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呼蘭電影院老照片

呼蘭電影院老照片

發布時間:2023-01-31 01:05:45

① 正在「消失」的城市——南寧

每天下班高峰期路過民族大道的時候,都忍不住抱怨幾句堵成狗了。想起小時候坐在28寸自行車後座的我,那時候覺得南寧的道路特別的寬敞,去哪都四通八達,路上只有稀疏的幾輛汽車。

(圖/南寧高樓迷)

現在的南寧越來越有大城市的模樣,高樓商場越起越多,城市也越來越美麗,南寧也變得熟悉又陌生。一些東西在重建之後變得更好,而一些東西卻永遠的消失了。那些斑駁的回憶正在一點一點被吞噬,曾經的美好也化作無盡的遺憾。曾經那些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如今在哪裡還能找到?

【 一、消失的地標 】

1.北大客運站

北大客運中心緊靠城市快速內環道,是南寧市作為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設的公路交通樞紐站點之一。這里曾經是南寧人流量最多的客運站。

由於在營運過程中出現較嚴重的交通擁堵,特別是逢年過節時導致周邊道路交通壓力大。北大客運站在2013年正式停用,整體搬遷至西鄉塘客運站。

(圖/網路)

以前的北大客運站一片繁忙,自從搬去西鄉塘客運站之後,就被廢棄在那裡。直到2017年11月北大客運站被拆除,正式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歷史。根據改造規劃圖可以看到,北大客運站未來將會改造為住宅區。

(圖/南寧高樓迷)

2.民族商場

民族商場坐落於最繁華的朝陽商圈,曾經有南寧最火的休閑娛樂場所,南寧最早的卡拉OK歌廳,也是南寧人最愛去的淘貨聖地。以前如果家裡要買音響器材和電子產品,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去民族商場。

(圖/網路)

2017年7月,有消息傳出民族商場即將拆遷,原址或將新建一個城市綜合體。陪伴了南寧人28年,要說再見了。

(圖/南寧圈)

我家裡還留著十幾年前在民族商場買的DVD機,那時候的零花錢都攢著去買各種動畫片光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DVD機早已被淘汰。時過境遷,如今的南寧多了許多現代化大型購物商場,28歲的民族商場也褪去了喧囂和繁華,就像DVD機一樣被時代淘汰。

3.朝陽人民人行天橋

1985年,廣西第一座人行天橋在南寧落成。當時朝陽路、人民路百貨大樓一帶人流量非常大,人們為了趕時間直接闖紅燈,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為了緩解十字路口交通擁堵問題,南寧政府投資50多萬元,建造這座天橋。

(圖/南寧電視台)

有了這座天橋,人們就幾乎不再闖紅燈橫穿馬路,交通秩序好了很多。那時候天橋上還有很多賣小商品的,雞蛋、包子、手工藝品等,各種各樣都有,而且價格很便宜。

在經歷了20多年的風雨後,天橋已經銹蝕嚴重,而在技術上又不適宜進行加固。於是,南寧政府決定將天橋拆除。當它不得不與南寧人說再見時,許多市民都前去合影留念,有的人則是想最後走一次這座天橋。

4.中華電影院

中華電影院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是南寧最老的電影院之一。1932年由廣西督軍譚公館改建而成,那時叫做中華大戲院,以放映為主,1946年9月才更名為中華電影院。當時中華電影院算得上是南寧數一數二的大影院,整個影院可以容納2000多人。

(圖/@老豆有話)

隨著南寧上檔次的星級電影院的不斷涌現,萬達影城、紅星電影院、百老匯影城等設備先進,服務優質的電影院相繼開業,傳統老式中華電影院也在競爭中慢慢的沒落了。2013年永恆時代影院斥巨資對中華電影城進行裝修升級,中華電影院也變得更現代化。

