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北京vr電影院

北京vr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2-12-12 18:11:34

⑴ vr和電影院什麼區別 播放的效果有區別嗎

區別太大了!
VR不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還可以全景體驗,與電影交互,什麼交互?好比你前面有一隻恐龍,你可以拿起石頭(你拿石頭都會有觸感,前提是有外設)丟向恐龍,恐龍會跑!
也就是說根據你的動作可以讓場景做出相應的反應!
電影院只是單純的看電影,而且立體感不強!
你可以參考樂相的vir glass幻影,或者PC端的大朋頭盔,裡面有豐富的應用資源,有眼鏡就可以下載3D播播,還可以玩3D游戲!

⑵ 用VR眼鏡看2小時的電影是種什麼體驗

做VR項目差不多快兩個月了,說實話,除了項目中需要調研競品或新版本走查,我很少會長時間佩戴VR眼鏡。一方面,對一個平時不戴眼鏡的人而言,VR眼鏡簡直如悟空頭上的金箍般難受;另一方面,VR瀏覽帶來的眩暈實在無法長時間堅持。所以我一直覺得目前VR眼鏡的使用時長極限是20min,超過這個時間的用戶,我只能用「剛烈」來形容。

不過競品們的動作卻正好相反。市面上各家資源聚合類VR APP幾乎都推出了長片電影資源,優酷VR更是在7月28日的新版本加上了虛擬影院功能來觀看電影。所以本著不體驗(作死)就做不好設計的原則,我決定周末挑戰一把VR看長片。以下是體驗的全過程記錄。

░ 設備 ░

暴風魔鏡小D

iPhone6s

APP:優酷vr

電影:《師父》徐浩峰 導演

本著既然要體驗,就要找一部自己想看的電影的原則,選了去年口碑不錯卻不是很賣座的電影《師父》,電影本身的敘事和動作戲份比例適中,很適合作為樣片來體驗。正好優酷VR有《師父》的高清資源,所以此處要重點說明,這不是軟文!這不是軟文!這不是軟文!

░ 准備階段 ░

先說說優酷VR的交互。其播放原理和暴風魔鏡的相同,在一個搭建的3D環境中放置一張面片(銀幕)將影片在面片上播放。所不同的是,暴風魔鏡是電影院的環境,而優酷是一個全黑的3D環境,如下圖。優酷VR支持播放/暫停、切換到上/下一個視頻及重置屏幕位置等功能。但所有操作需要點擊屏幕,這就使得該app只能支持谷歌cardboard一類具有實體按鍵的眼鏡,顯然,我選的暴風魔鏡小D是不合適的,不過電影都選好了,只能將就用了。

優酷VR播放界面

░ 佩戴眼鏡 ░

由於小D沒有實體按鍵,在將手機安裝上眼鏡後就不能對手機屏幕進行操作,所以只能用手調節好視頻播放角度再放入眼鏡里。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凝視點擊解決,所以不在此次體驗中吐槽,那麼接下來操點就來了——眼鏡的松緊帶就像緊箍咒有木有,而且為了防止下滑,還是三根,比悟空還慘有木有。小D的重量是275g,算是一乾眼鏡中比較輕的了,但戴上後還是有明顯的下墜感(畢竟小半斤呢)。鏡片的曲率稍大,影片畫面魚眼效果比較明顯,但還在可接受范圍。選擇靠在沙發上進行觀看。

░ 15min第一次切出 ░

切出原因:坐著始終感覺眼鏡在下墜,雖然只有半斤重,但15分鍾後還是明顯感到脖子會酸,需要調整姿勢。

調整姿勢需要重置播放畫面。優酷的做法是當視線游標移出銀幕時顯示「點擊此處可以居中顯示」的提示文案,當調整到舒適位置後點擊眼鏡上的按鈕(有的話),則銀幕會重置到當前視野正中,如下圖:(由於眼鏡不配套,調整了快5分鍾才勉強調好,所以對於沒有實體按鍵的眼鏡,優酷VR幾乎不可用)

播放畫面重置操作

░ 24min第二次切出 ░

切出原因:影片無故卡死。沒有loading提示,其他控制項都正常。

只能通過重新載入視頻解決。(後來發現整個片子中有兩處會無故卡住,可能是資源有問題)和常用的播放器相同,進度條在多次微調後就較難拖動(會回退),在VR環境下就更難操作了,只能跳過了將近10分鍾的劇情。

░ 34min左右第三次切出 ░

切出原因:彈出系統的電量過低提示。

54%的電量耗到20%,相比傳統視頻播放,耗電量確實有點大。這樣算下來滿電應該也很難撐夠一部電影,所以你還要躺在電源旁以備不時之需。另一個槽點是,系統彈窗是非VR的,就是在你的兩眼之間突然彈出一個「大白框」,當時正看著小宋佳和廖凡在床上情意綿綿的我差點被嚇出心理障礙。拿下眼鏡順手點擊了「開啟低電量模式」,這下可好,默認1分鍾熄屏,可以想像好不容易戴好眼鏡准備繼續看「床戲」的我又要再次摘下眼鏡時內心的崩潰。此時第一次想要放棄觀影,可見此處的用戶體驗之差。

