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的收入主要來源是票房的分賬,並不是拿到電影的時候就要付錢!而是等到電影下線,看上座率最終付給電影發行方錢!所以電影院不會因為電影票房的好壞虧損!只不過會影響收入而已!影院和院線之間在價格上五五分賬。院線在下發一部電影的時候會規定一個影票的最低售價,也就是說電影院在任何的促銷基礎上不得低於這個價格。其次影院的收入是電影的貼片廣告,每部電影前面的廣告有一部分是院線植入的,這個部分也是要給影院一些分賬的,另外的部分是影院自己所拉來的廣告植入。一般電影前面都會有貼片,離正式影片越近的廣告越貴。再有影院的100%完全收入就是賣品部,所以現在影院很多小賣部都是影院收入的大頭,包括一些後產品。這些都是每家影院自主獨立經營的內容。以上基本是影院的三大收入點。當然還有一些場地的出租,和影廳的包場會議、活動等
⑵ 關於電影院電影片頭廣告費用的情況
轉換不要錢的,專業軟體很好轉換,但是你的片子的質量要夠,至少是高清版本的。但是做電影的貼片廣告要和影院做好協調。
⑶ 我想請問一下,影劇院的電影片的價格一般要多少
影院設施級別不同、星級不同價格不同,不同地區的價格也不同,影片放映的初期和後期價格也不同。一般來講以40為基礎票價,大公司製作+10,大投入影片再+10元,達到60也算是一個上限了,但是當年《無極》等一些電影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炒作下定下100的天價影院也一樣爆滿,所以價格很難定,而且很少有人真正按照正價去看電影,都會趕周二打折、影院活動、各種證件的優惠來看電影,否則也是奢侈的享受。
你說的影片已經很難再有放映的機會了,除非有什麼節日或是紀念日或是相關的宣傳活動,我認為這種影片如果放映,價格最高不會超過50,40的可能性更大些,應該屬於基礎類別,盡管比較勵志感人但是不具備高價格的其他因素,與文藝片相比更貼近於小成本的商業影片,所以價格不會太高的。
⑷ 電影院怎麼賺錢
首先要說下中國目前的票房分賬體系:國家對於票房是有一定的抽成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營業稅3.3%,剩餘91.2%的票房收入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至62%分成,如果導演的號召力很強,那麼影院就分的少一些。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實際上院線為了拉攏更多影院,實際的分成會更少一些。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至43%分成,其中發行一般分5%。類似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因此目前來看,票房收入仍舊是影院的最大資金來源。
上面提到影院和院線,其實兩者屬於合作的關系,也有一定的上下級關系的性質。院線是指由一個發行主體(如電影公司或製片公司)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機制。
影院則是通過商業選址、投資、設計、建設和運營電影院的專業影院公司,它是同一品牌影院的連鎖化,相當於「KFC、麥當勞」這樣的直營連鎖店的公司。影院加入院線,院線供片並且收一定的管理費。
(4)電影院線廣告價格擴展閱讀:
1.爆米花暴利、賣品的收入
賣品的收入也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部分。上面提到爆米花的事情,就是這個道理。如今隨著電影票價的不斷下調,其實電影票房的收入金額雖然大,但是毛利率並不是很高,特別各種團體票,包場,團購以及學生票等等,占據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電影院買票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各大電影院對於賣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視。
