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票房水分

電影票房水分

發布時間:2022-12-28 12:16:45

電影票房為什麼造假

問題一:電影票房是如何造假的? 就幾個套路。以近日水分最多的某妖記為例,眾所周知一部電影的上映時間,與它本身是否賣座有很大關系,而賣座的電影一般能上映30-50天,而某妖記在這基礎上,以公益放映為噱頭,把放映時間整整推遲了一個月(套路),某群體進場看電影免費,但是還可以算進票房。這樣還算是輕的,更重的是,某妖記電影製作方有眾多影院,這樣一個便利條件就讓他們能在午夜場做手腳,午夜場場場爆滿(套路,這個套路需要自身有眾多影院,成本低效率高,如果沒有這個條件,要花很多很多錢,一點都不劃算,畢竟票房再高也是虛名),而且還是15分鍾一部。兩個條件,某妖記問鼎當年票房冠軍。

問題二:電影票房造假,有啥用? 最近,新聞經常報道哪些電影出現票房造假,其中《捉妖記》,《葉問3》也被爆放映前兩天出現刷票房現象。那麼,為什麼要巨資刷票房呢?有什麼作用?
1、製造話題增加曝光,影響輿論傾向
當你打開各種新聞客戶端還有微博論壇,出現的都是「某某影片票房突破多少億」的新聞,你心裡肯定會想「這么火爆?!我要去看看」。就算是很爛的影片,由於話題太多,也是有人想去一窺究竟「這片子究竟有多爛!」
2、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重要,直接影響後續排片
一般都是前三天刷票房,提高影院上座率,製造數據,讓新聞有內容可寫。其實就是「事件營銷」,討論的人多了,自然有人看。而且,前三天的票房影響整個大局。
3、成全電影背後的資本運作
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都是千萬級別、上億級別的,背後都有投資方的資本注入,既然是投資,肯定要回報的!最開始支付寶推出的「娛樂寶」項目,其實就是一個理財項目,當時的預計收益是年化7%。為了讓投資者滿意,當然得努力提高票房。

問題三:為何票房造假屢禁不止? 1、行業制度有待規范
我國院線並不是每家電影院都會上報票房數據,所以有時候得到的統計結果不太理想,於是就索性不進行大范圍的公開了,不滿意乾脆就作假吧,反正別人也發現不了
2、法律界定概念模糊
「偷票房」和「買票房」算不算違法行為?目前尚沒有法律文獻做出相關規范。還有「包場」這種行為,不但會在業內發生,還有粉絲也通過這種方式支持偶像,這種行為到底算不算作摻假?
3、有利的誘惑難抗拒
一是為錢,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撇去從投資、植入廣告以及電影周邊所得的部分收入不談,票房可以說是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全指著它賺錢了。二是為名,票房高了,知名度自然會有,到時候再拍個續集,肯定有市場,說不定還能吸引來原本沒有觀影慾望的人來貢獻票房,最終名利雙豐收。
4、太多規則的執行都不嚴謹
我國制定的很多規則制度往往都停留在說說而已。表面文章做得很好,但執行力度不夠,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想管理起來,是難上加難。

問題四:為什麼票房要造假 廣告性質,吹噓誇大,人們心裡覺這么多人去看,那一定好看,所引誘觀眾,就做了這些虛假。

問題五:現在的電影票房怎麼都造假 中國電影票房造假已成公開秘密 首周票房只有1700萬元,卻被發行方誇大成4000萬。在眾媒體和網民不依不饒的輪番「轟炸」之下,動畫片《阿童木》的發行方終於站出來公開道歉了。 因虛報票房而道歉,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中國電影變成了只需要數字不需要質量和口碑的怪胎」

問題六:電影為什麼要票房造假?有什麼好處? 5分 這個太簡單了――――
這就是好比虛假宣傳,人為製造該電影火爆的假象,讓很多不買賬的人覺得片子可能還不錯,吸引人觀看。

