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觀後感
電影觀後感500字(精選92篇)㈡ 南川的電影院在哪裡
西門橋那裡有美思路。左手面有一個斜路口。標志是有個修鍾表的店。然後走個兩三分鍾,有個十字路口,左手面的路的右邊就是新電影院。老電影院在隆化一下面那個避風塘的對面
㈢ 寧城熱水鎮電影院在哪
沒有電影院。查詢網路地圖顯示,寧城熱水鎮是沒有電影院的,寧城是有電影院的:科視國際影城(肢拍金帝商城店),地址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高橋路。寧城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南部,地處燕山山脈東段北緣,屬於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過度地帶,北歷沒羨與內蒙古喀喇沁旗相連,東與遼寧省建平、凌源交界,南與河北省平泉市毗鄰,西與河北省承德縣、隆化縣接壤,總面積4305平方公里,耕地142萬畝,森林覆蓋率45.6%,地貌為西高東察孫低,特徵為「五山四丘一分川」。
㈣ 觀《命》有感
觀《九條命》有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觀《九條命》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今天晚上和父母一起看了一場新近上映的電影《九條命》,電影整體有輕喜劇的氛圍,但是幽默之中又讓人感動、感慨、感懷,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大公司的總裁是一個工作狂,很少回家也總是缺席女兒的生日,這次他在女兒生日前買了他自己最討厭卻女兒最喜歡的貓。不幸發生了意外,總裁昏迷不醒,他的意識轉移到了那隻貓身上,貓便進入了這個家庭中,隨著影片的發展,變成了貓的總裁漸漸的明白了他對家人的虧欠,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愛,正如貓語者所說的「愛需要犧牲」。
愛情、親情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我不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個工作狂而忽略了家人,也不希望家裡的任何人因為工作上的事而變得鬱郁寡歡。其實我之所以要看這部電影也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讓我爸知道家裡離不開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我知道自己將來一定要獨立,有自己的一份事業組建新的家庭,但是我的能力還沒有到那個程度。更重要的是我不想看到父親每天睡不著覺還總是掉頭發,如果家裡是富裕的或許一切都變得容易了,但是我們就是這樣的普通家庭,這么多年來,我漸漸長大,也多少體會到了一些生活得不容易,真想替他們分擔一些,卻又無能為力,只有花錢的本領卻沒有掙錢的本領,讓我也很無奈。
總之,人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不能總是被金錢、權利困在「城」中,總有更加重要的東西,比如家人、眼前的風景、年少時的夢想、美麗的遠方。希望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團結在一起,畢竟只有這幾個人聚在一次才算有宏喊個家,才能沒有漂泊之感。
作為中國人,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這個日子。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辛亥革命,這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一舉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統治了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因此,我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電影主要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殲乎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在武昌,革命黨人名單泄露,形勢十分危急,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憤然打響了革命第一槍。武昌起義成功,舉國震驚,消息傳到美國,孫中山和同盟會成員歡欣鼓舞。立即派黃興和徐宗漢趕到武昌戰場,大大振奮了革命軍士氣。經過多方努力,南北代表雙方達成共識,支持建立共和政體。經過十八省代表的公開民主選舉,孫中山被推選為首任大總統。孫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凱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讓位,由逼退清讓位的人,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辛亥革命在多方面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在社會上,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在思想上,它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結束了兩千八百年的封建統治;開創了亞洲第一個共和體制;寫下了人類社會民主主義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個真理:歷史的潮流浩浩盪盪,不可阻擋;順其者昌,逆其者亡。中國的未來,充滿著革命的因素和希望。我做為一名小學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回報養育我們的祖國!
