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新手,請問團購網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是不是操作起來很麻煩呢
團購網和商家合作主要就是負責銷售,產品嘛,吃喝玩樂都可以!他們有業務員去跑業務的,找到合作商了簽了合同之後只有產品銷售出去了才有提成拿的!售後這一塊他們也有個運營中心來負責的!和銷售行業差不多的,也可以說團購網是一個中間商,好比一個貿易公司!
比如說,你在團購網上買了電影票,是哪個電影院的,你就去 那個 電影院 憑 「簡訊編號」 拿票 就是了,不用給錢了,因為你已經給過了!你和電影院的售票人員說明一下就可以了!他們懂的!這個是電影院和團購網一起合作的,就是團購網幫電影院賣電影票,團購網要求電影院按一定的低價格在團購網上出售,這中間有差價的,就是電影院給團購網的價格比你在團購網上買的價格還要低一點,但是呢你在團購網上買的電影票比你直接去電影院買的還要便宜!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要求的也越來越高,吃喝玩樂,都需要的!所以團購網是不難操作的~~ 只要告訴客戶和團購網合作有什麼樣的好處,怎麼合作,一一講給他聽,就沒有問題了!其實很多商家還是願意和團購網合作的,第一可以增加銷量,增加了銷量自然也就增加了利潤,薄利多銷嗎!第二知名度提高了,不管是品牌還是店鋪或者是產品、服務,都有所提高!團購網起到廣告宣傳的作用!
2. 我是一家電影院賣品部的負責人,怎麼樣才能提高賣品部的銷售,有哪些促銷方案,可以設計哪些套餐
我們這是35元大桶爆米花加兩瓶午後紅茶系列飲料,也有團購電影票送的吃的,兩杯可樂加小桶爆米花,我覺得你可以買冰激凌兩個以上送可樂或者加5塊錢送爆米花啊,也可以買滿多少錢送一個5塊錢的零食什麼的,或者憑電影票買大桶爆米花送可樂啊,或者採用基點形式,用一張卡敲章,滿10元敲一個,敲滿10個送爆米花什麼的,或者敲滿多少個換取電影院VIP卡啊,或者送半價時候的電影票什麼的,希望能幫到你,
3. 900萬人因春節檔票價太貴被勸退,電影票為何越來越貴了
4. 原來電影票60元一張,現在降價5分之1,觀眾人數增加4分之1,電影票收入是否減少
電影票收入沒有減少。
解:
電影院原來票價為60元,
設觀眾人數為N,則總收入為60N;
60元票價降價1/5後,
總收入為60*(1-1/5)N=(60*4/5)N=48N;
觀眾人數增加1/4後,總收入為48N*(1+1/4)=48*(5/4)N=60N;
即降價增人後電影院總收入不變。
其他解法
這個類型,適合用給值方法解。
假如原來有100人,
原來的總收入:60×100=6000元,
現在總收入:60×(1-1/5)×100×(1+1/4)=6000元,
所以總收入沒有變化。
5.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不清楚大夥兒如何看待當今電影票價的規模性增漲,那麼貴的電影票你能掏錢在春節期間去規模性的看電影嗎?
6. 電影票價格不是固定的為何不同地區價格也會不一樣
不可否認,很多小城市特別是小縣城,基本上只有一家電影院,最多兩家電影院,處於名副其實的壟斷格局,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權。這決定了電影院在票價上享有絕對的定價權。對觀眾而言,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花錢買票,要麼只能不進影院看電影。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城市、小縣城的人口規模有限,特別是願意購買電影票、進入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特別小,每場觀眾數量少——甚至在周末,觀眾也不時可以享受到「包場待遇」。像生活在小縣城的筆者,一年下來,很少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10個人的情況,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20個人的情況,觀眾數量基本上只是個位數。這決定了電影院要維持經營,要生存下去,在觀眾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提高票價的辦法,別無選擇。
換句話說,人氣不足,票價來湊,小城市、小縣城的電影院沒有辦法走所謂的「薄利多銷」的營銷模式,只能走「暴利少銷」的辦法。而在春節期間,青年人普遍返鄉過年,直接增加了願意買票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這就讓電影院產生了靠短短的春節幾天「狠宰」心理,選擇「坐地起價」,達到靠春節幾天的暴利攤平平時的虧損或者低利潤的目的。
當然,電影院經營者、電影投資商必須認識到,電影票價、電影票銷量、電影院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需要平衡。如果電影票價定得過高,人們買不起,或者令觀眾產生這是電影院「搶錢」的心理,將會導致電影票銷量大幅下滑,可能並不能給電影院帶來利潤,也不利於我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反之,給電影票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則有可能帶來銷量上升,增加電影院上座率,反過來能夠給電影院帶來利潤。
7. 電影票房的票補是什麼意思
票補是售票網站為了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比如片方制定的40元最低票價,他讓你20元就買到,剩下的20元由他來貼!
