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自貢人民電影院老照片

自貢人民電影院老照片

發布時間:2023-03-15 01:59:12

1. 紅岩中江姐的故事

1、故事敘述的是只有十歲的江姐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於她身材天生矮小,夠不到高大的機器,只能坐在特製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頭皮鞭的抽打。江姐十九歲那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因叛徒出賣,江姐被捕。

2、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後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3、在審訊室里,敵人惡如豺狼,他們用盡了各種酷刑,也不能動搖江姐的革命意志。敵人用特製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間,雙手緊握筷子的兩頭來回猛夾,邊夾邊惡狠狠的說:「你說不說,不說就把你吊起來!」這時江姐高喊:「筷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4、1943年4月,黨組織派23歲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配合地下黨重慶市委領導人之一的彭詠梧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負責通信聯絡。他們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實際上還是領導與被領導、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老彭十分關心江竹筠的安全。

為了躲避重慶特務的跟蹤,翌年,老彭讓她報考成都的四川大學——那裡號稱民主堡壘,比較安全。江竹筠只讀過一年高中,卻向老彭保證:「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我願意拚命!」經過3個月的復習,她終於考上了四川大學,老彭則經常以丈夫的名義去看望並布置工作。

5、在四川大學期間,江竹筠學會了俄語,並閱讀來自蘇聯的書籍和報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慶時,她參加了中蘇友協招待會,會上放映了蘇聯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婭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獄中她受酷刑後,難友們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

6、1947年秋,彭詠梧、江竹筠夫婦奉中共南方局的指示赴川東打游擊。翌年春節前夕,彭詠梧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頭顱被敵人割下掛在城門上示眾。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這一情景,心如刀絞,為防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出鎮定。此後,她繼續戰斗在川東的門戶萬縣。

7、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

8、1949年初秋,她利用一個難友出獄的機會,事先用竹簽蘸著棉花灰對水調成的「墨汁」,給同樣是共產黨員的哥哥江竹安寫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話,雲兒(指彭雲)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斗到底。」,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1)自貢人民電影院老照片擴展閱讀:

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1949)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按黨組織的要求,與共產黨員彭詠梧扮作夫妻,組成一個「家庭」,作為重慶市委的秘密機關和地下黨員學習的輔導中心。1940年任中共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學運工作,後經組織安排考入四川大學。

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1947 年,與丈夫彭詠梧一起到萬縣組織下川武裝起義。1948年1月,彭詠梧不幸犧牲,她謝絕了黨組織的照顧,堅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1948年 6月14日,因挺進報事件被叛徒出賣,在萬縣被捕,後與李青林、李承林、石文鈞、唐篡陶、黃紹輝、李明輝、黃玉清、陳繼賢、雷震一起轉押渣滓洞看守所。

徐遠舉和張界多次對她進行拷問,使用竹筷子夾手指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被獄中難友稱贊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陳丹墀、何雪松、蔡夢慰等組織了對江姐的慰問活動,與李青林、李其芬、曾紫霞等憑著對林清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的記憶,組織女牢難友學習,討論,並積極進行獄中策反工作,參加獄中追悼會和春節聯歡會。

2. <<未來的......>>作文怎麽寫急!!!!!!!

2025年,我已是一名會克隆專家。周日休息,我來到了動物園里發現企鵝變成了國家特級保護動物了,我打聽了一下,原來是南極的大氣層破了一個個大洞,企鵝受到了紫外線的灼傷,所以,企鵝變成了國家特級保護動物。

我被這個信息驚呆了,地球的環境竟被破壞到如此壞的程度,身為一位克隆專家我要用我的智慧拯救大氣層,為地球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做出一份貢獻。我馬上回到實驗室,首先要做克隆前的准備工作。事不宜遲,我迅速乘著直升飛機飛到了天上,我用遙控手輕輕地把大氣層挖了一塊,成為克隆的元素。接下來的工作我便要在實驗室中完成。我急忙走到實驗室把這個樣品克隆了一遍又一遍,讓人把這塊大氣層不到了南極那個大洞,我從動物園借來一隻企鵝,把這只企鵝克隆了一遍又一遍,讓人把這些企鵝放到了南極。

大氣層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我感到無比欣慰。當我再次乘著飛機來到南極時,眼前的景象更使我無比自豪:我看見了冰川不再融化。企鵝越來越多了,它們晃動著胖胖的身體向我點頭致敬,有些企鵝的叫聲好像在說:「謝謝你換給我們美麗的家園。」

