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原來這么多香港明星是在大陸出生的
香港娛樂事業發達,享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譽,樂壇在全盛時期引領了亞洲中文歌曲潮流。香港也因此涌現出四大天王、李小龍、張國榮、許冠傑、周星馳等等無數耀眼的明星,而其中有很多是在大陸出生,然後在香港發展成名的。
【看看那些大陸出生的香港明星】
【黎明】1966年生於北京,1986年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獲季軍,1993年獲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四大天王之一。2002年《三更之回家》獲得第3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劉嘉玲】1965年生於江蘇蘇州,1980年隨父母移居香港,1983年考入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劉青雲同期)。2011年憑《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吳孟達】1953年生於福建廈門,七歲移居香港。1973年投考了香港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周潤發同班。香港影壇最著名的喜劇黃金配角,曾經片酬比同劇主角還高。
【苗僑偉】1958年生於浙江舟山,五歲移居香港。1980年參加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出道。1983年出演《射鵰英雄傳》憑借楊康一角成名,無線「五虎將」之一。
【黃日華】1961年生於廣東博羅縣,1980年參加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出道。1983年在《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郭靖成名。後與梁朝偉、劉德華、湯鎮業、苗僑偉合稱無線「五虎將」。
【林偉健】1960年生於廣東惠陽縣,1981年參加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出道(劉德華同班)。90年代末期開始涉足香港三級片界,演過二十餘部色情電影。
【徐錦江】1961年生於黑龍江牡丹江,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香港無線電視藝員劉德華同班。1996年《色情男女》獲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出演過很多三級片。
【林雪】1964年生於天津,1986年成為杜琪峰御用配角,1999《槍火》提名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2003年《PTU》獲金紫荊最佳男配角。
【盧海鵬】1941年生於廣州,年輕時為內地歌舞團團長,亞洲電視藝員。2012年憑《奪命金》獲得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林峰】1979年生於福建廈門,自幼拜名師學唱歌,1999年以主持人兼記者出道。2001年出演《尋秦記》成名,2004年憑《大唐雙龍傳》在馬來西亞斬獲我的至愛男主角獎。
【陳小春】1967年生於廣東惠州,1985年加入TVB舞蹈藝員訓練班,1994年憑借《晚九朝五》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1996年起參演系列電影《古惑仔》成名。
【甄子丹】1963年生於廣州越秀,武術世家。2歲到香港,11歲到美國波士頓。1978年母親麥寶嬋將他送去北京什剎海體校武術隊接受兩年的訓練,成為李連傑隊友。
【火星】本名蔣榮法,1954年生於上海,香港著名動作演員,成家班主力成員。代表作有《龍少爺》《A計劃》《警察故事》等。
【張敏】1968年生於上海,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出身,1987年被永盛電影發掘正式出道。1995拍完《十兄弟》後退出演藝圈,2017年3月3日,宣布復出。
【楊恭如】1974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加拿大約克大學。1995年參選香港亞洲小姐贏得「最上鏡小姐」及冠軍等4項大獎。1996年參演陳可辛執導的《甜蜜蜜》。
【陳煒】1973年生於上海,1996年參選亞洲小姐獲得冠軍後簽約香港亞視出道。2005年和2007年在電視劇《美麗傳說2》和《梅艷芳菲》兩次出演梅艷芳。
【葉璇】1979年生於浙江杭州,1999年獲第11屆國際華裔小姐競選冠軍及最具古典美態獎,後與TVB簽約。2010年《意外》獲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徐少強】1950年生於廣東江門,出身於邵氏公司,亦為香港亞視前藝員,1979年主演電視劇《天蠶變》成名。
【岳華】40年代生於上海,1963年參加南國訓練班。1966年主演《大醉俠》成名,著名作家亦舒前夫。
【黃元申】1948年生於上海,1971年考入邵氏電影電視藝員訓練班,1981年加盟麗的電視台出演《大俠霍元甲》紅遍全國。1990年削發為僧,法號衍申。
【梁小龍】948年生於廣東中山,15歲時進入武行做替身演員,1981年起出演《霍元甲》《陳真》中的陳真,紅遍大江南北。
