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遵化電影院開了嗎
截止2023年2月4日是開的。
根據地圖得知,遵化電影院唐山市遵化市新人民醫坦螞院西行300米路襲戚北,營業時間是周一至周日09:00-21:00。
遵化影大影城是中影星美旗下的星級影城,是讓禪埋遵化首家同步播放國內外大片,規模大,設施先進的豪華3D影城。
2. 遵化影大單間多少錢
一百著把
3. 電影院的包間多錢是就倆人么謝`
如果說你包影院的包間的話,其實如果說像是大型的電影院那種抱歉的話。你就按一個坐一個座位的算錢,如果說一個按30塊錢的話,那麼30個座位就是900。如果說是。90個座位的話,那就是2700,然後可以打個折的。
4. 遵化庄戶南面建什麼
遵化庄辯橘手戶南面計劃建造一座小型公園,以提供居民休閑娛樂的場所。該公園將會由幾個不同的區域組成,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
首先,公園的入口處將會是一個花園,花園里將會種植各種美麗的花卉,讓人們在進入公園之前就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其次,公園的中心區域將會是一個草坪,供人們嬉戲玩耍或野餐。周圍會有一些樹木和座椅,供人們休息或觀賞。
再次,公園的一側將會建造一個運動區域,包括籃攜嫌球場、排球場等,讓人們可以進行各種運動活動。
最後,公園的另一側將會是一個兒童區域,包括游樂設施和兒童樂園,讓孩子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玩耍。
這個小型伍森公園將會成為遵化庄戶南面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讓他們能夠享受到美麗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娛樂活動。
5. 怎樣用美團券在遵化影大看電影
你要在拉手網購買東西我就教你
6. 遵化定親都有什麼習俗
婚姻習俗
(一)漢族正統婚俗
漢人婚嫁風俗,在遵化民間不同地區基本上大同小異。舊社會,正統與非正統婚俗不同,婚嫁儀式各異。
在舊社會,男女長大到十四五歲的時候,就要訂婚或結婚。男女婚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年貌相當,命不相剋,以媒為證。多數男女雙方並不認識,第一次見面只能在洞房。這種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當時被視為金科玉律,不可違抗。除此以外,在遵化民間還有很多畸形古怪的婚姻,如買賣婚姻、指腹為婚、童養婚、換婚、招贅婚、轉房婚、典妻婚、沖喜婚、荒婚、望門婚、鬼婚和限制寡婦改嫁等。
民國初期,在縣城有的比較開明的家庭開始實行文明結婚,實行結婚典禮,雙方以鞠躬代替拜天地,迎婚以車代替花轎,自由婚姻代替包辦婚姻,婚嫁儀式也有所改變。
舊社會遵化民間的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婚嫁儀式不一,產生了非常繁雜的風俗習慣,青年男女成婚大約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 說親。舊社會男女定婚較早,兒女們到十五六歲,父母就托媒人說親。家趁人值的戶也有媒人找上門來的。說親全憑「媒妁之言」,媒婆到男方就說姑娘長得如何美;到女方家就說小夥子長得如何俊,並將雙方家庭情況作一介紹,以便男女兩家互相了解。雙方認為門當戶對,有意結親時,媒人就給雙方規定一個「相親」的日期。
