的70%,其中主要是美國電影。義大利影片的水平也在普遍下降。一些製片人和墨守成規的導演為了尋找出路重新拾起老一套辦法:拍攝喜劇片、偵探片和音樂片,期望以此滿足觀眾。
義大利的電影生產一直很分散,1976年全國大約有150家電影公司。它的中心是羅馬、都靈、米蘭、威尼斯、比薩等城市也都有一些製片廠。很多義大利影片是靠好萊塢壟斷組織的資金拍攝的。影片發行機構也很分散,而且這些機構與美國資本有著密切聯系。天主教會和梵蒂岡對電影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們通過自己的出版物控制每一部影片在信徒中間的推薦或觀看。
義大利電影的主要創作人員由羅馬的電影實驗中心培養,該中心創建於1935年。電影專業刊物有:《白與黑》(1940創刊)、《新電影》(1952)、《電影——1960》(1960)等。 在義大利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佛羅倫薩國際獨立製片人電影節、聖萬桑國際體育片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等。

希望解決問題!

Ⅲ 有一種電影叫香港電影,記憶中的香港電影

這部混剪視頻里,有很多我看過的電影,有很多經典片段,有很多經典台詞。這一幕幕畫面,一句句台詞,見證的不僅僅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更是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歲月。

20年過去了,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東西依舊還在,這些彌足珍貴的記憶,註定將會伴隨我們的一生,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感謝香港電影帶給我們的歡樂與啟迪。

祝福香港越來越好。

Ⅳ 你最喜歡的電影是哪一部

那是我高中學編導的時候培訓老師給放的,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在這里就不劇透了,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能獲得很多感悟)電影一開始平淡無奇,要不是老師逼著寫影評我覺得我都不會看下去,隨著劇情慢慢的發展,真的是打動了我,也可能是男主多多小時候對電影的熱愛和我產生了共鳴(當時因為喜歡電影去學的編導)

大家工作上或者感情上有什麼問題,可以去看看《天堂電影院》,電影或許不會告訴你怎麼做,但是會告訴你應該怎麼用什麼樣子的心態去面對人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多多的忘年之交艾弗里多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記得,「生活比電影難多了。」

要說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我首推《被解救的姜戈》

這是昆汀制拍攝作用時最長的一部南部片,大概花費了130天的時間拍攝完。這部電影上映到現在也有一段時間了,尤其最近常拿來與新晉奧斯卡得主《綠皮書》進行對比,同樣作為對種族主義進行探討的類型電影,《被解救的姜戈》卻有那種血與火的快意恩仇。

作為奴隸的姜戈,因為認識布利特爾兄弟而被被來自德國賞金獵人在販運的途中所救,為了找到這對兄弟,他們兩人一起上路,姜戈為了找回失散的妻子,牙醫為了找到那對犯罪兄弟而進行了合作,姜戈因為他的神槍手天賦而被訓練為賞金獵人,最終他們鎖定了姜戈的妻子所在的奴隸庄園,當兩人為此准備的計劃被狡猾的黑人管家識破時,他們不得不面對各自為戰還是團結一致的時候,牙醫選擇用犧牲換取尊嚴,而姜戈也用鮮血回報了這個操蛋的 社會 。

這是一部典型的昆汀式電影,敘事風格緊湊而亢奮,情節大膽而狂野,色彩選擇艷麗而又矚目典型的西部片風格,動作畫面中隨處可見的彈片與鮮血橫飛,將血腥但不惡心的暴力畫面發揮到極致,看完後讓人大呼過癮。

這部題材如此沉重的電影,卻被昆汀用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化解了,大師不愧是大師,作為國人,可能對於種族主義的理解並沒有那麼深刻,但是這種電影爽就完事了!

人生中一直珍藏的電影之一!《表兄弟》

大學時代,是一個非常容易彷徨、非常容易迷失自我的時代。或許很多人也會像我一樣,在高中的時候,每天都努力學習,目標也很明確,就是高考。而且每天都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包括父母的,包括學校的,包括老師的,甚至包括同學的,各種的壓力讓你不得不把神經綳得緊緊的。

可沒想到,一上了大學,瞬間沒人管你了,父母不管你,學校不管你,老師不管你,連同學也不管你。以前神經是綳著綳著的,現在就算神經掉到地上估計也沒人幫你撿,可以說松的不能再松。

剛開始反而有點不習慣這種沒人管的狀態,到後來慢慢習慣了,就開始享受這種放飛自我的感覺了!

