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安賽岐的地理位置,風景特產
福建寧德福安市賽岐鎮,位於福安市境中部,距市府26公里。地理方位:北緯26°53′~27°1′、東經119°39′~119°46′之間。面積78.6平方公里,人口4.5萬。是閩東水陸交通樞紐,福(州)溫(州)公路橫貫境內。賽岐氣候屬中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87天。
著名景點:鰲峰山,金鍾山公園,萬壽寺等。
特產:象環葡萄,蘇陽楊梅。
賽岐鎮是閩東人口最多的建制鎮,也是閩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窗口,素有「閩東第一大鎮」「閩東小上海」「閩東小香港」之稱。於2012年3月入選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
2. 賽岐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我只推薦鰲峰山 爬山的人挺多的 我經常爬。
鰲峰山旅遊區位於恩平市區北郊,山高150米,山勢雄偉,松林如海。古代稱為石神山,明代已把石神松翠列為恩平八景之一,清代則稱為鰲峰公園,修築了3?s公里長的盤山公路,方便遊人登山,小汽軍可一直駛到山頂。
公路兩旁種植紫荊、黃愧、九里香、臼玉蘭等花木,各種花卉交替盛開,香風四溢。公園門口建有一座牌樓,上書鰲峰公園,是整個游覽區的入口處。沿上山公路而上,峰頂建有馮如紀念館、恩平市歷史博物館,還有賓館、酒家、商場十天松古寺及其他亭台樓閣。再往上,便是電視轉播台、微波站和程式控制電話微波塔,在這里可以環視整個恩平市區及其周圍的景色。
在鰲峰山南邊有一條尤廊,從遠處眺望,象一條黃龍從山頂順勢而下,片片黃色的琉璃屁活象龍的鱗甲。龍尾在山頂翹起,那是六層高的追月樓,樓中陳列廣東省著名的書法家留下的墨跡。龍頭是一座兩層高的亭子,名叫龍亭,遊客可在此品嘗各種美點。
整條龍廊長360米,寬2米,九曲七十七卡相連,廊內檐上繪有《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四大古典皂著工筆畫308幅。龍頭的前方,建有日晷儀一座,可以憑日照來看時辰。日晷儀是圓形的,遠遠看上去象是黃龍戲珠,氣勢磅磁,儀態萬千。在鰲峰公園東側,建有一座規模宏大的百獸園。百獸園佔地5萬平方米,共有世界名獸108種,全部是用紫銅鑄成的,與動物的原體一樣大。園中的環境設計,有山有水有坡地,各種樹木的栽植也別出心裁。鰲峰公園的北邊還興建有一座石雕園。共有作品112件,人物塑像19座,包括古羅馬女神維納斯和中國著名歷史人物等,選用漢白玉和花崗岩等材料,名師雕琢,惟妙惟肖。
3.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賽岐鎮下浦加油站旁中學路口郵編
355001。郵編是是根據縣區,鄉鎮,村劃分,所以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賽岐鎮下浦加油站旁中學路口郵編是下浦村的郵編,是355001。郵編就是郵政編碼,是國家為了加快郵件傳遞的速度,把全國不同地區劃分成各個編碼。
4. 賽岐鎮屬於福州哪個區
賽岐鎮不屬於福州,而是福安。
賽岐位於福安市中部偏南的賽江之濱,是閩東人口最多的建制鎮,也是閩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窗口,素有「閩東第一大鎮」「閩東小上海」「閩東小香港」之稱。
5.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賽岐鎮羅江開發區十二路郵編是什麼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賽岐鎮羅江開發區十二路郵編是355001
6. 在福安賽岐哪裡有十幾塊錢一夜旅社
沒有。
賽岐鎮,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地處福安市南部,東與溪柄,松羅鄉相鄰,南與灣塢鄉接壤,西隔江與甘棠鎮相望,北與溪潭鎮,溪柄鎮為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2018年,賽岐鎮戶籍人口52764人。
賽岐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受季風環流影響,具有四季分明,夏長,冬短,光熱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明顯,台風頻繁,雨量集中,夏季炎熱等特點,平均年氣溫在18.5℃左右,最冷月1月份平均氣溫9.5℃,最熱月7月的平均氣溫28.1℃。
7.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賽岐鎮虹橋街春安巷郵編是什麼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賽岐鎮虹橋街春安巷郵編是355001
8. 賽岐鎮的發展狀況
2013年,賽岐地區生產總值39.35億元,同比增長11.1%;工業總產值29.98億元,同比增長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0元,同比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12858元,同比增長20.1%。
賽岐地理位置優越,是閩東交通樞紐。是閩東、閩北、贛東北、浙南的重要物資集散地,是環三都澳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陸交通銜接,同三高速貫穿南北,104國道貫通南北,省道小浦線穿越東西,與賽灣公路、賽下公路及沿海高速公路和福溫鐵路形成賽岐四通八達、十分便捷的陸路交通網路。城區東距福鼎97公里,西至屏南176公里,北抵壽寧82公里,距寧德、周寧,柘榮、霞浦等縣(市)均在80公里以內,距閩東機場30公里.城區內設高速公路互通口1個,福溫鐵路站點距城區9公里。