二十八集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天涯浴血》自6月20日起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播出後引起熱烈反響。
該劇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政協文史委員會、海南廣播電視總台、海南恩祥影視文化傳媒公司聯合拍攝,全景式展現大革命失敗後,瓊崖黨組織領導瓊崖人民堅持武裝斗爭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革命歷程。
記者獲悉,今晚(29日),該劇將迎來氏絕悉大結局。
想知道海南島是如何解放的嗎?請記得今晚8:52鎖定央視一套,最後3集內容將精彩呈現。
據悉,《天涯浴血》是一部紀實與故事相互融合的全景式的瓊崖革命史詩;是一曲以馮白駒為代表的瓊崖共產黨人為踐行革命理想信念而堅持不懈奮斗犧牲的英雄贊歌。
在眾多歷史正劇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全劇遵循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對所涉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進行了認真核實和深入挖掘。
劇本在大事件上始終保持嚴肅的態度,史實詳實、准確,符合海南革命歷史實際。
二十三年的武裝斗爭史,層層撥開,精彩連連,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一段段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展示著歷史本身的巨大魅力。
同時,又巧妙地從一個海南島本土家庭的故事展開敘述,一個家庭的愛恨情仇寄託於整個海南島的興衰榮辱,每個瓊崖人都在用自己命運的小音符書寫著瓊崖歷史的大樂章。
《董存瑞》故事講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各種原因的困擾下,終於參加了抗日自衛隊,那年還參加了八路軍。在隊伍中,董存瑞和他的朋友都不滿20歲,但卻有著勇敢的毅力。
故事的'發生在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了。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出發前,身為組長的董存瑞,代表大家下啦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著戰友炸毀了敵人的3個炮樓5個地堡。面對敵人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這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些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放的炸葯因為沒有木頭托著都滑了下來。董存瑞依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開了導火線。隨著天崩地裂的巨響,敵人橋形的暗堡被炸毀,在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只19歲。 一個年領僅是19歲的青年,不顧自己的生命,為戰斗貢獻出自己的生命。
董存瑞,在進革命隊伍、入黨等過程中遭受了種種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當他在炸暗堡時,那種為革命對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
從這部電影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就應該像董存瑞那樣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有一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
時間永不停歇的流淌著,但數字的轉盤又讓它走到了今天,這個屬於緬懷革命烈士先輩們的特殊日子:20xx年4月3日。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難道唯有下雨才能引起你的哀思嗎。今年的清明不僅沒有細雨紛紛,而且天空還 很晴朗充滿了期待。我想這也許是革命先輩們對我們的期待吧。期待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我們青島卷煙廠各部門的優秀團員們,在下班之後都趕到廠區門口集合,坐上了開往嶗山革命烈士陵園的班車。在到達目的地後,我們集體佩戴菊花,列成兩隊,踏著石階,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前,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出旗、致詞、默哀3分鍾、敬禮,到最後的獻花。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那麼的和諧。在這里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隨後我們又來到了紀念碑前。那個時候,我相信我們全體成員都有一種思念,而這共同的思念匯成一麴生命的贊歌,響徹我們的身畔。我們不僅建立一座紀念碑來幾年烈士們,我們也在心間樹立一座紀念碑紀念你們的靈魂。
作為一名優秀團員,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工作中要努力工作,爭取為青島卷煙廠做出自己的貢獻,努力讓青島卷煙廠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明天,越來越和諧,越來越好,像今天一樣晴朗,充滿活力。
《小兵張嘎》觀後感
《小兵張嘎》是一部革命題材的電影。 影中的主人公嘎子是一名八路軍戰士,英勇頑強地進行抗日活動。雖然奶奶被日軍殺害,老羅叔被抓,但這並不能阻擋他,反而更堅定了他抗日的決心。
嘎子用老羅叔給他做的木頭槍繳獲了一把真槍。區隊長讓他上交區隊,嘎子雖不願意,可為了大局,只好給了區隊長。這體現了革命戰士顧全大局,嚴格執行軍隊紀律的精神。
區隊中的隊員羅金保,抓了一個漢奸。這個漢奸在八路軍的教育下,痛改前非,成了潛伏在鬼子內部的我軍的卧底。從卧底口中得知,鬼子要經過河邊,於是區隊派人埋伏在那裡,兩面夾擊鬼子,把鬼子給全殲了。在行動中,嘎子不顧危險,奮勇追擊鬼子的一名軍官,活捉了鬼子軍官,還繳獲了一把真槍。嘎子開始想自己留著槍,可還是遵守部隊紀律,主動交給了區隊。嘎子這種英勇奮戰,嚴以律己的精神又一次讓我感動。
後來,嘎子被鬼子抓了去,但嘎子死活不說情報,於是被關在牢房裡。後來,八路軍又和卧底一起進行了一次突擊營救行動。嘎子打死看守他的鬼子,燒了炮樓,和八路軍們里應外合把鬼子的小隊和偽軍的一個排給全殲了。嘎子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抗日小英雄!