2. 相親。在封建社會,男女的婚事,全由父母做主,做兒女的沒有自主權,媒婆兩頭說好,青年男女往往受騙上當,媒婆從中漁利,因此,在歷史上造成很多悲劇。自從1919年「五四」運動提倡男女婚姻自主,才打破了長期套在婦女頭上的封建枷鎖,男女的婚事才逐漸解放,才產生「相親」一說。但相親也多為父母包辦,父母說好便好,做兒女的卻無權問津。所謂「相親」,也不是像現在這樣,男女經人介紹之後,可以在一起互相談談心,了解一下對方誌向、性格、品德,傾吐心情,而是由媒人約定到一個適當的地點,作為串親偶然相遇,從人的長像、外表方面偷看一眼,就算相親了,互相不作任何介紹,然後由媒人再爭取雙方意見。雙方都認為可以時,再進行下一步——「相家」。
3. 相家。「相家」,也叫「相門戶」,主要是女方到男方相家,由媒人帶領女方的親族看看男方的房院,室內室外以及家庭成員情況,看看遂意不遂意。相家時,男方要准備酒席,如果女方看完後同意,就留下來吃飯,一般說這門親事便有八九成了。席間,男方要向女方親屬「拜席」,飯後,由男方的親朋向女方贈送錢或物作為禮品。如果女方不同意吃飯,甚至扭頭便走,說明這門親事十有八九告吹。
4. 換帖子。通過相家,雙方有意結親之後,媒婆先將男方的生辰八字(舊時用天乾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合起來是八個字)寫在一張紅紙上,交給女方,女方也將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給男方,名曰「換帖」。雙方都要請算命先生掐算一下,按照生辰八字屬相有無相剋。按迷信說法屬羊的和屬鼠的不能結婚,名曰:「羊鼠一旦休」;屬雞的和屬猴的不能結婚,名曰:「雞猴不到頭」;屬蛇的和屬虎的不能結婚,名曰:「蛇虎如刀銼」;屬牛的和屬馬的不能結婚,名曰:「白馬犯青牛」,如此等等即所謂八字相剋。經過掐算,八字相合,才能訂親。
5. 定親。定親前,還有要「彩禮」一說,女方根據男方家庭情況,如男方哥弟兄多,女方為了過門後不受家庭貧困之累,就多要一些彩禮,或者男方人長得不如意,但廣有家財,因而彩禮要得更多。也有女方家庭十分貧困多要錢物的。所要彩禮,男方同意後,即可履行定親手續。「定親」,也叫「過彩禮」,又叫「下訂禮」。雙方定好日期,男方的父母和媒人帶有部分禮物,如糕點、酒、肉、米、面、衣料、首飾、現金等物到女方家去定親,並由女方招待一番。席間,姑娘要向男方親屬「拜席」,男方要給拜錢,飯後,女方親屬也要向男方贈送一些禮品,從此,男女家長即可互稱為「親家」。男方把女方所要彩禮備齊後,就要選擇良辰吉日娶親。娶親前男方要將全部彩禮和「離娘肉」等禮物送到女方家,即所謂「過大禮」,然後才能娶親。
6. 娶親。娶親,其規模、形式,根據男方家貧富身份不同,出入很大。富豪和官紳之家,有辯瞎大娶的,講豪華、闊氣,舉行婚稿灶侍禮十分隆重、熱鬧。如要高搭彩棚,請戲班唱堂戲或坐腔戲,一時請不到戲班,也要唱一鍵吵台驢皮影戲。迎娶新娘時,新郎要簪花披紅,乘馬隨彩轎先到女家拜認岳父、岳母,然後乘馬先歸,謂之大娶。小戶人家其娶親形式極為簡單。有的女方因貧窮連飯也吃不上,就將閨女送至婆家,甚至有十來歲就童養到男方家的。下面所要介紹的是舊社會一般規模的娶親形式。
