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電影市場定價策略的案例
在網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一篇與此有關的文章,但太長了,摘抄部分如下,具體的鏈接過去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電影放映市場現狀
電影,是一種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市場,就要贏利。不僅僅如此。有了市場還要追求更大的市場,爭取讓我們的商品滲透到每一個可以到達的地方。只有這樣,我們的商品才有價值,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成長。同樣,有了利潤還要追求更大的利潤,商品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創造利潤。只有創造盡可能多的利潤,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商品的價值。
但是,目前「電影」這兩個字對於我們卻越來越生疏了。原因就是它的市場在逐漸縮小,它的觀眾在逐漸減少,觀眾離影院越來越遠,電影正在與觀眾背道而馳。
為什麼?
主要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高,遠遠超出了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讓大批的電影愛好者望而卻步。調查發現80%的觀眾認為幾十元票價經濟上難以接受。對於工薪階層來說如果電影票價低一些還是願意經常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但是普遍認為花十元錢看平庸的國產片是不值的,偶爾看一些進口大片還可以湊合,更何況少則30元、40元,多則80元、90元呢?消費者說這些話表明他們對於電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實。
例如,2005年1月3日,元旦的最後一天假期,北京王府井電影院掛出的《天下無賊》票價是48元,《加菲貓》是38元,《功夫》是58元,如果要在這兒看完三部片子,就得花144元,而且這還是普通票的價格,如果你想在貴賓廳看電影,價格還得翻番。此外,影城門口有告示牌,不讓外帶食品,消費影城的大杯可樂8元,爆米花10元,讓人感覺進了候機廳。
與票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居民的收入太低了。以2004年為例,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為27596元,上海16683元,杭州14565元。這樣算下來我國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也就在1200元到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我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之間,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票價高了,觀眾怕了,進影院的人少了,觀眾人數自然大幅下降了。以電影重地上海為例,其電影觀眾人數上世紀90年代4500萬人次,但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電影院越來越留不住人,這已經成為困擾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瓶頸。
觀眾人數少了,票房必定下滑,即使票價很高。1989年時,電影票價為每張0.25元,全國票房總收入為25億人民幣。現在,電影的票價上漲了大約100倍,全國總票房收入卻只有10億人民幣。而依我看來,考慮到物價指數上漲的因素,實際上現在每年的票房總數10億人民幣,只抵得上1989年時市值的5億元以下。也就是說,目前每年的票房總值還不及1989年前的五分之一。
這就是我國電影放映市場現在的生存狀況。票價居高不下、觀眾逐年銳減、票房無法突破就像三座大山重重的壓在電影放映市場及其經營者的肩上。又像一個魔咒緊緊環繞在他們身旁使他們寢食難安。
我們的電影放映市場該怎麼辦?
(二)與以往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電影業開始復甦,看電影是人們娛樂消費的主流,那時電影院放映新片,基本上是場場爆滿。而在今天,電影「高票價」導致的電影消費貴族化,則在使電影觀眾嚴重走失。同時,票房收入大幅下降。
下面我們分別從票價、觀眾和票房三個方面進行比較。
首先來看票價:
建國初期 0.1元 60年代 0.15元
70年代 0.2元 80年代 0.3元
1989年 2.5元 1996年 15元(個別影院20元)
以均價90年代以前每票0.25元計,現在的票價較之漲幅近100倍!而其它商品的價格漲幅遠遠低於電影票價的漲幅。以成都市零售商品為例,90年代以前,大米每市斤0.142元,現在每市斤0.85元,漲幅6倍左右;90年代以前,豬肉每市斤0.85元左右,現在每市斤6.5元,漲幅8倍左右。
再看觀眾數量:
1989年我國電影觀眾有293億,1999年只有3億人次,這說明1999年,我國看電影的人次僅為十年前的1%,2001年已經降至2.2億。我國電影重地上海,電影觀眾上世紀90年代是4500萬人次/年,而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年。
最後來看票房:
198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5億元人民幣,1999年我國票房收入為8.1億元人民幣。票房收入為過去的1/3。據官方統計的結果,2004年一年,我國的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億圓人民幣,這其中還包括電影頻道給一些不在院線上映的電視電影的錢,如果單純考慮影院票房,連10億元都沒有。