「快起床,要遲到了!」媽媽的叫聲把我驚醒,噢原來是一場夢。雖然它有驚無險我也不願那一幕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同學們讓我們做環境的小衛士,保護地球吧。 曾幾何時,我就幻想著自己的未來,幻想著以後的自己,抬頭看著那湛藍的、深邃的天空,眼前晃動著我長大的身影——在電腦前熟練操作的紅客;翻動書本深入研究的經濟學家……」我看著以前的照片,進入了童年時的遐想,幸福地微笑著……
正如你所料,我達到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沒有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也沒有像接頭的乞討的人那麼沉默,生活不算富裕,但卻很幸福。
我,曾經破解了毀壞千萬家庭的電腦的罪魁禍首——「黑兔子木馬病毒」,但卻沒有張揚;我,曾經提出了新理論的經濟學家,人們生活的快速發展由「兩只手」完成,政府組織成的「看得見的手」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看不見的手」;我,邊住了多個程序,為人民在使用電腦時解難,提供出比以前更加方便的程序;我,研究出了「大國為何而崛起」的原因,使多個國家走上大國的道路……
瞧,這就是現在的我,雖然忙碌,但卻幸福,我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我沒有自己的企業,我沒有如國家總理一樣的名譽,但卻為國家的發展,為窮人的需求獻出了一份力量,盡管那樣的微不足道。
回想著以前的自己,思考著現在的自己,不覺之間心頭好象被幸福的暖風吹動——原來自己是那樣幸福!能夠做從自己小時候就盼望的工作,成為了紅客、經濟學家,還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報答健在的父母;可以為自己的祖國甚至世界出一點力……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生活,瞧,我是多麼為自己而感到自豪!
家鄉的變化
「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乾乾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一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一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麼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裡……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傢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灶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一個房間,掀開一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麼的都有了。可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一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麼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里一定變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變化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說,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里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盡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恐怕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了。還是縮小范圍,說說文二路這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裡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刮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那裡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著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著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裡,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裡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游覽觀光!

我的家鄉——西航,是一個美麗而可愛的地方。從前的她其貌不揚,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我感慨萬千。
就拿西航公司的中廠門來說吧!記得我小的時候,中廠門四處都是大樹,地面全是土地。只要刮風,到處都會塵土飛揚。倘若下雨,遍地都是泥濘不堪。
而如今的中廠門呢!真是煥然一新,她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你的到來。那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花崗岩蒲城的廣場地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亮。中廠門廣場有一個大型的音樂噴泉,每到晚上,它看上去五光十色、變化多樣。有的像水簾洞;有的像雄鷹展翅;還有的像高山瀑布直瀉而下……氣勢宏偉、壯觀,令人陶醉。在噴泉的西北邊,有一塊巨大的灰色岩石,上面醒目地刻著四個紅色的大字:紅旗廣場。在噴泉的正後面,有一個紅黃相間的「大火球」聳立在高空,她象徵著西航的未來更加生機盎然、美麗無比。「大火球」的後面是用漢白玉修建的升旗台,具有傳統氣息。19.58米高的銀白色旗桿和藍色「八一」字形的廠大門組成的1958年8月1日寓意著西航自58年建廠以來的蒸蒸日上、勃勃生機,使人賞心悅目、浮想聯翩。在廣場的四周,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爭奇斗艷、色彩斑斕。花叢中散發出縷縷清香。水杉、銀杏、白玉蘭等名貴樹木比比皆是,再加上千姿百態、品種繁多的燈飾把廣場照得如同白晝。啊!現在的中廠門真是美麗極了,彷彿她也在過新年,像小朋友們一樣,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除了中廠門之外,我們學校也有了變化。現在的自動伸縮大門取代了原來的手推兩扇大鐵門。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紅綠相間的塑膠操場,令人耳目一新。在北教學樓後面,添加了不少娛樂設施,還有生態園呢!
我的家鄉在變化……她真的變了,變得越來越美了。我愛我的家鄉——西航。她是那麼的高貴、典雅,韻味十足!