這次切出後觀影地點從沙發換到了床上,仰面朝天平躺觀看,並將手機插上了電源。

░ 50min左右第四次切出 ░

期間的觀影過程還是蠻沉浸的,雖然有時微信的通知信息會彈出,但好在是通知欄,並不影響觀影。不過可能我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家裡的貓以為我出事了,先在我身上踩了幾腳,然後開始舔我。因此只能暫停電影,告訴我家貓我還活著,順便上了趟廁所。但脫戴眼鏡是件成本很高的操作,所以每次打斷都會相當惱火。

再之後又經歷了一次無故卡死,一次老婆大人讓確認新家的吸頂燈樣式兩次切出才最終「順利」看完了1小時50分的電影。摘下眼鏡時感到頭皮被松緊帶勒得已經發麻,眼睛因突然從暗處切換到燈光下而有刺眼感,臉上也壓出了眼鏡框的紅印子,總體有種宿醉後起床拉開窗簾時的感覺。不過可能是夏天,並沒有其他用戶反饋的鏡片起霧的問題,在空調房也讓佩戴不是太悶熱。

總得來說,《師父》是一部還不錯的電影,但VR觀影並不盡如人意。以下簡單記錄下VR觀影的優點和不足。

░ 優點 ░

●沉浸感●

一般來說電影的沉浸感與播放面積的大小、觀影環境和周圍打擾因素的多少有關。因此用手機播放視頻很少能達到沉浸的體驗。但VR影院通過隔絕周圍環境干擾、占滿視野的播放尺寸,營造出了電影院才有的沉浸式體驗,在這次體驗中這點也表現的相當不錯(即使中間被打斷多次)。

●舒適●

其實眼鏡戴在頭上並不舒適,但戴著眼鏡躺在床上卻相當舒服,而且不用一直用手持著手機,並且可以躺成任何姿勢,特別適合夏日空調屋中的「北京癱er」們。

●隱私●

基本上插上耳機,其他人就不知道你在看什麼了。所以這也是暴風魔鏡官網上主推的一個賣點。

░ 不足 ░

●基本上不能幹其他事情●

上廁所、喝口水、吃口零食、看下時間這些在影院觀影過程中常有的需求在戴上VR眼鏡後幾乎都無法完成,只能脫下眼鏡恢復視力才能做。之前看到暴風魔鏡有做「偷窺」功能(既打開後置攝像頭讓你戴著眼鏡也能「看到」面前東西)還不太理解,現在覺得偷窺功能還是很必要的。

●脫戴眼鏡的成本很高●

現在市面上的VR眼鏡的鏡片都比較粗糙,戴上後要反復調節才能對上焦,而且雙眼對焦的過程會產生強烈的眩暈。所以要避免頻繁的脫戴眼鏡,最好一次使用中不要超過三次。

●對周圍環境的變化難以感知●

公司為了項目需要搭建的一台HTC vive體驗機旁邊一直豎著一張警示標語「請在他人的陪同下體驗」,主要因為體驗過程中真的很容易撞到桌椅板凳和誤傷路過的吃瓜群眾。看暴風魔鏡官網宣傳的其中一個使用場景是上下班地鐵和長途旅行,我就呵呵了,如果你覺得一個盲人坐地鐵是件很安全的事,那就盡情在地鐵上戴上你的VR眼鏡吧。

最後還是寫下一些自己覺得設計上要注意的點,請讀者們輕柔的吐槽:

1最好能在全局放置重置場景的按鍵,無法全局至少也要在視頻播放頁加上該功能,因為長時間觀影是需要不斷變換體位來減緩局部肌肉壓迫的。

2系統提示彈窗最好能做成分屏模式,並可以戴著眼鏡進行操作。

3影片播放時能顯示當前電量和網路狀況,當然,個人覺得當前時間也是個有用信息。

4觀影過程中可以打開後置攝像頭,顯示眼前的環境影像,這樣可以不摘掉眼鏡觀察周圍環境,應對小型突發情況(大問題還是摘下眼鏡處理比較好)。

5錯誤提示和載入轉菊花。讓用戶知道發生了什麼並知道要怎樣解決,這點應該是通用的設計准則。

6根據用戶是否戴好眼鏡來判斷是否開始播放視頻。如果像暴風魔鏡那樣可以在vr環境中通過頭控切換視頻,則打開一個視頻就直接播放。但如果像優酷VR這樣在2D界面中選好片,在VR環境中播放的,需要給用戶留有佩戴眼鏡並調試的時間。由於當眼鏡還沒戴好片子已經開始時用戶會不自覺的變得手忙腳亂,所以此時暫停視頻比較合適。