票價、觀眾數量和票房的如此懸殊的對比,說明高票價已經成為困擾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與國外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的電影票房動輒上億美元;中國人也愛看電影,但中國的電影票房最高者《英雄》也不過2.5億元人民幣罷了。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人也有條件看電影,中國人愛看電影,但中國人卻沒有條件看電影。這真是讓人覺得可悲。
美國1990年電影票房是47億美元,以後連年大幅上升,到2004年已經達到了94億美元,比2003年上升14%,同時也超過了之前的票房最高紀錄—2002年的93億美元,從而創造了美國電影票房新的最高紀錄。而中國近年來則呈下降趨勢,1992年是19.9億元人民幣,1999年以後就一直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徘徊。
美國2004年人均收入是36000美元,月收入約3000美元,而美國的電影票一般在6美元左右,是月收入的1/500。中國人均年收入2004年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人均收入27596元,而上海人均收入16683元,杭州人均收入14565元。這樣算下來,中國人的月收入也就在1200-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中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以上是我國和美國的比較,下面再看與其它國家的比較:
韓國:電影票價一般是人均收入的1/150。韓國的票價由發行方、投資方及影院三方來維持,三方從市場經濟規律考慮提出一個適當的價格,根據地方差異有所不同,偏遠地區比這個價格還低。
日本:電影票價一般為成人票每張1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35元),是普通市民收入的1/200。為了留住觀眾,日本女人看一場電影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80元;日本男人需要多花500日元,也就是120人民幣,但日本人均最低月收入在20萬元,可以買1600張電影票。
法國:巴黎一般工薪階層的月均收入為2000歐元(1歐元約等於10.5元人民幣)。在香榭麗舍大道的UGC影院,三個放映廳的普通票價分別定為8.6歐元、8.2歐元和7.3歐元,學生票為6.7歐元,中午12時開映的影片票價為5.5歐元,12歲以下兒童票價為5.1歐元,另有三人聯票等優惠價。票價的靈活掌握也是巴黎影院經營者經常用的手段,「辦卡觀影」活動在法國較為普遍,18歐元月卡和230歐元年卡很受觀眾歡迎。
義大利:羅馬已實行年卡制,除本人照片外,在一次性交納一定量的購卡費用,在年內觀看任何場次的電影,只要每次交納1歐元即可。
著名影星成龍被問及票房問題時,則表現得非常激動。「我最不願意就是談到票房的問題,我們中國有13億人,票房上了1億元就高興得不得了,而韓國只有4600萬人,卻有1億美元的票房。原因是我們中國人都去看盜版了。而看盜版的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貴了,看不起,尤其是一些不發達的地方,票價太貴,導致人們選擇看盜版。所以呼籲一些地方降低票價,讓更多的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票價高了,進電影院的人數就少了,在電影院進行消費的人數也就少了。在中國的電影院里經常可以見到只有8、9個人的情況。即便是100元一張票,也不過8、9百元。如果票價低一些,影院里有500人,每人買一杯2元的水,影院就會有1000元的營業額。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電影管理者是否也該考慮一下措施,讓更多的人能進電影院,讓人們能看到更多的電影。這可能是振興中國電影放映市場的一條必由之路。
⑵ 電影院情人節活動策劃方案
電影院情人節活動策劃方案
情人節即將到來,很多情侶們會相約去看電影,而很多電影院也會策劃相應的情人節互動,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電影院情人節活動策劃方案,歡迎大家閱讀。
(一)電影搭鵲橋 尋找有情人
1、活動時間:
8月2報名開始,8月2日影城進行專場觀影
2、活動內容:
七夕還是孤單一個人?不如來加入我們的七夕特別專場!與有情人分享電影,共渡七夕!我們將為有情人免費送出七夕特別活動專場影票(影票座號按男單女雙原則送出),可觀看8月2日七夕專場電影!僅限20個名額哦~(男女各10名)
3、報名方式:
微博報名:新浪微博 @深圳新南國影城中信店
電話報名:25942426-8013
註: ① 具體觀影場次根據活動當天晚間時段場次安排定。
②影城提供活動卡片,影迷可自主寫下七夕願望或個人信息與鄰座交換。
(二)鵲橋爆米花 情侶爭霸賽
1、活動時間:8月2日 14:00-18:00
2、參賽資格:情侶憑當天影城觀影票根或穿情侶裝均可
3、比賽規則:
參賽情侶二人同時參加游戲,男女雙方分別從同一條線的兩端用針線穿爆米花,計時三分鍾。按照最後成功串聯的爆米花顆數進行計分排名,分低則淘汰出榜。
4、獎勵方式:
參與獎:參與即獲影城提供的“愛電影更愛你”卡片和《消失的子彈》情侶項鏈,參與名額不限。
入榜獎:得分進入排行榜前三名的情侶獲得泰坦尼克號》情侶T恤一套,10個名額。
霸主獎:七夕法國情侶雙人套餐,1個名額。
1.秀出你的幸福
即日起至2014年8月10日,影迷朋友可以將您與家人、朋友以及愛人的幸福靚照發至中影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在2014年8月8日情人節在影城大廳超大電子屏循環播放,秀出您的幸福,讓我們和您一起感動!