【鄭則仕】1951年生於廣東汕頭,1972年入讀長弓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1976年加入香港無線電視,1985年主演《何必有我》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陳友】本名陳志濤,1952年生在廣東新會。11973年與譚詠麟、鍾鎮濤、彭健新、葉智強組成溫拿樂隊,擔任鼓手。1990年導演《無敵幸運星》,周星馳主演。
【許冠文】1942年生於廣東番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1971年加入無線電視,五次香港年度票房冠軍,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2004年獲香港非官守「太平紳士」。
【許冠英】1946年生於廣東番禺。1971年進入邵氏,1974年與大哥許冠文、弟弟許冠傑創建許氏兄弟影業公司。1985年《僵屍先生》飾演文才,2011年11月8日去世。
【許冠傑】1948年生於廣東番禺,畢業於香港大學。1982年主演《最佳拍檔》成為香港年度票房冠軍。香港粵語流行樂壇鼻祖,1985年獲得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獎金針獎。
【麥嘉】原名麥嘉尚,1944年生於廣東台山。1979年與黃百鳴石天等創辦了奮斗(新藝城)電影公司,1982年主演《最佳拍檔》成香港首部過2000萬票房的電影,並因本片獲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吳耀漢】1939年生於廣東潮州,1955年赴英國念書,後加入英國BBC電視台。1970年回港,1984年主演《奇謀妙計五福星》並提名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袁和平】1945年生於廣州,天下第一武指。《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卧虎藏龍》《功夫》《一代宗師》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
【劉家良】1934年生於廣州,南派洪拳的嫡系傳人,首位赴好萊塢的華人武術指導。1986年與李連傑合作《南北少林》,2010年獲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在香港仁安醫院逝世。
【劉家輝】本名冼錦熙,1955年生於廣東佛山,自幼過繼給劉家,拜劉湛(劉家良父親)為師,1978年主演動作電影《少林三十六房》成名。
【李修賢】1952年生於上海,1970年畢業於邵氏影業演員培訓班。1984年主演《公僕》獲得了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和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蕭芳芳】原名蕭亮,1947年生於上海,2歲隨移居香港。7歲就做童星出道,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3屆台灣金馬影後,2009年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秦沛】原名姜昌年/嚴昌,1945年生於北京,1965年參演電影《菟絲花》改藝名為「秦沛」,1983年《射鵰英雄傳》飾演鐵木真,2次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姜大衛】1947年生於上海,秦沛的弟弟,爾東升的哥哥。3歲到香港,4歲當童星,1968年被邵氏導演張徹發掘,1970年《報仇》獲得第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狄龍】本名譚富榮,1946年生於廣東新會。邵氏力捧武打男星,1986年憑《英雄本色》獲得了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楚原】原名張寶堅,1934年生於廣州,其父張活游是著名粵劇與電影演員,其妻南紅亦是著名的粵語片明星。1973年執導《七十二家房客》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的最高票房記錄。
【吳宇森】1946年生於廣州,1983年加入新藝城,1986年執導《英雄本色》,1990年《喋血雙雄》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2000年執導《碟中諜2》為全球年度票房冠軍。
【王家衛】1958年出生於上海,1963年移居香港,1980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1990年執導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及金馬獎最佳導演。
【許鞍華】1947年生於遼寧鞍山,1975年,許鞍華成為胡金銓的助手,共獲得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沈殿霞】1945年生於上海,1958年移居香港,1975年與張德蘭、汪明荃、王愛明組成「四朵金花」並推出同名粵語唱片,2008年香港瑪麗醫院病逝。
❷ 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電影票房如何
我覺得邪不壓正的票房是不怎麼高的的,但這是我的看法,你們覺得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票房如何呢?
