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藝謀是不是國內所有導演中,成就最高的
目前國內已故和健在導演中,謝晉,謝飛,吳天明,徐克,李安,王家衛,吳宇森,謝鐵驪,馮小剛,賈樟柯,張藝謀,姜文等這些導演都是影響力和成就比較高的,那麼張藝謀是不是最高的,我們就要都這些導演的作品和在國內外獲得的獎項進行一個分析。
謝晉(已故) :
他是我國大師級的導演,他的作品代表著不同時代的變革,能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生活和時代的意義,與時代同步是他的作品最大的特點,並有著強烈的 社會 責任感和愛國意識,既有高山白雪般的內涵,又有貼近大眾的敘事方式,代表作品有《女籃五號》、《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天雲山傳奇》、《紅色娘子軍》《啊。搖籃》、《牧馬人》等,其中《高山下的花環》可以說是一部現象級作品,以寫實的手法塑造了梁三喜、靳開來、趙蒙生等一個個有血有肉貼近生活的角色,反映了我軍將士以及家屬一心為國,以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為己任的高尚品質,引起了巨大轟動,共獲得金雞百花共8項大獎。
其執導或編劇的作品幾乎都可以稱得上是精品,大多數作品都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獲得過國內外幾十項導演、故事片、終身榮譽等獎項,代表性的獎項有:
金雞獎:3次最佳故事片,1次最佳導演,1次最佳編劇。
百花獎:5次最佳故事片,1次最佳導演。
文化部:4次優秀影片。
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第3屆中國電影優秀故事片獎華表獎,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德國電影家協會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謝飛:
父親是革命元老謝覺哉,他是第四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代表作品有,湘女蕭蕭、本命年、香魂女、黑駿馬、益西卓瑪、火娃。
獲得的主要成就有:
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26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堂吉訶德獎
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本特別獎
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傑出貢獻導演獎
吳天明(已故):
代表作品人生、老井、變臉、首席執行官、百鳥朝鳳,主要榮譽
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徐克:
鬼才導演,編劇、製片,執導了40餘部電影,包括最近大熱的長津湖系列,作為華語武俠電影的代表人物,他在發展傳統武俠電影的同時,也把新的元素注入到電影中,開創了新的風格,形成了獨特的徐氏品牌主要代表作有:
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智取威虎山、新龍門客棧、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鬼馬智多星、蜀山傳。
主要榮譽:
第1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
第1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年度電影人獎
李安:
作為唯一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的華人,他的成就可以說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是很高的,他的厲害之處在於可以游刃有餘的拍攝喜劇、武俠、倫理等各種類型的電影,加之自身的獨特經歷使他可以對東西方文化有機的融為一體,電影里既有東方傳統的溫文爾雅又有西式的灑脫不羈。
代表作有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喜宴。
主要榮譽:
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5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大衛·林恩導演獎
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18年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榮譽獎
王家衛:
作為虛無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他擅長用別樹一幟的觸覺和細膩的感情刻畫來表現人類的內心世界,看一遍的話未必能看懂。主要作品有春光乍泄、阿飛正傳、花樣年華、重慶森林、一代宗師、東邪西毒、2046。
主要榮譽:
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吳宇森:
我第一次知道吳宇森的名字是看了《英雄本色》以後,因為小馬哥的緣故才對他有所印象,後來又看過他的《英雄本色2、《喋血雙雄》》、《縱橫四海》、《辣手神探》等多部槍戰動作片,就對他更有印象了,原來電影可以這么好看,他的才華也是公認的,他是首位將華語動作電影打入好萊塢主流市場的華人導演,為提升華語電影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做出了貢獻。