(1)響門亮轎。解放前全縣各地都有「轎子房」,是私人經營的,以租賃花轎、棺罩為生。哪家有了紅白喜事,可通過「轎子房」聘請吹奏人員。「響門」,就是事主在娶親的頭天,將吹奏人員請到家裡吹奏鼓樂。吹拉彈唱、鼓樂喧天,有的還請幾位名藝人唱做腔戲(即清唱),一直鬧到深夜。此舉一般都在大門外放上桌椅板凳,公開演唱,因此,謂之「響門」。「亮轎」,在響門的同時,將娶親用的花轎在門口亮一亮。娶親用的花轎一般是四人肩抬,高5尺,寬3尺多,立體見方的木框,四面圍著彩罩,上有轎頂,夏秋是夾層綉花圍子。冬季是棉圍子,轎門左右各有一根轎桿,前後各兩人抬著,走起路來四個人要走一個步伐,花轎上下顫動,甚為可觀,過去大姑娘結婚沒坐著花轎就稱為一輩子的憾事。用花轎抬來的,才算是明媒正娶。
(2)迎娶。過去娶親都要起得很早,甚至有的半夜就啟程。據說娶親人在半路和另一家娶親者相撞不吉利。娶親者不管路途多遠,也要大清早太陽不出來就要到女家,因為舉行結婚儀式是有時間規定的,在規定時間之內必須把新娘抬回來,去娶親時,轎內要坐一名十四五歲的小孩壓轎,轎前有個「荷包」,是用紅布做的約有四五寸長的紅布袋,上面拴一條紅繩,一頭拴在二尺長的木棍上,荷包下面有一撮黃穗子,形似紅燈。據說是古時搶親留下來的例,因搶親都在夜間行動,必須燈籠火把開道,後來人們認為娶親時有紅燈開路,可以驅逐煞神避邪。娶親要有「娶門客」(讀qiě),大都由新郎的嬸輩充當,去女方家迎接新娘。娶門客有坐轎車子的(轎車子不是現代的卧車,而是木製的軲轆,比馬車軲轆大,上有布棚圍子,里有鋪墊,前邊用馬或驢子拉著,馬脖子上套一圈銅鈴鐺),解放後,轎車子逐漸消失,就在膠輪馬車上面搭上席棚,前後敞著,代替轎車子。轎車或轎臨到女家,鞭炮齊鳴,以示喜慶。娶親人到女方家後,女方家要擺上果席,果席分16個盤,即8個果盤(4盤乾果,4盤鮮果)和8個糕點盤,沏上茶水。娶親客吃一點兒糕點,喝杯茶水,就給被聘的姑娘穿轎衣、轎鞋,坐在木桶上由送門客給其梳上兩個抓髻,頭上蒙紅布,由兄或弟背上花轎。姑娘上轎必須哭泣。實際上婦女結婚是人生一個轉折點,由姑娘到媳婦,從此離開爹娘,應該是很難過的,作閨女的捨不得離開爹娘,哭是人之常情。由於有這個老禮,如果遇有不哭的,做娘的就在閨女身上用手擰一把,或用笤帚柄將閨女打哭了,有的背轎人,在過屋門時故意將姑娘的頭往上門坎碰,把姑娘弄哭,總之,必須哭著走,否則被人恥笑。
(3)送嫁妝。「送嫁妝」也叫「送什盒」。聘閨女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都要陪送閨女一些東西,名曰「嫁妝」。可陪送的東西,大都是女人經常用的化妝品及室內擺設之類的裝飾品。如梳妝匣子、瓷瓶、撣罐、盆景、對美人、座鍾、掛表、箱子、板櫃、衣服、被褥等等(少數地主豪富之家,對閨女養得嬌,兒女少,也有陪送閨女房、地產的)。所有陪送的東西,為了顯示娘家的體面,都在姑娘上轎前准備好「抬子」,俗稱「飾盒」。每抬什盒不論東西大、小、輕、重,都要由兩個人抬著,隨花轎送到新郎家裡。多者有送六十四抬什盒的,最少也要有個梳妝台、罩子燈、洗臉盆之類的東西,湊合兩架什盒。
(4)聘送。姑娘出嫁,家中要有「送門客」,「送門客」和「娶門客」是相對稱的,如果「娶門客」是嬸娘輩,「送門客」也必須是姑娘的嬸娘輩。其中也有一些禮節,「娶門客」到新娘家,如果「送門客」接出門外,「送門客」到新郎家,「娶門客」也必須接到門外。在娶親的路上,她們各坐各的轎車子或棚車。姑娘出嫁了,姑姑、姨娘、舅舅以及親門近支要隨禮,和「送門客」一同要到新郎家統稱「新親」。新親要另坐一席,由懂禮貌的本族長者相陪。坐席時,「新親」要按父子不同席的風俗,以同一輩份入座,否則便不能入席。