姜文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演員,而且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導演,並且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編劇,所以從中可以看出姜文是全方面發展的,姜文自從出道以來演繹過許多優秀的作品,例如二炮手,邪不壓正,一步之遙,關雲長,讓子彈飛,北京人在紐約等等一些。這些作品都是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而且江門把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得淋漓盡致,所以從中可以看出江門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演員,但雖然說邪不壓正的票房是不怎麼高的,但這也不可否認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著作,所以我們一定要理智的看待。
❸ 讓子彈飛 縣長幾匹馬
四匹。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是2010年上映,由姜文執導,周潤發、姜文、葛優三大影帝領銜主演的一部喜劇動作片,也是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兩部是《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最經典的還是這部《讓子彈飛》,據說這部影片上映沒多久就取得了6億多票房的好成績,有人說如果把這部十年前的電影放到現在來上映,票房一定能突破達到幾十億。 好片就是經典,以至於至今重刷再看,仍然回味無窮。每次都會領悟到一些新的事物、產生一種新的感受。這部電影細看的話,實際上很懸疑很燒腦,它是一部視覺政治學,隱含的劇情很有深度和寓意,是近些年來最好的國產片之一,值得人去反復推敲、探討和思考。真的由衷地佩服姜文導演的奇思妙想。
影片大部分外景都是在今廣東省台山市的舊城區、端芬鎮的梅家大院等地完成,台山市是縣級市,隸屬於江門市,台山市是中國第一個僑鄉,至今仍保留著清末時期和民國時期的古色古香的建築群。
劇中黃四郎(周潤發 飾)居住的開平碉樓,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風格為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位於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內,2001年已被國務院列為中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種中西建築風格的取景拍攝非常符合《讓子彈飛》這部影片當時的時代背景,同時也讓電影充滿了夢幻神奇的色彩。
❹ 香港著名男演員40歲以上的有哪些人
香港著名男演員40歲以上的有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梁朝偉、劉青雲、梁家輝、任達華、張家輝、吳鎮宇、鄭伊健、黃秋生、古天樂、曾志偉、郭富城、洪金寶、呂良偉、甄子丹、黃日華、謝霆鋒、苗僑偉、吳孟達、張耀揚、萬梓良、成奎安、羅嘉良、謝天華、陳小春、吳彥祖、馮德倫、安志傑、張智霖、杜汶澤、方中信、錢小豪、張衛健、陳浩明、林正英、許冠英、元華、午馬、元彪、陳百祥、鄭少秋、譚詠麟、秦沛、張國榮、黎明、張學友等
1、成龍
陳港生(1954.04.07——),藝名成龍,生於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島中西區,祖籍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房橋村,大中華區影壇巨星和國際功夫影星。六歲進入中國戲劇學校學習戲曲以武師身份進身電影圈,逐漸發展至演員、導演、監制。他與周星馳、周潤發並稱「雙周一成」,為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
❺ 麻辣甜心電影高清在線觀看 麻辣甜心高清迅雷下載
麻辣甜心電影高清在線觀看 麻辣甜心高清迅雷下載