票房是賣品收入的保證,只有來看電影的人多了,才有將東西賣出去的可能。雖然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對於賣品的開發也是逐漸成為影院關心的問題。目前來看爆米花和可樂仍舊是賣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大約占總體賣品收入的80%。其實看電影吃爆米花喝可樂的習慣都來自美國,中國的市場並沒有開發出獨特的賣品。
影院銷售食物和飲料的利潤非常的高。我們拿爆米花和礦泉水來舉例。一包售價20多元的爆米花,其成本價不超過5元,而在超市銷售0.8元的礦泉水,在電影的售價高達10元。因此對於影院值班經理來說,賣了多少爆米花,關繫到他的獎金。
除了食物和飲料的銷售,如今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是在逐漸的成熟。在日本流行的動畫片往往都有劇場版,在電影院在圈錢一次,不僅收獲了票房。對於賣品的銷售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各種手辦以及玩具的銷售,都是電影院收入的一部分。在中國市場,各種動畫片的播出也刺激周邊產品的售賣,比如現在火爆的小黃人,胡巴以及大白等等,都收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2.廣告收入 (並不是大部分)
廣告的收入佔比比較的少。這是因為雖然影院的人流較為的多,但是大家接受廣告的時間比較的短,因此對於客流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影院的廣告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大家熟悉的放映前的廣告收入。在電影開演前我們會看到不少的廣告。
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廣告的時間反而更長,他們的翻場的速度遠沒有大城市這樣快,因此廣告排布也比較的密集。這種廣告主要分為製片方的廣告,和影院自己合作的廣告。
其次就是場地的廣告。在等待入場的時候,用戶會看到在電影院的一些廣告。不過由於電影的大廳空間不可能太大,因此廣告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時候大廳里是電影的宣傳海報,很多消費者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這里,所以投放這種廣告的廠商也並不是很多。
還有一種就是票面廣告。我們購買電影票之後,會看到一些票面的廣告,但是由於目前直接去電影院買票的用戶不多了,而團購的用戶一般都直接使用自助終端打票,這種票面上的廣告不太好預置,所以票面廣告也並不是很常見。其只是影院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3.合作的藝術 置換收入
還有一部分就是置換的收入了。比如和超市以及零售店合作,消費滿多少錢就送電影券等等,也是電影院收入的一種形式。不過目前這種方式並不多見,因為這樣的電影券價格不會太高,並且不能和會員以及團購等形式混合使用,所有購物者使用這個影院之後,得到的優惠並不是很多。所以消費者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4.電影券是一種置換資源
目前製片方都會規定最低的票房價格,也就是不管是包場還是團購,最低的票價都不能低於這個價格。因此影院方面也不能一味的降低價格來吸引客流。一般來說這種定價,會根據城市級別的不同,來制定各個城市的最低價。
前一段上映的《碟中諜5》在北京各個電影院的最低票價也在30元以上,而在河北的一些地級市,價格只要9.9元。由於有這種政策的存在,影券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
⑸ 電影院是怎麼賺錢的
電影院賣票就是電影院賺的咯。
不過也分買斷和分成的方式。就是直接買下電影播放權,然後我這邊播放多少賣多少門票就與電影公司無關了。或者是有分成的,就是電影院票房收入一部分歸電影公司所有。
電影公司一般播放權賣一次,碟的銷售也會賣一次,可能海外也會賣一次。
票房高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買票去看電影。而好的導演和大牌的明星就是具有一定的觀眾和影響,會讓喜歡這些導演和明星的人買票看電影,從而提高了票房。當然,賣斷模式的,票房再高也和明星導演沒關系了,因為電影公司獲得收入是固定的,導演和明星拿的工資也是開拍的時候就說好的。恩,高票房對導演和明星的聲譽會有提高作用,那下次拍戲的時候片酬自然就多了。