2
「坎市美,繁燈綠樹想映輝;沿河柳風拂面爽,摩托成群車成隊。坎市好,政通人和重環保;百業崛起第一鎮,引領周邊共富饒……」這首詩寫得多好呀,你聽,黨的春風吹進我們的家鄉,讓家鄉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的確是呀,這幾年來,我也真的看到我的家鄉面貌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你看,坎市公路以前僅是一條又狹窄又高低不平的沙泥路,人車行過, 「活蹦亂跳」的。人們個個提心吊膽,生怕掉進路邊的坑裡去。但現在,它成了一條條又寬闊又平坦又美麗的大公路。全鎮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面。尤其是沿河路變化最快,成了美麗的公園。河岸的柳樹上鑲著一盞盞精緻的燈,河水清澈,再也不像以前一樣發臭了。每當夜幕降臨,沿河路燈光閃爍,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凌空飛翔、騰雲駕霧而來的神龍,靜靜地躺在河岸旁。
走出家門,處處可見高樓大廈。十幾年前,坎市只是一間間破舊矮小的磚瓦房。但現在,它們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成為了一幢幢美麗的高樓大廈。原來,坎市街很不衛生,停車的空地成了「垃圾堆」,也沒種植花草樹木,非常雜亂。聽爸爸說,以前街上常聽見老百姓為了油鹽米菜的小事吵架的聲音,晚上壞人還不少呢!現在,街道書店多了、禮品店多了、玩具店多了,商店多到上千家,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大街上每天人山人海,車如流水,真是川流不息。如今,家鄉處處能聽到人們走向成功、富貴道路的歡歌笑語聲。
以前,家鄉人生活條件不好,家家沒有電視。現在可好了,人們個個爭著奔小康,就連我們坎市中心小學也能與城裡的學校媲美。人們家裡有了電腦、卡拉OK、家庭影院、冰箱、電視、空調、全自動洗衣機、熱水器……坎市距龍岩中心城市僅29公里,龍(岩)梅(州)鐵路在鎮區設三級站,省道福三線又穿境而過,成了永定重要的交通樞紐。現在,坎市還是有名的商業重鎮、客家小吃鎮。坎市光有飯店就有二百多家,大酒家十幾個。東街酒樓、小肥羊等品牌餐飲業開始出現;家潤福、勇勇、精博等連鎖超市進駐坎市,七匹狼、雲敦、九牧王等品牌店紛紛登場;就連小吃街——沿河街也不甘示弱。特別是夏天晚上,來自各城鎮的人們開著小車,騎著摩托車,紛紛來到沿河路吃夜宵,人們總是歡天喜地,滿載而歸。聽說就光這條沿河路,一個晚上竟要吃掉六頭牛,上百頭豬,一晚經濟收入盡存十幾萬呢!怪不得在坎市投資做生意和買房定居的外地人逐年增多,人們還在我的家鄉的省新村建設示範小區「富家雲景花園」、「金輝花園」購買了商品房,過上了城市人一樣的生活。過去的坎市街——大夥稱「盧姓街」,如今則成了名符其實的「百姓街」。
我們家鄉地靈人傑,人們打著「寬容、誠信、開拓、進取」的「坎市精神」,把我們的家鄉變成了 永定縣的經濟中心,福建省工業衛星鎮、科技示範鎮,全國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就拿今年來說吧,坎市加快了「新鮮血液」的注入,招商引資工作熱浪滾滾,成功引進500萬元以上大項目就有六個,資金兩億元;產值達500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坎市引進了14個。良好的環境吸引台資近17億元人民幣。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國產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 —300萬噸旋窯水泥建在我家附近,它現在還是全省最大的水泥生產項目呢!目前,我們家鄉正在打造以碧溪重工業區、城北農產品加工區和坎市科技園為支撐的工業發展格局,真正成了龍岩首個財政收入超億元鄉鎮!我們家鄉人真自豪呀!
短短的十幾年時光,我們坎市就有這么美麗、這么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正朝著全面奔小康的目標快速前進。我相信再過幾年,坎市就會成為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富麗堂皇的天堂。
我愛我的家鄉!