代表作有變臉、赤壁、發錢寒、碟中諜2、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風語者、追捕。
主要榮譽: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24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導演獎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導演獎
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
第53屆亞太影展亞太電影傑出成就獎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第4屆亞洲電影大獎Nielsen電影票房大獎
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武士獎
謝鐵驪(已故):
代表作品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海霞、紅樓夢、聊齋-席方平、千萬不要忘記。
主要榮譽:
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第2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傑出貢獻獎
馮小剛:
國內賀歲電影開創者,擅長黑色幽默和商業電影,代表作有
集結號、甲方乙方、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老炮兒、芳華。
主要榮譽:
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
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
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
兩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
兩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兩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最佳導演
兩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
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
第10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兩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賈樟柯:
他的電影或許不會大賣,但卻會給人以深思或啟迪,他是現實主義或寫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通過沉靜不張揚的敘事方式,描述了當代人在 社會 轉型的時候,普通人需要付出的代價和命運的轉變。
主要作品三峽好人、江湖兒女、小武、站台、山河故人、天註定。
張藝謀:
代表作有
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我的父親母親、英雄、金陵十三釵、歸來、影、一個都不能少,十面埋伏,狙擊手,歌舞劇晚會,圖蘭朵、印象劉三姐、印象西湖、
主要榮譽:
兩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兩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
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
第0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第0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第35屆開羅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新中國60年文藝界十大影響力人物
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和騎士勛章
第0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導演獎
姜文:
他是一個想當司令官的人,骨子裡想成為中國最好的導演,不會因循守舊,是一個才華橫溢,個性極強的人,能把真實的生活和藝術完美結合,作品可以從內在價值和精神上給觀眾以深刻的印象,但是很多人不一定能看懂,這也是他的作品藝術影響力很大,票房卻很一般的原因。
代表作芙蓉鎮、讓子彈飛、鬼子來了、邪不壓正、北京人在紐約、太陽照常升起、陽光燦爛的日子、宋家皇朝、紅高粱、春桃
主要榮譽:
兩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第3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
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第3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這些導演都很優秀,但是張藝謀的成就無疑是最大的,作為演員和電影的成就不用多說,單單就憑夏季和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導演這一項,他就可以封神,無論是創意、色彩、文化等各方面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所以說張藝謀就是目前我國導演中的第一位。