2017年隨著南寧三街兩巷項目的開展,中華電影院也被拆除了。南寧的民國建築,如今又少了一座。

5.老水街

關於水街名稱的來歷,眾說紛紜。據說解放前,步行街、華強路一帶的居民都要經過這里到邕江挑水吃,成條街水粼粼,因而得名。也有人說,水街之前是因為是賣水的,才有「水街」之名。還有人說,水街是因為多年前常遭洪水和內澇浸泡而得名。

(圖/網路)

無論水街因何得名,水街所代表的,是一種濃郁的南寧風情。水街,代表著南寧的傳統,是最南寧特色的老城區。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水街菜市的經營品種豐富,幾乎涵蓋所有農貿產品,不僅貨色上乘,而且品種齊、價格較其他菜市低廉。

(圖/網路)

水街,不僅承載著南寧長達百年的商貿記憶,也是南寧傳統美食文化的發源地。有人說水街是南寧人的胃,而現在那些老水街的美食都遷往各處,再也找不到純粹的老水街味道。

6.南棉紡織廠

在上個世紀傳統工業發展最繁榮的八九十年代,北湖片區聚集了紡織廠、煙廠、味精廠等製造業國企。每一個廠區都自成一區,有著自己的生活區,南寧棉紡織廠就是其中之一。

(圖/網路)

南棉是原南寧棉紡織廠的簡稱,在老南寧幾乎無人不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南寧心目中輝煌燦爛的工業代表。當時,北湖路,友愛路,衡陽路,中華路的大片區域,都是南棉紡織廠的廠區和生活區。

(圖/網路)

但是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和改革,轉型不成功的國企一個接著一個破產,繁華不再,留下一地雜草叢生衰敗蕭條。不過這塊土地即將迎來新生,舊城改項目即將開工,未來這里高樓林立,見證了南寧工業時代的「南棉」將成歷史。

7.臨勝街

在南寧,人人都知道中山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山路的盡頭還有一條臨勝街。但一說到天福香老友粉很多人就恍然大悟,原來那條街叫做臨勝街。

(圖/@邱崗誠)

雖然處於市中心,但與周圍的繁華格格不入。早年的臨勝街很熱鬧,巷子里還隱匿著許多老南寧才知道的美食,代表著老南寧的味道。

(圖/網路)

後來許多人都搬出這條巷子,臨勝街也漸漸老去,還是要跟南寧人說再見了。天福香總店搬走,低矮老舊的房子也被拆掉,臨勝街最後也只能存在在南寧人的記憶里。

8.圓湖花鳥市場

我小時候能去逛花鳥市場比去游樂園還高興。花鳥市場除了花還有各種各樣有意思的東西,很多人會來這里鬥蟋蟀、玩鳥,除了花卉盆栽,土狗家貓以外,還有許多野生動物和真假難辨的古董。

(圖/網路)

園湖路花鳥市場在過去是南寧人休閑娛樂,選購花卉寵物的首選之地,曾榮獲"全國重點花卉市場"稱號。雖然南寧後來有了其他的花鳥市場,但還是圓湖路花鳥市場的人氣最旺,最熱鬧。

(圖/網路)

盡管如此,園湖路花鳥市場還是被拆了,因為南寧高速路發展建設發展的需要。圓湖花鳥市場於2011年3月16日拆除,南寧的一張城市名片也就這樣消失。

9.桂劇院

像我這樣的90後很多都不知道南寧原來還有一座桂劇院,你或許想不到它在哪,如今的百貨大樓對面的鑽石廣場,其前身就是桂劇院。

(圖/@老豆有話)

上世紀50年代,是廣西桂劇的黃金時代。後來,桂劇院除了演出桂劇,還安排各種演出,粵劇、京劇、評劇、彩調、話劇、雜技、歌舞等,每場上座率都很高。

後來,隨著南寧人的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桂劇院也不得不以放映電影為主。1988年,桂劇院計劃拆除重建。從此,桂劇院也就只能從南寧的老照片中看到了。