3
我的家鄉經過幾年的發展,她變化得特別快。變得有點讓人認不出了。
在以前,通往村上的那條路是一條泥沙路,車輛和人,行走的時候很不方便。有時,下雨的時候,泥巴都能濺到小腿肚上;有時在晴天,只要有一部車走過就滿天的灰塵,跟在後面的人或車根本就看不到前面是什麼。而現在一看,一條烏黑的柏油路,展現在我的眼前。而且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有車走過會滿天的塵灰,把路旁的人弄得灰不溜秋。從這條路可以看出我的家鄉變化十分快,僅幾年的時間就變化得這么好,真令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家鄉。
路好了,人們也跟著富起來了。以前村裡,哪裡有什麼樓房,就連用電的人家都沒幾戶,而現在不僅家家用上了電,有的人家還住上了高大的樓房,用上了高檔的傢具,很多人家已經看上了彩電,那曾經炫耀一時的黑白電視機已經匿影藏形。什麼VCD、DVD、音響差不多樣樣都有。
我的家鄉變化了很多,但是,有些地方她一點都沒變。
山,一年四季還是那樣綠,她依然穿著那件她最喜愛的綠衣裳。每當微風拂來,撩動著她的綠色衣裳,她就翩翩起舞來展示她的嫵媚風姿,好像在向風說:「你看我的裙子多美麗啊。」
還有那山腳下的條河,雖然不是很大,可是這水很清很涼。清得連河底的魚都可以看到;夏天十分熱的時候,這手一到了河水整個人都涼爽了。

我的家鄉多好啊,她把該變的地方都變了,不該變的地方她一點都沒變。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還是那樣讓我喜歡。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更美,更好……

4
「千年鹽都千般秀,半城青山半城樓。」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自貢。她有著「南國燈城、恐龍之鄉、千年鹽都」等美譽。富有豐富的歷史文化。

她四季飄香,有著一條美麗的釜溪河,間隔了新、老城區。老城區的發展已達到了最高氣勢。一幢幢緊挨的高樓大廈之間有著一條條蜿蜒的柏油路。人群、車流真是川流不息。

來到新城區,更是盛世在延,熱鬧非凡。從老城區沿著簸米灣道路進入新城區,一個十字路口,圍繞著一個圓弧地面栽植著各種花草,揮動著舞姿向你招手。在弧中巍聳著一棵大柱子,它閃耀著燈這景象———二龍抱柱,真是活靈在現。四個路口都安裝了紅、綠燈,他們會爭先恐後地對你說:「注意安全!這里還有能讓你隨心所欲的購物廣場:人人樂、摩爾瑪、九鼎……有四星級的匯東大酒店、還有各種高檔餐廳、娛樂場所。在繁華的道路兩側威然挺立的樹木,如迎賓小姐一般喜迎著遠方到來的客人。再往前看,一個大規模的八一水庫瀏覽區正在大量開發。政府機關駐扎在新市區中心,美麗的春華廣場面對著肩負神聖使命的她。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終於可以閑下來散散步、聊聊天、觀賞觀賞夜影。小孩們則在一旁追逐打鬧嬉戲玩耍。老人們揮動著優美的舞姿,唱起了歡快的歌兒。「社會主義好……」大人們議論著:「十年前的匯東是一片桑田,人煙稀少,在錯亂不堪的桑田中,鑲嵌著幾戶農家。今天的匯東煥然一新,用它那獨特的魅力成為自貢的焦點。這變化真是大呀!真是一天一個樣……」。

短短的十年時光,我們自貢新城區就有這么美麗、這么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正朝著全面奔小康的目標快速前進。我相信再過幾年,自貢就會成為一個更加美麗城市。

家鄉的變化真大!

3. 《等到滿山紅葉時》影片中那個奉節信號台還在嗎

演員高英(左)和張芝華在通往白鴿背信號台的路上手拉著手,拍照留念



《讓我們重溫《等到滿山紅葉時》那堅守奉獻的情懷(組圖)》

2016年01月13日星期三

來源: 重慶日報

本報記者 申曉佳 實習生 蔡檸壕


三峽紅葉,是牽動詩情與鄉愁的象徵,如今更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上世紀80年代最美好的電影回憶「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

看過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的觀眾,都會對這首同名插曲印象深刻。雖然這部電影早在1980年就已上映,但它的情節動人,演員表演真摯,風景如畫,至今仍給許多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等到滿山紅葉時》講述的是:一群電影廠的演員到長江客輪上體驗生活,聽到了一個發生在三峽的異姓兄妹悲歡離合的故事,反映了青年船員的愛情工作、生活和理想,歌頌了為平凡工作獻身的精神。