⑶ vr體驗館都有哪些盈利模式

5G為VR的飛速發展插上翅膀,VR將成為5G時代最具前景行業應用之一。於是,國內外很多行業巨頭為抓住這一發展風口,開始紛紛布局VR產業及相關服務領域。這也就是為何2020年我國VR企業驟增突破3萬家,與此同時VR體驗館遍地開花並且深入到下沉市場的根本原因所在。

五大盈利點,確保客源不斷

1、炫酷造型,快速引流:閃耀科技藍白光搭配硬朗重工機械造型,穩穩C位之選;

2、100%還原駕駛卡丁車操作,互動性強,利用方向盤控制方向、油門加速、剎車減速、吹風特效帶來逼真快感與真實感;

3、支持賽道、車型解鎖模式,還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改裝,有效增加客戶粘性;

4、體驗受眾廣泛:老少皆宜,普通玩家可休閑娛樂,高手玩家可競技排名,還可以進行親子互動,市場前景廣闊。

5、操作簡單易上手,無需培訓,方便管理和運營。

⑷ vr眼鏡看愛情動作片(戴眼鏡也可以用的VR)

剛過完年,再加上疫情的影響,說不定你就宅家宅了半個月!俗稱「每逢過節胖三斤」,其實很多人不止,同時春天馬上到了,如何更方便更高效的在家裡燃脂減肥呢?其實不妨考慮下VR設備,豐富的健身運動app可以助你既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又能娛樂放鬆二合一,何樂而不為呢!

因為職業的關系,這些年我測評過不下15款VR設備,也經歷了從VR產品的大爆發到沉寂再到如今的緩慢發展的過程,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硬體和軟體。硬體是基礎,涉及到解析度、CPU主頻、內存、續航等因素,關乎用戶體驗;而軟體即內容是靈魂,只有源源不斷的好內容才能支撐硬體設備的反哺、迭代,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就我個人來說,因為近視眼,戴個眼鏡,同時又屬於暈車暈船敏感類型的體質,之前測評過不少VR一體機、VR眼鏡,不少都有頭暈的症狀。其實也是跟產品的解析度以及感測器的靈敏度有關,如果性能足夠強、感測器足夠多足夠靈敏,那通過超快的補償演算法就可以「欺騙過」大腦,讓大腦以為這就是真實發生在眼前的場景,即可大大緩解頭暈症狀,俗稱代入感強。

我們知道愛奇藝是一個線上內容提供平台,他們家推出的VR一體機到底好不好用?值不值得入手?來一起探究一下。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體驗測評是愛奇藝最新推出的一款VR一體機——奇遇Dram·尊享版。其實奇遇Dram早在2021年12月就已經發布了,不過當時發布的是單機版本(送3款熱門游戲),價格1999。而帶後綴「尊享版」的則是今年2月22日上市,主要改進是由單機版128g的內存升級為256g,並搭配了20款免費游戲包+奇遇vr影視年卡會員的權益,更牛的是銷售端將發起300天打卡返全部購機款活動(說實話我覺得能堅持下來確實是比較難的,不過如果你毅力足夠其實可以嘗試一下),綜合算下來價格其實沒增加多少,福利更多了,性價比一下就出來了。

奇遇Dram·尊享版的外觀並沒有什麼太花哨的設計,但細節和做工也是扎扎實實的,白色磨砂機身,接縫處做工很到位,主機重量輕,348g,它通過特殊的設計,佩戴VR只需要像戴帽子一樣就可以,拿取很方便,而且最關鍵的是前後重量平衡,符合人機工學的壓力分布,不壓臉,戴久了還是很舒服,這點我是相當滿意。

中國人特別是80後以後的人群近視率那是相當的高,這款VR對於戴眼鏡的用戶是否友好呢?我也實測了一下,我佩戴的是男士半框眼鏡,框架算是比較大的了,實際上奇遇Dram·尊享版面罩內部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戴著眼鏡可以直接用,同樣支持在鏡片上裝屈光鏡片,摘掉眼鏡也能用(這個可能涉及到後續訂制)。

前文也提到過了,奇遇Dram·尊享版一大創新就是佩戴無需繁瑣的頭繩系帶,前後重量保持平衡,直接彎折一下就可以戴上,靠後面的旋鈕來進行松緊調節,舒適度滿分5分的話我可以給到4.7以上。

接著來談談硬體方面。大家看到上圖的散熱孔了嗎?我認為奇遇Dram·尊享版玩游戲流暢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其採用了地表最強高通驍龍XR2晶元,支持好玩的主流VR游戲大作,再配8G+256G大內存,起碼在硬體上的沒的說了,系統運行超流暢,應用打開迅速,畫面處理高清。在整個游戲過程中能輕微感受到散熱孔出溫度,內置堆棧式散熱鰭片+超薄風扇,風扇很靜音,幾乎聽不見聲響,機身內和外殼幾乎摸不到有什麼熱度,用戶體驗還是不錯的。

