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10大影視城是哪幾個
中國10大影視城
長影世紀城、涿州影視城、焦作影視城、北普陀影視城、中山影視城、上海影視樂園、長影世紀城、無錫三國影視城、橫店影視城、南海影視基地。
焦作影視城
自建成以來,迄今為止已接待了《東周列國》、《貂蟬》、《屈原》、《洛神》、《漢武帝劉秀》、《曹操與蔡文姬》、《魯班大師》、《秦始皇》、《爭霸傳奇》、《卧薪嘗膽》、《馬鳴風蕭蕭》、《大秦帝國》、《愚公移山》、《孫子》、《大風歌》、新版《水滸傳》、新版《三國演義》、《戰國》等國內外近百部影視劇,一批又一批演員和導演走進焦作影視城,美國、中國香港和國內的製作機構也把目光投向這里,使影視城的影視文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焦作市發展文化產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帶動了景區展出文化、表演文化、服務文化、節慶文化等的發展。最突出的服務就是首家推出了全程免費講解服務,又為遊客提供餐飲、購物、游樂等多樣化服務。影視文化產業的崛起也推動了焦作旅遊業及旅遊經濟的發展,影視城在焦作旅遊大格局中也占據著重要位置,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量逐年遞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影視城還是焦作市各級政府對外接待和宣傳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2. 求 各個電影公司
華納(Warner Bros.)、米高梅(MGM)、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Fox)、派拉蒙(Paramount)、聯美(United Artists)、環球(Universal Pictures)、哥倫比亞(Columbia Pictures)、雷電華(RKO)這八家。其中,二十世紀福克斯、米高梅、派拉蒙、雷電華和華納兄弟,是最初的五強(Big Five),它們不僅拍攝與製作影片,還有發行部門和自己的電影院,其餘三家電影公司那時只擁有很少甚至沒有電影院來放映它們的電影。後來隨著新一代電影公司的崛起,原有的格局被打破,major studios也開始有了新定義。上世紀五十年代雷電華破產了,迪斯尼(Disney)的崛起,順勢填補了雷電華留下的空位。七十年代,衰落的米高梅和破產的聯美,組成了「米高梅/聯美」(MGA/UA),八大電影公司又變成了七大影業。這時,新線、三星等電影公司也開始嶄露頭角。八十年代,米高梅被義大利某金融機構購買,二十世紀福克斯則被默多克收購,日本的索尼公司收購了哥倫比亞和三星,組成索尼影業,迪斯尼成立了試金石和好萊塢影業。2004年,索尼終於將米高梅收入囊中。真正稱得上大電影公司的,目前只有六家:環球、派拉蒙、華納兄弟、迪斯尼、二十世紀福克斯、索尼。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
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並於30年代發展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這主要是由於H.科恩的精明強乾和公司導演F.卡普拉的創作才能起了作用。卡普拉在公司工作10年,拍攝了不少頗受歡迎的喜劇,其中包括《一夜風流>(1934)、《弟斯先生進城》(1936)、《史密斯先生上華盛頓>(1939)等。50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開始採用對獨立製片人和導演資助的辦法拍攝影片。公司先後資助一些頗有名氣的導演人拍片,如:S.施皮格爾、D.里恩、O.普雷明格、E.卡善、R.羅森和F.齊納曼,拍出了不少質量高、影響大的影片,如《生於昨天》(1950)、《永垂不朽》(1953)、《在江邊》(1954)、《桂河大橋》(1957)、《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猜猜誰來吃晚餐》(1967)等。50-60年代的美國電影危機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通過它的子公司銀幕珍品公司向電視台出售公司以前的舊片並為電視台攝制電視片,成為好萊塢最早與電視結合的大公司之一。1968年公司改組,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工業公司,下屬兩個主要分支機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和銀幕珍品公司,繼續從事對獨立製片的投資、電視片攝制和新興的錄像帶工業。80年代該公司附屬於美國可口可樂公司。