上課?不存在的。點名?不存在的。作業?不存在的。考試?學會了劃重點,學會了作弊,實在不行,掛科重來。

打 游戲 ?要的。打籃球?要的。打乒乓球?要的。看電影?要的。燒烤?要的。啤酒?要的。談戀愛?要的。失戀?要的。

反正除了學習,什麼該玩的都玩了,什麼不該玩的也去玩了!

漸漸地,在玩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了,好像也越來越懶惰成性了,日子也一天一天的耗下去。

直到某一天,突然發現,之前一直陪我在玩的那幾個人,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認真,越來越努力,變得沒那麼愛玩了!

這讓我一下子懵了,感覺到非常的失落,該怎麼辦,繼續玩還是改變,可要是改變,那又該從何下手,因為打 游戲 已經習慣了,看電影已經習慣了,遲到早退甚至缺課也已經習慣了。就這樣一直糾結,一邊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一邊又忍不住繼續放縱。

就在人生中這樣一個非常迷茫的狀態,偶然間接觸到一部電影(本人比較愛看電影),是1959年的法國電影《表兄弟》。這電影也不是什麼世界級經典片之類的,只是剛好那會的狀態很適合這個片子,所以就一直珍藏到現在!剛查了下豆瓣,7.7分不算太高,有1100多人看過,800多人評分,算是比較普通的電影了。

故事是這樣的,表弟是從外省來到巴黎求學的,就是一個大學生嘛。因為表哥住在巴黎,所以表弟就投靠了表哥,住在了表哥家!本來表弟只是一個安守本分,學習法律的乖乖學生,來到大城市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決心要努力奮斗!

而表哥卻是一個情場浪子,玩世不恭、聲色犬馬,終日流連於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結識的全是酒肉朋友,夜夜醉生夢死!

表弟在來到巴黎的第一天,表哥就帶著表弟體驗「日常生活」,就是泡吧,就是泡妞,就是浪盪至深宵!

循規蹈矩的表弟也慢慢禁不住誘惑,開始了享樂主義。只是放縱了一段時間後,表弟漸漸的覺得這種生活並不適合自己,毫無節制的玩樂並只能帶來一時的快感,醒來後反而覺得更加的空虛。

於是表弟重新專注在學業上,盡量避免參加表哥的聚會。

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表弟是不外出聚會,但表哥可以把聚會弄到家裡來。在一次聚會中,表哥帶來了眾多的朋友,在唱歌跳舞,飲酒狂歡!正在學習的表弟本來非常反感,卻無意中,對參加聚會的一個女孩一見鍾情!表弟像著了魔似的,走到女孩身旁,毫不掩飾地向女孩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女孩面對表弟真誠的表白,覺得表弟似乎與眼前這幫人有點不同,於是並未拒絕表弟的愛慕。

表弟又重新陷進去了,每時每刻都想著女孩,念著女孩,甚至希望表哥幫忙查到女孩的電話,又或者再邀請女孩開趴聚會!

女孩被表弟的真情實意給感動了,於是想遠離放縱的生活,與表弟談一場真真切切的戀愛。

表哥知道後,似乎不太贊成兩人的愛情觀,表哥認為女孩完全沒必要放棄了精彩的夜生活,還極力的勾引女孩,當然,比起表弟的憨厚老實,表哥的甜言蜜語似乎更能撩動女孩的心!

女孩最終也禁不起表哥輪番的誘惑,與表哥在床上翻雲覆雨!

表弟知道後,也很憤怒,也很無奈!經過這一次,表弟終於醒悟了,對表哥的人生觀價值觀徹底的否定,同時也決心重回正軌,努力奮斗!

表弟非常刻苦的學習,就算表哥與女孩住在了家裡,表弟也充耳不聞,不受影響!

這天晚上,表弟正要准備明天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可偏偏就在這個晚上,表哥帶了一幫人回來開趴!女孩還一直干擾游說表弟參加,表弟不堪其擾,把女孩趕出了房間!

不出意外,表弟考砸了,這些天的努力都付諸一炬!表弟萬念俱灰,心想為何自己每一次准備成功,准備過得更好的時候,表哥總會跑出來,奪走一切!越想越不奮,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壓抑!表弟回到家裡,拿起表哥櫃子里的左輪手槍,上了一顆子彈,對著熟睡的表哥,扣下了扳機,然而手槍並沒響,似乎上天不同意表弟的決定,最終表弟放棄了,把手槍隨手扔在了沙發上,自己心灰意冷的回房間睡下!

