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k廳是什麼意思
4K廳是指的放映機解析度是4096×2160的。
4K解析度即4096×2160的像素解析度,它是2K投影機和高清電視解析度的4倍,屬於超高清解析度。在此解析度下,無論在影院的哪個位置,觀眾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畫面的每一個細節,影片色彩鮮艷、文字清晰銳麗,再配合超真實音效,是一種難以言傳的享受。
電影院的4k廳和4k激光廳的區別
1、4k廳在色彩和圖像表現方面一般採用傳統的投影方法;激光廳採用激光投影儀,激光光源可獲得90%以上的自然眼可識別顏色,色彩灰度性能和圖像層次感都比較好。
2、4k廳播放的是2D類型電影比較多;激光廳可以播放3D類型電影。
3、4k廳由於燈泡光源特性的局限,提高畫面質量的空間已經非常小;激光廳是高純度的光,在數字電影放映機上,激光的光能量100%被利用,未來還有更廣的提升空間。
4、4k廳採用傳統的投影法的大功率氙氣燈的壽命只有500小時;激光廳使用投影機的激光光源壽命超過20000小時。
5、4k廳長期使用須更換燈泡;激光廳的激光器為半導體、晶體元件正常工作多年無需維護。
『貳』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是4K嗎是數字的還是膠片
4K數字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故又被稱之為2160P,即橫向有4千個像素點,是目前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還有部分數字電影是1.3K(1280×1024)的,而所謂有農村電影放映的是0.8K(1024×768)的。真正意義上的4K電影由4K攝像機拍攝,用4K放映機放映。還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由於以往的膠片電影的解析度與4K大致相當或者會略好,故轉錄之後也能保證電影的清晰度。
數字版就是以數字信號記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是以一台數字放映機也可以叫投影機放映電影。操作簡單就跟放DVD差不多,開機後就不用管它了, 畫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對眼睛不好。立體聲效果不如膠片機。
膠片版是以膠卷記錄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寬度樣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樣,一部100分鍾電影大約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膠片放映機人工裝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較操心,畫面柔和,立體聲效果音是最好的。
3D版就是立體電影,需要戴立體眼鏡看的,現在都是以光學數字製作立體版的。實際應該叫3D版數字電影。
3D版同前二個是不同,是必須戴眼鏡才能看清畫面的,不戴眼鏡看畫面是重影,聲音同數字版電影一樣。
『叄』 電影院里投影儀解析度多少
電影院里投影儀解析度通常是1920x1080,也就是1080P高清格式。
投影機可以直接連接播放設備(當然包括電腦)通過屏幕(一般幾玻璃珠幕、要求效果理想的用金屬幕或金屬弧形幕)顯示出來,投影機一般有CRT和LED兩種方式,CRT是信號通過RGB三色顯像通過一系列的鏡片放大後投射到屏幕上,特點是:投影尺寸大、亮度高、清晰。但價格高(聽說美國休斯牌CRT投影機中的極品要60-100萬一台,這主要是用在一些航天監控或電力運行監察場合使用)體積大,適合會議室或特定場所固定使用,不方便攜帶,調整麻煩。LED投影機信號通過液晶板(當然有單板和三板之分)轉換成圖像,通過金屬鹵素燈(一般標稱使用壽命3000-5000小時)作為光源經過多組鏡片放大投到屏幕上。特點:體積小、價格低、方便攜帶、空間狹小也可以有大的投影效果、調整容易、適合公司開會移動辦公展覽展示之用。但亮度低、燈泡壽命短、像素低,不過經過多年的創新和改進,上述所謂缺點已不明顯。
投影儀:即俗稱幻燈機要製作膠片或列印好的文件通過涅菲爾鏡和一個燈泡作光源投射到屏幕上要播放一樣東西非先費一番周折不可。
『肆』 電影院的激光廳和4k廳有什麼區別
相信網友們會經常有這樣的經歷,想去看一場電影,然而看到各樣影廳琳琅滿目,而且價格都不盡不同,什麼imax廳,巨幕廳,杜比影院,杜比全景聲,激光廳簡直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這些到底是什麼?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淺析一下他們的區別吧 !