http://to56tv.blog.163.com/blog/static/171471125201082383018209好
綦美,芭莎服裝公司的設計員,因不服總監「水蛇腰」的專業水平,所以經常與其發生爭執,可「水蛇腰」是總經理的小姨子,所以其飽受欺辱。丹妮,試金石傳媒公司欄目部的外景主持人,曾反抗上司「閑豬手」騷擾而得罪過其,所以丹尼經常被愚弄,但鑒於「閑豬手」在公司的勢力,其也只好敢怒不敢言。奈青,<<派>>時尚雜志的記者,在念大學時拒絕過師哥「歪眼鏡」的追求,可後來「歪眼鏡」卻成了她的上司,所以其懷恨在心,總是在公司難為奈青,奈青只好自認倒霉。 為了排解心中的郁悶,三個女孩來到迪廳狂舞,等到一落座,三人才知道原來她們都在同一棟樓里上班,不舞不相識的三個女孩聊起工作,感慨同命相連,但是在相互交流的啟發之中,三個女孩不由計上心來,她們覺得不應該向惡勢力低頭,而是應該勇敢的去面對他們,這樣,才能贏得屬於自己的生活.於是,三人決定聯手向她們的上司發起挑戰。 女孩們精心布局,聯合出擊,」水蛇腰」」閑豬手」」歪眼鏡」遭到了重創.」水蛇腰」拙劣的業務水平在公司的高層面前暴露;」閑豬手」無恥的性騷擾行為也遭到了公司高管的嚴厲批評;」歪眼鏡」企圖要把雜志做成一本低俗的八卦雜志也遭到了董事會的否決.旗開得勝,女孩們舉杯慶祝.可就在這個時候,她們的秘密卻被「水蛇腰」「閑豬手」「歪眼鏡」給發現了。於是,三人狼狽為奸,密謀起一場陰謀詭計……
2010年暑期檔的電影市場,在6-8月的三個月內,膠、數拷貝合發大規模上映、從數字院線上映及從局部地區進入市場的中外影片多達60部,仍有十多部計劃入市,但因各種原因未能如期入市的影片。可以說是歷年入市新片最多、競爭最激烈、票房收入最為火爆的一年。比2009年同期的34部增加26部。其中國產影片48部,進口影片12部,分別佔80%和20 %。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城市主流院線可統計票房約23.3億元,創歷年之最;比上年同期的17.3億元,增加6億元,增加34.68%。其中,國產影片為157550萬元,佔67.62%;進口片75450萬元,佔32.38%。今年暑期檔的電影市場最大的亮點是國產影片唱主角票房佔七成,各月票房均創暑期檔新高, 12周票房過億4周超2億,新院線新影院成為新的票房增長點。
月票房:
逐月遞增 八月增近五成
2010年6-8月,全國可統計票房高達23.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7.3億元增加6億元,增長30%以上;觀眾人數682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5600萬人次增加1220萬人次,增長22%。雖然今年暑期檔遭遇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分流觀眾,以及懾於《唐山大地震》的威力,不少中外大片都提前或推遲上映,但無論是票房收入還是觀眾人數都創歷年之最,城市主流院線各月可統計票房均創歷史新高。
2010年6-8月的票房收入呈現逐月遞增的走勢,而2009年同期則是橄欖形走勢,這都與是否有入市大片相關。 六月,不僅要與四年一次的足球世界盃賽爭奪觀眾,還遭遇「大片荒」的雙重打擊,致使6月成為今年開市以來票房最低、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小的月份。因為下旬長達20天世界盃賽,聚焦了眾多媒體和球迷的關注,整個6月雖然入市新片20多部,但大多是中小影片,致使出現前所未有的大片「恐慌症」。除月中入市、僅在1000塊左右3D數字銀幕上映的《玩具總動員3》跨過7月取得過億票房外,在世界盃開賽初期入市的《諜海風雲》等影片的票房收入均在5000萬元左右;《超蛙戰士之初露鋒芒》、《特工的特別任務》、《志明與春嬌》等11部中外影片,票房收入均在1000萬元以下。去年同期《變形金剛2》、《終結者2018》兩部進口分賬大片,分別為6月貢獻了2.12億元、1.08億元;今年相對應的《玩具總動員3》、《羅賓漢》,分別在6月取得9000萬元、4500萬元。
