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0年代的山東煙台是什麼樣子
煙台,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青島,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90年代的煙台,圖為90年代的煙台市中心俯瞰。
煙台市,山東省地級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青島,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
煙台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909千米,瀕臨渤海、黃海,有島嶼63個。轄芝罘區、萊山區、福山區、牟平區、開發區、高新區、金山港區、昆嵛山自然保護區、長島縣,以及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7個縣級市。截止2015年底,煙台市人口701.41萬,少數民族47個。
煙台是環渤海經濟圈內重要節點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骨幹城市、 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海濱城市,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重點建設港口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 煙台與威海同為中國著名的“雪窩”。
90年代的煙台,遠眺煙台城區。
90年代的煙台街景,這張老照片里還有曾經的東風電影院、機械大廈、大轉盤,如今這里只剩下機械大廈了。
90年代的煙台勞動大廈,中心大酒店的前身,當時是市中心為數不多的高樓。
90年代的的煙台,建成不久的煙大宿舍樓。有曾經住過這座宿舍樓的同學嗎?
90年代的煙台體育館。這個體育館建於1973年,當時是為迎接第一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建設的,在當時屬於全國一流水平。
90年代的煙台郵電大樓周邊景象,當時周邊還有大片的平房。
② 90年代的山東臨沂是什麼樣子
說起臨沂,很多山東以外的人都不太了解,光聽名字就覺得是一個貧窮破敗的小城市。 其實不然
去年8月進入公司以來,在不知不覺中在臨沂度過了大半年。 現在,我可以確信這是一個適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新時期我剛搬到臨沂的公寓時,望著窗外凝視著這座陌生的城市。 在寂靜的夜色中,我看到樓下的老爺爺們聚集在桌子前,在一個很棒的派對上下棋。
到達臨沂的那天晚上我看到的情景
當然,臨沂作為一個小城市也有弊端。 例如,人口素質參差不齊、毫無防備的少女行為不端的市民,與夜色一起潛伏在未知的黑暗中。
幸運的是,只有極少數人是這樣。 某種程度上,我過去生活的沈陽、北京等城市,只能說在給了我自由的同時,也給了我安全感。
認識臨沂的人大多知道沂蒙精神,所以臨沂給不認識的人留下了老派、紅色的印象。
我一邊住在臨沂,一邊探索它,越來越覺得土,可以說臨沂在很多地方給了我驚喜。
③ 小城奎屯
此文的作者叫劉艷秋,當年有點沉默含蓄,長得卻秀氣、機靈,酷像《英雄兒女》中的王芳。
她聰明、好學、勤奮,毅力堅強,是蹉跎歲月中走出的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很有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
退休後仍葆青春活力,熱情、好動,是我們大家都喜愛的好群主。
@薇子, 你發的奎屯美景圖中的大多數地方我都去過,非常熟悉。我從1959到1981在奎屯生活了22年,最早的記憶就是從奎屯開始的。我人生最重要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都是在奎屯渡過的。我對奎屯的感情、感覺,至今沒有一個地方能替代。
我熟悉的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奎屯。第一張照片上的安集海大峽谷,又稱為紅山大峽谷,歐艷松和歐建新應該很熟悉。他們的父親七十年代在紅山煤礦當礦長,他們家在紅山好幾年。七十年代我哥哥家在紅山煤礦,我們姐妹都很喜歡去紅山煤礦玩,都是搭拉煤車,每次去都會到紅山大峽谷旁的大坡上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大峽谷很深,兩邊幾乎是直立的;峽谷陡峭險峻,河水很急,轟鳴聲很大。現在回想起來還有點奇怪,紅山的小孩當時為什麼就不怕掉下去呢?