「那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都很喜歡看電影。一說要放《等到滿山紅葉時》,必須要提前去佔位置,這部電影『俏』得很!」61歲的市民王永麗是一位退休教師,她回憶說,電影中的三峽夔門、滿山紅葉,都是重慶人最熟悉和喜愛的元素。同名插曲的曲調非常好聽,也是當時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拍戲要坐航標船,手腳並用爬石坡

要拍攝這樣一部風景如畫,情懷如詩的電影並不容易。

1月11日,記者在南岸區見到了當年全程參與接待劇組的原長江重慶航道局奉節航道處辦公室主任李永琪,他回憶道,那時,為了這部電影,劇組上上下下吃了不少苦頭。

「首先是路難走。」70歲的李永琪說,劇組一共有10多個人,1979年10月左右住進了位於奉節老縣城的奉節航道處招待所,電影正式開機。但拍攝點白鴿背信號台位於瞿塘峽北岸的陡坡上,只能坐船去。

於是,奉節航道處的航標船成了劇組的代步工具。單程一般需要半個小時。船到白鴿背信號台山腳下後,劇組人員還得手腳並用,爬上垂直高度近百米的石坡,才能走進信號台。

劇組的敬業讓李永琪十分感動,他跑遍了奉節老縣城,借來一架「海鷗」牌120相機,進行「跟拍」。從照片上,我們能看到飾演楊英的女演員吳海燕坐在江邊的石頭上背劇本;女演員張芝華和高英在通往白鴿背信號台的路上手拉著手,身後就是湍急的江水;劇組成員離開前,和招待所的工作人員在奉節老縣城依斗門前合影留念……雖然白鴿背信號台已於2002年在三峽蓄水中被淹沒,但這些生動的細節通過相機鏡頭得到了 保留。

......

4. 90年代的河南平頂山是什麼樣子

平頂山,別名鷹城,是河南的一座地級城市,這是一組90年代平頂山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平頂山的過去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去逛逛90年代的平頂山。圖為90年代的平頂山城市全貌。

平頂山,別名鷹城。位於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3°08′至34°20′、東經112°14′至113°45′ 之間。國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截止到2016年10月,轄葉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4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4區以及新城區、高新區,代管舞鋼市,總面積7882平方公里(含汝州市),全市總人口440.23萬人(不含汝州)。

平頂山市處於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交錯的邊緣地區,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條河流,大中型水庫175座,庫容28億立方米。

境內叢林疊嶂,山巒起伏,有國家5A級石人山(堯山)風景旅遊區、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白龜山風景旅遊區、昭平湖風景旅遊區。



90年代的平頂山街景,一個繁華的路口,馬路寬闊,有認得這是哪條街道的嗎?


90年代的平頂山飯店。這家飯店1994年開業,算得上是平頂山很高檔次的飯店了。


90年代的平頂山礦務局第一小學。讀者當中有在這所小學上過學的嗎?


90年代的平頂山平聲影劇院。平聲影劇院地處中興路中段,1985年開業,80年代後期、90年代前期的時候,這里曾經非常火爆。


90年代的平頂山劇院。這座劇院建於上世紀50年代,曾是平頂山的地標建築。這里曾是全市的文化娛樂的中心,上映新的電影時往往一票難求。


90年代的平頂山人民電影院。當時的人民電影院看上去還是很豪華、上檔次的。

5. 記壽光縣城的兩個電影院

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間,壽光縣城有兩個電影院。分別是位於中心街南段、路西的「壽光影劇院」和位於城南的「壽光電影院」。在壽光人的口中就是「北影院」和「南影院」。關於壽光影劇院的建成年代,我沒有考證,大體的年代應該是七十年代初期吧?聽說為了建這個「壽光影劇院」以「缺乏建材」為由,拆了壽光文廟。(壽光文廟於一九七四年拆除,以此推測,壽光影劇院的建成年代不早於七四年)如果真如民間傳言,依現在的眼光來看,「建影劇院是假,拆文廟是真」,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耳」!