七月,雖然世界盃決賽仍佔1/3的時間,但《唐伯虎點秋香2》、《危情諜戰》等中外影片不再避世界盃。在全國規模發行新片有18部,較去年同期的10部增長80%。其中,國產片15部,比去年同期增長114%;這對提升7月國產片的市場佔有率功不可沒。月初有《槍王之王》,月底有《唐山大地震》2部過億票房的國產大片入市,致使月票房快速反彈至8.7億元高位。亦由於《唐山大地震》、《槍王之王》兩國產大片合力為7月貢獻了5億元票房,以及《嘻游記》、《七小羅漢》等片,使全月國產影片市場份額高達82.4%。1日上市的《槍王之王》,雖然同樣要與世界盃決賽爭奪觀眾,但憑借影片的品質和良好口碑,首映10天取得8450萬元,全月票房收入1.27億元;6日,當月唯一一部進口分賬大片《危情諜戰》入市,在前後兩部賣座國產大片夾擊中,取得9000多萬元票房;22日《唐山大地震》震撼上映,開市就打破多項國產影片市場紀錄,首周進賬1.8億元,上映10天就為7月貢獻了3.8億元票房。中小國產影片同樣成績斐然,除《唐伯虎點秋香2》、《嘻游記》、《七小羅漢》取得2000-6000萬元之間的票房外,《長江七號愛地球》、《無人駕駛》、《出水芙蓉》等片,也分別取得700-2000萬元左右的票房。
❻ 成龍「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晚宴,嘉賓咖位太大!劉嘉玲算小咖
成龍大哥深夜發博,感謝兄弟們為自己舉辦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慶祝晚宴,並曬和眾多嘉賓合影。
翻看照片,劉嘉玲、張學友、元華、元彪等眾多明星到場,但在成龍大哥的微博里,並沒有被提及,看來,他們在大哥的嘉賓名單中,還不算是最重要的人。
楊受成
截圖來自貓眼電影資料庫
英皇集團老闆,早年經營鍾錶店起家。上世紀60年代靠父親借給他20萬元,在香港市區心臟地帶開設鍾錶店,其後取得名表代理權,不到30歲已成「鍾表大王」。90年代,楊受成的英皇國際集團成功上市,業務包括酒店、銀行、金融、地產等,更建立娛樂王國,亦進軍傳媒行業。 真正令楊受成廣為人識的是1992年他收購飛圖唱片公司,並將其納入英皇娛樂旗下,從此開始建立他的娛樂王國。成為香港娛樂圈現今的風雲人物,其英皇集團近來在香港娛樂圈迅速崛起,手下有謝霆鋒、陳奕迅、容祖兒等多位歌手。 簡單的說,他,掌握著眾多香港藝人的命運。
曾志偉
截圖來自貓眼電影資料庫
中學畢業後入加入香港青年足球隊,1974年被劉家良導演賞識遠赴台灣﹐加入導演張徹的「長弓電影公司,最初擔任龍虎武師,1975年升為領班。後來涉足編劇工作,並升任導演。1981加入新藝城公司,執導創香港電影史最高票房的《最佳拍檔》。曾志偉除了拍電影外,也主持娛樂北斗星系列,並成了收視之冠。1992年與譚詠麟,張曼玉主演《雙城故事》,憑借該片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97年再憑《甜蜜蜜》奪得台灣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11年1月14日,曾志偉當選廣東省江門市政協常委。想知道他在香港娛樂圈的地位,看一下他的人脈圈吧
截圖來自貓眼電影資料庫
截圖來自貓眼電影資料庫
爾冬升
截圖來自貓眼電影資料庫
爾冬升1957年12月28日生於香港,導演、編劇、監制、演員。1977年參演首部電影《阿Sir毒後老虎槍》,同年因主演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而成名;之後以邵氏武俠電影為發展主線 。1985年爾冬升轉型做導演。1986年執導首部電影《癲佬正傳》。1987年在執導了電影《人民英雄》之後重新加入到演員行列。1992年主演古裝劇《一代皇後大玉兒》。1993年執導的電影《新不了情》成為其導演生涯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他亦憑借該片在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編劇獎 。1999年執導電影《真心話》。2004年憑借《旺角黑夜》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以及最佳導演獎 。2007年憑借電影《門徒》獲得香港電影導演會最傑出導演獎 。2010年執導電影《槍王之王》。2013年執導電影《我是路人甲》。
岑建勛
截圖來自貓眼電影資料庫
中國香港電影製片人、演員。生於廣東。定居香港。畢業於香港大學。曾赴美、英留學。回國後任香港《號外》雜志主編。1983年應洪金寶之邀合作製片《退休探長》進入電影界。同年與洪金寶等創建D&B電影公司。1986年又創建瑪維利克製片公司為作家電影當製片人。參演過80年代洪金寶等導演的福星系列等一系列的影片。