另一個賣點和創新,我認為是它在機身四周設置了四顆前置光感攝像頭(跟蹤攝像頭),它可以支持自定義虛擬圍牆,特別適合在客廳書房等空間劃定一個安全范圍,不會出危險,這個功能是相當的實用 。

具體使用方法很簡單,在第一次配置或者重置虛擬圍欄的時候,跟蹤攝像頭開啟,可以看到四周環境,然後不用摘下VR一體機的時候,用手柄來實現虛擬牆的定位,這樣即使旁邊有椅子、餐桌、書架也不用擔心玩游戲的時候揮舞手臂的時候會碰到他們,因為系統一旦檢測你身體任意位置到達虛擬牆的時候會提示告警,我試過,很准確,誤差應該能在5cm以內。

奇遇Dram·尊享版的兩個手柄,支持6Dof(6自由度),比3DoF的基礎上添加了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動作,可玩性就更豐富識別度更精準了,堪稱市面上最完整的VR產品形態體驗,一步到位。系統採用了奇遇自研的「奇遇追光」計算機視覺6dof VR 交互技術方案,可快速定位、穩定追蹤、反饋迅速。

每個手柄除了五維導桿外,各有5個按鍵,單手操控很方便。其中確定按鍵位於前端的扳機鍵,手感可以。

(奇遇Dram·尊享版全套隨機產品,其中所有手柄通過5號電池供電,主機內置5500mah ,約2-3個小時的觀影或游戲)

實際佩戴體驗談:

第一,不壓頭,主要還是因為它設計前後重量均勻,同時像戴帽子的體驗,把頭梁戴好,再把鏡頭拉下就可以,不用擔心眼鏡被擠壓變形。

第二,內置的Real RGB快速響應LCD屏刷新率72/90Hz,解析度高達2560×1440,在玩不需要劇烈跑跳的游戲、看電影視頻等應用里,幾乎感覺不到暈眩感,而在玩一些激烈的戰斗需要跑動等的游戲時還是會感到一些暈(但因人而異,我12歲的侄子表示一點都不暈,可能我年齡大了?……)。

第三,音效給力,音量開到50%,佩戴者感覺聲音很震撼了,旁邊的人卻表示聽不到什麼聲音,私密性不錯。

第四,6Dof真的爽,前後左右上下都能識別到,精準度和速度非常高!

說明:以下部分為實際截圖,因為格式和顯示原理問題,截圖畫面會以廣角端的部分畫面截圖顯示,實際效果會非常理想。

系統界面很容易上手,簡潔且高效,按一下Home鍵可一鍵呼出主菜單鍵,在主界面按下握柄鍵可以根據自己合適的方向重置主界面位置等等。

自定義防護圍欄界面。可以根據系統提示自建圍欄。

裡面的單個游戲都在十幾到幾十塊錢不等,相比蒸汽平台的游戲大作來說算便宜不少了,建議買愛奇藝相關會員可以有不錯的折扣和體驗。

奇遇Dram·尊享版內置的在線影院和在線應用商店,得益於愛奇藝本身就已經深耕的在線資源平台和技術,以往VR一體機的應用短板得到了相當大的改善 ,無論是豐富度還是兼容性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就拿這款產品來說,激活即贈送20款熱門大作游戲,市場價價值超1200元,可以說是相當劃算的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8+256G組合,基本上能塞滿上百個游戲大作,不用像以前那樣想玩個新游戲還得糾結把哪個游戲給卸了騰空間的窘境。

首先,上面這個錄屏簡單展示了一下在線影院資源的內容,實際上奇遇Dram·尊享版還可以通過手機投屏的方式來看手機上的視頻,哪怕你沒有愛奇藝會員,用騰訊優酷等視頻也可投屏到VR一體機上來看,說白了可以把它當成一個2000吋巨幕影院。只不過大多數視頻內容還是2D的,但是觀看環境能模擬成非常真實的iMAX巨幕廳,左右轉頭還能看到旁邊的座位。非常好玩。

幾款游戲上手體驗:

『樂動未來:音計劃』:

這款奇遇自研的『樂動未來:音計劃』3D動作游戲,畫面非常High,很有一種『頭號玩家』的奇幻感。

這里來簡單介紹一下『樂動未來:音計劃』這款游戲,這是一款奇遇自研的典型的音樂節奏型VR游戲。該游戲專門針對國內玩家的喜好集合了海量的明星曲庫,類型涵蓋電子、搖滾、說唱、流行等多種風格,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正版國潮音樂,超人氣歌手、製作人小鬼王琳凱的熱門單曲《別叫我達芬奇》、《Good Night》也收錄其中,同時,配合音樂運動游戲天然的「運動」屬性,裡面的動作也是由小鬼王琳凱和游戲製作團隊共同編排的,「能邊聽歌,邊像跳舞一樣動起來」是正能量滿滿的酷蓋小鬼所倡導的Z世代游戲新玩法。

在游戲玩法上秉承兩大基本模式:「打」和「躲」,頭手6DoF手柄在游戲中會幻化成紅、綠色光劍,揮動光劍來砍迎面飛來的方塊,紅色方塊代表左手目標,綠色的代表右手,每個方塊上還有方向和頻次要求提示,我想起了以前玩的《勁舞團》、《QQ音速》等游戲。游戲擁有運動模式:每日有三種難度的運動模式供玩家選擇,每個模式所需消耗的時間和燃燒卡路里都不同,模式內以線性通關的方式進行,會記錄用戶在每個模式下的卡路里消耗和打歌分數。我發現玩半小時游戲下來能出不少汗,真的挺燃脂的!