如果是按分成的方式,電影院票的多少取決於電影院想多賺還是少賺,這是電影院自己的商業決策了。電影公司和電影院談判也是一家一家和院線談的,各家的價格不同。恩,其實多個電影院和在一起叫院線,比如太平洋、中影經典、奧納等等,他們都擁有很多家電影院,電影公司和他們談判以後,他們自己擁有的電影院票價就是相同的。電影公司應該是沒有統一收費的。不過各家價格應該相差不大,因為電影放映是有時間性和檔期的。
⑹ 什麼是電影貼片廣告
電影貼片廣告是指將企業產品廣告或企業形象廣告與影片一同拷貝,在電影放映前播出的廣告。也稱隨片廣告。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數字電影的普及,有一些電影貼片廣告不再以膠片為載體、以拷貝為放映方式,而以數字文件形式放映或通過網路、衛星直接傳送到影院等放映單位。
發展
(1)電影作為一種媒介,正在逐漸興起,在國際范圍內,電影、電視、廣播、報刊、戶外被稱為五大廣告媒體。電影貼片作為一種新的廣告媒介,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勢頭良好。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在電影業發達的美國就開始對電影業進行研究,且每年的電影貼片廣告收入增長迅速;英國電影廣告協會報告在2001年本國此類廣告收入就達到16億4千萬英鎊。
(2)我國貼片廣告的形式其實一直存在,早在十多年前,電影院在播放影片之前都會先放一段 「禁止吸煙」、「不要大聲喧嘩」等幻燈片,那就是貼片廣告的雛形。從1994年起,隨著中影公司開始引進國外大片,委託廣告公司進行此類廣告的招標,貼片廣告出現商業化。杭州早在放映《真實的謊言》時,就已有隨片的商業廣告出現。1998年《泰坦尼克》在中國上映,某果凍產品抓住機會大作貼片廣告,產品短時間內迅速突起。
(2)2001年中影的「10部大片隨片廣告競標」,不僅是推出了一個完整的廣告產品,更是想以此作為後電影開發的一個啟動器。相比西方而言,我國對電影的關注大多集中在放映本身,僅靠票房收入來回本,經營方式單一。於是,就誕生了電影隨片廣告這種廣告形式。2002年的電影《英雄》中的貼片廣告更是達到2000萬元的高峰。
(3)貼片廣告媒介環境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它在電影正式放映以前放映的,影院的照明設備一律熄滅,只有銀幕被人注意,干擾信息較少,到達率較高,有調查表明1998年《泰坦尼克》的廣告到達率達92.1%。因為當人們坐在黑黑的電影院里的時候,既不能選擇銀幕內容,又不能離開影院,除了面對銀幕,別無選擇,放什麼得看什麼,有人甚至說電影貼片廣告的到達率為100%,也不誇張。廣告環境指的是載具承載其他廣告所呈現的媒體環境,貼片廣告的廣告環境是電影承載的其他廣告所呈現的媒體環境,一般意義上講,此類廣告環境良好,品牌大部分是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很少會受到不良品牌的牽連,能夠更好的打造本產品的美譽度,這是其他媒介難以達到的。還有就是寬大的銀幕可以塑造良好氣勢與沖擊力,這是電影貼片廣告所特有的,目前任何媒介都無法與其匹敵。
與傳統的四大媒體廣告相比,電影貼片廣告具有以下優勢:
(1)電影貼片廣告具很強的沖擊力
(2)電影銀幕比電視屏幕要寬大,顯示的廣告畫面感覺更真實、清晰,再加上極具震撼力的音響效果,給觀眾更直接的視覺沖擊力和聽覺震撼力。
(3)到達率較高
(4)電影貼片廣告一般在電影正式放映前播放。此時,觀眾所處周圍環境相對來說比較黑暗、封閉,眼睛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銀幕上,干擾信息較少。另外,電影媒體給觀眾一個單一的「頻道」,觀眾不能像在家看電視、聽收音機、閱讀報紙那樣,可以自由調換頻道、翻換版面,逃避廣告。
(5)電影貼片廣告價格低
(6)電影貼片廣告每個單位時間的廣告價格較其他媒體要低很多。當電影貼片廣告開始在城市社區和農村進行投放時,電影貼片廣告的投放范圍擴大,廣告的千人成本也隨著降低。
(7)易與其他廣告形式或促銷方式配合
(8)企業在電影放映場地可以懸掛企業冠名條幅廣告,也可以製作電影海報廣告、門票廣告等電影搭載廣告,或者與電影票房進行聯合促銷,加大品牌營銷力度。
劣勢
(1)強迫觀看