看來劉嘉玲、張學友沒被大哥點名,也是合理的,只能看看合影了。
❼ 《誤殺2》拍攝地點是什麼
《誤殺2》拍攝地點是在江門取景拍攝,而興寧路,蓮平路則是取景核心區。誤殺2於12月17日在國內上映,截至當日17點,首日票房已經累計接近5000萬。如同前作,誤殺2的故事也發生在東南亞地區,原本主創們也打算在泰國完成這次拍攝,但卻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麻煩,至今導演戴墨都自嘲,這段創作經歷著實坎坷。
江門地區優點
江門是綜藝,電視劇,電影劇組喜歡的地方。與生俱來的年代感不需要刻意加濾鏡。電影除暴,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等都來江門取景過。江海區位於江門市的東南面,自古以來,江海一帶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江海區的美食特別集中在三條美食街中,分別是田園特色的禮東美食街,河海鮮特色的沿江美食街和以商務宴請為主的滘北美食街。
❽ 《讓子彈飛》好在哪裡
一、一些有趣的細節
才華橫溢的導演往往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會有相當多很個人的喜好和知識領域,並會把它用在自己的電影里。本次姜文一如從前一樣,在電影里融入了很多的個人志趣。
馬拉火車
很多人看到片頭馬拉的火車可能覺得很奇怪。其實最早的鐵路跑的都是這種車。鐵軌最早是給馬車設計的,特別是礦區有很多馬拉的煤車在軌道上跑。後來才有了蒸汽機車。
當然在1920年的中國用馬拉的火車還是比較奇怪的,這里一來是配合情節,二來營造一種奇異感,三來馬在視覺上自由、奔放、有沖擊力,也是姜文想給予本片的風格。
說點題外話,中國無論拍古裝片還是現代片,用的馬種基本都是國外的體育用馬。中國馬個頭都比較矮小,皮毛也沒有那麼好,有時候看起來覺得很穿越。不過拍電影么,也是合理的。
鐵血十八星旗
這面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本片中大量出現。其中紅色與黑色代表血與鐵,黃色代表炎黃子孫,九個角指禹貢九州,內外十八個圓點指當時漢族居住的內地十八省(當時東北和內蒙漢人還不算多)。它最早是武昌起義的旗幟。
後來袁世凱加入以後方針從「驅除韃虜」變成「五族共和」,加之領土超出了原本18省建國的計劃,這個旗就只作為陸軍旗。
1920年這面旗除了陸軍以外應該很少有用。大概姜文很偏愛這面很有民族主義風格的旗幟。
蔡鍔和小鳳仙
這個故事估計大家都知道,這里就貼兩句二人的對話
小鳳仙說:「現在舉國萎靡,無可救葯,天下滔滔,國將不國,貴在哪裡?美在哪裡?才在哪裡?我所以獨獨看重你,是因為你有英雄氣概。」
蔡松坡故作不解地問:「何以見得?」
小鳳仙道:「我仔細看你的樣子,外似歡娛,內懷郁結。我雖女流之輩,倘蒙你不棄,或可為你解憂,休把我看成青樓賤物!」
姜文是很喜歡英雄人物,有英雄主義情懷的人,電影里人物說「追隨松坡將軍」,「變成小鳳仙」,應該是在表達自己。
開平碉樓
片中的鵝城在廣東江門開平取景。江門是著名僑鄉,早年美國加州的鐵路基本都是江門人修的。後來這幫人賺了錢回到家鄉就修了這個中西合璧,防澇防匪的碉樓。
介錯
日本切腹都會有介錯人,自裁的人切腹後非常痛苦,就由自裁者熟悉而信任的劍道高手在身後將其斬首,以縮短其痛苦,這就叫介錯。
艷陽樓
戲本,又名《拿高登》,高俅之子高登仗勢欺人,作威作福,被水滸好漢子弟殺於其居所艷陽樓。
二、姜文一貫的幾個主題的第三次表現
姜文到現在一共拍了四部電影,風格都各不相同。如果用文學流派來分析,《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意識流,《鬼子來了》是現實主義,《太陽照常升起》是魔幻現實主義,到了《讓子彈飛》就比較荒誕派。但是扣去比較特殊的《鬼子來了》是為全體中國人拍的,其他三部其實都是在講姜文自己(某種程度上這可以構成一個自傳體三部曲,事實上看了子彈以後我從「太陽」中讀出來了不少3年前沒讀出來的東西),因而有很多共同的主題。這里說說我感觸比較深的幾個。
英雄主義
在姜文的世界觀里,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變社會,英雄創造歷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英雄。