一覺醒來,表哥對表弟的狀態一無所知,只看到不知為何出現在沙發上的手槍,表哥拿起手槍想要放好,表弟剛好從房間出來,手槍走火,剛好打在了表弟身上,表弟倒地不起,全劇終!

《表兄弟》是一部黑白電影,而且節奏也比較慢,或許沒有那麼多人會看,只是剛好那會我看到了,而且讓我感受比較深,所以一直收藏著。

在我看來,《表兄弟》的三個角色—表哥、表弟、女孩,似乎就是自己上大學後的三種狀態,剛開始總是像表弟一樣充滿了憧憬,慢慢的,不受節制的生活,把我變成了表哥,終日的耗廢光陰,有時候也會感覺空虛慚愧,卻依然無法堅定,就像那個女孩一樣,搖擺不定,最終又會受到誘惑,慢慢的沉淪,到了真正的痛徹心扉的時候,卻發現早已無力回天,就像表弟,結局依然是被墮落所吞噬了!

我當時看完,是非常的震驚的,我感覺自己就是表弟這種人,看到表弟的結局後,一直在想,難道自己正面積極的一面也會像表弟一樣,隨風消逝,最後完完全全變成了表哥。

不,我不想,我想要變成的是那個沒有死亡表弟!

所以,這片子一直陪伴我,激勵我,警醒我,或許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是那個曾經迷失的表弟吧!

《美麗人生》

它是一部義大利影片,以幽默 搞笑 的方式講述浪漫愛情及在殘酷二戰時期為愛犧牲偉大父愛的故事,使每一位觀眾笑中帶淚,震撼心靈,感慨萬千的影片。

幽默的猶太青年圭多在旅途中偶遇美麗女教師多拉。

「早安,我的公主」女神從天而降,開始了浪漫的愛情故事,為了和多拉在一起,圭多製造了一次又一次巧遇的機會,最終多拉也被圭多的幽默,善良,樂觀,勇敢深深吸引,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了一個可愛聰明的兒子喬舒亞。

然而,二戰爆發,戰爭波及殘害著每一個猶太家庭。圭多和兒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多拉為了和他們在一起主動,主動進了集中營,但是男人和女人並沒有關在一起,雖然是一個集中營中,他們卻天各一方,不得相見。

年輕力壯的被逼迫從事繁重的的勞動,老弱病殘的被剃光頭發,脫光衣服,以洗澡為名進入毒氣室屠殺,他們臉上滿是絕望和恐懼,集中營中充滿死亡的氣息。喬舒亞因為不喜歡洗澡,躲過了這次劫難。

圭多利用自己的幽默 搞笑 告訴兒子,他們正在進行一個 游戲 ,獲勝獎品是一輛坦克。但是規則是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哭,就算餓了也不可以鬧,更不可以找媽媽,絕對不可以被人發現……

圭多利用各種機會給妻子和兒子創業生的希望,最終為了保護兒子,他被帶到一個巷角,幾聲槍響,他再也沒能走出巷子。

戰爭結束,兒子真的坐上了坦克,父親的愛讓他的心靈並沒有受到戰爭的殘害,他開心的坐著坦克和媽媽相遇在一起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在眾多喜愛的電影中, 《肖申克的救贖》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影片 ,在這里我推薦沒看過的可以去看一看,肯定會有諸多收獲...

本部影片上映與1994年, 在上映之初並未獲得很多的贊美聲,反而在上映後流傳甚廣,口碑非常之好, 這樣的案例也發生在星爺的《大話西遊》上,進一步說明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

自由和希望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思想,看完之後會讓人揮去生活中的陰霾看到充滿希望的太陽

該片講述了一個被法院誤判的年輕人進入監獄的故事,男主角不認命,奮力抵抗命運最終從監獄逃脫獲得新生!!

記得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沒有看完,因為開頭劇情平淡如水,毫無波瀾....