『奇遇派對』:

『奇遇派對』游戲。

可以在線聯網和其他玩家進行類似CS、QQ飛車一樣的游戲過程,可以組隊和混戰,游戲過程激烈刺激,像我這種非年輕人玩起來可能會有點頭暈。

『危機行動隊2』:

就個人感受來看,『危機行動隊2』可以說是目前我在VR設備上體驗到的最舒暢的qiang戰類游戲,主要是說它的qiang定位準,甚至能實現遠距離瞄準一qiang爆頭的效果,而且不頭暈!可在線和隊友配合或者打僵屍模式。打僵屍模式我就不上動圖了,那種3D沉浸式效果,尤其是僵屍撲上來的時候,真的會讓人緊張抓狂的!

(作為初學者,換彈夾還不熟練,老被ko)

『多合一運動』:

『多合一運動』是一個10項體育游戲的合集游戲,將10項人氣運動游戲合並開發為同一主題,可安全且真實地享受虛擬現實體育,像是高爾夫球、拳擊、網球等等游戲都可以有非常真實的體驗。

選擇任意想要的運動挪動到中間的擂台上就可以了。全3D動感逼真畫面超爽。

以拳擊為例,有好幾種模式,除了真實實戰的游戲模式外,還有類似於QQ音速的模式,只不過玩拳擊游戲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剛才就一個下勾拳打到了全面的桌子上,賊疼……

『我的機器人女友』:

《我的機器人女友》VR全景游戲,跟著男主一體體驗機器人女友的無微不至的照顧!

最後總結一下。奇遇Dram·尊享版的優勢非常明顯:配置高,性能強,幾乎沒有眩暈感,即使戴眼鏡也能完美支持。內容建設到位,有很多游戲和應用可玩性非常高,完成度也高,支持在線多人游戲可組隊玩也可PK。支持iQUT標准,是愛奇藝VR部門獨家精選部分資源(解析度最高可達4k/8k,幀率最高可達60fps,碼率最高可達17mbps,採用hevc編碼技術,可支持杜比全景聲/7.1/5.1技術,即使把它當成3D電影院來用也非常不錯。

至於不足的地方,我認為主要有二,首先是內容的選擇上,比如游戲市場,沒有比較好的分類,不支持按名稱搜索游戲,找起來比較費勁。第二是游戲的下載查找則必須要在VR設備里來看,而且沒有家長模式和兒童模式區分,有些游戲家長會擔心不適合孩子玩卻無法禁止,可能隨著系統更新這些問題應該都會得到解決。

此外還有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對孩子的眼睛有傷害嗎?實際上奇遇Dram·尊享版的入眼最高亮度只有95尼特,比手機平板動輒200-600尼特的亮度低的多,同時設備還支持低藍光模式,可以進一步消除藍光的危害,而且我發現大多數游戲一局的時間也都能控制在十幾分鍾,每次的體驗時間不會太長,所以大可放心,基本不會有啥影響。況且多玩玩運動類的游戲,還能達到宅家鍛煉身體的目的,還是挺不錯的!

愛奇藝【累計300天游戲健身返全款】奇遇Dream 256G 尊享版 VR一體機游戲機 驍龍XR2 贈20款游戲+奇遇年會員 ¥2799 購買

⑸ VR電影,正在路上

文/韓瀅

編輯/李信

眼下,元宇宙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似乎和元宇宙沾邊的行業都有可能成為風口上的「豬」。

曾經短暫火熱過的VR電影便再次趕上了風口。

近期,據投資界報道,北京當紅齊天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當紅齊天)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包括小米關聯公司瀚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智能 科技 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據當紅齊天官網顯示,知名導演張藝謀為聯合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更是公司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84%。除此之外,據官網介紹,當紅齊天是一家集「XR內容製作+載具研發+數字運營整體解決方案及產品落地」於一體的文化 科技 公司。


不難看出,這是一家和VR技術息息相關的公司。 眾所周知,VR作為在前幾年爆火的概念經歷了企業入局、高潮、倒閉後,陷入了行業的低谷期。而元宇宙概念的爆火,又讓VR行業看到了「生」的希望。畢竟在行業人士看來,VR技術是讓元宇宙成為現實的最重要技術之一。