【 二、消失的鄉音  】

1.南寧白話

南寧的方言有好多種,郊區地區說平話,武鳴邕寧等部分地區說壯話。不過大多數的老南寧都還是說南寧白話。"白話"是粵語的俗稱,南寧地區的白話其實就是粵語的一支。

雖然南寧白話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現在會說白話的南寧人越來越少。年輕一代的我們已經把普通話作為日常用語,白話只用來跟家人交流。我們的「南普」說得越來越流利,卻逐漸忘記了我們從小講到大的白話,甚至沒有教下一代講白話。

前段時間網上還流行一個《6-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圖,我看到南寧那一欄心都涼了。只有13%的南寧少年兒童能熟練掌握方言,在全國來看是倒數的幾個城市之一,甚至比深圳這個移民城市還要低。

再看其他幾個年齡段的統計,可以直觀地看到,南寧白話的熟練度是一代人比一代人低。

雖然這些數據並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確,但在生活中我們確實可以感覺到南寧白話的日漸消亡。走在成都、重慶、廣州這些城市的街頭,聽到的基本都是四川話和粵語,而在南寧大家都更喜歡說南普。

【  三、消失的技術  】

在老幾輩人的心裡,有一門手藝才能走天下。所以在老南寧的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傳統的手藝活。我們這一代人都不那麼在意手藝活了,你還記得那些消失在南寧街頭的老技術嗎?

1.磨菜刀

十幾年前在老街小巷經常能聽到「磨菜刀咯」的吆喝,高亢悠長的吆喝聲成為了街道上獨特的音符,也成為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圖/網路)

我外婆家的菜刀跟我的年紀差不多大了,鈍了就拿去磨一磨,就又跟新的一樣了。也許磨刀這一行很不起眼,卻是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工作之一。現在磨刀人已經不多,一個老行業正在逐漸萎縮,這也許就是工業時代與傳統手藝不可調和的矛盾吧。

2.修鞋

現在如果鞋子壞了,第一反應一定是再重新買一雙新的。但是在老南寧的心裡,鞋壞了就應該拿去補,補好了重新穿。以前老街附近都會有幾個補鞋攤,一把小椅子,把工具擺在地上就可以開始補鞋。以前鞋子壞了我媽就會拿去路邊補,一雙鞋子可以穿上好幾年。

(圖/網路)

現在的我們不會再去補鞋,壞了就丟掉換一雙,而不知不覺中補鞋攤也漸漸消失在了南寧街頭,補鞋攤成為了只在小時候存在的記憶。

3.挽面

有一首俗謎:「四腳相碰,四目相向,一人咬牙根,一人在忍痛。」說的便是挽面。專為人挽面的阿姆用線將女人額前、鬢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彎彎的月牙眉。

(圖/網路)

小時候在朝陽廣場一帶還能經常看到挽面。以前愛美的南寧姑娘都愛去挽面,阿姆們一雙手,幾根線便能使臉蛋容光煥發。後來,隨著現代美容技術的發展,挽面也漸漸消失在城市中。

4.裁縫

我外婆告訴我說,她們那個年代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找裁縫做新衣服,有一件新衣服可以高興一年。到了我媽這代,幾乎家家都有一台縫紉機,因為當時流行的嫁妝就是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和手錶。

(圖/網路)

到了現在,買衣服越來越方便,甚至都不用出門就可以買衣服,很多門店也會提供改衣服的服務。人們已經不需要找裁縫,這一行也就這樣慢慢沒落,需要做衣服改衣服的人也不多了。

【 四、消失的老物件 】

1.萬力啤酒

萬力啤酒是真正的南寧老品牌,南寧消費者的本地化情結十分強烈。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喝萬力啤酒,大多數南寧人見證了萬力品牌曾經的輝煌及沒落。

2001年,青島啤酒收購萬力啤酒廠,迅速執行品牌替換策略,直接用青島啤酒大眾型替換萬力啤酒。曾經南寧人熟悉的萬力啤酒不復存在,但還依然記得那句「行萬里路,喝萬力啤」,陪南寧人一起走過成長的歷程。

