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護城河電影院樓道漢服北七

護城河電影院樓道漢服北七

發布時間:2023-06-20 04:39:30

Ⅰ 穿漢服適合去哪

穿漢服旅行的目的地
️北京:赫赫京都千百年, 鍾靈毓秀萃龍淵
推薦地點:故宮,後海,長城,
北京,一個一年四季都適合穿漢服來旅行的城市
️雲南:今來凈綠水照天,游魚鱍鱍蓮田田
推薦地點:麗江古城,無量山櫻花谷
️西安:修竹挼藍,梅山聳翠,小小佳處西安
在西安,隨便出門逛個街,就能偶遇漢服少男少女。
推薦地點:永寧門、順城巷、鍾鼓樓·、青龍寺、大唐芙蓉園
️蘇州: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推薦地點:平江路,拙政園,護城河
️杭州: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推薦地點:南山路太子灣公園,高庄,孔廟,九溪煙樹,孤山銀杏林
️嘉興:雲破月來花弄影
嘉興西塘有漢服文化節,可以找到很多熱愛漢服的同袍
️敦煌:角聲吹徹梅花,胡雲遙接秦霞
推薦地點:月牙泉,玉門關
PS:一定要穿紅色的漢服!
除了以上的特別推薦,還有重慶山城,成都錦里,九寨,茶卡鹽湖、東北雪鄉

Ⅱ 廣州市中山路的歷史演變

中山路,是一條橫跨廣州市東西向的主幹大馬路,是一條南北向的軸線,而中山路(惠愛路)則為古城的東西向軸線,是古城唯一貫穿東西方向的道路。唐代這一軸線東接行春門 (現在倉邊路附近),西接有年門(至現在的人民公園起義路附近);宋代隨著東城、西城的擴大形成,這一軸線東邊延伸至大東門(宋代稱東門,即越秀北路與中山路交界處),西邊延伸至西門(現稱西門口,即人民路與中山路交界處)。明、清古城范圍與宋代基本相同,中山路這條東西向軸線和北京路軸線形成的「十」字形再加上環形的城牆、護城河,共同構成廣州古城核心區的基本骨架。今天的北京路和中山路曾是唐代廣州主幹道,至今中山路大東門和西門口還保留著古廣州的東、西兩個城門口的遺址;而以今日廣州越秀區地域為主,古城曾由北至中山路、南達惠福路及大德路、西抵人民路、東達解放路形成蕃坊區,為外來商人居住和經商的主要場所。

中山路,演繹著歷代的王朝和商業的興衰。解放後的兒童公園(目前已搬遷)所在地為西漢的南越國宮署,今財政廳所在地為隋唐廣州刺史署,後為南漢宮殿區。中山路內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古跡兩處:一是西漢的南越國宮署遺址,二是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另有陳家祠、萬木草堂、城隍廟、仁愛教堂、古當鋪等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山路建築形象中西結合、新舊結合,多元文化的滲透帶來不拘一格的建築特點,街道兩旁建築形式多採用最具嶺南建築特色的騎樓。

中山路,原名惠愛街,在明清時期已經是貫通大東門(越秀路口)到正西門(人民路口)之間的一條主要街道,沿街分布有廣州主要的官署衙門,如清代的布政司、巡撫部院、廣東都司等。1919年(民國8年),惠愛街拓寬改建為近代馬路,兩側興建騎樓,定名為惠愛東、惠愛中路、惠愛西路。1921年(民國10年),向東開辟大東路(今中山三路);1925年(民國14年),築成百子路(今中山二路);1926年(民國15年),延伸修築了東山口至黃埔的中山公路,因該公路按照孫中山《建國方略》中的「實業計劃」意圖建築,故此得名。20世紀40年代後期,原中山公路東段(東山口至楊箕)易名為中山一路,百子路、大東路、惠愛東路、惠愛中路、惠愛西路和正西門以西的新路則分別被命名中山二、中山三、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中山七路。

1950年後,中山七路西門口至陳家祠高基段幾經改造及開辟擴展,後再向西延展至三聖社(今荔灣路南段一帶);1960年後,為配合珠江大橋通車,建成了中山八路,直抵珠江大橋東廣場。現在的中山路(東起中山一路,西至中山八路),比原來的惠愛路延長了,東邊從大東門延伸到黃埔大道,西邊從西門口延伸到黃沙大道,全長9002米.
古道綻新顏

根據歷史記載,越秀區是古城商都發祥地,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一帶是廣州最早的商貿區。在繁盛時期,這里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型大小店鋪。放眼遠望,兩旁騎樓店鋪招牌密密麻麻,老店鱗次櫛比,一派繁華商都的氣象。歷經歲月的洗禮,這里的老字型大小,一度成為了廣州的代名詞。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山四、中山五路仍有20多家名聲遠播海外的老字型大小,包括建於乾隆初年的致美齋醬園,道光五年(1825)的三多軒(原址在附近的高第街),咸豐末年的新以泰,光緒年間的孔旺記、滄洲臘味店、惠如樓、妙奇香,還有大學鞋店、艷芳照相館、李占記鍾錶店、新大新百貨公司、新陶芳大酒家、一樂也理發店、華北飯店等在全國都頗有名氣的老字型大小。中山路上的商鋪、食肆隨著秦、漢、南越王國等朝代至今的推移而不斷更新,商業歷史悠久,傳統商業、手工業豐富,至今仍是繁榮商業帶。今年95歲的許氏家族第六代長房許錫栐(魯迅夫人許廣平的老侄子)說,中山路最繁華的地段要數北京路和中山路的交匯處,那裡雲集了許多的老字型大小,總是飄盪著誘人香氣的「致美齋」永遠都是門庭若市;接修高檔名貴時鍾、懷表和手錶的「李占記」給人一種很有技術含量的感覺;還有在廣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艷芳照相館」給魯迅及夫人許廣平、兒子周海嬰拍過照片……解放後,中山路這條古道綻新顏,商業、旅遊業、飲食業、娛樂業都得到發展,是廣州繁華的商業區域。