在我的印象中,壽光影劇院和壽光電影院的招牌是都有題字的,至於壽光影劇院的題字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已經無從查證,我只記得壽光電影院的題字出自書法家武中奇。

壽光影劇院位於壽光中心街(現渤海路)南段路西,封閉的院落,兩扇鐵門,大門朝東,大門兩側是售票窗口。一般是電影放映前開門,散場後關門。影劇院的兩扇鐵門下面預制了一個鐵制「∩」形的物件,關門時起到定位的作用。就是這個「∩」物件,好多人都吃過虧,由於這個物件位於大門中間,散場時人多,往往最擠的時候就是在大門口,如果腳掌一不注意進入這個「∩」形物件,加上後面的人源源不斷擠來,運氣好的、反應快的迅速抽腳能躲過一劫,稍一疏忽,輕則腳面挫傷,重則斷腿。這種情況我見過多次,見的多了也就「長見識」了,所以每次電影散場就不敢走大門中間了。

對於壽光影劇院的最深印象,還是在我在壽光工業職工子弟學校上學的時候,那年首映少林寺,萬人空巷,爭先恐後的目睹「覺遠」和「白無瑕」的銀幕風采。大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半大小子」呢?當時學校也很「人性化」,組織去看少林寺。少林寺在壽光上映了差不多半月的時間吧?由於單位分票看,學校組織看,少林寺的上映對於當時的壽光人來說也算是「發放福利」了。那時的我們「可滋潤了」,中午放學去看,下午放學去看,甚至晚上接著看。一部少林寺,我記得看了二十五遍。於是,全班人都「走火入魔了」!男生剃了光頭,戴上了少林寺的胸章,買了「少林拳術秘傳」……彷彿一夜之間都成了「武林高手」,就差「仗劍走天涯」了。現在看來,少林寺就是由封閉到開放的分水嶺,引導著人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說完了「北影院」再說「南影院」,應該是八十年代中後期吧,在壽光城南建起了「壽光電影院」,當時的「壽光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也遷到了「南影院」,從這一刻起,壽光的「電影中心」也就轉移了。

壽光電影院運行的時候,我已在單位上班,那時正興「電影通宵」,於是,下夜班後我們就結伴去看電影,為了減少支出,「逃票」也就成了不二之選。「南影院」的前鄰是「壽光工業供銷公司」,一牆之隔就是南影院的廁所,於是我們先進工業供銷公司,然後翻牆進「南影院」廁所,甭管有沒有屎尿,先在茅坑蹲一番,等上廁所的人多了,我們就分批進入放映廳,以此來混擾查票。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那年我們就遭遇了一次,腚還沒坐穩就遇到查票,一次就逮住了四個,拉進辦公室(更像是訊問室)采著頭發(年輕時留長發)就是一頓胖揍,揍完以後再給個甜棗:「下不為例啊!看電影起吧」!唉!一頓胖揍之後電影也就接近尾聲了……這是看電影嗎?這是看了個職員表啊!

隨著舊城改造和城市開發,這兩個電影院已經消失了,「北影院」先是在影院廣場前建起了「春天購物城」的地下商場,然後拆了影劇院建起了商住樓,「南影院」關閉後「聖水源游泳館」進駐,最後拆除電影院,建起了金頓大廈。

前幾天看壽光老照片,見到了「南影院」和「北影院」的照片,於是乎,記憶涌來,感嘆唏噓……

雖說兩個老影院沒了,但壽光的電影業卻沒消失,相反還多了起來,而且還遍地開花之勢……比如新世紀電影城、壽光金典電影城、銀座魯信影城、壽光萬達影城、壽光喜滿客影城……

(以下照片取自網路,向拍攝者致敬)

閱讀全文

與自貢人民電影院老照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票VB 瀏覽:251
紅色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400 瀏覽:181
買完電影票的二維碼 瀏覽:846
圖片配文字電影截圖 瀏覽:62
韓國電影導演金大佑 瀏覽:732
霸王花電影3演員表 瀏覽:7
日本電影院內褲服 瀏覽:996
紋二維碼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7
小學生版英文電影觀後感 瀏覽:407
芳華電影原聲音樂cd 瀏覽:926
內蒙古古裝電影大全 瀏覽:773
韓國海軍日本電影大全 瀏覽:16
使徒行者電影有粵語嗎 瀏覽:928
有什麼好看的三級愛情電影 瀏覽:923
四哥電影大全播放 瀏覽:628
電影血疫完整觀看 瀏覽:340
學生會微電影劇本大全 瀏覽:502
哪裡可以看中文版外國電影 瀏覽:694
大朗長盛影院電影院 瀏覽:854
什麼是電影的意識形態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