其他奎屯的老照片,如化工廠、食品廠等,也很熟悉!記得我們從小拐回奎屯一中上課的最後一學期,每天晚上要求上自習,做完作業也要一幫一。我和李晉、李琦、常新華、蘇鍔利、郭新玲等,都是寫完作業後,把作業本放在桌子上;然後互相遞個眼色,假裝上廁所,分別三三兩兩的從教室溜出來;在教學樓旁邊的樹林里等齊後,就一起有說有笑地開始每晚的壓馬路活動。
我們經常從一中走到食品廠門口,每次接近食品廠時,就會聞到隨風飄來的糖果甜香味!那味道真誘人,至今想起還有感覺!當時我真羨慕那些家住食品廠的孩子,覺得他們每天都能吃到糖果糕點。
我們幾個人還會偷著去小禮堂或露天電影院看電影呢!不知她們幾個人還記得嗎?這些奎屯的照片,比我大腦中存留下的老奎屯,少了許多:
沒有那時奎屯著名的大禮堂、小禮堂;沒有老一中,沒有電廠、棉紡廠、造紙廠、針織廠、印刷廠、煙廠、機修廠、修配總廠等,這一批發揮過重要作用的老工廠;沒有奎屯東邊泉溝、鴨子壩、葦湖等美麗的自然環境;沒有農七師當時接持重要人物的第一招待所和第二招待所……
那時的奎屯不大,但在我的記憶中卻有很多很多。
我比較遺憾的是沒有親身參與到奎屯的發展和改建中。從1981年離開奎屯,隔了27年後,2008年才回去一次。發現奎屯變化太大了!現在的奎屯,與我記憶中的就像兩個城市一樣。我只能憑著奎屯親友和同學的介紹,用新舊對比的方法,才能對現在奎屯的主要建築,有點大概的方位感!
現在讓我再去奎屯,我一定會迷路的!這不是我的記性差,而且奎屯的變化太大了!奎屯變的太美了!
從一個邊疆小城的變化,可以了解到我們祖國的變化;改革開放受益於國,受益於民![強][強][強]
(寫於2020.10.19日晚)
④ 誰能給我講講80年代
87年,同齡!
回憶80年代,我也一直在回憶!
八十年代的洋氣是屬於自己本身的!而現在也許是國際化的原因,有太多不屬於我們自己的了!80年代思想是介於70極度純真與90極度開放之間.沒有現在的鋒芒畢露,而有一種模模糊糊,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樣,童年憧憬未來的美好,也許我長大了,也許是因為現在的我以經看楚了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影響了對八十年代的感覺。說實話,社會在進步,就拿個PSP來說,當你拿著它以小時候的感覺來觀察,會發現現在的我是不是真實的?5年前拿個小WALKMAN聽歌還需花5分鍾來倒帶!~~!呵呵!
10年前有人說那時大部份是好人,我敢同意!10年後的今天!!如果還有人說這句話我想我回答不了他。在這個社會的影響下我變了,變的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所以我靠回憶來安慰自己,回憶小時候的我,一個單純、快樂的小孩!!!!!!
對和錯都是相對的,適者生存!回憶永遠的過去式!
⑤ 終於讓我們找到,日本的天堂電影院
如果塵世有天堂,一定是電影院的模樣。
電影院讓許多陌生人一起,大哭或者大笑,共同的情緒在黑暗的空間里流淌,又因為有黑暗的保護,悲歡都肆無忌憚。
有情侶在擁吻,有心意相通的眼神在交換,有伸出又縮回的滿懷情意的手,有人在發呆,有人在打盹……
但時代如戰車,轟隆駛過,不用說童年的工人文化宮、人民電影院,就是幾年前去的書店、咖啡廳、常訪問的網站,都在毫無保障的快速消失。世間風波,只管一變再變。
在神奈川縣藤澤市,湘南海岸的鵠沼站前,有一條商業街,一直走下去會通往海的方向。
2017年春天,這條商業街上的一棟建築物里,誕生了當地唯一一家迷你影院。准確地說,是麵包店+咖啡廳+圖書館+電影院。
因為建築物從前是鎮上的照相館,所以牆壁上依舊掛著那些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如今早已老去、死去,但這里還在展示他們曾經的高光時刻,永遠鮮活鮮亮,光彩照人。
步入一樓,是一個麵包店+咖啡廳的空間,最裡面還有一個圖書閱覽室,付費使用,500日元3小時,麵包和咖啡都可以買好後帶進去。把自己沒入沙發,通過書籍去往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一個故事裡。
