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誤導消費者購買3D眼鏡 ,廣西梧州一電影院被罰,院方對此有何回應
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去電影院觀看最新上映電影的觀眾,你就會發現不同類型的電影使用的觀看工具有所不同。當你觀看3D電影時,你就會發現電影院會免費向觀眾提供3D眼鏡,從而保證消費者獲得非常良好的觀看體驗。一般情況下,電影院絕對不會強制消費者購買3D眼鏡,畢竟3D眼鏡的使用頻率並不高。
然而,廣西梧州的一家電影院卻誘導消費者購買3D眼鏡,這立刻引起了相關部門的廣泛關注,相關電影院也受到了一定的處罰。截止到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電影院官方人員對此事作出回應。可是電影院卻無法否認電影院因為誘導消費者購買3D眼鏡,觸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總的來說,我們應該尋求更優質的購物方案,當我們面對商場和電影院不合理的行為時,通過合理的手段維護個人合法權益是最重要的事情。更何況任何一個機構和官方部門都沒有辦法誘導消費者購物,這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還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 看3D電影要買3D眼鏡合理嗎
如果你去電影院看3D電影,那麼電影院都會免費提供3D眼鏡的,觀影後收回。如果你在家裡用電視機看3D電影,那麼肯定是要自己買3D眼鏡了啊。採納吧
3. 影院誤導消費者買3D眼鏡被罰5千元,影院是否有義務提供3D眼鏡
影院當然有義務提供3D眼鏡,任何誤導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可選擇的娛樂項目也越來越多。就比如說去電影院看電影是許多年輕人最喜歡的社交方式之一,畢竟電影院的屏幕更大,而且許多人一起看電影更加有氛圍。但是有的時候也會遇到煩心的事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一電影院,用各種誤導消費者的宣傳方式,引誘消費者購買3D眼鏡。這不僅擾亂市場正常秩序,還侵犯消費者的權益,因此在接到群眾舉報以後,監管部門立馬進行調查,並且對該影院作出警告並處以5000元罰款。
4. 廣西梧州一影院誤導消費者買3D眼鏡,你遇到過這種事情嗎
廣西梧州一影院誤導消費者買3D眼鏡,你遇到過這種事情嗎?
廣西梧州有一家電影院,在經營的過程當中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購買了本應該是電影院免費提供的3D眼鏡,有群眾投訴之後被當地的相關部門罰款5000塊錢。這家電影院在消費者觀看3D電影的過程當中,並沒有主動的向消費者提供3D眼鏡,從而讓消費者誤認為需要自己花錢去購買3D眼鏡才能夠觀看電影,所以對這家電影院罰款5000塊錢的決定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作出的處罰。
5. 影院不提供3d眼鏡是否合法
不合法。3D眼鏡是觀看3D電影的必備物品,消費者按照3D票價購買了電影票,卻沒有享受相應服務,屬於「不平等條款」,自費購買3D眼鏡系影院轉嫁自身義務,是不合法的。顧客在電影院購買3d電影票的這種行為已經與電影院形成了一種合同關系,合同雙方當事人應當嚴格遵守合同中明確的權利義務。
影院不提供3d眼鏡已經違反了合同約定,作為消費者可以拒絕電影院讓自行購買3d眼鏡的要求,並可以要求電影院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在我看來如果發生這種事情,就一定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所有消費者都忍氣吞聲,用理由來安慰自己,那麼影院就會越來越過分。因此大家在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向當地監管部門進行舉報,保護自己的權益。也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所有的商家都可以安穩做生意。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主要職責是:
(1)通過對市場經營主體的監督管理,制止違法經營,防止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發生。
(2)通過對各類市場的監督管理,查處各種市場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為消費者提供公平,安全的消費環境。
(3)通過對廣告的監督管理,查處虛假廣告和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合法權益。
(4)通過商標管理,查處商標假冒行為,為消費者選購優質商品創造條件。
(5)通過制止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打擊和查處各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6)指導消費者協會的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6. 你如何看待影院出租或售賣3D眼鏡這種行為
如今我們在生活當中,休閑娛樂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說當我們不願意出門的時候,手機游戲或者是電腦游戲,就成為了我們打發時間的主力軍。而我們在外出逛街的過程當中,除了逛街之外還可以吃飯看電影。尤其是看電影這件事情,不僅僅能夠打發時間,而且也能夠為我們帶來視覺盛宴。除了一些2D電影之外,院線定期也會上映一些3D電影,當然3D電影並不能夠裸眼觀看,而是需要佩戴3D眼鏡才行。
