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爛番茄的網站簡介
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是美國一個網站,以提供電影相關評論、資訊和新聞為主,其母公司為IGN Entertainment。網站由電影迷Senh Duong於1998年5月創建,已經成為電影消費者和影迷的首選目的地。基於來自芝加哥太陽時報、新紐約客、今日美國報等媒體的好評,並且以其很多獨特的電影評論方式,爛番茄為其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特色產品及交流社區。
網站的名稱是因輕歌舞劇(vaudeville)時期觀眾在演出不佳時會往舞台上扔擲番茄和其他蔬果而來。好的評價用新鮮的紅番茄表示,壞的評價用腐爛的綠番茄表示。
目前網站上評價最高的電影,即「新鮮」比例達到100%的有《後窗》、《玩具總動員2》等電影。相反的,有超過200部電影的「新鮮」評價為0%。網站會追蹤所有的評論內容(一些主要的大型電影約能達到250篇)以及正面評價的比例。若正面的評論超過60%以上,該部作品將會被認為是「新鮮 」(fresh)。相反的,若一部作品的正面評價低於60%,則該作品會被標示為「腐爛」(rotten)。電影評價分類兩種, T-Meter Critics 和 Top Critics ,前者是大眾和專業影評人員的綜合評分,後者只是專業影評人員的評分。
公司管理層:Shannon Ludovissy 總經理 ;Wanshun Tam 總工程師
網站數據:網站域名創建於1999年05月14日,谷歌PR8,谷歌收錄701萬,全球排名600左右,每天獨立訪問IP大概有200萬。
⑵ 豆瓣是中國的爛番茄網嗎
是的。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是美國著名的影評網站,該網站是由美國資深影迷 Senh Duong 創建於1998年、網站主要是以電影/電視劇評論外加電影相關新聞為主。
⑶ 電影相關的「爛番茄」「MTC」都是什麼電影專業用語么跟IMDB差不多的東西么
兩個都不是電影專業用語。
爛番茄是美國一個網站,以提供電影相關評論、資訊和新聞為主,該網站已經成為電影消費者和影迷的首選目的地。
Metacritic是專門收集對於電影、電視節目、音樂專輯、游戲的評論的網站。
跟IMDB差不多,IMDB是一個關於電影演員、電影、電視節目、電視明星和電影製作的在線資料庫。IMDb的資料中包括了影片的眾多信息、演員、片長、內容介紹、分級、評論等。對於電影的評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IMDb評分。
(3)爛番茄電影評論網站擴展閱讀:
爛番茄對一部影片的評價是基於所有網站認證影評人的評價得出,網站會根據影評人的評價認定是好(新鮮番茄)還是不好(爛番茄),工作人員使用整體表現資料來決定評論是正面(「新鮮」,以一個鮮紅的番茄作為標記)或負面(「腐爛」,以一個綠色被砸爛的番茄作為標記)。
網站會追蹤所有的評論內容,以及正面評價的比例。若正面的評論超過60%以上,該部作品將會被認為是「新鮮 」(fresh)。相反的,若一部作品的正面評價低於60%,則該作品會被標示為「腐爛」(rotten)。
目前爛番茄也有了認證新鮮(certificated fresh)標示,其中認證新鮮的電影新鮮度需至少達到75%。
⑷ 爛番茄指數是什麼意思
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是知名的影視評論網站,網站提供電影評論、電影評分、電影場次預告以及發布預告片等。
網站以新鮮的紅番茄表示對一部影視作品的正面評價,以砸爛的綠番茄表示對一部影視作品的負面評價,以新鮮度來對一個作品進行整體評價。所以是紅色番茄的話,指數越高電影越精彩。
⑸ 爛番茄的網站簡介
爛番茄是大中華區電影門戶網站,於2005年6月正式上線。現日均頁面瀏覽量達到30萬次以上,注冊會員39萬餘人。 「影視資訊,在線電影、電影評論」構成了爛番茄網站「三位一體」的門戶架構。
在這里,你不但可以在第一時間獲悉電影世界光怪陸離的奇聞趣事,而且可以隨心所欲地觀看到全球任何一部稍有收藏價值的電影。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有100多位影評家和數以萬記的民間影評高手,熱衷於記錄自己的觀影感受,和你一同雕刻時光。
爛番茄網站以「推動民族電影產業的發展、豐富全人類的精神世界」為終極使命。
爛番茄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報導、圖片、圖象、聲音、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准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網路信息傳播權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或其它法律法規保護,爛番茄上刊載的所有內容的知識產權歸屬於廣州市爛番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⑹ 爛番茄首頁發布成龍影片口碑排行為其慶生,他在娛樂圈的地位如何
2021年的4月7號是成龍的67歲的生日,有很多粉絲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為成龍慶生,其中令人矚目的就是,一個影視評論網站爛番茄在自己的首頁c位上發布成龍影片口碑排行榜,為成龍慶生,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成龍在娛樂圈中的地位,讓我們看一下成龍在娛樂圈中的地位如何呢?
