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電影公司有哪些
中國電影集團,萬達影業,保利博納,八一電影製片廠,西影集團
『貳』 電影院現在陽性混管可以進嗎
眼下,隨著防疫政策的不斷優化,在不少地區,無需出示核酸檢測證明和綠碼,戴口罩即可進入電影院。
近日,隨著各地防疫政策的優化,人們觀影更加方便了。全國影院營業率在逐日上升,電影市場在逐漸回暖中。
據燈塔專業版影院營業地圖顯示,12月17日,全國影院營業率為83.7%。12月18日,全國影院營業率82.9%,全國營業影院10380家。
而在影片供給方面,《阿凡達:水之道》已經上映數日,在12月底,還有《綁架游戲》和《變身攻略》等影片上映。在來年元旦檔,大鵬和李雪琴主演的《保你平安》也將上映。截至發稿,《阿凡達:水之道》累計票房3.96億元,12月18日的排片佔比高達77.9%。
實際上,影院營業率的上升與防疫政策的優化息息相關。
12月7日,北京市電影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優化電影放映場所核酸檢測查驗等相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12月7日起,進入電影放映場所可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掃碼即可進入。同時要求各區有條件有步驟安全平穩有序動態恢復關停的電影放映場所。
12月8日,遼寧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曾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及,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等特殊場所需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外,進入其他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查驗健康碼。
12月7日,「新十條」發布後,成都市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
不過,近日雖然影院營業率逐漸升高,但是部分影院生意仍舊一般。成都市某影院經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他們影院,《阿凡達:水之道》的預售票房其實表現一般,很多觀眾不會像以前一樣,大片一上映就扎堆去看,估計很多人心裡都會想著晚點再看,這多多少少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隨著防疫政策的不斷優化,在不少地區,已經無需出示核酸檢測證明和綠碼,戴口罩即可進入電影院。所以這也意味著,一些無症狀感染者或者陽性影迷也有可能會去觀影,該問題一度在網路上引起廣泛討論。
但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指引,原則上陽性影迷應當居家,轉陰後方可觀影。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居家康復專家指引(第一版)》,建議感染者嚴格落實非必要不外出,拒絕一切探訪,如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叄』 酉陽有imax嗎電影院
酉陽電影院由於影片放映的密鑰還在申請中,計劃明天(7月30日)下午正式放映。屆時將推出《誤殺》《第一次離別》《喋血戰士》
『肆』 你會去電影院看《阿凡達》嗎
你會去電影院看阿凡達嗎?
《阿凡達》定檔3月12日重映,你會去電影院重溫這部作品嗎?
科幻電影《阿凡達》由出生於加拿大的好萊塢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該電影於年上映,在當時國內的票房超過了13億,全球的總票房超過了27億美元,甚至超過了他之前執導的票房為18.4億美元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創下了全球影史票房新高。
據悉電影《阿凡達》將於3月12日在國內首次重映,多家影院已開啟票房預售,預售票房已過百萬元。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曾發視頻來問候中國地區的影迷,他表示,
「11年前,我們帶領觀眾體驗了一場前所未見的震撼冒險,感謝你們的支持,讓《阿凡達》成為中國最賣座的影片之一,期待你們回到潘多拉星球,重溫它的傳奇」。
此次重映包括了模式和普通3D模式,會去電影院重溫這部作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對於年上映的這部電影《阿凡達》,可以說在3D視野和立體的視覺製作方面都進行了很多的創新,採用了3D拍攝技術。其實,在電影《阿凡達》之前也有過3D電影上映,
但是區別於以往電影拍攝,該電影採用了由卡梅隆團隊自主研發的3D攝影系統,改進後的攝影機所獲取的畫面等在電影熒幕上的效果較以往有了更深入的觀感。在此之後3D電影才開始在全球普及。
該電影總耗資超過5億美元,超過個鏡頭,將真人、真實場景與電腦動畫設計巧妙地結合起來,更是有著許多令人驚心動魄的大型3D場面。
對於沒有在電影上映時及時去電影院觀看而對影片的視覺效果有需求的觀眾而言,這次重映是一個進行全方面的觀影的機會。對於已經看過熒幕版的3D影片愛好者,這也是不錯的重體驗的機會。
就算是對沒有特別效果需求的電影院觀眾,一部劇情不拖垮,技術優秀的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
《阿凡達》作為十一年前火遍全球的大型科幻電影,相信很多人都並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曾看過這部電影。
雖然它是11年前的影片,但其實11年後再看此片,其視覺效果也並不過時。所以看過這部影片的編者,會在電影院重映時重溫這部電影。
『伍』 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內地票房預期不佳,你認為有哪些原因
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內地票房預期不佳,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電影劇情缺乏創新,沒有吸引力;還因為疫情的調整,目前很多人感染了新冠,身心疲憊不方便去看電影;還可能因為票價高,有些人不願意去電影院看;還因為《阿凡達2》首映的時間正好與世界盃決賽時間相撞,觀眾朋友們把目光聚集在足球上面了,綜合以上原因才導致票房預期不佳。總而言之,導致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內地票房預期不佳的原因就是以上內容。
