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灣人看大陸內戰影片嗎
老實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台灣人都沒看過,
極少數有看過的人,估計也看不下去吧?
相較於兩岸對內戰的描述,
就立場史觀來說,台灣的說法當然是以國民黨為主體來敍述歷史,
不過大致上仍把中立客觀做到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台灣媒體,網路,言論都很自由開放,
台灣人可以從各種不同資訊管道,取得了同一件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美國史學家的意見,大陸歷史的說法,甚致許多當事人的口述歷史或自傳等,
若台灣關於內戰史有所訛誤,立馬會被資訊取得容易的台灣人民糾錯,
只是至今甚少有人對台灣歷史上的陳述提出修正的意見。
然而大陸不同於台灣,有關內戰部份的描述,全屬關起門來自己說了算的狀態,
其中相當多的情節與台灣的記錄有重大差異,
一個真金不怕火煉,
一個拒絕接受檢驗,
你說咱拍的內戰片,台灣人看得下去?
『貳』 台灣人會看大陸的電視和電影嗎
大陸有些電視劇在台灣會播出,
像是甄嬛傳.步步系列...等,收視率還不錯,
照之前收視率來看,古裝戲劇在台灣算是蠻有市場,比較受歡迎,
但是時裝劇就比較沒那麼好了,
至於大陸電影...有些是有上映啦,只是票房就蠻慘澹的。
『叄』 《賽德克·巴萊》在台灣的票房好嗎台灣人認可這部影片所反映的歷史嗎
這部電影讓魏德聖大賺了一筆,於是魏德聖把賺來的錢,全部投進去拍《賽德克巴萊》。當時魏德聖盯著票房總冠軍導演的名頭,老闆們也都捨得投資,於是《賽德克巴萊》終於可以拍攝了。這部電影絕對是大製作,光是群眾演員就動用了上萬人次,各種戰爭動作戲份製作都非常精良。
魏德聖也因為這次嚴重虧損,後來基本上沒有再拍電影。但不能說《賽德克巴萊》票房不好,實際上當年上映時候,很多台灣人都呼籲更多人去電影院支持。因為這是真正的本土史詩大製作電影。只能說台灣電影市場太小了,實在無法撐起這么大的投資。大家看,這是台灣電影史上本土片票房情況.《賽德克巴萊》2部都排進前十名.要說起台灣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其實當年這部電影在台灣還是引發了轟動效應。關於這段歷史,可能說起來比較復雜。不過這部電影既然吸引了這么多人去電影院看,自然也會有大量相關討論。
『肆』 台灣人看過大陸拍的電影《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嗎
雖然台灣沒有影院上映,但有資源,有人看過,但他們評論都說是在抹黑,有點鄙視大陸
『伍』 台灣人看內地電影嗎電影院里有嗎有聽內地音樂嗎音樂網站里有嗎
當然了啊 台灣現在和大陸關系已經到比較緩和的地步了 那請問台灣金馬獎為什麼會頒給大陸的影星 比如李冰冰 的風聲 黃渤的鬥牛啊 肯定會上映啊
『陸』 台灣人為什麼諷刺《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
為什麼要問台灣人怎麼看,為什麼不問外國人怎麼看,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都是中國人,還要問中國人怎麼看,有意思嗎,看見這個題目就生氣,怎們會這么問問這么不負責任的問題。
其實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不錯,很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看的我熱血沸騰,感慨祖國的強大。
當然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有他的優點,當然也會有它的缺點,但你如果總是指著他的缺點不放,甚至去質疑這樣的電影的主題和想表達的情感的話,我真的覺得很不應該。就像是人一樣,如果你總盯著他的缺點,然後就會無限放大,那麼這個人即使真的很好,你也感受不到。台灣和大陸同屬於一個祖國,所以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傷害自己的同胞。我不想過多說什麼制度,什麼教育的問題,我希望台灣同胞可以放棄敵視,哪怕你們不把我們當同胞,但也請你們不要去把我們當作敵人,把我們的一切都否定了,這樣的做法很幼稚。
我覺得台灣可能是把電影的某些情節擴大化了,我覺得這也是很少一部分人的看法,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柒』 為什麼電影分級制在國內無法實行
現在電影分級制在國內無法實行,主要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用什麼作為標准,讓這個電影分等級。如果說是按演技分電影的等級,那麼這個對於票房比較高的電影也是不太公平的,畢竟電影的話主要是靠票房收入。一切沒有利潤的東西的話都是沒有什麼人去看的,但是用票房去作為電影等級的一個區分的話,這樣對很多實力演員也是不公平的。
因為用電影分級這個真的是很難分,沒有什麼可以確定的標准,弄得不好還要得罪一大批的粉絲們。
『捌』 台灣人嘲笑大陸電影翻譯,說大陸譯名中二土俗
本文由扒姨太原創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日子過得好好的,台灣網友又開始搞事情了……
對了,這個所謂的《怪獸與他們的產地》就是《神奇動物在哪裡》的台灣譯名╮(╯▽╰)╭
光是他們這電影譯名,已經生硬得讓人發愁了,偏偏台灣人還嫌大陸翻譯得不好!
而且還說我們把咒語翻譯得很搞笑,很中二,讓他們笑到噴飯……
嗯?
抱著好奇而謙虛的心態,扒姨太學習了一下台灣人對這些咒語的翻譯方式。
除你武器,台版翻譯成:去去,武器走!
障礙重重,台版翻譯成:噴噴障!