影片中的八路軍戰士勇敢頑強地進行抗戰,他們一往無前,精誠團結,顧全大局。為了民族的解放和民眾的幸福,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奮勇拼搏,用鮮血開辟了一條通往幸福的路。雖然革命先烈已不在人世,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節來臨,我觀看著這些革命傳統題材的影片,心靈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懷念革命先烈,就要學習他們無私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在品德上不斷完善,在學習上努力拚搏、不斷探究,在體育上不斷鍛煉,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棟梁!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片子,為什麼要去看呢?原因我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可能是因為對於一百年前的那場偉大革命的崇敬,或者是對於孫中山先生的崇敬,或許也是沖著成龍的面子,反正就是去看了,看完覺得還真的不錯。
或許這真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但我個人認為,只要電影還原的是歷史事實,是不是主旋律電影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的真相。我們的話題必須還要回到100年前的這場革命,之所以是革命,的確是因為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革了清政府的命。事實上,我相信很多人對於歷史上的辛亥革命的了解只來源於當年上學時候所學的那一點,對於這場革命的細節、前因後果知之甚少,這個包括我在內!但是《辛亥革命》這部電影很好地描述了當年革命時的前因後果已經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孫中山先生的那種精神,而且影片將辛亥革命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給了很詳細的描述,像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孫中山回國、孫中山就任總統、袁世凱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終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釋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為什麼要辭去總統的職位,其實,在那個時代,孫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無奈。
有很多人看到這種革命電影都會首先以意識形態去評判電影,但我必須要說的是,《辛亥革命》整體上來看基本上與意識形態無關,而且整部電影和我們現在的黨和政府基本沒有任何關系(除了最後出的字幕部分),只是還原歷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譜,沒有吹噓,沒有功過是非,沒有對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批判,有的只是孫中山先生在革命過程中的無奈,所以我們不應該用意識形態的眼光去看待這部電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樣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
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在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的背景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通過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
1895到1910年,革命黨人先後發動了多次起義,秋瑾、徐錫麟等一批革命黨先驅先後犧牲,革命陷入低潮。1910年底,孫中山先生組織力量在廣州發動起義。廣州之戰終因革命黨人寡不敵眾而告負,林覺民等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的革命骨幹壯烈犧牲。徐宗瀚等人冒死收葬了72具烈士遺體,葬於廣州城外的黃花崗。看到這一幕,我的心被革命者那為了民族前途,國家命運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偉大情操所征服了。我們的民族有這樣偉大、這樣無私的人,又怎能沒有燦爛的明天,光明的未來?接下來,清廷在四川又一次喪權辱國的行為,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湖北新軍被緊急抽調前去鎮壓。與此同時,湖廣總督瑞?開始對革命黨人逐一捕殺,革命形勢十分危急。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憤然打響了革命第一槍。經過一夜激戰,武昌起義的革命軍攻佔了總督府,武昌起義成功。孫中山派黃興和徐宗漢趕到武昌戰場,大大振奮了革命軍士氣。
風雨飄渺的清廷只好請袁世凱出山,率北洋軍鎮壓革命。革命的危急關頭,孫中山奔赴海外,力排眾議,最終說服西方列國財團,不再借貸款支持清廷。接下來的陽夏保衛戰打得異常慘烈,黃興和黎元洪艱難支撐。在各種反動勢力的夾擊下,黃興毅然決定率部撤往長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圖大業。長江戰艦在行進中,傳來了多省宣布獨立的消息,黃興等人備受鼓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傳統清明佳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傳統清明佳節前,大家學校的同學來到烈士陵園,來緬懷先烈,紀念前輩。
