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媽媽再愛我一次》:一段悲情之旅背後,彌漫母愛偉大的文化意蘊
30年前,一部台灣家庭倫理悲劇片在內地上映,引起空前轟動。觀影人數超過2億,票房超1億,在當時票價1元、2元的電影市場來說,創造了票房奇跡。這部電影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 這是一部典型的苦情戲,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據說當時電影院門前手絹暢銷。
這部電影劇情並不復雜,留學歸國的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剛到一家精神病院,偶然發現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親生母親黃秋霞,之後則以倒敘方式講述林志強小時候和母親的往事,最後林志強通過一首歌喚醒了母親的記憶,母子二人相擁而泣。
電影製作成本很低,畫面也不算精良,在台灣沒有取得什麼成績,上映幾天就下片了, 但能在內地引發大眾觀影熱潮,一定是觸碰到了觀眾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和 情感 ,引發了集體認同。
下面我將從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集體共識 、 超級音樂符號 、 時代背景下「哭泣閾值」與心理需求 3個方面,來解析《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苦情戲為何收割大眾眼淚。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倡導仁愛和忠孝,揚善抑惡,對母愛同樣充滿褒獎和贊揚,既有「孟母三遷」「三娘教子」的故事,又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詩句。
苦情戲是指以破碎家庭、破碎 情感 、破碎婚姻以及家庭苦難為題材創作的戲劇影視。關鍵詞是「破碎」和「苦難」,這就與中國傳統文化對「圓滿」「美好」的追求產生了沖突。 苦情戲之所以苦情,也在於它打破了傳統文化中那些令人嚮往的東西,由此引發觀眾悲天憫人的同情心。
①母愛意味著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原始人類是母系 社會 ,而我國古代也有女媧造人的故事,都是強調母親對於家族、血緣的重要作用,對母親有尊敬和欽佩的 情感 ,認為母愛是偉大、無私的,這是一種集體共識。
《媽媽再愛我一次》充分滲透了「母愛」這個 情感 主題,才能引發群體強烈共鳴。 片中秋霞對小強的愛足夠無私忘我,她為了保住腹中的小強,選擇離開林國榮回到鄉下,生下孩子後獨自撫養其長大,對林母拿錢收買的行為嗤之以鼻。
小強發燒病危,她充滿自責並從家門口一路磕頭跪拜到王爺廟,滿頭都是血和汗,祈求王爺保佑小強平安。 殷切之情,難以言表,而心誠則靈,小強終於脫離生命危險,這也隱喻著:母愛的力量,可感天動地。
②悲天憫人的情懷和與人為善的氣度
中國傳統文化信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德信條,所以當「好人」遭遇不幸,「壞人」得逞或逍遙度日時,人們就會產生憤懣之心,對「好人」同情和悲痛的感受就會愈加強烈。
影片中有一處平行蒙太奇令人印象深刻:當秋霞在鄉下痛苦產子之時,林家在歡快地舉行婚禮。 兩個事件穿插表現,鏡頭刻畫出一個堅強偉大的母愛形象,引發觀眾對秋霞的同情,也對林家的自私自利有了感同身受的體驗。
後來秋霞把小強送回林家,以滿足林家續香火的期望,卻不得不獨自承受思念之苦,在爭搶小強時又摔下樓梯成了瘋婦, 越發加重了影片的悲劇色彩,使劇情變得無比苦情,對觀眾來說,哭或許成了最有效的宣洩。
③團圓和相聚是中國人誠摯的信仰
無論是春節團聚還是中秋節吃月餅,都反映出中國人注重親情、喜歡團圓不願分離的性格特質。古代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影響了中國人看重父母雙全的家庭觀念;一個人的家庭是否幸福美滿,也被當作成功與否的標准。
秋霞與小強被迫分離,雙方遭受巨大打擊,母子相聚本理所當然,但在影片中卻成了一件艱難的事。 自古別離多愁苦,更別說是母子分離,每個觀眾都是「父母」或「孩子」的身份,對這種切膚之痛都會有深刻的體驗。
而小強出生就沒有父親關愛,在傳統觀念看來,這是不完整的家庭,孩子成了最可憐的角色。 客觀說,父親和母親承擔著兩種不同的教養責任,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是難以彌補和釋懷的遺憾。