第二次是部隊的指導員在思想課上放給看的,我看完了(必須得看完)但是我沒有後悔,主角在監獄的時期就像人生的低谷期,你不掙扎不抵抗也就這樣索然無味,被壓迫著過一輩子,當你下定決心想和命運放手一搏時,你會發現精彩的生活原來自己也可以得到,不過你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強烈的推薦這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非常感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1、最喜愛的《貓鼠 游戲 》演員導演情況

本人最喜歡的電影是大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貓鼠 游戲 》,該片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漢克斯主演,兩位都是好萊塢頂級的影帝級演員,萊昂納多小李子第88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湯姆·漢克斯 兩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四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其他獎項無數,他的《阿甘正傳》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創業青年,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就不多介紹了,他的《侏羅紀》系列簡直就是很多80後90後童年的陰影。

2、故事情節大膽緊張刺激

3、總結

在這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世界,兩人猶如貓和老鼠一樣,亦正亦邪、亦敵亦友,在冷酷的犯罪事實面前,又多了一份溫情,最難能可貴的是弗蘭克在監獄中重新改過自新,運用自己的造假技術幫助警方破獲眾多大案要案,成為一個有利於 社會 的人,回歸一種人的自然狀態,我本善良。

「 凡人之軀,鋼鐵之心,比肩神明! 」這句話說得就是鋼鐵俠——托尼·斯塔克,也我最喜歡的電影——《鋼鐵俠》。在漫威電影中,有很多超級英雄,他們都在各自的了領域各盡其責,保護著地球的安全。

為什麼那麼多英雄當中,我只喜歡鋼鐵俠呢?答案也許很簡單不過,托尼他是最接近也是最貼近我們常人,他沒有像其他超級英雄那樣有著非凡的體質,更沒有超能力,也不像綠巨人那樣陰差陽錯的因為變異而獲得超能力,托尼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凡人,他靠自己的信念和科學技術,成為眾多超級英雄中領軍人物一般的存在。

從《鋼鐵俠1》到《鋼鐵俠3》,從《復仇者聯盟1》到《復仇者聯盟3》中可以看得出鋼鐵俠托尼也在不斷成長和蛻變。在關於鋼鐵俠的電影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復仇者聯盟3》中,鋼鐵俠的戰甲達到了頂端的技術,有了黑豹提供的納米技術,鋼鐵俠如虎添翼,在電影中 科技 感十足,鋼鐵俠獲得的納米技術,在戰斗中能夠變換出各種武器,也讓人驚嘆,這就是 科技 力量!

由於滅霸打了一個響指,宇宙一半生命消失,而最後的蜘蛛俠在鋼鐵俠托尼面前說了一句:「斯塔克先生,我不想死,抱歉」,最終蜘蛛俠還是在托尼懷中離開了,小蜘蛛離開時他眼角的淚光更讓我們看到一個「鋼鐵之心」也有柔情的一面,這一刻看哭了很多人。

1、喜歡的電影還蠻多的,直接說還真不知道怎麼說,我覺得這可以分為幾個類型的電影然後劃分喜歡的,喜劇、驚悚、懸疑、燒腦、家庭、溫馨、商業、文藝、紀實等,類型還蠻多的呢;

2、從類型分了還要看大家喜歡的結局風格,比如悲情的,或許過程難過但是結局溫馨,也可以是過程比較美好,結局不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在乎過程有些在乎結局,所以也決定了每部電影收獲的粉絲會不一樣,當然演員的演技,特效,內容也是會收獲不同群體的粉絲人群;

3、那我現在就是具體列舉幾個比較中意的,要說最喜歡到時真沒有,因為好電影大家都會喜歡,不同類型的電影都有喜歡的,喜劇《喜劇之王》這個大家很熟悉, 搞笑 片里比較經典的,也比較有深度,我覺得三觀蠻正的,特別是現在這個大多數人都比較浮躁的時候,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要勇敢,不服輸,厚臉皮,其實我覺得每個行業都是應該被尊重的,每個行業也會出來很多優秀的人才,這不分貴賤、權利、或者家庭,除了事業的這個引線還有愛情,星爺最後沒有選擇對他事業幫助很大的大姐大,而且選擇了朴實的柏芝,這或許就是真正忠於內心的婚姻吧,像他的事業那樣,那麼純粹。。。

4、燒腦,這是我所有電影類型裡面最喜歡的,因為有想像的空間,去慢慢瓦解故事的內容,這里推薦幾部吧《致命ID》、《盜夢空間》、《恐怖游輪》這都屬於是比較燒腦的,看一遍可能都看不明白,需要看兩遍慢慢去理清思路,找到導演想表達的真正意義,表面上的現象不一定就是實際的真正真相,這就是燒腦和懸疑的魅力所在,可能你理清了一點思路,然後導演又帶你進入另一個空間里畫面里,一環扣一環,非常過癮;