,經營范圍是清真食品,每天三茶兩飯五市營業,同年開始參與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接待服務工作。還有具華北風味的華北飯店,具客家風味以鹽焗雞馳名的東江飯店,以及利南飯店、妙奇香飯店、西園飯店、惠愛餐廳等等。
中山路上還有不少有名望的大醫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於中山二路的中山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該學院前身之一為成立於1866年的博濟醫學堂,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博濟醫學堂發展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1953年,由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並成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廣東光華醫學院並入,學校先後改名為廣州醫學院、中山醫學院。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組成新的中山大學,其附屬醫院也隨之更名。中山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如今是聞名遐邇、醫術高超的一所重點醫院。此外,位於中山二路106號(中山二路和東川路交界處)的廣東省人民醫院亦是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心血管專科是醫院的重點學科。中山路上還有原東山區人民醫院……

考古新發現

1998年9月2日,廣州中山四路兒童公園的隔壁,原市文化局、後是拆遷工地門前,張貼著廣州市人民政府的一張通告,宣告這一帶共48萬平方米的范圍是「南越國宮署遺址文物保護區」,今後未經批准不得動土。

原來,繁華的現代街道,竟沉睡著千年的南越古國。一道紅漆大門遮住的一處所在如一葉幽蓮在這里悄然開放,兩千年前的南越國御花園在這里橫空出世。

早在兩千年前,秦始皇派50萬大軍浩浩盪盪南下廣州(過去稱番禺),攻打三年,終於一統嶺南。當時任秦朝南海郡尉、統掌嶺南的趙佗伺機而動,實施民族政策,於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國。南越國存在93年,共歷五主。南越國宮署就是當年南越國五代君主居住的宮殿.

1974年底,廣州市文化局職工在挖防空洞中發現了秦代造船工場遺址;1995年和1997年的兩次重要考古發現,分別發現了南越國時期的大型地下石構水池和南越國王宮御苑,這些發現,被認為是嶺南地區考古方面的突破性發現。2000年在廣州市兒童公園發現南越國宮殿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面積共15萬平方米,而宮署的核心區域為48萬平方米,東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廣州大廈門前,被專家們稱為東方的「龐貝」古城,這范圍已被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區。目前,廣州市正按申報要求,包括南越國宮遺址、西漢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發現的西漢南越國「水關」(水閘)三處遺址,以「南越國」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走進南越國宮署遺址,只見欄桿圍著的南越國宮署走道遺跡,一條彎彎曲曲的棧道頗為神秘。從棧道拾級而下,你彷彿超越時空,看到兩千年前的南越國御花園,那彎月形大石池,長約150米、底寬13米的曲流石水渠,黃黑白的卵石設置為改變水流速度而湧起粼粼碧波,石渠末端,通過一道木暗槽,悄然流入石渠之端,由北而南,突又折向西,即引起一道天然的漩渦,迂迴澹然。這卵石帶通常鋪在古代皇宮房檐下的地面上,是用來接雨水的「散水」。漢代建築結構中以卵石作「散水」是有階級限制的,如果在宮殿屋檐四周地面全部鋪上「散水」,是皇宮的標准,只鋪兩邊是王的標准。從這個現場看,宮殿北面和東面都鋪了卵石 「散水」,按照中國建築對稱的規律,尚未出土的西面和南面也應該鋪有。也就是說,這座宮殿是南越國依照漢皇宮建造的。從規模看,它可能是南越王辦公的地方。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古代宮殿考古專家劉慶柱認為,宮殿一定不止一個大殿,有沒有類似北京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呢?根據目前的線索,埋藏在地下的南越王宮應該有很多座!而每座都是一組建築群。南越王宮殿是模仿西漢長安城建造的,長安城裡有未央宮、長樂宮、明光宮、桂宮等多座宮殿,未央宮是皇帝朝會諸侯群臣的場所,而長樂宮則是皇帝辦公和帝後居室。南越王墓曾出土過一枚印有「長安宮器」的印章,現在出土的一號殿會否是長安宮呢?南越國一號宮殿經發掘陶罐上的「長樂宮」字樣確認其為「長樂宮」,宮殿坐北朝南,面積近600平方米,整體製作十分考究。在一號宮殿的西南面,又清理出另一座宮殿的東南角部分。後者的結構與鋪砌形式與一號宮殿基本相同,在其「散水」面上出土了一塊戳印有「華音宮」三字的陶器殘片。據此,專家指出,這座宮殿很可能就是「華音宮」。「長樂」、「華音」,2200多年前的南越國,就已經用如此優美的文字為其宮殿命名。如今,人們從「長樂宮」和「華音宮」這兩個美麗的名字或許可以猜想在王國鼎盛時期,宮中日夜歡歌,韶音裊裊。

