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吶,潮州也太太太好吃了吧
前段時間嬉遊的小夥伴組隊出去玩了一趟,目的地是潮州,畢竟一個個的都是吃貨,而為了吃可以專程去一趟的地方,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潮汕。
潮汕古稱潮州,現在包含了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因為行程比較趕,這次只去到了潮州,但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有第二第三次的潮汕之旅了,因為它真的太太太好吃了。
因為離福建不遠,潮州的飲食文化和閩南地區有不少相似之處。記得我說過吧,兩省交界的地方,基本都挺好吃的。
在潮州的日子,一天五頓是常態,長肉當然不可避免,但吃貨的快樂也是真實的。今天就來匯報一下那幾天我們都吃了些啥,至於踩雷的我也會一並說說,權當給大夥提個醒。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潮州的幾天都沒捨得睡懶覺,畢竟吃一頓少一頓,每一餐都值得珍惜。
海陽腸粉
都來到廣東了,不吃一頓腸粉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潮州的街頭巷尾有不少腸粉店,和廣州腸粉上愛澆甜醬油有所不同,潮州腸粉最後收尾的澆汁,一般是鹵肉汁和芝麻醬,偶爾還會加菜脯粒或蒜頭油調味。
吃了幾家以後,不是調味不夠就是蚝油味太濃,比較推薦的是這家海陽腸粉,潮州老字型大小,調味也是正正好。招牌的大白菜牛肉太陽蛋,白菜清甜,牛肉新鮮,流黃優秀,十分推薦。
如果吃不慣芝麻醬口味,可以選擇鹵汁腸粉,向當地朋友打聽了一下,有一家無名小店做得很不錯,位置在潮州以前老電影院邊上,想吃的話不妨專程去那轉轉。
地址:城新路39號
營業時間:6:30-14:00
人均:15元
奎元老二特色粿汁
潮汕人是出了名的愛吃粿,並且粿的種類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最適合早上吃的是粿汁。粿汁的做法是將米漿先烤後切,做成一塊塊白色的三角形米片,再澆上大腸豬肉油豆腐等各種鹵味,有點像潮汕粿條和福建鍋邊糊的結合體。
奎元老二特色粿汁在潮州已經開了有些年頭了,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好口碑,身著白色老頭背心的老闆非常有辨識度。店看著隨便,做的東西可一點都不馬虎,要不怎麼能在潮州這樣的地界屹立多年不倒。
@麵包總會有的XW
腸苦瓜粿汁,可不要一聽名字就對它抱有偏見,這家的大腸處理得非常干凈,和苦瓜味道融合得很好,早晨來一碗暖心又暖胃,值得一試。
@毛毛
地址:奎元中街奎元住宅區B2幢首層20號
營業時間:7:00-21:00
人均:15元
韓上樓
如果想吃點正宗的廣式早茶,首推這家韓上樓,店開在鳳凰洲公園里,地方雖然挺偏,但生意很好,早上九點多到基本已經坐滿了。
吃早茶的地方在二樓,因為臨江所以靠窗位的景觀都很不錯,環境好價格實惠,一行人吃下來都表示很滿意。
人多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早茶菜單里比較常見的基本都點了,蝦餃、腸粉、燒賣、鳳爪、排骨這些味道都很在線,挑自己平時愛吃的點就行了。
這個鳳凰流沙包必須給個特寫,看看這優秀的流沙。
地址:鳳洲西路鳳洲公園內
營業時間:7:30-13:30;17:30-20:30
人均:80元
潮汕人吃東西追求極致的新鮮,其中一個典型代表就是牛肉火鍋。有句話說得真沒錯,當各地火鍋都在研究湯底的時候,潮汕牛肉火鍋用一鍋清湯打天下。
官塘兄弟牛肉火鍋
在潮州,吃牛肉火鍋最好的時間是下午或晚上,因為那會吃的都是當地屠宰場剛派送來的牛肉,口感也最好。當然啦,執著如我們,直接打了個車去官塘吃,邊上就是屠宰場,牛肉非常新鮮。
真是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官塘雖然遠離潮州市區 (車程大約半小時) ,但是每家牛肉火鍋店都十分熱鬧,以這家兄弟牛肉火鍋為例,我們到的時間不算晚,店雖然很大,但是露天位基本都坐滿了,門口還停了不少 旅遊 大巴。
上菜很快,但一群人清盤的速度也不賴,每盤肉倒下去涮個十秒,一出鍋幾雙筷子就一搶而空了,有多好吃基本不用深加描述,一個個擂起來的空盤就是最好的見證。
不光肉好,免費贈送的白菜也十分爽脆清口,厚著臉皮讓服務員加了好幾盤。
最驚訝的是一結賬,8個人居然只吃了600多,這還是含了酒和汽水的價格,性價比簡直了,打車專程來吃這一頓,不虧。
地址:官塘鎮綜合農貿市場門口
營業時間:11:00-22:00
人均:80元
老跡牛肉
不想跑官塘去的,潮州市區也有不少知名的火鍋店,老跡和阿彬算是名氣最大的,去阿彬吃的遊客偏多,而老跡則是本地人會經常光顧的一家牛肉火鍋店,各方面評價都不錯。
湯底用的是苦瓜白蘿卜清湯,保留了最原始的潮汕味,牛肉質感也完全不輸官塘的。來潮汕吃過牛肉火鍋以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之前在別的地方吃的可能都是假的。
地址:湘橋區上水門街23號
營業時間:11:00-23:00
人均:85元
鑫記沙茶牛肉火鍋