(5)拜天地。舊社會每家正房前房山處都有個天地窯,正面形似貼壁小廟,背面、兩側全在牆內,成豎長方形的窯洞,是供奉天地神之處。「拜天地」是天知地知向天盟誓的意思,就是說從今日起一男一女成了百年之好,永不變心。「拜天地」是舊社會結婚一種禮儀形式。富有之家娶親,花轎抬到門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轎門要對准大門口,由兩個攙新人的正轎貴人(均是未婚的姑娘充任),首先打開轎簾,將娘家做來的子孫餑餑(餃子)由轎內端出來,然後將一個錫壺遞到新娘手裡(錫壺稱「寶瓶壺」,內裝五穀雜糧,栗子、棗之類的東西,瓶口用紅布蒙上,用五色線扎緊。瓶內的糧食要在結婚三日內熬粥全家食用,意味全家團圓)。新人下轎時在大門檻上放個馬鞍子,要一步邁過去。意味著平平安安。門前要有人高舉火把,即將大門兩旁早已紮好的乾草把點燃,據說這是古代人實行搶親制時門前高舉火炬留下來的舊例。後來,人們理解為將新娘身上的邪氣趕跑。然後,紅氈鋪地,因為新娘下轎兩腳不能沾地,然而在農村哪有那麼長的紅氈,就用兩塊長條氈子往前倒著走,沒有氈子,就用兩條口袋代替。將新娘攙到天地桌前和新郎行「周公之禮」。所謂周公之禮,就是焚燒香燭紙馬,新郎新娘拜天地時,有司儀人員在旁邊高喊:「新郎新娘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禮成!」然後,新郎作拉弓射箭姿勢,對準新娘,倒退入新房,新娘面對新郎跟著前進,仍蓋著蒙頭布由攙新媳婦的人攙著步入新房。據說這種禮節是「桃花女破周公」留下來的例。將新娘攙入新房,炕沿下早已准備下兩個糧食口袋,一高一低,登著上炕。糧食口袋內一般裝的是紅高糧,寓意是步步登高。炕上准備一個木製水桶,裡面放有栗子、大棗和一塊豆腐,水桶上放一個蒸饃饃用的平底兒,上面鋪上新娘的褥子,新娘坐在上面,背著炕沿,面向炕里不說話,靜坐,謂之「坐福」。這時新郎才能用紅箭頭挑開新娘的蒙頭布,男女雙方才算是第一次見面,是丑是俊,這才知曉,但木已成舟,即使醜陋,也沒有反悔的餘地了。午飯結束,由嫂嫂輩領著新娘拜祖、認親。拜祖,就是在祖宗牌位前行跪拜禮;認親,就是對新郎全家人以及姑姑、姨娘、舅父母等遠、近親屬一一拜見。對長輩要行「萬福」禮,長輩要賞拜錢。
(6)會親家。父親將閨女送到婆家,也是新「親家」相互認識的時候。新「親家」首次到女兒家要擺半桌酒席,並在酒席宴上,向親家和親家母表示閨女在家教養不夠,不懂禮貌,請親家母平時多指教等等客氣話,作一番囑托。
(7)入洞房。結婚那天晚上,新郎新娘要吃子孫餑餑、長壽面。所謂子孫餑餑,就是捏的餃子。子孫餑餑是有數的,在姑娘年歲的基礎上加一倍,如果姑娘17歲,娘家就捏34個餃子隨轎帶到新姑爺家,晚上吃用。吃子孫餑餑長壽面,象徵著子孫滿堂,長命百歲,白頭到老。洞房裡的被褥,大都由兒女雙全的嫂子們給鋪好,被子里放上不少核桃、棗、花生、栗子,借核桃、棗、栗子的諧音,取「和美」、「早(棗)生立子(栗子)」之意。
(8)回門。娶親的第三天,新娘帶著新郎回娘家,叫「回門」。新郎首次到岳父母家,首先要拜岳父母,然後拜祖、認親族。招待新姑爺,午飯一般是很豐盛的,由親門長輩相陪。回門有住兩天的,或三四天的不等,但一般都是住一夜或當日即返回。姑娘首次回家,做父母的要了解閨女的心事,看看是否遂心、滿意。