影片的主題曲叫《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有多火呢?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和我一樣,沒記清電影名,還以為就叫《世上只有媽媽好》。事實上,這首歌幾乎就是從這里火起來的,火遍了大江南北。
①《世上只有媽媽好》——深入人心易傳播的超級音樂符號
語言是先於文字出現的,是最古老的交流方式。在神經系統的刺激反射機制裡面,人對語音的記憶、識別和轉換,都遠遠高於文字,而且文字本身也需要轉換成語音才能被人接收。電影是用鏡頭講故事,是一個個畫面,屬於視覺領域。
想一下那些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就會發現,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朗朗上口易於傳播。 《世上只有媽媽好》是一個超級音樂符號,只要聽到這首歌,就會想到這部電影。而當時的中國互聯網還處於 探索 階段,信息傳播遠沒有現在發達,影片主要靠口碑傳播,《世上只有媽媽好》成了助力影片傳播的重要力量。
歌曲是抒發情緒的一種重要方式,可以承載 情感 ,能輕易觸碰到人最細微的神經末梢,也是重要的文化載體,一首首歌就是一個個光陰的故事,容易跨越時空流傳。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詞簡單通俗: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
分析歌詞會發現,歌詞很絕對:「世上只有媽媽好」,絕對且不含糊的話容易被記住;歌詞類比生動形象:有媽的孩子像「寶」,沒媽的孩子像「草」,都是熟悉的事物,容易理解;「寶」和「草」還形成強烈的對比,把有媽和沒媽的狀態描寫得入木三分。
一首歌成了母親和兒子的「信物」,不管是表達快樂還是悲傷,這首歌一響起,就把觀眾代入了演員的世界中。 而影片中,兒子正是通過唱這首歌喚醒了母親的記憶,也體現了這首歌承載的母愛力量之重。
②歌曲烘託了影片的氣氛,使觀眾達到極致的情緒體驗
配樂不但能夠推動劇情發展,刻畫人物形象,還能升華影片主旨,讓影片達到超出預期的效果。
《世上只有媽媽好》婉轉動聽,也比較煽情,每一次出現都讓觀眾忍不住想要掉眼淚,再加上演員動情的表演,極易讓人產生深度共鳴。
歌曲貫穿整部影片,從小強第一次學到唱給媽媽聽,到分別後想念著母親而唱歌,每一次出現表達的 情感 意義都不一樣,讓觀眾的情緒隨著歌曲內涵變化而起伏不定,從而沉浸到影片人物的悲慘遭遇中。
比如小強和母親玩耍的場景,雖然平常普通,卻是每一個母親與孩子都會有的親密互動,這時候配樂就讓觀眾聯想到自己和母親或孩子的回憶,產生溫馨之感。而當小強和母親分離後,配樂就盡顯世事變遷的蒼涼之感,讓觀眾悲從中來。
影片促成了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廣泛傳播,《世上只有媽媽好》也同樣成就了影片。
《媽媽再愛我一次》於1988年在台灣上映,沒有得到台灣觀眾的重視,兩年後在內地上映,卻創造了票房奇跡。如果把這個現象歸結為運氣,顯然過於簡單,而影片的時代和文化背景,可能是更關鍵的原因。
上世紀80年代末期,是內地的商業片高峰時期,也是港台電影的黃金時期。台灣的動作片並不發達,但悲情片很流行,台灣的編劇和導演也很擅長講悲情故事, 而這種敘事方式恰恰符合中國人重視家庭倫理的心態,觀影體驗也就更深。
80年代末有許多經典喜劇片和動作片,例如《英雄本色》《監獄風雲》《僵屍先生》等等。看了太多類似的電影,觀眾急需新的類型電影調劑一下口味, 《媽媽再愛我一次》橫空出世,剛好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
就好像我們長時間看同樣類型的片子,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久而久之也就缺乏興趣了,這時候找一部不同風格的電影看,更能獲得心理滿足。 80年代末期喜劇、動作片的流行,降低了觀眾的「哭泣閾值」,《媽媽再愛我一次》這樣的苦情戲便能較容易戳中觀眾的淚腺, 如果苦情戲早已長時間流行,那麼大眾的「哭泣閾值」也就會增高。
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著作《悲劇心理學》中說,悲劇是一種藝術形式,而欣賞悲劇是一種審美活動。 苦情戲也類似,通過哭泣可以獲得心理滿足感和心理快感,還有一種堅守善良和美好的崇高感。