2.鐵鳥醬油

鐵鳥成立於咸豐年間,最興盛的時期是80到90年代,在當時年銷售量就達到一千多萬。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用鐵鳥醬油,後來還有鐵鳥黃皮醬,是南寧人吃捲筒粉、粉餃的標配。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三四塊一瓶,便宜又大碗。

現在的鐵鳥連年虧損,經營已經很困難。最近已有消息傳出,鐵鳥醬油就要停產了,作為南寧人的我不禁惋惜,多年來鐵鳥已經成為南寧人的一種記憶,小時候的味道也許以後再也吃不到了。

3.多麗電風扇

多麗電器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南寧市電風扇廠,至今也有幾十年的歷史。現在,人們祛暑降溫的首選就是空調,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的夏天都是在大葵扇和多麗電風扇的陪伴下度過的。

(網路配圖)

直到現在我家還有這樣一台風扇,用了十幾二十年還沒壞,質量非常好,雖然夏天也未必會拿出來用,但也捨不得丟,或許這就是一種情懷吧。發展到現在,多麗已經不僅僅生產電風扇,還生產吸油煙機、暖浴器、電子消毒櫃等各種家用電器。

4.童樂牛奶

童樂牛奶是廣西的一個老字型大小牛奶品牌,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養育了好幾代廣西人。記得以前只要訂牛奶,就會給家裡配一個奶箱,每天早上有人把牛奶送到家門口。只要一開家門就可以喝到新鮮的牛奶。

現在很少人會訂新鮮牛奶來喝,更多的是去超市買幾箱回家囤著。而童樂牛奶也越來越少見,現在南寧人更熟悉的是皇氏、石埠這些品牌,卻忘了陪伴我們長大的童樂牛奶。

5.邕江肥皂

南寧肥皂廠是曾是廣西最大的洗滌用品企業,當時的主要產品就是這塊小小的邕江肥皂。21世紀初,該工廠倒閉,擁有七十年歷史的企業煙消雲散了。後來邕江肥皂由南寧香臣日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二十年前,邕江牌產品是日用品批發店裡銷量最好的,但現在市面上基本已經見不到。

6.荷花味精

荷花味精在廣西曾經家喻戶曉,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會有這么一袋透明包裝的味精,它誕生於南寧味精廠。2011年北湖路的荷花味精廠被拆除,原本遍布南寧大超市和小商店的荷花味精廠房就這樣倒下了。

現在印著荷花的荷花味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出現,在大型超市和老舊小區的商店都沒了它的身影,作為老南寧人的記憶就這樣消失了。

【 五、消失的零食 】

1.白檸檬汽水

小時候最喜歡喝的飲料不是可樂也不是雪碧,而是南寧本土的白檸檬。那時還流行這么一句話「白檸檬,博你懵」。和啤酒瓶一樣是玻璃瓶子裝的,一塊錢一大瓶,味道有點像雪碧還有點檸檬味。

(圖/網路)

那時候大人喝萬力啤酒,小孩喝白檸檬,簡直是每個南寧人的童年記憶。那時候喝飲料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能喝一瓶白檸檬就像得到了全世界。不知不覺白檸檬就消失了,現在想喝都買不到了,還真是懷念。

2.強力潤喉茶

小學的時候一到課間大家都會跑到小賣部買5毛錢一杯的潤喉茶,喝起來喉嚨涼涼的,和辣條簡直是課間標配。上完體育課大汗淋漓的時候不是去買水,而是人手一杯冰的潤喉茶。

(圖/網路)

這個潤喉茶可以說是南寧人上學時必不可少的零食之一,現在在小商店轉轉或許還買得到。還是原來的味道,原來的價錢,回憶滿滿。

3.6點半豆奶

五毛錢一袋的6點半豆奶,每日早餐必備。現在已經找不到這種袋裝的,市面上都變成了玻璃瓶裝的。不過我覺得還是袋裝的6點半更有小時候的感覺。

(圖/網路)