所以張麻子拿了錢還不夠,他還要除掉黃四郎,給百姓一個公平,給鵝城一個太平。
姜文年少時嚮往英雄,成年後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電影里,英雄能夠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兒。英雄一定被濃墨重彩所渲染。但姜文宣揚英雄主義的時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義的弱點,所以夏雨在砸過人磚頭以後,需要為大規模群架負責。六子剖腹取涼粉,要以生命為代價。
只有當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點時,你才可以說你真正愛它。愛一個女子時是,愛一個國家時也是。
雄性沖動
本質上來講,英雄主義其實完全是一種雄性性沖動。但是這里要講的是更直接的沖動。比如打架和性沖動。姜文沒有宣揚這些東西,但你看的出他認為這些東西是肯定要有的,不然就沒有了男人氣概。
不過這次有所不同的是,姜文沒有把這部分東西交給自己的角色(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夏雨的角色也是姜文自己的一個化身)去承擔,而是很大程度上放在了廖凡所扮演的老三身上,原因後面講到「克制」的時候會說。
對女性的迷戀
姜文影片中主角對女性的迷戀,一部分是基於性沖動的,一部分不是,是被一種純粹的美和自己內心理想完美映射的吸引。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太陽照常升起》再到《讓子彈飛》,前面一種的成分越來越少,後面一種的成分越來越多。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鏡頭會對准寧靜豐滿的胸,大腿和腳,從偷窺直到強暴。可是到了《讓子彈飛》,張麻子對花姐(周韻飾)的迷戀,只剩下淡淡的一條線,含蓄得甚至讓很多人到了結尾張麻子給花姐送槍時,會覺得突兀。鏡頭的焦點也相應地變成了臉,笑容,和眼睛。
全片有三處比較專注地描寫了張麻子對花姐的迷戀,除了最後的分別,一處是在進城初見時,花姐在領頭擂鼓,張麻子的眼神和望遠鏡的鏡頭的移動說明了問題(姜文是真的喜歡用望遠鏡來表現影像,它在他全部四部片子中都大量出現,這次尤其多);另一處是花姐雙槍一槍指自己一槍指張麻子要當土匪,同樣是姜文的眼神,還有雖然低緩卻充滿了感情的配樂。
在《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裡面,周韻雖然戲份都不多,但是都做了最為用心的處理。姜文鏡頭下的周韻,不像人間應有的女子。她出現的時候,帶著笑容,和說「我也想跟你們一起去發錢,聽他們笑」的聲音,就像你原本以為只存在於內心理想深處的人,突然真的就出現在你面前。她是那麼的遠,遠到不可及,卻又是那麼的近,近到就在你心裡。
一個男人得有多愛他的妻子,才會這樣的去拍她。
浪漫主義
這里的浪漫主義指的是藝術流派。盡管幾部片子敘事流派各不相同,但是除了《鬼子來了》以外,影像的表現都有很突出的浪漫主義色彩,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體現在鏡頭上,就是在靜態場景的構圖(經常鏡頭上方恰恰少一塊頭皮)和動態場景的運鏡上都非常隨性。這造成一種非常濃烈的效果。
理想
在姜文的電影里,理想有時是一種很虛很模糊的東西。張麻子的理想是打土豪分田地,張麻子的理想卻又不是打土豪分田地。張麻子的理想是什麼?恐怕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理想在內心最深處,在遠處的青山和夕陽里。你知道它在那兒,卻永遠不知道如何去追尋它。可是當碉樓已破黃四郎已擒,你們抽著煙聊著天的時候,你就明白它依然在那兒等著你。
三、讓子彈飛里的姜文
克制
張麻子開始是受師爺勸告沒有當場殺掉胡萬給六子報仇,後來是在碉樓主動讓弟兄們撤,姜文在裡面扮演的人物變得越來越克制。這其實也就是姜文在學著克制自己。也許可以理解為姜文在「太陽」失敗以後的一種反思和內省。
可是成熟了以後,也就無法再那麼快意恩仇。所以剿匪之後,姜文騎著馬的背影,是悵然的。
政治隱喻
在葛優扮演的師爺死後,劇情突然離開了勉強算安分守己的商業片節奏,進入了一種癲狂之中,講了一個有關革命的寓言。這里說說我讀到的故事。