楊潔老師[心][心][心][贊]
比不上李安
如果單純的考慮電影層面,那麼應該比不上李安的成就高,喜宴,飲食男女,卧虎藏龍,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同風格都取得很好的成績
『貳』 什麼樣的文學作品會被拍成電影
電影作為「第七藝術」 ,與文學有著天然的關系。電影的拍攝需要完善的劇本,而引人入勝的情節設置、富有張力的言語交流以及布景的安排等,與富有文學性的小說、戲劇、詩歌等文學形式有著脫離不開的關系。一部源於文學作品的劇本一定是有自己獨特的敘述和表達方式,永遠不可能是將作品原封不動地沿用,這就必然涉及到文學作品的改編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後現代文化入侵,電影的改編不僅僅局限於對原著情節人物的沿用和保留,而是更注重新意和一個「變」字,更追求帶有諷刺的意味和視覺上的沖擊。概言之,中國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忠實原著型
這種類型是最常見最普遍的改編方式,大部分電影劇本都對原著保持了忠實的態度,不做大的改動,並盡量將文學作品中的信息和思想感情傳達給觀眾。
今年上映的《小時代》和《一座城池》就是根據郭敬明和韓寒的小說改編而成的。其中,郭敬明親自編劇導演的《小時代》的兩部電影精準地將觀眾定位在了20歲左右的《小時代》擁躉群體,因此雖然影片招來鋪天蓋地的惡評,在票房上卻分別都達到幾億,成為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的一部賣座成功的例子。除了這兩位作家的作品,近兩年《李獻計歷險記》、《失戀33天》、《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基本都是忠實於原著向觀眾展現從文學作品到影視作品的過渡。雖然其中有些很賣座、很成功,有的比較蕭條冷淡,但是就這種以文學作品為藍本進行改編的電影,的的確確成為了電影創作的一個走向。諸如此類的作品,不說四大名著等經典在影史上被無數次呈現,當下的電影市場颳起的這陣將暢銷書和網路連載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旋風使暢銷書和網路連載小說本身就能成為一個賣點和噱頭,推動著作品更大影響的普及。原有的商業電影要想抓住觀眾的眼球,必然需要製造更多的看點,在影片上映之前讓更多的人感興趣;而把受觀眾歡迎的文學作品進行改編,必然能吸引作品本身的擁護者。因此,電影劇本創作取材於文學作品的現狀是順應時代觀眾需要的一個重要方式。
二、「戲仿」升華型
戲仿,又稱諧仿,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對其他作品進行借用再創作,以達到調侃、嘲諷、游戲甚至致敬的目的。香港電影製造喜劇效果是經常使用「戲仿」手法的,其中,香港電影的代表人物——導演兼演員周星馳更是將「戲仿」的手法進行到底,他的電影混入了許多對其他文學或電影作品的借鑒和改編。在對文學作品的改編上,周星馳貌似鍾情於《西遊記》,他的最經典作品《大話西遊》和最賣座電影《西遊降魔篇》等對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進行化用,但又只沿用了部分人物設置和大致故事,而對人物性格、情節等方面做了顛覆性的改變。
《大話西遊》作為周星馳的巔峰之作,是將戲仿的手法發揮到極致的作品。孫悟空化身至尊寶,與紫霞的一段絕世戀情成為了電影的主線。原著中的孫悟空作為出家的僧人,一直糾纏在與唐僧的師徒情和與沙僧、八戒的兄弟情中間,關於愛情的部分是完全空白的。而周星馳改編的電影完全弱化了孫悟空對唐僧的忠心耿耿,還設置了他對唐僧怒氣沖天的怨言。一曲經典的《Only you》讓觀眾記住了這個全新的唐僧形象。電影中的有些情節可能會讓觀眾覺得一時無法接受,但是作為導演及主演的周星馳是將後現代的荒誕元素融入到了作品中,產生了非常激烈的滑稽和諷刺的效果。無厘頭的喜劇創意在該片中比比皆是,無疑開創了一種電影類型的先河。《西遊降魔篇》同樣是對《西遊記》的改編和戲仿,就其賣座程度和觀眾評價來看,「明星+3D+搞笑」的組合仍然有很大的市場和前景,顯然這里完成的是商業化喜劇電影的改造。周星馳的這些作品之所以如此成功並不是具有偶然性的。從之前認為這種顛覆性嘗試完全改變了原著的內容,是胡說八道、不知所雲的失敗創作,到後來觀眾接受並認可了這類「笑果」雖然只有短短幾年。可以說,中規中矩自然不會出錯,卻有可能因此而失去亮點;拋開條條框框,如果不按套路出牌,不斷嘗試創新,也許會大獲成功。
三、「改頭換面」型
「改頭換面」型改編就是基本把原著的大概情節沿用下來,但是把故事發生的情景、時間、國家等等做了一系列的調整和改變。《魔俠傳之唐吉可德》作為這類作品的代表,是對西班牙小說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進行的改編。電影把在16、17世紀的西班牙發生的故事轉移到中國古代,而原著中的一系列人物也都能在這部電影中找到對應。堂吉訶德受到騎士小說的影響而決意走上騎士的道路,影片中的唐吉則是每日沉浸於武俠小說並將小說中的橋段幻想成真實;原著中的堂吉訶德把鄉下客店當作城堡,把客店老闆當作城堡主人,要求老闆封他為騎士。而電影中則化用了武俠小說的橋段,唐吉可德要找一位在深山廟宇中的老乞丐,把他當做擁有蓋世武功的老英雄,只消讓其打通任督二脈就能做一個真正的英雄。堂吉訶德打定主意匡扶正義、除暴安良之後,常常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結果往往是損害了他人利益,自己也遭受一頓好打。而唐吉雖然也認為精神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卻總能在關鍵時刻弄拙成巧,化險為夷。編劇的改編使得影片中的唐吉變為了英雄,最後在眾義士的幫助下將惡勢力一舉殲滅,從此與美女神仙眷侶相伴,顛覆了原著中的形象。影片雖然在票房上並不如意,但其宣揚的「有些事總要有人做,聰明人袖手旁觀,我這個傻子就義不容辭」的精神的確值得深思回味,與我們現今的生活有著很多相通之處。