人本來就是情緒動物,擁有七情六慾正常不過,單一的情緒體驗過於單調,生活難免缺少情味。 影視藝術給人提供了一個宣洩情緒和表達感情的出口,這個出口安全、可控,《媽媽再愛我一次》正是這樣一個滿足大眾需要的情緒出口。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現象級的苦情戲,影片的成功和時代背景、大眾需求息息相關,也與高度契合的配樂分不開,但更重要的,是觸碰到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和集體共識, 母愛這個文化符號,凝結了深厚的 情感 和記憶,代表了無私奉獻、寸草春暉的價值觀。
電影並不算完美,某些情節和觀念也被人詬病。但對我們來說, 被影片深深感動的同時,能體會到母親的不易和深沉的愛,讓我們多一些問候和陪伴,並且更加珍視和家人的每一次團聚,這也就足夠了。
Ⅱ 《媽媽再愛我一次》,感動了無數人!你是否還記得這部電影
01
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在自己家開的療養院里發現了一個瘋的病患,懷里抱著一個小熊布娃娃,林志強頓時驚呆了,認出了原來是自己尋找18年的母親秋霞。那為什麼林志強的媽媽又變成現在這樣了呢?
02
秋霞是一個不清白身世的女人,但是她與出生富裕家庭的國榮相戀了,而秋霞的身世與林家是不相當的,國榮的母親(老太太)很反對秋霞成為他的媳婦。但是,秋霞與國榮背著老太太在一起,後來被老太太發現了,於是找到秋霞並願意給她一筆錢,讓她離開國榮並打掉孩子,秋霞沒有同意要老太太的錢,並離開了林家,獨自把林志強生下來了。而國榮在家裡的安排下,與另外一個女人結婚了。
03
秋霞與小強(林志強)母子倆過得很開心,秋霞邊工作邊帶小強,小強一天天的長大了。有一天小強突然出疹子引起了高燒,醫生也束手無策。秋霞只好走出家門,從家中三步一磕頭的走向王公廟。腿因走路、彎曲、下跪而發軟,頭因磕頭而流血,鮮紅的血從額頭淌下,她也顧不了這些,一心只希望菩薩保佑,能讓小強的病好起來。也許是她的真誠感動了上天,第二天,孩子竟然奇跡般地好了。
母親節的時候,學校老師教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叫各位小朋友回家一定要唱給自己的媽媽聽。回家後,小強就唱給秋霞聽,秋霞非常開心,母子倆一起唱這首歌的畫面真的很溫馨。
04
由於國榮的妻子有一天暈倒,流產導致不能生育,老太太感覺到很絕望,但是,有一天他們發現了秋霞帶著小強,而且知道小強就是他們林家的血脈,於是找到秋霞想要把孩子帶走,開始秋霞也不同意,可是後來想到為了小強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同意讓林家把小強帶到台北去,在離開的時候,秋霞把那個熊貓布娃娃給了小強。小強每當想媽媽的時候,就會抱著那個玩具,唱那首《世上只有媽媽》的歌,秋霞也很想自己的小強。
後來小強實在太想念母親,就偷偷地跑回去找母親,母親看到小強很開心,可是沒有辦法,也只能含著淚把小強送回了林家。並叫小強給爺爺奶奶認錯,並保證以後不能在這樣了。可是小強後來實在忍不住想念母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又偷偷的跑出來了,林家和秋霞一起出去找,在王公廟找到了小強,這時小強發了高燒,國榮帶著他去醫院,秋霞以為要搶走她的孩子,卻不慎摔下台階導致精神失常。
04
18年後,小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當小強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時,重新喚醒了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終於相認了。
05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母愛的偉大,當然父愛也是偉大的。你是否看過這部電影,是否傷心的哭過?值得我們再次重溫一遍。
Ⅲ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後感
導語:《媽媽再愛我一次》影片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尋找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的故事,下面是其觀後感,歡迎參考: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媽媽是很重要的角色,失去媽媽的孩子就像小草失去了太陽。