沿著弧形的扶手木梯上到二樓,就是一家迷你電影院。座位不是連排的,而是厚重的沙發與木製咖啡桌,人們可以邊喝咖啡邊進食邊聊天邊看電影。一部電影1500日元,自己挑選,小學生是1000日元。
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約上朋友一起來這里,買兩個麵包,各自一杯咖啡,走上二樓影院,選一部彼此喜歡的,邊看邊聊……
2小時候後走出影院,周邊景緻跟2小時前,甚至跟2年前都沒有變化,但彼此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全然不同。
擦肩而過的人不會明白,你們剛剛去過了羅馬或樓蘭,經歷了生死,參與了歷史,在另一個維度里過完了一生。那種充盈又虛脫的感覺,只有彼此知曉。
迷你影院的主人,叫翔子,今年36歲。她從小就愛看電影,沉迷於老舊電影院與二手書店所獨有的空氣,高中時進電影院里打小時工,大學考的是東京工藝大學,影像製作專業。
畢業後,她回到老家藤澤市,在市民活動推進中心工作。老家原本有兩個小型影院,雖然都只有一個放映廳,但也是地域民眾非常喜歡的文化場所。
自進入2000年以來,小型影院陸續關閉,藤澤市也未能倖免。
翔子將特長用於工作,為大家組織放映會,一個月一次,讓電影文化重新回到藤澤來。
她選片品味好,策劃周詳,所需費用,比如租借的放映器材、隔音措施等,都會列出明細並公開。活動的口碑越來越好,吸引到的觀眾也越來越多。
「當你真心想要某樣東西,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
翔子的行動力,感染了周圍,大家以眾籌的形式,幫助她成立了一家株式會社,運營現在的迷你影院——麵包店+咖啡廳+圖書館+電影院。
她把自己喜歡的空間,都聚集到了一棟建築里。
這家迷你影院跟舊時光里的一樣,手繪宣傳海報,自製電影手冊,定期策劃書籍加電影的交流活動,讓藤澤這個小小的車站周邊,成為眾多人心目中的文藝聖地。
願所有朴實而純真的理想,都能夠實現,願年輕人與老街的碰撞,為更多地域帶來新的希望。
#日本# #日本生活# #生活隨感#
#終於讓我們找到,日本的天堂電影院
☝更多日本生活文化內容請點關注
⑥ 回憶:一組90年代初的離石照片
離石,戰國重邑,盛唐昌化,宋明石州。明末永寧,民國復離石縣,1996年設為離石市,今為離石區。今集離石建設志等多張老照片分享大眾。圖(1994年離石城區圖)
(圖:1994年離石文廟大成殿)文廟建於元代,明末受火災,兵匪焚多次。清康乾復修。自南向北由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啟聖祠、戲台組成。佔地8000平米。廟內泮池清泉,松柏成叢,殿宇威嚴。民國十七年,離石國民政府伐文廟百年松柏得資,建離石中學,此賀昌中學之前身。抗戰乃至建國後文廟漸拆改為學校,盛況不再。
城內東巷 郭家院 建於清代。離石古城僅存5處老宅之一。
東巷馮家院 清代
1992年 街心公園,呂梁飯店。街心公園,明代隆慶韃靼兵焚石州,後城廣人稀,在此裁城為內外,建立東門城樓,老話說:東門上,東門上。東門外是市場。80年代後建街心公園。設立噴泉,綠化。90年代這里是離石的中心,人們到興隆商廈購物,晚上在此納涼。早上有練氣功的大媽,有給遊人拍照的攝影師。小孩在此逐戲,好不熱鬧。
(圖:1992年永寧中路)
(圖:1992年鳳山道院和前瓦窯坡村)鳳山據碑載建於宋,為道教陳老祖羽化之地。明代住持孫雲際多次擴建為今之規模。土改後,道院無資養廟,遂解散。最後一個道士是蘇家崖人蘇禮玉,建國後給他以五保戶的待遇,一直住到72年去世。後鳳山被呂梁衛校佔用,1985年縣政府遷出衛校,籌資修復廟宇。
(圖:1992年鳳山公園)85年開始籌建鳳山公園,歷三年建成。
東川河1992,曾經的東川,據說清澈見底,魚蝦游戲。但記憶中它已經變成了黑水河。今日已建成蓄水景觀河。
圖:(石州大橋)建於70年
濱河公園,曾經的石龜,鞦韆,跳床,翹翹板。
1992年 石州百貨大樓 建於80年代
1992年 呂梁電影院
這是哪裡?猜對了。 永寧市場。
離石體育場 建於70年代。
石州大橋
東關紅綠燈
1992年 呂梁高專,成立於1978年,今之呂梁學院。
離石一中1994年。