沙茶是潮菜中頗有存在感的一味調料,它改良自印尼傳統醬料沙爹,在潮州多用作蘸料,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沙茶也可以用作火鍋的鍋底,如果吃慣了清湯口味的,不妨來鑫記試試特色沙茶牛肉火鍋。
下午四點開門,沒過多久就陸陸續續來人了,沙茶和清湯的雙拼鍋底是最受歡迎的,沙茶鍋用來涮牛肉讓人格外上頭,不僅鍋底可以雙拼,肉也同樣可以選半份拼一拼,這樣一來就算人少也可以多嘗幾種。
不管是鍋底還是用作蘸醬的沙茶醬,都是老闆娘自己熬的,下了不少功夫。
@食有捌九
地址:楓春南路102號
營業時間:16:00-1:00
人均:100元
潮汕地區雖說物產不如廣府地區豐富,但離海更近,魚蝦蟹貝是餐桌上的常客,潮州有句諺語: 「一鮮二肥三當時」 ,說的就是當地海鮮。這一趴,就從來潮州最不能錯過的兩大美味——魚生和生腌開始說起吧。
官塘原味魚生
潮州市區吃魚生最有名的,就是這家官塘原味魚生了。潮菜有個特點叫一菜一碟,就是一道菜搭配固定的蘸料一起,像牛肉火鍋配沙茶,而魚生和蝦生一類,也有固定的蘸碟。
姜絲、生洋蔥、香菜加一點特製的黃豆醬以及香油,和魚生一起拌勻一口悶,口腔里盡是豐富的滋味。這種吃法其實在唐朝以前就存在了,成語「金齏玉膾「里的膾,指的就是魚生,齏則是姜絲等配菜。
蝦生則更推薦蘸醬油芥末,就跟平時吃生魚片一樣,一開始內心是有點抗拒的,怕腥,入口發現完全不會,清甜又Q彈,根本停不下來。
另外,這家除了魚生和蝦生,鹵水鵝做得也入味,著實讓人驚喜。
地址:綠榕北路8號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1:00
人均:100元
圓蛋酒料
潮汕人吃海鮮追求本味,琳琅滿目的各類生腌便是其中的代表,江湖人稱它為潮汕毒葯。腌血蛤、腌瀨尿蝦、腌膏蟹、腌蝦...配酒是一絕,用來當宵夜也沒什麼負擔。
圓蛋酒料是連著幾天都光顧的小店,老闆夫妻兩個都是汕頭人,原本店是開在汕頭的,因為女兒上學舉家來到潮州,也把小店一起開到了這里。
沿海地區的海鮮相對沒那麼值錢,價格非常實惠,這樣一頓下來,兩百塊都不到。臨走的時候加了老闆娘的微信,准備下次組隊團購走一波。
地址:開元路美宜佳超市旁
營業時間:16:00-2:00
人均:45元
銳記砂鍋粥
在廣東生活了多年的朋友和我說,去潮州一定要吃一頓海鮮砂鍋粥,問最推薦哪家,說銳記不錯,環境和服務可以說是基本沒有,但沖著招牌砂鍋粥,依然可以給它滿分。
招牌蝦蟹粥是必點,等的時間有夠久,但料多得不行,入口也很鮮,一碗接一碗簡直停不下來,建議你們打飛的來吃一下。
生腌蟹也非常不錯,從冷凍室剛拿出來還帶著冰碴子,蟹膏非常飽滿,蘸上特製的醬料簡直了。
因為菜單比較簡單,除了粥選擇也不多,於是又點了一份鹵水鵝,但是味道不如吃魚生那家做得好吃,不是很推薦。題外話:城外的肥姐白粥也是個有名的喝夜粥的地兒,奈何胃實在撐不下,准備下次來再戰。
地址:南較路與振德街交叉口
營業時間:16:30-3:00
人均:71元
喃妙茶舍
對於潮汕人來說寧可一日無米, 不可一日無茶,飲茶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喃妙茶舍所在的潮式小「四點金」老屋,已經有一百多年 歷史 了,主人修舊如舊,將其改造成了如今的茶舍。
它離牌坊街不遠,如果逛累了,可以來這里坐一坐,順帶品一品潮州工夫茶。
小院里的茶座連煮水用的都是燒炭的紅泥爐,別有一番風味,圍牆邊栽著幾簇竹子和綠植,簡單又雅緻。
靠近古城的千鯉茶社也是茶友極力推薦的,時間有限沒能去成,這里一並推薦給大家。
地址:太平街道傢伙巷29號
營業時間:10:00-23:30
人均:30元
踢桃咖啡
踢桃咖啡算是潮州最「網紅」的咖啡館了吧,「踢桃」是潮汕話,翻譯一下就是去外面玩兒的意思,整間咖啡館的氛圍也和名字一樣,挺好玩的。
咖啡品質還可以,除了某位小姐姐點了杯單樅美式不小心踩雷了,其他幾杯基礎款都還不錯,最主要的是包裝設計討人喜歡,是和茶顏悅色一般的打卡神器。
環境也很好,二樓還有一個小天台,如果不是為了多吃幾家,我大概可以在這里坐上大半天。
地址:灶巷19號
營業時間:9:30-22:00
人均:30元
麻古西焙
知道這家店純屬偶然,在潮州期間當地朋友來找我們的時候帶了幾袋他家的麻薯,雖然我們幾個那會已經頂頂飽了,這幾袋麻薯依舊被一掃而空,不誇張地說算是我近幾年吃過最好吃的。個人偏愛抹茶味和原味,用料是吃得出的好。
店在距離古城不遠的一條小巷子里,聞到香味差不多就是快到了,最好提前打電話預定,和老闆約好時間去拿,畢竟現場等還要挺久的。因為太好吃,臨走時又去買了幾袋帶上了飛機。
地址:昌黎路19號
營業時間:11:00-21:00
人均:19元
古法甜品
說到甜品,最推薦這家開元路上的古法甜品。名氣很大的那家胡榮泉甜品我們也嘗了,怎麼吃都覺得太甜,給大家排個雷。
古法甜品的招牌鴨母捻算是潮州特色,指的是形似鴨蛋的湯圓,內餡分花生和芝麻兩種,可以自己加銀耳紅棗紅豆等料,軟糯Q彈,甜度控製得也剛剛好。
楊枝甘露是正宗的老廣味,15塊錢一份用料也是很良心了。
地址:開元路南1幢12號
營業時間:10:00-23:30
人均:15元
花姨·老電影院果汁冰
各式新鮮水果加上冰沙、酸奶或者乳酸菌混合在一起攪拌成的果汁冰,也是來潮州必須打卡的 美食 之一,現點現做,原汁原味。
@
名氣最大的應該是這家花姨,路過也常常看到排著長隊,吃完飯穿著人字拖溜達的時候來一杯果汁冰,不要太舒服,安利牛油果+卡仕酸奶和草莓+養樂多這倆組合。
地址:義安路影劇院門前