石渠的末端是一座石板平橋,北邊的橋頭還保留著9塊步石,渠底發現了樹葉和果核,證明了專家們關於古園林的猜測。令人眼前彷彿出現兩千多年前御花園景色:綠草如茵的園中有橄欖樹、柚子樹、茉梨花、素馨花;彎曲的小溪貫於園中,流水潺潺,流過小石橋下;小溪邊有一片沙地,一隻大烏龜從小溪斜口爬出,爬到沙地扒開一個洞,產下一窩龜卵後又用沙埋住;東北面又傳來少女戲水的笑聲……這可不是子虛烏有的想像,而是根據御花園石渠的文物情況產生的合理想像。土與木是我國古建築的主旋律。而南越國宮苑卻以石構為主,木構為輔,出土了大量石構件,打制精工,規格多樣,與北方秦漢苑囿的土台木構風格大異其趣,相反與西方古建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被認為是東、西方(中國與印度洋沿岸、波斯)文化,越族文化與北方漢文化和其他地區文化交流的見證和典範。

中山路改造

改革開放後,中山路變化很大。舊中山路道路狹窄,路邊房屋低矮陳舊,不但難以適應廣州市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州的城市形象。廣州市在中山路建設了地鐵一號工程,使中山路成為路面上和地底下的通途,汽車、電車和地鐵在地面上下並駕齊驅,交通方便。

但自廣州市中山路擴建工程及1992年地鐵動工以來,路面要擴寬到38米,沿線的古老騎樓、建築物被拆除,代之以新的商務樓面。中山路沿線的老店被相繼拆除,原有的濃郁商業氣氛驟然降溫。身處其中的老字型大小致美齋、大學鞋店、寶生園、艷芳照相館、廣州瓷器、東江飯店等,面臨被拆除並全部永遷的困境,新星電影院、新華電影院也被拆除,一批又一批老字型大小先後告別原址、撤離中山路。其中新陶芳酒樓原來位於北京路和中山路交界處,商業氣氛濃厚,老顧客相當多,後來由於地鐵建設而搬遷到中山七路,租金可比原址,但人流量和商業氣氛大不如前,老顧客也懶得舍近求遠,新陶芳很快就出現高額虧損,幾年前不得不停止營業,品牌亦不復存在。老字型大小「艷芳照相館」經理張國慶說,艷芳照相館原址在中山五路,後來中山五路規劃改建搬到光塔路,結果連續5年虧損,2000年 3月搬到朝天路至今,日子仍過得十分艱難。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促使城市空間迅速更新,在城市化的名義下對舊城進行拆建使得傳統街巷和民居被拆掉,城市的地方特色正在逐漸消失,城市個性在城市改造中進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原廣州園林建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近80歲的許錫勤說,曾幾何時,當城市建設遭遇老字型大小時,大多一搬了之,從而導致老字型大小的沒落,進入生死榮枯的命運輪回。中山路的具嶺南建築特色的騎樓建築也會因為拆建新大廈而失去原來的中西結合、新舊結合、多元文化的建築特點。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黎顯衡也說,前後十年間,共有29家老字型大小從中山路上消失了,老字型大小式微從拆遷開始。商鋪類老字型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相對固定的地緣人緣優勢,長期積淀而成的特定的人文環境,是它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遭遇拆遷,老字型大小大多被安置到內街小巷和城郊,百年辛苦創業得來的環境、文化優勢盪然無存,經營效益大受影響並日趨式微。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元素,如果老字型大小沒落,城市就像一種斷了根的沒落。於是有政協委員提案呼籲,希望以後能有機會給這些老字型大小重回中山路。黎顯衡還說,廣州是歷史文化名城,老字型大小是廣州的名片,一個城市沒有名片是有缺陷的。保護老字型大小是名城保護規劃的一部分,政府應有規劃保護廣州老字型大小。

為了更好地恢復中山路沿線昔日的輝煌,廣州市政府決定興建中山路商業街,在中山路地鐵上蓋空置的地塊統一建設一批兩層高檔臨時商鋪,力求使其原有商業網點的城市功能得以恢復。據當時越秀區商業局負責人介紹,越秀區為貫徹「興商富區,優二強三」的經濟發展戰略,把建設中山五、中山六路繁華商業帶作為該區發展「一區一路四帶十街」的其中一個商業帶。同時作為中山路形象工程試驗段的樣板工程:中山五路——大小馬站——新民路——北京路口和中山六路—— 連新路的高檔商鋪已經建成,出現了一排漂亮的以鋁合金和玻璃為材料建成的威利斯廣場等商場,主要經營服裝、皮鞋、手袋、化妝品、珠寶首飾、鍾表、日用百貨、文化用品、電信器材等,區域內利用中山路段空置地鐵建設高檔臨時商鋪近1000多間,面積達13500多平方米。這些整齊的高檔臨時商鋪造型簡潔,裝修華麗、色調明亮,一座比一座漂亮,深受群眾的歡迎。一位阿婆說:「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又旺起來了,我們真高興。前段時間看到這個往日那麼繁華的地方變成僻靜的工地,感到很不好受,買什麼都不方便,現在就好了,臨時商鋪也有很多東西賣,也變得熱鬧繁華。」