2.愛要讓你看見真情告白牆活動
感動的話也要說出來,在告白牆上寫出你想對“他”“她”說的話。參與都有精美小禮物或電影海報。
3.猜劇照、贏好禮
情侶共同猜出經典愛情影片劇照拼圖出影片片名即可。
4.微博加關注,歡樂好禮送不停
活動當天,觀眾朋友加關注中影國際影城太原和信店或合作商家微博@兩個好友即可贏取無敵觀影券等小禮物。
商家特別是鮮花銷售商更會在這期間大抬玫瑰價格,但依然會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我市的一家較大規模的鮮花銷售商a公司在xx年情人節期間的業績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跡象,為了止住下滑勢頭並重新佔領較大的市場份額,a公司在xx年的情人節期間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並十分成功的促銷活動。
市場調研
通過在我市的一次大范圍的市場調查,我們發現:
在情人節期間的主要消費群體是20—25歲的未婚青年,約佔52%,其次是25—35歲的已婚夫婦,而50歲以上的老年消費群體也佔到了將近5%;
消費者購買鮮花的數目組合以1支、3支、9支、10支、11支等數目為主,大約佔到75%;
市內其他鮮花銷售商在情人節期間基本沒有什麼較大的促銷活動,即使有也只是針對零售花店的通路促銷,更多的鮮花銷售商及花店採取的是自然銷售,從業人員營銷觀念比較落後。
市內年輕人經常光顧的場所如迪吧、電影院等雖然每年也搞活動,但不外乎幸運抽獎、降價優惠等形式,內容千篇一律,沒有新意,而且活動宣傳乏力,不到位,效果不佳。
另外,在受訪人群中,有57%的消費者認為每年都送玫瑰、巧克力缺乏新意,不能將情人節的浪漫、溫馨長久留住,希望除贈送玫瑰、巧克力以外,能贈送其他更時尚更有保留價值的禮品。
顯然,消費者的需求意味著巨大的商機。
目標市場
a類消費群:20—25歲的未婚青年,此類消費者都是情人節玫瑰消費的主力人群。他們富有激情,崇尚浪漫、時尚,喜歡幻想,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是一個為了求新、求變永遠也不會厭倦的時尚階層。
b類消費群:50歲以上的消費群,此類人群雖然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如年輕人,但由於每年情人節氣氛的影響,在整個鮮花消費群體中已佔有5%的比例,說明其時尚心態漸起,是一支易被“教化”的群體,如果其兒女能夠推波助瀾,媒體廣告刺激到位,則此類消費群可能成為一隻“績優股”,升值潛力很大,而且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c類消費群:25—35歲的消費群,此類群體有的是處於事業的起步期、上升期,而有的卻已事業有成,由於性格、年齡、偏好、收入、環境、習慣、價值觀等原因,使得此類群體顯得最為復雜,最不利於細分,也不利於有針對性的進行市場推廣,但她將是影響b類消費群的一支“伏兵”
,也不能放棄,但不作為重點。
目標市場定位策略
“抓兩頭帶中間”。即通過對a類消費群和b類消費的`重點訴求,帶動c類消費群的積極參與。a類消費群的消費意識最強,需求最大,是主要目標市場,也是廣告的主要對象。b類消費群雖然需求較小,但如果購買慾望被激發出來,也是一個不小的市場,而且其社會影響對公司的品牌建設將十分有利.