3. 7電影系列怎麼樣
11月7日,搜狐打造的「7電影」第一部作品、演員王學兵執導的《堅定的錫兵》正式上線了,「7電影」是搜狐視頻今年推出的大動作,邀請劉燁、黃渤、王學兵、黃磊、吳秀波、李光潔、張默這7位一線男演員每人執導拍攝一部電影,並輔以專業的團隊打造劇本,以及高額的資金保證。王學兵的這部微電影,在故事上是改編經典作品,而影像上極盡新意,新銳導演果然銳字當頭。 應該說,「7電影」首先從的形式和內容上就擺脫了網路微電影的俗套類型,獨辟蹊徑的發掘了一條有賣點又有看點的路。有望一舉突破目前微電影的瓶頸,並且為這兩年雖然繁榮卻也枯燥的電影市場注入活力。而且「7電影」能邀請到7大男星執導筒絕對令其他視頻網站只剩下羨慕嫉妒恨的份,要知道現在的網路微電影雖然也能邀請到一兩個大明星,但更多的還是以二線明星撐場。而搜狐一下就找來7個一線男星,想不吸引眼球和點擊,很難。 當然「7電影」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賣點還是讓演員來當導演。放眼國內外,演員當導演的例子不少,而且成功的也不少。即使只看國內,姜文的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叫好叫座,這兩年的《讓子彈飛》更是火的一塌糊塗;而像徐靜蕾、蔣雯麗這樣的女將也有很多亮眼的作品和成績。 其實細看這些演員的導演作品會發現,他們非常有想法,而且不落俗套,往往會給觀眾帶來驚喜。這次上線的《堅定的錫兵》是王學兵的作品,很多網友和觀眾應該都沒想到他會拍安徒生童話,並且賦予一個短片如此多的高科技。王學兵的確是個很有想法也很有創意的新導演,絕對有理由讓人喜歡他的作品。 和王學兵一樣,其他幾位男星也基本沒當過導演,黃磊雖然拍過電視劇,但短片對他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短片是非常考驗導演的創意和想法的形式,對新導演來說更是有非常廣闊的發揮空間。而且這七大男星作為演員的風格就十分迥異,此次當導演也勢必百花齊放。尤其是其中還有幾位非常有性格的演員,雖然他們的處女作未必能一下就出手不凡,但至少給國內影視界提供了新鮮血液。 此外,「7電影」這次走的是網路和院線雙管齊下的發行模式。這兩年國內電影市場異常繁榮,尤其是去年票房破百億,讓更多的熱錢流入這個蓬勃的市場。但觀眾胃口被打開了,卻並沒有得到滿足。今年10月以來,幾十部電影進院線,但卻很少有出色或者出位的作品,話題度和關注度都不高。而「7電影」無論是借著七大男星的名氣還是本身的質量,都有希望成為電影市場的黑馬。而且,這七位新導演中很可能真的有一兩位從此開始導演之路,成為下一個姜文。
4. 好萊塢的七大電影公司是哪幾個
我們經常所聽說的美國電影業8家大公司,它們包括5家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組建於1914)、20世紀福斯(始建於1915,合並於1935)、米高梅(合並於1924)、華納兄弟(1923)和雷電華(1928);3家較小的公司,即環球(1912)、哥倫比亞(1924)和聯美(1919)。當然現在的格局已發生著一些變化
1、環球電影製片公司(Universal),1912年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的老闆C.萊默爾把他的公司和N.鮑爾斯等六七家小電影公司合並,組成環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 環球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大氣、硬派。《侏羅紀公園》系列恐龍的強悍;壯漢「岩石」約翰遜飾的《蠍子王》和《毀滅戰士》的強壯;《盜墓迷城》的神秘;《透明人》的神奇;《綠巨人》的無奈;還有《金剛》猩猩的渴望;當然還有喜劇系列《美國派》 ……