4.哨子薄荷糖

小時候一毛錢兩顆,兩片糖可以像紐扣一樣互相扣上,中間有一個孔。放在嘴裡,沒化之前可以「噓噓噓」的吹幾分鍾。那時候,吃哨子糖可神氣了。一定要在聽眾最多的時候放進嘴,一邊吹一邊吃。

(圖/網路)

5.大大泡泡糖

這一定是80、90後小時候必不可少的零食,一毛錢一顆,兩顆一起吃就能吹很大的泡泡。小學的時候,要是誰不會吹泡泡肯定被同學笑死。還經常比賽都誰吹的泡泡大,結果被粘得一臉都是泡泡糖。

(圖/網路)

2007年,大大泡泡糖所在集團被箭牌公司收購,陪伴了一整個童年的大大泡泡糖也就消失了,只能留在童年的記憶里。

6.娃娃臉雪糕

娃娃臉雪糕也叫花臉,是奶油和可可混合的,幾毛錢一個。可可色的帽子、眼睛嘴巴,奶油色的臉。在至今的記憶里那都是最好吃的雪糕,那時候總是考慮先吃帽子還是先吃臉,吃一個能高興一整天。小時候吃的都是南寧罐頭廠出產的,現在已經沒有了。不過伊利出了類似的,2塊錢一個。

(圖/網路)

7.無花果絲

極簡風格的黑白色包裝,「無花果」三個大字。酸酸甜甜的無花果絲,總能讓人回味無窮。80後、90後十大懷舊零食之一,早在十多年前,幾乎每一家路邊小商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小時候每天都要花一毛錢享用。

(圖/網路)

以前的南寧好小,連琅東都是菜地,現在的南寧很大,到處都是樓房。現在的南寧早已不是我們記憶中的模樣,我們每年都驚訝於南寧的變化。

南寧這座城市,在不斷的消失,但與此同時,也在跟我們一同成長。

② 越長大越懷舊!致敬60、70、80後的純真童年,永遠回不去的青春

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後,笑著笑著就哭了。有人說,回憶是變老的象徵,歲月流逝時光流轉,可謂閱盡滄桑的60後已經步入了垂暮之年,然而70後80後也都已不再年輕。雖然物質生活並不富足,苦中作樂的日子,但是我們並不缺少童年是快樂的。雖然我們的童年沒有現在的網路、手機、也沒有王者榮耀。但是我們的童年卻無比的快樂!那段純真的童年回憶是我們一生當中最值得炫耀的!可惜這一些都不會重來,時光也不能倒流。

小時候天天想著就是趕緊長大,想著當大人有多威風,長大了以後卻想著能回到童年有多好,想著小時候的無憂無慮,想著小時候的沒有煩惱。童年的記憶讓我們通過這些老照片來找尋,讓我們追尋曾經童年的天真與快樂!

1、瓜棚 ,60後70後的記憶。 瓜棚是看場(都是農村糧食穀物晾曬的)的棚。小時候瓜地看瓜住過; 那時候打麥場, 都要軋麥子, 機械脫麥機少 ,軋完後晚上等風揚麥子, 看麥子時住過。夜裡睡在棚裡面能聽到蟲子的叫聲,好多好多蟲子的叫聲,還有夜裡鳥的叫聲,還有露水特別大,還有有時候看瓜的時候有雨打棚的聲音。

2、「冰車」二字!憶情滿滿,好親切!小時候我老家哪兒就這樣叫的,名稱一樣呢! 嗯,除了冰車之外,

3、腳滑子,另一個冰上玩具的名字我們那旮旯兒叫「腳滑子」,那玩意滑起來快,尤其是拐彎抹角時特靈便!夜晚的鄉下冰面上,我們也玩冰車的,跪在上面,有條件的,把手電筒夾在兩膝之間……場面頗熱鬧啊。寂靜寒冷的鄉下冬晚,是很久以前的往事

4、 雪爬犁,這個玩法在東北的友友,小時候一定玩過吧!有沒有勾起你童年的記憶!