營業時間:10:30-24:00
人均:13元
余時牛奶冰
這家牛奶冰評價很不錯,加上離牌坊街也不遠,所以挑了最後一晚溜達著就去吃了,位置挺多也挺熱鬧,三個人點了兩份冰,量算正正好。
牛奶冰用的水果都還不錯,海鹽奶蓋口味的比較驚喜,愛吃冰的小夥伴可以去試試,底部有驚喜。
地址:開元路工人文化宮對面
營業時間:13:00-17:30;18:30-23:30
人均:24元
甘草水果
潮州的甘草水果和福建地區的甘梅水果差不多,區別是一個淋甘草汁一個撒酸梅粉。這個不用特別推薦,路邊基本隨便找一家看著新鮮的都挺好吃,不管是用來開胃還是消食都很棒。
水果自選,計價方式是稱重,最推薦蓮霧,楊桃,青芒,甜芒,桃子這些,脆脆的口感配上甘草汁是一絕,算是一種水果的全新打開方式,也可能是別人切好的水果總是特別好吃吧。
以上差不多就是此次潮州之行的 美食 記錄了,要想吃遍潮州地道小吃,完全可以不走牌坊街的大路,本地人扎堆的小巷裡 美食 最多。
重點推薦西馬路,偉記的糯米豬腸和永記小食的各種粿,還有不定時出現的各種小攤,找人多的去排隊不太會出錯,一路邊走邊吃,省時又省力。
另一個建議是最好多組幾個人一起去,或者多呆幾天,不然根本吃不過來。
總體來說,潮州是個生活節奏慢悠悠的地方,適合漫無目的地吃吃喝喝,累了就找間茶舍坐坐喝喝茶,元旦或者過年還沒想好去哪兒的話,這里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廣東的冬天還是挺舒服的。
關聯閱讀:
汕頭到底有多好吃,看這篇就知道了
玩潮州,只知道一天吃5頓,血虧
② 粿汁是什麼
粿汁是潮汕地區大眾化的地方民間小食,在潮汕街上,隨處可見賣粿汁的小食攤。
製作過程
潮汕粿汁的做法看似簡單,但很講究。一般都是用浸洗過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漿,再將適量的米粉漿倒入蒸具蒸制。在將米粉漿倒入蒸具之前,蒸具的底部要用食用油搽均衡,以免蒸熟的米粉漿與蒸具粘結在一起。蒸熟的粿汁片還要掀起來收煙,掛於專制的晾「粿汁」片架上晾。粿汁皮要晾乾點,一般要晾三個小時,這樣吃起來好吃,而且不容易發霉。晾乾後的粿汁皮晶瑩剔透,米香濃郁。然後需要將凝結成薄薄一片片的粿汁皮切成小三角形的小塊。這樣切比較卷,捲起來比較好看。
製作配料
粿汁皮是潮汕粿汁的主料,但如果再添加一些配料會使粿汁更加的美味可口。配料除了香騰騰的蔥珠粒是必備的之外,鹵蛋、豆腐、豬腸、豬肉、豬雜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煮粿汁時,要將粿汁皮放進沸水之中,調入糯米粉漿慢慢煮熟,邊煮要邊攪拌,使每片既熟透又柔中帶韌,然後盛入碗里,放上蔥珠粒和鹵蛋等配料,粿汁充分地突出了米香的原味,而且加了糯米粉漿之後,粿汁的湯汁像稀米糊一般稠,頗有情趣地卷在一起,淋上淺棕色的鹵汁,再加上些鹵豬腸、鹵蛋、鹵豆乾、花生米等配料,就是一碗完美的粿汁了。粿汁要趁熱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道。
有關特色
粿汁雖然是潮汕小吃的其中一種,但是不同的鄉鎮有不同的配料和口味,
潮州粿汁:色白湯稠,口感嫩滑,入口即化,主要以鹵湯為入味,散上菜脯粒,咸香可口。
炮台粿汁:配以鹵水、鹵豬腸、鹵肉、鹵蛋等,肥而不膩。
洪陽粿汁:湯清粿爽,配以溪蝦、豬雜、海鮮貝類,口味鮮甜,還會加上一根油炸鬼,相當特色。
果隴粿汁:果隴早市菜場有一家鹹肉粿汁;就開在豬肉攤旁邊,一碗白粿淋上當早現宰本地豬的咸瘦肉還有咸木耳,口味獨特回味無窮,傳說舊時人們去吃粿汁還自帶豬肉,讓店家料理。
粿汁是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粿汁不同於粿條,其口感比粿條更具彈性。另外閩南、潮汕、台灣地區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所以潮汕話的所謂粿,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但包括的范圍又不單純是「糕」。
60年代的粿汁,是很經濟的傳統小食之一,當時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30元上下,
③ 潮州美食紅黑榜:別去攻略遊客店,本地人都在吃這些!
潮汕地區,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統稱。
廈門出發去潮汕, 動車僅需1.5小時 ;要是 自駕,3個小時 就能到。到了潮汕,基本上所有人第一站都會選擇潮州。
去 潮汕 兩次了。比起汕頭,很多人可能更了解潮州。
到過潮州的人,嘴邊都會說一句: 街頭巷尾都好吃 。
△ 圖為老四麥粿
第三次,編輯部搭上七點的早班動車,急急匆匆,空著胃去到了潮州。我們連 一頓好吃的早餐 ,也不想放過。
每天 暴走18小時 ,逛吃近 20餘家 大小店鋪,這樣的事情只會出現在傲客編輯部。
在做攻略上,我們花盡心思,避開了網上推爛的大眾店鋪,尋找到一些比較 小眾 且 本地人也愛去的口碑老店小攤。
這次,跟著我們 精選 出來的吃喝指南,找個周末或者小長假,去潮州逛吃逛吃!
本文目錄
精選好食
腸粉鋪
潮州的粿
牛肉火鍋
夜糜檔
潮州工夫茶
番外篇:下午茶
潮州印象
潮州的街頭巷尾無不映像著當地文化
腸粉鋪
「清晨老街的腸粉,喚醒了沉睡一晚的味蕾」
. . .