依靠VR技術,當紅齊天從吸引張藝謀的加入,到獲得小米的投資,也給市場釋放出一個信號:在沉寂了七年後,VR電影或許出現了重生的機會。

疫情「黑天鵝」事件後,電影行業正經歷漫長的寒冬期,市場更關心的是此次重生的VR電影能否落地,又能否給電影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元宇宙效應下,VR電影撕開了「重生」的口子。

近期,小米投資了一家名為當紅齊天的公司,攪動了沉寂已久的VR電影市場。

據連線Insight查閱發現,從2015年成立至今,當紅齊天共獲得了六輪融資,且背後的投資團隊堪稱豪華。 除了此次入局的小米,英特爾亞太、建銀國際、聯想創投均在其投資團隊之列。 而事實上,此次已經是小米繼今年10月份後,第二次投資當紅齊天。

當紅齊天能夠吸引眾多資本入局,得益於背後的創始團隊。 連線Insight查閱資料發現,當紅齊天的多位創始人都有電影、晚會等相關從業經驗。除了知名導演張藝謀擔任當紅齊天的聯合創始人和藝術總監外,從當紅齊天官網可以看到,其創始人齊笑曾擔任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畫卷》的製作人,聯合創始人王磊擔任過《鬼吹燈-尋龍訣》《龍門飛甲》等電影的視覺特效監制。

在VR相關業務上,當紅齊天也有很多次嘗試。成立的第二年,當紅齊天發布了VR品牌SoReal,並宣布推出VR線下體驗產品,這也成為當紅齊天在VR產業的最大布局。

當紅齊天創始人齊笑曾向36氪表示,「SoReal煥真」想要打造「VR 版環球影城」。每個場館會以一部電影為主題,融合VR 游戲 、互動藝術展、 科技 舞台秀、機器人咖啡等元素,形成綜合性 科技 娛樂 體驗館。

前不久,當紅齊天還與藍色游標合作,用5G+XR技術重建了北京石景山首鋼園,這被看作是當紅齊天進入元宇宙的首次嘗試。 據當紅齊天官網介紹,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華北最大虛擬現實體驗中心。


截止目前,上海迪士尼小鎮SoReal 5G XR超體空間、北京首鋼「1號高爐」SoReal 5G XR超體空間、廣西柳州祥雲SoReal 5G XR螺樂園等項目,都是當紅齊天落地或在規劃中的項目。

不僅是當紅齊天,據天眼查顯示,和VR電影有關的企業達到了344家,大眾電影製片廠、暴風影音旗下VR頭顯魔鏡等企業都有入局。

此外,製作過國內首檔8K大型人文紀錄片《絲路中國行》的未來媒體,也是一家VR內容開發商,在成立之初便獲得網路投資。更早之前,黑螞蟻推出的VR網劇《色狼別鬧》,累計點擊量超過2000萬,隨後製作方黑螞蟻獲得華安資本千萬級融資,首輪融資估值過億元。

元宇宙的風口無疑重燃了VR電影的熱情。

事實上,業界普遍認為VR/AR是進入元宇宙的切口,以VR技術為基礎、腦機介面建立虛擬世界的連接已經初具雛形。這也意味著,VR技術將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而隨著VR技術火起來的VR電影也將出現新的商機。

所謂VR,就是虛擬現實技術,即用計算機模擬的技術模擬或重現生活中的場景。

而VR電影正是和VR技術相伴而生的。2018年,賈樟柯、張藝謀已經介入到VR電影的內容製作中。彼時,《烈山氏》等三部國產VR影像成品入圍了當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按著目前VR電影的劃分來看,可以分為互動式VR電影和非互動式VR電影。 所謂非互動式的VR電影,指的主要是提前由全景攝像機拍攝好的影片,觀眾坐著通過VR頭顯便可以直接觀看。而互動式的VR電影,觀眾需要在觀看時站起來,在一個空間里走動,扮演電影中的角色,與其他人互動,沉浸感更強。

「這類VR影片,既像影片,又像電影,它比電影多了 游戲 元素,比 游戲 多了電影場景。」VR 游戲 研發公司基因互動CEO謝飛在接受VR價值論采訪時表示。

但當互動式電影興起後,關於 游戲 和VR電影的界定變得愈發模糊。 眼下,在VR電影中,沒有交互,就是純影視;而交互過多,就變成了 游戲 。如何平衡作品的交互性幾乎是所有創作者都在考慮的問題。

當VR電影與 游戲 的界定模糊時,VR電影與VR沉浸式 娛樂 館的區分也不明顯。「第一代VR導演」邵晴曾向36氪坦言,「很多人把 VR 當成一種類似游樂園里的體驗,把一種高緯度的、未來的、次世代的東西變low了。」