5、抽冰嘎,打出溜滑抽冰嘎只能回憶卻回不到過去

6、滾雪球 上小學的時候,很多班級的男同學,下課時間就去滾雪球。

7、童年騎毛驢,放驢的場景,80年代農村兒時生活真實的展現。

8、很多60後70後的孩子上學的時候沒有讀過新書。很多課本都是用別人的。所以每次我們手裡有書的話,都會用牛皮紙包書皮

9、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露天電影,大晚上人山人海,抹不去的快樂記憶。 童年最深的記憶,一定不會缺少露天電影,在農村不忙的時候,鄉里就會來電影放映,一個月大概兩場,別的村放電影我們也會越幾個小夥伴走幾公里路也要去看。

一聽說電影隊在此放映了,大人小孩非常開心,自帶板凳,很早就去佔好位置,人山人海,小孩也騎在大人的肩膀上…人多時連銀幕的背面也有不少人,雖然像 《地道戰》《地雷戰》等這樣的電影也許看了幾次,但是每次看都都是那麼的認真。 兒時的歡樂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以前一群人看電影的日子,那種氣氛,現在的豪華電影院都比不了。一群小夥伴坐在小凳子上看電影,吃瓜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10、童年的你一定做過這事,最愛做的就是大人做飯,小孩子燒火,玩火的記憶。每次火都燒出來了,沒少挨罵吧。

11、童年的我們生活中,一定離不開每次放學割豬草、喂豬的場景。我們童年不只有快樂,也有我們辛苦的一面。

12、劈柴火做飯,童年的我們總會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3、童年去小賣店打醬油的活沒少干吧,喜歡聞這裡面濃濃的五味雜陳的味道,而且每次都能用剩下的錢買糖吃

14、騎二八自行車是我們童年比較值得炫耀的事情,個子小我們可以這樣騎,依然阻擋不了我們對於騎自行車的渴望。

15、還記得童年的供銷社嗎?一代人的記憶,供銷社總能找尋到我們喜歡吃的東西,哈哈

16、歌星不幹膠貼,童年的物件,總喜歡粘在文具盒上,歌詞本上,還有書皮上,一代人的記憶。

17、童年吃過麥乳精,當時比較奢侈的固體飲料,童年都是借著家裡有老人的光才能吃到的。

18、那個年代東風敞篷 汽車

19、你上學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一幫這樣的玩伴,童年的天真的笑

20、小人書,童年的記憶,每次都會因此而著迷,特別是放驢或者放牛的時候也對帶一本小人書

21、娃娃的時候,最喜歡就是帶這樣有五角星的帽子,

22、這些是我們童年用過的歌詞本,裡面有當時比較流行的歌曲的歌詞,貼上很多粘貼

23、玩泥巴,摔泥泡,捏各種泥人,你坦克的造型。童年的時候我們需要什麼玩具都是我們自己做

24、童年我們自己動手做的樹哨子,你現在還會做嗎?

25、童年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了,所以我們最盼望過年,可以放鞭炮了

26、童年玩過的 游戲 ,下五福,兩個人開始對弈

27、滾鐵環,看誰滾得快

28、用啤酒瓶蓋,自製的拉哨,很多玩具都是我們自己做

29、在河裡,和小夥伴在一起打水仗,

30、彈弓基本上每個男孩子都有,上學的時候書包里一定可以找得到。

31、這個玩意,別說你沒玩過,這個 都是自己製造的,不過找這些零件挺不容易的。

32、這些都是我們吃完的 冰棍棒,然後可以當做 游戲 來玩,你玩過嗎?

33、 火柴盒的封皮也是我們男孩子的玩具,有的時候手拍得很疼,也從來不會說...

34、這個就是我自己做的獨輪車,70後、80後都玩過,酷吧,90後絕對沒玩過。

35、飯嘎嘎,小時候最喜歡吃了,只有大鍋飯悶飯才能有的

36、 臘月殺豬,是我們最羨慕的了,可以有豬肉吃了,現在農村也很少有人自己養豬了

37、翻花繩,童年益智類的 游戲

38、 九吋的黑白電視,讓我們認識了外面的世界。

39、當年 崩爆米花的熱,是走街串巷的,現在很少見了

40、這個你弄過嗎,知道這是在做什麼嗎?