在廈門就沒吃過好吃的腸粉,這次去到潮州,尤其想吃上一份腸粉。潮州的腸粉匿在老街巷裡,從早到晚,可將其當成正餐來吃。
廣東人吃腸粉, 常點一份蛋腸 。雞蛋白菜,兩者攤在薄薄的米漿之上,用鐵皮的托盤蒸過之後,用特製的鐵片把它鏟成圓筒狀,澆上醬汁便可。
海陽腸粉
潮州的腸粉與眾不同之處就在這醬汁上。這家在當地人眼裡,算是 芝麻醬腸粉 里的老店了。
淋上花生醬和芝麻醬混合的醬汁,撒上生蔥,或是加點店家自製的辣椒醬,香的嘞~
一進門,老闆操著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吃什麼?要豬肉還是牛肉?要加白菜、豆芽、金針菇還是筍?」
老闆的語速太快了,沒等我們反映過來,又問了一遍想吃什麼……
我和同事阿山聽得一愣一愣,「要牛肉,然後能加什麼?」
牛肉白菜加太陽蛋 ,如果你去店裡,推薦你點上這么一樣。
蛋直接敲到鐵盤上蒸,最後搭在腸粉上,吃慣了廣東腸粉,也很少試過一份腸粉還能鋪上個 太陽蛋 。
不過三個人吃一份哪能過癮?!結束遊玩臨走前,還專程打車溜去店裡點了兩大份。
海陽腸粉(芝麻醬)
地址:城新路39號
營業時間:06:30-14:00
電話:15994985272
推薦:牛肉、筍、白菜、太陽蛋
人均:12元
潮州腸粉,地道吃法通常淋上芝麻醬,不過也有 澆鹵汁 。
詢問了好幾個本地人,聽說以前老電影院旁有一家腸粉,現在改名成「 阿明腸粉 」,開在上水門街。
這家就是 正宗的鹵汁腸粉味兒 。因為時間原因,沒有去成,照理來說還是可以一試的。
阿明腸粉(鹵汁)(原老電影院腸粉)
地址:上水門街23號府學舊地內
營業時間:周一~周五 07:00-14:00 周六~周日07:00-14:30
電話:18938806591
推薦:生蛋香菇菜脯
人均:9元
潮州的粿
「縱使種類繁多,但一口一滋味啊」
. . .
粿,米食也。早先的粿多用來祭祀,如 紅桃粿 、 龜粿 等。漸漸,這種大米製成的食物繁衍出多個種類,融入潮汕人平常生活里。
光是潮州,就有粿條、粿汁、鹹水粿、麥粿、桑葉粿等等。
潮州人的三餐離不開粿 。早餐除了食一碟腸粉,還得端上一碗粿條湯,一般搭配豬雜或是牛雜。
源新牛肉粿條
這家店粿條,算是意外吃到的。
店裡鮮牛肉掛起來,現切現下鍋,牛肉下嘴就是一口鮮味。
蒸熟米皮條 ,入鍋燙熟,打幾勺牛肉湯, 鋪上牛 雜 ,最後撒上潮州當地的 特色南姜 。
粿條細膩,牛雜、牛肉入味,湯頭清甜。好一碗「牛味」十足的粿條湯!
源新牛肉粿條
地址:奎元路楓蔭亭117號
營業時間:08:00-23:00
電話:13426910119
推薦:牛肉牛雜粿條
人均:15元
奎元老二特色粿汁
還有一種湯汁類的粿條——粿汁。
看到一位老伯站在店門口,進店後看到櫥窗上貼著「抗戰老兵」的獎章。一家人經營一家店。
老闆嫻熟地將捲成小條的粿片放進沸水中,直至粿汁皮 熟透柔韌 。
裝碗後再切點豬腸豬肉豆腐等鹵味鋪上,趁熱吃, 米香濃 郁 , 湯汁香稠 。
讓人嘖嘖的,反而是裡面的苦瓜。苦咸又可口,變著法兒讓人再來一口。
ps:店內一般分大小份,大份料多,我們點的小份。
奎元老二特色粿汁
地址:奎元中街建設銀行轉彎20米處驕陽樓下
營業時間:07:00-20:00
電話:13553718226
推薦:粿汁(可根據口味加料)
人均:15元
開元上西平鹹水粿
老街道到了下午時間,常有小攤「駐扎」。
這家被很多遊客推過,如果不是恰好路過,倒也不會專程去吃這家。本來抱著踩雷的心態,陳醬喂過來的一個 鹹水粿 卻剛好堵住了我准備吐槽的嘴。
這玲瓏剔透的模樣,就是用米漿倒入相似形狀的缽子蒸成的。中間有一小口,原來是為盛菜脯的。水粿的綿軟混著菜脯的 蒜香鹹味 兒,現做現賣,好不燙嘴嘞。
小攤上只賣鹹水粿和桑葉粿。 桑葉粿就不推薦了,蠻普通。
ps:不過之前吃過普通小攤上的鹹水粿,也是不錯。這家分量很足,本是10元小份,我們買的是6元的,足夠了!
開元上西平鹹水粿
地址:開元路與上西平路交叉口(傑龍數碼近沙縣小吃旁)
營業時間:10:00-12:00 15:00-18:00 19:00-00:00
電話:13670720093
推薦:鹹水粿
人均:8元
老四麥粿
還有一麥粿, 下午2:30出攤,5:30就收攤了 。
碰上這家店,多虧了提議去巷子里轉一轉的阿山,又正好趕上了這家小攤出攤,我們可是第一隊到這兒。
沒過一會,攤前幾乎是這樣了。所以呢,吃到這家麥粿,得有一顆排隊的耐心。
芋泥 、 綠豆 ,兩種口味,4元一個,能這么珍重這家攤子的顧客,一定有獨到的理由。
這理由,你咬上一口就明白了!焦脆的表皮咔滋脆裂,芋泥順著熱氣流出,嚼著有芋頭的香氣也有燕麥片的甜香。呼一呼氣,有點燙,但真的很好吃啊!