(9)送頭油。新婚後第五天,新娘的母親要給女兒送頭油。這是新親家母相互見面的時機。婚後第二十九天,要接閨女住家,但住娘家也不準超過一個月,到時就要將閨女送回或新郎接回。除此之外,每到大的節日,娘家都要接閨女吃「餐餃」。例如,端陽節、中秋節,特別是第一個端陽節,娘家一定要將閨女接回家,據說這是為了躲避瘟疫。
(二)新式婚俗
1952年國家頒布了新婚姻法,父母包辦,買賣婚姻為非法。男女雙方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逐步取消了舊式婚俗,革除了迷信色彩,向文明、簡朴、熱鬧方向發展。
婚姻程序也日趨簡化。一般是男女雙方相戀或經人介紹相識後,即可訂婚。男家准備一頓飯,介紹人帶女方家長、姑娘到男方家,男女雙方議定親事。男方家長要給女方一些錢物,作為「見面禮」。訂婚後男方在逢年過節時接女方來家住幾天,以便互相了解和增進感情。雙方商量後,男女雙方即可到醫院進行體檢(2003年婚姻法修改後,是否體檢,由男女自訂,政府不予干涉),到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時,看是否合乎婚姻法,如年齡、疾病、是否未出「五服」(即五代)的婚姻、血親等。符合婚姻法的,發給結婚證書。男女雙方各持一份,視為合法,擇日即可舉行結婚典禮。喜日這天,一般是由新郎騎自行車或用汽車去接女方。結婚典禮儀式,男女雙方不再拜天地,而是向父母來賓等行鞠躬禮,新郎新娘互相鞠躬,引入洞房。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向親友敬酒致謝。鬧洞房、聽聲的已很少。有的工、青、婦組織操辦本系統的青年男女利用節假日舉行集體婚禮,這種形式省事、省錢,比較簡單節約,深受歡迎。近年來,遵化有關部門每年都組織集體婚禮。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男方不送彩禮,女方不要嫁妝,風正俗清。70年代開始,婚俗有所變化。在農村,女方索要財物逐步升級,除衣物、傢具、房屋外,一般還要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大三件」。進入八九十年代,婚俗奢華風日趨嚴重,所要物品越來越高檔化。「三大件」已由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改為彩電、冰箱、收錄機。現在還有個別的要樓房、汽車等高檔貴重物品。
1. 新式婚禮形式。新式婚禮主要有三種:
(1)新舊結合。迎親由騎馬、坐轎改為用自行車、拖拉機、汽車(麵包、雙排座、小轎車)接親。新郎新娘穿新婚禮服。家族親友賀喜送錢送物(上喜禮)。男方家以酒宴招待。
(2)集體婚禮。一般由男女方所在單位的工、青、婦組織操辦,男女雙方報名參加。主要程序:新婚夫婦介紹戀愛經過,賓客代表致賀詞,領導提希望,主辦單位贈紀念禮品,晚上演電影、戲劇以示祝賀。這種形式,省錢、省事、省力,深受人們歡迎。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了舉行集體婚禮後,又回到家中設宴款待賓客的風習。
(3)旅行結婚。新婚男女領取結婚證後,不舉行婚禮就去外地觀光旅遊,回家後,就算完婚。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有的旅行結婚後仍置辦酒席,招待親友。
2. 新式婚禮程序。新式婚禮大體有如下17個程序:
(1)放鞭炮
(2)奏婚禮進行曲
(3)新郎、新娘就位
(4)證婚人就位
