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青歲月——游保康
農村生活也能找到浪漫,只是你想不想。也能出去遊玩,只是能不能有這個閑心。但上山下鄉當知青時,受到許多限制,更主要的是交通工具的限制是最主要的。即便是這樣,我們戶里也組織了一次遊玩——游保康。
保康屬於 科爾沁左翼中旗,是一個鎮子。我們下鄉時聽說原來科爾沁左翼中旗曾經在這里,後來搬走了,現在情況如何不太清楚。當時進入鎮里的感覺要比茂林鎮大多了。除了樓少些外,是有城市模樣的。
下鄉有好幾個月了,城裡什麼樣的感覺淡漠了,冷不丁進入一個規模挺大的城市,特別是陌生的城市,從來就見過的城市,那種新鮮感油然而生。下車後,我們沿著一條朝南的大道進入鎮里,這點跟鄭家屯差不多,車站離鎮子還有一段距離。我們一直走到一個百貨商店,到那裡轉了一圈。也沒啥可買的,只是看看熱鬧就出來了。
出來後,我們發現了一個電影院,很長時間沒有看電影了。光蹓躂街買不了啥,也沒意思,不如看場電影消磨時間。於是,找到電影院進去看電影了。
看什麼電影,片名叫什麼其實我都忘記了。戶里的同學說那天看的是朝鮮電影《賣花姑娘》。時間久了,電影的內容也淡忘了。但有首歌還是有記憶的: 「賣花來呦,賣花來呦,朵朵紅花多鮮艷,花兒多香,花兒多鮮,美麗的花兒紅艷艷……」
友友們一定還記得這首歌吧。為了想起電影的內容,上網進行了搜索。這首歌是雖然是朝鮮電影,可誕生地卻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金日成當時在中國參加抗日斗爭,曾經在被捕入獄,在蹲吉林監獄期間就開始構思《賣花姑娘》的劇本,這是一部歌劇。出獄後,在1930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13周年之際,金日成將《賣花姑娘》搬上遼河地區五家子村的三星學校禮堂。金日成回憶錄中在《變「理想村」為革命村》一篇中寫道:「1930年10月,我從東滿來到五家子。當時,我們通過學生,給村裡的人教唱了很多革命的歌曲。《赤旗歌》、《革命歌》等革命歌曲,只要到學校去教唱一次,當天就傳遍全村。我也著手完成《賣花姑娘》的劇本。這個劇本,我在 吉林市 時就已開始寫,並已試演過幾次。在 十月革命 13周年紀念日那天,我們在三星學校禮堂演出了這出歌劇。」「花妮」在那時就已經在中國東北唱響了《賣花姑娘》的歌。
不僅如此,後來 《賣花姑娘》被改編為同名電影,讓人稱奇的是 金日成 任編劇, 金正日 任導演。父子倆把《賣花姑娘》推向了高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為了 朝鮮電影 的代表作。該片除了在中國受到歡迎,還獲得第18屆 國際電影節 的特別獎和特等獎章。
看來, 《賣花姑娘》在國際上還是受歡迎的電影,因為它講述了朝鮮在受壓迫受奴役的年代裡,主人公花妮一家四口的悲慘遭遇。影片中主要表現花妮一家的悲慘遭遇,妹妹被地主婆燙瞎眼睛,哥哥哲勇放火燒毀地主的房子被抓,母親積勞成疾。花妮一邊照顧妹妹和母親,一邊賣花給母親抓葯治病。當時電影院里看到這時,有人開始痛哭流涕,促動了心靈,為花妮一家遭遇而感到難過。盡管如此,多病的母親還是被地主逼死,妹妹又不幸走失,花妮本人也被地主關押。正在觀眾擔心花妮的命運時,晴天一聲雷響,從魔窟中逃脫哥哥哲勇從天而降,發動貧苦大眾打倒地主,救出了花妮,兄妹三人重逢。這時,一直提著心的觀眾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
以前雖然看過這個電影,可我們不知道這個電影的背景,通過網上搜索,電影的背後竟然就有那麼多的故事,是我們才知道的。
那時在描述朝鮮電影特點時說:「朝鮮電影又哭又笑」。不可否認,當電影出現窮人被壓迫、被壓榨受苦受難的場面時,沒有不落淚的;而當窮人進行斗爭,打敗了欺壓他們的壞人時,那熱烈慶祝的場面沒有不為之喜笑顏開的。這里所描述的不僅是電影里演員們又哭又笑,連觀眾在電影情節發展中也隨之又哭又笑。
看完電影,我們研究認為來一趟內蒙,得吃地方特色不能進漢族的館子。於是找了一個清真飯店,喝了羊雜下水湯。這頓飯菜讓戶里的同學都摟個溝滿濠平,吃的非常痛快。這也是唯一一次集體 旅遊 。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看電影感動得痛哭流涕,吃飯時都洋洋得意,可到了回家時,就都有點垂頭喪氣。
火車沒有了,住店不可能,只好往回走。 保康到茂林中間隔三林站,兩台地六十里地。從茂林到集體戶還有十二里。當然這是勾股了。可走弦我們又不知路,只好沿著鐵道往回走。正當我們剛出城繼續向前走時,忽然後面聽到老闆子趕大車的吆喝聲。頓時,燃起我們的希望。但是,大車到跟前一看,我們幾個人坐不下,就沒攔截。還是盼望能有趕上來的能讓我們都能坐上的大車。因為我們是集體行動,如果分散的話怕出現走丟的情況。這樣,又走了十幾分鍾,終於有一個大車是空車趕上來,我們就急忙攔車的攔車,上車的上車,有同學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一邊說好話,一邊遞香煙。車老闆一看哭笑不得,想趕我們走不可能了,只好說:「就捎一軲轆,你們想去的地方我肯定不能去,太遠!」
這個大馬車解決了我們一多半的路程,下車後, 我們 根據車 老闆子述說的方向,翻過坨子穿過樹木,我們找到了過去通往長嶺的大道。這條路我們在下鄉前就已經廢棄多年了。當年修這條路時,茂林鎮鎮還是歸長嶺縣管轄的鎮,即1956年茂林建鎮劃鄉,劃歸長嶺縣稱茂林鎮,到 1961年2月,茂林鎮又劃歸雙遼縣。由於建制的更改,使得一些工程變得無用了。這條路是一條正規的沙石路面,我們下鄉時看到那條還是很好的,能直接通往長嶺,可惜的是除了沿線生產隊短途能用上外,其它都極少使用,所以,公路保持很好。
走到這條路上,我們就知道了不用天亮我們就可以回到戶里了。
坐上一趟火車,去游一次保康,進了一個商店,看了一場電影,吃一頓牛羊肉,一半路強行坐上了大車,一半路靠自己用腳丈量,回到戶里時已經大半夜了。所以,用「一」和「半」就把我們游保康解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