安國寺1995,最後一個「僧人」老崔攝。安國寺:又名安吉寺,建於唐貞觀年間,唐昌化公主曾修鑄銅塔,供奉釋迦牟尼佛舍利於此。惜銅塔舍利已失。安國寺曾有三十二景。十景為古樹名木。清代廉吏於公曾在此讀書。於公孫子於准為紀念於公修建了祠堂。建國前這里尚有僧徒二十八人,住持昌燈法師,他曾多次保護武工隊,抗戰勝利前去世。建國後,安國寺改為學校。80年代末縣府著手修復,今已恢復安國古貌。
⑦ 哪裡可以看《三槍拍案驚奇》
中文名:
三槍拍案驚奇
外文名:
A
Simple
Noodle
Story
出品時間:
2009
出品公司:
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
導演:
張藝謀
製片人:
張偉平
江志強
主演:
孫紅雷,小沈陽,閆妮
類型:
古裝,驚悚,喜劇
對白語言:
普通話
片長:
89分鍾
上映時間:
2009年12月11日
三槍拍案驚奇下載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三槍拍案驚奇下載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劇情介紹:
麻子面館的老闆娘經常受丈夫王五麻子的虐待,婚姻生活十分不幸的她,三槍拍案驚奇下載,三槍拍案驚奇在線觀看,三槍拍案驚奇劇情介紹跟店裡的伙計李四產生了愛情。王五麻子一氣之下找兵卒張三殺掉李四,見財起意的張三反而殺死了王五麻子,並為殺人滅口而向李四和老闆娘伸出毒手,卻丟了自己的性命。
話說在牛年「春晚」上演之前,張藝謀桌子上已有幾個劇本,其中包括張偉平買來的科恩兄弟的《血迷宮》,張藝謀已下定決心要拍一部懸疑片。看完「春晚」的張偉平跟張藝謀說要找小沈陽來拍,張藝謀掙扎了一個星期答應將懸疑片改成喜劇懸疑片,並去找趙本山商量。於是整個劇組的班底就基本上建成了。
「張藝謀+小沈陽」,「科恩兄弟+二人轉」,三槍拍案驚奇下載這樣的搭配盡管奪眼球,但怎麼都不像是張藝謀願意乾的事情。於是他找人幫忙,《三槍拍案驚奇下載》、《炊事班的故事》的導演尚敬參與進來,傳聞里說整部《三槍拍案驚奇》幾乎都是由尚敬執導完成,但人們在花絮里看到的是張藝謀認真端坐在監視器旁邊。
人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床上床下」趣事,在什麼時候都不會冷場,只看錶現方式是含蓄的還是大放的,作為一個多民族的農業大國,我國人民這幾年一邊拿低俗的帽子將這樣的幽默扣著,一邊不斷地將這樣的幽默捧到了文化頂峰。當這種幽默經由張藝謀之手端到世界人民的飯桌上,意義是否會不一樣,要等影片上映之後才能得知。
但張藝謀處理這些民俗幽默的方式也很特別,那就是將東北方言、西北方言的幽默來一次亂燉,再加上面館在絲綢之路占據的特殊地理位置,一定還有其他地域風味的幽默加進來。多年前的《血迷宮》也不是全無幽默感的,張藝謀這次集合了尚敬式的、趙家班式的的幽默來調劑一場的婚姻悲劇,或許更有現代風味,但也會喜劇部分和懸疑部分一分為二。
能在臉上長出北斗七星一樣的麻子,就說明這個面館老闆不是凡人,所謂相由心生,三槍拍案驚奇下載看著就變態,難怪會逼得老婆去找西洋人買槍了。而馬蒂只會仰坐在酒吧辦公室里思索自己殺妻的決定究竟對不對,並且對著老照片回憶與妻子曾經的歡樂時光。同樣是殺妻計劃,馬蒂像是《三槍拍案驚奇在線觀看》里的男主角,王五麻子像是社會新聞里的當事人,觀眾當然更喜歡那個不太現實的男人。
三槍拍案驚奇下載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三槍拍案驚奇下載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⑧ 90年代的河南平頂山是什麼樣子
平頂山,別名鷹城,是河南的一座地級城市,這是一組90年代平頂山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平頂山的過去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去逛逛90年代的平頂山。圖為90年代的平頂山城市全貌。