《滿城盡帶黃金甲》改編自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故事發生的時代則轉移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電影中的大王代表《雷雨》中的周朴園;大王子元祥是原著里邊長子周萍的角色;鞏俐飾演的王後也就是蘩漪;大將軍傑則影射魯大海,蔣嬋即是魯四鳳。劉燁飾演的大王子與妹妹和王後有著兩段錯綜復雜的亂倫戀情,還有和二皇子的勢不兩立。大王與王子們之間還刻畫了父子情。這些情節都和曹禺的《雷雨》有著一定程度的對應,而人物性格和整個電影的氛圍和原著基本保持了一致。不過,這種改頭換面式的改編卻未能如導演的意願,為他帶來滿堂喝彩,這卻是值得深思的。
總之,中國電影對文學作品的改編狀況告訴我們,這些所謂的電影改編已經不再滿足於再現原著了,而是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思路來做呈現。除了迎合觀眾趣味地將流行小說以電影的形式展現出來,無厘頭的惡搞和顛覆性再創作也為這類電影開辟了一條新路。經典總是稀有的,將經典作品翻拍,只能是拾人牙慧;只有適應新時期人們的欣賞趣味不斷開拓思路和方向才是大勢所趨。電影工作者應該先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做起,在對文學作品有了深刻准確的解讀之後再將其轉化成電影藝術。只有擁有深刻精神內涵的電影作品才能真正獲得人們的認可,也才能在電影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注釋:
[1]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於1911年發表《第七藝術宣言》,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獨立的藝術,是三種空間藝術(繪畫、建築、雕塑)和三種時間藝術(詩歌、音樂、舞蹈)的綜合,形成了運動中的造型藝術,是把靜的藝術和動的藝術、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造型藝術和節奏藝術全都包括在內的一種綜合藝術。
『叄』 歷年奧斯卡獲獎音樂劇
很佩服你這樣的母親(父親)有這樣的眼界,確實用音樂劇來喂養嬰兒是個明智的選擇,不過奧斯卡一般是電影,托尼獎才是音樂劇的最高獎項,給你推薦幾部
媽媽咪呀(世界票房最高音樂劇)、貓、我,堂吉訶德(夢幻騎士)、阿依達、獅子王、吉屋出租(音樂超級贊 獲過很多托尼獎)、芝加哥(60年代的托尼最佳音樂劇)、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人文進步的代表之作)、變身怪醫、耶穌基督萬世巨星、西貢小姐。。。其中,西貢、悲慘、歌劇、貓並列為世界「四大音樂劇」頭銜(個人最喜歡悲慘 阿依達 獅子王 吉屋)
『肆』 星球大戰一共幾部
電影一共6部,小說共9部
星球大戰:前傳I-魅影危機
英文名稱:Star Wars Episode One:The Phantom Menace
別名: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
發行時間:1999年05月19日
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電影演員:塞繆爾·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
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佩尼拉·奧蓋斯特 Pernilla August
布賴恩·布萊斯德 Brian Blessed
安東尼·丹尼爾 Anthony Daniels
利亞姆·尼森 Liam Neeson
弗蘭克·奧茲 Frank Oz
內容簡介:
《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將帶領觀眾們來到《星球大戰》傳奇的最開始時候。最初的三部曲(星球大戰之一:新的希望、星球大戰之二:帝國反擊、星球大戰之三:絕地歸來)告訴了我們盧克·天行者從一個年輕的農場男孩成長為一個對抗邪惡帝國的英雄,並不得不對抗帝國最堅定的領導人,掌握他父親命運的黑面人達斯·維達。而《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將告訴我們安納金·天行者的故事,他將從一個天真的男孩開始,不斷追尋他的夢想、對抗他的恐懼,在亂世中成長為帝國邪惡的領導人—達斯·維達。外傳一將觀眾們帶到荒漠般的星球塔圖因,巨大的銀河首都科洛桑(和它的絕地之廟),綠色世界納波,還有人們早已經熟悉的角色尤達大師、R2-D2、C-3PO和加巴。
在《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里,盧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的父親只是一個充滿朝氣的9歲男孩,叫安納金(Anakin)。他對今後成為黑暗主宰的命運一無所知。在這早期的日子裡,歐比旺·肯諾比(Obi-Wan Kenobi)是一個有堅毅性格的絕地武士,魁剛·金(Qui-Gon Jinn)是他的導師,他盡力教他的學生絕地之道,因為在這政治混亂的年代裡,絕地武士們已經被分隔得七零八落了。