推廣策略
產品策略:玫瑰已經是情人節的常規禮品,但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贈送玫瑰。玫瑰代表著愛情,代表著浪漫,但由於其物理屬性,只能保存數天,而真摯的愛情需要永恆與執著,顯然,只能保鮮數天甚至只有一天的玫瑰承載不了這層信息,巧克力更不行。情人節每年只有一天,貪婪的現代人需要的是天天都是情人節。因此,消費者需要一種能承載著永恆的愛情、代表著執著信息的禮品。這種禮品需要時尚,需要創新。珠寶飾品是較好的承載體,但其幾千元、上萬元的昂貴價格只能使手頭拮據的年輕人望寶興嘆。到底這種載體應是怎樣的呢?
我們發現,現在正流行一種代表著中華民族深刻文化內涵且歷史久遠的手織品:中國結。其深深的紅色、多樣的變化代表著富貴、吉祥、喜氣,而且適合長久保存,並廣泛的在年輕人中流行,應是我們尋找的理想的載體。同時,由於“結”與“節”的諧音,也為中國結和情人節的結合找到了一個巧妙的切入點,顯然,這個針對情人節的禮品就叫“情人結”。她不同於市場上銷售的中國結,我們賦予了她全新的內涵:“‘情人結’套住情人節,天天都是情人節”,寓示著愛情的執著、久遠。而且“情人結”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⑶ 調整來臨,網路大電影或將不只是網路大電影
文 |孟永輝
作為衍生於互聯網與影視行業的孿生體,網路大電影從一出現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影視用戶逐步從線下的影院向線上的視頻網站轉移的過程中,網路大電影的出現豐富了原本已經形成的影視類型,並用一種新奇的表現方式獲得了很多年輕用戶的青睞。
門檻低、成本少、周期短是網路大電影比較顯著的特徵。正是這種特徵讓網路大電影從一開始就能夠與互聯網產生密切聯系,藉助視頻網站能夠輕松實現傳播。在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之後,網路大電影的發展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很多人將網路大電影的飛速發展歸因於互聯網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上,互聯網與傳統行業不斷產生聯系,在顛覆原有思維邏輯和產品邏輯的同時,同樣讓它與傳統行業衍生出更多新奇的產品類型。盡管這種說法並不是特別全面,但是至少能夠說明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能力。
正如前文所說,盡管網路大電影經歷了一個井噴式發展的過程,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確定網路大電影的未來還會繼續呈現這樣一種發展態勢。和所有事物一樣,網路大電影同樣需要一個深度調整的過程。
井噴式發展過後,調整在所難免
網路大電影的飛速發展期正是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期,在這段時間里,只要能夠發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點,找到用戶感興趣的地方,就能夠獲得一次不錯的發展機遇。網路大電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傳統院線電影的供給能力無法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提升最終讓院線電影有斷檔期,而作為一種周期性短的產品類型,網路大電影能夠填補院線電影的空檔期,滿足用戶在觀影方面的需求。
藉助互聯網的力量來改變原有的影視產品供給邏輯,通過增加影視產品在互聯網端的供給來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種基於互聯網思維的影視產品供給思路在迎合了廣大年輕用戶群體的同時,同樣為我們思考當前的影視產品類型提供了好的方向。
網路大電影正是因為與互聯網有這樣一種天然的聯系,所以在它出現之後的很短時間內就獲得了飛速發展。根據愛奇藝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網路大電影的數量為450部,2015年的數量增長到700部,而在2016年則突破了2200部。這樣的發展速度完全可以用井噴在形容,而在這些井噴式發展的背後,我們又能夠看到一些其他現象。
第一,互聯網用戶不斷增多導致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供給,網路大電影數量的飛速增長從另外一個側面恰恰反映出整個市場對於網路大電影需求的不斷增加,而需求增加的背後則是用戶群體的不斷擴大。網路大電影用戶群體的來源則是我國不斷壯大的網民群體,可以說正是由於我國不斷壯大的網民群體才為網路大電影輸送了源源不斷的用戶。