激光廳:這個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一般採用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光源,實現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識別色彩,比傳統投影的色彩更鮮明。因此,其具有更高的色彩表現能力,圖像層次感強,極大增強了3D立體效果,一般的電影院此類影廳數量是最多的,而且是最普通的了。
看完這些,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在就不用為買什麼影廳而發愁了,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需求對號入座就可以了。
『伍』 電影院里的IMAX廳,4K巨幕廳,這兩個有什麼區別
一、研發者不一樣:
1、平時所說的IMAX銀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團研發的,標准銀幕尺寸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上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如圖例一所示。
圖例一:
二、畫質不同:
1、相較於IMAX中國巨幕DMAX成本低亮度高,中國巨幕DMAX採用高亮度雙機放映,銀幕亮度高於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畫面整體基調偏暗或夜景時,也有良好表現。但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2、IMAX通過數字原底翻版轉制技術,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通過升級處理的畫面精細度絕對是高品質的。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三、票價不同:
1、IMAX銀幕是不允許放普通影片的,所以其放映票價普遍較高,IMAX 3D票價高達150元到180元。
2、DMAX銀幕則可以通過放普通影片「吸金」,「中國巨幕3D」不以收取高額的技術專利費來謀取利益,從而保證了院線、影院及觀眾的利益。因成本關系,DMAX票價也比IMAX實惠。比如普通3D電影票價70元到80元,DMAX 3D票價在90元到100元不等。
(5)電影院的投影是不是4k擴展閱讀:
IMAX影片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採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專用攝影機攝制,然後沖印成70毫米膠片,傳統70毫米膠片的影像尺寸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膠片的影像尺寸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膠片每格上有15個齒孔。
因此,IMAX影片的每個畫面的感光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每格畫面的10倍、傳統70毫米膠片的3倍。從而決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電影更清晰、更亮麗。這種膠片的拷貝非常笨重,放映時需要專門的起重設備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動。
由於尺寸比一般的膠片大得多,所以IMAX膠片的進片速度也是一般膠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鍾放映的膠片長1.7米,每分鍾則是102.6米,因此,時長兩小時的IMAX影片,其膠片長度有12.312公里。
『陸』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的解析度是多少的
電影的解析度是有不同的數值的。普通數字電影,就2個國際標准,2K和4K:2K就是2048解析度,和高清電視類似(1920x1080 ),但色域、色深、對比度指標遠遠高於高清電視,術語叫「全高解析度」,避開「高清」這個電視行業用語。4K,目前還沒商用,就連BIRTV上也只有少數幾家廠商在展示4K放映機
那麼再回看IMAX數字放映系統,就知道是在騙人了,因為不可能放4K電影啊。即便前期是用IMAX設備拍攝的。現在使用的IMAX Digital放映機的2k(2048×1536像素)解析度僅僅比HDTV的1920×1080像素的解析度略高,遠沒有達到4k(4096x3072)分標率。
從視頻效果來看,由於圖像質量和信道傳輸所佔的帶寬不同,使得數字電視信號分成了幾種不同的標准,即HDTV(高清晰度電視)、SDTV(標准清晰度電視)和LDTV(普通清晰度電視),不同標準的數字電視信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從視覺效果來看,HDTV的規格最高,它要求電視節目和接收設備水平解析度達到1000線以上(解析度最高可達1920×1080),其圖像質量可達到或接近35mm寬銀幕電影的水平;SDTV的要求就要低一些,水平清晰度達到480線即可(解析度為720×576),其圖像質量可對應現有DVD電視節目的解析度水平;LDTV的要求則最低,水平清晰度達到250線即可(解析度為340×255),主要是對應現有的VCD解析度量級。
『柒』 電影院里的4K廳和雙機廳有什麼區別
電影院的4k廳和雙機廳的區別:
1、色彩表現方式不同。
4K廳在色彩和圖像表現方面一般採用傳統的投影方法,雙機廳採用激光投影儀,激光光源可獲得90%以上的自然眼可識別顏色,具有較高的色彩灰度性能,較好的圖像層次感。
2、播放的電影類型不同。
4K廳播放2D類型的電影比較多;雙機廳可以播放3D類型電影,觀影感受更加直接。
3、光源特性不同。
4K廳由於燈泡光源特性的局限,提高畫面質量的空間已經非常小;雙機廳是高純度的光,在數字電影放映機上,激光的光能量100%被利用,未來還有更廣的提升空間。
4、光源壽命不同。
4K廳採用傳統的投影法的大功率氙氣燈的壽命比後者短,只有500小時;雙機廳使用投影機的激光光源,可長時間連續工作很長時間不更換,和壽命超過20000小時。
(7)電影院的投影是不是4k擴展閱讀:
與傳統電影放映機不同的是,中視中科激光電影放映機採用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光源,能實現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識別色彩,具有更高的色彩灰度表現能力、更好的圖像層次感與更逼真的3D立體效果。
採用下一代的激光3D電影放映解決方案,可能會讓人想到高昂的更換成本,事實上恰恰相反。該方案對現有設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升級改造過程中,無需更換設備與屏幕,光通量便可提高至30000流明。
2008年,中國僅有3D影院銀幕100塊,而今已超過800塊,成長速度非常迅猛。3D電影,並非沒有缺陷,特別是在亮度表現方面。很多國內外業內專家認為,3D電影,無論使用主動還是被動技術,其發光效率只有原來的10%,這將對觀影效果帶來一定影響。
『捌』 電影里,4K、3D、IMAX這些概念到底什麼區別
文章轉自Hao4K影音
Hao4K影音:最新4K資源下載、4K播放下載教程、最新4K設備評測!
Hao4K專注4K家庭影音, 服務千萬家庭影音發燒友!