故事以金和歐比旺在納布星(Naboo)受到敵人襲擊開始。在逃亡之際,他們遇到了阿米達拉·帕德梅(Amidala)皇後等人。在逃亡過程中,他們的飛船發生了故障被迫降落在塔圖因(Tatooine)。在飛船維修期間,他們認識了在星球上當奴隸的安納金及其母親施米(Shmi)。而令金和歐比旺感到驚訝的是安納金居然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因此他們倆決定幫助安納金重獲自由,並將他訓練成為一位絕地武士。但當他們正要離開塔圖因星球時,卻遇到了邪惡的達斯·摩爾(Darth Maul),經過一番奮勇搏鬥後,他們才得以逃脫魔爪。後來,他們去了科洛桑,並與銀河系主席會晤,商討帕爾帕庭(Palpatine)在銀河系擴展勢力一事。同時金指出要將安納金訓練成為絕地武士,但遭到絕地議會的極力反對,因為他們看出在安納金內心深處充滿憤怒和仇恨,但金沒有理會,仍要堅持訓練安納金。後來,金和歐比旺再次返回納波星球,協助對抗達斯·摩爾的入侵。這是一場激戰。最後,金被達斯·摩爾所殺,在憤怒的歐比旺·肯諾比的劍下,達斯·摩爾也難逃一死。戰後,為實現金的遺願,歐比旺繼續訓練安納金。
中文名稱:星球大戰前傳II:克隆人的進攻
英文名稱: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別名:星際大戰二部曲:復制人全面進攻 ,星球大戰前傳II:復制人侵略
發行時間:2002年05月16日
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電影演員:塞繆爾·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
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佩尼拉·奧蓋斯特 Pernilla August
安東尼·丹尼爾 Anthony Daniels
克里斯托弗·李 Christopher Lee
利亞姆·尼森 Liam Neeson
弗蘭克·奧茲 Frank Oz
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在《星戰前傳:魅影危機》後的第10年,此時銀河系正處於一片混亂和動盪之中。在變節的杜庫伯爵(克里斯托弗·李)策動下,有幾千個太陽星系決定一起脫離銀河系共和國獨立,然而銀河系共和國還不具備足夠的軍事實力來鎮壓這些分離主義份子,在武力不足的狀況下,銀河系共和國聯合議會決定組成臨時軍隊攻打分離主義份子,而其中的一名議員,也就是納波星球前任女王阿米達拉(娜塔麗·波特曼)卻力排眾意,極力反對這種以暴力對抗暴力的策略,因為這會引發銀河系內大規模的爭斗和屠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阿米達拉維護和平的決心,於是不斷有人密謀刺殺阿米達拉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此時已經升任為傑迪武士老師的奧比王(伊萬·麥格雷戈)派出他的徒弟天行者阿納金(海登·克里斯滕森),負責保護阿米達拉的安全。在《星戰前傳》里還是十來歲小男孩的阿納金,此時已成長成英俊挺拔、身手不凡的少年。在護送阿米達拉前往安全避難所的路途中,一種青澀而微妙的感情開始在兩個年輕人心裡滋生,這種感情無疑將會動搖阿米達拉一向以天下為己任的處事態度,也將會挑戰阿納金作為傑迪武士必須恪遵的「無怒、無憎、無情」的不二誓言……
與此同時,為了徹查星際沖突的根源,奧比王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遙遠的海底世界,他發現,這個一向被認為是蠻荒之地的區域已被人秘密開發,無數的克隆人試驗正在緊鑼密鼓地實行,這一切甚至可能影響銀河共和國的未來命運,星際戰爭已經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中文名稱:星球大戰前傳III:西斯的復仇
英文名稱:Star Wars Episode Three:Revenge of the Sith
發行時間:2005年5月18日
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電影演員: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海登·克里斯滕森 Hayden Christensen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伊恩·邁克蒂安米德 Ian McDiarmid
塞繆爾·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
克里斯托弗·李 Christopher Lee
安東尼·丹尼爾 Anthony Daniels
肯尼·貝克 Kenny Baker
彼得·梅靨 Peter Mayhew
弗蘭克·奧茲 Frank Oz
傑米·史密茲 Jimmy Smits
Genevieve O'Reilly
阿梅德·貝斯特 Ahmed Best
Jay Laga'aia
Joel Edgerton
劇情簡介
星戰系列中最黑暗、最沉重、戰爭場面最殘酷的一部。
克隆人戰爭已經進行了三年。共和國的殲星艦和分裂主義聯盟的戰艦在首都上空,正進行著一場壯觀的太空大戰。共和國取得了勝利,聯盟的格菲將軍和杜庫伯爵劫持了議會的帕丁議長作為人質,正准備逃離共和國。奧比旺和阿納金分別駕著共和國的戰機去營救議長,途中遭到聯盟機器軍的攔截。最終,兩人降落在貿易聯盟的飛船上,與格菲將軍的機器軍展開一場大戰。
大門打開,兩人看到帕丁坐在椅子上,雙手被縛。正要解救議長,兩人忽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黑暗原力 ――杜庫走了進來。奧比旺和阿納金亮出光劍,一紅兩蘭三把光劍激烈地戰在了一起。奧比旺被杜庫的原力拋起撞到牆上,昏了過去。阿納金面對這個讓他三年前失去右手的西斯,心底燃燒起憤怒的火焰。在擊飛了杜庫的光劍後,他砍掉了杜庫的雙手。帕丁命令阿納金乾掉了杜庫,但格菲逃走了。