看了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我感受尤為深刻。電影主要講: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回國,偶然發現園中一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初母親與父親相戀,可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為借口拆散了這對鴛鴦,並為父親另外娶親。已經懷孕的秋霞無奈只能到鄉下投靠姨母。並生下志強,獨立撫養,母子二人感情很好。多年後,國榮之妻經證明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想方設法讓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為了讓兒子得到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教育,忍痛割愛答應林母。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在寺廟躲雨,秋霞遍尋不著。清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但是林母還是要分開她們母子,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了瘋子。18年後志強找到了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首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喚醒母親封塵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
看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回盪著「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想到自己,我就像一塊寶,因為有媽媽的愛護,有媽媽為我遮風擋雨,讓我無憂無慮地成長。這讓我想到媽媽為了我而感冒的那件事。那一次,下著傾盆大雨,我沒有帶傘,我想:我又要變成落湯雞了。就在這時候,出現了讓我熟悉的身影 ——媽媽。我開心地叫著:「媽媽,我在這。」我和媽媽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發現媽媽身上全濕了,我又看看我身上,一滴水也找不到,我把傘往媽媽那邊推了推,可傘就像長了彈簧一樣「彈」回來了,瞬間我的眼眶濕潤了。
媽媽,是偉大的,是慈祥的。無私地為孩子付出,不求任何回報。雖然「媽媽」只有兩個字,但這裡面蘊含了多少真情與付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無以為報。
「媽媽、媽媽……」聽著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中小強那撕心裂肺的喊聲,我的眼淚像斷線的珍珠,大滴大滴地滾落下來。
小強是個私生子,童年時期和媽媽相依為命。雖然日子過得很清苦,但「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小強有個幸福的童年。小強得了重病,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媽媽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想到了神靈的保佑,於是,媽媽三步一叩首從家爬到山頂上求神拜佛。媽媽的真誠感動了上蒼,小強的病好了。
小強快樂的童年還未過完,媽媽為了小強有個美好的前途,忍痛割愛,將小強送回了爺爺、奶奶身邊。雖然小強生活上變得富有了,但「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小強生活在富裕中,卻一點都不快樂。小強忍不住跑回媽媽身邊,媽媽是那麼那麼地想小強,但媽媽還是狠狠心,打了小強,並把他再次送回爺爺、奶奶身邊……
18年後,小強留學回來,在無意中發現了失散多年,並患有精神病的媽媽。小強唱起兒時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首兒歌喚醒了媽媽的記憶,終於母子團圓。
多麼感人的情景、多麼偉大的母愛,我也是媽媽的寶。清晨,媽媽輕聲地喚著我的小名,讓我從睡夢中醒來。晚上,媽媽坐在我身旁,陪著我一起做作業……我取得了好成績,媽媽會給予我熱烈的表揚。我做錯了事,媽媽會毫不留情地批評我。原來,母愛都是相同的。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母愛是多麼偉大啊!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地珍惜媽媽,愛護媽媽,了解媽媽,不要讓媽媽為我們操心,更不要讓媽媽的青絲變成白發!