但高檔臨時商鋪只是一種過渡。後來,在中山五路與解放路交匯處,一棟數十層的中旅商業城已經拔地而起,以獨一無二的建築見長,外部採用三段式結構,古典純石裙樓,現代玻璃幕牆,古巴比倫空中城堡;內部則呈現瑪雅時期的岩洞壁畫,古羅馬廊柱,中世紀歐洲城邦,濃縮各國風情的小街……體現嶺南文化的包容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築風格,共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精品,裡面有百佳、華聯等大型超市。中旅商業城與雙線地鐵交匯站同層、同位經營,每天有百萬人流。隨後建起中山四路與德政中路交匯點建起外觀統一的商業走廊——東興順購物中心,由中山四路沿街旺鋪、大塘城工業品市場、德政街市和東興順停車場四大物業組成,面積達18000平方米。那時,沿著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往西面走,接二連三的是東興順購物中心、威利斯廣場、浚泰商業城等。

位於中山三路33號廣州中華廣場,雄踞於中山三路與較場西路交界處,處於地鐵烈士陵園站上蓋,廣場北與廣州著名的公園「烈士陵園」相對、東與廣州最大的休閑廣場英雄廣場為鄰。地下負一層與地鐵烈士陵園站A出口相接,多路公交車路經此地,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出行暢然無阻。中華廣場由中國著名設計大師精心設計,地擁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是集購物、飲食、娛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購物廣場,其東面設有全國最長的戶外觀光電梯直達七樓,顧客置身其中,便可盡覽越秀區美景,廣場內部的裝飾設計融合中西建築的藝術精華,外觀華麗堂皇,內里典雅明朗,陽光透過呈菱形的中庭上方的鋁合金光棚,滲透庭內各層,使之通透明亮,視野開闊,賞心悅目。內樓層功能明晰,商品結構齊全,名牌產品雲集,進駐的商戶已達千多戶。

位於中山五路68號的五月花廣場定位為針對年輕人消費,集吃、喝、玩於一身的「一站式銀座商場」,由廣州麗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總佔地面積為5782平方米,地上十三層,地下四層。其中地下三、四層為136個車位的停車場,地下二層至四層為商場,五層為美食廣場,六、七層為電影院,八層為酒樓,九、十層為商場,從十一層至十三層為會議展覽中心和辦公樓。五月花商業廣場六樓,是全城最新的五星級現代化星級影城,這新型影城就這樣代替了已經消失的新華電影院、新星電影院;裡面可照各種藝術照的影樓也彌補了艷芳照相館、凌煙閣照相館的搬遷,新興發型屋替代了原來的一樂也理發店,大小超市也替代了原來中山路的功能單一的商鋪。 相對這些新崛起的大型商廈,中山路遺留下來的老字型大小在改革開放後變化也很大。1989年,由廣州市房地產公司重建了一個18層嶄新的新大新商廈,新大廈落成時有人提議改名字,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在老字型大小大新百貨公司前加上個「新」字,含義是:「新大新」要不斷引領時尚,推陳出新!新大新公司本部地處市中心繁華的商業地段——北京路與中山五路交界處,商圈輻射力強,南來北往的顧客絡繹不絕。公司年營業額從1990年開業初的117億元,發展到後來的年銷售額超10億元,實現了一年一級跳的奮斗目標。

1993年4月,市飲食集團與港商合作,由港方投資港幣700萬元,對回民飯店進行全面裝修改造。1994年1月28日開業,同時改名為「廣州市五羊回民飯店」,成為廣州市第一家穗港合作經營的少數民族飯店,座位700個。2000年7月,經過裝修改造,回民飯店的門面具有鮮明的伊斯蘭教風格、寬闊氣派,設有9個包間和一個回民大廳,座位350個,經營三茶兩飯市。回民飯店除了把傳統的招牌、名牌菜點發揚光大外,也根據回族群眾的口味,不斷創新出特色菜,最著名的有:涮羊肉、鍋燒羊肉、鳳肝拼羊片、茄汁羊脯、焦羊脯、鳳巢綿羊絲、脆皮牛丸、茄汁牛柳、脆皮火鵝、掛爐鴨等等,風味跳出傳統製法,吸收了粵菜的調味與烹飪技術,使回族同胞能品嘗到更豐富的清真菜式。

中山路還散發著書香。位於中山四路42號的廣州圖書館,於1982年1月2日開館。1969年在中山四路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旁建成的「星火燎原館」是農講所的附館,後由廣州市委決定籌建廣州圖書館,並於1982年1月2日開館,是廣州市政府主辦的公益性文化設施,是一座集學習閱讀、信息交流、展覽講座等綜合文化功能和數字化網路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公共圖書館。館舍建築面積17700平方米,閱覽座位1400多個,設13個閱覽室、 6個外借處和聯合圖書館、分館、流通站、汽車圖書館等57個館外社區服務點,在全國較早建立了盲人電子閱覽室。現有藏書50多萬種230多萬冊(件),其中四分之三對外開放。形成了廣州地方文獻、港台文獻、藝術設計資料、音像資料等資源特色。廣州圖書館網站於2000年開通。館內區域網集成了電子圖書、期刊論文、報紙文章、標准、專利、法律法規、商貿等電子資源和資料庫一批,自建了廣州人物、地方法規規章等特色資源庫。建設和維護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州市分中心「廣州數字文化網」。自行研發了小型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和新型圖書監測儀,在本地區擁有眾多用戶。截至2006年底,館藏圖書80多萬種 361多萬冊,其中四分之三對外開放,形成了廣州地方文獻、港台版近代歷史文獻、藝術設計資料、音像資料等資源特色。引進電子圖書、報紙、期刊、標准、專利、法律法規、商貿等豐富的數字資源,自建廣州人物、地方法規規章等特色資源庫。萬木草堂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維新派創辦的著名學堂,位於廣州中山四路文德路交界的長興里3號。原為邱氏書院,建於1804年,為三間三進、兩天井、硬山頂的青磚祠堂式建築,並有一後樓,面積663平方米,是廣東省邱氏子弟到省城應試的居住處。中法戰爭後,康有為為了宣傳其維新變法思想和培養變法人才,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租借「邱氏書院」作為講學堂,創辦了萬木草堂,聚徒講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開展政治活動,成為戊戌變法策源地。1983年,萬木草堂被列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廣州市投入1300萬元遷出40多戶居民,對草堂進行全面修繕。2006年,廣州市城市復建公司結合中山四路復建工程,根據「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又投入230多萬元對萬木草堂舊址建築進行了全面的修繕,舊址主體建築基本恢復原貌。2007年9月修繕完工後,但一直被周邊臨建和違建圍蔽。有關部門清遷了有礙觀瞻的周邊建築,百年草堂得以「重見天日」。2008年6月14日,在中國第三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修繕一新的萬木草堂免費重新向公眾開放。