「我們再買一個吧?」
看著隊伍越來越長,這句話幾乎是咬著牙齒說的。
老四麥粿
地址:西馬路288號巷內(環城西路與西馬路交叉口東北100米)
營業時間:14:30-17:30
電話:13433713190
推薦:原味、芋頭麥粿
人均:4元
賣麥粿這條巷子里,老大小食這些粿店也有。吃潮州的小吃,記得多往巷子里鑽。
玉記豬腳圈
去過潮州的人,嘴邊都會說上一句: 街頭巷尾都好吃 。
西新路上,一家小吃店攢著人氣開在路邊,只賣些 豬腳圈 、紅薯這些炸物。
豬腳圈,也不是炸豬腳,潮州人取名,總是喜歡往「土」了取。這炸物,只是略略有點形 似豬腳 吧。
炸脆的麵皮兒里包著肉餡兒、芋頭餡兒,鬆鬆的芋頭沒有肉餡的油膩,所以最推薦 芋頭餡兒 的給你們。
玉記豬腳圈
地址:西新路二巷頭
營業時間:06:00-12:00 14:00-18:00
電話:15976591527
推薦:芋頭餡豬腳圈
人均:4元
牛肉火鍋
「一口搖曳著人間煙火氣的牛肉火鍋啊,多晚都有人等的」
. . .
來潮州,怎麼能不吃火鍋!
如果只吃骨湯火鍋,那可真是孤陋寡聞了。還有一種 沙茶底 ,喂飽了潮州胃。沙茶,可不只是廈門的私藏。
鑫記牛肉火鍋
在下雨天走進這家火鍋店。店裡也就 四五張桌子 ,裝修簡簡單單。跟所有裝修精美的遊客店比起來,顯得太隨便了。
不過靠著他家沙茶湯底,就能讓人毫不介意地坐下,開始涮碗了。
店裡還會上兩種蘸料, 沙茶 、辣椒醬油碟。
雪花吊龍 ,一盤雙拼,肉壘起來,厚厚一碟。
「肉涮個幾秒就可以撈起來吃了啦!」老闆娘看我們顧著拍照忘了吃肉這件大事,忍不住過來幫我們撈起肉來。
手打鮮牛肉丸 ,依然是潮汕當地的地道味兒。
要不是吃了一天,我們的胃估計還能吃上好幾盤肉。
建議點個 沙茶清湯鴛鴦鍋 。
不過嘗到沙茶的 獨特親切的甜頭 ,清湯就會被慢慢冷落。最好呢,往沙茶鍋里擱上一碟嫩豆腐,入味又軟嫩甜口。
鑫記沙茶牛肉火鍋
地址:楓春南路102號
營業時間:16:00-1:00
電話:13670754725 13727970890
推薦:沙茶鍋底、手打牛肉丸、豆腐、鮮切的牛肉都可以嘗!
人均:100元
夜糜檔
「冷盤熟食,各式小食讓你難以自製「
. . .
阿雄鵝肉
走了一整天,路過沒有開門,下雨了還撐傘繞路回來吃,甚至覺得根本不虧的一家鵝肉店。
店裡多是做本地人生意,拿著現金的阿婆、開電動車的叔叔,沒什麼遊客呆在檔前。
在攻略上推的人也是很少很少!!
點個 二十塊左右的鵝肉 ,就夠兩三個人吃了,老闆也不會撐多切多,全按著你意思來。
「好吃!「
幾個人雨中撐著傘拿著相機,有點手忙腳亂,還不忘誇這家鵝肉。 皮肉細膩 ,淋上噴香醬汁,連著骨頭的部位也讓人嘬了幾口。
阿雄鵝肉
地址:開元路85號
營業時間:16:30-18:30
電話:13553722556
推薦:鵝肉
人均:25元
肥姐白粥
白粥,也被叫白糜。
店裡一碗白粥,搶先讓人誇起來。 米湯黏稠 ,米粒幾分嚼勁,在別處很少喝到這種白粥。誰知道,為了這碗白粥,也要把這家店推給你們。
潮汕人在宵夜時段,常會鑽進門口擺著幾排竹簍的白粥店裡。竹簍里啊,裝著鯛魚各式海鮮。
在潮州吃了兩天,豆腐幾乎是編輯們認定的每家店裡的一手招牌。
豆方淋上黃豆醬, 豆腐一股香氣 ,筷子夾起來,軟嫩。黃豆醬咸了些,吃這塊豆腐,得先把醬撥開了, 留點醬香就夠 。
清蒸過後冰起來的鯛魚,往竹簍里一擱,鮮氣就出了。
不過魚肉倒是算不上優秀,有點腥氣。店裡也有一些味道獨到的冷盤,適合佐白粥。
肥姐白粥
地址:西榮路與景榮路交叉口南行50米
營業時間:17:00-5:00
電話:13421081018
推薦:白粥、鯛魚
人均:38元
潮州工夫茶
「壺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
. . .
潮州人也愛喝茶,路邊的小桌子上必定有一茶具,講究得很。這里喝的是是工夫茶,不是「功夫茶」!這茶就來自本地的鳳凰山,多為單叢茶。
千庭茶舍
一路往牌坊街盡頭走,越往後走發現了一些老式建築。拐進一老巷子,撞見綠瓦青牆的 梨園公所 ,原是外江戲班和白字戲藝人集會之所,現為千庭茶舍的茶文化基地。
入鄉隨俗,我們在這里也品起茶來。
單叢茶 單點沖水 ,不宜浸泡,即泡即倒,等不得,否則就喝到苦澀的茶了。
潮州人喝茶只有 三個杯子 ,每泡茶前將杯子沖洗,大家不分你我輪流喝茶。
飲茶時或是談天話趣,或是靜靜品嘗,總之,飲茶的時間就慢下來了。
千庭茶舍
地址:太平路上水門街5號
營業時間:10:00-23:00
電話:0768-2255599
推薦:鴨屎香單叢茶
人均:55元
番外篇:下午茶
「逛吃累了怎麼辦?來這幾個小地方歇歇吧~」
. . .
嘿!給你一點甜甜啦!