5、這個是我比較喜歡的驚悚片吧,驚悚程度也還好,4星吧,主要是內容比較豐富,很多知識內容在裡面,那就是《寂靜嶺》有兩部但是第二部完全的爛片,有點失望,這是一部 游戲 改編的電影,好像 游戲 改編的電影還蠻多的呢,《阿凡達》、《魔獸》、《生化危機》等,都是比較賣座和受大家喜歡的,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但是我從來不玩 游戲 ,哈哈;

我最喜歡看的是去年阿米爾汗拍的那部《摔跤吧,爸爸》,迄今沒有哪個電影讓我看幾遍還能感動落淚幾遍的了。裡面的爸爸的教育模式反映了大部分家庭對孩子的家庭現狀,現在這一代的父母想法都是覺得自己以前沒條件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而現在條件好了就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每天學校的課程學習完還安排各種補習,鋼琴,英語,書法等等不同的家長所認為的為孩子將來著想的各種負加課程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於是孩子各種叛逆抵觸!《摔跤吧爸爸!》也是如此,最後女兒們都通過爸爸愛的指導及自己不懈的努力實現了夢想。雖然那也只是爸爸強加給女兒的夢想,但是女兒們由最開始的抵觸到慢慢的接受最後真正變成自己的夢想,喜歡便不畏險阻一往如前,所以現在的教肓還是有很大的可取之處的,現在的那些叛逆孩子也要深刻反省一下了,父母用血汗在前面為你們披荊斬棘,讓你們人生一片平坦,而換來的是你們的不屑一顧,而你們是否做正確了呢?

近年來超級英雄電影比較火,就說一部超喜歡的看了讓人壓抑的超級英雄電影《守望者》,當然最喜歡的還是諾蘭大神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守望者》這部電影發生在平行宇宙當中,整部電影展示的是從二戰到現在的故事,當然,故事肯定跟現在的不一樣,更加的黑暗和復雜。電影以笑匠的死開始,當時的超級英雄已經受到了政府的打壓,要麼死了,要麼轉行為政府工作,就連曼哈頓博士這種也頻頻在政府事件中亮相。在笑匠死後整部電影中我覺得唯一算得上正派的超級英雄羅夏出場調查笑匠死因,然後就引出了一些列故事,我們也跟著羅夏一步步解開了真像。

《守望者》是一個黑暗的故事,有人說過這部電影黑暗到會讓人看不到一絲絲的光明。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在國內上映,而且電影總時長也比較長,但是我覺得喜歡這個風格的朋友還是可以花個半天來細細評味一下。