2000年初,廣州市政府將中山五路大小馬站這片舊城區內唯一尚存的成片古書院群納入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並對這批書院進行復建、改造和開發,將其建設為展示嶺南建築、文化的旅遊景點。古書院群的保護、復建、改造工程完工後,百座古書院和3條書坊街將重現羊城,成為廣州中心地帶文化、旅遊景區的一大「精品」。整個保護區古書院群的保護,將建設成為類似上海「新天地」一樣檔次高又有文化品位的歷史風貌區。根據規劃,該區域綠化面積由零提高到 25%,分別在中山五路、教育路和西湖路打開三個出口,在葯洲遺址北側開辟一個城市小公園,還將開辟兩個休閑廣場。屆時將形成書院群與周邊南越國宮署遺址、北京路步行街、葯洲、南越國水閘、大佛寺等文化商業景點空間整合的最佳觀光線路。同時形成北通地鐵、南連北京路的地下空間,並在地下建大型停車場。將來,清磚建就的一棟棟三益書屋、賴氏書室、平所書院等兩進、三進的古書院成片成群,彷彿散發出一縷縷書香。

醫學界的改革也在進行。1985年,中山醫學院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組成新的中山大學。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教育部與廣東省在3年內投資12億人民幣,把新中山大學建設成為一流的高水平大學。改革開放以後,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在廣東省經濟飛躍發展的驅動下,進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1993年開始,教育部、衛生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兩校分別通過「211工程」項目驗收,各學科建設項目、公共服務系統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圓滿完成。兩校的合並,實現了強強聯合,並順利開展,「985工程」建設,使學科設置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從1982年開始,連續5屆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疾病研究合作中心。

中山路沿線短短距離之內有四處大型開放空間:政府斥巨資改建改善的英雄廣場、廣州圖書館前綠化廣場及農講所前綠化廣場、人民公園綠化廣場、陳家祠綠化廣場。這種空間格局在全國有名的商業街當中都是較為罕見的。其中人民公園的地鐵出口改建為綠地廣場,擴展至中山路,新廣場上地鐵口建起像鳥巢似的上蓋,裡面有購物商場。據主設計人、高級建築師袁山介紹,地鐵二號線與一號線在此交匯,這里的人流量達每日10萬人次至之多,成為廣州市人流壓力最大的地鐵出入口。為及時疏散人流,臨中山五路一側設兩個地鐵出入口,廣場還設小坡度的下沉式廣場,由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來的人流可由此換乘公交車和地鐵。廣場下建設一大型地下多功能商業城,突出高檔次、多功能的經營特色,該地下商業城建設成為一個吸引遊客游覽購物的標志性景點,與亞洲地鐵第一站——公園前站相互輝映。通過利用地鐵二號線和公園前站的一號線交匯所匯集的巨大人流優勢,促進了人民公園廣場地下商場及鄰近的中山路、北京路、起義路商業的繁榮發展。

市政府擴建中山路後,中山一路拓寬至50米,兩邊行車道各12米,兩邊的人行道各5米:中山三路至中山七路拓寬至38米,兩邊行車道各12米,兩邊的人行道各7米。現在,中山路的行車時速由以前的20公里提高到現在的30公里,日均車流量108萬輛。為確保中山路沿線的商業價值,方便行人來往,在20米以上寬的路口全部設置過街行人橫道線,路口中間劈為過街行人安全島,在中山路地鐵站里設置與沿街物業連接在一起的通道,為方便殘疾人來往,路口人行橫道線處還設置專門的斜坡。

今日的中山路不僅商業繁華,還變得寬闊通暢,裝扮得更加美麗,成為旅遊購物的好去處。修整一新的人行道鋪上高檔彩色耐磨磚,進口瀝青鋪就的黑色行車道使路面噪音減少,夏季也不再有強烈的反光。馬路兩旁的綠樹成蔭,分高低兩層的立體式綠化,給喧鬧的都市、古老的中山路帶來大自然清新的氣息。