1、電影貼片廣告是在觀眾花錢買票看電影的情況下被強迫觀看的,觀眾具有抵觸心理。同一部電影很少有觀眾花錢去影院看兩次,所以貼片廣告雖然可以按場次循環放映,但對同一觀眾重復傳達的可能性較小,幾乎為零。這就對貼片廣告提出很高的要求,抓住僅有的一次機會,達到自己的信息傳播目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
(2)時間限制
2、同樣也有時間的限制。一般每版電影貼片廣告類似電視廣告有時間標准,分為15秒30秒60秒不等,這幾十秒便是廣告的活動范圍,信息在這段時間內向觀眾表達清楚。電影貼片廣告都有放映周期,這一周期也許是幾天、幾周而已,不同於電視廣告,有月排期、年排期,貼片廣告好比曇花一現,魅力就在一瞬間。
(3)質量要求高
3、觀眾在看電影貼片廣告時,注意力一般都很集中,且被記憶、回憶程度較高,如果廣告片的製作稍有不慎,出現差錯,就會被觀眾記住,外加大眾媒體在廣泛關注「 大片」的每一細節,差錯一旦被宣傳,就會發生鏈式反應,造成惡劣影響。且膠片是連在一起的拷貝,廣告不能像其他媒介形式隨意撤換,剪裁。
(4)場次限制
4、電影貼片廣告的放映有場次限制,根據協議,各院線的情況不同,場次的數量也不同。一旦達到這個場次,院線有權撤掉或換掉原有的電影貼片廣告。
城市投放
(1)電影貼片廣告在電影院以外的場合開始投放是1997年在河北農村實現的,之後擴展到城市社區。隨著電影放映技術的提高,廣告畫面比以前更清晰、色彩再現更逼真,加上音響的震撼力,廣告效果得到企業的認可。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電影貼片這一新媒體宣傳企業或品牌形象。比如,從2005年起,張家口煙廠每年投資100多萬元在河北省城市社區開展獨家冠名的消夏電影晚會活動,廣告效益與投入成正比例;2007年,英特爾攜同同方在北京、河北等地的城市社區啟動數字電影百城公益放映活動,派專業人員在電影放映現場介紹產品特點並演示產品使用方法,傳播「科技進社區」理念,宣傳英特爾品牌形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也已經在城市社區以電影貼片廣告形式宣傳企業形象。
⑺ 電影院放映一場電影大概要花多少錢
就如上所說,電費什麼的還真沒多少,大頭都在購買版權什麼的的。再者說了,放映一個片子,只有一個人看你也得放映,100個人看也是同樣的放映。難道會因為一個人而不放映嗎?雅酷卡看電影才只要18.6元。當然是有影院限制的。我去過博納、星美、保利DMC、百老匯,這些是18.6 其他的就不太曉得了。
⑻ 有木有人知道電影映前廣告的投放費用是腫么計算的啊
額,電影映前廣告的費用是按照廣告片的時長(譬如說10s、30s、60s)不等,投放的周期(一個月、一季度、一年)不等,投放的范圍(一個影院、一個省、全國投放)不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投放越多,折扣越給力。希望能夠幫到你
⑼ 誰知道運城電影院片頭有廣告費用多少
電影片頭廣告主要出現在豪華的現代化影院中,在所有觀眾進場熄燈後、在影片播放前、在觀眾最熱切期盼時、在所有目光與精神以屏幕為焦點高度凝聚這一刻,而播放的視頻廣告來精準的針對這群擁有相當消費沖動的中高端人群進行有效的傳播。
運城電影片頭廣告分布影院:
廣告價格:5000元/月/影院,價格方面根據廣告投放時間可以優惠
運城市金闊廣告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廣告設計、製作、安裝、發布為一體的綜合性廣告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有:運城市電影院片頭廣告、加油站媒體、牆體廣告,活動策劃,開業慶典策劃,廣告燈箱、廣告牌設計製作,標識、展板製作,噴繪寫真、多彩印刷,印章、雕刻,室內外裝潢、店鋪美化裝修等。我們本著「品質第一、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將以一流的產品質量,專業的技能,完善的售後服務,與您攜手合作,同謀發展。
廣告上映熱線:0359-6666646
真誠期待您的合作!
⑽ 影院的廣告模式是
影院陣地活動, 69%的電影觀眾在影片放映前24分鍾抵達影院,在影院內停留約15-20分鍾。 通過主題影院包裝、架設展台、產品展示等手段,生動影響影院內所有受眾。 影院大多處於高檔商圈內,可與產品銷售終端展開聯合營銷活動、促進銷售。 目標受眾在高度放鬆的心境下,更樂於參與品牌產品體驗活動深度接受信息。 與銀幕巨陣廣告形成線上線下的立體組合攻勢,是最佳的互動體驗營銷平台。 海報、大型噴繪展板、x展架/易拉寶、展示體驗、促銷活動、兌換活動、派發產品宣傳、 品牌logo投影、特型展品展示等等。