和其他攻略不同,除了小吃,我們還探了幾家 適合喝下午 茶 的店鋪。在覓食的途中能讓你歇一歇。(因為在出差前陳醬說要投入到戰斗狀態,第一天把我們累慘了……)
踢桃
在很深的小巷子里,還是老宅子改的咖啡小館。
踢桃,是潮州話「去玩耍」的意思。
門上貼著手寫的紅對聯,如果大門緊閉,還以為是座住人的老房子。
樓下咖啡台,偶爾進來幾個人坐在吧台前面,等一杯咖啡。
樓梯拐上去,保留著 潮州民居 以前的 老天台 ,坐在露天天台上,背後都是高矮參差的青瓦屋頂。要是天氣好,拍照也好看。
逛累了在這坐上一會,點上 哥倫比亞 和一份甜點,偶爾看看樓下的小巷:有人騎著車,學生放學回家,一切安靜,風吹著臉,一下子就放鬆下來了。
Titalk cafe踢桃咖啡
地址:灶巷19號
營業時間:09:00-22:30
電話:13715709583
推薦:哥倫比亞、膠己人
人均:30元
Zale coffee
走到牌坊街的盡頭,在往前,往居民區走去,一路找不到這家店。
路旁的老伯站在門口乘涼,導航都找不到的店,問了老伯。沒想到,直接就撞見了。
進去的時候咖啡師剛好沖著咖啡。
店裡咖啡照舊是普通咖啡店裡中規中矩,不會出錯的味道。
一杯 阿芙佳 朵 ,湊上點 童年零食糖果 ,有點玩味的意味。
至於單品的話,一杯十來塊的價格,點上一杯打發時間。或者再去擼擼店裡的貓,在潮州也能這樣過得舒坦。
zale coffee
地址:金山街道中山路市總工會後面巷子處
營業時間:13:00-00:00
電話:13727913956
推薦:單品手沖、阿芙佳朵
人均:20元
探覓
同樣在牌坊街上,走得累了去店裡坐一坐。
推薦你上三樓天台,要是趕上周末往下一望,絕對是一條熱鬧的牌坊街。店裡自家出的甜品,酸奶慕斯不會膩味。
店裡豆子不多,喝咖啡不算刁鑽的人去,還算滿足。
點上一份日曬獅子王,出品穩定,口感風味也妥當。
探覓咖啡
地址:牌坊街514號
營業時間:10:00-00:00
電話:0768-2520963
推薦:日曬獅子王
人均:30元
索爾
據說呢,這是潮州第一家意式咖啡館。
沖著這家的招牌去的,在吧台點了杯拿鐵,沒有雷點。
秉著累了去坐坐的想法,這樣一杯拿鐵還是ok的。
索爾咖啡
地址:太平路496號
營業時間:09:00-00:00
電話:0768-2220276
推薦:拿鐵
人均:25元
咖匠
遠離遊客區,藏在老城區僻靜的小巷內。入門一覽無余的純粹白色,牆上隨意掛著些咖啡相關的簡筆畫。
而外帶杯上的小人兒圖案,就是老闆本人哦。
老闆是個隱藏的拉花高手,據說很多人會特地尋來,只是想一睹年輕小哥的創意拉花。
咖匠
地址:新橋東路新和里新河街9號
營業時間:10:00-23:30
電話:18813788853
推薦:拿鐵
人均:25元
六弦音樂工廠
之前去潮州的時候,民宿老闆帶著去的一家 Live House。
他跟我們介紹起來,說起 潮汕本土的音樂 ,五條人到小眾樂隊。一路帶著我們,竄進英聚巷。鐵門背後,就是了。
進門像是潮汕的老宅子, 老式樓梯 ,牆上都是新新舊舊的樂隊海報。
如果是剛入夜就跑來這里,不到10點,台上可沒樂隊。時間湊巧了,說不定撞上個唱民謠的男孩。
上次來,還有當地小眾樂隊呢。
店裡有低消規定,每個位置低消價格不同。要是人不多,選在稍微靠後的高桌位置,也不妨礙聽歌。
店裡小吃不少,點的 涼拌魚皮 、雞米花,是幾個人動筷最多的一道。
至於酒吧,對我這么愛喝酒的來說,這家酒比較常規,白熊、林德曼、1664,都是普通酒類。
這個時候,牌坊街人不多,像我們這樣躲進來聽歌的人也不多。人坐得稀稀拉拉的店裡,沒太多讓人厭煩的雜音,耳邊都是民謠男孩的嗓音。
六弦音樂工廠
地址:太平路英聚巷2號
營業時間:20:00-01:00
電話:18819909977
推薦:魚皮
人均:35元
「走馬觀花,這幾處不必多留意」
. . .
出去玩當然要做攻略的嘛,出門前一周,我們搜索了網路上的一些被攻略,看到出屏率很高的一些小吃。可當親臨現場, 食用過後覺得一般般吧 。
兵馬匹林肉粽
牌坊街上的一戶人家在門口擺著一口大鍋,牆上掛著「粽球」。老式家庭作坊的味道,也不設有任何座位, 鹹蛋黃 、肉餡、綠豆, 鹹鹹甜甜 ,口味上還是帶了點閩南風味。
糖蔥薄餅
要是看這模樣,真像廈門春卷。裡面裹著的,其實 潮州當地的糖蔥 。
蠻特色的一款小吃,不過糖蔥本身糖度蠻高,可能不愛吃甜的人,會放棄選擇糖蔥薄餅吧。
銳記牛肉火鍋
一個 家庭作坊牛肉店 ,櫥窗里,還能見著掛起來的牛肉。
一樓像是家裡客廳的感覺。上了二樓,客人們喧嘩起來,店裡也熱鬧起來。
濕炒粿條在潮州牛肉火鍋的桌上是常見的,這家的粿條熱騰騰地,但 口味比較淡 ,反而是待熱氣散開涼了以後才覺著入味。
點的牛峰肉,也覺得蠻普通。只是 很多餐具帶霉 ,讓人覺得體驗特別不佳。
通發餅食
是找腐乳餅去的這家店,在牌坊街路邊上。
之前來潮州的時候還帶了些回家,餅是 帶著些許油膩味 的,裡面精肉白肉雜混著,廣東人愛的甜咸口味。
十八曲老二魚餃
一家在十八曲巷旁的小吃店。
從老大到老尾,生活在十八曲這兒的幾個兒子繼承了家裡的魚餃生意。在潮州很多小店,都是 家族生意 。
魚餃 、 魚丸 、 魚卷 三者可拼,湯底是普通家常味,因為之前吃過蠻多魚丸魚餃,沒感受到很大的差別,不過是不出錯的味道。只是不列入推薦里。
開元老七粿汁
和阿雄鵝肉隔了條街,攻略上推薦蠻多,也是一家老字型大小的粿汁店了。
吃起來只是和大多粿汁店做法無異。粿汁鋪上 肥腸 、 苦瓜 ,擺上對切的 鹵蛋 ,料足。唯一讓人遺憾的是,口味偏咸, 大腸稍微帶著腥氣 。
原西新炒粿條
傳統的潮式炒粿條用大鍋大火翻炒,至粿條一面成微焦狀,再放入配菜。
經典吃法是 牛肉芥蘭 ,新鮮的芥蘭脆嫩得很。粿條經過翻炒也入味了,就是 偏咸 了。
島嶼咖啡
穿過韓江,就如其店名一般,像是江邊的「島嶼」,較為偏僻。
店裡綠白色裝修為主,很普通的網紅風格,適合拍照,但飲品就不做推薦了。
樂宋堂
大名鼎鼎的潮式奶茶——鴨屎香奶茶。
一開始不了解單叢茶,還以為這奶茶為什麼會有鴨屎香。口味上完全是遊客店感覺,雖然是茶奶混合的創意,不過茶還是單泡著香!