在這次綁架事件後,帕丁要求絕地長老會繼續賦予他軍事權,直到追捕到格菲,並要求任命阿納金做他在長老會的私人代表。長老會對帕丁遲遲不交出兵權早已心存疑慮,現在對他自行任命的做法更加反感,因此要求阿納金監視帕丁,但阿納金認為背叛議長就是背叛共和國。阿納金已經和帕德梅秘密結婚,因為身為絕地武士,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奧比旺注意到他們兩人的關系比較微妙,但什麼也沒說。
帕丁極力誘導阿納金接受原力的黑暗面,並且暗示他絕地長老會試圖顛覆共和國。而擔心失去帕德梅的阿納金也開始向帕丁靠攏,因為帕丁暗示阿納金自己可以教給他能延續人生命的黑暗原力。同時因為遲遲不被獲准「大師」頭銜,阿納金對長老會也心懷不滿。他和帕丁的過分接近導致與帕德梅的矛盾,也導致絕地長老會對他更加的不信任……
影片看點
「碎片紛紛落下,關聯自然呈現」。前傳3的編劇兼導演喬治·盧卡斯對公眾如此允諾。自從1977年他自編自導第一部《星球大戰》開始,28年過去了。「終於,這最後的一章要揭開了」。
你會看到,絕地武士阿納金·天行者將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到底是放棄自己的愛人,還是放棄靈魂以獲得挽救他的原力。你會看到他最後的決定、為何做此決定、而又怎樣穿上了那套縱貫整個正傳的黑盔甲。
你將親自發現,到底如何又是為了什麼,阿納金·天行者本來是預言中被選定恢復原力平衡、給星系帶來和平的人,卻變成了兇殘的達斯·維達,成了西斯君王的左膀右臂。你還將了解到,阿納金的兩個導師,奧比旺·克諾比和微型的絕地大師尤達,好不容易逃過清剿全部絕地的驚天浩劫,在遙遠而危機四伏的星球隱姓埋名、暗中期待著渺茫的希望重新升起……
幕後花絮
要想精確鎖定何時《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反擊》開始製作,實際上不可能。在許多方面,可以說這是一部醞釀了近30年的電影,最早可以上溯到1970到1980年間喬治·盧卡斯勾畫出的那個傳奇故事:天行者一家在遙遠的星系捲入到風起雲涌的宇宙戰爭。
2003年1月30號上午8:07,本片主要的攝影部分在位於悉尼的福斯攝影棚正式開始。編劇兼導演盧卡斯、製片人里克·麥克卡倫姆、兩位主角:伊萬·麥克戈雷格和海登·克里斯汀,與機器人R2,還有各色人等100多號齊集於此,開始了他們第一天的拍攝。
製片人里克說:「主要攝影部分的第一輪只持續了55天,對哪一部星戰這都是正常的,但比起多數大片來說,這個時間太短了。我們很幸運,什麼事都一帆風順。」除了聲音部分在澳大利亞和英國完成,影片還在中國、泰國、瑞士、突尼西亞進行了取景,以便以此為基礎,「捏造」影片中陌生的星球。02年劇組還趕赴義大利,執行了一個恐怖而危險的任務:實地拍攝當地一個火山噴發的壯觀場面,這就是片中阿納金和奧比旺決戰的猶他帕星球的原型……
中文名稱:星球大戰4-新的希望
英文名稱:star.wars.a.new.hope
發行時間:1977年
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電影演員:亞歷克·吉尼斯 Alec Guinness .... Ben Obi-Wan Kenobi 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 Han Solo 安東尼·丹尼爾 Anthony Daniels .... C-3PO 卡里·費什爾 Carrie Fisher .... Princess Leia Organa 馬克·哈米爾 Mark Hamill .... Luke Skywalker 詹姆斯·厄爾·瓊斯 James Earl Jones .... Darth Vader (voice) Rick Baker .... Cantina alien (uncredited) 彼得·庫欣 Peter Cushing .... Grand Moff Tarkin 大衛·鮑羅斯 David Prowse .... Darth Vader 喬·約翰斯頓 Joe Johnston .... Death Star trooper (uncredited)
星球大戰第一集,時間順序是第4集
◆簡 介:
銀河帝國的各星系居民飽受暴政之苦,達度尼星球的居民起而反抗。莉雅公主潛入帝國基地,偷走了足以摧毀暴君的秘密武器--死星中心結構資料,不料公主被捕,但她以把數據輸入機器人R2D2的計算機中。
機器人R2D2和3PO逃亡到一個遙遠的星球,這個星球的年輕人盧克發現了R2D2中的求救信息,盧克找到在反抗帝國的戰斗中僅存的絕地騎士奧比溫,奧比溫要求盧克和他一起去救公主,他們一行在梭羅的幫助下,營救出了公主,並一同對帝國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本片的故事看來已經有些陳舊,不過它的意義在於把如此真實的一個科幻世界在70年代就展示給世界,這種展示改變了人們對80年代的看法,這主要反映在它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人們看問題的角度。
影評&幕後:
《星球大戰》就是盧卡斯最初的「夢」。他花了數年的時間完成了記錄自己這段「夢」的過程。但是一個有報復的人,會用畢生的經歷讓自己的夢想成真。盧卡斯所作的一切也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拚。
《星球大戰》早期被國內稱之為科幻影片,嚴格來講,這部影片不算科學幻想,應該是一部類似《魔戒》那樣的奇幻作品,只是它的場景發生在太空中,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在《星球大戰》中可以讀到、看到很多似曾相識的東西,其實在它太空化的絢麗外表下隱藏的是一顆古典的心。也許,盧卡斯想把他個人心中所喜好、所夢想的各種元素都堆迭到這部寄託著他所有夢想的作品中。