Ⅲ 介紹世界名城作文350

花都--巴黎
在眾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采,
享有"花都"之譽。
巴黎位於法國盆地中央,城區橫跨秀麗的塞納河。它是以一個船形小
島--市島為起點發展起來的,已有2千多年歷史 。雄偉壯麗的巴黎聖母
院就屹立在市島中心,它建於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聖母院作為古老巴黎的象徵,那麼,矗立在塞納河左岸的
艾菲爾鐵塔,便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這座以法國工程師、世界銅鐵混凝土
建築的奠基人艾菲爾命名的鐵塔建於1889年,堪稱現代鐵塔之祖。鐵塔高
達320米,相當於80層大廈那麼高,站在塔頂可俯瞰巴黎全市風光。
除了巴黎聖母院和艾菲爾鐵塔之外,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築。凱旋門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對面就是協和廣場。它是拿破崙為了炫耀勝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年開始,歷時30年才完成。凱旋門高達49.54 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內外牆布滿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面的大街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築。金碧輝煌的宮舍
內,牆上掛著著名油畫和名貴掛毯,室中陳設著古色古香的鍍金精雕傢具,
以及各式各樣的精緻座鍾,宛如一座博物館。從1873年開始,愛麗舍宮已
成為法國總統府。
巴黎擁有60多座博物館,70多家圖書館 ,60個劇場,200家電影院,
15個音樂廳。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盧浮宮。它曾是法國歷代王朝的王
宮,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全館有藏品40萬件,其中包括《勝利女神》、
《岩間聖母》等名畫和雕像。巴黎的"街頭藝術"也歷久不衰。這里既有
名聞全球的露天畫廊,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街頭音樂會。許多青年學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帶樂器,到街頭表演各種節目。
巴黎的服裝名聞世界,領導著世界服裝的潮流。全市有幾千家服裝店,
各國富豪紛紛前來定製衣服。在巴黎街頭,很難碰到服飾相同的婦女,她
們也為"花都"競添風采。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
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鍾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
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
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
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築,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
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築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
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
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此起彼落,互相對
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
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
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
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築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
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
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
北京的現代建築,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
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
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
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
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
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
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
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
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
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
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
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
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
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
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
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
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不生
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
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 500 千克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
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
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
里。

"獅城"--新加坡
當往來於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隻一進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
遜橋畔的獅頭魚身塑像高踞海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像是在向來客致
意。這是新加坡的象徵,1972年建立的旅遊標志。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相傳公元前1 150年,室利佛
逝王國的王子盤那,率兵登上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無名荒島,最先碰到的
是一頭雄偉的獅子。後來盤那在島上築起了城牆,城名稱為"僧伽補羅",
也就是"獅城"的意思,諧音成了"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
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面積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良自由港,也
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在港口區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
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
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千米,四周為海洋所環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人們並不感到悶熱。境內既沒有名山大川,
也沒有名勝古跡,但它卻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
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中心。
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
另外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日本人等。

水都--威尼斯
世界上有很多號稱"威尼斯"的城市,如"東方威尼斯--蘇州",
"亞洲威尼斯--曼谷","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等等,可見威
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著名水都,位於亞得里亞海海濱的一個新
月形的瀉湖中,四周為大海所環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條長堤與陸上相通。
"威尼斯"本是"最寧靜的處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歷史
了。11-13世紀,威尼斯擁有強大的海軍,獨霸歐洲與東方的貿易。14世
紀末葉全盛時,財富大大膨脹,商人、富豪、王侯、主教等競相營建豪華
的教堂、宮殿和府邸,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古跡。
威尼斯是一座開門見水、以河為街的城市 。城中的170多條河道縱橫
交錯,把陸地分割成110多個大小島嶼。長約3.2千米、寬37-70米的大運
河,穿行在群島之間。河道兩岸排列著風格迥異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許多
建築彷彿飄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島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
中,同對面島上的"鄰居"談天。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橋梁相連 。石橋
的形式多樣,各具風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亞托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
里亞托橋建於16世紀末年,是一座大理石獨孔橋。橋長48米,寬22米,橋
心有亭,兩側排滿了小店鋪。
威尼斯也是一個以船代車的城市。這里的島上不需用汽車,即使是國
家元首來到這里,也必須棄車入市,乘船或步行。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種
各樣的船隻,有水上的"公共汽車"--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車"--
小型汽艇;有各種"水上商店"--售貨船,還有救護艇、消防艇、垃圾
船、娛樂船……有一種當地特有的小劃船,名叫"貢多拉",平底,黑色,
首尾尖尖翹起,站在右邊用長槳劃行。歷史上最多時達到1萬多隻,現在仍
被當作旅遊船使用。為了不影響交通,威尼斯明文規定不準在河中游泳。
多種多樣的船隻南來北往,穿梭於大小河道上,構成了水城特有的繁華景
色。
風景旖旎的威尼斯,又以古跡繁多著稱。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
99米高的鍾樓拔地而起。廣場東側的總督宮和聖馬可教堂,雕塑精美,室
內陳設富麗堂皇,是威尼斯古代建築藝術的範例。
1980年,我國江南水鄉蘇州已和威尼斯締結為友好城市。