Ⅳ 阿年的影視作品

名稱:感光時代
外文名稱:Sensitization Age
導演: 阿年 Nian A
編劇: 許建海 Jianhai Xu 韓煒 Wei Han
主演: 陳紫函 Zihan Chen ....田忻 張建新(張子健) Jianxin Zhang ....馬一鳴 朱茵 Yin Zhu ....陶青 攝影 Cinematography:高子逸 Ziyi Gao
影片類型: 劇情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膠片長度: 9本
上映 1994年
製作公司:珠江電影製片廠[中國]
劇情:1989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的馬一鳴來到風景秀麗的杭州一家報社當攝影記者,他十分喜愛攝影,但是又不得不為報社拍那些違背內心真實的照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開始在剛剛走向社會的他心裡郁積。而他的愛情也面臨如此:他愛著一個清純的幼兒園老師田忻,但是一個比他大的女企業家陶青很愛他,送給他一架高級相機。為了擺脫這些,馬一鳴決定辦一次自己的攝影作品展。老藝人許老伯鼓勵他到大自然中去尋找靈感。但馬一鳴卻要用懷舊來喚起城市人的困惑。辦影展需要錢,陶青幫馬一鳴賣掉了馬家祖傳的相機。馬一鳴向許老伯訴說了自己辦影展的困惑,許老伯指出他的懷舊情調不切實際, 並建議馬一鳴去山村鄉間體驗大自然的淳樸。馬一鳴在山村拍完照片興沖沖回城後,許老伯已經去世。影展如期開幕,觀眾反應很熱烈,但是馬一鳴得知陶青自己掏出5萬元買了祖傳相機給他作資金後,馬一鳴的自尊心受到打擊。田忻也來到影展,陶青居高臨下的對視著她,夾在中間的馬一鳴再一次面臨追求美的真諦的抉擇……
影片榮獲1994年第六屆哈爾濱「冰雪杯」電影節特別金獎、1995年第四屆金雞獎導演處女作提名獎、2005年被評為華語電影兩岸三地百年百部優秀代表作(每年一部,1994年)。
著名評論家尹鴻、王一川、張頤武、賈磊磊等國內重要影評人、業界、媒體,以及國外電影評論家加州大學教授張英進、紐約大學教授張真紛紛撰文歡呼這部獨立電影的誕生。《當代電影》《新中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當代篇章》均收錄並重點評價影片。西方評論的焦點在關於影片實際是:參加完那場上一世紀八十年代末北京街頭動亂後,一個大學畢業生如何在愛欲和夢想間尋找自己靈魂的棲息地……
主要的評價:
2、阿年在《感光時代》中,敘述了一個在物慾現實中青年人的成長故事,一個與商品社會格格不入的藝術青年在「精神」和「物質」之間進行著艱難的拒絕與認同,在那個教育他成長的老人死去以後,這位青年也告別了那個試圖眷養他的款姐,最後成了一個孤苦無告的流浪者,他卻得到了他所追求的。
3、作為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作,《感光時代》確實應該在中國的獨立電影甚至說中國的電影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4、《感光時代》嚴格上算不上一部獨立電影,由於妥協的原因,影片在敘事上的獨立成分大打折扣,即使是這樣在我們仍將《感光時代》視為獨立電影的傑出代表作,我們不得不對阿年作為導演的功底感慨。但阿年從《感光時代》的妥協到花七年時間卻只為了電影局對劇本的通行證。我一方面對電影局領導設置的層層關卡感到莫名其妙,另一方面為阿年覺得不值,為什麼不能放開徹底作一個獨立電影導演為自己拍一些電影。其實妥協對第六代導演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從婁燁到張元的新作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周末情人》、《北京雜種》那麼強烈的要表達自己情感的願望了,我無法說這是中國電影的沉淪,因為他們就是從地下走出來的,現在只不過走入另一個地下。
5、《感光時代》有兩點難能可貴之處。
一是它講述的是當代都市文化青年,(與年輕的導演同代亦同類)的生態與心態,與「第五代」有明顯不同。影片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城市中的精神飄泊者,同時又是一位孤獨的理想追尋者(先是懷舊,後是逃離)。這就既不同於「城市的主人公」,又不同於「城市痞子」。 導演: 阿年Nian A
編劇: 簡寧 Ning Jian
陸穎墨Yingmo Lu
主演: 薩日那 Sharina
影片類型: 劇情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攝影 Cinematography:鮑肖然 Xiaoran Bao
上映 1995年
製作公司:福建電影製片廠
劇情
彩雲和尚斌深深相愛著,尚斌參軍入伍後,他家這副沉重的擔子就落在了年輕姑娘彩雲肩上。尚斌家有年邁的奶奶、患有腿疼病的父親,還有一個傻弟弟二轉子。 與尚斌同時參軍的長軍適應不了部隊的緊張生活,提前復員回來,做起了生意。他愛著彩雲。尚斌第一次回來探親,看到家中的困難狀況,萌發了退伍回家的念頭。彩雲以和尚斌額結婚而鼓勵他在部隊堅持下去好好乾,家中的事都交給自己。尚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可彩雲卻因月子里用冷水洗白果落下了腰疼病;傻弟弟不小心失火,彩雲救火,又救二轉子,自己累病了;老奶奶平日身體硬朗,沒想到這么快就撒手歸西了,又是彩雲一手料理了後事。彩雲為這個家日夜操勞著。 在一個金色的秋天,已是中校的尚斌回家了,一家人歡聚一堂。尚斌給奶奶上墳,驚喜地發現父親不用拐杖能走路了。彩雲卻倒下了。
