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2版《少林寺》票房1.6億與《戰狼2》票房56億,哪個更牛一些
《少林寺》是1983年公映的,投資成本僅120萬人民幣,按當時的匯率計算摺合60萬美元,全球票房超過1.9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3.8億元,3000多倍的票房回報率迄今無人能出其左右。82版李連傑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和2017年吳京的《戰狼2》,總票房是1.6億和56億。
《少林寺》可算是全民觀影,這影響力絕對是《戰狼2》所不能比的。還有就是82年的人們的工資大概才15到40之間,那時候的錢是很值錢的,82年的電影票一毛一張,現在的電影票平均大概35元左右,所以按照現在的物價看,82年《少林寺》到今日的票房那就是500多億,這是多麼大的一個數字,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總票房才200多億。
《少林寺》那時候對於國人看電影的影響力也是《戰狼2》所不能比的,那個時候人們對於《少林寺》的談論是大人,小孩,老人都知道,基本就是常談,但是《戰狼2》卻達不到這樣的高度。1982年的《少林寺》影響了一個時代的年輕人,在無數的年輕人的心目中種下了功夫夢。從這個角度,《少林寺》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戰狼2》。
㈡ 李連傑《少林寺》1毛錢創1.6億票房,放現在是多少
現在我們國內的電影行業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每年都會很多類型的新電影上映,而這些電影也在不斷競爭和超越,票房率也是一年高過一年。比如今年熱火的《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剛上映沒幾天票房就上億了,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現在的電影票房上億雖然不容易,但是卻也很普遍,畢竟當代人的消費理念和電影院遍布的現象擺在那裡。但是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來說,票房上億就是個很轟動的存在了。曾經在1982年,由李連傑主演的一部電影《少林寺》就取得了1.6億的票房,在當時那個年代,這部電影的票價也才1毛錢而已。一毛錢的票價換算到現在30元的票價來算的話,這部電影就等於是增加了300倍,那麼,票房就應當是480億,這樣的票房,在全球也是非常高的了。
可以說《少林寺》不單成就了李連傑,還成就了中國武俠電影市場、成就了膾炙人口的《牧羊曲》,也成就了一輩人的清白之年,每當我們提起這部影片都會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票房什麼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作為一代人的回憶,激勵了很多熱愛中國武術的人。
㈢ 有人說,當年《少林寺》票價一毛,票房一個億,可能嗎
肯定不可能,這明顯就是一個假新聞。稍微動動腦子,就知道不現實。
一毛錢一張票,票房一個億,這是什麼概念,就是需要十億人次的觀眾買票看電影。有人可能二刷三刷,那畢竟是極少數,所以,綜合下來也需要七八億人看,可能嗎?
要知道,那是八十年代,城市裡面電影院都少得可憐,還都是國營的,根本沒有私人影院,大城市可能就兩三家,小城市可能就一家。農村條件更差,一個區能有一家電影院就不錯了。
算算,這么少的電影院,如果要滿足十億人次的觀看需求,那恐怕需要十年不間斷的放映吧。
況且,那時候交通還極其不便,不可能跑很遠去看電影,八九億的農村人,基本不可能看過這部電影。
所以,這種說法,完全是沒有根據的,也不科學的,更不現實的。現在電影院這么多,交通這么發達,也不可能哪部電影有好幾億人觀看吧。
《少林寺》,有一個億以上。票價最低一毛,我看的應該是三毛。看幾十遍的都有,為了習武,以為看電影就能學會。看幾遍的比牛毛多,好看不累。一億真覺得是最低標准了。
首先得告訴你,上映少林寺的時候,票價不是一毛,是兩毛。也沒聽人說它的票房過億。