霧都--倫敦
英國首都倫敦,是一座古老而又現代化的城市。它不僅是歷史文化名
城和國際金融中心,更以"霧都"著稱於世。
倫敦大致可分為倫敦市和內、外倫敦三部分,由32個市(包括倫敦市)
組成。這三部分總起來合稱大倫敦,總面積1 605平方千米。面積僅為1.6
平方千米的倫敦市,11-16世紀時曾是王宮所在地,現在成了銀行、保險
公司、股票經營和證券交易所的集中地。西區的白廳大街一帶,是英國首
相官邸和內閣各部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白金漢宮所在地。因為這
里富豪麇集,街市特別繁華。
倫敦大學,倫敦博物館,倫敦塔,倫敦橋,聖保羅大教堂,牛頓、達
爾文、馬克思、肖邦等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格林尼治天文台,海德公園露
天講壇,這許許多多令人仰慕的地方,使倫敦在文化藝術上享有崇高的聲
譽。那些高矗雲霄的摩天大樓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教堂等建
築此起彼落,大小公園的綠地與五光十色的城市街道斑駁相同,更使倫敦
具有典型的歐洲都市風光。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天是霧天。這里的
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
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築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
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生的一次大霧,延續了4天多,家庭
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要點燈照
明。市區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築遭到
腐蝕。
倫敦的大霧和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大氣污染有關。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
個島國,而倫敦又處於英國東南部的一塊盆地上。盆地的南北兩側是東西
走向的山嶺,泰晤士河自西向東穿過市區注入北海,市區離河口只有88千
米。在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下,倫敦的氣候溫暖潮濕,屬溫帶海洋
性氣候。秋冬季節,當西風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陸地時,白天和晚上的溫
差比較大,盆地空氣相對穩定,流動不暢,下層空氣受冷以後,往往會形
成漫天大霧,並且循環往復,久不消散。加上倫敦的工業和交通迅速發展,
工礦企業和汽車排出的大量煙塵飄浮在空氣中,變成了霧的凝結核,這也
是促成大霧的一個原因。
80年代以來,由於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倫敦
上空的可見度已比過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數也大大增加。絕跡多年的
小鳥又重新在倫敦上空翱翔了。

立體都市--東京
日本首都東京,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因隅田川、荒
川等江河在附近出海,古地名就叫"江戶"。1457年在此興築了一座江戶
城。1868年(明治元年),從西部京都遷都來此,遂改名東京。1943年擴大
行政管轄范圍,把東京改為東京都。日本的"都",相當於我國的直轄市。
東京都的面積為2 100多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 100多萬人,其中市區800多
萬人。從東京沿東京灣向橫濱方向延伸是日本的最大工業區--京濱工業
區;從東京往東延伸至千葉縣境內,為京葉工業區。
歷史上東京曾遭到兩次重大的破壞。1923年關東大地震,江戶時代的
許多建築毀於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因發動侵略戰爭遭到報復
性的轟炸,東京成為一片廢墟。可是,轉眼間三四十年過去了,幢幢高樓
大廈拔地而起,地下鐵道、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東京都卻以嶄新
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日本的中央政府機關都集中在市中心霞關一帶。1968年落成的東京第
一幢超高層建築霞關大廈,猶如鶴立雞群,特別顯眼。從市中心的護城河
透過一片松林,就是過去的江戶城,天皇皇宮所在地。戰後新建的宮殿共
7棟,綠瓦白牆,茶褐色銅柱。皇宮一帶深溝高閣,古城濃蔭,還能領略到
江戶時代的風貌。在皇宮外苑大草坪的前方,卻是一幢幢連綿起伏的現代
化高樓大廈。市內最繁華的1.5千米長的銀座大街兩旁,高級商店和名牌老
鋪鱗次櫛比,奇特的廣告撩人耳目。入夜,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通宵達旦,
成了有名的"不夜城"。
東京是個人口密度很大的都市,地震對它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進入70
年代以來,城市建設正在向高空、地下發展,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立體都
市。在霞關、新宿、池袋、澀谷等地,已經相繼建成了不少超高層抗震大
廈 。池袋地區興建了一個"陽光城"。它的主體是一座高達240米的60層
辦公大樓。此外,還有9層的國際進口中心、12層的文化會館和37層的"陽
光王子飯店"。連接這4幢高層建築的是200多家商店街,其餘空地則開辟
為廣場和公園。"陽光城"的土地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因為最大限度地加
以利用,使用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這些"陽光大廈"都有強大的抗震、
抗風能力,一切設施完全自動化,人們生活在這里就像置身於一座無所不
包的小城市一樣。
東京的地下街建築,最有名的要算"東京站"附近的八重州地下商店
街了 。它是一個3層沉箱式鋼筋水泥結構,就像把一艘航空母艦埋在地下
一樣 。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第一層是有250多家商店的街道,凡是地上
能買到的,這里也大體齊全;第二層是開闊的停車場;第三層安裝空調、
供水、供電等機械設備。像這樣的地下街,在東京就有20多處。
日本是個櫻花的國家。每當陽春四月,東京上野公園和千島淵等地的
櫻花怒放時,千樹萬樹,像緋紅的輕雲一般,把這個現代化都市裝扮得更
加美麗。