由於《感光時代》的出色表現,當時的電影局主管領導找到阿年,希望能不能帶頭走出地下,做一部主旋律電影。阿年把對電影本體的追索暫時擱置一邊,導演了這部根據真實事情改編的電影。影片被評選為1996年度全軍最喜歡看的電影,年度福建省、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廣電總局華表獎提名。影片雖然獲得了主流媒體、業界的贊揚,但是非常看好阿年第二部作品的人士到今天都不理解為什麼去拍這樣一部主旋律電影。對此阿年並不後悔,他認為電影本質上還是表現真善美,世界上有很多反映英雄人物的主旋律電影,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拍正氣的人物呢? 電影名:冬日愛情
外文名稱:The Love Story in Winter
導 演:阿年 編 劇:王彪
主 演: 劉丹 塗凌 郭虹 華明偉 黃燎原
上 映:1997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製作公司:浙江電影製片廠[中國]
故事梗概:馬洪是個平凡而認真的錄音師,劉嘉英是個被有錢商人包養的女孩,他倆在一個冬天相愛了。商人不在的時候,他們住在商人為劉嘉英買的公寓里,愛情一開始就籠罩在陰影里。 段愛從小與馬洪青梅竹馬,她為找馬洪也來到這個城市。林芳是個歌手,她用打工掙的錢請馬洪為她錄音。這幾個年輕人懷著對美好純真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在這城市裡遇到一起,經歷一段感情的糾葛和生活的考驗。後來,段愛嫁給了城裡人,劉嘉英離不開虛榮的生活。 他們孤獨過、困惑過、迷惘過,終於拋棄了陋習,擺脫了困惑,去追求、刨造美好的明天。
國內外評價:著名英國電影雜志《視與聽》評價影片:把祖輩往事和中國當代青年的生存境遇結合敘事有一種很迷人的色彩,影片在往事的冷暖和今天的尷尬的色彩調和中獲得了悲憫和永生的力量。無獨有偶,影片主角劉丹在電影放映後某個冬天因為車禍而香消玉殞,似乎印證了這段評價。 導演: 阿年
主演: 顏丹晨、嵇波、李夢男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1年2月23日 美國
劇情:一個手捧鮮花而終於沒有送出去的河南民工,一個陝北民工賣血後得知自己感染上艾滋病,扛著一箱紅桃K到處尋找誰輸了自己的血;一個長時間面對一種聲音而喜歡聽說相聲的呼台小姐,一個在電腦上描摹未來丈夫的白領麗人,一個身患癌症臨終前還不忘把笑聲留給人間的老相聲演員……他們生活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進入現代化進程的中國北京,殘酷的生存中懷抱著人生的希望,冰冷的關系中透出些許溫暖。七天中發生的故事既是走完一段人生之旅的象徵,也是當下中國人渴望溝通卻只能自說自話的窘況的真實寫照。
《呼我》雖然因為有反映艾滋病敏感內容無法接受第54屆嘎納電影節、第57屆威尼斯電影節以及第53屆瑞士洛迦納電影節的邀請,在此次囊括大陸華語所有重要青年導演(賈樟柯、王小帥、婁燁、王全安、章明、路學長等導演)的代表作中,
主要評價
影片在國內一直沒有公映,倒是在美國獲得了公映,至今導演還記得在美國林肯中心放映時,八十歲的美國老太太看完電影感動的樣子。她問阿年:為什麼那對青年男女的約會放在天安門?阿年回答,對於兩個在北京打工、一直沒有時間和工錢去咖啡店消費的民工,第一次約會選擇天安門是最便捷不過的。老太太流下了眼淚。
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撰文報道影片,著名美籍華裔作家、評論家李歐梵教授,紐約大學張真教授、加州大學張英進教授等撰文發表在國外報紙專欄、學報上,高度評價影片在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同時,也遇到了貧富、精神迷失的當代處境,影片從一個傳呼台服務小姐的視角展示了發生在北京街頭七天七夜的從冰冷到溫暖的故事。
因為處女作《感光年代》的聒噪,《冬日愛情》的「破冰」,阿年和田壯壯、張元、王小帥,賈樟科等都拿到過電影局的禁拍令。在後來這似乎是一種殊榮,但阿年似乎一直都沒怎麼享受到隨之而來的世人意料中甜頭和機會,盡管他一直在拍。我想這主要因為他的不自覺,在於他不想一直獨立的艱難的製作條件,也不想在體制內受限地製作違心電影的兩難處境。而身陷囹圄的尷尬與無聲的痛楚都直觀地呈現於其幾部作品之中。《呼我》應該算是阿年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北影廠的青年導演工程第一期的策劃之一。本是一個四平八穩的安全品,最後卻因為阿年死活不願刪改其中有關艾滋病的部分內容而一再被擱置。其中原由只有當事人才知曉。自我感覺這電影實在干凈,阿年的電影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親切,一點也不帶刺。這片子有點溫情,有點血性,有點寂寞,有點激動,有點日劇,有點寫實,有點新鮮,有點傳統,有點城市,有點山溝,有點賣血,有點AIDS,看得時候不乏細節快感。。這樣一個導演,這樣一個阿年,不是異類都不行。 導演 Director: 阿年 Nian A