不過從當年的盛況來說,過億也是可能的。我們那兒是一個兩萬多人的礦區,俱樂部能容納六百多人,從早上八點一直到午夜12點半一場接一場連著三天。每場還有好多站票。這還是第一輪。
我記得是兩毛一張票看的,我自己看了兩場,電影院可認坐1600人左右。後來學校又組織看了一場。
絕對是真的,那個時代就幾部老片子,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片有的人連看幾場,據說有的地方還擠s了人的(只是聽說不知道真假哈)。別說電影就電視現在的年輕人很難理解四十年前一個灣只有一部電視全灣的人都去看擠人家一個屋,作為中年人的我們現在的生活真的恍若隔世
1982年的電影票價,已經遠不止一毛錢了,那是七十年代樣板戲電影的價格,2-3毛一張應該是正價。
可能。《少林寺》是一部很經典的電影 。這部電影由李連傑,於海,丁嵐等主演,張鑫炎執導,當年火遍全球,可以闖進好萊塢,一點也不為過。
《少林寺》當時在香港,新加坡首爾,日本,波蘭等多個地區和國家放映。都有很高的人氣。現在單看看大陸這里估算的票房。
據中影前負責人胡建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當年《少林寺》以三種規格膠片放映了9個月時觀影人次至少在4億以上,加上後續的觀影人次保守估算在5億以上。
還有一點就是,這里能夠統計到時大部分是城市觀影人次,並沒有把農村觀影人次計算在內。而當時農村人口比例佔大半人口以上。約70%。這樣火爆的電影,村鎮的觀影人次可能比城市裡5億還多。這樣觀影人次總合極有可能超過10億。
少林寺是一部現象級的影片。正好在剛改革開放初期,人們都對文化生活需求飢渴的時代背景下有了極好的時機。這給好作品一個風口,爆紅順應了天時效,地利,人和這句古話。有10億觀影人次極有可能達到一億票房。
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好的影視票房更是創出好成績。《戰狼2》《你好,李煥英》《哪吒之魔童降世》都超過了50億票房。今年國慶檔吳京主演的《長津湖》更是以57億多一飛躍成票房榜首。#影視雜談#
可能,有可能還說少了。。。當時票房不是一毛一張而是兩毛五一張。。。我看了多少場,真的不知道,十幾二十幾遍看了吧。。。
當時 娛樂 匱乏,手機是不存在的,電視也是極少數人家有的,最大的 娛樂 就是看書看電影。。而電影當時也是匱乏的,出現武打片少林寺,萬人空巷啊。。
我以過來人體驗,只要是放映少林寺,整個全村估計不會剩下一個人,村裡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人觀看,當時還有趕場一說,就是晚上在這個村放映完,再去下個村點放映,放映員騎著自行車前面走了,我們就步行跑步跟著去看第二場。。這個場面這個壯觀,估計是現在的年輕人想像不到的。。
其實萬人空巷的場景還有幾次。。
第一次就是少林寺開播
第二次就是戲劇河南梆子朝陽溝上映,雖然沒有少林寺壯觀但也形成一定的規模。
第三次就是當時誰家有電視了,霍元甲射鵰英雄傳開播,那個時候,誰家的小院肯定是擁擠不動的。。。有的家庭還收費一毛一張,看的人也很多。。。
第四次就是普通家庭一般都有黑白電視了,但也有一部分家庭還沒有,那個時候兩部電視劇也是萬人空巷的,一個是電視劇渴望,一個是日本電視劇血疑,這兩部電視劇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萬人空巷,人人必看的場面。。
尤其是少林寺,我相信,只要是他能走得動看得懂的人,他都看過而且不止一遍。。你去問問你身邊那個時代的人,有誰沒有看過少林寺。。武術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我還買了兩部雜志,裡面專門介紹怎麼練習武術醉拳的。。可惜現在只有真的醉了,才會打拳。。。
票房一個億肯定有,以前公社有電影場。將舊祠堂,茶堂改造成。電影票發放到每個村莊,村民家裡。輪流去看電影。差不多每個村民去看過,很多人看了三,四遍,看了六,七遍的人也有。
我的那個時候電影院比現在多很多,幾乎每個鄉鎮都有,都是千人影院,而現在一共才幾個,沒有千人影院。
㈣ 驚人發現,史上最高票房是少林寺吧
華語電影最高票是卧虎藏龍2.13億美金,少林寺可查票房是1.7億美金左右,不過少林寺內地公映是票價1毛,所以算通貨膨脹的話可以認為少林寺是華語第一。全球的話阿凡達27億美金最高
㈤ 李連傑票房最高的電影是什麼