要知道我們既然購買了電影票,就應該享受到觀影過程當中的所有待遇。3D電影通常都比2D電影貴上一些,我們既然多花了這一部分價格,就一定要享受到這一部分應有的待遇,而並非所謂的租借或者是自行購買。
7. 電影院的不閃式3d眼鏡需要買嗎
不同地方的影院規定不同,大部分影院都是要顧客自備3D眼鏡,影院並不提供免費的3D眼鏡,但是影院有3D眼鏡出售,顧客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購買。
3D眼鏡是觀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顧客在購買電影票時,會有相關提示說明影院是否提供眼鏡服務的,顧客下單前可以先確認影院是否提供眼鏡,然後再購買電影票。
不閃式3D眼鏡優點
一、沒有閃爍,能體現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不閃式3D沒有電力驅動,可舒適佩戴眼鏡並且全然沒有閃爍感。因此可以盡情享受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看實際測量閃爍程度的數據就能知道數據幾乎是零,不會有頭暈的狀態出現。
二、高亮度的3D影像。不閃式3D的眼鏡並不是像別的技術的3D眼鏡一開一合影響視力。不閃式3D的眼鏡是不會關閉,會始終敞開。所以會讓足夠的光透射進來能夠體現更明亮的3D影像。實際測量透過眼鏡的亮度、即明暗度可知更明亮。
三、輕便舒適的眼鏡享受3D影像。不閃式3D眼鏡輕便、價格合理,還可以使用夾套眼鏡讓佩戴眼鏡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8. 電影院變"眼鏡店" 網友:看一場電影買一副3D眼鏡
3D電影如今已是火遍全球了,看3D電影,當然少不了3D眼鏡。
昨天,中消協明確認定「影院要求自費買3D眼鏡,加重了消費者負擔,是霸王條款」,消息一出,火速上了熱搜。
大家紛紛開始曝光那些需要自費買3D眼鏡的影院。阿拉上海蠻多地方的影院是免費提供3D眼鏡,可也有一些影院中槍,比如 上海保利影院和英皇UA電影城 。
@狗尾巴草雙魚座:上海保利影院必須有姓名。
@YukiiUP:上海泗涇保利影院,麻煩管一管,還跟我說自費買3D眼鏡是現在的一種趨勢,比較衛生,我書讀得少,我都信了。
阿姐去過英皇UA影院,這家影院其實沒有強制大家購買,可以自帶眼鏡,或者花2元購買他們提供的眼鏡。
可以說,要求消費者自費買眼鏡,不管價格高低,毫無疑問都增加了消費者負擔。中消協這項認定一出,也就一下子深深戳中了廣大愛看電影朋友的痛點,原來大家都曾深受其害。
一些網友態度很堅決了,寧願不看電影,也拒絕買眼鏡。
@我有車還自行:前段時間看電影,要我買3D眼鏡,我沒買硬看了半小時。
@阿珍睡了:還記得高三去奧斯卡看3d電影,硬著頭皮沒有買3d眼鏡,然後眼睛受不了,中途和狗子憤然離場。
人都有健忘的時候,很難有人能記得帶著買過的眼鏡去看電影,於是家裡的眼鏡就越積越多。
@taororo69:我有6副3D眼鏡了,每次出門還記得,到了電影院就傻了。
@咩咩驢:家裡原本就有10個,然後每次看電影忘帶,都買了二十個左右了。
阿姐挺好奇的, 很多影院規定「3D眼鏡需自備或到影院購買」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有的網友認為是影院為了 賺更多錢 ,強行只排3D電影導致了上面的問題。
有些在影院工作過的工作人員則道出了影院方面的無奈,很多客人用了不歸還,還帶走,或者把鏡片弄得到處是劃痕,其他顧客又有意見。
不得不說, 客人的這些操作,確實增加了影院的運營成本。
有的網友覺得 自己購買3D眼鏡,能給自己帶來不少便利,比如使用少,不容易壞,還有觀影效果也更好 。
這么說來,商家日常維護3D眼鏡的質量也是有成本的,支付一些錢給商家做日常運營挺合情合理的,可電影院畢竟不是「眼鏡店」,消費者也沒有義務去買這些3d眼鏡。
阿姐覺得,我們或許可以把3D眼鏡的合理維護費用,包含在電影票的服務費里頭。畢竟影院提供給消費者3D眼鏡,也是屬於影院的服務之一,這樣大家也就都能接受啦。
9. 看3d電影需要自己帶3D眼鏡嗎
不需要。萬達有責任及義務免費提供3D眼鏡觀影。影院對3D電影不提供3D眼鏡做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9條、第16條、第26條的規定。
消費者選擇3D電影就選擇了與之配套的服務,3D眼鏡和3D電影具有不可分割屬性,強制要求消費者購買或租賃與3D電影配套的3D眼鏡,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9)電影院買3d眼鏡合理嘛擴展閱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影院要求「自購3D眼鏡」等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相當於「霸王條款」,是無效的。消費者如遇到此類轉嫁成本的違法行為,應當堅決抵制,同時主管部門則應加強監管,該處罰的應及時作出處罰。
10. 電影院賣3d眼鏡是合法的嗎
法律分析:以前消費者到影院觀看3D電影,由影院方面提供免費的3D眼鏡觀看,這樣的方式已經形成了一個符合消費者利益的消費習慣,這樣的消費習慣受到法律保護。現在有的影院或因為成本提高,或因為防疫要求,提出要求消費者自行購買3D眼鏡,雖然影院增加成本的事實可以體諒,但是增加的成本應該影院自行消化,而不應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六條 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