演員 Actor:吳鎮宇 飾演 羅生門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年華 呂麗萍 ----
花樣 倪大紅 ----
發條 陳志朋 ----
荊軻 孫海英 ----
一休 吳俊余 ----
橙子 巴哈古麗 ----
洛麗塔 葛思然 ----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劉沙 Sha Liu
攝影 Cinematography:王昱 Yu Wang
動作指導 Choreographer:薛春煒 Sit Chun Wai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天津華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
北京奇新世紀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
浙江世紀風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
發行公司: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堵車》是一部集愛情、動作、奇幻、懸疑和黑色幽默於一體的都市電影,由一起堵車事件道出了販毒者羅生門、緝毒警察荊軻、快遞青年發條、富翁夫妻花樣和年華、心臟病人一休、失憶少女橙子、小三洛麗塔等一群「堵心」人之間的命運交織,講述了一個懸念迭起、凄美蒼涼的故事。《堵車》——由堵心而生。
三年前,「富二代」發條、先天心臟病患者一休和制毒販毒者羅生門三個人同時都愛上了少女橙子。
三年後,又為了同一個目標,所有人的命運再次交織在一起。
「∩」型摩天大樓就是羅生門的終點,是天堂的大門,也是宿命的象徵。在堵車的河流里,洛麗塔離開棄花樣而去。發條撞向羅生門的車,在荊軻的槍口下,羅生門用綠藻毒酒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橙子失憶被撞車意外喚醒,發條生命垂危,說:如果我死了,請把我的心臟移植給一休。完成了橙子的願望,也表達他對橙子的愛。
這是一個關於愛、犧牲和如果的故事,一部探求現世都市人靈魂的電影。」導演阿年直言:「當《盜夢空間》盜去了我們的靈魂時,華語電影也應該有自己靈魂電影。金馬影帝吳鎮宇、金馬影後呂麗萍,兩人不約而同地表示,加盟《堵車》劇組,是因為劇本和角色從一開始就吸引了他們。影片中的角色定位讓兩位老戲骨感覺新鮮、非常興奮,決定再嘗試一次對自我潛能的挖掘和技藝上的挑戰。
另外,與張藝謀多次合作的老戲骨倪大紅說一直很期待和第六代先鋒導演阿年合作,此番終於圓夢。而演過無數軍人角色的孫海英更是為在電影演一個退休緝毒警察甘心卧底而興奮。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2011年最靈動的都市電影《堵車》。
2011年1月31日該電影已經殺青。2011年10月公映。
公映後,口碑兩級分化。叫好的認為影片結構獨特、影像新穎、敘事另類。其中清華傳播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尹鴻看完《堵車》後感慨道:「影片以堵車喻堵心,以堵心喻社會之病。這是華語首部對觀眾實施冷暴力的電影,是部百年難得國產千萬級別藝術大片,不怕看不懂,看不懂《堵車》的不是好學生」。不叫好的誠然停留在「看不懂」。更有業內居心不良者嫉之爛片。對之,導演阿年回應:對於一個司空見慣的堵車,我為什麼要拍一個紀實片?我一開始就沒有想把它拍成一部記錄堵車的影片,而是用時間和空間的關系來探討心靈的堵車,如果說看不懂,是因為這么多年,我們忘記了思考。對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一個被大國沙文主義、核戰爭、恐怖主義圍繞的世界,顯然我對描摹這樣的時間和空間上的「堵車」比對拍攝一個城市街頭的堵車現象更有興趣。

閱讀全文

與電影院的沉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全抗日電影 瀏覽:529
中美合拍電影戰爭圖片 瀏覽:531
一部監獄電影男主角眼睛有傷 瀏覽:943
香港狙擊槍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708
成都最大電影院 瀏覽:446
電影院值班經理年中總結 瀏覽:888
粵語電影笑傲江湖下載地址 瀏覽:835
80年代台灣香港武俠電影 瀏覽:822
電影震撼人心背景音樂 瀏覽:59
孫悟空新版電影大全 瀏覽:19
7金剛電影完整版 瀏覽:151
愛上百分之百英雄電影粵語高清在線觀看 瀏覽:586
電影愛情萬歲拍攝手法 瀏覽:686
電影中歐洲古典美女圖片 瀏覽:441
林正英當醫生電影叫什麼 瀏覽:976
電影演員李穎的近況 瀏覽:10
曾經我以為沒有你的愛情會死是什麼電影 瀏覽:137
什麼電影需要付費 瀏覽:438
一部電影里閃電追殺人 瀏覽:461
假面騎士大電影飛向宇宙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