賽岐是閩東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地。經濟腹地廣闊,可達兩省三地區十五個縣(市)1.5萬平方公里、400萬人口區域,包括該地區9縣(市)和政和、松溪以及浙江泰順、慶元、蒼南、龍泉等地。省、市的商業、物資、供銷等部門在賽岐設批發站點20多家,其腹地的農產品、工業品以及建築建材等大宗貨物材料大多通過賽岐疏散。 賽岐港是潮汐天然良港,屬得天獨厚的天然良港,賽岐開港於唐末宋初,到明清鼎盛時期就與日本和台灣、天津、上海等港口通航通商.北起賽岐大橋上游的三江口,南至下白石的白馬門,水域面積5508萬平方米,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海岸線長60公里。港道少淤,潮差大,可建3000噸至1萬噸梯級碼頭的港址有10多個。
賽岐港在建國後獲得充足發展,1982年經省政府批准辟為外貿運輸物資啟運點;1984年經福建省政府批准辟為國輪外貿物資裝卸點;從1983年起與香港正式通航。此間,港口的吞吐量均居閩東各港口首位,省內僅次於福州、廈門港,位居第三位,被喻為「閩東小上海」。賽岐港現有100至3000噸級碼頭20個,總泊位6000多噸,已定為國輪外貿裝卸點,與香港通航。國內航線已通福州、廈門、上海、南通、溫州、寧波、青島、廣州等地,並開辟長江航線。 鎮內有自來水廠3座,日供水能力達4萬噸。擁有2所35千伏變電所,福州至閩東電網220千伏火電輸變電工程設在賽岐。程式控制電話和數字移動話均已超過萬門。
賽岐污水處理廠(一期)廠區建設用地45畝,總投資近7000萬元,污水處理廠(一期)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萬噸,將於2014年6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
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太平保險公司等金融保險部門在賽岐均有分支機構,並設有外匯業務分理處。港務局、外輪理貨公司、外輪代理公司及船舶檢驗局均已設立辦事機構。 賽岐鎮在福安市委、市政府及賽岐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國家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的總體要求,堅持走「強化交通、發展商貿、立足支柱、壯大農工、超前規劃、加強城建」的發展路子,以建設新型閩東港口城鎮為目標,搶抓機遇,奮力拚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2002年全鎮社會總產值9.86億元。農業向高優產業化方向發展,實現產值8500萬元。賽岐被省政府列為全省船舶修造三大基地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民間船舶修造中心和最大的船舶交易市場之一,並已初步形成打火機、食品加工、船舶修造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
2005年財政收入3215萬元,比增5.1%,其中增值稅完成1368萬元,地方工商稅完成759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比增29.2%;年底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13億元,比增22.1%,貸款余額5.59億元,比增1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0元,比增1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475元,比增14.5%。
2007年僅賽岐一個經濟開發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1億元,比增12%;工業總產值32億元,比增18.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億元,比增42.1%;財政總收入3670萬元,比增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比增12.5%;全年外貿出口6083萬美元,比增2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7元,比增18%,農民人均純收入5210元,比增13.6%。期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9.713億元,比增58%,期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0.43億元,比增87%。 在穩定糧食生產前提下,樹立大農業觀念,堅持「主體、單體相結合,田地、山地一起抓,片上、點上都開發,長效、短效共同發展」的辦法,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規劃,以發展葡萄、龍眼等水果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引導農業產業結構由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農業科技應用不斷擴大,農村經濟得到新發展。