第二,參與網路大電影創作的人員不斷增加。其實,網路大電影市場與之前火爆的網路小說市場有著幾分相似之處,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市場之所以異常火爆是因為不斷有人加入到網路小說的創作過程當中,為網路小說市場不斷輸送新的作品。網路大電影也是如此。網路大電影數量的不斷增長的背後正是網路大電影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其實,網路大電影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很多人,特別是青年導演將網路大電影看作是實現自己電影夢想的一個有效途徑,壁壘深重的傳統電影市場讓很多青年導演想要加入到導演的行業中,但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網路大電影這種新奇的表達方式讓青年導演能夠藉助一個小團隊,一個好劇本等要素就能夠輕松參與到網路大電影的拍攝過程當中來。廣大青年導演的參與讓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數量獲得了巨大提升,最終實現了飛速發展。
第三,網路大電影的更新速度很快。各種類型的網路大電影湧入到市場內部最終讓市場本身從藍海變成了紅海,想要獲得足夠多的推薦位和用戶關注,網路大電影的創作者們就必須不斷快速地生產作品,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作品不會被其他作品所取代,並最終更多與用戶見面的機會。網路大電影創作者不斷輸出作品讓網路大電影的數量呈現出一種飛速發展的狀態,並讓更多的創作者進入其中。
在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網路大電影出現了飛速發展的勢頭。網路大電影這種繁榮的發展勢頭同樣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圍繞著網路大電影的一些衍生產業開始出現和發展起來。為解決創作者的資金難題而出現的影視眾籌的飛速發展正是這種勢頭的真實寫照,以京東眾籌、聚米眾籌、蘇寧眾籌為代表的眾籌平台,通過眾籌的方式幫助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實現網路電影夢,正是網路大電影井噴式發展的正是寫照。
井噴式的發展背後總是蘊藏著調整的力量,網路大電影行業也不例外。盡管網路大電影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我們依然不能確認這個行業已經發展非常成熟。隨著國家監管的加劇以及用戶消費方式的轉變,網路大電影發生深度調整機會正在一步步增大。
網路大電影未來調整的方向在哪?
網路大電影的供給方式和基本運作邏輯最終決定了其在未來將會面臨調整。一味地為用戶提供網路大電影,而忽視了用戶需求的改變;單純地依靠視頻網站的流量獲取用戶的關注;缺少技術和質量的提升,一味地博取用戶眼球……這些網路大電影當前的發展模式都在告訴我們調整就在未來的不遠處。既然網路大電影的調整在所難免,那麼,未來網路大電影究竟有哪些調整的方向呢?
深度IP化將成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主流。我們都知道,檢驗一部網路大電影是否能夠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就是這部網路大電影的播放量。而決定網路大電影播放量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網路大電影本身,第二是視頻網站平台。而一部網路大電影能夠獲得視頻網站平台的流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准就在網路大電影本身上。
深度IP化無疑是決定一部網路大電影質量的先決條件。這里所說的深度IP化,其實很很多含義。它包括劇本的IP、題材的IP、演員的IP、製作團隊的IP等諸多方面。這些IP化共同匯聚在一起形成的深度IP化,最終決定了這部網路大電影能否吸引足夠多的用戶,能否讓視頻網站心甘情願地將流量輸送給這部網路大電影。
因此,在未來,深度IP化將會成為所有網路大電影都會努力一個主要方向,因為只有抓住了頭部內容的深度IP化,才能保證創作者們生產出來的網路大電影足夠優質,足夠有爆點,足夠有吸引力,足夠讓更多的用戶進行關注。抓住了頭部內容的IP化就能夠抓住了網路大電影成敗與否的真正命脈。
製作精細化能讓網路大電影走得更加長遠。粗製濫造是當下人們對於網路大電影的既定印象,這同樣讓很多網路大電影僅僅只是充當了數量而已,並不能給用戶帶來真正的情感觸動。盡管2016年的網路大電影數量超過了2200部,但是又有幾部網路大電影真正被用戶記住呢?可以說很少吧。那麼,為什麼網路大電影拍了這么多,被用戶記住,或者是給用戶帶來觸動的作品卻這么少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網路大電影的作品本身的製作並不夠精細,存在粗製濫造的情況,如果網路大電影的製作水平不提高的話,勢必會失去在互聯網紅利下積累起來的用戶,陷入到用戶不斷流失的負面循環當中。
網路大電影在未來必須走精細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它在人們心目當中的既定印象,通過作品來贏得用戶,獲得流量才是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的一條正道。隨著網路大電影草創期的結束,單單靠博取眼球的方式來獲取用戶的方式必然無以為繼,真正精細化製作的內容才是網路大電影持續獲得用戶的殺手鐧。盡管當前網路大電影業內對於製作精細化的方向有一個較為一致的認識,但是由於網路大電影成本方面的限制,可以預見在網路大電影精細化的過程中必然還會遭遇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諸多問題。