站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聽著主持人說:「向革命烈士鞠躬,低頭默哀三分鍾。」我鄭重地低下頭,聽著哀樂,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們為了創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推翻了舊社會,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使大家後人過上了幸福生活。他們的生命雖然失去了,但他們的精神萬古長青,永垂不朽。
這時,我心裡暗暗發誓:大家的紅旗使用烈士的鮮血險些染成的,大家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一定要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把無產階級進行到底。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大家要記住大家的歷史不能忘記大家民族的榮辱感和恥辱感一個不知道自己歷史的民族後代是一個無比羞恥的後代,一個不能擔負起自己歷史責任的民族後代是愚昧的後代,掃墓是挖掘,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掃墓這種形式必須進行到底。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裡,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大家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
;㈤ 隆化城戰役背景
背景:
東北民主聯軍1947年冬季攻勢結束後,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司令員賀晉年、政治委員陳仁麒奉命率所部並在獨立第6師等部配合下奪取該城。國民黨軍第13軍第89師第265團(欠第3營)及師屬工兵1個連、炮兵一部,以苔山和隆化中學為防禦重點,城周圍有40餘個碉堡群,憑堅據守。
(5)隆化電影院今天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戰斗過程:
1948年5月1日,第11縱隊從朝陽地區西進,18日包圍隆化。獨立第6師於高寺台地區阻擊由承穗可能北援之敵。25日凌晨,第11縱隊發起總攻。其第31師在冀察熱遼軍區炮兵旅配合下主攻隆化城北薔山。第91團僅35分鍾即佔領苔山制高點,第92、第93團從城西南向西山和龍頭山守軍展開攻擊。
第33師從隆化城西南僅用15分鍾即突破了守軍前沿陣地,主力跟蹤追擊向城內撤退之敵。第32師第96團從隆化城東北展開進攻,在向隆化中學攻擊時,遇守軍頑抗。
第6連第6班班長董存瑞手托炸葯包,捨身炸毀橋上暗堡,為攻擊部隊掃清障礙。入夜,苔山殘余守軍突圍南撤,被第33師第99團截殲大邵,僅20餘人逃往承德。至26日凌晨攻克隆化城,共殲守軍1900餘人,迫使灤平、平泉等孤立據點的國民黨軍也撒至承德。
㈥ 南川廢棄電影院在哪裡
舊電影院坐落在隆化小學邊上,處於文化交流的中心,而露天電影院卻坐落在少年宮不遠處,與新舊電桐空隱影院相距不遠,是電影公司的辦公樓及家屬房,露天影院主要 以晚上播放電影為主,票價也比新舊電影院要便宜,但沒有坐位,也就是現在的壩壩電影一樣。一到晚上人還真不少,一塊石頭,虧碧磚頭就能坐著看完一局廳場電影,票價也就幾分錢,其樂無窮。
㈦ 隆化盜墓筆記什麼時候上映
盜墓筆記電影全國差不多都是8月5日上映。
盜埋沖墓筆記 (2016)
導演: 李仁港
編劇: 徐磊 / 杜俊 / 孫武 / 王小苔彎手殲 / 葉長清
主演: 井柏然 / 鹿晗 / 馬思純薯畝 / 王景春 / 張博宇
類型: 懸疑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6-08-05(中國大陸)
㈧ 紅色電影的觀後感
《建黨偉業》觀後感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
一群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拍中國的歷史大戲,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90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又極其深遠的一幕幕。在「數星星」的同時,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在走出影院後,情不自禁去翻閱黨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從重大歷史事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系,激勵自己,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
我看電影很少流眼淚,可是這部片子,卻總讓我的眼睛濕濕的,最後當12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著《國際歌》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真實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麼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了解,每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都被演員活生生的演繹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
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願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這部青春熱血電影,讓我激情萬丈,也讓我為之沸騰了!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㈨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9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你們讓祖國變得如此繁榮富強,是你們讓我們這祖國的下一代享受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扎實教育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繼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