錢鋪在街道上,卻沒有百姓敢拿,晚上偷偷拿了,白天黃四郎開馬車出來收,又全部交還。張麻子再把槍彈鋪在街道上,同樣是晚上偷偷拿了,第二天黃四郎開馬車來收被張麻子把馬打死。可是當張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號召大家去進攻黃四郎時,卻沒人響應,他們等著看誰能贏。直到張麻子抓了黃四郎回來,他們又一擁而上,跑到黃府搶東西,順民轉眼間變成了暴民。武舉人平日里幫著黃四郎欺壓百姓,這個時候他卻沖的最猛。整治黃四郎,他也最狠。
有人批評姜文還在宣揚「打土豪分田地」這一套價值觀,其實就算姜文跟張麻子一樣,信奉結果公平,鼓動群眾鬧革命,他也把這個事件中各方的真實情況反映出來了。所以不同的人,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讀到不同的觀點。這是姜文談政治的高明之處。
就像鬼子來了,很多人說是在批判國民劣根性,可是我看完的時候,卻是幾為我的民族落淚。
首尾的呼應和對比
本片的首尾幾乎是完美的對應。翱翔的鷹,長亭外古道邊的歌聲,鐵道,馬拉火車,有節奏感而激動人心的音樂。
然而,開始的時候,是一群土匪要劫車,恣意江湖,鬥志昂揚。結尾卻是物是人非。仇雖然已經報了,但人死無法復生;目標雖然實現了,但是理想卻依然遙不可及;弟兄們都走了,還帶著自己深愛的人。張麻子一代豪傑,此刻卻只剩鐵軌,青山,夕陽,和背影。
本片表面來看是個喜劇,但其實卻是悲劇。
姜文的日本情結
影片中多處表現出姜文的日本情結:送六子留洋,先說的是東洋;黃四郎要跟張麻子玩自裁;黛玉和晴雯本是紅樓人物,卻組成日本名。
其實作為一個具有民族主義思想,並很看重男性氣概和尊嚴的人,會欣賞日本文化是正常的。我懷疑姜文參觀靖國神社其實並不是因為對記者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回答,而是出於姜文對於武士道精神的認同。
四、說說電影技法
關於表演
這次主要角色中有6個人出彩,葛優,廖凡,姜武,劉嘉玲,周韻,還有不知道演員名字的老五。
葛優至關重要,如果最終的票房能如我所料拿到4億甚至更多的票房,起碼有一半得歸功於葛優。葛優一臉嚴肅地到位地完成了大部分的搞笑任務。而且沒有葛優,周潤發和姜文斗爭的戲出不來。這次的念白和臉部表情造型實在是太絕了,很多腔調的拿捏令人拍案。
發哥現在一般都說是票房毒葯,不過這個角色可能也非他莫屬。發哥表演基本到位,就是念白還是太差,沒聽出來是本人的還是別人配的。
姜文基本就跟他演的大部分影片一樣,在本色基礎上略有針對性的傾向。
陳坤此次用力夠大,略有點不自然。
姜武的演技我以為還在姜文之上,戲路很寬。武舉人雖然只是個配角,但是角色對於前面提到的政治隱喻卻至關重要。
劉嘉玲戲份很少,但是角色需要的勾畫全出來了。
廖凡這次承擔了表現雄性氣質的重任,到位了,有些句子的語氣很不惹眼的用了點北京腔調,效果很好。
周韻比太陽照常升起里水準更高,沒那麼出格,但是平凡處更見功力,特別是眼神。不知道是不是夫妻說戲尤其到位。
不知名的老五把那股憨勁兒刻畫的入木三分。期待以後再在大銀幕上看到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有很多群眾演員的表演也很出彩,比如那個最後管張麻子拿椅子的富人胖子。兩次看時我都特別觀察了群眾起義時中間各個人的表情,基本都到位了,前邊的幾個特別出色。群眾表演沒有看出假來,這很不容易。
攝影
仰拍很多。快速正反打很多。用了很多側逆光的鏡頭來用光暈表現張麻子和他的弟兄的氣概。
鴻門宴那場戲在飯桌外面布了一個圓環,等距放了3台攝像機,慢速的逆時針轉動,結合正反打,效果極佳。類似的方法後面還用過一次。
山上打土匪一段堪為影史經典。
音樂
沿用了久石讓給《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因為有足夠的情節的緣故,效果比上次更好。有個規律,凡是姜文在很商業的說笑話或者發展必須的故事時,沒有配樂;每到姜文玩段風格了,配樂就上來了
剪輯
從頭到尾一路都很快,讓觀眾一直都保持很high,但是也讓一部分人來不及思考,注意不到細節,指責片子瘋癲而膚淺。
五、一點個人感想
自己能看的進去的藝術片很少,喜歡的藝術片導演更是幾乎僅此一個,所以也就指著姜文裝個逼了。這幾年來,自己逐漸被很多事情變得很實際。可是當我看到姜文的片子就會覺得,總有一些情懷,值得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