糧食生產穩定糧耕面積1.1萬畝,三年累計產糧 萬噸,建立葡萄新品種、水蜜桃和油桃試種基地,建成江兜山地農業高標准示範園,引進18個葡萄新品種成功試種,全鎮新增水果面積5600畝,大宗水果累計面積達2.03萬畝,賽江晚熟龍眼成片達2800畝、惠園橄欖2000畝、葡萄8000畝、桃1800畝、李1800畝、柑桔1500畝、枇杷2400畝,蔬菜復種面積逐年增加,基本形成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格局,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使農業效益得到明顯提高,預計今年農業總產值可達 萬元,比1999年6580萬元增長 %,農民人均收入達 元,比1999年增 元。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開展冬修水利、海堤加高培厚,農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海堤石護坡工程、管灌工程均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林業生產注重生態平衡,加強封山育林工作,完成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4.03萬畝,林業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與此同時,積極實施扶貧攻堅、造福工程計劃,開展爭創小康活動,抓好整改類村的「五通」、「五改」和綠化工程。落實農村各項政策,全面推行土地延包、減負卡等制度,著手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年減輕農民負擔 萬元。農業科技應用不斷擴大,農村經濟得到新發展。 截止到2014年,賽岐地區現有中學4所、成人中專1所、完小校26所 、教學點1處、幼兒園和托兒所28所。
2014年6月,福安二中被省教育局批准成為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 賽岐地區部分學校名單序號學校名稱層次序號學校名稱層次1福安市第二中學高中2福安市賽岐中學初中3福安市第二中學附屬羅江中學初中4福安市蘇陽中學初中5福安市賽岐小學小學6福安市賽岐小學宅里校區小學7福安市賽岐中心小學小學8賽岐經濟開發區中心小學小學9福安市賽里小學小學10福安市店前小學小學11福安市象環小學小學12福安市蘇陽小學小學13福安市廉首小學小學14福安市獅子頭小學小學15福安市大葉小學小學16福安市青江小學小學17福安市大盤小學小學18福安市小盤小學小學19福安市大象小學小學20福安市泰康小學小學21福安市利園小學 小學22福安市上長歧小學 小學23賽岐經濟開發區林洋小學 小學24賽岐經濟開發區南安小學小學25賽岐經濟開發區龍橋小學小學26賽岐經濟開發區樟港小學小學27賽岐經濟開發區加招小學小學28賽岐經濟開發區大留小學小學29賽岐經濟開發區坑門里小學小學30賽岐經濟開發區東山小學小學 截止至2013年,賽岐地區共有市直醫療衛生單位1家、中心衛生院1家。
福安市醫院座落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始建於1946年,佔地面積36畝,業務用房面積16000平方米,編制床位200張,人員編制200名。主要擔負著福安市下半區近3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是一所集醫療、急救、保健、教學於一體的二級乙等非營利性綜合性醫院。是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定點醫院,也是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主要擔負著本市南部九個鄉鎮及賽岐經濟開發區近3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是閩東衛校實習醫院及全市基層衛生院進修培訓基地。
9. 福安市賽岐鎮哪有牙科門診
一:十六米街,往下走到詹厝村委會那有個分岔口,往詹厝大門方向那條路走幾米就可以看到一個診所,原先是在十六米街主街開的,後來搬到那裡
二:前進街,往賽江天主教堂的那個階梯對面有一家(人民會場一帶)
三:市醫院(在賽岐政府旁邊的路往裡走)
四:人民會場(打球坪)一帶的港口那有個賽岐第一衛生院,裡面可以看(在古城裡面,一般人都知道)
五:下港路有一家,具體位置記不得了,可以問問
10. 寧德福安賽岐是怎麼樣
賽岐城鎮簡介 賽岐鎮地處閩東地理中心,隸屬福安市,是閩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窗口。1996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0年被國家計委列入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2001年被省政府列為經濟發展重點鎮,2003年被列入寧德市經濟發展十強鎮。全鎮轄24個村、7個居民區、有115個自然村,鎮域總面積78.6平方公里.總戶數1.25萬戶,總人口5.15萬人(不含暫住、流動人口),其中鎮區人口2.01萬人,非農業人口1.71萬人。省、市駐鎮建制企事業單位60多家。 賽岐地理位置優越,是閩東交通樞紐。水陸交通銜接,104國道貫通南北,省道小浦線穿越東西,與賽灣公路、賽下公路及正在建設中的沿海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的福溫鐵路形成賽岐四通八達、十分便捷的陸路交通網路。鎮區東距福鼎97公里,西至屏南176公里,北抵壽寧82公里,距寧德、周寧,柘榮、霞浦等縣(市)均在80公里以內,鎮區內設高速公路互通口1個,福溫鐵路站點距鎮區9公里。賽岐港是福建省第四大港,屬得天獨厚的天然良港,北起賽岐大橋上游的三江口,南至下白石的白馬門,水域面積5508萬平方米,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海岸線長60公里。港道少淤,潮差大,可建3000噸至1萬噸梯級碼頭的港址有10多個,港口吞吐量居全省海港第4位.賽岐港現有100至3000噸級碼頭19個,總泊位6000多噸,已定為國輪外貿裝卸點,與香港通航。國內航線已通福州、廈門、上海、南通、溫州、寧波、青島、廣州等地,並開辟長江航線。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