綠色首都--莫斯科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心。玉帶似的莫斯科河,
自西向東,蜿蜒地經過列寧山下,向北繞過克里姆林宮南側,然後折向南
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僅次於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 多年歷史的名城。
它建立在7個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大蜘蛛網 。莫斯科的
街道呈環形和放射形,一條條林蔭大道,一環環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華
的大街兩旁和新建的住宅區內,林立著式樣各異、裝飾多樣的建築。入夜,
萬家燈火映徹長空,克里姆林宮的紅星放射出寶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是全市中心。這所舉世聞名的宮殿始建於1156年,
它是歷代沙皇的皇宮。宮殿中央,矗立著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潔的白
牆,協調的比例,儼如古代騎士頭盔的圓頂,使這些建築物顯得雄渾大方。
紅場在克里姆林宮的東面。在俄語中,紅場是"美麗的廣場"的意思。
它辟於15世紀末,本是個貿易市場。以後,沙皇政府經常在此發布政令,
召集群眾。十月革命後,紅場成了舉行慶祝活動的地方。曾經用黑色和紅
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寧墓,就在紅場一旁的克里姆林宮宮牆下。
莫斯科氣溫較低,以前樹木很少,曾被稱為"沙漠城市"。自1928年
開始進行大規模綠化,建立了從市中心向郊外輻射的八條綠色林帶。市內
有很多大小公園和街心花園,還在市郊建立了11個自然森林區,過去曾一
度絕跡的野鹿已繁殖到幾萬頭。如今市區綠地面積已佔總面積的40%,平均
每個莫斯科人擁有綠地44平方米。生態環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調節了
氣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沙漠古都--開羅
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旅遊
城市。
開羅位於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
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乾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公元
969年,美洲大陸還沒有被發現之前,開羅已是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的國
都了。"開羅"在阿拉伯文字中也就是"勝利"的意思。13世紀城市規模
進一步擴大,成為遠近的貿易、文化中心。
開羅既有反映阿拉伯民俗傳統風格的老城,也有按西方現代建築風格
建設起來的新城;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相互融合,彼此並存,是開羅的一
大特色。
與尼羅河平行的科尼奇大街是開羅的主要交通線,開羅的市區分布在
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於11-16世紀的老城,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
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其中有建於12世紀的薩拉丁城堡和許多著
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市場上陳列著銅器、紡
織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任人挑選、購買。老城區的房屋比較低
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
尼羅河西岸,是19世紀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市區。新市區內高樓林
立,187米的開羅塔高高地俯瞰著全城。在寬闊的新區馬路上,到處賓士著
電車和汽車;而在老城的街道中,卻不時可以看到古老的馬車和沙漠特有
的駱駝在往來。
伊斯蘭教是埃及的國教。開羅的500多萬埃及居民中,穆斯林佔80%以
上。開羅全城分布著一千多座清真寺,寺頂的塔尖,好似滿天星斗,點綴
在城市上空。開羅這個沙漠古都因而又獲得了"千塔之城"的稱號。
開羅西南郊的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更使開羅成為令全世界遊人非
常神往的歷史名城。

七丘之城--羅馬
義大利首都羅馬,位於國境中部的台伯河兩岸。關於它的起源,有一
段有趣的傳說。相傳羅慕洛斯和列慕斯是希臘戰神馬爾斯的一對雙胞胎,
出生後母親被仇人殺死了,他倆被放在筐子里投入台伯河中。可是筐子並
沒有下沉,他倆被漂流到了岸邊。一隻母狼將他倆叼回去用狼奶喂養。後
來給獵人拾去撫養,練就一身本領。他們長大後殺死了仇人,報了殺母之
仇 。哥哥做了國王,在台伯河河邊7座山丘之上建立起一座城堡,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羅慕洛"念快了就變成"羅馬"。所以羅馬又稱"七丘之
城",現在的羅馬城徽上還是用母狼喂孩子作圖案。
現在的羅馬包括古羅馬城和20世紀以來擴建的新市區。建於"七丘"
之上的古羅馬城,本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公元4 世紀末,
羅馬帝國崩潰後,受到教會的庇護和教皇的統治,直到1867年才成為意大
利的首都。
被城牆環繞著的古羅馬城,簡直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在寬廣的
帝國大道兩旁,有著許多著名的廣場、教堂和宮殿。三座凱旋門和兩根凱
旋柱,分別記載著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業績。
動人心魄的科洛塞奧競技場,就建在市中心附近的一片盆地上。競技
場佔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圍牆有57米高。四層高的建築物用淡黃色
的巨石砌成,外面看去呈圓形。這座宏偉的建築建於公元1世紀,據說它是
當年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後,為了顯示盛大的武功,強迫8萬名俘虜花了
10年時間才建成的。場內有很多關鎖獅、虎的地窖,競技場、斗獸處設在
場中心,周圍能容納5萬人觀看。據記載,競技場開幕時,3 000名角鬥士、
5 000頭雄獅、猛虎,在此進行生死搏鬥,足足表演了100天。現在這座競
技場成了世界八大名景之一。
梵蒂岡是羅馬的城中之國,處於古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面
積只有0.44平方千米,居民2 000人。它由天主教教會首領教皇統治,是全
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城國中的聖彼得大教堂,圓頂距地138米,是羅
馬最高的天主教堂,在羅馬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正像過去北京城中的建
築都不得超過紫禁城內的宮殿的高度一樣,過去羅馬的所有建築都不允許
超過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高度。

閱讀全文

與護城河電影院樓道漢服北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人的突擊隊3電影演員 瀏覽:390
環太平洋電影機甲圖片大全 瀏覽:147
東方求拜微電影演員 瀏覽:969
第五代導演和台灣新電影 瀏覽:399
找到鄉村愛情電影 瀏覽:194
芭比公主大全電影英文 瀏覽:202
周華健客串哪部成龍電影 瀏覽:159
校園黑幫電影大全 瀏覽:786
千年僵屍粵語電影 瀏覽:617
周星馳的打架電影 瀏覽:718
趙本山電影電視短片大全 瀏覽:363
日本電影女主角男主角是心理醫生 瀏覽:386
這胸大也是負擔啊是什麼電影 瀏覽:201
許晴的著名電影大全 瀏覽:419
甘谷老電影院地址 瀏覽:209
我經常看漫威的電影英文 瀏覽:597
然後再向左拐到達電影院英文 瀏覽:24
最好的我們電影導演王晶 瀏覽:561
一部電影幾個人在島上女的被 瀏覽:723
周迅和竇靖童演的什麼電影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