平頂山,別名鷹城。位於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3°08′至34°20′、東經112°14′至113°45′ 之間。國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截止到2016年10月,轄葉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4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4區以及新城區、高新區,代管舞鋼市,總面積7882平方公里(含汝州市),全市總人口440.23萬人(不含汝州)。
平頂山市處於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交錯的邊緣地區,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條河流,大中型水庫175座,庫容28億立方米。
境內叢林疊嶂,山巒起伏,有國家5A級石人山(堯山)風景旅遊區、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白龜山風景旅遊區、昭平湖風景旅遊區。
90年代的平頂山街景,一個繁華的路口,馬路寬闊,有認得這是哪條街道的嗎?
90年代的平頂山飯店。這家飯店1994年開業,算得上是平頂山很高檔次的飯店了。
90年代的平頂山礦務局第一小學。讀者當中有在這所小學上過學的嗎?
90年代的平頂山平聲影劇院。平聲影劇院地處中興路中段,1985年開業,80年代後期、90年代前期的時候,這里曾經非常火爆。
90年代的平頂山劇院。這座劇院建於上世紀50年代,曾是平頂山的地標建築。這里曾是全市的文化娛樂的中心,上映新的電影時往往一票難求。
90年代的平頂山人民電影院。當時的人民電影院看上去還是很豪華、上檔次的。
⑨ 80年代的山西運城是什麼樣子
運城,位於山西西南部,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本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運城,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看看30多年前的運城。圖為80年代的運城北郊大轉盤,這張老照片的拍攝者據說當年為了拍攝全景,是爬上一個電線桿拍的。
運城,古稱河東,關公故里,山西省轄地級市。運城地處山西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河南濟源毗鄰,西、南隔黃河與陝西渭南、河南三門峽及洛陽相望。
運城因“鹽運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說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女媧補天、黃帝戰蚩尤、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後稷稼穡等傳說均發生在運城。運城是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涌現出了張儀、司馬遷、薛仁貴、王勃、王之渙、王維、柳宗元、司馬光等文武俊秀。
運城文物旅遊景點1600餘處,其中國保90處、省保57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地級市。世紀曙猿化石的發現把人類起源向前推進了1000多萬年,西侯度文化遺址是最早的人類用火實證。運城坐落著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祠廟之冠後土祠、道教祖庭永樂宮、山西最大湖泊運城鹽湖、河洛文化傳播聖地五老峰等名勝古跡。
80年代的東風百貨商場,運城人習慣稱其為老百大。老百大1960年開業,一度是運城商業中心的地標建築。
80年代的運城河東劇院。河東劇院位於人民北路,落成開放於1979年,是繼人民劇院、電影院之後,運城的第三座影劇院。
80年代的運城河東廣場上的旋轉飛椅。當時的運城基本沒有什麼大型游樂設施,這個旋轉飛椅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玩設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