從這點看,VR電影對消費者心智的培養也成為VR電影難成為現實的重要原因。

在這個不成熟的市場中,用不成熟的VR設備製作VR電影更是是難上加難。毫無疑問,VR電影若想成為現實,技術是必須要邁過的門檻。

以當紅齊天為例,其在VR技術上有過很多嘗試。 當紅齊天與北京移動成立了5G實驗室;此外,還與英特爾聯合研發定製化VR邊緣計算渲染伺服器,將計算效率提升了120%,能耗降低了40%,成本降低了45%,以滿足VR 游戲 所需的高強度計算負載需求。

據了解,當紅齊天集團還與中國科學學院中科 科技 培訓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成立XR學院。同時,齊笑在接受36氪采訪時表示,VR 作為光學動捕技術已經被應用到電影行業中,所以當紅齊天請來了科幻電影《阿凡達》視效總監等,用了一年進行技術研發。

更重要的是,盈利是VR電影的終極目的。如果最終無法實現盈利,那VR電影註定無法成為現實。 眾所周知,影視行業商業化有所謂的「二八定律」,即20%是靠商業化和衍生,80%靠版權。

但這似乎並不適用於VR電影。邵晴曾向36氪坦言,2017年時,他規劃的盈利模式是,讓VR電影像傳統電影那樣登陸影院,進行票房分成。具體而言,觀眾買票去VR影院,就像領取3D眼鏡那樣領取VR頭顯,然後在體驗結束後歸還設備。也就是說「以短期租賃的途徑獲得觀影體驗」。但事實可能是,VR電影微薄的票房分成覆蓋不了投入成本。

總體來看,消費者心智尚未形成、技術設備處於初級階段、商業化模式難尋等問題都阻擋著VR電影的落地之路。

不可否認,當紅齊天、黑螞蟻等公司已經表明VR電影在技術層面的可能性。在今年9月份舉辦的第7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有來自21個國家的37部VR敘事作品入圍VR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的風口或許也會給VR電影帶來新機會。

首先來看,元宇宙想要落地,VR技術是重要的突破口。 而隨著大量資金、人才湧入元宇宙,VR技術的提升也是必然趨勢,在技術的提升下,VR電影可以順勢降低製作成本,並提高內容質量。

另一方面,元宇宙的出現也為VR電影開辟了更大的市場。 而更廣闊的市場意味著廣闊的受眾,進而將帶來盈利能力的提升,這也是VR電影實現長期盈利並成為現實的重要原因。同時,資本的進入也將為VR電影成為現實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

如今,在元宇宙的風口下,資本與政策加持,以及觀眾日益增加的視聽交互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VR電影或許會迎來新機遇。

VR電影的此次「回潮」,恰逢電影行業的寒冬降臨。

疫情之下,在多次反復的歇業、重啟中,電影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很多重要的電影檔期中,電影行業整體表現都不及從前。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年端午檔總票房超4.6億元,遠不如2019年的7.85億元。而總票房達43.87億元的國慶檔中,雖然超過去年同期的39.67億元,但也不及2019年同期的44.66億元,仍有不少電影人擔心這是疫情之下的「曇花一現」。

自救、調整成為疫情之下電影行業的關鍵詞。如今,電影業需要新的商業模式來進行「自救」。 VR電影借著元宇宙的勢頭,或許會成為電影業發力的重點。

具體來看,如果VR電影成功落地,觀眾便可以通過穿戴設備,居家觀看VR電影。這樣以來,既減少了疫情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又為電影業帶來盈利收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模式下,VR電影很依賴於整個市場消費習慣的養成。當很多觀眾還分不清 游戲 、沉浸式 娛樂 館等形式與VR電影的區別時,想要讓觀眾像看傳統電影一樣觀看VR電影,並不容易。

與此同時,市場上的VR設備魚龍混雜,也容易影響到消費者對VR電影的印象,進而影響對VR電影產業的消費。而連線Insight在北京的多家電影院看到,一些電影院僅在影院大廳設置了VR自助站,多以VR 游戲 體驗為主。邵晴也曾向36氪指出,即便是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合格的VR影院數量非常少。

將電影行業延伸到長視頻領域,一些玩家也試圖通過VR電影來拯救長期虧損的現狀,愛奇藝則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從2016年布局VR業務開始,愛奇藝不僅將VR技術融入內容製作中,還推出VR硬體設備。綜藝衍生內容《偶像練習生之VR戀之物語》、VR影片《神探蒲松齡VR》都是愛奇藝在VR領域的嘗試。除此之外,騰訊2015年騰訊投資數字 娛樂 公司原力動畫後,開始開發與Oculus Rift搭配使用的虛擬現實電影。另一家流媒體平台優酷推出了VR版平台,及適配VR眼鏡。


現實情況是,如今VR電影、VR 游戲 等並沒有在這些長視頻平台掀起太大的水花,更談不上拯救虧損的長視頻平台。

與此同時,VR電影能否被觀眾長期買賬也是一個未知數。 這一點,可以在3D電影的發展軌跡上略窺一二。

2010年,《阿凡達》在內地狂攬13億票房後,中國電影行業迎來了3D電影的「春天」。一時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霍比特人》等3D電影給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但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今年10月份上映的《沙丘》3D版本卻遭受了觀眾的抵制。「2D的創作語言不適合3D」「156分鍾超長待機眩暈感引不適」等負面評論層出不窮。

