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所說的票房是指什麼,票房的錢是從哪來
1.
票房(Box
Office)的由來以及發展LZ可以直接網路一下進行了解
2.
簡單給LZ說,電影的票房主要就是指電影從第一天上映到電影下線為止,全國所有電影院售出的電影票的金額總和(如果該電影在國外有上映,再加上國外的票房)
3.
多說一點:一部電影的收入除了電影票房,還有一部分來自DVD,藍光DVD,DVD出租的收入,當然,這里指的是北美市場,因為老外是買正版。國內盜版昌盛,DVD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僅在國內上映的華語片其收入大部分靠電影票的收入.
4.LZ還有什麼疑問,可以hi我
B. 電影的票房與電影公司盈利的關系是如何,電影票房指的是什麼
票房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上映後影院實際賣票所得的錢數。
對於國產電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交給國家電影管理部門
消費稅3.3%,交給國稅部門
剩下的部分42-48%給製片方和發行方
52-58%給院線和放映方,具體分多少要看他們之前簽的協議
進口片又分兩種
一種是批片,就是有進口權的國內發行方(國內就中影和華夏兩家有進口的權)一次性付給國外製片方一定的費用(一般最多不超過100萬美元),票房全部歸發行方、院線和放映方所有,絕大多數非好萊塢電影都屬於批片,部分好萊塢B級製作的電影(投資額在8000萬美元以下)也屬於批片;
一種是分賬大片,按國外製片方35%,國內發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其中拷貝和宣傳的費用全部由國外製片方負責。
如果還不明白請網路「易網路:電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詳細的解釋
C. 電影票房是指導演都做些什麼明星的片酬是不是由他支付拍電影賺的錢是不是全是他的
一部電影放映期間累計之總收入導演的概念及工作:導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監制是負責日常運營和策劃的。就是說相較於導演要運籌帷幄,監制是需要組織和策劃力。而導演往往這些也都具備而製片人就是投資人,製片呢就是指製作影片的監制代表的是製片人,就是投資者。監制會負責攝制的支出啊日常拍攝的計劃啊什麼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所以,拍電影的賺的錢肯定不是所有的都歸導演的。(以上意見為羅剎專屬,僅供樓主參考。禁抄襲復制)
D. 電影票房收入的錢怎麼分的,都分給哪些人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100元的票房,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影院拿走47元,院線拿13元,製片方和發行商拿剩下的31.7元。
北美票房中,發行商可得約55%。導演收入有的是只拿片酬,有的另外加分紅。
E. 電影的票房除去製片成本,剩餘的錢流入了誰的口袋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F.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G. 一個電影票房的錢,跟導演有什麼關系,是給導演錢還是怎麼樣
電影票房的錢是分給影院公司和投資方的,導演一般只拿固定薪水。具體合同有可能導演有分成,或者導演參與投資也會有分成。但是票房打到一定程度,導演會有獎金。還有就是導演如果按期完成電影(包括後期製作),導演也會有獎金。
H. 電影票房錢最後歸誰啊導演一般能拿多少
院線70%左右,剩下歸製片方,導演怎麼分配給其他人就是內部商定了,演員死工資,票房和他們沒關系
I. 電影的票房是不是全都歸導演
一般情況下 票房的55%歸製片方所有,剩下的歸院線所有。
導演是拿錢辦事的,演員也是,當然也有導演演員等參股或者參與分紅的,那另外算
如果有用,希望能採納
J. 電影票房收入是給誰
國產片及進口批片:院線和影院拿到57%(其中影院50%,院線7%)→製片發行方拿43% (備註:進口批片一般由國內發行公司以數十萬美元左右的價格買斷內地發行權,此外也有部分批片有分成條款)
進口分帳片:院線和影院48%,發行方(中影/華夏)17%,製片(國際電影公司)35% (備註:進口分帳片的拷貝沖印費用由製片方負責,而一般該費用由發行方負擔)
註:一個院線下有好多獨立的影院,好比計程車公司於司機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