問題七:捉妖記票房真的造假嗎 為什麼票房那麼高那麼火啊 求解答 是不是造假,這裡面水太深,除了當事人自己,你說的再有道理也只是猜測。不過遭人嫉妒是絕對會的,同樣是一部電影別人的人氣那麼高,賺了那麼多錢誰都會眼紅,只不過表現心態不一樣罷了。而且即使人家票房造假了,那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徵!你能夠造假來個21億票房嗎?你能夠造假一個多月到現在才被曝光嗎?你能在票房造假的情況下還保持高人氣嗎?……
它之所以那麼火,個人感覺除了國內普遍容易接受搞笑類視頻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宣傳方面,除去各種媒體大肆宣傳,你看看那些參與拍攝的,井柏然每天跑著跑那從不忘帶著胡巴,上《快樂大本營》是這樣,真人秀《花兒與少年》是這樣,接受各種訪談節目也是這樣,就連吳莫愁都跑《中國好聲音》唱了首片尾曲(這點我就不贊同了,怎麼能為了宣傳故意跑上台呢?而且節目製作組居然還同意了,也不知給了他們多少錢)總之是宣傳無處不在……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在如此力度的宣傳下,即使大家都說不好看,也會有大量的人想著去確認一下怎麼個不好看法啊,更何況網上的好評一片了!至少我身邊有好幾個人,就是因為看到網上各種相關話題,才想著跑電影院去看的,我也因此被拉了過去,至於好不好看我就不做評價了,反正票房就是這樣上來的……

問題八:票房造假有什麼好處 1、製造話題增加曝光,影響輿論傾向
試想一下,當你打開各種新聞客戶端還有微博論壇,出現的都是「某某影片票房突破多少億」的新聞,你心裡肯定會想「這么火爆?!我要去看看」「票房這么高,肯定很好看」。就算是很爛的影片,但是話題太多啊,大家都在說某某片子太爛了,也是有人想去一窺究竟「這片子究竟有多爛!」
2、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重要,直接影響後續排片
一般都是前三天刷票房,提高影院上座率,製造數據,讓新聞有內容可寫。其實就是「事件營銷」,討論的人多了,自然有人看。多雇一些水軍各種微博論壇發帖,「安利」的效果可是杠杠的。前三天的票房影響整個大局,不然你見過剛開始票房很低,後面一下子變特好的電影么,好吧,除了《大聖歸來》。
3、成全電影背後的資本運作
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都是千萬級別、上億級別的,背後都有投資方的資本注入,既然是投資,肯定要回報的!最開始支付寶推出的「娛樂寶」項目,其實就是一個理財項目,當時的預計收益是年化7%。拿《葉問3》來說,跟「娛樂寶」類似,採取眾籌形式,根據票房情況承諾收益,票房若大於等於10億,預期年化收益為11%,11%已經算很高很高了!銀行理財的收益4%不到,大家自己體會一下!為了讓投資者滿意,當然得努力提高票房咯。

問題九:電影票房為什麼要造假?這中間的存在怎樣的利益關系?票房的高低跟誰有直接關系?導演和製片方怎麼獲利? 導演藝術創作,製片人都是給投資方賺錢的,選擇劇本,演員比較票房重要因素

問題十:票房造假事件,你知多少? 2012年 中視豐德影視公司董事長王建峰公開舉報第三方公司買賣數據,某機構承諾一年只需5000萬便可幫他邁進全國收視十強。
2013年9月 湖南衛視部分地區收視為0,被疑因其他電視台購買收視而受牽連,喧囂一時。
2014年4月 北京地區收視出現異常表現,北京衛視被擠出本地前十,北京電視台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跟蹤數據分析,內部「認定」北京地區樣本戶疑似遭受污染。
2016年12月 浙江衛視收視率遭遇斷崖式下跌,從常年全國前五名,一下子跌至20名開外,創下了浙江衛視建台50周年來的最低收視紀錄,原因是電視劇《美人私房菜》的製作方未購買收視率。

㈡ 電影票房不能決定電影質量辯論賽

不能原因有下:
1、高票房的電影:奔跑啊兄弟。質量不用說吧,沒什麼質量,純娛樂,坑!舉例說明,我不一一列舉了。
2、電影的票房取決去:宣傳+明星效應+符合這個時代口味+內容有深度,其中幾個加起來決定的,不是由單一質量決定的。很多質量高的電影票房卻不一定好!《十二怒漢》就是。反而,一些宣傳到位,炒作到位,明星粉絲效應的電影卻能火起來,取得高票房。
3、如今的電影還處在靠宣傳和炒作明星、話題來達到票房的階段,遠沒有達到靠質量競爭的階段。這是演藝界的目前的狀態。這也是導演、演員、監管局需要努力做好的事。
4、票房一定程度上存在造假問題。有的高票房水分多。更別提質量了。
5、如今的大眾品位不高。低級趣味、搞笑等流行,喜歡看的電影大部分都是一些輕松娛樂或者恐怖刺激,或者有喜歡明星的電影。迎合大眾口味的電影票房就高,而不一定是質量高票房就高。