今天,我看了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我才真正明白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這是一部親情電影,主人公小強的媽媽王秋霞因為身世不好,不能和他的爸爸結婚,但秋霞還是堅持生下了小強,並且含辛茹苦的撫養他長大。一天,小強生病了,為了求土地爺保佑小強,媽媽三步一拜,一直從家拜到土地廟,頭上全是鮮血;為了讓小強過的開心,媽媽自己省吃儉用,給小強買玩具。為了小強能有好的前途,媽媽又忍痛把年幼的小強交他的爸爸和奶奶。小強無時無刻不在想媽媽,小強來找媽媽,但媽媽卻把他趕走,不讓小強來找她,因為她知道有錢的爸爸會給小強好的前途。小強因為來找媽媽而生病了,媽媽很著急,但小強的爺爺和奶奶攔住她,不讓她去找小強,媽媽掙脫他們想追上去,卻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而變的神志不清。但她仍然記得小強給她唱過的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
當我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便止不住的往下流。兒時的我也不是這樣充滿稚氣的唱給媽媽聽過,而生活中的媽媽也不是這樣處處為我們著想嗎?母愛就像一杯白開水,貧凡而普通,但是我們「口渴」時這杯充滿愛的白開水,就滋潤了我們的心田。
母愛是平凡的,卻有是偉大的。認我們像而時那樣,深情為母親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吧!
今天下午我們語文老師帶我們去五樓會議室看了一場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看的我淚流滿面。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國榮的林家大少爺,和一個叫黃秋霞的女人相愛,但他的媽媽不肯,又幫他找了一個。在他們結婚的那天,黃秋霞無意間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為小強。和國榮結婚的那個女人因為某種原因,不能生孩子。國榮的`媽媽就想把小強搶過來,黃秋霞死活都不肯,她說,小強是她的命。黃秋霞把小強照顧的非常好,有一次,小強發燒,她媽媽走一段路就跪下來磕一個頭,一直磕到廟前,她已經滿頭鮮血。看到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淚水。想到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母愛,讓我看到了母親是多麼的偉大。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好好孝敬我偉大的母親。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微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這部微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小姑娘的媽媽在過馬路的時候,因為司機駕車過程時接電話,抽煙而高度興奮,變得忘乎所以。最後因闖紅燈而發生了意外,使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從此失去了母愛,失去了本該屬於她的幸福。美術課上,當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畫著自己心愛媽媽的時候,她獨自一人黯然神傷,在無人處哭得撕心裂肺。最後小女孩因思念媽媽,在地上用粉筆畫了媽媽的圖案,她畫的媽媽是多麼的慈祥,臉上掛著甜甜的微笑,然後自己靜靜躺在媽媽那博大的胸懷里。
這部微電影,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鍾,但感觸非常深刻,令人情不自禁潸然淚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交通安全實在太重要了,只要你一個不小心,就隨時使你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失去一切。
還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回老家。一路上我們的心情如同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鳥兒們輕鬆快活。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十字路口,只見黃燈正朝著我們眨了三下眼睛,突然就變成了紅燈,媽媽連忙剎車,可是後面的一輛黑色轎車還是一如既往地開著,正好左邊迎來一輛大巴車,兩輛車都沒來得及剎車,「砰」的一聲就親密接觸在一起了,真是慘不忍睹!換來的是親人們的痛苦和淚水。血彌漫在空中,染紅了大地,染紅了車子,就這樣,一場不該發生的意外車禍發生了,一下子使好幾個家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幸福。
「一人出車全家念,一人平安全家福」。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則,珍愛生命!