盧卡斯非常喜歡黑澤明,據說,《星球大戰之新的希望》中盧克和漢索羅船長營救莉阿公主這條情節主線就是受到黑澤明影片《戰國英豪》的影響,在那部片中,秋月國的大將歷經艱險終於護送秋月公主逃出險境。而星戰中R2、D2兩個機器人也象《戰國英豪》里兩個愛貪小便宜的農民一樣,調劑著影片的氣氛,只不過少了農民所蘊含的深刻內涵。整部星戰混合著日本武士和歐洲古羅馬至中世紀的元素,不消說,絕地武士或多或少帶有日本武士的影子,而那個邪惡的達斯維達黑勛爵的全套甲胄顯然是日本戰國甲胄的風格,當然其中也混雜了其他的元素,黑勛爵頭盔的盔形是典型的日本戰國式樣,但是護頸部分(日本人稱之為錣,中國人則稱為頓項)卻改為古羅馬式的整體護頸甲,而在傳統的中國日本甲胄中護頸一般是用甲片編綴的。武士的袍服又有中世紀日耳曼騎士的風格,手中嗡嗡響的光劍也是中世紀長劍的款式。前傳中納布女王的宮殿也是中世紀城堡式樣,而絕地武士的議事會讓我想起了亞瑟王的圓桌騎士會議。
本片的故事看來已經有些陳舊,不過它的意義在於把如此真實的一個科幻世界在70年代就展示給世界,這種展示改變了人們對80年代的看法,這主要反映在它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人們看問題的角度。本片導演喬治.盧卡斯,主演馬克.哈米爾、哈里森.福特。
二十年來《星球大戰》三部曲開創了電影工業新境界,影響深入了娛樂工業、科技產業和大眾文化。可愛的機器人、緊張刺激的太空冒險,對於當時的觀眾而言,是不可思議、令人振奮的。不少後來拍攝的科幻片也都可以找到《星球大戰》的影子。不過這部影響深遠的電影,對於後來的觀眾而言,只能透過電視螢光幕去了解。但那畢竟是很有限的。
技術的分水嶺
好萊塢重心轉向特技大投資
如同《一個國家的誕生》和《公民凱恩》,《星球大戰》是一道技術的分水嶺,影響了之後的許多電影。這些電影其實沒什麼共同點,除了一點:它們都在電影史的一個關鍵性時刻來臨,那時新的電影方法已到了可以運用自如的成熟階段。《一個國家的誕生》確定了景別的標准,在剪輯手法和演員的運用上史無前例,創造了新的電影語言;《公民凱恩》帶來了電影特技效果、先進音效和新的攝影風格,最關鍵的跳出了線性講述的固定模式。而《星球大戰》將新一代的特技效果和高能量的動作畫面融合,它涉及了太空探險類型電影、肥皂劇、童話和傳說,並用狂熱的視覺效果將這些元素打包。
《星球大戰》有力地將上世紀70年代早期的個人化電影黃金年代帶向了一個終點,使電影工業將重心轉移到了運用特技的大投資「票房炸彈」領域,點燃了至今伴隨我們的一種趨勢。但你無法指責它做了什麼,只能觀察它做得多好。自此以後,所有的大電影公司都開始想盡千方百計,試圖拍攝另一部《星球大戰》(《奪寶奇兵1:法櫃奇兵》、《侏羅紀公園》和《獨立日》就是它最明顯的繼承者)。《星戰》將好萊塢的引力重心放置到了一個陽光少年的智力和情感層面。
現在,經典電影的復興之路已經完美建立:較老的經典被從電影公司的拱頂請出來,加工後重新放映。1997年《星戰》上映20周年時,最初的《星戰》三部曲重新合成製作的版本發行,盧卡斯走到了別人前頭。而1977年《星戰》的特技效果如此先進,以至於衍生出另一個產業,包括盧卡斯自己的「工業燈光與魔術」(ILM)公司,今天許多最好的電影特效都是這家堪稱「計算機巫術」的公司做的。受《2001太空漫遊》的影響
庫布里克追求現實
盧卡斯「掠奪」過去
盧卡斯的ILM公司彌補了1977年有限的預算留給他的遺憾,修復版本中的變化都很微妙,需要逐一比照每幅畫面,才能發現。改進工作很成功,這也強調了最初的成功:它一開始就已經擁有最佳的外觀。可以拿來同《星戰》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早了《星戰》將近10年拍攝的電影。區別在於,庫布里克追求現實主義,試圖想像未來世界的真實面貌,而盧卡斯樂呵呵地「掠奪」過去,漢·索羅的「千年隼」擁有一個手動操縱的武器,形同二戰時期常見的炸彈。
星球景色美輪美奐,這得感謝傑出的藝術家切斯利·博恩斯蒂爾對別處世界充滿想像力的畫作。對「死星」發動總攻時,戰斗火箭在兩堵平行的牆間飛速滑行的場景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肯定,這種第三維空間的光速之旅由庫布里克首先展示,盧卡斯學會了,他們讓觀眾感覺自己在太空之中頭重腳輕地飛奔。
天真的靈感
古代傳說的氛圍
很有可能,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還保留著早期自我的欣賞角度。否則,怎樣來解釋《星戰》的樂趣呢?這是一部從每幀畫面來看都至真至誠的電影,其中閃耀著一個人的天才,他知道怎樣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簡單到虛幻但強大的故事連接在一起。喬治·盧卡斯和世界基礎神話的專家約瑟夫·坎貝爾的合作不是偶然,他們精雕細琢而成的劇本當歸功於男人們最古老的故事。
盧卡斯以戲謔手法開始了《星戰》的故事:他沒有將行動設置在未來,而是「很久以前」;並且在第四章「新希望」時跳入其中。這種看似天真的靈感其實更有力量,給了這個史詩電影一種古代傳說的氛圍和正在進行的感覺。
開場
攝像機穿透拍攝星空
以上不足以說明電影的第一個瞬間。我讀了馬克·R.利普的影評,其中說到這是第一部攝像機穿透拍攝星空的電影:「太空鏡頭過去一直用固定攝像機拍攝,這樣做是有其理由的。製造一個大到可以穿透的星空背景在經濟上很不劃算。」隨著攝像機的傾斜,一個巨大的太空船在銀幕的上方出現,在你的頭頂上方移動,在環繞背景音樂的烘托下,這個開場只承認戲劇性,無怪乎盧卡斯為此被罰款並辭去導演協會的職務,因為他違反了協會傳統手法開片的默認規矩。
細節
銀河酒吧外星人風情畫
這個故事被壯觀的特效、藝術設計和場景布置抬高。其中銀河酒吧外星人飲酒作樂的風情畫最為著名,但還有幾幕也令人難以忘懷———兩個機器人被丟進廢棄的機器人堆;「死星」的垃圾箱內有一條頭部酷似E.T.的蛇寄居。
盧卡斯還用愛填充了自己的銀幕。我們看到外星小老鼠在沙地上忙碌、生物在下象棋……盧克的「坐騎」在沙漠上空盤旋時,人們想起了1965年風靡世界的福特野馬跑車。再看看達斯·維達出場的細節———戴尖牙的面具、黑色斗篷和空洞嘶啞的喘氣,這些都象徵了來自世界末日的冰冷聲音。
電影哲學
簡簡單單卻不朽的故事