先這樣吧

㈢ 票房是檢驗一部電影好壞的唯一標准嗎

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可謂是發展迅猛,截止目前中國票房已經超過了400億,這是多麼巨大的數字,其實我覺得票房可以是檢驗一部電影好壞的標准,但有時候也並不絕對。

去年上映的澳門風雲已經超過了10億的票房,其實我對於這部電影只能用吐槽兩個字來形容,沒有任何一個觀看點。這完完全全都是明星支撐起來的票房。所以我還是那一句話,票房好壞,有時候可以證明是一部好的電影,但有的時候裡面也有一些水分在裡面。

㈣ 電影票房有沒有水分

就像海綿一樣
只要你去擠
就會有水流出來
虛高

㈤ 票房是指觀影人數賣出的票數還是賣電影票的盈利

票房是指觀影人數乘以單位票價。要算盈利的話,一般影院能分到票房的30%,投資方(就是我們看到的出品公司)能分到票房的30%(也有說25%的),就是說一部電影的票房要達到投資額的2.5—3倍才能收回投資,當然一部電影投資的收回不止是票房這一塊,還有其他的如版權啊什麼的。
目前票房的統計一般水分不大,但是投資額的宣傳水分比較大,目前很多電影的投資動輒說投資了上億元,這個真有點扯。
目前電影票房的最高記錄是阿凡達(全球票房27億美元),中國電影的最高票房也是阿凡達(大陸票房13億人民幣)。
中國國產電影的最高票房是唐山大地震(大陸票房6.7億人民幣)

㈥ 為什麼中國16年電影票房大幅下跌

1、中國電影評分不高,最高的也就6分左右,美國電影最低的《魔獸》也有7分多。中國很多人習慣先看分,再看電影。(包括我)
2、嚴+打票房造假,所以擠壓了部分水分。
3、視頻網站分流了部分觀眾。

㈦ 據統計:2022暑期檔票房已經超過50億,其中哪些影片的貢獻較高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電影暑期檔電影票房已超過50億大關,在各行各業都不太景氣的這個時間段,50億的票房足以稱得上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好成績”,而這也充分向大眾說明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龐大基礎。當然50億的票房離不開每一部電影所做出的努力,而在暑期檔這所有的電影當中,《獨行月球》和《人生大事》無疑是貢獻票房最大的兩部電影。

雖說其他的電影對於票房也有著不俗的貢獻,但是相比這兩部電影來說其他電影的票房就顯得有些難以啟齒,當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以上兩部電影的優秀,只有優秀的電影才能夠拿到高票房,當然這兩部電影的票房還未結束,我相信在廣大觀眾的支持之下,這兩部電影還能夠繼續沖擊更高的票房。

㈧ 李晨、歐豪和張涵予入圍「百億票房先生」,到底誰的水分大

我認為李晨的水分更大一些。我覺得李晨、歐豪和張涵予三個演員中,張涵予的演技應該是最好的,歐豪的演技也是很不錯,而我認為李晨近幾年的表現並不太好。

關於李晨

一部優秀的影片,應該是口碑和票房雙贏,由此衍生的各種數據才顯真實和權威。其實演技提升了,實力上來了,電影口碑好了,你在觀眾心中早就有靠前排名了。

㈨ 票房的高低能否決定一個電影的高度嗎

我覺得票房的高低決定收益的高低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戀情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中國電影行業從業者更應該意識到,影片高票房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而非可以依靠流量明星或者某單一工種的努力得來。華誼兄弟研究院整理了近兩年中國電影票房榜單,希望從中一探決定影片實現高票房的關鍵因素。我們發現,影視行業永遠遵循的還是內容為王的規則,其他元素都是圍繞它而展開。

㈩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我們國家老百姓在享受著更多元化的娛樂精神生活。同時電影票房能夠成為全球第一也代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為老百姓只有過上富足的日子,才有足夠的閑錢去電影院買票觀看電影。當然能夠取得如此出色的票房成績,也代表著全國各地擁有著數量眾多的電影院。也正是由於數量眾多的電影院才能夠完全消化數量龐大的電影觀眾群體。而且我們看到全國的很多商場都在建設新的電影院,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滿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

雖然能夠取得電影票房全球第一的好成績固然可喜,但是千萬不要過於注重數量,而忽略了質量。因為只有質量才能夠代表著華語電影在全世界的高度。

閱讀全文

與電影票房水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