周末去看個電影相信現在是多數人的娛樂方式,但隨著影視技術的發達,電影院也越來越多「特色」,但你知道電影院里的3D/4D/IMAX/巨幕/杜比影院/全景聲/DTS:X 臨境音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嗎?不知道的還以往只是想騙你的錢……
先說結論在不考慮票價,只單純關注視聽享受的情況下,大概的建議如下:
第一梯隊:IMAX影廳和杜比影院--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首選激光IMAX,其次是普通數字IMAX;非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可以盡量選擇杜比影院。
第二梯隊:Real D 3D, 中國巨幕,LUXE巨幕。
第三梯隊:4K普通廳,杜比全景聲廳,DTS臨境音。
第四梯隊:普通廳,ScreenX,各種4D廳等。
不過,如果不是什麼大片或者什麼特別重要的電影,我還是覺得等4K出來後和家人一起看一樣爽歪歪,特別是家裡有家庭影院設備的在家看個4K UHD藍光原盤效果也不會比普通電影院差多少!
如果感興趣可以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比如,巨幕廳也很大,有的甚至比IMAX屏幕面積還要大,那需不需要多花那麼多錢去看IMAX?杜比為什麼還有「杜比影院」 和「杜比全景聲」兩種?DTS臨境音和杜比全景聲哪個更厲害?
畢竟現在電影都很推崇「沉浸感」,到底去看哪種才能獲得更為「沉浸」的視聽享受呢?
3D
首先大家最熟悉也最「頭疼」的就是3D版。因為很多影院在排片時只排3D版本,讓它成為了觀眾在購票時根本繞不開的選項。而且目前不管是搭配任何其他放映模式,都必須帶上3D眼鏡,很多人都覺得累贅。
普通3D的投影技術使用偏振光來製造出景深的幻覺,目的是為了讓觀賞更有沉浸感。但是亮度不足,畫面偏暗,重影,拖影等技術問題讓很多觀眾在觀賞普通3D版本時會感覺很不適。
因為種種原因,3D電影並不像最初推出時那樣,因為大家還有新鮮感而受歡迎,甚至成為了現在很多觀眾最排斥的一種觀影體驗,是不得已的選擇。去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報道也稱全球的3D票房同比下降了20%。
所以,如果大家希望觀賞到高質量的畫面,並且確實有其他選擇,那麼不用考慮,盡量不選普通3D版本就對了。
RealD 3D
RealD 3D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3D電影放映技術,在全球數字3D市場擁有80%以上的份額。
RealD其實就是加在放映機鏡頭前的一個玻璃,以及配套的眼鏡和金屬銀幕。但這樣的技術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比其他的3D系統更亮。
RealD 3D 技術使用了圓偏振光來產生立體圖像投影,可以讓觀眾能夠傾斜地觀看,而不會看到重影或圖像變暗,比普通3D的觀影感受要輕松很多。
IMAX
雖然IMAX技術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但IMAX和3D電影在全球的風靡要歸功於2009年的《阿凡達》,由於阿凡達是第一個全程運用IMAX+3D技術進行拍攝、製作和放映的,在當時確實讓影迷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
IMAX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擁有巨大的屏幕,除了畫面更大,對於一些有專門IMAX版本的電影,甚至還可以欣賞到多出標准DCP格式26%的畫幅。所以對於提供IMAX專屬片源的電影來說,IMAX畫幅就意味著能夠在畫面中看到更多圖信息。
1995年的《阿波羅13》是第一部進行IMAX DMR轉制的影片,而最先在製作階段就開始使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的電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並且隨後在《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中都一直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可謂是這種拍攝格式的最大擁躉者。
除了諾蘭的電影,《變形金剛》,《碟中諜》,《星際迷航》,《星球大戰》和《漫威系列》等很多好萊塢電影也使用了IMAX拍攝。
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也是目前為止公映的僅有全程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也就是說全程的畫幅都是打開的。
圖片包含的亮度信息越豐富,明暗和色彩表現也更生動。所以和傳統投影相比,杜比影院呈現的圖像就看起來就不會那麼模糊或者灰濛蒙的一片。
激光IMAX vs. 杜比影院
總體來說,大部分的IMAX綜合體驗會比中國巨幕好,但是中國巨幕的高性價比讓很多觀眾把它當做是看巨幕的首選。
不過我又發現,4DX功能介紹的這張圖上有一個「掃腿」看起來非常厲害,感覺如果是看一部恐怖片,這應該是非常值得一試的體驗。
『玖』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的解析度是多少的
通常情況電影院的寬幅的畫面是2048*858的,你拍出來的片子的解析度是會低一點的還有電影院放出來的效果是不是滿屏的,要看影院的屏幕了,若是寬熒幕的就是滿的,是其它類型的屏幕就不一定是滿屏!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現在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電影院的質量標准分特、甲、乙、丙四個等級(與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組合)。特等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甲、乙、丙等的相應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主體結構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電影院基地選擇應根據當地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合理布置,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應臨接城鎮道路、廣場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寬度除不應小於安全出口寬度總和外,且小型電影院不應小於8m,中型電影院不應小於12m,大型不應小於20m,特大型不應小於2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電影院應按每座0.2㎡計,大型、特大型電影院除應滿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應小於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