『陸』 《阿凡達2》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非常值得去看
有一部電影,2009年底全球上映,大獲成功,導演宣布影片將拍成一個系列,只須三年時間。2012年,導演說續集將於2014年底上映。2015年,導演又說2017年12月上映是目標,「劇本還在寫作中,但技術問題都解決了,舞台、基礎設施都准備好了。所以,我們真的已經准備好明年一開始就開拍了。」到了2017年,導演再次向影迷抱歉,2018年也上映不了,因為拍攝和製作周期太長……三年之後又三年,終於,《阿凡達2》將於2022年12月16日上映。
13年的漫長等待值不值?行業的回答,大約要晚一些才能交出。但昨日《阿凡達2》中國內地開啟預售,無論是貓眼和淘票票雙平台超過200萬的「想看」用戶,還是諸多票價不菲的16日零點場幾近售罄的表現,都似乎已經在回答:值得。
那年冬天,一票難求
《阿凡達》於2009年12月14日北美上映(2010年1月4日中國內地上映),通過3D 虛擬影像攝影和動作捕捉技術創造的夢幻瑰麗潘多拉星球, 幾乎重新定義了「纖毫畢現、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不僅在全世界引發現象級觀影熱潮,以近30 億美元的票房稱雄全球票房榜至今,更斬獲了包括了當年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視覺效果三大獎項在內的眾多殊榮。
但其實,《阿凡達》留給我們的記憶,遠超區區票房數據,或者累累獎項殊榮。還記得那年冬天,瑟瑟寒風中和平影都門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買票長隊嗎,攢動的人頭可以沿著漢口路、雲南中路、福州路、西藏中路繞來福士廣場整整一圈。即便如此,因為擁有全上海當時唯一一塊IMAX巨幕,《阿凡達》開票後24小時內,全月90%的場次售罄,IMAX廳僅剩約2000張前三排余票。翻閱歷史照片,影院還臨時印發了「隔天作廢」的「購票號」。甚至可以說,當年全國14塊IMAX銀幕創下的1.68億人民幣的驚
人票房(銀幕佔比0.23%,票房佔比12.2%)徹底激發了我國電影製作和影院視聽技術的改革。
十三年後扔立潮頭
如果說,13年前《阿凡達》超凡技術和藝術的結合,讓電影的呈現和體驗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那麼13年後,全球影迷都在期待68歲的卡梅隆,能再開啟一個更新的時代。
其實,這背後是超過一年半的實驗和調試。在水下用動作捕捉系統進行拍戲,難點並不在於水下,而在於空氣與水的交界面會形成「移動鏡像」,這樣的「移動鏡像」會映照出所有的標記點,繼而產生一大批錯誤的標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團隊不斷試驗,創新嘗試了各種技術,最終才得以清晰捕捉演員在水下最微小的動作和表情。
不過,作為這個星球上最熱愛海洋,並且可能最懂得海洋的導演,這還遠遠不夠。不太為年輕影迷所知的是,拍完《泰坦尼克號》之後,從1998年到2005年卡梅隆幾乎「消失」了七年,這個「全職探險家」和一群科學家朋友每天工作16小時,不僅帶領團隊製作出另一個焊接完美、承壓能力強悍的球形駕駛艙,更最終獨立駕駛它潛入世界最深的海溝——距離地平線近11000米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是歷史上第三個完成這一壯舉的人。這一次《阿凡達2》的實景拍攝,他就把潘多拉星球搬到了馬里亞納海溝。拍攝期間,劇組打造了一艘價值500萬美元的特製深海潛艇潛入海溝,為海底景觀設計做實地調查。還有,為了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潘多拉星球,卡梅隆還邀請天體物理學家、人類學家以及音樂教授和考古學者參與到影片的製作中,他們進一步通過專業知識來完善片中的虛構要素,比如潘多拉大氣密度,創作三聲音階的納美音樂,考證納美人歷史和社會結構。
甚至,卡梅隆這一次還革了自己的命。在他看來,《阿凡達》放映時的3D熱潮已經過時了,《阿凡達2》將成為全球首部裸眼3D電影。依託高幀速率提供明亮的圖像,新片將實現不需要3D眼鏡就可以觀看3D電影的效果,為全球呈現一個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當然,《阿凡達2》也可能沒辦法承載全球影迷和中國市場如此深厚的期待。畢竟,新片製作成本極高,起碼要攢下超過20億元票房,攀上全球影史榜單第三、四位,才能回本;畢竟卡梅隆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如果這一部票房表現不佳,那他很可能會在《阿凡達3》之後結束該系列。但無論是傳說中已經布局到第五部的系列作品,還是從《終結者》《異形2》《深淵》《終結者2》《泰坦尼克號》一路走來,近40年來卡梅隆電影對世界電影工業創新的始終引領,都讓《阿凡達2》在這個冬天值得期待。
『柒』 曾被稱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是什麼
1、隨著內地電影市場的興起以及好萊塢、東南亞等電影市場的沖擊,香港電影難以延續往日的輝煌,陳舊的製片模式以及同質化電影所帶來的審美疲勞,都讓香港電影逐漸走向了落寞。
2、邵氏停產、嘉禾電影被收購且不再涉足上游影視業務、新藝城也因利潤分配不均、創作觀念發生分歧等問題僅存活11年就宣告解體。面對市場的大浪淘沙,其他香港影視公司即便能繼續出品電影,產出量也極低,基本一年1-2部甚至幾年一部。
3、香港電影人才青黃不接,至今仍活躍在電影舞台並具有票房保障的導演和演員依然是黃金時代的電影人。
(7)安塞區電影院今日影片擴展閱讀:
面對香港電影的衰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香港電影僵化的製作模式和內容單一都讓港片市場份額不斷縮減,而內地電影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香港電影人才和資本。
對於相對狹小的香港市場來說,電影公司很難應對內地、東南亞、好萊塢多個市場的分流,而一些公司海外投資的失敗更讓電影公司雪上加霜。」
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港片想要進入內地市場只能走合拍片的道路。而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下,視頻平台或許能夠成為香港電影公司的下一個依託。」
從業者認為,由於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影院上映的影片數量有限,再加上現階段欲在院線上映的影片眾多,香港電影若想要借該渠道獲得較高的票房會面臨較大的競爭,而視頻網站則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並可直接對接受眾以獲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