(5)家長就位
(6)向新郎、新娘獻花
(7)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
(8)新郎、新娘向證婚人致敬
(9)新郎、新娘向家長致敬
(10)新郎、新娘向來賓致敬
(11)新郎、新娘互相致敬
(12)新郎、新娘互贈禮物
(13)證婚人講話
(14)新郎、新娘講戀愛經過
(15)家長講話致謝
(16)送新人入洞房
(17)放鞭炮
(四)唱(同剳zha)喜歌
唱喜歌,是遵化一種廣為流傳的民間風俗,因為是由說、唱、音樂綜合一體形式、且詞彙豐富,內涵深刻,用語動人心弦,故群眾喜聞樂見。唱喜歌者,多是些孤寡人、乞丐或社會上一些無家少業及游手好閑者,聞有哪家辦喜事,便到哪家唱喜歌。唱喜歌時,未進大門,先放少許鞭炮,然後敲敲打打說唱起來,邊說邊唱,說唱與喜事有關的內容,邊唱邊說走到大門里,與主人或者執賓人說幾句喜性話,道個喜,有的還給東家遞上薄禮紅包。這些行動,都為的是向東家啟發給禮錢。東家高高興興地加倍還禮。如在正午到,東家還得專門安排吃喝;如不吃飯(叫趕串飯),東家還需給上辦喜事的煙、酒、吃食等。辦喜事家,多盼望來唱喜歌的,為的是顯得喜事辦得圓滿熱鬧。
唱喜歌者,多與當地看喜日子的風水先生有聯系,通過看喜日先生知道哪家何時辦喜事。有的自己也會算計出辦喜事的日期來;還有的是經常走村串庄者,遇到辦喜事家,便道喜。唱喜歌者絕大多數受歡迎,但個別戶也有的不領情。遵化農村流傳著兩個故事。
從前有戶人家,給兒子娶媳婦,可說是張燈結綵,賓客滿棚,熱鬧非常。正值午時,來了個唱喜歌的,面對大門高聲歌道:「一進大門紅彤彤,看著官氣往上升,今天快把喜事辦,明年還有官運到府中,佳女美貌多賢惠,佳男才高更有名,佳郎正遇科考年,進京直考榜題名……」恰好新郎是書生,第二年是科考年,真的就考中了,唱喜歌的喜歌意思應驗了。這一下唱喜歌的便提高了地位。又有一戶人家,可為當地富戶,正直蓋房上樑時,東家、泥木兩工、幫工的忙忙碌碌,此時來個唱喜歌者,敲敲打打,說說唱唱一陣子,可院內竟無一人出來搭理,還有的說風涼話的。唱喜歌的想,東家摳,給你道喜不理茬兒,好!給你說點倒霉話。往院里邁了一步,便有聲有色地高唱:「嘿!打竹板劈了杈,一進大門好害怕,大樑上好正開壘,呀!四梁八柱全爬下,大人看著哭,小人嚇得直叫媽……」唱罷快步揚長而去。結果,這家蓋房真的出現倒塌傷人事故。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消息很快傳出,再加上傳言中的添油加醋,越傳越玄。因此,出現一般人家對唱喜歌者,趕快搭對他高興走,也別惹出壞事來。
(五)趕串兒
提起趕串兒,現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兒。可是在遵化的南部和東南部,如黨峪、娘娘庄和鐵廠、東舊寨乃至豐潤縣城一帶,仍流行著「趕串兒」的民俗。
這個民俗習慣,不知從哪朝哪代流傳下來的。傳說過去有個富戶人家辦喜事娶媳婦,門外來個穿的破鞋拉褂的人到這討要飯菜吃,這家給他盛了一碗,要他在院子外吃。此人填飽肚後心裡很高興,隨即說了幾句喜慶的順口溜,哼了一個小曲,大家覺得這是喜事唱喜歌,皆大歡喜呀。
解放後趕串兒的民俗隨著時代的前進,從形式、內容、人員有了新的變化。也有一些趕串兒的很像民間藝人。娘娘庄鄉有一尹姓的七旬老人,年輕時由於家庭生活困難,為了填飽肚子,經常「趕串兒」,大家叫他「趕串兒大王」。他人長得其貌不揚,但頭腦靈活,反應很快,張嘴就唱,出口成章,不論哪家有紅白喜事,他都能見景生情,唱喜歌,說順情話,專討東道主的喜歡。有很多順口溜、數來寶都是現編現唱,唱的東道主心滿意足。不光給他飯吃,還要給些煙酒和喜錢。