潮州印象
「漫步在這些老街道」
. . .
在潮州,城市很小,巷子也多,街頭的綠三輪車,輪子軲轆軲轆地轉,想去哪兒,邁上背後的座位,一口價成交,熟悉潮州路段的師傅們載著客人飛快奔著去了。
路邊有趣又蘊含當地文化的店名也是讓人捉摸不透。大糧根、大娘巾衛生館、艷麗理發……
這兒呢,士多店、腸粉攤、補鞋匠,家家戶戶養著貓。開元路、布梳街,繞著城市兜一圈,多半會攢上一套貓片。
問起當地人哪裡有好吃的,准會推薦你往 西馬路 、 西新 路 跑,兩條路隔得倒是不遠。在這隨便偶遇一家小店,說不定就會讓人好感倍增。
有些小吃,像是 甘草水果 、 鹹水粿 ,完全不用特定選上一家,靠著感覺和鼻子,想你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那味兒。
我們這次吃了這么多家,如果直接按照導航來走,很容易走得很疲倦,給個地圖大家,摸清路線好好吃兩天!玩得開心!886
△ 可戳開放大查看
小貼士
1.住宿的話,潮州當地還是蠻多民居改造的民宿,而且啊住宿太個人化,我們就不做更多推薦了~小紅書、微博都有,大家可以試著找找自己喜歡的。
2.遊玩推薦路線:這次以「覓食」為主,所以路線以逛吃來推薦。
①牌坊街—西新路—西馬路, 美食 比較集中。別看牌坊街很大,逛著逛著都能走到呢。
②在牌坊街以外也有很多小吃,不算遠,打車去也不貴。
#互動話題#
④ 潮州稞汁是什麼東西
同意SCNUXM的~
像河粉,但是是用米漿做成的,而且煮的時候和河粉有點區別,河粉是直接煮成湯,但是煮粿汁煮的時候要加點粉水,讓湯汁粘稠。
但是我覺得算是一種湯吧。因為單純說粿的話應該是一個一個的,粿汁都是一碗一碗的呀。
⑤ 求潮汕粿汁的製作方法!
潮汕粿汁是用米漿放在平底鍋上煎熟烤乾而成的。煮時要切成菱形小塊,放在沸水之中,還要調入精鹽、糯米粉漿,吃時再配以蔥珠朥、炸花生仁、鹵豆腐乾、鹵雞蛋、鹵肉和臘腸之類的佐料。粿汁的特點是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經濟可口,製作簡便,是潮州人早晨、午後常吃的點心小食。許多人都會在家裡自己製作哦!
⑥ 潮州的有名的小吃是什麼
潮州小食源於民間,它是全國點心的八大派系之一。潮州小食主雜,葷素皆有,蒸、煎、烤、炸齊全,品種豐富,口味清鮮,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
蚝烙,是用薯粉加蚝仔和雞蛋煎的,蚝越小越好,又鮮甜又脆香,還會加一些蔥花、香菜、胡椒粉。魚露,極品!
牛肉粿條,就是牛肉河粉,不過有點不一樣,湯可是用煮牛肉的湯,味道好很多,通常會加些豆芽、鹹菜
灌粿條,潮州粿條有很多種吃法,有一種干撈的食法,因「撈」後需加入油、醬料等,故在潮州方言稱為「灌」,撈粿條在潮州稱為灌「粿條」。它的吃法是先將粿條在沸騰的湯鍋中焯熟,撈起濾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醬、沙茶醬、豬油、味精、魚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粿條潤滑柔軟的口感和花生醬、沙茶醬濃濃的香味 粿條卷,就是用粿條皮包些菜脯、筍粒等等,再在上面刷上一層芝麻油就可以了。
番薯餅,小時候很喜歡吃的,通常還會有芋頭餅一起賣,用番薯切片,然後用麵粉炸至金黃色,很香的
粿汁,很經濟的傳統小食之一,裡面有各種豬雜,鹵蛋,淋上一些鹵汁
豬腳圈,口感香脆,是潮州小孩特喜愛的一款小食。因其呈圓圈,狀為從豬蹄上切下來,故人們美其名為豬腳圈。
粽球,就是粽子,裡面有鹹蛋黃、豆沙、豬頭,還有一些糖漿淋在上面的
草粿,應該是一種涼粉,一般都是夏天就有得賣的,記憶最深的就是每年暑假,一到四五點就會在家拿著碗等賣草粿的阿姨來,上面白色的是糖粉
牛肉丸,手打牛肉丸是潮汕最有名的,很爽口,很有彈性,不想廣州這邊的很多粉,那可是貨真價實,全部是肉,超級好吃
干同粿,應該也叫糍粉粿吧,餡有馬鈴薯,芋頭,糯米等,皮就是用薯粉做的,挺好吃的
豬腸脹糯米,即糯米香腸,潮汕有名小吃。用糯米和各種餡料塞入豬腸製作而成,皮薄,餡飽,圓鼓鼓的。俗語以其外形喻某人衣著太過緊束身肢。
白皮,應該是潮式月餅,那皮挺好吃的,象千層酥
鴨母捻,是很大的湯圓,在糖水裡面加上木耳,白果,銀耳之類的東西.
麥粿,就是小麥粉去煎的
沙鍋粥,跟廣州的粥不一樣,沒煮得那麼爛,更象稀飯,但很稠,通常有蝦、蟹呀等海鮮,挺鮮甜的,我覺得比廣州的粥好吃多了
無米粿,總是聽過,卻好像沒吃過
腐乳餅,很象雞仔餅,但松軟一點,還有南乳香味
糖蔥薄餅,一張薄薄的皮,包上一塊酥糖,再撒上一些黑芝麻,有點香,有點甜!