鑽心剜骨,台版翻譯成:咒咒虐!
消影無蹤,台版翻譯成:吹吹除!
……
所以他們到底對疊詞有什麼執念?搞得像過家家似的,難道不是台版翻譯更羞恥更中二嗎?
我還「巴啦啦能量-沙羅沙羅-小魔仙全身變」咧!
早在2014年,台灣網友就開始嘲笑大陸對《變形金剛》的翻譯,嫌我們的譯名俗氣又土氣。
所以一點都不俗氣不土氣的台版譯名是什麼?
「擎天柱」被譯成了「無敵鐵牛」。
「威震天」被譯成了「美陀王」。
……這譯名,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拍《西遊記》呢?我還美猴王、牛魔王呢!
威震天、擎天柱這么簡潔霸氣的名字,都能被認為是土氣、俗氣,那扒姨太倒要看看,台灣人的電影譯名,到底有多「高端」。
就說去年大火的《釜山行》吧,台版翻譯成《屍速列車》……
excuse me?這小成本恐怖爛片既視感的譯名,是鬧哪樣?
今年年初,金球獎獲獎無數的電影《愛樂之城》,台灣譯名《樂來越愛你》。
愛情悲劇電影《一天》,台灣譯名《真愛挑日子》。
經典的文藝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台灣譯名是《真愛伴我行》。
凡是跟愛情搭點邊的電影,都要搞得這么小氣喜慶?
動作大片《金蟬脫殼》,台灣譯名是《鋼鐵墳墓》。
知道什麼叫大氣簡約嗎?
最慘的恐怕還得是影史經典,《肖申克的救贖》。
結果台灣譯名是《刺激1995》……
這倒是難得台灣譯名比大陸短,然而就問你看到台版片名,想不想進電影院?
且不說這個名字和劇情風馬牛不相及,這種毫無文化底蘊的譯名,難道不是糟蹋了好電影?
看看網友的影評,人家直接把《刺激1995》這個片名當成了情色片!
除了迷之小氣,台灣電影的譯名,還有幾個莫名其妙的套路。
一是凡是施瓦辛格演的電影,都要加「魔鬼」兩個字。
《終結者》,他們譯成《魔鬼終結者》。
《全面回憶》,他們譯成《魔鬼總動員》。
《獨闖龍潭》,他們譯成《魔鬼司令》。
不知道人家施瓦辛格看到了,作何感想~
還有,特別特別喜歡用「神鬼」兩個字。
《加勒比海盜》能翻譯成《神鬼奇航》。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譯成了《神鬼驚奇》。
《木乃伊》灣灣叫《神鬼傳奇》。
《小島驚魂》變成了《神鬼第六感》。
這兩年幫小李子拿到奧斯卡的《荒野獵人》,台灣也一定要翻譯成《神鬼獵人》。
什麼都是神鬼,還能不能有點創意?
翻譯翻譯,最重要的是「信達雅」!感覺台灣人完全不知道這個基本規則╮(╯▽╰)╭
本來嘛,兩岸文化有差異,譯名傳統和原則不同,也無可厚非。
可是台灣人居然拿著大陸爸爸的翻譯來說事,也是迷之自信……
要是台版的翻譯比我們的好,我們也就認了,然而……
總之,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他們有~
最後,私心放上扒姨太心中大陸的神譯名。
《廊橋遺夢》,台灣採用直譯,譯成《麥迪遜之橋》。
《她比煙花寂寞》,台灣譯成《無情荒地有琴天》。唉,每每看到這樣的譯名,扒姨太都不禁感嘆中文之美!
點擊以下鏈接,看近期熱門精選文章。
【她是史上最美「幽若」,卻被屢傳是雙性戀,至今未婚的江祖平活的恣意灑脫!】
【她是台灣最美面孔,偶像劇黃金女二,卻屢次劈腿被封爛貨,最後淪為「公交車」?!】
【花5000萬贖身、被劈腿、挨罵險被打!這次與小6歲男友公開撒狗糧的張惠妹能收獲幸福嗎?】
【劉強東不知道奶茶妹妹漂不漂亮,馬雲對錢沒有興趣,不是很懂你們有錢人?】
更多精彩內容,微信搜索公眾號 娛樂圈扒姨太
或【yulequanmimi 】
▽
『玖』 我看台灣人拍的國共內戰電影笑的肚子都疼了不知道台灣人看我們大陸拍的國共內戰電影是不是也是笑翻了了
那你去看台灣拍的連續劇"新兵日記"應該也會笑到絕倒吧...
台灣男人普遍都要當兵,所以看新兵日記時,都是笑到絕倒的........
而且近期台灣沒人敢拍國共內戰的電影(沒有市場)
所以你看的電影應該是很久以前的了...
我之前有看過"建國大業"不覺得好笑...某部份劇情有點像在造神...
我能把片子看完,也算是奇跡了...
『拾』 中國內地的電影院為什麼不能放映台灣電影
你看過《卧虎藏龍》,《斷背山》嗎?導演是李安,李安是台灣人,他的電影就是台灣電影,為什麼說沒有台灣電影在大陸反映呢?只要台灣的電影不觸碰到大陸的政治底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現在大陸頻頻向台灣示好,又送熊貓又是台灣水果零關稅,電影是小事啦!!!
當然現在台灣電影衰敗,(侯孝賢老了,蔡明亮的又不太適合大陸的氣候)實在沒什麼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