票補是在線下渠道作為唯一售票渠道時,製片方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促銷,目的是在影院上線的前幾天內拉動票房增長 。
2018年9月,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將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含影院線下售票 。
(7)電影票提高價格增加銷量擴展閱讀:
票補相關新聞:
2018年9月12日,有消息流出,關於電影發行將有幾項新政策推出,其中包括不再允許有「票補」,網上售票平台的手續費限價、沒拿到龍標的電影無法預售、售票平台結算周期縮短。
1、 發行方、製片方、院線方不允許進行網路售票平台補貼投放,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也不能低於最低票價。
2、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原來通常是2-5元不等),其中系統服務商收取1元,網路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3、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
4、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
8.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標到56元,電影的票價會這么突飛猛漲。一方面是由於影院盈利需求,畢竟也在疫情期間,很多電影院都沒有辦法開門,所以在春節檔這樣最能夠賺錢的時候,肯定是希望票價貴一點,這樣的話也能夠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另外的話就是春節期間的漲價是形成慣性,所以標價定的高一些也有人願意接受。而且很多電影的成本也在不斷的上升,所以慢慢的影院的票價也在不斷的水漲船高。
看電影是一個娛樂的行為,但是人們對於那些高昂的娛樂消費是會有一定控制的。所以漲價也應該在合適的范圍內,這樣的話才能夠讓消費者接受。
9. 2022 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 56 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中國電影的票房創收已經極端依賴所謂運動式觀影。
這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奇葩之處。本來,大家對中國電影的最終預期是和成熟市場一樣:影院的普及培養出一大批有事沒事去電影院的新新青年,大家用穩定的消費給相關產業持續供血,由此形成良性的市場循環。但現實是,這個目標目前只在一二線城市部分實現,更多的新新青年們因為票價也好因為工作因為游戲也好,總之是沒有把看電影當成自己的日常節目。但他們又不是壓根不看,而是偶爾去看,不僅自己去,還帶老人伴侶孩子去。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某部爆款電影刷爆社交網路,或者某個特殊節日到來的時候。
這就是運動式觀影的內涵:絕大多數時間里的絕大多數影院門可羅雀,但在某個集中的節點上卻人滿為患供不應求。旱澇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製作公司也好院線也好,不得不把收益的可能寄託在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上。
那麼在當下,什麼運動式觀影是最可預測的呢?春節檔。張藝謀的名字不能保證什麼,易烊千璽的名字也不能保證什麼,甚至連吳京,也可能產出像攀登者這樣的在國慶檔票房不上不下的電影。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導演演員題材能保證運動式觀影的出現,而春節檔可以。
因為春節就在那裡,它依然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而當看電影稀里糊塗地成為年味活動的一種,成為一種新的習俗之後,春節檔的觀眾體量就得到了保證。爆款電影的出現是必然事件,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也是必然事件,它甚至和電影的製作質量無關。還記得一七年的春節檔嗎?那個檔期齊聚了大鬧天竺西遊伏妖功夫瑜伽三部大爛片,還有乘風破浪這樣的平庸之作,但絲毫沒有妨礙它刷新春節檔票房新高。為什麼?因為無論如何,一家人總是要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電影爛不爛無妨,重要的是年味。最多最多在幾部大爛片里選那部不太爛的就好了。
票價飆升也是同樣的邏輯:多少公司院線一年就指著春節檔賺錢過活呢!既然加價幅度只要不超過過年預算(那肯定不到呀依然不夠一頓飯錢)你們就會來,那我幹嘛不加呢!
10. 為什麼今年春節電影票那麼貴
今年春季檔的票價的確是比較貴的,這種貴的背後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春節檔影片的票價本身就比平時要高一些,另一方面是影片播放的部分影院的上座率是受到限制的,只能通過提高票價來獲得盈利。所以在這兩個方面的影響之下,就會導致高票價的產生。
當然,影院的高票價對於觀眾的觀影熱情也是有所影響的。春節檔的票房相比去年春節檔來說並沒有那麼高,就是雖然票價提高了,但是觀影人數卻在下降。對於觀眾來說,其實除了觀看電影之外,也有更多的選擇,高票價也是提高了觀影成本。
而在電影高票價受到討論之後,春節檔的票價也是有所下降。所以也能看出大家的討論,對於電影票本身的價格來說也是有所影響的。畢竟雖然影院和影片能定出高票價,但是能決定是否去看的,其實還是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