影院貼片廣告通常是在放映正片之前放映,一般把電影貼片廣告的時間限制在5分鍾內。影院貼片廣告具備了很強的滲透性,實現了傳播效能的疊加提升。適應了未來廣告傳播必將越來越生活化的大趨勢。貼片廣告傳播范圍廣。以圖書門市、大型連鎖超市、零售出租專賣店、專櫃等到銷售網路,覆蓋全國大中小城鎮、街道社區、商業中心等影院貼片廣告受眾面寬、覆蓋面廣。受眾參與媒介的程度高,客戶廣告可隨劇熱播而廣泛傳播,迅速而有效的將企業產品知名度及影響力在全國范圍擴大。由於累積效應,廣告效果深入滲透,廣告信息的到達面會更高,從而有效地影響目標消費者,促進購買行為。
電影的廣告到達率高,電影受眾也稱『暗夜的人』,黑暗的環境把電影的交流系統與周圍日常空間隔離的同時,也把受眾同他所體驗的現實隔離開來,使其全身心投入電影的世界在電影受眾暫時處於催眠的狀態下進行廣告宣傳,受眾接受信息度一般較高,同時較電視廣告而言,影院的觀眾直接地暴露於廣告的轟炸,無從躲閃,它的到達率幾乎為100%。
電影影前貼片廣告媒介環境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它在電影正式放映以前放映的,影院的照明設備一律熄滅,只有銀幕被人注意,干擾信息較少,到達率較高★電影貼片廣告具很強的沖擊力。電影銀幕比電視屏幕要寬大,顯示的廣告畫面感覺更真實、清晰,再加上極具震撼力的音響效果,給觀眾更直接的視覺沖擊力和聽覺震撼力。 ★到達率較高。電影貼片廣告一般在電影正式放映前播放。此時,觀眾所處周圍環境相對來說比較黑暗、封閉,眼睛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銀幕上,干擾信息較少。另外,電影媒體給觀眾一個單一的「頻道」,觀眾不能像在家看電視、聽收音機、閱讀報紙那樣,可以自由調換頻道、翻換版面,逃避廣告。 ★電影貼片廣告價格低。電影貼片廣告每個單位時間的廣告價格較其他媒體要低很多。當電影貼片廣告開始在城市社區和農村進行投放時,電影貼片廣告的投放范圍擴大,廣告的千人成本也隨著降低。
影院映前廣告的優勢
一、受眾群體的有效性
影城受眾群體年齡分布20~40歲,這個年齡段群體佔比約為65.6%。影院觀眾是一個普遍具有「中高學歷」、「中高收入」、「年輕化」, 具有很強的消費能力,具有品牌辨識度的中高端人群。電影受眾追求變化刺激的生活,不滿於平凡,喜歡接受新挑戰。看電影的人又有較多的閑暇時間,去影院看電影是主動消費行為,不同於電視的免費觀看,所以電影觀眾從走入影院那一刻起對電影就保持期待和較高的關注度。
二、廣告的有效性
電影觀眾近乎100%的提前入場率,保障電影院廣告信息的有效傳播。科學的廣告位置,保障廣告信息的有效接收。
黑暗的環境把電影的交流系統與周圍日常空間隔離的同時,也把受眾同他所體驗的現實隔離開來,使其全身心投入電影的世界在電影受眾暫時處於催眠的狀態下進行廣告宣傳,受眾接受信息度一般較高,調查顯示它的傳達效果較電視廣告有更深刻的觀眾記憶度,因為人們面對電視廣告時,會慣性地調換其他台的節目,這就意味著電視廣告的投放率要遠遠小於廣告的到達率,而電影院的封閉、優雅、舒適環境使觀眾觀看電影時,心情表現為期待、放鬆、對廣告較少有排斥心理,注意力較集中甚至可以轉變成為一種主動欣賞,百分百地暴露於廣告中,它的到達率幾乎為100%。
三、品牌宣傳的有效性
影城映前廣告和品牌套裝計劃配合,覆蓋區域內的核心目標人群,切入近年來電影火熱的市場,為更多的強消費人群提供產品信息及品牌宣傳,品牌宣傳在先進設備上播放,分流到優質影院的廣告受眾身處舒適的觀影環境中,廣告才能真正做到精準覆蓋,深度傳播!
戶外廣告的缺點:
1、信息簡單。由於必須簡單明了,所以戶外廣告不可能詳細介紹產品的功能和特性等詳細信息。
2、可能受到法律的限制。
3、無法詳細。戶外廣告所處的特殊環境和自身條件的限制,廣告產品的文字內容與圖畫內容的表現就受到制約,雖然簡單明了,有時甚至是品牌名稱或商標符號,但其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4、受眾難以統計。戶外廣告多數是企業型的廣告,給消費者留下的往往是對企業的印象,而不能立即產生促銷的作用。精確測量戶外廣告的流動受眾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