我們也祝福偶像成龍在今後的生活中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⑺ 電影打分網站到底靠不靠譜
我們越來越慣看電影之前先去各大網站看一眼分數再決定看什麼了。
在電影口碑(尤其是在國內市場)缺乏量化標準的情況下,網站的打分似乎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的質量是否受到觀眾認可的唯一標尺,甚至電影分數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影片的命運。可是,打分網站的分數真的靠譜嗎?
在電影營銷無孔不入的今天,這是一個「水很深」的話題,不過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暫且先不要管虛假分數這個「深水區」,而是退一步來說:即使假設一部電影沒有水軍來提供虛假數據,那麼這些分數就真的能夠反映觀眾的真情實感了么?
即使數據真實,也有兩個因素在影響著分數:打分機制,和觀眾的心理。
首先,不同的打分機制很可能會帶來大相徑庭的結果;
其次,打分並不是純粹的抽樣調查——這是個觀眾藉助評價電影的行為來構建自己的社交形象的BIG ME時代。
電影評分機制可以說是對「權威影評」的一場革命。
早在20世紀30年代,影評就是電影產業的重要部分,從那個時候一直到20世紀末,觀眾們接觸影評基本上都是通過報紙這樣的載體。這個時期的評論評分都是由真正意義上的著名、專業影評人給出,相對而言更為專業,但同時,也只能反映出一小部分精英的偏好。
而互聯網的普及則徹底使影評「民主化」。觀眾不再是沉默的羔羊,他們可以在網上自由地對電影進行評價,這一發展完全突破了以往的框架格局。各類電影評分網站應運而生,正是藉助互聯網這一平台,觀眾的聲音越來越大,乃至與專家們「分庭抗禮」。
現今流行的影評網站的評分方式分為兩種,最常見的是根據喜愛度從1到10(或100)打分,最後給出影片平均得分的形式,如IMDB、Metacritic、豆瓣等,也有隻需要給出好/壞兩極評價,再根據評價數量得出「推薦」或「不推薦」,如最著名的爛番茄。
大多數影評網站接受來自全網路的評價,其中一些網站會將普通觀眾評分與專家評分分開,如Metacritic和爛番茄,給出更詳細更專業的參考。
那麼,不管是專業還是非專業選手,觀眾的聲音是如何轉化成評分的呢?
好?壞?最簡單直白的爛番茄的評分機制
爛番茄(Rotten Tomato)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電影評分網站之一,「新鮮度」是其最為重要的關鍵詞,指的是每一部電影所受到的評論中好評所佔的百分率。而電影的評分會通過三種方式呈現:「新鮮」、「鑒定新鮮」和「腐爛」。
「新鮮」意味著這部電影的新鮮度超過60%;「腐爛」則表示這部電影的新鮮度低於60%;而「鑒定新鮮」則是指該電影有超過80以上的專業影評人打分且新鮮度再75%以上。
首先,「新鮮度」只能表明人們對於電影的喜愛推薦程度,進而延伸到對電影質量的「揣測」。但是,人們對電影的喜愛推薦程度是不能與電影質量高低劃等號的。
其次,該機制也無視了評分者對電影的「態度」。同樣的電影,有人愛得不行極力推薦,有人覺得還行,他們最終給出的反饋都是「推薦」,進而被計入新鮮度的一部分;同樣,對電影的厭惡程度也無法通過爛番茄表達。
再次,這樣簡單的二元選擇在標准非常絕對的情況下是非常適用的,但是眾所周知,電影評論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不同人的標准都不一樣。而中間值的缺乏更讓這個問題愈發嚴重。相似的評論和態度在爛番茄最終的評分結果上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
盡管如此,爛番茄的「簡單性」作為最鮮明的特點,還是為其帶來了大量的用戶,也讓爛番茄成為了最著名的電影評分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