2、20世紀福克斯電影製片公司(20th Century Fox),香港稱為二十世紀霍氏公司(英文名稱:20th Century Fox),是美國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福克斯的科幻片簡直讓我著迷。《星球大戰系列》就是最經典,電影史上的神話啊;《決戰猩球》是我上大學看的第一部片,此後就迷上了看電影;《X戰警》系列總覺得夠酷;《機械公敵》簡直酷斃了,也讓我對威爾·史密斯這個黑人帥小伙有了更深的認識;《後天》、《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也來了。《機器人歷險記》,哈哈,太逗了,真過癮那。《虎膽龍威》系列讓我看足了布魯斯·威利斯的風采,還有李連傑的《龍之吻》、帥哥奧蘭多·布魯姆的《天國王朝》、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的《史密斯夫婦》、還有女主角是舒淇的《非常人販》……
3、華納兄弟電影製片公司(Warner bros),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華納兄弟1917年開始在紐約從事電影的發行放映業務,建立華納公司攝制影片是業務的擴展。華納兄弟似乎總那麼的有恆心。有好些是系列片耶。著名的《黑客帝國》系列、《蝙蝠俠》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終結者》系列、《史酷比》系列、《選美小姐》系列,其他代表作還有《人工智慧》、《貓女》、《特洛伊》,湯帥《最後的武士》……
4、派拉蒙電影製片公司(Paramount),楚柯爾在1912年創立名演員公司,J.L.拉斯基於1913年建立傑西.拉斯基故事片公司。1916年上述兩家製片公司合並成立名演員—拉斯基公司。次年,新公司兼並了12家製片公司;以後再把派拉蒙影片發行公司也並了過來,遂於1927年改名為派拉蒙—名演員—拉斯基公司。1930年又兼並了擁有多家影院的帕布利克斯公司,再改公司名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逐步發展成為好萊塢的大公司。1930年公司由於領導層的矛盾與經營不善被紐約聯邦地區法院宣布破產,1935年重新組織成立了派拉蒙影業公司。派拉蒙電影帶給人的總是深深的感覺,忘記不了。《教父》系列的經典之作;湯帥哥的《碟中諜》系列,那招牌動作和背景音樂至今忘記不了;《古墓麗影》系列勞拉扮影者安吉麗娜•朱莉,我永不忘懷;《勇敢的心》最能讓我震撼的對自由的追求,勵志的《鐵血教練》其他還有《世界大戰》...
5、米高梅電影製片公司[MGM(Metro-Goldwyn-Mayer)],1924年5月17日,美國洛氏公司的老闆M.洛把該公司所屬的米特羅影片公司和高爾溫影片公司、L.B.梅耶製片公司合並,組成米高梅公司。30年代好萊塢鼎盛時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電影公司,每年要生產40—50部影片。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資買下聯美公司,改名為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呵呵,對於米高梅影片,最有印象也是唯一印象的就是《007》系列,曾經花了2天把20集全部看完。這個系列估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記下他們:《01勇破神秘島》、《02勇破間諜網》、《03金手指》、《04霹靂彈》、《05雷霆谷》、《06女王密使》、《07金剛鑽》、《08生死關頭》、《09金槍人》、《10海底城》、《11太空城》、《12最高機密》、《13八爪魚》、《14雷霆殺機》、《15黎明生機》、《16殺人執照》、《17黃金眼》、《18明日帝國》、《19末日危機》、《20擇日再死》。如《新聞聯播》般永不變的開場和音樂。
6、哥倫比亞影業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80年代該公司附屬於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好片不斷的影片公司。《愛國者》美國版「逼上樑山」;《霹靂嬌娃》「溫柔一刀」;《最終幻想》「沒有真人的電影」;《蜘蛛俠》使得「漫畫再現」;《極限特工》簡直NB到家了;《絕密飛行》的超級震撼;還有《佐羅傳奇》的「牛仔+美女」……
7、新線(New line)這個公司的製作非常精良。最NB莫過於《指環王》系列了,其他還有《七宗罪》《刀鋒戰士》等
5. 哪裡可以查到最新的每周中國電影票房排名
http://m.entgroup.cn/boxoffice/cn/Default.aspx
6. 中國影視城的主要影視城
你是指央視的影視城還是地方的影視城,音頻和攝像時都去過。
7. 高達UC獨角獸的戲院首映
時間:今年10月30日~11月12日,只限2周期間放映。和上一集的情況相同。地點:東京、神奈川、千葉、埼玉、愛知、大阪、京都等七大都市的電影院。