強烈的對比下,可以明顯看出由於技術、設備、電影時長等問題,3D電影已經從井噴式爆發走向了觀眾不買賬的怪圈。

需要明白的是,3D電影的發展瓶頸也是VR電影今後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從硬體上看,頭顯硬體方面,在目前的技術里,VR呈現的畫面解析度、解析度等都影響著觀眾的體驗,VR眼睛戴久後,難免會出現眩暈等反應。其次,在VR電影本身的製作上,內容畫質粗糙、劇情過於簡單,或許也很難給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

換句話說,從目前的技術上看,VR電影想給觀眾帶來穩定、長期的沉浸感體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VR電影或許會成為未來電影產業的重要分支,如何活下去是VR行業發展的關鍵,而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指向商業化。

在當前硬體設備價格高昂,優秀的內容過於稀少的情況下,VR硬體的用戶數量與內容帶來的流量,都不足以讓內容生產者 探索 出明晰的盈利模式。

高昂的技術投入和設備成本、盈利困難、VR電影還未有代表作出現……種種因素加在一起,VR電影未有起色並不難理解。

關於VR電影的概念,目前市場上並沒有統一,大批內容創作者尚處於盲人摸象的階段。或許直到一部有影響力的作品出現,VR電影才會被明確定義。

⑹ 比較好看的VR電影有哪些呢,環境比較好的VR影廳又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最多的VR內容產品,就是VR視頻了。然而雖然數量眾多,但質量卻並不是很好,大多都是只有幾分鍾時長的視頻短片,連基本的劇情都缺乏。不過近期也有一些品質還不錯的系列作品出現,特意整理了幾個系列推薦給大家。
《Invisible》是好萊塢導演道格·里曼的首部VR作品,也是目前VR系列短片中,最大牌的一位導演。在中國,道格·里曼可能不像斯皮爾伯格、卡梅隆一樣人盡皆知,但說到他的代表作品《諜影重重》系列、《明日邊緣》、《時空駭客》以及《斯密斯夫婦》,中國的影迷們一定都是如數家珍了。
《閨蜜旅行團》是由香港短視頻團隊VS MEDIA製作一個VR真人旅行秀,也是小編特別喜歡的一個系列短片。它講述了來自於不同地方,而且互不認識的三位美女,一起到處旅行的故事。
《靈魂寄生》是由開心互娛打造的國內首部VR互動電影,十月份上線的時候,還掀起了一陣熱潮,它的最大特色是觀眾在觀看電影時,彷彿置身於實景之中,給人一種正在玩游戲的感覺。整個系列採用的演職人員也都是專業演員,這在目前的VR視頻內容中,也算是豪華配置了。
VR電影院還是蠻多的,主要是看你在哪個地方,要是我推薦的比較遠,你也不可能花錢坐車過去看,這樣太浪費了,你可以搜索一下周邊的,看看網上評價如何,再看看你是否喜歡,再決定去不去,而且目前VR眼鏡還屬於新興產品,就目前的市場來看,HTC vive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⑺ 點播影院和一般的電影院主要區別在哪兒

一般電影院模式比較單一,只可以看電影。點播影院一改傳統影院模式,屬於綜合式O2O線下娛樂平台。功能比較全面,比如可以電影,唱歌,VR體感游戲,上網,直播一體化的。

⑻ 最新的是4d電影還是5d

5d。在4D電影仍舊是小眾體驗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利用VR技術提供5D電影體驗,最新的電影技術是5d,5D電影是在3D立體效果的基礎上增加動感座椅,環境特效,5D電影院讓觀眾從聽覺、視覺、觸覺,這幾方面達到最強大的逼真感。

閱讀全文

與北京vr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少年的你免費觀看電影完整 瀏覽:888
義大利電影燦爛人生音樂 瀏覽:690
韓國電影愛情霸道 瀏覽:241
電影演員Ellie 瀏覽:302
小王子帶英文字幕的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84
電影演員孫劍 瀏覽:999
台灣有個關於孤兒院的電影 瀏覽:994
電影院用會員卡消費怎麼記賬 瀏覽:39
愛情公寓電影話句 瀏覽:719
豬豬俠以前的大電影 瀏覽:161
大尺度國產電影網站 瀏覽:844
愛情喜劇好萊塢電影 瀏覽:269
有一部電影里有蝴蝶還有蠶蛹 瀏覽:594
我國的大投資電影 瀏覽:531
免費老電影大渡河完整視頻 瀏覽:340
朱茵周星馳電影片段粵語 瀏覽:307
日本新上映科幻電影 瀏覽:866
法國的的老電影泰拳王 瀏覽:637
茅山道士打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710
十大大尺度電影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