李連傑票房最高的電影是《少林寺》
㈥ 82版《少林寺》票房1.6億與《戰狼2》票房56億,哪個更牛一些
《少林寺》上映時,我也還沒有出生,這部電影對於現在的80後、90後和00後可能都沒看過,會很陌生,但是對於50後、60後和70後可能會印象深刻,因為這部電影對於這些人來講,99%的人都看過,而且很多不止看了一遍。
當年《少林寺》上映時票價只有1毛錢左右,能達到1.6億票房在現在看來是想都不敢想,也就是說差不多要有16億人觀看才能有那麼高的票房,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現在中國也才14億人左右,當時全國人口最多也就10億,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人觀看。
綜上所述,《少林寺》和《戰狼2》對比,當然還是1982年《少林寺》更加厲害一點,之所以能達到那麼高的票房,可以說是時代特定的產物。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好電影,也是一部經典電影,假如拿出來重新上映,應該還是會很大一部分觀眾會買單的,因為能抓住那個年代人的心,一部電影能讓他們想起他們的青春來。
㈦ 算上通貨膨脹 《少林寺》是不是中國史上最高票房
應該是李連傑版的《少林寺》
當時少林寺票房接近一個億,可當時的電影票只賣一到兩毛錢一張。
少林寺的上映造成了當時萬人空巷的現象,所以按照貨幣通脹率,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是少林寺
㈧ 82年電影《少林寺》票房1.6億,放現在是什麼水平
要說李連傑的電影哪一部最優秀,我的感覺還是老版的《少林寺》啊,雖然那是的他還非常的稚嫩,演技也沒有經過太多磨練,而且那時候的拍攝技巧和後期也是不夠完善,但是也一樣做到家喻戶曉,就我的感覺不必現在的任何電影差。
這是讓我們萬人空巷的一部電影,十幾歲的少年憑借著自己摸索的演技,在數以億計的人們心中刻下了少林的記憶。這也是我們電影行業武打片的代表作,劇中根本看不到虛假的鏡頭,打戲都是實打實的,所以觀眾們才看的熱血澎湃,成為武打高手也是當時很多人的夢想。
㈨ 《少林寺》票價1毛票房1.6億,換成現在能排在全球影史什麼位置
《少林寺》上映於1982年,以僅僅160萬(原本是200萬預算,結果花了40萬後換了個導演,又重新開始拍)港幣的成本,收獲了整整1.6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神話。如果把80年代的1.6億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按80年代一個工人的工資大概在20元一月,一套100平的房子大概3000元來算,加上通貨膨脹,以前的1元約等於現在的100元,那當時的1.6億票房就等於160億票房,再換成美元,大概就是22億左右的票房。在全球影史,大概能排到第三名的位置了。
當然,這樣的換算並不精準,時代和條件也不同,或許把《少林寺》放在現在播出,他也可能完全不會有當初的成績了。所以這種東西沒有可比性,大家看個熱鬧就行了。
㈩ 內地首部票房過億的經典武打影片是什麼
《少林寺》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於1982年1月21日上映,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的電影票房約為1.6億,是我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億的武打電影。該片講述的是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的故事 。
但是巨大的成就的後面總是伴隨著巨大的艱辛,李連傑在《少林寺》拍攝期間,右腿內側韌帶、兩根十字韌帶和外側半月板斷裂,他忍了常人所不能忍的痛苦 。在李連傑執掌導筒的《英雄》拍攝期間,更是七根肋骨全部摔斷,隨後便是他演藝生涯的迸發期。1998年,更是以《致命武器4》作為敲門磚,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就而蹴的,成功的背後總是隱藏無盡的辛酸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