Ⅳ 《秋霞》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其實呢,我是一個非常喜歡看電影的人,各種各樣的電影也是看了不少的,所以對我來說,我覺得《秋霞》這部電影其實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的話,我們會覺得這個電影的劇情是非常的狗血的。它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狗血的愛情故事。《秋霞》是一部香港的電影,是在上個世紀其實年代中期上映的一部電影。
在一切都解釋清楚以後,李秋霞知道了自己活不久,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喜歡的人傷心,於是就假裝愛上了別人,讓馬國輝誤會。但是電影最後的結局是,馬國輝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以後,和李秋霞重歸於好,而李秋霞最後在他的懷里去世了。
Ⅳ 《秋霞》導演宋存壽還導演過哪些電影
宋存壽(Tsu-shou Sung ,1930年9月2日~2008年5月27日),江蘇江都人,中國台灣電影導演,昔年在華語影壇與李行、李翰祥、胡金銓等人齊名,以拍攝愛情文藝片見長,有「文人導演」稱譽,曾一手發掘了秦漢、林青霞等明星演員,代表作有《破曉時分》、《母親三十歲》和《窗外》等,於2001年獲台灣電影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主要作品:
1966年 《天之驕女》
1968年 《破曉時分》(中國影評人協會1968年度最佳國語片第一名)
1969年 《鐵娘子》
1971年 《庭院深深》(第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及最佳男主角王戎)
1972年 《輕煙》、《窗外》(1977年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1973年 《心蘭的故事》、《母親三十歲》(中國影評人協會1973年度最佳國語片第一名;1977年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1974年 《早熟》、《古鏡幽魂》、《夜半怪談》、《女記者》
1975年 《晨星》、《水雲》
1976年 《秋霞》(第1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及最佳女主角陳秋霞)
1978年 《花非花》、《此情可問天》、《留下一片相思》、《鸚鵡傳奇》
1979年 《第二道彩虹》、《流水落花春去》
1980年 《我歌我泣》、《侯鳥之愛》、《走不完的路》
1982年 《翹家的女孩》、《老師,斯卡也答》
Ⅵ 求一部感人 關於媽媽的電影
《豆花女》,就是人們口中的《媽媽再愛我一次》。
PS:
為大家所熟悉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其實1988年在台灣上映時,名字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後來90年在大陸放映並引起轟動,由於影片中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太過深刻,所以該片引進到大陸後就改成了現在的片名。
而我們口中所說的《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實際上是1991年拍攝、1992年上映的,實際上此片叫《豆花女》。但是引進的時候為了增加噱頭,所以被我們內地叫《媽媽再愛我一次》。而且此片的導演正是《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導演,除女主換了,其他主演不變。所以也有人稱《豆花女》為《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續集。
所以這兩部影片是完全不同的影片 你說的送傘 我映象中是1992年的《豆花女》中的
再給你兩部片子的劇情簡介 你就明白了
1988《世上只有媽媽好》
劇情簡介:
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1992年的《豆花女》(就是人們口中的《媽媽再愛我一次》)劇情簡介:
在海難中喪夫的金枝帶著女兒小娟,到礦山以賣豆花為生。她與礦工黃天柱結合後,黃的兒子小魚從不理解到逐步懂得了後母的愛心。黃在礦井事故中被炸斷雙腿,在金枝的鼓勵下,他裝上假肢站了起來。黃為尋找在暴雨中賣豆花的金枝死去,金枝獨自撐起了生活的重擔,小娟也退學做工,讓小魚讀書。小魚考取出國留學,她又拿出小娟的嫁妝錢。小魚學成回國前,為搶救同學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Ⅶ 有病毒網站,為什麼網站會帶有病毒,秋霞電影網有病毒
網站可能盈利不強而自己設置病毒木馬以獲利、也可能安全防護弱而被他人添加。有些病毒只是為了惡作劇,有些病毒就很危險,會破壞數據刪除程序,也包括木馬,..
Ⅷ 媽媽在愛我一次,,,,這部電影是什麼結局啊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制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由陳朱輝與柳松柏編劇,陳朱煌導演,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主演。劇情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Ⅸ 類似秋霞電影網的網站有哪些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琪琪影院
此外也有像郭蓋兒電影這樣的公眾號也可以看
期待獲得您的採納
Ⅹ 2019年秋霞電影網轉移到哪裡了
都被國家收回了,基本上現在都看到了,想看到話可以打電話咨詢,電話網上直接可以搜到的。
電影網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投資建立的電影行業門戶網站,創立於2004年。電影網自創立以來,憑借專業的內容和優質的服務,深受廣大網民歡迎。電影網目前已經覆蓋全球70個國家,1000座城市和地區,是中國電影專業網站的知名品牌,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海內外電影界的盛事,如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數字電影百合獎、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上海國際電影節、長春電影節;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香港金像獎、戛納電影節等;以及影片首映典禮、主題晚會、主題演唱會等;各類電影主題地面活動,電影網均會進行視頻直播和報道。平均每年不少於60場,總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