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江湖會和研究社
有些地方設立「江湖會」,為藝人行幫組織。如清末新民府就有蹦蹦藝人的江湖會。藝人們稱作「家裡」或「櫃上」。外地來的藝人或路過的藝人,要到會上「掛簾子」(登記),方能安排食宿及演出場地。藝人掙下錢後,要交會上一些。江湖會除會首外,還有「跑里的」,他是江湖會與藝班之間的聯絡人。跑里的所拿「節子板」為六塊,比一般藝人多一塊。上穿白繩,一般藝人是穿紅繩,以示區別。他見到某班某人違背行規或演出質量太差,有權干涉。可以到現場盤道,道聲「辛苦」後雙手提住手絹兩角蒙在鼓上(鼓書藝人盤道也蒙鼓,評詞藝人盤道則蒙扇子、醒木),或大板、節子板扔在觀眾中間,場上藝人必須立即停止演出。盤道時,先做手式,如獻茶、接茶,茶碗的擺放都有規矩。盤道的內容從周莊王、四大門徒,一直問到師徒三代,本人姓名、原籍等等,如果全答上來了,方能揭手絹或收回竹板,允許繼續演出。藝人們把懂「江湖道」「江湖話」的內行稱作「老合」,而把外行稱作「空子」,把沒師傅沒門戶的藝人稱作「海青腿」。
清戲曲服飾設計文字
從年齡上看,六十歲者一人,五十歲以上者八人,二十七歲以下者三人,其餘也均為三四十歲的中年演員。從籍貫上看,有三十人為奉天省人(其中有十六人為沈陽縣人),四人為直隸省人(其中平谷、寶坻、樂亭、建昌各一人,建昌縣今屬遼寧省)。名列榜首的王憲章(1854—1932)為平谷調藝人。第二名的奉天大鼓藝人馮春與王憲章分數相同,只因年齡小於王,而屈居其後。在上述三十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奉天大鼓藝人。
1921年,奉天評詞研究會成立,會長李慶魁。第二年,北平評書研究會會長潘誠立來奉天獻藝,兩位會長及早已來奉天演出的北平評書藝人梁殿元等曾多次交流書藝。
1924年成立了奉天改良書曲傳習社,但因受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影響,傳習社被迫停課,名存實亡。1925年5月22日,傳習社代表李慶魁、曾常勝、李慶陽、楊榮森、馬良臣、趙自新、程化民、趙璧等八人聯名向奉天市長曾有翼提出呈請,要求成立奉天改良書曲研究會。得到市長批准,於當月成立。會長李慶魁、副會長曾憲元。研究會下設四個部,總務部主任楊榮森,研究部主任趙自新,調查部主任張相臣,編輯部主任梁殿元。各部均有幹事若干名。會址設在奉天市城內石頭市(後遷到大西關熱鬧街,再遷到小西門北電車路東新建樓房)。該會制定了會章和《管理書曲及取締規則》。
1928年3月研究會改選,會長梁殿元(李慶魁改任理事長),副會長霍樹棠。總務部長白棋三,編輯部長張相臣,研究部長趙自新,糾察部長馬金良。後增設評議部,部長關凌閣。同年10月梁殿元辭職,李慶魁再次任會長。
該會1925年6月首批會員有三百零五人;到年末,增加到三百五十二人。包括評詞、大鼓、八角鼓、竹板快書、相聲、洋片藝人,也有少數戲曲、小電影藝人。1927年會員增加到五百二十九人,新入會者有小曲、口技、雙簧、單弦、漁鼓藝人。1929年4月25日,會名改為沈陽市書曲研究會,會員增加到八百六十九人。到1930年,會員超過千人。其中有些會員流動性很大。入會不久,又離開沈陽,分赴長春、哈爾濱等地。
東北淪陷時期,曲藝被列為「特業」,由偽滿各地警察署來管理。1941年偽滿洲國的弘報處制定了《藝文指導要綱》,加緊對東北地區的法西斯文化統治,極力鼓吹「日滿親善」「王道樂土」,強迫各地曲藝藝人參加「書曲報國挺進隊」。以參加「挺進隊」不當勞工為條件,拉攏藝人為其服務。當時在奉天等地都成立了「書曲報國挺進隊」。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同年末,國民黨佔領了沈陽。1947年,在國民黨當局的指令下,沈陽的曲藝藝人成立了沈陽市藝曲公會。這個公會,一不研究藝術,二不培養人才,而是官方通過公會來向藝人收捐逼稅。
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1949年1月,沈陽市政府派幹部領導沈陽曲藝、雜技藝人,向老解放區的哈爾濱同行學習先進經驗。
1949年3月8日,沈陽市藝曲協會(簡稱藝協)成立。在群眾電影院(後改民族電影院)召開了成立大會,當時的中共中央東北局宣傳部、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東北文協、東北魯藝學院都送來了錦旗、賀幛。著名音樂家馬可到場祝賀。大會通過了藝協章程和禁演壞書、壞曲的倡議書,組成了領導機構。評書演員宋桐斌當選為會長,東北大鼓演員霍樹棠、西河大鼓弦師張樹會當選為副會長。下設組織、宣傳、研究、總務四個部。又按藝術門類分為八個組:評片語、東北大鼓組、西河大鼓組、清唱組、巷子組(無固定場所、串巷子的流動藝人)、片組(包括小電影、魔術組、皮影組)。同時成立了相聲大會。首批會員五百四十九人。政府派駐幹部二人,外聘文書一人。余者均為兼職。改中山電影院為大眾曲藝社(即後來的太原街小劇場)。5月7日,遷入此處辦公。藝協成立後,停演了一些壞書、壞曲。組織文化程度較高的藝人整理和創作,還常派曲藝名家參加各種文藝晚會。翻身後的藝人們,滿懷熱情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