工業化輸出將讓網路大電影與院線電影殊途同歸。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模式依然是以小團隊、小製作的形式來展開,這種產出方式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網路大電影行業當中來。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它能夠讓很多青年導演藉助網路大電影的方式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想,並因此在極短的時間里生產出了足夠多的網路大電影作品,讓網路大電影成為一個十分火熱的行業。
除了這些優勢之外,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模式無法形成一個有機順暢的輸出通道,對於網路大電影的質量缺少一個相對科學合理的標准,最終導致網路大電影行業內部內容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這種產出邏輯不僅不利於網路大電影的發展,而且對於參與其中的創作者們同樣得不到提升。網路大電影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必然會走向工業化輸出的道路,最終達到和院線電影相類似的殊途同歸的效果。
工業化輸出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電影工業的製作、發行、衍生品開發等諸多領域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備的輸出模式,每一個工種之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運作標准和方式方法。網路大電影未來想要形成規模,必然要走向這樣一條類似院線電影的發展道路,從當前我國影視行業發展的水平來看,這種工業化輸出的美好願景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盡管路途比較曲折,但是我們堅信這將會是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
生態化運作讓網路大電影不只是網路大電影。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盈利點依然停留在網路大電影本身上,對於網路大電影衍生品的開發以及衍生體系的開發都停留在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未來隨著互聯網對網路大電影的推動作用逐漸減弱,網路大電影想要獲得更大發展,必然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對網路大電影進行生態化運作,從不同的點找到盈利點則能夠讓網路大電影真正擺脫單單靠播放量進行盈利的單一模式,獲得更多的贏利空間。
在對網路大電影進行生態化運作之後,網路大電影或許不再是現在意義上的網路大電影,它具有了更多的內容和意義。比如,我們能夠藉助網路大電影的拍攝場景與當前比較火爆的新零售結合在一起,將網路大電影看作是一個線上的渠道,將網路大電影的拍攝場景看作是一個線下的渠道,通過兩者之間的結合來實現相關商品的銷售,達成網路大電影的多點變現。
網路大電影在經歷了井噴式發展後,必然要經歷一個調整的過程。網路大電影的調整是對現有發展思路和邏輯的一種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探索。正如所有互聯網的產物一樣,當互聯網對於它們的拉動作用逐漸變小,新模式、新方法或許將會成為接下來發展的主題,網路大電影同樣如此。
⑷ 電影院市場部的工作職責
1.制定影院全年常規宣傳推廣計劃;
2.制定每月宣傳推廣計劃;
3.策劃並組織實施各種電影活動,包括影片首映式、新聞發布會、電影慶典活動、觀影活動等;
4.策劃各類推廣活動,確定各類推廣活動的實施方案;
5.確定會員活動的實施方案;
6.建立與維護媒體關系並確定與媒體的合作方案;
7.確定宣傳品的製作、發放方案並進行內容確認;
8.監督部門團體銷售工作、會員卡管理工作,並聽取月度銷售工作匯報;
9.監督陣地廣告位的招商工作,並聽取月度招商工作匯報;
10.檢查排片工作,參與排片討論會
⑸ 萬達電影於上海成立新公司,公司的經營范圍包含哪些
現在有很多人看電影的時候都會選擇去電影院中觀看,畢竟會非常有感覺,同時也會有著在家裡沒有的震撼感。既然大家都非常喜歡在電影院中看電影,那麼電影院也就一定少不了,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會有多家電影院。在7月22日,萬達電影在上海成立了新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陳洪濤,注冊資本是1億元人民幣。萬達電影城可以說是受很多人的喜歡,一般大家看電影可能都會選擇去萬達電影城。
萬達影院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歡很多年輕人看電影也一定會選擇萬達影院,既然萬達影院能夠經營這么大的話,那麼內部的一些服務設備也一定非常先進。很多的年輕人看電影喜歡到IMAX影廳中觀看。畢竟IMAX影廳的屏幕非常大,觀看起來也十分的舒適。公司的經營范圍又非常的廣,在看電影之後也可以去購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