有趕串習俗的這一帶,誰家都把應候趕串兒作為一件大事,特別是辦喜事,男方響門的那天晚上,一般都是准備三四大盆的菜,有白菜,豆腐,油炸丸子,粉條,肉片等多種混在一起熬或燉,然後盛在大鍋或大盆里,擺在家門口,等到天黑來趕串兒的人,執賓組織趕串兒的人在門口排好隊,按順序盛,一般都給盛滿,然後端回家。大家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敲盆子敲碗兒,叮叮當當好不熱鬧。大人們看熱鬧也是里三層外三層,顯得特紅火。給東道主增加了無限喜慶的氣氛。
如今,黨的政策好了,農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家豐衣足食,人人吃穿不愁。但是,「趕串兒」的習俗還是流傳下來,只不過現在「趕串兒」的人大都是孩子了。也有個別的大人懷里抱著小孩兒趕串兒。過去是為了解饞、填飽肚子,現在趕串兒是為了湊熱鬧,圖吉利,圖喜慶,鄉里鄉親和和氣氣,體現了濃濃的鄉情。
7. 2022年3月31日0時起,灤南、遵化、曹妃甸有序解封!
關於曹妃甸區8. 去平頂山遵化店鎮坐幾路車
您好,去平頂山遵化店鎮的最佳交通方式是乘坐公交車。從平頂山市中心出發,您可以乘坐K8路、K9路、K10路、K11路、K12路、K13路、K14路、K15路、K16路、K17路、K18路、K19路、K20路、K21路、K22路、K23路、K24路、K25路、K26路、K27路、K28路、K29路、K30路、K31路、K32路、K33路、K34路、K35路、K36路、K37路、K38路、K39路、K40路、K41路、K42路、K43路、K44路、K45路、K46路、K47路、K48路、K49路、K50路、K51路、K52路、K53路、K54路、K55路、K56路、K57路、K58路、K59路、K60路、K61路、K62路、K63路、K64路、K65路、K66路、K67路、櫻逗K68路、K69路、K70路、K71路、K72路、K73路、K74路、K75路、K76路、K77路、K78路、K79路、K80路、K81路、K82路、K83路、K84路、K85路、K86路、K87路、K88路、K89路、K90路、K91路、K92路、K93路、K94路、K95路、K96路、K97路、K98路、K99路、K100路、K101路、K102路、K103路、K104路、K105路、K106路、K107路、K108路、K109路、K110路、K111路、K112路、K113路、K114路、K115路、K116路、K117路、K118路、K119路、K120路、K121路、K122路碼侍、K123路、K124路、K125路、K126路、K127路、K128路、K129路、K130路、K131路、K132路、K133路、K134路、K135路、K136路、K137路、K138路、K139路、K140路、K141路、K142路、K143路、K144路、K145路、K146路、K147路、K148路、K149路、K150路、K151路、K152路遲頌吵、K153路、K154路、K155路、K156路、K157路、K158路、K159路、K160路、K161路、K162路、K163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