鹹水粿, 色澤潔白如豆腐,配以潮州特產菜脯粒,口感滑潤,突出菜脯的咸芳味,是一款大眾化的民間小食。
芝麻茶,跟芝麻糊差不多,以前放學時有時經過就會去喝一碗,賣的人是用暖瓶裝的,熱乎乎的
尖米丸湯,應該我們那是叫「貓鼠妮」吧,原料跟粿條差不多,形狀不一樣,兩頭尖的
韭菜果.包的餡是韭菜和花生米,在蒸籠上蒸熟後再刷上一層香噴噴的芝麻油,吃起來更加香甜潤滑。
炒糕粿,如果沒記錯,我們那應該叫炒粿,街邊都有得賣,主要是配料很多,有雞蛋、菜脯粒,再撒上一層糖粉,真的很香!
返沙芋,用芋頭和一些糖漿一起炒,知道糖漿凝結,變回砂糖樣,所以叫返沙芋,不過製作時間稍微長了點
⑦ 潮州粿汁的做法
想要有好的湯汁就先要骨頭湯(上湯),或者是用丸子(肉丸子,牛肉丸)先下去煮一會,煮出個味道.然後就下材料,海鮮或是豬肉之類的比較好,味道鮮.煮熟只後那個就成汁了(味精,雞精,鹽最後自己調味),那個粿注意不能一起下去煮,煮久了會比較爛,就用開水綽一下就可以了,還可以去掉那個粿味,然後撈起來放到碗里.把煮好的湯倒上就可以了.如果還想味道好一點就下那個胡椒粉.蒜頭油.(量少)在上邊放芫茜可以增加味道...如果沒有蒜頭油用食用油也可以.但是味道沒有那麼好.因為油是一定要下的
⑧ 潮州粿汁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用料
果汁皮100g
鹵豬腸適量
鹵蛋適量
鹵香豆腐適量
米漿粉(粘米粉)大約一湯匙
芹菜丁適量
炒好的蒜頭丁適量
步驟 1
先鹵好的豬腸,鹵蛋,鹵香豆腐。
步驟 2
粿汁皮,這道皮很難做,我都是巿場買現成的濕粿汁皮,比較容易熟,乾的粿汁皮需要煮久一點。 粿汁皮用米磨成米漿,用一個鐵盤子,倒上米漿,把它蒸熟成皮,放涼,也可曬干,多弄些曬干,下次就可以用。
步驟 3
用一個鍋,先煮水開了,下粿汁皮,煮1分鍾,稍微調點鹽,味精。
步驟 4
然後,用適量米漿粉,加一些涼了的白開水拌成漿,拌一下,放入果汁中,這時果汁皮變稠了,下鹵好的豬腸,或鹵蛋,鹵香豆腐。
步驟 5
ok,再下點芹菜,炒好的蒜頭丁,或炒好的蘿卜丁。不喜歡這些也可以不下。喜歡吃辣的可以拌點辣椒醬。
步驟 6
成品,這個是下了豬大腸,更香。
步驟 7
拌了辣椒醬,開吃了^_^成品,這個是下了豬大腸,更香。
步驟 8
清淡的,也可以下點辣椒醬和炒好的蘿卜丁。
步驟 9
小孩子們的最愛。清淡的,也可以下點辣椒醬和炒好的蘿卜丁。
步驟 10
美味早歺,潮州粿汁。
步驟 11
潮州粿汁,怎能少了鹵豬腸,鹵香豆腐呢
步驟 12
粿汁皮
步驟 13
自製潮州粿汁
步驟 14
好好吃的粿汁,開動了
小貼士
非常好吃的早餐,把菜譜放上來是為了更好記錄
⑨ 潮州市有什麼好吃的
去老市區太平路那邊的~~胡榮泉~~老字型大小 ~~ 鴨母念 ,春餅~~~
還有 杏仁茶 西馬路
芝麻茶 布梳街的一條小巷口
春餅、筍粿 胡榮泉(老字型大小)
桂花腸 春光上埔(宏興對面橋入約100米處)
姑蘇豆腐 開元路尾
沙茶粿,新橋西路大倉購物門口
糯米豬腸 二支渠中段
芋絲粿 西馬路頭
鹹水粿 開元路開文書店隔壁
無米粿 下西平路(太平辦事處路尾)
蚝烙 開元路尾老鄭蚝烙
腸粉 西榮路中段(餅干廠鋪面(鳳城電影院旁邊的小巷子)``55現在沒了``
粿汁 最集中是潮州電影院了
牛雜粿條 西湖公園對面 (鎮記)
炒粿條 西新路(晚上才有的,那個胖胖的叔叔)
糕粿 西馬路中段郵局對面,還有二支渠的
潮州牛肉丸 西馬路口
翻沙芋 二支渠接近新橋東路出口
糕燒番薯 二支渠接近新橋東路出口
鳳凰浮豆乾 南較路南興路口 (最好當然還是到鳳凰咯--美味難擋)
麥生糖 大街上原開元商場出口對面)
蝦酥 楓春市場威盛鋪面
豬腳圈 西新路(好象是二巷)
地豆斑、芝麻斑 下西平路傢伙巷附近
溪口鹵鵝肉 西河路烏痣明
甘草水果 南較路口
甘擋(土豆)果 西馬路頭(葯店那邊第一間)
⑩ 潮汕粿汁的做法
菜 名:粿汁主 料:米配 料:精鹽、糯米粉漿、蔥珠朥做 法:先將米漿放在平底鍋上煎熟烤乾,切成菱形小塊。食用時放進沸水之中,調入精鹽、糯米粉漿煮熟,然後放上蔥珠朥即成,同時以炸花生仁、鹵豆腐乾、鹵雞蛋、鹵肉和臘腸之類作佐料。特 點: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經濟可口,製作簡便,是潮州人早晨、午後常吃的點心小食。名家點評:「粿汁」是潮州地區大眾化的地方民間小食,在潮州街上,隨處可見賣「粿汁」的小食攤。備 註:製作「粿汁」要注意的問題是,傳統上是不加味精,突出其米香原味,因調入糯米粉漿,故湯汁像稀米糊一般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