41、誰能認出來這個是什麼玩具?

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後,笑著笑著就哭了。」,不說了都是眼淚.....

③ 哈爾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一下

1.中央大街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是絕對的地標,充滿異國情調。冬天吃麥蒂一直是哈爾濱的特色。
推薦指數:★★★★★
2.松花江
冬天松花江結冰,玩的冰上項目很多。個人覺得冰滑梯性價比最高。還可以通過鐵路橋步行到太陽島,感受老東北濃郁的人文氣息。
推薦指數:★★★★★
3.太陽島
如果想在哈爾濱看到厚厚的積雪,交通便利的太陽島絕對是首選,環境衛生維護的很好。島上還有一個冰雕公園,但評價普遍不是很高。
推薦指數:★★★★★
4.冰雪世界
冰雪世界位於太陽島對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公園,但是門票很貴。如果你想在14:00左右去公園,可以利用人少坐大滑梯的優勢把車費拿回來。
推薦指數:★★★★
5.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曾經是遠東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也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拜占庭建築。這個教堂需要買票,但是馨姐覺得不值得。展出的只有一些老照片,旺季隨時都是人擠人。
//www.jxslmj.com/pic_34fae6cd7b899e51c0eb0b8050a7d933c8950d3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推薦指數:★★★★

④ 90年代的河南平頂山是什麼樣子

平頂山,別名鷹城,是河南的一座地級城市,這是一組90年代平頂山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平頂山的過去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去逛逛90年代的平頂山。圖為90年代的平頂山城市全貌。

平頂山,別名鷹城。位於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3°08′至34°20′、東經112°14′至113°45′ 之間。國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截止到2016年10月,轄葉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4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4區以及新城區、高新區,代管舞鋼市,總面積7882平方公里(含汝州市),全市總人口440.23萬人(不含汝州)。

平頂山市處於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交錯的邊緣地區,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條河流,大中型水庫175座,庫容28億立方米。

境內叢林疊嶂,山巒起伏,有國家5A級石人山(堯山)風景旅遊區、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白龜山風景旅遊區、昭平湖風景旅遊區。



90年代的平頂山街景,一個繁華的路口,馬路寬闊,有認得這是哪條街道的嗎?


90年代的平頂山飯店。這家飯店1994年開業,算得上是平頂山很高檔次的飯店了。


90年代的平頂山礦務局第一小學。讀者當中有在這所小學上過學的嗎?


90年代的平頂山平聲影劇院。平聲影劇院地處中興路中段,1985年開業,80年代後期、90年代前期的時候,這里曾經非常火爆。


90年代的平頂山劇院。這座劇院建於上世紀50年代,曾是平頂山的地標建築。這里曾是全市的文化娛樂的中心,上映新的電影時往往一票難求。


90年代的平頂山人民電影院。當時的人民電影院看上去還是很豪華、上檔次的。

閱讀全文

與呼蘭電影院老照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主廚 瀏覽:307
大傻陳百祥黃秋生演的電影 瀏覽:535
與革命精神有關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135
在電影院看電影總想睡覺 瀏覽:473
莫少聰一部電影插曲春天不再來 瀏覽:395
日本打碼大尺度電影 瀏覽:156
愛情公寓電影張起靈同人 瀏覽:477
徐州和信影城電影院 瀏覽:792
申惠善新電影 瀏覽:454
韓國電影如花似蝶圖片 瀏覽:412
機器女孩日本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01
電影簡介大全 瀏覽:734
大鵬銀行搶劫案電影 瀏覽:988
英文電影影評高一漢語敘述 瀏覽:684
奇米影視韓國電影大全777 瀏覽:697
電影男主角叫大狗 瀏覽:477
電影最恐怖人物圖片 瀏覽:855
美國女演員演過星際電影 瀏覽:611
僵屍樂園電影演員表 瀏覽:60
戛納電影節邀請哪些人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