第一遍看這部電影時,人們無一例外,被一擊即中。看修復版本時,客觀的人也留意到了一些瑕疵,比如登陸太空船時的槍戰時間過長、帝國射手從未擊中任何重要人物……盧卡斯本可以想出更有挑戰性的軍隊哲學,比如囊括進一些關於銀河保守勢力和非暴力的元素。
不過,能永存世間的電影哲學都是那些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它們也許意義深遠,但表面上總清晰得如同人們最愛傳誦的老故事。知道這個道理,是因為那些個不朽的故事———《奧德賽》、《堂吉訶德》、《大衛·科波菲爾德》、《哈克貝里·芬》……它們都一樣:一個勇敢但存在缺陷的英雄、英雄的得力助手、多姿多彩的人物和地點、某種尋求。如果要確定哪些電影在一兩個世紀後仍然廣而周知,或許可以排出《2001太空漫遊》、《綠野仙蹤》、《北非諜影》,但1977年的《星球大戰》鐵定在其中
中文名稱: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
英文名稱:Wars.Episode.5.The.Empire.Strikes.Back
導 演: (伊文·克什納Irvin Kershner)
主 演: (馬克·哈米爾Mark Hamill) (哈里森·福特@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 (卡里·費什爾Carrie Fisher) (比利·迪·威廉斯Billy Dee Williams) (安東尼·丹尼爾Anthony Daniels) (大衛·鮑羅斯David Prowse)
上 映: 1980年05月21日
劇情簡介:
為了搜尋反叛者的蹤跡,帝國向銀河系各處派遣了數以千計的探測器,其中的一個落到了叛軍的基地哈夫星。盧克在一次巡邏時出了意外。昏迷中,克諾比的靈魂出現,給了他前往狄克行星尋找吉迪武士老師友達的啟示。在一場激戰後,帝國軍攻佔了哈夫星。反叛者們逃離了基地。太空船長梭羅帶著麗亞公主為逃避帝國的追擊而躲進了小行星群。而盧克則和機器人R2飛往了狄克行星。
梭羅和公主躲進了小行星中的一個洞穴修理飛船,帝國軍窮追不舍。而此刻盧克也在狄克行星遇見了其貌不揚的友達師傅,開始向他學習成為傑迪武士的課程。梭羅和公主等人意外發現洞穴實際上是一頭怪物的內腹。他們僥幸逃出,躲入了帝國的艦隊之中,又乘著空隙前往雲中之城尋找梭羅過去的朋友蘭多。但帝國的密探和沙漠行星的賞金獵人也追蹤而至。友達老師給了盧克許多教導。盧克預感到朋友有難,於是前往雲中之城。而梭羅和公主一行也由於蘭多的出賣落入了帝國手中。黑勛爵冰凍了梭羅,設下陷井准備誘捕盧克。
由於黑勛爵撕毀了協議,蘭多投向了叛軍。他救出了公主等人,卻未能救下梭羅。蘭多等人擺脫帝國軍的追捕駕船離去。而此刻,盧克卻陷入了與黑勛爵的苦鬥之中。盧克被打敗處於絕境。黑勛爵一心勸誘盧克投降,並告訴了盧克他就是盧克的父親。盧克拒絕了父親的勸降,躍下了深井。盧克被掛在雲中之城下端的天線上,麗亞公主感受到盧克的訊息駕船返回,救下了盧克。經過一場激烈的追逐,盧克和公主等人終於擺脫了帝國的追擊,回到了反叛同盟的船隊。面對星空,他預感到一場嚴酷的斗爭又將來臨。
中文名稱:星球大戰6.絕地的反擊
英文名稱:star.wars.6.Return.Of.The.Jedi
發行時間:1983年
電影導演:理查德·馬昆德Richard Marquand
電影演員:亞歷克·吉尼斯 Alec Guinness
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安東尼·丹尼爾 Anthony Daniels
卡里·費什爾 Carrie Fisher
馬克·哈米爾 Mark Hamill
詹姆斯·厄爾·瓊斯 James Earl Jones
弗蘭克·奧茲 Frank Oz
沃維克·戴維斯 Warwick Davis
劇情簡介:
黑武士和銀河帝國再度建造威力更強大、更堅不可破的「死星」,邪惡的勢力又再一次威脅莉亞公主所領導的反抗軍。影片一開始韓索洛艦長被賈霸捉走囚禁起來。莉亞公主、C-3PO、R2-D2 等人先後前去援救,但都失敗反而被賈霸捉住,最後在天行者路克的支持下,眾人才成功逃出。
之後路克前往大師約達的住所,即將離世的約達告訴他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黑武士維達正是他的父親!盡管如此,路克仍重新加入反抗軍的行列,並准備攻打帝國軍新建的太空站。反抗軍一行人來到提供能源給太空站的衛星,但住在衛星上的人Ewoks並不友善,直到Ewoks族人誤將金光閃閃的C-3PO視為上帝後,雙方才合作。但反抗軍是否能一舉殲滅銀河帝國?路克又將如何面對父親黑武士?而路克、韓索洛與莉亞公主之間的三角戀愛又該如何解決?
溫故知新同樣隔了三年才推出的第三集【絕地大反攻】,有比前二集更多造型奇異的外星生物,噱頭十足!前後長達十年的星際大戰三部曲,成功的虜獲每一世代的眼光,在【星際大戰】創下影史新高後,【帝國大反擊】、【絕地大反攻】也分佔影史記錄第七及第八名,成功的為即將開拍的【星際大戰】前奏三部曲鋪路。
『伍』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堂吉可德》。
2010年5月16日,由導演阿甘執導的亞洲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堂吉可德》在京舉行「破吉尼斯記錄立體地畫海報全國巡展啟動儀式」。郭濤、王剛、林嘉欣、劉樺、李菁等十幾位主創共同出席。
這部中國版的《堂吉訶德》耗資7000萬人民幣,同時也是全亞洲首部全片都採用3D手段拍攝的電影,而諸多影視圈的一線藝人也參與客串這部電影。該片上映至2010年10月30號,回收票房共計3200萬,投資人的投資資金基本上回收無望。
『陸』 你小時候有沒有被某一部恐怖片嚇得睡不著覺
1.《聊齋》
記得很小的時候,電視台放《聊齋》,每每歌聲響起,"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我都不敢直視,有一天我透過手指縫隙開見,有個女鬼從墳里爬了出來,拿著的好像是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